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小班角色遊戲教案參考8篇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規劃課程的時間分配,以確保所有教學內容都能充分覆蓋,教案有助於教師提前準備所需的教學材料和資源,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班角色遊戲教案參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班角色遊戲教案參考8篇

小班角色遊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商店購物的基本程式:選擇商店→付款,能到商店。

2、初步使用禮貌用語。

3、懂得商店賣的東西不只是一種,會有很多。

活動準備

投放洗髮水、沐浴露、蔬菜等玩具,飲水機,收銀臺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新增的商店遊戲材料,匯入遊戲。

1、教師:之前我們也玩了“買東西”的遊戲,學會到商店購物。懂得要怎麼樣去買,上星期我們在“娃娃家”遊戲中開了一家商店,我們也看過商店裡都有哪些東西。

但是在看的過程中我發現到小朋友們對商店還不是很瞭解,他們總覺得很好奇但是不不知道怎麼玩,他們也會混了以為商店裡只有一種東西可以,不對的哦!商店裡可以有很多東西是可以買的。(教師出示新增的商店材料,如洗髮水、沐浴露、蔬菜等。)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就可以到商店裡買東西了。

2、教師與幼兒一起回憶商店購物的流程:選擇商品→付款。

二、教師:在上次的遊戲中,娃娃家的爸爸媽媽一直忙著煮飯炒菜,你們的爸爸媽媽平時在家還會做些什麼呢?今天我們有了商店,那麼,爸爸媽媽也可以去哪裡呢?

爸爸除了在娃娃家他還可以去哪裡呢?有誰知道而且娃娃家新增的商店要誰來看店呢?

三、提出遊戲要求。

1、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做家務要分工。

2、商店的營業員與顧客之間要使用禮貌用語,上次啊!老師發現到很多小朋友們都很沒禮貌,不管是當老闆還是當營業員,還有客人來了他們也不會去招待。

四、幼兒自主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1、重點觀察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到商店購物的情況。

2、幫助娃娃家的爸爸媽媽豐富遊戲情節,提醒他們去商店買東西等。

3、提醒營業員和顧客使用禮貌用語。

五、整理遊戲材料,師幼分享遊戲體驗,評價遊戲情況。

1、整理遊戲材料。

2、交流遊戲情況。

教師:今天你們扮演了誰,都做了些什麼?你們到商店買了些什麼?

活動反思

上完課後我發現孩子們玩得很開心,他們對於這個遊戲也很喜歡在玩得時候孩子們都懂得自己的角色身份,不會像上次那麼的亂,也不會出現把角色搞混了,後面我發現到收銀員把錢給了其他小朋友我想這跟我的指導有很大的關係,下次在指導的時候要先強調好規則和要求,加強孩子們的語言表達。

小班角色遊戲教案篇2

遊戲目的:

1、培養良好飲食習慣,促進身體健康。

2、體驗炊事人員的辛苦和繁忙,做到尊重和熱愛炊事員叔叔和阿姨。

3、培養協作精神和禮貌待客的文明行為。

遊戲準備:

佈置場景、炊具、蔬菜、食品。

遊戲玩法:

1、老師指導幼兒分配角色,有炊事員、服務員、廚師、顧客等然後開始遊戲。

2、炊事員四人分兩組,兩人摘菜、洗菜、切菜,準備炒菜,兩人用橡皮泥蒸饅頭,做拉麵等。

3、服務員熱情迎接顧客,當顧客入座後,服務員詢問顧客要什麼菜,並把菜名報道廚師那裡。

4、廚師按一定程式如:先放油、再放花椒、蔥花,最後放菜等,開始做菜。

5、服務員邊說“來了、來了!”,邊將做好的菜送到顧客的.餐桌上。(這是顧客應該說:謝謝你)。

6、顧客吃著菜,老師問他們廚師做的菜好吃不,並逐一問顧客自己點的哪一樣菜,為什麼要點這個菜。比如顧客說:“我點的是芹菜,因為芹菜裡含有好多鐵元素,常吃芹菜能預防缺鐵性貧血。”“我點的是香菜,因為香菜裡含有很多的鈣元素,多吃香才能使我們的骨骼和牙齒正常發育。”“我點的是大白菜,大白菜裡面含有好多被稱為‘生命之花’的鋅,常吃大白菜能增強抗病能力,保護面板健康。”

7、服務員詢問顧客要饅頭還是麵條,顧客:“還是一人一碗麵條吧”,服務員上面條。

8、顧客與服務員結賬,正確使用人民幣,然後服務員與顧客有禮貌的道別,服務員並說:“再見,歡迎下次再來!”

