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海燕》教案8篇 《海燕》課堂攻略

《海燕》教案是一份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針對高中生閱讀中篇小說《海燕》進行的教學設計。該教案由優秀教師精心打造,旨在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理解小說中的主題思想,提高其文學素養與閱讀能力。

《海燕》教案8篇 《海燕》課堂攻略

第1篇

教讀本文,要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使學生進入作品所描繪的暴風雨到來之前,海上風雲變幻的壯闊境界,並在自己的想像中出現那高傲飛翔的海燕形象,進而體會作者的感情。這也是審美教育。因此,以朗讀引起學生理解課文的願望,又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到流暢地、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按照朗讀、理解、朗誦這樣三個環節,達到教學目的。

朗讀課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師的示範朗讀(最好是朗誦)、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直至學生能夠流暢地、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能夠朗讀好這首散文詩,也就對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課文內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讀課文基礎之上,重點在於對海燕的象徵意義的理解。對大海變幻的層次分析,有助於對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適當的層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務。安排兩課時。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散文詩《海燕》。作者高爾基。本文是高爾基在1901年3月寫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原題是《海燕之歌》。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急劇發展的革命形勢,熱情洋溢地歌頌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堅強無畏的戰鬥精神,預言沙皇的黑暗統治必將崩潰。《海燕》發表後立即成為進行革命宣傳的有力武器。列寧非常喜歡這首詩,並曾在文章中引用過。(板書課題及作者。)

高爾基(1868—1936),出生在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lo歲就為生活所迫,到處流浪,他當過鞋鋪學徒,輪船雜役,麵包工人和更夫,嚐盡了人間苦難。他親眼看到俄國的勞動人民在沙皇統治下所遭受的種種壓迫和剝削,這就為他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和豐富的.題材。他創作了長篇小說《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和劇本《小市民》等。

師:範讀課文後,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出示課件或小黑板2。)

1、朗讀《海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注意節奏和重音。

3、畫出並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①要切合課文的內容;②要和標題緊密聯絡,形成一個整體;③用語簡潔,字數不可過多。)

5、課文中描繪了三幅畫面,你能說說各寫了什麼嗎?

(提示:注意海上圖景的變化和海燕動作神情的發展變化。)

6、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明確:(散文詩兼有散文和詩歌的特點,是一種文學體裁。十九世紀中葉流行於歐美。它的第一個特點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韻,但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充滿詩的意境,有內在的音樂美和節奏感。第二個特點是內容的跳躍性,以凝鍊的語言營造詩情畫意。第三個特點是多用象徵、暗示等手法擴大內容和容量。)

(要求:讓一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不正確的,找其他同學糾正。)

4、為本文試擬副標題。(學生能擬,說明已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

5、課文中描繪了三幅畫面,你能說說各寫了什麼嗎?

學生談收穫及還沒解決的問題。(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於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就應給予肯定。)

(如果有時間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

1、理解課文中各種事物的象徵內容;理解課文中的象徵手法的作用。

2、培養學生朗誦的能力,通過朗誦進一步體會作者對革命前途的深刻信念和熾烈的戰鬥情緒。

2、瞭解象徵手法,(結合背景介紹並理解當時俄國社會形勢的特點是沙皇殘暴統治,俄國革命運動不斷高漲)課文中關於大海景象變化的描寫與俄國革命形勢之間有什麼相似點?

3、運用上題方法,分析大海波浪、海燕、海鷗海鴨企鵝、風雲雷電、暴風雨分別象徵了什麼?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1、由一位學生朗讀,或由三位學生分三部分分別朗讀。

明確:(教師或同學們對朗讀時在重音、節奏、感情等方面出現的不足,適時給以糾正,指導朗讀。其間,可穿插齊讀。)。

2、課文中關於大海景象變化的描寫與俄國革命形勢之間有什麼相似點?'

明確:(師先簡單介紹象徵手法,參見教參第5頁,象徵手法的運用,然後適當介紹寫作背景。大海上狂風烏雲雷電交加,形勢激烈,處於一觸即發之勢。與俄國革命形勢相似。)

3、大海波浪、海燕、海鷗海鴨企鵝、風雲雷電、暴風雨分別象徵了什麼?

