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詠鵝》教案8篇 「詠鵝」教學指南

該教案主要介紹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經典名篇《詠鵝》。通過對詩歌的深入解讀,幫助讀者瞭解古詩的意境、韻律及詩人情感表達等方面,進一步提高詩詞欣賞能力。同時,該教案針對國中學生,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首詩歌的閱讀技巧和文化背景。

《詠鵝》教案8篇 「詠鵝」教學指南

第1篇

1、引導體味詩的情趣,指導有感情地背誦古詩。(語感目標)

2、會認"鵝、向天、白毛、綠水、紅掌、清波",學會"向、白、毛"。(技能目標)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這位新朋友的打扮和我們大家有什麼不一樣?(出示詩人形象)

2、介紹詩人:他是古時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請大家拼拼音節,看誰最先拼出他的名字?(出示名字和音節)指名一人拼。

(1)有一天,駱賓王正在河邊玩,忽然他看見了--?(出示鵝,練習說話:他看見了美麗的大白鵝在快活地游來游去)是啊!他看見這些美麗的大白鵝,喜歡極了!於是他便寫了一首詩來誇誇大白鵝。題目就叫"詠鵝"(出示詠鵝)詠是

(2)接下來老師學著駱賓王的樣子來詠鵝。師範讀。(你覺得老師讀得怎麼樣?)

(3)要讀得好聽,首先要讀準詞語的音。(再聽老師詠鵝,聽清哪些字讀翹舌音)

(4)顯紅"綠水、紅掌"清波(後鼻音)鵝、向天、白毛、"再聽老師讀,聽清這些詞念什麼?自由讀--小老師教大家--師點詞生認讀。

(5)單獨出示詞認讀。(同桌互讀--小火車讀)(詞的意思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出示圖理解綠水、紅掌、清波、向天)

(6)記憶認詞。(老師要考考小朋友的記憶力,給你6秒鐘的時間,請你記這些詞,看誰記得最多?)

)小朋友們讀得真準,古詩光是會讀,不算稀奇,還要讀出詩的味道來。注意詩的停頓很重要,聽老師來有味道的讀詩,注意哪些地方需要停頓。

為什麼鵝、鵝、鵝要說三個?出示停頓的地方(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

三、課間操(小朋友們讀得真有味道,老師帶著大家去看鵝吧!)

1、小朋友學會了有味道地讀古詩,現在請你有味道地背一背這首詩。(自由背--指名背--齊背)

2、誰願意回家背給媽媽聽。師扮演媽媽的角色,進行師生對話式背誦(隨機理解前兩句詩意)。

(1)看圖片理解"曲項"的意思。(曲項向天歌就是鵝彎曲著脖子朝天歌唱。)

3、孩子,你學得真不錯。請你找出後兩行詩中描寫顏色的詞(白毛、綠水、紅掌),這些顏色是寫什麼的?我手上有隻大白鵝,請你給這兩隻大白鵝正確地塗上顏色。

(2)反饋(實物投影出示學生練習,理解後兩行詩意。)

4、小結:白白的毛浮在綠綠的水上,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的水波。多美的畫面啊!難怪駱賓王要詠鵝----------

這首古詩中還有三個生字要請我們小朋友自己學習。請大家拼拼音節,看看筆順,想想意思。

(1)出示田字格中三個生字(向、白、毛)。你學會哪個字?指名拼讀音節。

(3)老師給大家三分鐘時間寫字。寫完的同學給字找個朋友。

像這樣優美的古詩,唐代還有許多,李老師介紹一本好書給大家--唐詩三百首,請課後去讀讀這本書。

《詠鵝》教案8篇 「詠鵝」教學指南 第2張

第2篇

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學習積極健康的古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而且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唐詩《詠鵝》(駱賓王作)只有18字:“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4個句子,3個韻腳(梭坡轍),1個對子(後二句),寫了4種顏色,3種動態,有聲有色,單從文字上看,已是極美了,由這首唐詩所創作的歌曲,更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強大的藝術魅力,可以說是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結晶和薈萃。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古詩的語言美,學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認識其中表達的意境美,進而體驗到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對陶冶性情、培養高尚情操,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大有好處。因而我致力把這歌教好。在此我談談國小一年級音樂《詠鵝》一課教學過程引導的五個步驟。