小班角色遊戲教案篇3

一、情況分析

最初開始角色遊戲,大部分幼兒對於這種自主的、擺弄性強的遊戲是很感興趣的,但是遊戲水平具有很大差異,是否上過託兒所,個性開朗或內向都是影響遊戲水平的因素。常常會發現:當大部分孩子興致勃勃地“辦家家”時,有一部分孩子卻在教室中閒逛或抱著娃娃無所事事。有個別對新環境還沒適應的孩子,一聽到“媽媽”兩字,竟然觸景生情哭了起來……

此外,對於還在遊戲的孩子,有半數左右出現以下現象:當問在喂娃娃吃飯的孩子”。再問:“你在幹什麼”?“我在喂娃娃吃飯”。再問:“你是誰?”得到的回答卻是:“我是張熠”。 可見,這類幼兒有裝扮動作,尚沒有扮演角色的意識。

說明

以上那些儘管處於遊戲群體中,卻無所事事,到處遊蕩的孩子,不能算是真正的遊戲。因為,一般認為遊戲呈現出一種積極的活動狀態,只有積極地參與活動的才是遊戲。另外,不能分辯現實中的自己與遊戲中自己扮演的角色,說明幼兒尚未確立角色意識,角色意識的出現晚於角色行為。因此,對於前者教師應使其愉快投入遊戲激發角色行為。後者可深入一步進行角色意識的培養。

二、遊戲要求

1,學做爸爸、媽媽,激發角色行為,培養角色意識。

2.建立遊戲常規:正確使用玩具,愛護玩具。

三、遊戲準備

1.材料:設定階梯

(1)一人一娃娃,餐具若干

(2)兩人一娃娃,一訣大積木(桌子),兩個凳子(床),餐具若干。

2.豐富經驗:

(1)觀察爸爸、媽媽平時做些什麼;

(2)談話:爸爸媽媽做些什麼事?為孩子做了哪些事?

說明

角色行為是包括了角色動作、語言所構成的扮演過程,是角色扮演的基本要素。當零星、個別的裝扮動作成為動作系列,也即以連續的方式將個別動作組織起來,形成系列動作,這時裝扮動作就成了典型的角色行為。所以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生活,通過談話加強記憶表象,幫助幼兒積累裝扮動作經驗,逐步形成動作系列,從而激發角色行動。

四、遊戲指導

1.自由選擇

(1)啟發:託兒所放學了,爸爸媽媽快來接寶寶回家吧。

(2)觀察:幼兒投入遊戲的情況

(3)指導:激發幼兒儘快投入遊戲。

a.當材料設定為一人一娃娃時,鼓勵每個幼兒來抱娃娃,指:哪個是你的寶寶?快快帶他回家去吧!

b.當材料設定為兩人一娃娃時,幫助幼兒進行簡單的兩兩組合,並找到遊戲場地,指:你們兩個是一家的吧,哪個寶寶是你們的?你們

家在哪兒呢?

c.對那些無所事事、到處遊蕩或哭泣的孩子,教師可帶著他一起玩,或與能力強的幼兒結對。

說明

由於遊戲呈現出一種積極的活動狀態,所以是一種可以觀察到的外顯行為。這種外顯行為是辯別兒童是否在遊戲的標誌,它可以將遊戲從閒蕩靜觀中標識出來。而孩子只有處在外顯的活動狀態,能參呈現出積極的想象、情緒和思維。特別是小班幼兒,其內心世界越顯示出外顯活動的特徵,其想象越依賴於對物的操作,所以教師應引導幼兒去操作遊戲材料,儘快投入遊戲。

2.自主展開:

(1)重點觀察:幼兒有哪些裝扮動作?是否形成角色行為?角色意識如何?