明確:(大海波浪:革命高潮時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

海燕:英勇善戰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海鷗海鴨企鵝:革命中的機會主義者和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風雲雷電:沙皇的反動勢力。暴風雨:席捲一切的革命運動。海燕、暴風雨、大海的象徵意義是讓學生明確的重點;其他事物的象徵內容,學生若理解有困難,教師適當給予講解。討論這些事物的象徵內容,最好也能結合朗讀進行,讀讀議議,做些比較,有利於學生對象徵內容的認識。)

明確:(這一部分著重寫海燕兩次呼喚暴風雨,反映了它投入了更大的戰鬥的決心和對勝利的信心。因此,學生朗誦時,注意從節奏上和感情上給予示範、指導。最後,請一位班裡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朗讀全文。)。 、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課件2。)

①"蒼茫"一詞描寫了大海(),"卷集"一詞描寫了()的情景。

②"它叫喊著"一句中"它"指代(),在文中的象徵意義是()。

④"海燕像黑色的閃電"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了海燕什麼樣的雄姿?

⑤文中通過()、()、(),描寫了各種海鳥的醜態,主要的用意是什麼?

⑥"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捲集著烏雲"一句,海面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⑦在文中畫出從形色上、行動上、聲音上寫海燕的句子。

③那些害怕革命會破壞它們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席捲一切的革命浪潮。沙皇的反動統治。

⑤聲音行動情態與海燕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突出了海燕的高大形象。

⑦形色:像黑色的閃電。行動:高傲地飛翔,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的直衝向烏雲。聲音:它叫喊著。

學生談收穫及還沒解決的問題。(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於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就應給予肯定。)

海鷗海鴨企鵝—機會主義者、假革命者—竄、呻吟、躲藏

《海燕》教案8篇 《海燕》課堂攻略 第2張

第2篇

1、初步瞭解作者及課文的寫作背景,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象徵、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運用。

2、誦讀過程中,引導學生有創意的閱讀,把握散文詩的優美意境,讓學生生成閱讀鑑賞能力。

3、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性,積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尊重學生的`富有個性化的獨特體驗,把握“海燕”的藝術形象。

以學生自讀為主,師生平等對話,合作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品味語言、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結合生活,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

通過朗讀,品味文章的語言,進行反覆的比較賞析,把握“海燕”的藝術形象,領會“海燕”精神內涵。掌握象徵的寫法。

隨著環境的變化逐層深入的把握海燕形象,使閱讀向縱深發展。

1、播放朗讀錄音。要求學生認真聽讀,感悟課文內容。

1、默讀文章4、5、6段說說海鷗、海鴨、企鵝和海燕各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徵?

2、在文中找出寫環境的句子,思考環境是如何變化的?

2、結合文章最後一句話說說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第3篇

1、引導學生把握散文詩的優美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鑑賞詩歌的能力。

2、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性,積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領會“海燕”精神的內涵,結合實際,運用發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

2、理解“海燕”精神的內涵,把握“海燕”精神的現實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對比、襯托、象徵等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方法】::1、誦讀法。2、提問法。3、練習法。

提問:你為什麼喜歡詩歌?或者你喜歡詩歌的什麼?(學生的回答可能涉及:語言優美、情感豐富、有強烈的節奏感)但是可能有一些同學對散文是情有獨衷,是因為散文不僅語言優美,情感豐富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如果我們要飽覽這兩種眼福,怎們辦呢?一種新的文學樣式為我們提供了方便。同學們說:哪一種文學樣式?(散文詩)今天我們就走進

高爾基: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作家,社會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著有《高爾基全集》。著名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代表作《母親》。

要求:學生不要看書,看螢幕,仔細聆聽,發揮想象,去感受你聽到了什麼。

1、剛才我們已經在文中畫出了描寫海燕的句子,下面請同學們從這些句子中找出能夠突出海燕精神的關鍵詞。

2、課文還描寫了其他的動物,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描寫其他動物的句子,找出表現其精神的關鍵詞語。

3、在開始我們就能感受到本文的主要形象是海燕,為什麼還要寫到其他三種動物呢?面對什麼表現出來的?

通過閱讀課文,同學們都發現作者對海燕等形象的感情是不同的,這是為什麼呢?我們還要藉助於寫作背景。

(投影寫作背景):本文是高爾基在1901年3月寫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原題為“海燕之歌”,那時正是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工人運動不斷高漲,動搖著沙皇統治的根基。它塑造了象徵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風擊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預告革命風暴即將到來,鼓舞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鬥,這是一篇無產階級革命戰鬥的檄文與頌歌,受到列寧的熱情稱讚,他在1906年寫的《暴風雨之前》中引用“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作結。

1、提問:在作者的筆下,海燕和海鷗、海鴨、企鵝各有什麼代表意義?

