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詠雪》教案6篇 "白雪素韻:《詠雪》教案盡顯優雅風采"

《詠雪》教案是一份針對中國小生的教學輔助資料,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首古代詩歌。該教案通過解讀詩歌內容、分析詩歌結構和語言運用等,引導學生研究詩人通過雪的描寫表達的主題和情感。通過深入探討詩歌內涵,該教案旨在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審美能力。

《詠雪》教案6篇

第1篇

?世說新語》以語言清淡簡練,辭意雋永為著稱,魯迅謂之“名士底教科書”。課文《詠雪》選自《世說新語·言語》,它言簡意賅地勾勒了疾風驟雪、紛紛揚揚的下雪天,謝家子女即景賦詩詠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輕鬆和諧的畫面。文章通過神態描寫和身份補敘,讚賞謝道韞的文學才華。於是,我將教學重點定在“詠雪詩”的語言運用和推敲上。課堂教學流程如下:

⒉反覆誦讀,品味“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意境,體味情景交融的寫法。

雪融化了是什麼?全體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水”。於是,我肯定了答案:這是科學。接著,我啟發學生用文學想象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結果有一個學生說是“春天”。此時,水到渠成,匯入課文。今天,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去品味“詠雪詩”吧!

由學生朗讀課文三遍,並注意關鍵詞:驟雪、紛紛、撒鹽、柳絮因風。

學生藉助工具書,對照註釋,理解字詞,疏通文意,交流翻譯,解決難譯句子。(5分鐘課堂討論,巡視)

然後,指名一二個學生翻譯全文,教師可適當給予提示。用多媒體課件呈現重點詞句。

學生齊讀課文,啟發學生探究課文重點內容。教師提出問題:

把“雪驟”、“白雪紛紛”比作“撒鹽”,比作“柳絮因風起”,到底哪一個好?

於是,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教師狠狠扣住“雪驟”“白雪紛紛”這些詞點撥指導。

生1:我覺得“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句比喻比較好。因為鹽撒下來,與“雪驟”、“白雪紛紛”相比,鹽下落的速度太快,雪當時卻紛紛揚揚,處於“飄”的狀態,跟“柳絮因風起”更像,而鹽只能是“落”下來的狀態!

生2:我也同意這個觀點。我還覺得雪會隨風起舞的,而鹽由於比較重,下落的路線太直,這樣,就不符合當時“雪驟”、“白雪紛紛”的情境。

生3:我也同意這個觀點。我還覺得鹽是“塊”狀的,它不會飄的,只會垂落下來。而柳絮是輕薄的,會因風起舞的,所以柳絮更像。

師:肯定了學生的成績後,又點撥:“撒”和“因”在這裡用得怎麼樣?

生4:撒鹽的“撒”,用詞不當,“撒鹽”是人為的,人工的,落下來很不自然。而“因風”,是柳絮順著風起舞,既自然,又符合“雪驟”、“白雪紛紛”的情境。

生5:我認為“柳絮因風起”好。它給人表現著一種美的姿態,一種活的神氣,一種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而且與文中“欣然”“大笑”“樂”的情景相合拍,表現出融洽、輕鬆、活躍、歡快的氣氛。而“撒鹽”似乎體現不出有這種氣氛。

師: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人的情感和客觀事物的統一,用“柳絮”比喻,就好在有意象。(過渡後,師又問)“公大笑樂”該如何理解?謝太傅到底認為誰回答得最好?

生6:我認為“公大笑樂”,是謝太傅在兩人才華懸殊的對比中,而對謝道韞的才華表示滿意和讚賞。

生7:從“公大笑樂”和文末補充介紹謝道韞身份的前後文可以看出,謝太傅都是讚賞謝道韞的才華。

生8:我的想法和大家都不一樣,我覺得“撒鹽空中”一喻好。雪的顏色和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到神似。

師:(為學生的精彩發言所傾倒)鼓掌讚歎起來,真是一群可愛的孩子!

師:你們學了《詠雪》後,肯定受到很大的觸發,還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嗎?