1、領會情境。這也就是“詩、畫”結合的情境教學法。在開課之前,我用“頭戴一頂紅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腳登一雙紅靴子,唱著歌兒伸脖子”這則謎語讓學生來猜,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匯入新課。當學生猜出謎底為“鵝”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直觀感受“鵝”的美麗姿態,激發學生給畫配詩的慾望,把詩畫引入古詩詞教學中,由感性到理性,促使學生動腦動口,主動參與,用語言表達,有利於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2、感受畫面。讓學生通過看畫面,有感情朗誦,讀出節奏,讀出韻腳,讀出抑揚頓挫,使詩的語言活起來,從中體會古詩詞的音樂美,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

3、轉入旋律。從語言美轉入旋律美,通過欣賞歌曲《詠鵝》,讓學生歡快、活潑的旋律產生共鳴,接著學唱《詠鵝》這首歌曲,讓學生再次感受詩的美境。

4、啟發想象。這也是創造性思維教育的階段,方法是分組創編。首先啟發學生動腦筋用動作表現鵝“向天歌”和“撥清波”的美麗姿態,接著通過媒體畫面讓學生欣賞鵝在水裡自由自在的姿態和小朋友用舞蹈形式表現鵝的場面,讓學生拓開視野。最後,讓學生分組創編,充分發揮想象,表現詩的意境。歌曲配上生動的動作,充分體現“鵝”在水中唱歌和白毛、紅掌、綠水的優美畫面;有的用色彩、線條以畫的形式表現詩的意境;有的用朗誦和造型來表現更是獨具一格。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補充,在輕鬆、和諧、歡樂的氣氛中感悟詩的意境美。最後,師生同演,將“白鵝”戲水的情景和美麗的畫面留在同學的腦海中

教學《詠鵝》這篇課文之前,我事先在班上了解到:不少學生已經會背這首詩了(學前班教過),所以本課教學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詩情詩景,認識6個生字和會寫3個生字“白、向、毛”。在匯入新課時,我出示圖片(一幅美麗的白鵝戲水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這是一隻什麼樣的鵝?(生甲:這是一隻白白的鵝;生乙:這是一隻活潑可愛的鵝……)接著,我聲情並茂地為學生講述了駱賓王七歲寫詩《詠鵝》的故事,由於聽的是同年齡孩子的故事,學生個個聽得入了神,由此匯入新課,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

在引導學生通過讀領略詩的意境時,我放手讓學生自讀,接著同桌互讀(會讀的教不會讀的/都會讀的比比誰讀得最有感情)、指名讀、師生接力讀……在多種方式的讀中感悟詩意,而沒有作過多的講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特別是讓學生加入自己喜歡的動作讀,形象地再現了詩情詩景,在讀中可以深深感受到學生對大白鵝的喜愛之情,並滲透了人與動物關係密不可分、親切自然的教育。

在寫字環節,新出現的兩個筆畫是一個難點,只有掌握了這兩個筆畫,才能更好地掌握“白、向、毛”三個生字,為此,我加強了示範指導,先是教師親自示範,後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以優帶差,人人爭當“小老師”。雖然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沒有強調一定要掌握筆畫筆順,但對於“筆畫筆順”這一千百年來人們寫字時約定俗成的東西,我想,讓學生掌握還是很有必要的,當然,不可能一步到位,對於基礎較差、反應較慢的學生慢慢來,潛然默化。不能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要保護孩子能學好的自信心。批改作業時,看著那工工整整的一筆一畫,看著那整整齊齊的一行行字,我禁不住欣慰地笑了,瞧!這是一群多認真的孩子呀!