(2)指導:

a.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遊戲。可以啟發:這是你的寶寶嗎?你打算為寶寶做什麼?也可以用遊戲情節感染幼兒:你的寶寶好象在哭嘛?她想做什麼呀?她是不是肚子餓了?

b.豐富裝扮動作,形成角色行為。當幼兒反覆做著餵飯動作時,教師可以引導:寶寶光吃飯,沒有營養,這裡有些菜和湯要不要?;寶寶嗆著了,快快拍拍他,“寶寶乖,不哭了,慢慢吃”……使幼兒具備一系列裝扮動作和語言,逐步形成餵飯的角色行為。

c.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識。當幼兒不知道自己在遊戲中扮演的角色時,可以引導:你是寶寶的什麼人?是媽媽吧?你的寶寶叫什麼名字?媽媽正在做什麼呢?爸爸呢?

說明

這個階段,應大量採用個別指導,瞭解幼兒遊戲水平,並針對每個幼兒的具體情況,在遊戲的情境中進行一一時應的具體幫助,使幼兒沉浸到遊戲中去、愉快遊戲,並在原有水平上獲得提高。

3.自發交流

(1)鼓勵幼兒暢言:今天我是誰?我的寶寶叫什麼?我做了些什麼?

(2)豐富幼兒的裝扮動作和角色行為,採用情景表演和集體模仿推廣介紹。

如:哄寶寶睡覺、餵飯等。

說明

小班幼兒語言能力較弱,教師應注重培養幼兒把自己的行為用語言表達出來。要營造寬鬆的氛圍,促使幼兒樂於表達、大膽表達,尤其要鼓勵能力較差的孩子,樹立其自信心。奠定良好的開端,使幼兒在今後的角色遊戲中充分體現自發自主的。

小班角色遊戲教案篇4

一、設計方案

(一)幼兒遊戲現狀分析

在遊戲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幼兒能通過與材料和同伴互動,自然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經驗,有個別幼兒還能發揮想象來進行遊戲。但是,幼兒在遊戲中普遍缺乏角色意識,遊戲興趣和注意力不太穩定,有時還會出現爭搶的行為。部分幼兒的生活經驗限制了自己的遊戲行為。因此,通過為幼兒提供適宜的遊戲材料,激發幼兒的遊戲興趣,讓幼兒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

(二)遊戲材料與環境準備

1、遊戲主題:醫院材料投放:聽診器、鹽水瓶、藥瓶、×光片等。

2.遊戲主題:理髮店 材料投放:化妝品、梳子、夾子、髮型圖等。

3.遊戲主題:麵包房 材料投放:各式麵包玩具,蛋糕盒、水果圖片,橡皮泥、模具等。

4遊戲主題:娃娃家 材料投放:餐具、裝扮物、娃娃,微波爐、洗衣機(自制)等。

5.遊戲主題:動物園 材料投放:積木、各類動物玩具,食物等。

6.遊戲主題:小舞臺 材料投放:各種頭飾、演出服裝,話筒、伴奏小樂器等。

7.遊戲主題:小汽車 材料投放:方向盤、油門剎車標記、加油器、小工具等。

(三)近階段遊戲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激發初步的與同伴交往的意識。

2.強化幼兒的角色意識,鼓勵幼兒大膽反映生活經驗。

3遊戲後,幼兒能自己把玩具擺放整齊。

(四)教師觀察要點

1.遊戲中幼兒的角色意識,是否願意模仿相關的行為?

2遊戲中幼兒與投放材料之間的互動是否適宜,材料的調整與補充?

3幼兒遊戲情節是否有所發展?