於是,學生們躍躍欲試,讀了他們寫的形容飛雪的比喻。

生1:雪,像蒲公英,似鵝毛,如蘆花,在天空中宛然飄飛!

生2:飛雪,猶如美麗的小蝴蝶,扇動著翅膀,隨著和風,四處飄然!

生3:雪,是一群白色的小精靈,漫天飛舞著,來到人間,融進大地母親的環抱裡!

看著學生們開心的樣子,我也忍不住內心的喜悅,真想天空為之作美,痛快地下一場大雪呀!

接著,課件展示紛紛揚揚的下雪鏡頭,我相機問學生:面對著如此紛揚揚的下雪情景,你對“柳絮因風起”有什麼感想?

生: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如臨其境,如見其形……

為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視界,用課件呈現古代詩人詠雪詩句:

⒈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⒉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⒊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華幼武《春雪》

⒋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張元所《雪》

⒌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陸游《夜大雪歌》

最後,引導學生高聲誦讀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而收綰全文。

王國維指出:“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以上詠雪詩,之所以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是因為富有意境。這節課我們通過《詠雪》學習,對寫景詠物,一定會有很大的觸發:凡是文學作品,寫景詠物的語言,必須講究含蓄,有想象力,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富有意境。因為寫景詠物,中國美學不注重形似,而注重神似,講究美的姿態和活的神氣,追求境生象外、得意忘象、無我之境。

1.當詠出喻雪佳句後,謝太傅全家人的心情會有什麼反應?(不少於300字)

3.請你體味“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境。

1.王昌齡在《詩格》中指出:詩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並提出意與景的關係:“詩一向言意,則不清及無味;一向言景,亦無味;事須景與意相兼始好”。

也就是說,寫景詠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與神似,不可分離,相兼才好,和諧統一。但如果太形似了,反而失去神似。中國美學主張“寫實”和“寫意”的和諧統一。

“柳絮”雖然灰白色,但外形酷似雪花。“柳絮因風起”卻把紛紛揚揚的下雪姿態,描述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把雪花比擬春天的柳絮,頗有生命活力,輕柔溫馨,化寒為暖,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催人奮發向上,也給家庭送來輕鬆和煦的樂觀情懷和文化氛圍,具有深刻的意象(神似),這是寫意。而“撒鹽”一喻,雖然形似,但缺乏意象(神似),這是寫實。好的詩句應當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即寫實和寫意的統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既有寫實,又有寫意。對於這些知識必須向學生講清楚。

2.語文教學必須推崇文體語感意識。文體語感,指的是主體對某種特定文體的全部表現形式規範(如背景、意圖、主題、材料、結構、語言等因素)的領悟與把握。

文體不同,教學重點也不同。比如,說明文是寫實的文體,語言表達直露。在語言運用方面,教學重點應放在體會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上。而詩歌是寫意的文體,語言表達含蓄,具有想象力,情景交融。在語言運用方面,重點應放在品味語言的情感和意境上。所以,我將教學重點定在品味“詠雪詩”的情感和意境上。教學過程始終緊扣“未若柳絮因風起”與結合“雪驟”、“白雪紛紛”、“因”、公大笑樂”等關鍵詞,進行文體語感意識的薰陶,從而體味“柳絮因風起”境生象外的意境,提升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非理性領悟能力。閱讀如果離開了文體語感,必定是不得要領的。只能是在外表層面上感知語言,感知文字和詞彙。

閱讀過程應著眼研究人的言語行為、言語活動,將言語放在特定的語境中進行認識。以往我們長期關注“工具性”視界下的認知,語文教學缺乏對“文體語感”的體認,往往把詩歌、散文、小說、通訊、遊記、傳記等都當做記敘文來教,不論何種文體,都一樣地分析字、詞、句、段、篇,而缺乏“文體語感”的“言語性”視界下的認知。