教學《詠鵝》這篇課文之前,我事先在班上了解到:不少學生已經會背這首詩了,所以本課教學我把目標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詩情詩景,認識6個生字。

第一個環節是匯入新課。在匯入新課時,我先和小朋友們猜一個謎語,而謎底就是白天鵝。這個環節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個環節是看圖說話。我出示圖片(一幅美麗的白鵝戲水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這是一隻什麼樣的鵝?它美嗎?美在哪?圖上還有那些地方讓你覺得美?美在哪裡?在這個環節我的本意是希望由小朋友來觀察圖,並訓練他們的口語(能完整的說一句話)。但是這個目標並沒有很好的達到。這個環節老師說的比較多,學生說的比較少。這方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特別注意。還有一點,當同學觀察完這幅圖時,如果我能夠讓學生再整體的描述一下整幅圖的話,效果會更好!接著,我為孩子們描述了駱賓王七歲的時候寫詩《詠鵝》的故事,由於聽的是同齡孩子的故事,學生個個聽得入了神,由此匯入新課,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

第三個環節,學會朗讀古詩。在引導學生通過讀領略詩的意境時,我放手讓學生自讀,接著同桌互讀(會讀的教不會讀的/都會讀的比比誰讀得最有感情),全班讀,男女生比賽讀。在這個環節,朗讀的形式不夠多,如果朗讀的形式再多樣化點會更好,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切忌單調的朗讀。這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特別的注意。在教學生如何朗讀時,我讓學生先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句詩,然後再指導他們如何讀好詩句。這個環節,我比較注重詩的節奏感!

第三個環節,學習本課的生字。這個環節,在讓學生剛認識生字時,可以先把生字卡片鐵在黑板上,等學生讀熟了,或是開火車讀,個別讀的時候再拿在手上讓學生讀的效果會更好一點。還有,拼音和字可以用不同的筆來寫,這樣會更直觀。

第四個環節,總結鞏固。我問學生這節課學到了什麼,作為這節課的總結。

總的來說,這節課的環節比較多,在課堂上會讓學生感覺沒有明確的學習任務,這樣他們上課就會比較不集中精神。在這方面,我會注意以後上課儘量抓重點來講,環節簡單明瞭就行。還有,在教學古詩時,由於這節課我沒有把古詩抄在黑板上,而是直接用掛圖,上課在古詩上做的一些標誌都不夠明顯。這點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會注意把古詩寫到黑板上,這樣學生可以看得更清楚。

第3篇

1.認識6個要求度認識的字,會寫”天,白,毛,水”4個生字,並能口頭組詞.

2.過渡:今天天氣格外好,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美麗的地方去看一位朋友,你們猜猜看它是誰?( 鵝)

2.過渡:既然我們都這樣喜歡鵝,那我們就用一首詩來表達自己對它的喜愛之情吧!

7.指導看圖理解詞語“曲項”“向天歌”“紅掌”“浮綠水”。

2.找出不認識的字,小組內說說你打算用什麼方法認識它?

1.範寫“白”說筆順,學生集體書空.(記憶字形由“日-----白”)

2.範寫“向”說筆順,學生自己寫一寫.怎麼記住這個字?

3範寫“毛”說筆順,強調豎彎鉤的寫法,學生自己書空.

第4篇

中國古詩貴在“意境”,“意”就是指詩人主觀的思想感情,“ 境”就 是指詩人所描摹的客觀事物。“意境”即詩人的思想感情和他所描摹的客觀事物相結合而達 到的一種完美和諧的藝術境界。而能否引導學生進入這個藝術境界,就意味著能否使學生體 味到古詩的美,鑑於此,在《詠鵝》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主要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一、由畫入境,感知全詩大意。匯入新課後,老師首先配樂範詩,然後展示“白鵝戲水”的 畫面,通過引導學生看體現詩意的畫面,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在視覺活動和想象中進入古詩 意境,在意境中使學生享受到古詩的美。從而培養學生有感情吟誦,理解了詩的大意。 二、品詩畫圖結合,體會詩情畫意。這一環節主要是根據學生喜歡畫畫的特點進行設計。在學生粗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配樂作畫,並介紹自己的畫,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走 進詩的意境之中,即享受了美,又弄懂了詩意,而且培養了學生手腦並用能力,繪畫能力、 想象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問題,設計這個環節,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朗誦、跳舞、描 述大白鵝的美等)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更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當不用不同的 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時,就更生動、更形象,更能產生一種直觀的效果,非常適合低年級 學生的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體現了跨學科綜合性學習的課改思路。

