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高中資訊科技教案模板6篇

在新階段教學工作開始前,寫好教案十分的重要,教案是老師為了提高上課質量提前撰寫的書面文稿,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高中資訊科技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參考。

高中資訊科技教案模板6篇

高中資訊科技教案模板1

教科版資訊科技必修

任課教師:婁

海 林

1.1資訊及其特徵

一、教學內容分析和設計:

“資訊及其特徵”是教育科學出版社的高一《資訊科技基礎》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由於這個內容理論性較強,如果只是由教師來講,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所以我準備在教師的引導下,舉出現象,讓學生進行探討,然後歸納獲得知識。有不足之處由教師或學生來補充。這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將學習與生活聯絡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教學物件分析:

知識的獲取者是剛剛升入高中的學生,按照人的成長認知規律,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開始由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對於“資訊”這一事物的認識,可以讓他們從大量存在的現象中,發現並歸納出他們應該獲得的知識。老師在此過程中起著引導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技能目標:學生能夠列舉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資訊,感受資訊的豐富多彩性;舉例說明資訊的一般特徵;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過程、方法目標: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學習中發現或歸納出新知識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理解資訊科技對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作用,激發對資訊科技強烈的求知慾,養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資訊科技、參與資訊活動的態度。

四、教學重點:

1、資訊特徵的認識。

五、教學難點:

資訊的含義。

六、教學方法

本節概念性強,實踐性弱。採用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同學們,資訊科技這門課程,我們在國中階段就已經學習。那麼下面請同學們說一說,什麼是資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認為哪些屬於資訊?(舉例)

生1:校園裡鈴聲響,可以告訴我們資訊:上課或下課。

生2:觀看校運會,可以獲得很多運動會賽場上的資訊。

生3:從網上可以獲得很多資訊,如:學習資料、娛樂、新聞報導等。

生4:在報紙上可以瞭解國內外的資訊。

……師:同學們舉的例子非常好。

其實資訊在我們日常生活周圍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當然,資訊不僅存在於我們的周圍,同樣可以在我們身體內部找到它的影子,如,醫生通過聽診器來感知我們的身體內部的變化以確定病因,因此我們可以說資訊是用文字、數字、符號、影象、圖形、聲音、情景、狀態等方式傳播的內容。

師:資訊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資訊的存在多種多樣,作為萬物中的一種,它們同樣有著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質。下面我們通過所獲取到的資訊,找出它們共同的特性。

師:在我們周圍存在的資訊中,書刊上的文字依附於紙張,顏色依附於物體的表面,老師講課的聲音依附於空氣。還有很多的資訊,同學們能舉出其他的現象嗎?

生:(討論)我們的體重依附於身體,CD音樂依附於光碟,??

師:有沒有資訊是不依附於任何載體而存在呢?

生:(討論)找不到。

師:這說明了什麼?

生:(齊)資訊必須依附於載體而存在,資訊依附的物體多種多樣。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知道資訊是必須依附某一媒體進行傳播的,所以不能獨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書本上,也可以儲存到電腦中;資訊可以轉換成不同的載體形式而被儲存下來和傳播出去,供更多的人

分享,而“分享”的同時也說明資訊可傳遞、可儲存。

師:(課件演示)

1、載體依附性

(1)資訊不能獨立存在,需要依附於一定的載體;

(2)同一個資訊可以依附於不同的媒體。

(3)載體的依附性具有可儲存、可傳遞、可轉換特點。

師:老師講課中傳授的資訊能增長同學們的知識,廣播傳出的音樂能給大家帶來快樂,下課的鈴聲能給大家帶來興奮。還有很多的資訊,他們的存在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作用呢?

生:(齊)資訊的存在有一定的價值性。

師:(課件演示)

2.資訊的價值性。

資訊不能直接提供給人們物質需要,體現在兩方面:

① 能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資訊可以促進物質、能量的生產和使用;

資訊可以增值;

資訊只有被人們利用,才有價值。

生1:(疑問)資訊可以增值,怎麼理解呢?