3.《教參》裡有這樣一組答案:“對‘公大笑樂’,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有人認為‘笑’前喻,‘樂’後喻;有人認為謝太傅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我贊成第三種意見。從全文看,文章通過“撒鹽空中差可擬”和“未若柳絮因風起”兩句即景詠雪詩的對比,說明“撒鹽”俗不可耐,無意境,“柳絮”意味深長,有意境。它告訴我們:寫詩要講究言外之意。從前後兩人一俗一雅的文學才華對比看,前者是陪襯人物,是為了突出後者的中心人物。所以,後者是“公大笑樂”的物件。從語境看,言語具有統領性、連貫性、支撐性、向心性和凝聚性。“公大笑樂”是緊接“未若柳絮因風起”之後,“身份補充句”緊依“公大笑樂”之後,三個句子,連貫支撐,向心凝聚一箇中心。也就是說,謝太傅的“大笑樂”,是因為謝道韞的超眾才氣所感動,而頓生感嘆之情,只不過作者用神態描寫暗示謝太傅更讚賞謝道韞的才氣。再者,緊依“公大笑樂”之後的“身份補充句”,表示補充說明或印證謝太傅的內心確是讚賞謝道韞的出類拔萃的才氣。

《詠雪》教案6篇

第2篇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教學法:讀讀——演演——議議——寫寫。

在情境中感受機智,在氛圍中領悟親情,在實踐中體驗合作,在創造中培養品質。

給大家兩分鐘時間,自由放聲朗讀,想想:為什麼這樣讀。

1、全文6句話。下面請6位同學來分別朗讀這6句話,並說出自己這樣讀的理由。

2、教師做適當點撥與強調(見螢幕“積累詞彙”)。

3、全班同學一起朗讀全文,注意讀出一點古文的韻味來。

1、憑藉你對故事的理解,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合理想象,演繹情景話劇。

2、與角色對話:對文中的人物的言行舉止作肯定評價或質疑。

在剛才的表演與交流中大家有沒有發現,文章最大的亮點是什麼?給我們什麼啟發?

你敢挑戰謝道韞嗎?假如你也參加了當時的討論,請用下面的文言句式再寫出一兩句。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認識了才華出眾的謝道韞,也感受到家庭和睦、歡快的氣氛與悠悠親情。更讓我高興的是我看到了大家的智慧在眼中閃現,這讓我想到了冰心的一首小詩,下面就送給大家,希望大家都做一名出色的聰慧少年!

第3篇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國中語文的古詩文教學,強調誦讀,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一:說教材;

(一)、《詠雪》這篇課文雖然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較為淺顯,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圍繞著家庭生活和親情這一單元中心,學生理解起來應該說相對容易一些。

(二)、詩詞教學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文化品味來談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態度,小到言談舉止,都有影響。

(3) 積累文言字詞,掌握“俄而、欣然、擬、末若”等的詞義

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能力,這一點可以充分體現新課標的要求

3、情感道德目標:最後是在和睦、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感受親情。

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閱歷淺,很難獨自完成本課的知識學習,而且互相合作能力較差,主要是以自己的興趣來學習的。所以我準備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和朗讀文言文的語感。

通過這一環節的遷移訓練,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能力。練習的設計能照顧到全體學生,體現層次性。

這堂課教師是作為一個協作者,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大部分時間都能體現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

本人更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自問自答、自問他答或老師解答等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在匯入時應用猜謎語的方法,使學生調整氣氛,產生興趣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角色。

二:在作者介紹中請學生藉助資料加以評說,再有老師確認。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學生自覺查資料的習慣。實現知識目標的第二點。

三:在介紹作品時讓學生藉助資料簡單介紹這部書的特點,及反映的社會思想,魯迅對它的評價,之後有老師確認。這樣作是為了增加學生的知識點。實現知識目標的第二點。

朗讀是詩詞教學的重中之重。朗讀有利於記誦,有利於理解,有利於把握意境,朗讀好了甚至可以以讀代講,朗讀時要把握詩詞不同風格、不同基調以及文中的斷句。在這部分教學中學生可以提出把握不準的字音,字義,詞義及句義,然後讓其他學生解答。之後老師在作確定。最終達到正音,疏通文意,理解文意的目的。這樣做是為了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課文中的內容培養其自學能力。實現知識目標的第三點,突破教學難點。