通過這三個環節,學生不僅可以掌握這首古詩該掌握的內容,而且還走進了詩的意境。通過 語文課和藝術課的融合,使學生享受到了古詩的美,陶冶了情操,鍛鍊了動腦、動口、動手 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學會了有感情吟誦,從 而實現了古詩的教學目的。

第5篇

砂皮紙人手一張、蠟筆(白色藍色綠色紅色黃色)、範例一張

一、欣賞古詩--理解故事內容,從古詩中瞭解大白鵝基本特徵

1.幼兒欣賞古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你知道這首古詩的名字嗎?讓我們一起來念念這首好聽的古詩吧。

2.鵝的羽毛是什麼顏色?(白色)它的腳掌是什麼樣子的、什麼顏色?(腳掌有蹼、紅色)什麼是“曲項向天歌”?(彎曲脖子向著藍天唱歌)

小結:大白鵝身上有白白的羽毛、紅掌紅冠子、長長彎彎的脖子,大白鵝美麗又神氣。

二、創作表現--在邊念古詩邊示範講解中創作表現大白鵝在水中的簡單動態

白毛浮綠水(畫翅膀),紅掌撥清波(畫出紅色的腳掌)。

2.引導幼兒添畫藍藍的湖水、綠綠的楊柳、藍天白雲、展翅的蝴蝶等等

4.提醒幼兒在砂皮上用蠟筆塗色要用力均勻,用先打好輪廓後填充顏色的方法。

三、分享交流--遊戲中引導幼兒結合古詩關注作品,感受古詩美與繪畫美的結合

1.師生一邊念古詩一邊輪流點幼兒的作品,古詩唸完最後被點到的作品,就請該幼兒來介紹。

第6篇

中國古詩詞是華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它如同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動的形象、凝練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表現手法,在中國文壇上獨樹一幟,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發展的一大主流。讓學生學習古詩是時代賦予的要求,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然而,在古詩教學中其深邃的意境、豐富的內涵,學生難以從單純的從文字中感受和領悟詩的意韻。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將古詩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融為一體,並生動地再現出來,充分顯示了祖國文字的無窮魅力與燦爛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我就結合古詩《詠鵝》一課,從 個方面向大家展開介紹。

?詠鵝》一詩以清新歡快的語言,從一個七歲兒童的眼光將暢遊於碧波之上白鵝的外形與神態刻畫得栩栩如生。詞美、情美、意境美,喜愛之情於18個字當中。詩歌所描繪的,給人以強烈、鮮明的聽覺享受和視覺形象。正是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將色彩和諧、造型藝術、姿態輕盈的白鵝戲水的優美畫面復現出來的內容,使學生能夠主動全面準確地理解古詩的內涵,並提高學習古詩的效率和方法。 這也符合剛剛入學不久的六、七歲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

因為孩子比較小,所以我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通過演示、播放等形式 引領學生感受美 欣賞美 品位美 表達美。

認識9個生字,會寫“曲”“向”“毛”“工”“項”“紅”6個字,一個偏旁“絞絲旁”,初步瞭解三點水旁的構字特點。

1.指導學生能按照詩的節拍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調動多種器官,培養觀察、分析、理解、感悟能力。