二、幼兒遊戲活動記錄

(一) 遊戲中,部分幼兒已不滿足於單純地擺弄玩具,他們會將生活中的事物在遊戲中反映出來。但是,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娃娃家遊戲內容始終沒有新的發展,而點心師對賣餅乾的興趣也在逐漸消退。在遊戲中我還發現有些幼兒提出了給娃娃過生日的想法,但顯然目前娃娃家所提供的材料限制了他們的遊戲行為。

教師調整:為幼兒提供可以製作水果蛋糕的材料。向家長求助收集廢舊蛋糕盒,並在上面貼上水果標記;製作水果圖片,以便幼兒能夠一一對應將水果圖片插入標記中。

製作水果蛋糕的材料果然吸引了點心師的注意,他們很專注地開始製作水果蛋糕。娃娃家的媽媽、動物園的飼養員紛紛來到麵包房對售貨員說:“今天娃娃過生日了,我要買一個蛋糕。…今天小白兔過生日了,我想送個蛋糕給它。”麵包房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在娃娃家、動物園裡,幼兒們圍在一起開始唱起生日歌、切蛋糕,玩得很開心。

分析與反思:教師調整材料的依據來自於幼兒的需要。材料投放之後,幼兒已有的經驗有了表現的機會,豐富的遊戲行為便隨之產生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蘊含的遊戲目標——興趣激發、專注力培養等得到了體現,幼兒同伴間的交往也增強了。可見,能滿足幼兒遊戲意願的材料能誘發幼兒積極的遊戲和交往行為。

(二) 在一次遊戲後的交流活動中,我和幼兒討論起了“冬天怎樣保暖”這個話題。在我的鼓動下,第二天便有些幼兒從家裡帶來了一些冬天用的防護用品,如面霜等。於是,我將這些材料放進了娃娃家。可觀察下來,幼兒在遊戲時並沒有使用這些材料,個別幼兒能想到出門時要幫娃娃穿好衣服,但都沒想到幫娃娃塗面霜。顯然,娃娃家過於繁多的材料,以及幼兒對塗面霜經驗的缺乏影響了幼兒的遊戲行為。

教師調整:教師有目的地與幼兒交流,讓幼兒回憶冬天媽媽帶孩子出門時的情景,重點演示“塗面霜”的細節。在隨後的遊戲中,我發現孩子們大多都沒有忘記“給娃娃塗面霜”這個細節。

分析與反思:小班幼兒年齡太小,因此在遊戲中難免出現忽視遊戲材料的情況,因此教師在和小班幼兒做遊戲時可通過談話交流、情景演示的方式,揭示材料與遊戲行為之間的關係,甚至將個別幼兒的經驗擴充套件到所有幼兒身上,以此讓幼兒的遊戲行為變得有意義,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靜安區餘姚路幼兒園 潘煒)

小班角色遊戲教案篇5

一、情況分析

娃娃家是小班幼兒最喜愛、也是最為熟悉的主題。但是隨著小班幼兒生活經驗豐富和能力的提高,其遊戲的水平也在日益提高,逐漸有了超出娃娃家範疇的遊戲主題和情節,如有的抱著寶寶到陽臺上觀賞自然角的花草動物;有的進入別的娃娃家做客人;有的拎著籃子往返與娃娃家和玩具櫃之間,“我去買米”“我去買菜”,玩具櫃成了現實中的菜場……

說明

遊戲水平是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反映,創設符合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適宜環境條件,滿足幼兒遊戲的興趣和需要是教師觀察指導遊戲的關鍵。

二、遊戲要求

鼓勵幼兒產生新的角色行為,大膽提出新主題。

三、遊戲準備

1、材料提供:

(1)增加娃娃家及娃娃家主題以外的物品投放。如娃娃家的電視機、遙控器、淨水機等,菜場的各種菜、電子秤,公園的動物積木及柵欄等。

(2)觀察、捕捉幼兒的遊戲動向,根據幼兒的遊戲行為、發展和需要提供材料。

(3)材料的投放要有一定的預測性。如預測菜場、公園可能將成為新主題,而電子秤和動物積木,這些具有明顯象徵性的材料帶有一定的暗示和啟發的功能,比抽象替代物更能激發小班幼兒在新主題中的遊戲情節和行為。

2、豐富經驗

幫助幼兒積累生活中相關主題的語言、行為。先觀察、再回憶後討論,豐富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推進遊戲的主題和情節。

(1)讓幼兒帶著問題進行有目的地觀察:“菜場有誰?”“公園有什麼?”等等。

(2)就“作客”、“買菜”、“買門票”等內容展開專門的討論,啟發幼兒分清不同角色、不同的職責以及與之相對應的角色用語、角色行為。如:當有客人來時,主人說些什麼?做些什麼?買菜時顧客和營業員都說些什麼?買門票時售票員將說些什麼?