生2:(回答)人們在加工資訊的過程中,經過選擇、重組、分析等方式處理,可以獲得更多的資訊,使原有資訊增值。

師:商場上某種產品供不應求,而產家知道資訊後他們會大量生產該產品,說明資訊可以促進物質、能量的生產和使用。

師:颱風“維達”給我們帶來的傷痕依然存在,有關臺風“維達”的天氣預報當時對我們十分有用,但是現在對我們還有用嗎?

生:(討論)資訊的價值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就如:今天來講,神六的圓滿成功遠比神一給我們帶來的興奮多。今天的報紙總比昨日的報紙好賣,??

生:(疑問)書本中的科學知識會隨時間的流失而變得貶值嗎?

師:如果是理論知識幾乎不會貶值,但如果是技術知識同樣會隨時間而變化,但所花的時間會比一般的資訊長很多。

師:(課件演示)

3.資訊的時效性

資訊的時效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有長或短)。

(2)資訊的時效性必須與價值性聯絡在一起。

師:(補充)因為資訊如果不被人們利用就不會體現出它的價值,那也就談不上所謂的時效性。也就是說資訊的時效性是通過價值性來體現的。

師:老師講課的聲音只是一位同學聽到嗎?電視臺播出的新聞只會被一位觀眾知道嗎?

生:(齊)不是。

師:大家想一想,我們的周圍還有那些資訊是能夠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討論)每位同學的相貌、教學樓的形狀、樹葉的顏色、汽車的形狀、??

看來所有的資訊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為人所知。

師:(課件演示)

4.資訊可以共享

蕭伯納名言

資訊資源共享。

資訊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時利用。

資訊共享不會丟失、改變。

思考:

1、師:同學們對以上的資訊形態分析得很透切、獨特。下面我們一起來思考:資訊除了上面的特徵之外還有沒有其它特徵?

(傳輸性、無色無味、概括性、可以識別、再生等)

2、資訊的眾多特徵中,相對於物質能源,哪些是資訊獨有的?(共享性)

實踐題:課本第5頁,作完後把答案上交到教師機:網路上的芳鄰——>teacher——>所在班級資料夾。 教學反思

這節課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參與討論活動,教師引導來達到教學目標。從教學的過程來看,學生回答問題很積極、主動,課堂氣氛較好。通過分組活動培養學生的相互協作精神,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變化,不再是以前的傳統教學方式。通過實踐題鞏固這節課所學過的知識點。因為這是高一第一堂課,所以是很關鍵的一節課,如果這節課上好了對下面課程的學習會使到一個促進的作用。

知識梳理及達標練習

資訊的基本概念

一、具體知識內容

1.資訊、物質和能量是構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感覺剝奪實驗”告訴我們:資訊既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教材P2)

2.一般我們可以從資訊的含義、資訊的表現形式(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資訊的載體(文字、影象、圖形、聲音、符號、動畫、視訊)這三個方面來認識資訊。

3.資訊的作用:為決策者提供依據的作用;可被用於控制的作用;用告知作用。

二、達標訓練習題

1.現代社會中,人們把( B )稱為構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質、能量、知識 B.資訊、物質、能量 C.財富、能量、知識 D.精神、物質、知識

2.下面有關對資訊的理解,哪句是錯誤的?( C )

A.在一定程度上,人類社會的發展速度取決於人們感知資訊、利用資訊的廣度和深度

B.資訊無時無處不在,資訊是我們行動決策的重要依據

C.電視機、電話機、聲波、光波是資訊

D.人類藉助資訊資源對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進行有效地獲取、分配和利用,促進和保障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資訊的基本特性

一、具體知識內容

1.載體依附性(案例:交通訊息、文字資訊。資訊的載體依附性也同時使資訊具有可儲存、可傳遞和可轉換等特點);

2.價值性(資訊與物質、能量不同,它並不能給人們直接帶來物質上的滿足,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可以滿足人們精神領域的需求,如學習材料、娛樂資訊等;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物質、能量的生產和使用,如通過獲取有效的供銷資訊提高產品流通效率,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獲取準確的方位資訊實現導彈的精確制導等。經過處理的資訊也可以增值,即有可處理性和可增值性