一是對句子的賞析儘可能的再現當時的情景。如在賞析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和兄女曰:“末若柳絮因風起”這兩句話時可以現場在空中撒一把鹽和用白紙剪的雪花。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產生興趣,讓學生更生動形象的的賞析句子。來達到賞析的目的。

二是對課文內容的賞析,來把握課文的故事性和文中體現的家庭親情。在這一部分教學中,讓學生提前準備好話劇,在課堂上進行表演。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內容和所體現的親情,來達到賞析的目的。

這樣課文的主要內容就交代清楚了,把這堂課上成家庭中的討論和現場表演。來實現知識目標的第一點和第四點以及道德情感目標。突破教學重點。

1:讓學生通過舉古人詠雪時所用的比喻句。來增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感受古人是怎樣通過想象來寫詩句。為下面的想象練習打好基礎,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

2:總結概括運用比喻,想象來進行句子的仿寫。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練習清楚比喻句不僅僅是形似還要神似。然後讓學生將英文中的26字母通過想象,運用比喻加以表達,如:a是一座金字塔,代表進取。c是未滿的月牙,代表缺憾等。這樣可以突出了學生之間的個體思維差異和個性特點。實現能力,突破教學難點。

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營造一個和諧,輕鬆,融洽的家庭氣氛。

九:板書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來安排的,這樣安排一是便於總結寫作特點;二是便於學生按思路記憶背誦。

作為青年教師儘管我很盡心的準備了這節課,但是我知道肯定還有很多不足。所以敬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的意見,給我們年輕人一個不斷學習進步的機會。

第4篇

同學們,剛才我們都聽了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家庭聚會),與兒女(子侄輩,指年輕一代)講論文義。俄而(不久,一會兒)雪驟,公欣然(高興)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差不多)可擬(相比)”。兄女曰:“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①“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②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

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只有物象而無意蘊。

詠雪講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裡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出了詠絮之才。

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舉出並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1.閱讀《世說新語》,選擇你讀懂的一篇給予鑑賞、評點。

第5篇

一、給加粗字注音。謝太傅( ) 雪驟( ) 柳絮( ) 無奕( )二、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1.俄而雪驟:2.撒鹽空中差可擬:3.未若柳絮因風起:4.期日中:5.尊君在不:三、翻譯下列句子。1.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2.待君久不至,已去:四、填空。《詠雪》、《陳太丘與友期》兩篇文章都選自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朝人________________組織人編寫的。這兩篇講述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五、閱讀。(一)閱讀《陳太丘與友期》,完成下列練習:1.解釋加粗的詞。無信: 無禮: 引:2.翻譯下列句子。(1)與人期行,相委而去。(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3.元方從哪些方面去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二)王冕僧寺夜讀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為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1.解釋加粗字。(1)竊入學舍:(2)聽已:(3)冕因去:(4)恬若不見:2.翻譯下列句子:(1)王冕者,諸暨人。(2)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3)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3.劃出本文層次,並寫出各層大意。參考答案一、fù zhòu xù yì二、1.急 2.差不多 相比 3.乘 4.約定 5.“不”通“否”,在問句尾表示詢問。三、1.(道韞)就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2.(我父親)等了你好久(你)都不來,他已經離開了。四、略。五、(一) 1.信用 禮貌 拉 2. (1)和別人約好一起走,卻把人丟下,自己走了。(2)那人感到慚愧,便下車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元方頭都不回地走進自家大門。 3.答:元方是從信用和禮貌兩個方面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從信用方面,是父親友人失約在先;從禮貌方面,是父親友人當著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所以在兩個方面他都站不住腳,根本揮凶矢裰岡鵜÷鈐降母蓋住k雜訝搜瓶諼捫裕緩孟蛟降狼浮?nbsp; (二)1.(1)私下 (2)畢,完 (3)離開 (4)安詳的樣子 2.(1)王冕是諸暨人。 (2)(王冕)傍晚回家,忘記了他放牧的牛,父親非常生氣地打了他一頓。 (3)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神,何不由著他呢? 3.第一層(第1句):交代故事主人公王冕的基本情況。 第二層(“七八歲時……父怒撻之”):記敘王冕因為學習而丟了牛的趣事,表現王冕的聰穎和好學。 第三層(“母曰……恬若不見”):記敘王冕在“恐怖”的寺廟中堅持讀書,表現王冕的勤奮好學。