3、遊戲指導

(1)自由選擇:介紹提示遊戲經驗,激發幼兒自由選擇與遊戲慾望。如:“明明家上次有客人來,他們特地買了個大沙發,讓客人座得舒舒服服,客人真高興!”又如:“有娃娃家過生日、客人買來了大蛋糕,還送上美麗的鮮花,小壽星開心極了!”

(2)進一步啟發暗示幼兒大膽選擇提出新主題:你還想玩什麼?還需要什麼?還增想加什麼只要想做都可以試試等等。

說明

教師應站在幼兒的立場,以遊戲夥伴的身份和口吻引導幼兒選擇遊戲。尊重需要滿足興趣,鼓勵

幼兒開展自主意願的遊戲新主題,增強其自主性和自信心。

1、自主展??

(1)重點觀察:幼兒是否產生新的遊戲行為?新主題開展情況如何?認知經驗是否具備?遊戲材料是否充足?語言與交往是否存在困難?

(2)針對上述觀察結果,實行相應指導。

(3)遊戲外的指導:如觀察發現娃娃家遊戲侷限於舊情節而無交往,教師可作為旁觀者插話:如“寶寶今天生日,你們請誰來參加生日會?”以此啟發幼兒走出家門,增進與新主題和平行主題的交往。

遊戲內指導:當觀察發現遊戲中沒有語言的交往,如菜場一顧客用手指指“魚”,營業員拿給他,顧客遞上錢,營業員收下,顧客離去……這時教師可扮營業員(對顧客):“你好,你想買什麼?這種青菜很便宜,只要一塊錢一斤,多買一點吧……”或扮顧客(對營業員):“我想要買一斤蘿蔔,這蘿蔔新鮮嗎?要多少錢?太貴了,再便宜點吧……”以幫助幼兒提高遊戲角色的技能與行為。

說明

自主展開環節的指導具有很強的隨機性,對於小班的幼兒應儘量多采用間接指導,與幼兒站在同等的地位,以遊戲夥伴的身份,自然的角色語言行為給幼兒以具體幫助。

2、自發交流

(1)“今天你做了自己想做的遊戲嗎?”“把你最開心的、最想說的事情告訴大家”。

(2)擇機營造氛圍,激發全體幼兒愉快的情緒體驗。如:當娃娃家想出了淨水機,交流時大家都來做客人,由主人請大家嚐嚐他的“淨水”,“哇,真好喝呀!”讓幼兒全都沉浸在遊戲的想象中。又如,有娃娃家招待客人時唱起了卡拉ok,交流時由集體點歌,在主人帶領下共同高歌一曲,歡快的歌聲迴盪在教室,迴盪在每個幼兒的心頭。氣氛熱烈,幼兒的遊戲體驗極為深刻,興趣需要得到滿足。

說明

注重交流內容的趣味性、採用多樣化的交流手段,激發幼兒的情緒情感交流活動富有吸引,力,更好的發揮小班幼兒遊戲交流分享的效果。

a對於新主題可用情景表演,幫助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角色語言。如菜場營業員和顧客的對話:“你好,你要買什麼?”“我要買……,多少錢?”“兩塊錢”等。

說明

菜場、公園等新的主題情節需要幼兒的交往,而語言是進行交往的工具。因此,促進幼兒遊戲交往能力的提高,需要幫助幼兒掌握一些交往用語,在遊戲中也就是角色對話。其中,採用情景表演法,學習模仿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小班角色遊戲教案篇6

活動:

角色遊戲—娃娃家、超市、冷飲店

活動目的:

1、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幼兒的`交往和合作能力,逐步的加強遊戲的集體性。

3、能夠為遊戲選擇替代玩具。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繼續收集各種各樣的廢舊材料。(冰淇淋盒子、珍珠奶茶杯子,海綿,各種瓶子,罐子等)

2、繼續佈置冷飲店,新增各種杯子。

活動過程:

一、以回憶上次的遊戲情況引入活動。

1、師:上次,你在玩什麼遊戲?你扮演了誰?