3.時效性(案例:交通路況資訊、股市資訊、天氣預報、會議通知、求職報名、市場動態等)時效性實際上是與資訊的價值性聯絡在一起的。

4.共享性(案例:“劉翔12’88奪冠,破塵封13年世界紀錄”、“一人計短,兩人計長”)

5.不完全性(案例:盲人摸象)

6.真偽性(案例:“孫臏‘減灶退敵’”、“諸葛亮‘空城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兵不厭詐”)

7.價值相對性(案例:“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同一件事,每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看法”)

二、達標訓練習題

1.盲人摸象體現了資訊交流的重要性,資訊可以交流說明了資訊具有( D )

A.價值性 B.時效性 C.載體依附性 D.共享性

2.下列敘述中,其中( D )是錯誤的

A.資訊可以被多個資訊接收者接收並且多次使用 B.資訊具有時效性特徵

C.同一個資訊可以依附於不同的載體D.獲取了一個資訊後,它的價值將永遠存在

3.網路上的資訊被人下載和利用,這正說明資訊具有( A )

A.價值性 B.時效性 C.載體依附性 D.可轉換性

4.交通訊號燈能同時被行人接收,說明資訊具有( B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價值性 D.時效性

5.關於資訊特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資訊能夠獨立存在 B.資訊需要依附於一定的載體

C.資訊不能分享D.資訊反映的是時間永久狀態

高中資訊科技教案模板2

1.資訊科技的發展

資訊(Information)就是指以聲音、語言、文字、影象、動畫、氣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實際內容。

人類歷史上的六次資訊革命:①語言②文字③造紙術和印刷術④電傳播⑤微電子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⑥多媒體資訊和網路化資訊。

在當今以數字化、網路化為主要特徵的資訊化社會中,資訊成了比物質材料和能源更為重要的資源。

2.現代資訊科技

1946年在美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ENIAC(埃尼阿克)。

計算機界的摩爾定律:隨著微電子工業水平的不斷增加,單位面積整合電路板上能被整合的電晶體數目,將會以每18個月翻一番的速度穩定增長,並在今後數十年內保持這種勢頭。

Internet 是無國界的,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或政府機構,是一個完全開放的通訊和資訊的自由王國。

以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為代表的現代資訊科技正向著智慧化,多媒體化和網路化的方向繼續發展。

3.計算機基本結構

計算機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兩大部分組成,硬體系統由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組成。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使用的計算機都屬於馮·諾依曼結構。馮·諾依曼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是程式和資料統一儲存並在程式控制下自動工作,即儲存程式和程式控制。

4.中央處理器(CPU)的組成、功能及發展

運算器和控制器合起來稱之為中央處理器(CPU)。

5.儲存器

儲存器中所包含的儲存單元的數量稱為儲存容量,其計量基本單位是位元組(Byte,簡稱B),8個二時制位稱為一個位元組。

單位換算關係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隨機存取儲存器(RAM):斷電後,RAM中資料全部丟失,可讀可寫。

記憶體儲器 只讀儲存器(ROM):斷電後不會丟失資料,但只能進行讀操作。

儲存器 硬碟:可讀可寫 幾十個GB

外儲存器 軟盤:可讀可寫 1.44MB

光碟:只讀不寫 650MB

6.常見的輸入輸出裝置及作用

常用的輸入裝置有鍵盤、滑鼠,除此之外,還有光筆、掃描器、話筒,數碼相機等,常用的輸出裝置有顯示器、掃印機、音箱、繪圖儀。

7.軟體的概念及分類

計算機的軟體系統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大類

8.系統軟體的功能

主要用於計算機內部的管理、維護、控制、執行以及計算機程式的翻譯、編輯、控制和執行等,它能使使用者方便地操作計算機,主要包括作業系統,監控管理程式、裝置驅動程式、語言編譯系統等,其中常用的作業系統有DOS 、UNIX 、Windows 、Netware 、Windows NT、Windows20xx、Linux。常用的高階語言有:FORTRAN 、BASIC 、COBOL 、PASCAL 等。常見的資料庫管理系統有Dbase、FoxBase、Foxpro 、Oracle 、Sybase等。

9.應用軟體的功能:

應用軟體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編寫的計算機程式。常見的有word、Excel、商品流通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等。

高中資訊科技教案模板3

一、教材分析:

《聲音資訊的加工》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資訊科技基礎》(必修)第三章第一節第五小節。聲音資訊的加工,是多媒體資訊加工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前面的文字、資料和圖片的加工,此部分學生比較陌生。聲音資訊的加工能為後續的學習,如本章中視訊製作中的配音,以及網頁製作中背景音樂的選擇和處理都提供了技術支援。

聲音資訊作為必修課的新知識,它的學習對於第二學期《多媒體技術》這一選修模組的學習也有重要的意義,是選修模組學習必要的知識準備。所以本節知識無論是在現階段的學習中,還是在後續的學習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聲音資訊的加工》是一個實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知識點,能提高學生音訊資訊的採集、加工的能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二、學情分析:

學生前面已經完成了資訊獲取的學習,基本具備了在網上根據主題蒐集文字、圖片、音樂等資訊的基本能力。從文字、資料和圖片資訊加工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對資訊加工的目的和需求分析已經基本掌握。但學生的基礎普遍不好,例如word和excel的使用基本不熟練,沒有達到教材要求的基礎,不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尤其是到圖片的加工時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而本節課的內容又是一個學生喜歡的內容,應該利用好本節課內容繼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比較喜歡音樂,對MP3、MP4等都有一些瞭解,很多學生也擁有自己的MP3、MP4裝置。所以對於本節課的內容,引導學生學好沒有什麼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學生水平的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可能沒有接觸過MP3、MP4之類的東西,沒有感性認識。而且絕大多數學生對音訊檔案的格式及特點不瞭解,對於這些偏理論性的內容如何處理好是本節課設計的一個難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音訊質量的常用指標;知道常用的聲音檔案格式及其特點;瞭解常見的聲音加工軟體;掌握利用windows錄音機進行聲音的採集、聲音檔案片段的擷取方法;掌握利用千千靜聽進行音訊格式的轉換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能根據主題和資訊呈現的需求,選擇適當的工具軟體和方法,對聲音資訊進行採集和編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聲音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體驗聲音採集和編輯的過程,感受聲音資訊加工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聲音資訊加工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點

1)常見聲音格式的特點。(根據需要選擇聲音格式)

2)聲音格式的轉換和聲音片段的擷取。(根據需要對聲音進行加工)

五、教學難點

1)常見聲音格式的特點。

2)聲音質量的常用指標。

(這兩個內容都是理論性知識,如何讓學生理解好是難點。)

六、教學策略

從學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實際需求出發,通過展示幾個成功的解決這些需求的聲音加工例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在任務中設定障礙,讓學生主動探究關於聲音格式和質量指標的內容。音訊資訊的採集與簡單加工操作並不難。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討論合作來掌握音訊資訊的採集與加工的方法。通過學生自評和互評作品,引導學生思考不同場合對音訊檔案的不同需求。通過最後的課堂總結,把理論知識強調出來,並對今後學生可進行的深入學習做引導。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及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和考查,以及及設計意圖

匯入新課

播放一段學生喜愛的歌曲。提出問題,想把其中的一部分擷取下來做鈴聲該怎麼做?

欣賞音樂,並進行討論。

通過學生喜愛的歌曲吸引其注意力,通過問題引出本節課內容,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用學生的思維,從知識面和學生的心裡層面引入課題

Wav聲音的擷取

引導學生說出聲音擷取工具軟體和操作方法。佈置第一個任務擷取聲音片段。提供wav格式音樂。

回答問題,參考教材或相互交流嘗試利用錄音機進行擷取操作。

1、讓學生了解常用的聲音處理軟體。(學生回答,教師再補充)