3、理解詩歌不能侷限於一種手法。高爾基的《海燕》自問世以來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拋開時代背景,你能賦予“海燕”什麼新的象徵意義?(鼓勵學生自由發言)

例:假如我是(海燕),我將對(海鷗)說(收起你對暴風雨的恐懼吧),因為(生命本身不同尋常,所以不僅要善於享受生活中的陽光,也要敢於承受生活中的風雨,這樣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句式:假如我是( ),我將對( )說( ),因為( )。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溫煦的愛的陽光的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考驗。面臨生活的暴風雨,你該怎樣做呢?試就這個話題,寫一篇300字的小短文。

第4篇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俄國)作家,“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偉大的代表者”(列寧),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無產階級文學導師。生在木工家庭,當過學徒、碼頭工、麵包師傅等,曾流浪俄國各地,經歷豐富。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寫沙皇統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1906年發表了長篇小說《母親》,反映了俄國工人階級的革命鬥爭,被列寧稱為是“一本很及時的好書”。高爾基的小說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劇本有《底層》《小市民》等。最後一部著名長篇小說是《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海燕》又稱《海燕之歌》是1901年3月寫的短篇小說“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尾一章,用象徵的手法,號召人民進行革命鬥爭和迎接革命暴風雨的來臨。這首詩也深受列寧、斯大林的讚賞,被譽為“戰鬥的革命詩歌”

2、作者通過幾幅畫面來展現海燕的形象的?用筆劃出標誌著暴風發展變化的三個短語或句子,明確海燕在暴風雨中飛翔的三個場景。說說海燕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本文通過暴風雨來臨的三幅畫面,塑造了一個勇敢、高敖、自信、頑強的海燕形象,這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節律和流動感的油畫,氣勢磅礴,感情激越,給人以力量。

第5篇

2、領會作品深刻的象徵內涵,理解象徵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及其作用。

1、朗讀法:通過學生朗讀的形式,讓學生回顧課文內容,深入理解形象。

2、提問法:通過精心設計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把握海燕的形象,並理解它的精神內涵。

3、練習法:採用練習的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

2、作者如何塑造海燕這一形象;理解對比、襯托的運用。

詩歌是通過意象來說話的,散文詩也是如此,高爾基在《海燕》裡,想借海燕的形象告訴我們些什麼呢?請你在“海燕”前面加一個修飾性的詞語,你認為應該是什麼?

海燕是文中主要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這個形象的?

1、伴隨著海面圖景形式變化,海燕動作、情態發生變化,請學生細讀課文,畫出本文中正面描寫海燕形象的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作用。

示例一:“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賞析:這一句從兩方面來寫。一是從形狀、顏色角度寫,既表現海燕矯健、勇猛的雄姿,又在大海背景上現出一點亮色,使人看到光明和希望;二是從行動角度寫,形容海燕藐視惡劣環境的英勇氣概。

賞析:先承前面的“飛翔”而來,以瞬息交替的動作,寫海燕的勇敢低飛,又迅疾高翔的矯健雄姿。而後從聲音角度寫海燕對暴風雨的渴望。

賞析:再現前面對海燕的描寫,又用比喻補寫海燕形象。在這裡,作者繪形繪聲地描寫了海燕在海浪與雲空拼搏的背景裡,“叫喊”“大笑”“號叫”,顯示其歡快、豪狀;海燕從“飛翔”到“飛舞”,從“直衝”到“穿過”,從“碰著”到“掠起”更顯出其敏捷、勇猛。

賞析:這是寫海燕的呼喊,寫它的兩次大聲疾呼,表達了海燕作為報訊者的歡快之情,作為勝利預言家的豪邁情懷。

海燕三次出場,從海燕的顏色、神態、聲勢、動作幾方面進行正面描寫,刻畫了一個矯健、勇敢、銳不可當、樂觀、堅定、豪邁的形象。

2、除了海燕外,文中還寫了哪幾種鳥?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3、海燕每次出場前,總是進行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間接描寫:作者通過環境描寫和對比描寫間接對海燕形象進行塑造。

海燕是一個矯健勇猛、心情歡快、鬥志昂揚、無所畏懼的形象。

象徵:它是文學創作中的`一種重要的表現方法,它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絡,藉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象徵體),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徵的本體)。