第6篇

1.積累文言字詞,掌握“俄而、欣然、擬、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顧”等詞在特定語境中的詞義。

2.結合文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語句進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世說新語》作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魯迅語),教導人們做人要方正,誠實守信,以禮待人,言辭要高雅。

2.元方批評父友失信、無禮,最後卻“入門不顧”,是否有失禮儀?

1.誦讀法。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讀順句子,讀懂文意。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這兩則短文都是敘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著可議論的內容,這正是《世說新語》記事的特點。我們應按照古為今用的原則來處理這篇課文,這就是利用它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多方討論,交流看法,如《詠雪》中,你認為哪個比喻更好?《陳太丘與友期》中,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師生互動與學生互動結合,自主合作探究與點撥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

3.延伸閱讀法。本文用兩課時教讀,時間略有富餘,可從《世說新語》中再選一兩個故事讓學生閱讀。

研讀《詠雪》。學生朗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理解字詞,疏通文意;學生複述故事,把握文章情節,理解文章內容;組織學生討論有爭議的問題,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調動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同學們,雪花是嚴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給我們的禮物,它是那樣的純潔、輕盈,你能拿什麼比擬它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詠雪》,你和文中的兩位才子比試比試如何呢?(板書文題)

同學們,我們古代流傳下來許多聰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舉一些嗎?(學生答)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王戎評李……請同學講講王戎評李的故事。(教師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這個故事出自《世說新語·雅量第六》,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選自這本書的《詠雪》。(板書文題)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彭城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兗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

?世說新語》原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鑑、賞譽等36門,主要記錄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地反映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魯迅稱之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本書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不作任何誇飾,語言簡練,辭意雋永,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理解字詞,讀順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學生分為6組,小組成員討論解決字詞句方面的疑難,按照讀—譯—講的步驟進行。如有小組內難以解決的問題,可提交班上集體解決,教師可適當給予提示。

3.選三個學生複述課文內容,教師可提示學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疏通文意後,請同學們深讀課文,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

①謝家聚會吟詩,為什麼不選擇一個良辰佳日,卻選擇一個寒雪日?

②“公大笑樂”該如何理解?謝太傅到底認為誰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鹽,比作柳絮,到底哪一個好?還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嗎?

明確:①文章開頭一句話“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短短十五字,涵蓋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主體事件等豐富的內容。正因為“寒雪日”“俄而雪驟”,才能引出“詠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這裡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為春和景明、綠草如茵,在雪花飛揚的寒冷天氣中,外出不便,聚會詠雪不正是賞心樂事嗎?文中“欣然”“大笑”“樂”等詞可見其融洽、歡快、輕鬆的氣氛。

②對“公大笑樂”,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有人認為“笑”前喻,“樂”後喻;有人認為謝太傅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文章雖然沒有明確交代謝太傅的評價,但從文末補充謝道韞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讀者謝太傅更讚賞謝道韞的才氣。意在言外,確實耐人尋味。

③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各有千秋。有人認為“撒鹽空中”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是基礎。有人認為“柳絮因風起”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撒鹽”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蘊。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學列舉的喻體有“鵝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師在充分肯定的基礎上,適當引申其他詠雪名句,如韓愈《春雪》“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

教師分發列印好的閱讀材料,人手一份。材料內容如下:

王冕者,諸暨(jì)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zhé,就)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hé,何)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出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見。

(4)“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一句說明了什麼?