2、佈置任務但是不給提供前面提到的軟體。讓學生知道錄音機這個工具。

3、培養學生利用教材的意識。

Mp3聲音的擷取,格式轉換。

給學生一個新歌曲mp3格式的讓其利用錄音機擷取

嘗試擷取,學習格式轉換

1、設定障礙讓學生知道錄音機的功能限制。

2、激發學生對聲音格式的求知慾望。

3、通過格式轉換時的引數設定,讓學生參考教材瞭解音訊質量的指標。

錄製聲音

展示錄製的鈴聲效果,引導學生進行聲音錄製

嘗試錄製個性鈴聲

1、使學生知道聲音加工的另一個內容聲音的採集。

2、激發學生對錄製聲音的興趣。

展示評價學生作品

給出評價引導

展示參與評價

讓學生了解對聲音作品評價的標準,給學生展示和鍛鍊表達的機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鼓勵他們應用更的的專業軟體去完成數字化音訊資訊的採集和加工。

教師總結音訊檔案格式相關知識,介紹更強功能的軟體。

教師PPT展示

聽述並思考

讓學生較系統地瞭解音訊檔案格式的差別及用途,瞭解聲音加工的更多內容,激發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高中資訊科技教案模板4

【教學目標】

1、鞏固掌握建立資料庫、資料表的方法,及建立表間聯絡的方法。

2、讓學生通過建立和執行查詢,對資料進行查詢、篩選和排序,體驗資料檢查的基本過程,加深對資料查詢原理的理解。

【教學重點】

掌握資料庫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把握複習的重點和方法。

【教學策略】

教師利用網路多媒體教室,採用任務驅動為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任務的目標、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分析,對系統的功能及使用方法進行歸納總結。教師提出問題和佈置任務,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學生操作實踐的同時,教師適時進行演示和指導,對常見錯誤進行糾正,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及時反饋和評價。

【教學環境】

採用多媒體網路計算機實驗室上課,教師機具有廣播功能和檔案傳送功能。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匯入

通過前幾節課的模擬操作練習,同學們是否歸納出上機考試中最常出現的是題型?

學生可能回答不知道,可能回答建立資料庫。

沒錯,通過模擬練習,我們發現在上機考試的第一題一般是讓我們建立資料庫,並建立相關資料表。

設計意圖:讓學生重視資料庫和資料表的建立。

操作實踐

任務1:在d盤的access資料夾下建立一個名為“中國小資訊科技大賽”的資料庫,並在該資料庫中新建名為“參賽選手”和“參賽學校”的資料表,表的結構設定如下:

參賽選手錶

欄位名欄位型別是否主鍵

選手編號文字是

姓名文字否

學校名稱文字否

電子郵箱文字否

參賽學校表

欄位名欄位型別是否主鍵

學校名稱文字是

地址文字否

電子郵箱文字否

請某個同學操作演示。

學生一起看操作演示。

適時講評,如果學生操作中出現錯誤,則指出;如果操作完全正確,則表揚。

容易出錯的地方:儲存的目錄是否正確

資料庫名、資料表名、欄位名是否正確

主鍵設定是否正確:主鍵的設定有幾種方法?

講授

access資料庫是多個數據表的集合,我們可以在這些資料表之間建立一種聯絡,從而將各表中的資料關聯起來,實施多個相關表之間的資料連線。

操作實踐

任務2:建立參賽選手錶和參賽作品表之間的聯絡。

請某個同學上來操作演示一下。

學生一起看操作演示。

講授

適時講評,如果學生操作中出現錯誤,則指出;如果操作完全正確,則表揚。

在access中,利用“工具”選單中的“關係”選單項來建立表與表之間的聯絡。用來關聯的兩個欄位的資料名通常是相同的,而參照完整性是用來保證資料的完整性。

設計意圖:讓學生演示操作,由其他學生判斷做對與否,教師點評,指出易錯處,加深學生對此類題的理解。

講授

在資料庫的操作中,資料的檢索是日常工作中很大的一部分,對單個表,我們可以直接通過篩選、排序來進行資料檢索。

演示:用“篩選”的功能在“參賽作品表”中查詢“網頁設計”作品。

任務3:在“參賽作品表”中,用“篩選”的功能查詢國小組的“網頁設計”作品。

任務4:查詢國小組的“網頁設計”和中學組“電子報刊”作品。

學生實踐操作

教師適時演示和指導。

講授

在“準則”中,兩個條件若在同一行,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是and(與),即這些條件要同時滿足;若在不同行,則它們的關係是or(或),即這些條件只要滿足其中一個就可以了。比如說,要查詢網頁設計和電腦動畫作品;查詢布心國小的網頁設計作品;查詢一等獎和二等獎作品。