背景1:高爾基的《海燕》寫於1901年3月,當時俄國正處於革命高潮到來的前夜,歐洲的工業危機波及俄國,大批工人失業,沙皇反動統治日趨黑暗,人民群眾無法忍受,革命鬥爭蓬勃興起,湧現了許多英勇的革命先驅者,一場轟轟烈烈地革命運動暴發在即……

背景2:高爾基在這革命鬥爭的新高潮中,於1901年2月19日從故鄉(現名高爾基城)來到彼得堡,參加俄國作家協會為紀念農奴解放40週年而舉行的特別會議,發表了抨擊沙皇政府的演說。3月4日,幾千名大學生和工人為抗議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學生送去當兵,在彼得堡喀山廣場舉行示威,遭到殘酷鎮壓,有些人被打死,許多人受了傷。高爾基參加了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極為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鄉後,根據當時的鬥爭形勢和參加示威的感受,寫成了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它的尾聲。小說先投寄莫斯科的《信使報》,後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雜誌。愚蠢的審查官禁止發表這篇小說,卻認為它的尾聲是一篇寫景的文字。這樣,《海燕》就被作為一篇獨立的作品在《生活》雜誌1901年4月號上發表了出來。

想像空間:海燕在海上振翅飛翔時會有什麼想法,它對海鷗、海鴨、企鵝會說些什麼,試以“海燕的宣言”為題寫一段話,表現海燕的心理活動、

(把握形象,展開聯想、想象,然後作出有條理的分析。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地發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學生運用託物寓意的方法向自己的老師、同學等贈寫簡訊祝語。

結束語:願你是暴風雨中的海燕!希望同學們能直面生活的暴風雨,象海燕那樣勇敢、自信、樂觀的面對每一天。

第6篇

4、培養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教學重點:在朗讀的基礎上體味作品的深刻內涵。教學難點:象徵手法的理解。

導語:看,在暴風雨來臨之前,海燕在蒼茫的大海上高傲地飛翔,它們被稱為“勝利的預言者”。今天我們學習散文詩《海燕》,感受高爾基給我們帶來的強烈的生命之音。(揭題、齊讀)

4、培養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作者簡介:1、學生交流課外蒐集的有關作者高爾基的資料。

2、師生共同明確作者的主要資料。(幻燈片顯示)。

四、背景介紹(幻燈顯示)請一位學生朗讀背景介紹,共同明確,為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內涵服務。

1、聽配樂朗誦,學生可跟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慾望。

2、自由讀,可以選自己最感興趣的、最拿手的一段或幾段來朗誦。

3、抽幾位同學進行段落朗誦比賽(配樂,提高積極性,營造激情氛圍。)

4、點評、獎勵。六、分析海燕的形象導語:通過朗讀,同學們眼前肯定出現了海燕的形象,假如在海燕之前填上一個修飾語,你會填什麼呢?(學生憑自己的理解,各抒已見,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肯定與鼓勵,教師適時板書)(幻燈顯示探究一)。

七、分析本文的寫作手法:問題設計:海燕的精神在文中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1、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講到對比手法時可讓學生朗讀有關描寫海鷗等的語句來加以體會,可設計“海燕的宣言”。2、象徵手法要作為一個重點具體幫助學生理解,因為有一定難度,可考慮用連線題。幻燈用超級連結的方法結合前面的時代背景進一步幫助理解本文的象徵意義。

九、課外延伸(小練筆)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溫煦的愛的陽光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考驗。面臨生活的暴風雨,你該怎樣做呢?就這個話題寫一篇隨筆。

板書設計:對比烘托()的海燕反覆勇敢高傲擬人自信頑強比喻充滿鬥志象徵大無謂不屈不撓的精神。

第7篇

?海燕》是一首散文詩。作者以象徵和對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藝術形象,作品字裡行間滲透著作者渴望用戰鬥迎來光明前景的熾烈感情。教讀本文,要利於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使學生進入作品所描繪的暴風雨到來之前,海上風雲變幻的壯闊境界,並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現那高傲飛翔的海燕形象,進而體會作者的感情。這也是審美教育。因此,以朗讀引起學生理解課文的願望,又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到流暢的有感情的朗誦課文,按照朗讀、理解、朗誦這樣三個環節,達到教學目的。