2、師;你最愛玩什麼?你在冷飲店裡扮演誰?冷飲店裡有什麼?

3、師:冷飲店的生意好嗎?(不好,人手不夠,很多顧客來了,但是製作的冰淇淋不夠賣)為什麼?

引導幼兒分配角色。(冷飲店的老闆,服務員,收銀員,顧客等)

教學反思:

遊戲是最適宜於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遊戲,讓孩子在健康遊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

小班角色遊戲教案篇7

一、情況分析

經過第一階段,一人一娃娃兩人一娃娃學做爸爸媽媽後,幼兒的角色意識有了初步萌芽。他們開始沉浸到遊戲中,有的像模像樣地用奶瓶給娃娃喝牛奶,有的抱著娃娃開始“竄門”,還有的會對著娃娃小聲嘀咕“寶寶乖”。同時,大部分幼兒已經知道假的勺子不能真的放進嘴裡,並常會用“這是假的呀”說明自己的遊戲行為與現實的區別。

十月以來,按平均4至5人計算,開設了7個娃娃家。但是,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娃娃家擠著7、8個人,有的則只有2、3個人;有的娃娃家出現好幾個爸爸媽媽;大部分娃娃家餐具物品亂擺亂放、散落滿地;結束時,忙亂一片不會。

說明這個時期,幼兒的角色意識從無到萌芽,並逐漸鮮明起來,開始能夠處理真假關係,既按角色規定動作去行動,又能按事物與人物的現實特點去處理事物,但角色認知發展較慢。大多數幼兒尚不理解角色之間的關係,這與他們的認知發展和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因此,教師需在此薄弱環節上採取相應措施。

二、遊戲要求

1.愉快遊戲,大膽表達“我的家……”“我真高興……”。

2.鞏固遊戲常規,學會擺放及物品。

三、遊戲準備

1.材料:7個娃娃家餐具廚具,每套放在一個小籃子中。

說明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歸類能力、能力都較差,因此為便於幼兒掌握物品擺放的常規,的材料應是幼兒易於取放,易於的。

2.豐富經驗。

(1)觀察:家裡有哪些人?

(2)講講做做:“我的家”,初步理解現實邏輯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如:一個家中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外婆是媽媽的媽媽;奶奶是爸爸的媽媽等等。

說明當孩子還沒有清晰的角色意識時,角色認知水平低下,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活動幫助幼兒理解家庭人員的關係。

(3)觀察:家中物品擺放,教室物品擺放的情況,使幼兒初步知道東西要擺放整齊。

(4)啟發幼兒學會一些物品擺放的方法:“怎樣放才穩?怎樣放更乾淨?如:碗和碗疊起來,碟和碟疊起來;大的東西先放,小的東西后放等等。

說明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家長在生活上包辦較多,幼兒動手能力較差,教師除了在材料上力求簡便之外,更要進行一些具體的指導,豐富幼兒的經驗,並放手讓幼兒嘗試實踐。

四、遊戲指導

1.自由選擇。

(1)觀察:各娃娃家人數。

分層指導:

a.凡對2一4人的娃娃家,引導幼兒儘快投入遊戲:你們準備怎麼玩?

b.對4個以上、2個以下的娃娃家,討論“人太多/太少怎麼辦?”。鼓勵幼兒按商量的結果和自己的意原作出選擇,如:人多可去人少些的娃娃家;人少可再請些朋友來。

(2)觀察:餐具擺放。

指導:用遊戲的口吻引導幼兒,“搬新家了,家裡的東西先要怎麼樣?(擺擺好)”。

說明

現階段遊戲中,遊戲材料逐漸增多,遊戲開始有了主題,有別於第一階段的完全獨自遊戲。因此啟動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既要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激發幼兒遊戲的慾望以促使幼兒儘快投入遊戲,又要啟發幼兒學會一些解決矛盾的方法。

2.自主展開。

(1)觀察:娃娃家人員情況及幼兒的角色分配情況。

按需指導:

a.當娃娃家又出現重疊人員時,教師可以啟發:你是哪個娃娃家的?在這個娃娃家裡你是誰?你們家還有誰?到底誰是這一家的爸爸?

b.當孩子們發現兩個“爸爸”後,有時其中的一位會忙改稱“哥哥”等角色,則遊戲繼續進行;如兩個“爸爸”相持不下,則抓鬮、猜拳或交流時討論。

(2)觀察:幼兒遊戲情況。角色行為如何?角色意識如何?有無情節展開?