高中資訊科技教案模板5

單元概述

本章通過列舉生活例項,使學生解資訊及其特徵,認識資訊和資訊科技在資訊社會的重要地位,使學生初步感受資訊文化,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課程標準

描述資訊的基本特徵,列舉資訊科技的應用例項,解資訊科技的歷史和發展趨勢。

學習目標

知識性目標

解什麼是資訊;掌握資訊的主要特徵;學會區分資訊和資訊的媒體;通過生活例項具體說明資訊的特徵;解資訊科技及其主要內容;解資訊科技經歷的五次革命,並列出每個階段的重要標誌。

技能性目標

能快速在圖書館或向家長獲取資訊;對於有條件上網的學生,應提高上網查詢的速度。

情感性目標

交流討論資訊在資訊社會的重要性,感受資訊文化;在小組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主動獲取資訊的`願望。

教學過程

一、資訊的概念:

師:同學們,今天是我們高中資訊科技學科的第一堂課。有誰能說說什麼是資訊?在日常生活中,你認為哪些屬於資訊,試著舉1~2個例子。

生:(舉例)

師:(教師在學生舉例時可以將案例記錄在黑板上,以備區分資訊與資訊的媒體之用)

師:剛才大家都列舉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著名的學者是如何來定義資訊這個概念的。

(應用PPT簡報)

師:資訊是一個被各個領域廣泛運用的概念,其定義因領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今天,老師向大家介紹的是資訊學奠基人夏農和控制論奠基人維納對資訊的定義。

師:資訊需要用載體來表示和傳播,表達資訊的載體稱為資訊的表示媒體,簡稱媒體。例如:書中記載的內容屬於資訊,書就是資訊的媒體。剛才同學們舉這麼多例子,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哪些屬於資訊,哪些屬於資訊的媒體?

生:(區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屬於資訊還是資訊的媒體)

師:(將例子按照資訊、媒體有規律地排列)

例如: 資訊 媒體

書中記載的內容 書

天氣預報 廣播

師:資訊的媒體型別很多,常用的型別有四種:文字、資料、聲音和影象等等。看看黑板上羅列的都屬於哪一型別?

生:(將舉例的媒體按照其型別分類)

二、資訊的主要特徵:

師:剛才我們都列舉很多資訊,也解哪些是資訊,哪些是資訊的媒體。現在,我們可不可以歸納一下資訊有哪些主要特徵呢?同樣,也舉1~2個例子。

師、生:資訊的主要特徵是:可開發、儲存;可傳遞、共享;可處理、再生;可利用、增值。

三、資訊科技的概念和內容:

師:剛才我們著重介紹第一節資訊和資訊的主要特徵。接下來讓我們來解一下第二節資訊科技及其發展。

(應用PPT簡報)

師:資訊科技是指在資訊的獲取、整理、加工、儲存、傳遞和利用過程中所採用的技術和方法。微電子技術是現代資訊科技的基礎。資訊科技的內容包括資訊獲取技術、資訊處理技術、資訊傳遞技術、資訊控制技術和資訊儲存技術。

四、資訊科技的發展:

師:資訊科技在其發展中經歷五次革命,請同學們檢視教材,通過本章的學習,解每次資訊科技革命的重要標誌是什麼?

生:第一次語言的產生;第二次文字的發明;第三次造紙和印刷術的發明;第四次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普及應用;第五次電子計算機的普及使用和計算機與通訊技術的結合。

師:在資訊科技經歷的五次革命中,資訊採集技術、資訊傳播技術和資訊儲存技術在每個歷史階段各有什麼特點呢?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這個活動。

說明:建議以2~3人為一組(同桌),根據分析表完成活動。

所需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裝置:學校一般採用專線、寬頻、電話線等連線方式接入因特網,計算機中的瀏覽器一般選Internet Explrer(簡稱IE)。

