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數學圖形教案8篇 探祕國小數學:圖形教案的魅力

在國小階段,數學圖形是孩子們學習數學的重要一環。為了幫助國小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圖形知識,本網站特別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國小數學圖形教案。這些教案包含了各個年級的數學圖形知識點,涵蓋了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等內容,旨在幫助孩子們系統學習和探索數學圖形的奧祕。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可以通過本網站為孩子們提供優質的數學圖形教學資源。

國小數學圖形教案8篇 探祕國小數學:圖形教案的魅力

第1篇

?認識圖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它通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係引入教學,讓學生感知兩者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瞭解立體圖形各個表面的特徵;再從眾多不同的平面圖形中分類,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圖形的一般特徵,並能辨認、拼組。

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徵,能根據它們的特徵,並從具體的情景中辨別出這四種圖形,初步運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培養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學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發展空間觀念,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進行表演的玩具小熊貓,“小朋友們,我是誰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來玩玩,好嗎?我還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的禮物,請你們從中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拿在手裡,誰來告訴大家,你手裡拿的物體是什麼形狀的?”

讓學生觸控物體表面,初步感知“體、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覺。在此基礎上全班交流。

激發學生的學習願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這裡,教師將學生們喜歡的玩具動物小熊貓帶進了課堂,將教師的語言轉換成小熊貓的語言,讓學生感到十分親切有趣。再讓學生觸控物體的表面,感知其不同,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出示長方體,讓學生試試能從長方體上找出什麼圖形;學生回答後,課件動態演示。再讓學生從桌面上的物體中找出長方形。生答:從長方體上找到長方形;從三稜柱上找到長方形。

師啟發談話:“我們能從這些物體上找到長方形,那麼能從它們上面找到其他的圖形嗎?請大家4人一組,找找看。”讓學生自主活動,通過觀察、探索、合作、交流,從其他物體上找出其他圖形。

一起出示四種圖形,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並板書在黑板上的四座房子裡。

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了各種平面圖形,但對體和麵的關係理解得還不透徹,因此教師通過課件的動態演示揭示了體和麵的關係。教師同時設計了小組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索、合作、交流,進一步體會體和麵的關係。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教師拓展性的設問,也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供了空間和時間

小熊貓說:“小朋友真能幹,已經能從不同的物體上找到不同的圖形了,那我們能不能自己想辦法用桌上的物體來描這些圖形呢?小朋友試試看。”放手讓學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尋找用“體”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示學生“作品”,並讓學生說說是用什麼物體描出來的,描出的是什麼。

師說:“小朋友們,這些圖形擠在一張紙上一點也不舒服,於是它們找到了四座房子,它們跳呀跳,跳到了我們的黑板上,想請小朋友幫它們分房子。小朋友願意嗎?”(小黑板出示各種平面圖形的卡片)點名請學生給圖形按“門牌”分房子。

如何對學生的已有知識進行強化和鞏固呢?教師首先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用物體描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接著,分房子的遊戲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對圖形的認識更增進了一步。

師(出示課本第36頁第一題的圖)說:“圖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覺。第二天,它們來到花園捉迷藏。小朋友找找這裡有我們認識的哪些圖形。”學生自由發言。

“你們看這些圖形都穿著白色的衣服,小朋友願不願意給它們穿上它們喜歡的衣服。”請學生給課本第36頁第一題的圖形塗色。讓學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平面圖形,想起來的就站起來說。

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課標精神的體現。教師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綜合性的題目,對知識進行強化鞏固;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了尋找身邊圖形的活動,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連。

小熊貓:“小朋友玩得真不錯,你們還能設計出新的玩法嗎?”

放手讓學生分小組用圖形進行拼組:可以用各種圖形畫,也可以用現有圖形拼組,由學生自由選擇。

有的學生拼出了一輛坦克;有的畫出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雞,煙囪還冒著煙;有的拼出了挺奇怪的汽車,好長好長的車廂,他說,我要在這兒安我的家,我住這,小貓住這,等等,我們想到哪兒,馬上就可以出發……

拼好後,學生們離開座位互相參觀學習。有的學生看見了別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可見學生的互相學習是多麼的有效。在學生廣泛參觀的基礎上,進行評價。

展示部分優秀作品,並說說用了什麼圖形拼成了什麼物體。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在設計上採用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自己設計活動,並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創造慾望得到滿足。在學生的作品中,我們能充分感受到學生那極其豐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創造。而這,無不得益於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教學開放式的組織。教師讓學生離開座位參觀,給學生的互相學習提供了機會;再通過對作品的展示和評價,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有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小熊貓:我們今天認識了哪些新朋友?一起說說。想想和這些新朋友還有什麼新玩法,想到的小朋友別忘了告訴我。小朋友再見!生:小熊貓再見。