朗讀課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師的示範朗讀(最好是朗誦)、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直至學生能夠流暢、有感情的朗誦課文。能夠朗讀好這首散文詩,也就對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課文內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讀課文基礎之上,重點在於對海燕的象徵意義的理解。對大海變幻的層次分析,有助於對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適當的層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務。

一、介紹背景知識。這是學生理解課文深刻含義的前提。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散文詩《海燕》。作者高爾基(1868—1936),出生在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10歲就為生活所迫,到處流浪,他當過鞋鋪學徒,輪船雜役,麵包工人和更夫,嚐盡了人間苦難。他親眼看到俄國的勞動人民在沙皇統治下所遭受的種種壓迫和剝削,這就為他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和豐富的題材。他創作了長篇小說《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和劇本《小市民》等。

?海燕》寫於1920年。當時,歐洲的工業危機波及俄國,工廠紛紛倒閉,大批工人失業,再加上沙皇統治日趨黑暗,人民群眾無法忍受,反抗情緒日益高漲,革命鬥爭蓬勃興起。,高爾基1920年2月19日從故鄉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來到彼得堡,參加俄國作家協會為紀念農奴解放40週年而舉行的特別會議,發表了抨擊沙皇政府的演說。3月4日,幾千名大學生和工人為抗議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學生送去當兵,在彼得堡喀山廣場舉行示威,遭到殘酷鎮壓,有些人被打死,許多人受了傷。高爾基參加了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極為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鄉後,根據當時的鬥爭形勢和參加示威的感受,寫成了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這篇小說的尾聲部分。小說先投寄莫斯科《信使報》,後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雜誌。愚蠢的審查官禁止發表這篇小說,卻認為它的尾聲是一篇寫景的文字。這樣,《海燕》就被作為一篇獨立的作品在《生活》雜誌1920年4月號上發表了出來。《海燕》一經發表,便在俄國大地上產生巨大反響,它被革命者用膠印和手抄等方式廣為傳播,一時間成為最受歡迎,最富有宣傳性和號召力的詩傳單。

據斯維爾德洛夫夫人的回憶錄《斯維爾德洛夫》的記載:由於《海燕》這首散文詩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沙皇政府才認識到高爾基的危險性。於是不經審訊就決定把他放逐到庫爾斯克去。1920年11月7日那天,尼日尼·諾夫戈羅德的人們很早就把火車站擠滿了,為高爾基送行。高爾基剛到來,人群中就爆發出了“高爾基萬歲”、“打倒專制制度”、“消滅黑暗勢力”的呼聲。示威者時而高唱革命歌曲,時而朗誦《海燕》。一位演說者大聲說道:“高爾基被放逐了,原因是他說出了真理並揭露我們生活中可怕的事情。他有一件武器——他的筆,一種力量——他那在自由發表意見時所表示的思想……我們要用示威來表示我們是怎樣的喜愛高爾基。”示威結束時,一位大學生激動地高呼:“暴君將要死亡,而偉大的有力的自由的人民將要興起!”這個故事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海燕》在當時的俄國,是“鼓舞人民革命的號角”。

由教師朗讀或播放朗讀錄音。要求學生認真聽讀,試給本文擬一個副標題。

③用語簡潔,字數不可過多。學生或獨立完成,或三兩人討論完成。

[說明]學生擬出了本文的副標題的時候,即他們對本文的理解已經有了一定的程度。

再讀《海燕》,注意海上圖景的'變化和海燕動作神情的發展變化。(齊讀或分讀。)

讀畢,要求學生抓住文中的語句,理解作者所描繪的海上圖景的變化和海燕動作神情的發展變化。教師可板書下邊圖表,引導學生思考。

[說明]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本文的層次,使閱讀向縱深發展。學生基本答出後,順勢劃分一下全文結構,用時不要太多。

高爾基創造了“海燕”的藝術形象,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為無產階級唱出了一曲充滿戰鬥激情的頌歌。

這篇作品為了表現海燕的勇敢、樂觀和對暴風雨的渴望,除了對海燕作直接描寫外,還通過暴風雨來臨前夕大海海面變化的描寫來烘托,並以海鷗、海鴨、企鵝等來作對比。第一部分寫海鷗、海鴨、企鵝的呻吟、飛竄、恐懼、躲藏與海燕那高傲的飛翔,歡樂的叫喊形成鮮明的對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樂觀。第二部分寫海浪與狂風生死拼搏的激戰場面,正是以壯闊背景來烘托海燕的戰鬥雄姿。第三部分寫風、雲、雷、電一齊出動,以此背景來烘托海燕那戰鬥號召的豪邁激昂,振奮人心。