指導:

a.扮客人:你是誰?你在做什麼?還想做什麼?還可以怎麼做?點撥幼兒將重複的某一裝扮動作發展成角色行為。同時激發幼兒產生新的角色行為。如:教師扮客人離開娃娃家時,幼兒說“再見”。教師繼續引導“我有急事,你知道車站在那裡嗎?”幼兒:“在那裡。”師:“我不認識,你送送我吧?。幼兒“好”。送出門後,因未開設汽車主題,幼兒四處環顧了以後說:“我幫你叫輛計程車吧”。就這樣角色行為一點點豐富起來。

b.對於某些遊戲水平較低的幼兒,教師可參於遊戲直接指導,從扮主要角色媽媽到扮次要角色阿姨等,讓幼兒從有具體參照到獨立遊戲步步遞進。

說明

因為角色遊戲是幼兒的自主遊戲,所以隨機性特別強。因此教師應注重觀察,以便準確把握幼兒的遊戲水平,遊戲意向,以捕捉指導發展遊戲的契機。

3.自發交流,鞏固角色認識。

(1)你是哪個娃娃家的?你是誰?你的家還有誰?娃娃家成員上前亮相,並一一,“我是……”

(2)你有什麼高興的事?營造溫馨的氛圍,集體分享遊戲的喜悅。如有娃娃家講到過生日,可以請小壽星上場,同唱“hppy birth-day”,使每個孩子如臨其境,置身歡樂之中,還可以討論“除了唱生日歌,還可以怎樣祝賀生日?”。(送花、送禮物、吃蛋糕等等一連竄情節接踵而至。)

又如,出現打電話情節可以讓介紹的孩子與聽講的孩子進行對話,“喂,你們好…”“你好…”,遊戲的樂趣再次激起孩子游戲的熱情。

(3)參觀娃娃家,“誰的家最乾淨”,鼓勵擺放物品、物品又快又好的娃娃家。

說明遊戲也是幼兒創造性自我實現的快樂活動,所以教師應以共享為宗旨,注重幼兒的各種情緒體驗。小班初期以愉快體驗為主,教師要設法營造“你快樂,我快樂,在家都快樂”的氛圍,激發幼兒再遊戲的慾望。

小班角色遊戲教案篇8

【遊戲主題由來】

最近我們在開展“小司機”的主題活動,幼兒對這個職業特別感興趣,經常將膠粒玩具搭成圓圈,裝成方向盤,扮演小司機。於是,我們決定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開展角色遊戲“乘公共汽車”。

【遊戲總目標】

1.瞭解公交車司機的工作職責及乘坐公共汽車時注意事項,反映簡單的現實生活。

2.明確自己在遊戲中扮演的角色,表現與角色相符合的語言和行為。

3.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佈置和收拾遊戲材料。

4. 喜歡參與角色遊戲活動,學會用“文明用語”進行交往。 第一次遊戲

【活動目標】

1﹒瞭解公車司機的工作職責及乘坐公共汽車的方法。

2.樂於參與遊戲活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請家長帶幼兒乘車,並向孩子介紹乘車的有關經驗。 物質準備:方向盤、車頭、投幣箱

【活動過程】

一、出示新材料,啟發幼兒談話,引出新的遊戲主題。

1.師:小朋友們,媽媽想帶寶寶出去玩,但是去得地方比較遠,可以怎麼去呢?