簡單的課後練習,為學生提出了具有挑戰性的要求,有利於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國小數學圖形教案8篇 探祕國小數學:圖形教案的魅力 第2張

第2篇

國小低年級學生在學習抽象的幾何概念時,需要藉助直觀形象的支援。因此本教學設計注重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過觀察與操作、生生交流和師生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學習的資源,同時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鑑於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和《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要使學生認識、理解圖形的運動這樣抽象的概念,必須結合現實生活的例項幫助學生認識、理解軸對稱圖形以及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同時要注重操作與思考相結合。為了使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經驗,本設計讓學生在玩一玩、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的活動中理解軸對稱圖形,認識圖形的平移及旋轉現象;在學一學中感受其特徵;在說一說中列舉生活中的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在做一做中不斷深化體驗。同時通過有效地提問做引導,便於在操作活動中落實教學目標。

1.引入: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只要你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就能從中發現許多的知識。(課件出示教材28頁主題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能從圖中發現哪些有趣的現象? (學生觀察,自由回答)

2.過渡:是啊,在遊樂場裡,空中飛舞著的蜻蜓風箏和蝴蝶風箏多漂亮呀!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它們的左右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裡面就蘊涵著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數學王國,去探索有趣的數學知識吧!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遊樂場情境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通過觀察並說一說有效地打開了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儘快地進入到學習狀態。

(1)課件出示教材29頁樹葉、蝴蝶、城門圖片。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大小等方面進行觀察。邊觀察邊思考:這些圖形有什麼特點?

生1:樹葉以中間葉脈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2:蝴蝶以中間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3:城門圖片以中間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3)根據同學們的彙報,組織學生討論:這些圖形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這些圖形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沿圖形中間所在的直線對摺,摺痕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像圖中的樹葉、蝴蝶、城門這樣,沿某一條直線對摺後,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具有這種特徵的物體或圖形,就是對稱的。

(2)欣賞對稱圖形。(課件出示:五角星、京劇臉譜、蜻蜓、雪花、剪紙等等)

1.課件出示教材29頁例1,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長方形紙,運用對稱的知識,跟老師一起剪一件衣服。(同步完成課堂活動卡)

(3)剪一剪:沿著剛才畫的線剪一剪,剪後展開,會得到一件上衣的圖形。

(1)選擇松樹、桃心、葫蘆三種圖形中的一種,自己動手剪一剪。

第3篇

⑴使同學認識圓環,掌握圓環的特徵,掌握計算圓環的面積的方法。

⑵通過操作、探索、發現、交流等活動,初步培養同學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進一步發展同學的空間觀念和交流能力。

⑶通過學習,提高同學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學會從數學角度認識世界、解釋生活,感受數學的魅力。

讓同學介紹剪出圓環的過程,體驗大圓中剪掉一個小圓的過程,感受圓環的大小就是大圓面積減小圓面積。

師問:從題中你獲得哪些資訊?要計算它的面積,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在小組中說說你的想法。

同學交流(同學作品放在視訊投影儀上向全班介紹):圓環面積的計算方法,大圓面積-小圓面積;圓環面積的計算步驟,可先算大圓面積,再算小圓面積,最後用減法算圓環面積;全班介紹,教師板書解答的全過程。

交流解題方法,注意提醒同學半圓的面積必需把整圓的面積除以2。

(3)第一個圖形,兩個基本圖形有什麼練習?第二個圖形呢?

(4)同學獨立完成,並全班交流。 反饋時,注意加法求組合圖形面積和減法求組合圖形的不同。

先說說每個組合需要丈量途中哪些線段的長度?再讓同學獨立完成。

同學根據圖形作出直觀的判斷,並說說直觀判斷的方法。

師問:你能估計出每種花卉分別所佔圖形面積的幾分之幾嗎?指導用畫出輔導線的方法,來估計每種花卉所佔圓形面積的幾分之幾。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說說緩刑的面積可以怎樣求?在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時需要注意什麼?