2.(1)王冕 (2)聽完以後,就默默記住 (3)暮歸,忘其牛……已而復如初 (4)說明王冕讀書的專注、入迷。

1.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中有關《詠雪》一文的題目。

2.課外閱讀選自《世說新語·言語》中的兩個小片斷,並思考兩文的深刻含義。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tónɡ)子,無此必不明。”

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xuàn,淚水流下的樣子)然流淚。

研讀《陳太丘與友期》。學生朗讀課文,自行疏通文意;提出閱讀中碰到的疑難問題,師生共同研討解決;背誦課文;歸納借鑑本文的寫法和語言特色,積累詞語。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世說新語〉二則》中的第二則《陳太丘與友期》。

同學們,你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學生回答:“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成功的人”……)如果我們學習了《陳太丘與友期》,你結識了小元方,你就會默默地告訴自己:“我要做一個誠信的人!”(板書文題)

二、學生朗讀課文,對照註釋,利用工具書,理解詞句,疏通文意。然後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討論、解決詞句方面的疑難問題。教師在巡視中酌情給予指導

三、選兩個學生複述課文,注意情節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內容,其他同學點評

(1)“日中”這個時間概念是否科學,古代沒有精確的定時儀,怎麼判斷遲到?

(4)在友人“慚”“下車引之”時,元方卻“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3.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教師依據回答情況給予必要的引導。

明確:(1)古代的定時儀器較為簡陋,有木表、漏壺等,它不可能有精確的時段劃分。這裡的“日中”是當時約定俗成的時間概念——中午。這個友人錯過了雙方約定的時限,所以遲到了。

(2)課文中,友人與陳太丘“期日中”,結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無信,不守信用;到來之後,問元方“尊君在不?”表現得較為有禮;當得知陳太丘已先行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粗野蠻橫,十分無禮,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乏修養、沒有禮貌的人;在元方一番義正嚴辭的批評後,他“慚”“下車引之”又表現得較為誠懇,有知錯勇改的精神。

有同學通過網路查閱相關資料,獲知友人是比陳太丘官高兩品的官員,平素對陳太丘傲慢無禮。

(3)閱讀元方對友人的批評話語,我們可以看出元方有著良好的家庭教養,表現了他懂禮識義的品質。元方對粗俗的友人“入門不顧”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惡情感易外露的特點,體現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徵。

(4)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呢?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認為元方並非無禮的理由是:元方年僅七歲,我們不應對其求全責備;一個失信於人,不知自責且當子罵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見一斑,對這樣的人就應該斷然拒之千里之外。認為元方確實有失禮儀的理由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仍不失為有識之人,怎麼能因人的一時之錯便徹底否定一個人呢?原諒一個知錯能改的人,不正表現了一個人胸襟寬廣,有涵養嗎?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五、把握本文的寫作特點,體味語言簡練意義豐厚的特色

提問:通過研讀這兩篇短文,《世說新語》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學生回答,明確:敘事簡潔,敘中有議;語言凝練、辭意雋永;咫尺萬里,辭近旨遠;小中見大……教師不必評判,學生讀後有得,這本身就是一種收穫。

②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①敝人 ②卑職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4.下列句中加粗詞與“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學生逐一回答,明確:1.期:約定。去:離開;過去的。顧:回頭看。引:拉;放開。舍:放棄;犧牲。信:誠實,講信用;隨意、隨便。

②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4.b(例句中“不”通“否”;a.“女”通“汝”;c.“見”通“現”;d.“說”通“悅”)

文中友人無信無禮,七歲的元方卻誠實有信。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繼承發揚這一光榮傳統,為人真誠守信。讓我們以天地為心,真誠為骨,做一個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們相信:誠信相伴,一生無悔!