全詩語言充滿激情,使人振奮,如結尾“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既是期盼,呼喚革命的風暴,又是對人民的戰鬥召喚。比喻、誇張、擬人(如“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裡”)、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語言優美而有氣勢,增強了表達效果。

學習最初,學生不太能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在老師將時代背景交代後,能較好的領悟到海燕的象徵意義。我自己感覺在上課時還是過多的拘泥於瑣碎的分析,也許讓學生更多的朗讀,讓其自己去品出文意會更好些。

第8篇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捲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衝向烏雲,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裡,烏雲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裡──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裡,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鬥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到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烏雲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而波浪一邊歌唱,一邊衝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雲,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它笑些烏雲,它因為歡樂而號叫!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裡,早就聽出了睏乏,它深信,烏雲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一堆堆烏雲,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在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裡。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蜒遊動,一晃就消失了。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的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1、在朗讀的基礎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內涵。

它是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高爾基所寫的一首散文詩。它是無產階級文學的開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時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書。自問世以來,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銳利的鋒芒和激越的詩情贏得眾多讀者的喜愛。它的讀者,超越國界、超越時代,超越年齡、性別、種族。它屬於過去、屬於未來、屬於全世界。它是美的典範之作。

2、學生交流聽後感受,談自己在聽讀時候的所感所想。

3、學生再進一步自由朗讀課文,並思考和討論:這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散文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節律和流動感的畫。以時間為序,文章著重刻畫了幾個場面?在不同的場面中海燕都有些什麼樣的表現?

討論明確:(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出示三幅場景畫面以及相關文字)

課文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為線索,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可分為三個大的場景畫面:暴風雨“將來”——“逼近”——“即臨”。

暴風雨將要來臨,海燕“高傲地飛翔”,渴望著暴風雨的到來。

暴風雨即臨之時,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姿態呼喚暴風雨的到來。

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讀了此文後,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麼樣的形象?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讓學生深入接觸文字,與文字進行對話)

2、聯絡時代背景,瞭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內涵。師生共同明確:海燕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常在海面上飛翔,這本是自然現象。因此“海燕”一詞在俄文中含有“暴風雨的預言者”之意。高爾基在俄國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這個“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精靈”般的藝術形象,旨在呼喚即將到來的革命風暴,為登高一呼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高唱讚歌。

3、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讀、勾畫、體會和品味其形象給人帶來的美感。師生共同評析。

預期成果示例一:“黑色的閃電”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給人一種足以體現海燕的矯健、勇猛之美,“閃電”使人眼前閃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擲地有聲,這是海燕的戰鬥宣言,體現一種豪情與力量之美,是全詩豪壯之美的最高點。

示例三:海鷗的“呻吟、飛竄、恐懼、掩藏”、海鴨的“呻吟、嚇壞”、企鵝的“膽怯、躲藏”與文中海燕的“高傲的飛翔、歡樂的叫喊”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海燕的英勇樂觀之美;寫大海,寫風、雲、雷、電,是渲染一種激烈的鬥爭環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之美。

1、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類總結自己在文中所勾畫的關鍵詞語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徵手法在文中的運用。

討論明確:關鍵詞句的使用,使大自然人格化了,各種景物具有不同人的動作、感情,也就是說,擬人化使象徵體具備了被象徵體的特點。總的來說,“海燕”象徵英勇善戰、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暴風雨”象徵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一場醞釀中的推翻沙皇獨裁統治的無產階級革命;“大海”象徵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海鷗”、“海鴨”、“企鵝”這一組意象群象徵害怕革命會破壞他們的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不革命者。

2、精讀第三個場面,探究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

著重啟發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喻、擬人、反覆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增強文章語言抒情性色彩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覆品讀、深入分析,鼓勵學生敢於發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預期成果示例:“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裡。”用擬人的手法,“抓住”、“熄滅”突出了大海巨大的聲勢和強大的力量。“——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用反覆的手法,以強烈的感情表現了海燕對暴風雨的渴望和呼喚,強調了革命暴風雨已近在眼前,歷史潮流已不可逆轉。

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朗誦語調的處理,共同編注朗讀指令碼。教師要尊重學生對課文的獨特理解與編注,善加引導。

指令碼示例一:“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表示很短的停頓,不換氣。“·”表示語氣加強。)

