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平行線教案5篇

為了可以讓自己教學的目的明確都是需要進行教案的寫作的,不管是什麼科目的教師,都應該養成提前備好教案的習慣,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平行線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平行線教案5篇

平行線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推理、證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證法.

2.掌握平行線的第二個判定定理,會用判定公理及定理進行簡單的推理論證.

3.通過第二個判定定理的推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進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學生了解知識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只有學好文化知識,才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從而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

二、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啟發式引導發現法.

2.學生學法:積極參與、主動發現、發展思維.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判定定理的推導和例題的解答.

(二)難點

使用符號語言進行推理.

(三)解決辦法

1.通過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發現定理,解決重點.

2.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行完成推理過程,解決難點及疑點.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三角板、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設計練習,複習基礎,創造情境,引入新課.

2.通過教師指導,學生探索新知,練習鞏固,完成新授.

3.通過學生自己總結完成小結.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掌握平行線的第二個定理的推理,並能運用其進行簡單的證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整體感知

以情境創設,設計懸念,引出課題,以引導學生的思維,發現新知,以變式訓練鞏固新知.

(三)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複習引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平行線的判定公理和一種判定方法,根據所學看下面的問題(出示投影).

學生活動:學生口答第1、2題.

師:你能說出有什麼條件,就可以判定兩條直線平行呢?

學生活動:由第l、2題,學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內錯角相等,就可以判定兩條直線平行.

教師將第3題圖形畫在黑板上.

學生活動:學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補角相等.

師:要求學生寫出符號推理過程,並板書.

【教法說明】

本節課是前一節課的繼續,是在前一節課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所以通過第1、2兩題複習上節課所學平行線判定的兩個方法,使學生明確,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內錯角相等,就可以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第3題是為推導本節到定定理做鋪墊,即如果同旁內角互補,則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內錯角相等,為定理的推理論證,分散了難點.

師:第4題是一個實際問題,題目中已知的兩個角是什麼位置關係角?

學生活動:同分內角.

師:它們有什麼關係.

學生活動:互補.

師:這個問題就是知道同分內角互補了,那麼兩條直線是不是平行的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問題.

平行線教案篇2

平行線的判定(1)

課型:新課: 備課人:韓賀敏 稽核人:霍紅超

學習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展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2.掌握直線平行的條件,領悟歸納和轉化的數學思想

學習重難點:探索並掌握直線平行的條件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一、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

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

二、練一練1、判斷題

1.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內錯角也相等.( )

2.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互補,那麼同旁內角相等.( )

2、填空1.如圖1,如果∠3=∠7,或______,那麼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如果∠5=∠3,或筆________,那麼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如果∠2+ ∠5= ______ 或者_______,那麼a∥b,理由是__________.

(2)

(3)

2.如圖2,若∠2=∠6,則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麼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麼ad∥bc;如果∠9=_____,那麼ab∥∥ef,cd∥ef b.∠5=∠a; c.∠abc+∠bcd=180° d.∠2=∠3

2.右圖,由圖和已知條件,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由∠1=∠6,得ab∥fg;

b.由∠1+∠2=∠6+∠7,得ce∥ei

c.由∠1+∠2+∠3+∠5=180°,得ce∥fi;

d.由∠5=∠4,得ab∥fg

四、已知直線a、b被直線c所截,且∠1+∠2=180°,試判斷直線a、b的位置關係,並說明理由.

五、作業課本15頁-16頁練習的1、2、3、

5.2.2平行線的判定(2)

課型:新課: 備課人:韓賀敏 稽核人:霍紅超

學習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

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毛2.分析題意說理過程,能靈活地選用直線平行的方法進行說理.

學習重點:直線平行的條件的應用.

學習難點:選取適當判定直線平行的方法進行說理是重點也是難點.

一、學習過程

平行線的判定方法有幾種?分別是什麼?

二.鞏固練習:

1.如圖2,若∠2=∠6,則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麼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麼ad∥bc;如果∠9=_____,那麼ab∥cd.

(第1題) (第2題)

2.如圖,一個合格的變形管道abcd需要ab邊與cd邊平行,若一個拐角∠abc=72°,則另一個拐角∠bcd=_______時,這個管道符合要求.