1.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中有關《陳太丘與友期》一文的題目。

2.課外閱讀選自《世說新語·言語》中的一個小片斷《雪夜訪戴》。

王子猷(yóu)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指來回走過),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shàn),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一夜)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1)飄揚的雪花像什麼?請同學們展開想像說一段話來描述它。

(2)以“誠信”為話題,仿照下面的表述,學說一句話。(任選一例)

①誠信是砍倒父親最心愛的櫻桃樹仍敢於承認的勇氣。

附答案:誠信是十指被插入竹籤後仍不出賣同志的信念;誠信是二十年來始終如一照顧犧牲戰友父母的執著。

附答案:誠信使人們彼此認同共渡難關;誠信使全人類緊緊團結在一起。

附答案:誠信是一篇童話,純真有趣,意味悠遠;誠信是一首長詩,優美而雋永。

④誠信是什麼?老農說,誠信是春天播下的種子秋天裡結出豐碩的果實,是汁水滋潤禾苗結出的盈穗在風中奏出的交響曲。

附答案:教師說,誠信是推倒了牆變成的橋,是師生間真切的情感紐帶,是皎皎白玉蘭般純潔的師生情;工人說,誠信是國家把工廠交給了我們,是我們辛勤勞作下生產的質高價優的產品;學生說,誠信是祖國對我們的殷切期望,是我們擔起歷史大任時對祖國母親自信的一笑。

附答案:清正廉明、奉公執法是公僕的誠信;誠實守信,遵守諾言是朋友的誠信;不說謊話,不欺騙人是孩子的誠信。

誠信是做人之本,為讓同學們在人生重要的中學階段,過得更豐富,更充實,更有價值,故組織一次以“誠信”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可以回顧過去,談自己的迷失;可以展望未來,暢談自己的理想。

3.課外閱讀,蒐集一些古往今來,齊家治國平天下,以“誠信”而建樹偉業的人的資料,然後整理成文,以“一部英雄史就是一部誠信史”為書名,整理成一本閱讀筆記。

閱讀《世說新語》中“管寧割席”和“阮裕焚車”,簡要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譯文)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子裡刨地種菜。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寧還是揮動鋤頭,把這看得跟磚瓦石子一樣,華歆拾起來又拋掉了。兩人又曾經坐在一條席子上唸書,有坐著轎車穿著禮服的貴官從門前經過,管寧照舊唸書,華歆放下書本出去看。管寧把坐著的席子割成兩片,跟華歆分開來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阮光祿在剡,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後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遂焚之。

(譯文)阮光祿在剡縣,曾經有一輛漂亮的車子,來借的沒有不借給的。有個人要葬他的母親,心裡想借卻不敢開口。阮光祿後來聽到了,嘆一口氣說:“我有了車子卻使人不敢來借,還要它幹什麼?”就把車子燒掉了。

“管寧割席”通過兩個小故事曲折地寫出了管寧高潔的品格和華歆貪戀富貴的可鄙。

在阮裕焚車故事裡,突出了阮裕的性格:即使是他沒有責任的事,只要這事跟他有關,他也要十分嚴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絲毫的欠缺。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邱,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邱,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提示:無論什麼時代,人們總是按照自己的理想來培養自己的後代。做官的人家,希望子孫克紹箕裘,自然按照做官的需要來塑造子孫,就是沒有做官的人家,希望子孫光大門楣,也按照做官的需要教育後代。

但是,畢竟官宦家的孩子學得快。因為這些家庭“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小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就是官場應酬那一套,幾乎是無師自通。你看官兒不大的太邱長——陳仲弓——的兒子陳元方,年方十一,應對的圓滑已十分老到,方方面面都照顧到。孩子談父親的為官之道:“我父親在太邱,對有權有勢的人用德來約束他們,對無權無勢的人用仁來安撫他們,讓他們各安其位。所以時間一長,大家越發地敬重他。”當袁公說當初他也是這樣做的,並問他究竟是“你父親學我,還是我學你父親”時,他說:周公和孔子出現在不同的時代,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如出一轍,周公沒有學孔子,孔子也沒有學周公。既不得罪袁公,又維護了自己的父親。文中表現了元方圓滑的應對技巧。

提示:天上的風和雲都黯淡了,原野山一片茫茫。六瓣的雪花下了起來,雪光像九光燈一樣明麗,還像驅趕著玉馬,又像捕獵銀獐。雲形似兵陣一動也不動,寒冷的山上什麼也沒有。雪又像薛君(孟嘗君)的白狐裘和唐侯(春秋時的唐成公)的馬一樣潔白。寒關的天色將要晚了,我迎著雪走上了橋。詩中的比喻用得好,顯示了詩人豐富的想像力,為我們展示了一幅茫茫雪原的壯美圖景。