學生:學會基本的網路搜尋技術。

教師:各種教學用的記錄表及評價表,如分組調查表、周邊圖書館推薦表、相關網站連結表、分析表、作品引用記錄等。

活動安排

l 活動主題:分析資訊採集技術、資訊傳播技術和資訊儲存技術在各個歷史階段的特點

l 活動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圖書館、向家長諮詢或上網查詢相關資料完成分析表。

l 活動步驟:

(1)在課堂中完成分組,並確立組長和組員的分工

(2)每組可以採用一種或多種查詢方式(通過圖書館、向家長諮詢或上網查詢)查詢相關資料

(3)整理並交流

對不同起點的學生

1.需要幫助的學生:

與學生一起查詢資料,或事先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輔助資料,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本章的知識點。

2.可以提高的學生:

以不同的形式來表現資訊,並通過生活例項來反映資訊對當今社會發展的巨大影響。

高中資訊科技教案模板6

【課題】

製作一個多媒體賀卡

【課時】

1課時

【教法】

任務驅動、小組合作

【教學環境】

多媒體網路教室

【教材分析】

本課以任務驅動的形式介紹了製作多媒體賀卡的全過程。本課綜合了第3單元和第4單元的內容,將文字、聲音、圖片等多種媒體融合倒word20xx檔案中,是對所學知識的總結和應用。

【教學思路】

老師向學生展示多種賀卡(實際中用紙張製作的賀卡――網路中用flash製作的賀卡――網路用word製作的賀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問題。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教室課前準備的“‘多媒體賀卡的製作’學習網站”,最後製作一個多媒體賀卡。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掌握如何在word20xx中插入聲音。

(2)、掌握藝術字的其他修改方法。

(3)、瞭解如何在word20xx中加入頁面邊框。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小組協作學習能力

(2)、培養學生一定的審美能力。

3.情感目標

(1) 通過知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協作探究的團隊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多媒體賀卡中聲音的插入,藝術字顏色形狀的製作。

三、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4分鐘)

老師說:“這個週末是母親節,同學們準備給自己的媽媽準備什麼樣的禮物呢?”

學生說,鮮花、書……

老師說:“鮮花,書固然好,可是為什麼不利用學過的知識親手製作一個賀卡送給自己的母親呢?這樣的禮物會更有意義。”

老師向學生展示自己用word製作的賀卡。同時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用word製作賀卡需要的知識點,老師已經列出來了,每個小組學生相應的知識點,6分鐘後每組派一名代表上來解答老師的提問,其他組的同學學習其解決方法。

講授新課:(30分鐘)

1.學生開啟老師課前製作的“‘多媒體賀卡的製作’學習網站”學習相應的知識點,不會的地方,組內成員可以相互討論,並且學生可以相互操作給學生看,老師在教室裡巡視,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5分鐘)

附學習網站知識點:

1) 賀卡背景的製作

2) 賀卡中圖形圖片的個性化設定

3) 文字的動態效果

4) 賀卡中聲音的加入

5) 賀卡邊框的製作

6) 藝術字顏色形狀等的製作

2.學生學習完後,老師向學生展示問題,每組派一名學生上來操作解答,6組完成後,一個用word製作的多媒體賀卡出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即可以學到其他的知識點,又可以掌握多媒體賀卡的製作過程(5分鐘)

老師說,剛才我讓同學上來解答的問題過程,就是多媒體賀卡的製作過程,這個過程的順序是可以打亂的,下面同學們就利用你們剛才學到的知識點,參照剛才製作賀卡的步驟,製作一個以母親節為主要內容的賀卡。同學們需要的素材在teacher素材 資料夾裡。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製作賀卡。老師在教室中巡視,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20分鐘)

學生作品展示:(6分鐘)

每組將自己製作的作品在老師機上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同時需要進行一定的講解,同時如果下面同學有疑問,本組同學需進行解答。

教學評價:(3分鐘)

學生分別給除本組外的其他5組打分,然後彙總,評出本節課的優勝組

老師總結:(2分鐘)

通過本次多媒體賀卡的設計製作,一方面鞏固掌握了word20xx的知識,另一方面鍛鍊了學生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的能力,同時還加強了學生的互相幫助、協作探究的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