2.引導幼兒討論乘坐公共汽車的方法。

師小結:前門上車,在投幣箱裡投幣,後門下車。

3.介紹遊戲材料,方向盤和車頭,讓幼兒瞭解遊戲的地點及遊戲材料的取放。

二、提出本次遊戲的要求。

1.乘坐公共汽車的小朋友要注意遵守遊戲的規則。

2.鼓勵幼兒參與遊戲,與同伴合作遊戲。

3.合理擺放、收拾材料,不隨意丟棄材料。

三、幼兒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觀察司機履行職責的情況。 2.觀察並提醒乘客按要求乘坐公共汽車。

四、整理遊戲材料,師幼分享遊戲體驗。

1.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收拾整理遊戲材料。

2.分享、評價。 師:你在遊戲中扮演了誰?你是怎麼做的?下次遊戲我們可以增加些什麼?

第二次遊戲

?上一次遊戲分析】:

幼兒對“公共汽車”的遊戲都很感興趣,很多孩子都不玩“娃娃家”“商店”而跑去玩新的主題,並且,大家都很喜歡當司機而不喜歡當乘客,因此在本次遊戲中,我會鼓勵幼兒帶娃娃家的寶寶乘坐汽車,讓孩子體驗乘車的樂趣。另外在遊戲結束時孩子提到了,在街上有警察,遇到警察就要停車,顯然孩子對交通規則還不是很瞭解。在本次遊戲,我將增設紅綠燈和交通警察這個角色,引導孩子瞭解在行車時要遵守交通規則。進一步豐富遊戲。

?活動目標】

1. 瞭解交通警察的工作職責,嘗試指揮交通,

2. 認識交通訊號燈,並按交通訊號燈的指示行車。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增設紅綠燈、崗亭、和警帽

?活動過程】

一、出示交通訊號燈及警帽,匯入遊戲。

1.出示交通訊號燈,啟發幼兒說一說公共汽車在行駛時要注意哪些交通規則? 師:這是什麼?公共汽車要遵守什麼樣的交通規則? 2. 出示警帽,啟發幼兒瞭解警察的職責 師:這是什麼?這是誰用的?警察要做些什麼?說些什麼?

二、提出本次遊戲的要求。

1.交通警察要維持好交通,控制交通訊號燈。

2.公共汽車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觀察交通訊號燈的變換。

3.可以帶寶寶一起乘坐公共汽車。

三、幼兒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1. 提醒司機遵守交通規則。

2.鼓勵幼兒大膽交往,輕聲交談。

四、整理遊戲材料,師幼分享遊戲體驗。

1.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收拾整理遊戲材料。

2.分享、評價。 師:你在遊戲中扮演了誰?你是怎麼做的?

第三次遊戲

?上一次遊戲分析】: 在上次遊戲中,幼兒對“警察”這個角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個別幼兒爭搶著扮演警察的角色,但是扮演角色時,不能堅守自己的崗位。另外司機、乘客、警察之間的交流較少,文明用語的使用情況不佳,因此,在本次遊戲我會注重幼兒用“文明用語”進行交流,並多投放幾頂警帽,讓孩子扮演警察,輪流上下班。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明確警察的職責,不空崗。

2﹒喜歡參與遊戲,學會用“文明用語”進行交往。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增設警帽、警笛

?活動過程】

一、師幼回顧上次遊戲的不足,幫助幼兒豐富遊戲情節。

1.師:上次遊戲中,扮演警察的小朋友中途跑到商店去玩了,這樣對嗎?馬路上如果沒有警察會發生什麼事?

2. 與幼兒一起討論公車上的“文明用語”。 師: “乘客上車時,司機應該怎樣有禮貌的跟乘客說什麼?乘客要怎麼回答? 師小結:乘客上車時,司機可以說歡迎您乘坐2路公交車,請您把你的手扶好。乘客也要做文明的小乘客,要使用禮貌用語。

二、提出本次遊戲的要求。

1.交通警察要維持好交通,不能空崗。

2.使用文明用語進行遊戲。

三、幼兒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1. 觀察交通警察維持交通秩序及輪崗的情況。

2.重點觀察幼兒文明用語的使用情況。

四、整理遊戲材料,師幼分享遊戲體驗。

師提問:今天你扮演了什麼角色?你有發現什麼問題嗎?我們要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