第4篇

2、通過解決106頁3題,109頁12、13、14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幾何圖形的認識。通過解決有關位置的練習題的過程,感受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1、複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

2、會辨認這幾種圖形及實物圖,初步感知各種圖形的特徵。

3、能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前、後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1、準備大量的實物和模型,為學生的觀察、操作活動提供材料。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探究。

1、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通過學習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分析首先要明確立體圖形的特徵,再根據特徵辨認,依次數出每種圖形的個數。6個面都是正方形的物體是正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的有兩個正方形面)的物體是長方體;上下一樣粗,且上下兩個面的圓大小相同的物體是圓柱;圓圓的,在平面上可以向任意方向滾動的是球。數物體時,要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有序地辨認,以免遺漏。

例在最上面,在的下面,的下面是,在最下面。按要求放一放。

分析要排列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其中一種物體的位置,在最上面,然後根據物體的位置關係進行排列,在的下面,就把放在的下面,的下面是,就把放在的下面,最後把放在最下面。

第5篇

本節課複習的是“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知識,注意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路,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複習課的數學課堂鮮活而精彩。

複習整理重在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知識,並梳理成知識網路,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由於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點眾多,各概念之間的聯絡十分緊密,學生容易混淆,因此嘗試讓學生回憶相關知識點,列出複習綱要,利用表格的形式分別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表面積和體積的意義等知識進行整理,建構知識網路,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在練習的過程中,如果要將長方體和正方體所有的知識點一一進行練習,那麼顯然題型過多,題量過大,不利於知識間的比較。因此,本節課在練習時利用“魚缸”這個素材,把一個個知識點系統地貫穿起來,讓學生圍繞“魚缸”這一情境提出相關的問題,並加以解決。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絡與貫通,還能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1.直接揭示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及確定位置的複習。

①想一想關於長方體、正方體及確定位置的相關知識點。

②概括出各知識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儘量做到簡潔明瞭,便於記憶。(提示:可以用圖表法、樹形圖法或列舉法表示)

(2)小組交流,要求:組長和組員相互介紹自己整理了哪些知識點。比較一下誰整理得簡潔明瞭,便於記憶。

確定位置必備的要素:確定觀測點和方向,同時還要量出距離和角度。

設計意圖:複習本節課的重要目的是知識的綜合化,因此,複習時要注意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之條理化、系統化,並構建知識網路。

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呢?怎樣整理才能讓人很清楚地看出它們之間的異同與聯絡呢?

(1)關於表面積、體積和容積,你都知道些什麼?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嗎?

第6篇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 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和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徵,會辨認這幾種弄清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彙報。問:你們是怎麼分的?為什麼這樣分?

3)揭示概念。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並板書名稱。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然後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投影出示“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後抽象出長方體圖形。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圖,抽象出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後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後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後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後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 讓學生閉上眼睛按教師的要求摸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後摸教師給出的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辨認。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髮現圓柱會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搭一搭。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較穩固。

1) 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看誰摸得準(做一做2)。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

3)數圖形。(練習五2)問:這隻小動物是由什麼圖形拼成的?各用了幾個?

第7篇

1、認識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

2、通過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養學生識圖的能力和綜合運用有關知識的能力,能合理地運用“割”、“補”等方法來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發展空間觀念,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4、通過拼組圖形,使學生感受教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係,體會數學帶給大家的生活美。

你們已經學會了計算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大家學會的知識可真多。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請你們去欣賞一些美麗的圖案,請同學們欣賞時認真想想:你們發現了什麼?

認真觀察這四幅圖,它們分別是由哪些簡單圖形組成的?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第92頁,先找一找,然後在四人小組內互相討論。比比看哪一個小組的分法最簡單?

同學們,開動腦筋想象: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有組合圖形

教師引導:大家真了不起,知道生活中存在著這麼多的美麗組合圖形,那如果我們想知道這些組合圖形有多大,實際上是求什麼?現在我們就來探討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學生解答時,讓他們思考還有其他解法嗎?如果有困難,可以在小組內互相幫助。

學生在彙報時,教師提問:你是怎樣想的?這兩種解法你喜歡用哪一種解法?說說你的理由。

師生小結:從例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同一個組合圖形,由於分解的方法不同,解法也就不同,所以請同學們想想。求組合圖形面積時關鍵是做什麼?(圖形分解)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麼收穫?你認為自己的表現怎樣?哪位同學表現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在小結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小結這節課學到的知識,而且讓學生學會評價,學會評價自己和他人。

這是我們學校將要開闢的一塊草坪,如下圖。你能算出它的面積嗎?現在有兩家公司聯絡,a公司說種一平方米草要5元,b公司說種同樣的草一共需要2500元。如果讓你決定,你會選擇哪家公司?

第8篇

1、使學生通過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徵。

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圖形。

2、在長方體下面的括號裡面畫“ ”,正方體的下面括號裡面“√”。

教師:通過學生自由拼擺,讓學生髮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別以及之間的關係。

4、取出四個長方體,如:可以拼成什麼圖形?(一種拼成長方體,一種拼成正方體)

先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的上面、前面和右面,並懂得上下、前後以及左右之間的關係,然後進行正確的劃線連線。

根據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讓學生想象正方體的六個面上分別標的是哪些數字,教師出示實物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