指令碼示例二:“——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是全文之高潮所在,全詩的最強音,應蓄積力量以最豪壯的語氣,最強烈的感情,一字一頓讀完這個感情十分強烈的祈使句,並嘎然而止。)

然後,學生用個人表情朗讀、小組讀和全班齊讀等方式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品感情及抒情性色彩。同時,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朗讀評點。

結合練習四,以“面臨生活的暴風雨”為話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探討。

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充分肯定“與困難作鬥爭,其樂無窮”的勇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樂觀精神和生活態度,鼓勵學生積極追求勇者風範。

我們在美的享受中解讀了作品,感受到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時空的壯美。作品運用多種手法,使全詩集詩情、畫意、理趣為一體,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瑰麗明珠,其產生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是無比巨大的。同學們,讓我們在生活的暴風雨中也做那勇敢飛翔、搏擊長空的海燕吧!

1、繼續誦讀課文,為參加本單元散文詩朗誦表演比賽作準備。

2、模仿本文象徵手法的運用,寫一首散文詩,字數不定。

這學期我試講的第一篇課文是高爾基的《海燕》,上國中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這首散文詩。喜歡它高昂、充滿激情的語言。每次讀完後,心情總是久久不能平靜,海燕的勇敢堅強、無所畏懼、敏捷智慧總能縈繞心間,令人振奮。

試講前我就準備了海燕的講課稿,我想學習這篇文章就要做到:讓它在學生的心扉留下些許難忘的東西。我告訴學生要用心去傾聽海燕的呼喚: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最好能讓海燕走進你的心扉。首先,我以學生喜歡的動植物為話題與學生進行交談,整個氛圍是活躍了,但是卻無法把文中所要渲染的那種凝重的氣氛表現出來,白白浪費了一些時間,而且也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匯入的不恰當使試講的開頭有點不足。幸好,我的手機裡有《命運交響曲》這首曲子,我靈機一動,把這首曲子播放出來。頓時,那鏗鏘的樂聲調動了學生敏感的神經,整個課堂籠罩著凝重的氣氛。在解讀作品時讓學生們多次朗讀作品,指導學生在傾聽海燕的呼喚時,能在自己的頭腦中再現海燕翱翔在大海上的情景。

讓學生充分感受著海燕那戰鬥的英姿,適時點撥學生,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海燕,我們從海燕的身上學到了什麼?想一想,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一類人,或者讀了這篇課文後有什麼感悟。我根據學生所說的內容給予了及時地評價和指導。有一個學生聯絡自己平時的表現來說,指出自己平時的不良行為,並說會努力做一隻戰勝自我的“海燕”。我表揚他能立足實際,對海燕的精神領悟深刻。接著,我又針對他所說的較繁瑣、議論欠深刻的地方,給出了我的意見。有了這樣的示範後,我讓他們課下互相傾聽類似的事件,發表意見。

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我做得最好的一點是反覆進行朗讀訓練,《海燕》是一首散文詩,兼有散文和詩歌的特點,所以朗誦環節是很重要的。我主要通過讓學生聽讀﹑試讀﹑品讀﹑老師範讀這幾個朗讀教學過程,讓學生把握散文詩的節奏﹑重音、停頓和感情。其中,我覺得還可以再增加一個過程,就是用音訊範讀。我可以在網上找一個比較好的朗讀音訊,然後在課堂上播放,力求準確。通過多讀,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課文,同時學生能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比老師單一的去講要好的多。

在讓學生人找出課文中的象徵、比喻等修辭手法並加以分析時,學生們能夠準確地找出並加以分析,對海燕堅強樂觀的形象以及海燕等的象徵意義也有了準確地把握,但由於我們試講的時間有限,沒有拓展延伸,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加練習,及時鞏固。因為時間有限,從一開始我就一直在根據我之前備課的順序講,但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有點被動了,按照教學目標等一直在趕時間。當時我應該擷取其中的某一個點來展開就好,現在就不會覺得處處都是重點,又都不是重點。

試講結束後,我認為基本達到了教學任務。從學生朗讀的熱情和朗讀的效果看也很不錯。尤其是在講完課文後我的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基本上做到了心裡只有學生和我講的教學內容。當在教學中出現了與自己的教學思路不同或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出現澀滯的情況時,並沒有因為這樣而亂了手腳,而是隨機應變。雖然這次試講出現了不少問題,但是我相信,我會試講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