提示:這首詠雪詩別開生面,前兩句寫春天姍姍還遲,一個“都”字反映了詩人久盼春天的急切心情,一個“驚”字傳神地寫出了詩人在見到初生的草芽時那種格外歡欣的心情。後兩句詩人賦情於雪,彷彿白雪也嫌春光來遲,像落花一樣飄飛,來裝點春色。

提示:詩人不正面描繪夜寒雪大,而是從側面烘托陪襯的手法,從感覺入手,從視覺入手,從聽覺入手寫雪,盡現雪之寒,雪之大、厚,雪之重。短短四句詩,把夜雪描寫得曲折、細緻。

提示:春雪輕輕飄飛,好像有意徘徊流連,珍惜那豔陽高照的明媚春光似的。它不明白自己的飛舞會讓風兒花兒都感到寒冷,反倒使梅花遲開,柳樹遲綠了。

全詩融情於雪,以雪抒情,別有情趣。前兩句用擬人手法,把春雪輕飄漫舞、情意綿綿的神態描繪得活靈活現。後兩句語氣婉轉,由揚而抑,對春雪遲了梅柳有責備之意。既寫了初春時節乍暖還寒的時令特徵,又表現了作者呼喚春光早至的迫切心情。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時”字表示。即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每一時刻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這十二時辰與現今計時法的關係是:子時——23點至1點,丑時——1點至3點,寅時——3點至5點……以下依此類推,亥時是現時的21點至23點。

?智取生辰綱》:“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時”,古時報時時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時。辰時就是上午的7點至9點鐘;申時是下午的3點至5點(15時至17時)。

這種方法是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個時段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各時段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夜半”相當於“子時”,就是23點至1點;“雞鳴”就是1點至3點;“平旦”就是3點至5點;“日出”就是5點至7點……依次類推。

?孔雀東南飛》有這樣兩句詩:“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黃昏”就是19點至21點;“人定”就是21點至23點。

這種計時法出現較晚,它是專用計夜間時間的。“更”與“點”是兩種計時單位。

先說“更”。古人把一夜分為五個時辰,夜裡的每個時辰被稱為“更”。一夜即為“五更”,每“更”為現今的兩個小時。一更是19點至21點,二更是21點至23點……依次類推。

?祝福》結尾段寫道:“我被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炸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的時候。”這“五更將近的時候”,就是將近早上5點鐘的時候。

再說“點”。“點”是比“更”小的夜計時單位。“點”本來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形狀頗似小銅鐘。中間突起,兩邊有孔,孔可以穿上繩把“點”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古時習慣是報更時敲鐘鼓,報點時則擊打“點”,“點”便成為計時單位了。古時為計時準確的需要,又把每個“更”劃分為五個“點”。經推算可知,一“點”等於現今的二十四分鐘,五個“點”的時間正好是一“更”。

漏刻是古代的計時方法,“漏”是盛水計時器具,一般用銅製。把一晝夜分一百份,每份即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課文中出現的“漏刻”時間詞語已非本意,只要“更點”的代名詞而已。

?譚嗣同》中“時八月九年級夜漏三下矣”,這裡“漏”也是“更”的意思了。現代常用的“刻不容緩”“一時三刻”等詞語中的“刻”意思就更虛了。

擴寫是將短小的原文擴充套件和生髮成較長的文章。實際上也是一種改寫。擴寫只能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豐富和補充,但不能改變原文的基本內容和主題。一般是對原文的故事情節作合理的擴大和補充,或對原作的人物、事件作合乎邏輯的豐富和補充,將抽象的改成具體的,敘述的換成描寫的或兩者兼而有之。

縮寫是在不改變原文的主題、主要內容、情節結構的前提下,進行集中、概括、提煉,把一篇較長的文章壓縮成短小的文章。實際上也是一種改寫。縮寫要把握原文的要點、重點,分清主次,決定取捨。既可借用原文語句,也可用縮寫者的語言複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