1.感受語言的簡潔、生動,引導學生欣賞鵝的形象、顏色、姿

態,體味古詩的意境美,在頭腦中能再現鵝的形象,使學生產生對鵝的喜愛之情,受到美的教育。

認識9個字,會寫6個字,認識偏旁“絞絲旁”,初步瞭解三點水旁的構字特點。

情景演示法。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將聲、形、色、態展現出來,使學生聆聽鵝的歡暢,從而看清它“曲項”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態,再利用視訊展現鵝在水中嬉戲時有聲有色的情景,使學生在腦海中出現了一幅可愛的動態的形象,從而領略詩境“白毛”、“浮水”、“紅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鮮明。

依據古詩描繪自制網站,教師和學生均可根據自己的需要,任意點選,獲取相關學習內容,包括生字識記、詩句解析、相關知識擴充套件。

由於《詠鵝》一詩非常膾炙人口,早已家喻戶曉,所以新課伊始就藉助現代資訊科技讓學生根據螢幕提示猜詩,跳躍的字元,鮮活的內容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主動參與。之後藉助誦讀課件,通過創設一種具體的、直觀的、生動的、形象的“先入為主”的情境,使學生在抑揚頓挫、和諧優美的語言環境中感受到古詩聲韻之美。

一年的教學以識字為主。為了枯燥的生字教學變得有趣味,我藉助課件,用集中辨析的方法教學生學習生字。為了突出重點,我將本課中帶有三點水旁的字“浮、清、波”,進行了趣味解義。通過動畫演示有機地將畫面、字、詞結合起來。學生既鞏固了字音、字形,而且明確了字義,能正確運用,並領會了帶有三點水旁字的特點,從而能夠初步判斷與積累。 “項 向”進行同音識字,利用課件再現“向”字的演變過程,通過字理明義,進行辨析區別運用,解決了同音字運用的難點。

一年級學生對精練的詩句的理解、感悟能力還有限,無法通過詩句的表層意思深刻理解,如何突破教學難點,

根據《詠鵝》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相同的特點,我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化詩為畫,畫中領悟,以畫促讀,以讀感悟,化解了體味的難度。藉助課件,讓學生讀詩選符合詩句描寫的圖形,從而理解、感受“曲項向天歌”的完美藝術造型,並傾聽“鵝”的叫聲,渲染氣氛。由此在依據詩句為畫面塗色,領略“白毛、紅掌、綠水、清波”色彩的鮮明與和諧之美。“撥清波”動作的輕盈,通過視訊再現讓學生直觀感受,加深對“撥”的理解。

在此基礎上配樂誦讀古詩,使學生內心的情感得以釋放,用外化的形式展示內化的程度,有利於提升感悟,這就進入了第四個流程

啟發學生想象鵝在唱什麼?培養其想象力和發展其創造力。

之後欣賞“詠鵝”的歌曲,擴大古詩的外延——不但可以誦讀,還可以演唱。進一步回味詩的意境。

以上兩個流程,我充分利用了現代資訊科技讓學生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使畫動起來,讓詩活起來,學生在詩情畫意中暢想,重點得以突出,難點得以突破,激發了他們內在的潛能,主動獲取知識,使古詩教學充滿了靈秀之美,學生在古詩學習中也“靈秀”起來,充分體現了跨學科綜合性學習的思路。

古詩教學要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因此課堂教學並沒有停止在感悟此詩的意境上,讓學生說說想對作者說點什麼?從而總結寫法,在利用資訊科技豐富的資源,讓學生瀏覽相關歌頌、讚美其它事物的古詩,從而拓展並積澱其它讚美事物的詩中去。

由此可見,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結合,相輔相成,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利地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運用和提高。使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創造等能力得以發展,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情景化的識字教學使學生對生字的音、形、義掌握牢固。古詩所展現的意境也被學生真正消化理解,能感情誦讀古詩,在腦海中描摹詩的情景,並對古詩充滿了興趣。學生興致高漲。

第7篇

1、知道鵝的美麗和可愛,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1、複習:我、鳥、欠、手、皮,(為學習生字作鋪墊)

2、教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下面聽老師說一則謎語:“頭戴一項紅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腳踏一雙經鞋子,唱著歌兒伸脖子”學生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古詩(析書課題)《詠鵝》,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的作品,駱賓王十分聰明,7歲就能作詩,你們今年也7歲了,都很聰明,一起來學這首詩。

(1)教師:請同學們趕快把書開啟,看看7歲時的駱賓王是怎樣寫鵝的?

(3)教師:大白鵝呀、大白鵝,你彎著長長的脖子朝天叫著,好像在唱著歡樂的歌,一身潔白的羽毛,浮游在碧綠的水面,用紅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動著,這是一隻多麼美的鵝嗎!我們怎樣讀才能讀出對大自然的感情呢?

(1)出示圖文(一幅大白鵝的圖畫,白鵝身體上貼著這首古詩)

(2)教師: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照它的節拍讀才能理解得好,你們想知道這首詩的節拍嗎?請認真聽錄音朗讀,仔細體會。

(3)教師:聽了錄音,你感悟出它的節拍嗎?請自己練習讀。

(1)教師:大白鵝看著藍天白雲,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遊玩,心情怎樣?

作者駱賓王看到這幅有白有綠,有紅有青,有動有靜的畫面,會在怎樣的感情中吟出這首小詩?

(3)教師:你們誰願意當大白鵝,表演給大家看?誰願意做駱賓王,一邊觀賞一邊低吟小詩?

教師:剛才我們都在盡情地又讀又說又演,可把大白鵝爭壞了,你們想知道大白鵝急什麼嗎?大白鵝說(裝著大白鵝說話的腔調)老師在我們身體上貼了很多字,累得我喘不過氣來,請同學們趕快把我身上的字記住,讓老師早一點把字拿走好嗎?

2、按順序指讀本節課生字:詠、鵝、曲、歌、曲、浮、綠、紅、掌、撥、波。

教師適當提供識字方法:用部件法記“鵝”用動用法記唱歌的歌,用奇特聯絡法記“浮”,用想像法來想像大海的波浪從而記住“波”

教師:大白鵝睜著大大的眼睛在注視著我們,檢查我們這些生字都記住了嗎?

教師:這時,大白鵝高興地說:謝謝你們都記住了我身上的字,我現在輕鬆多了,要去清清的水裡遊戲唱歌去了,請同學們繼續讀生字嗎!再見

(1)找朋友讀生字,問:我的朋友在哪裡?誰是我的好朋友?

第8篇

2、能力目標:指導學生能按照詩的節拍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背誦古詩。,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欣賞鵝的形象、顏色、姿態,感受鵝的美好形象,使學生產生對鵝的喜愛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這節課,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出示圖)

師:可不是嗎?湖水又清又綠,清的可以看見水裡的魚兒在快活的游來游去,綠的像綠寶石一樣,閃閃發亮,多美呀!(教師畫簡筆畫:湖水)

師:誰能說說大白鵝哪兒美呀?(教師畫簡筆畫:白鵝)

生:羽毛美、白白的。脖子長長的,彎彎的,很美。腳掌紅紅的,真漂亮。

師:是的,他們在水上游玩得很開心,一高興就唱起了歌。

老師看到這麼美的景色,就想吟一首詩。(出示詩)這首詩就是唐朝詩人駱賓王寫的《詠鵝》。駱賓王小時候有一次到湖邊玩,看到這美麗的景色,就作出了這首詩,會背的孩子一起來背。當年他寫這首詩時才七歲!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位小詩人的詩。(板書課題)這首古詩就藏在我們課本的39頁,孩子們輕輕開啟課本。

1、我們的好朋友丁丁也來了,他告訴我們新學的字母他都找到了,孩子們你們也來找找看看。(生交流)

過渡:古詩會讀了,會背了,還要把它讀美,誦好,把白鵝讀可愛了讀活了。

有一位詞作家,把這首詩還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呢?想聽嗎?(播放課件)小朋友可帶上動作邊做邊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