二、選擇題.

1.如圖,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因為∠1=∠4,所以de∥ab

b.因為∠2=∠3,所以ab∥ec

c.因為∠5=∠a,所以ab∥de

d.因為∠ade+∠bed=180°,所以ad∥be

2.如圖,直線ab、cd被直線ef所截,使∠1=∠2≠90°,則( )

a.∠2=∠4 b.∠1=∠4 c.∠2=∠3 d.∠3=∠4

三、解答題.

1.你能用一張不規則的紙(比如,如圖1所示的四邊形的紙)折出兩條平行的直線嗎?與同伴說說你的折法.

2.已知,如圖2,點b在ac上,bd⊥be,∠1+∠c=90°,問射線cf與bd平行嗎?試用兩種方法說明理由.

平行線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在豐富的現實情境中進一步瞭解兩條直線的平行關係,掌握有關的符號表示;

(2)讓學生經歷用三角板、量角器畫平行線的方法,積累操作經驗;

(3)在實踐操作中,探索並瞭解平行線的有關性質;

2、數學思考

能在觀察和想象兩直線存在平行關係,並在實踐、探索中獲取平行線的有關性質。

3、解決問題

能在觀察、想像、實踐、操作中發現並提出問題,初步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4、情感與態度目標

認識到通過觀察、想象、實踐、操作、歸納可以獲取數學知識,體驗數學活動富有探索性,人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學生可持續學習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平行線”是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第二節內容,本節內容安排三個課時,這一課時是本節內容的第一課時,在這一課時裡,通過讓學生觀察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的模型,想象有轉動的過程中存在有相交的情況,從而得出概念及平行公理,那麼本課時教學內容的設計意圖主要是讓學生在觀察、想象兩條線存在平行關係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兩直線平行的有關性質,為今後學平行線的判定做好鋪墊。本課設計的主要思路是通過讓學生觀察、實踐、操作等方式,使學生經歷實踐、分析、歸納等過程,從而獲得相關結論。

學生在觀察、實踐、操作之前,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以下幾點:1、注意想象木條在轉動過程中的位置變化情況;2、實際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平行線段,要把它們看成直線;3、強調畫平行線時要使用工具,不能徒手畫,還注意不能只畫橫平或豎立的圖形,要讓學生畫出一些變式圖形。

三、學校與學生情況分析

萬寧市第二中學是萬寧市一所普通中學,大部分的學生來自農村,學校的教學條件一般。我校七年級的學生沒有通過選拔考試,只是按要求就近入學。因此,大部分學生的基礎以及學習習慣較差。但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淡化了知識傳授、接受學習、模仿訓練等傳統的模式,而注重學生學習興趣與態度的培養,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另外,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他們都具有好動、好勝、好強的心理特點,現在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學生已初步形成了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學風,學生之間互相提問的生生互動的氛圍已逐步形成。

平行線教案篇4

教學過程

一、目標展示

二、情景匯入。

裝修工人正在向牆上釘木條,如果木條b與牆壁邊緣垂直,那麼木條a與牆壁邊緣所夾角為多少度時,才能使木條a與木條b平行?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

三、直線平行的條件

以前我們學過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如圖(課本p13圖5、2—5)在三角板移動的過程中,什麼沒有變?

三角板經過點p的邊與靠在直尺上的邊所成的角沒有變。

∠1與∠2是三角板經過點p的邊與靠在直尺上的邊所成的角移動前後的`位置,顯然∠1與∠2是同位角並且它們相等,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什麼?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簡單地說:同位角相等,兩條直線平行。

符號語言:∵∠1=∠2∴ab∥cd、

如圖(課本p145、2—7),你能說出木工用圖中這種叫做角尺的工具畫平行線的道理嗎?

用角尺畫平行線,實際上是畫出了兩個直角,根據“同位角相等,兩條直線平行。”,可知這樣畫出的就是平行線。

學習目標一:瞭解平行線的概念、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位置關係。

題組一:

1、叫做平行線。

如圖:a與b互相平行,記作,a。

2、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b只有與兩種。

3、下列生活例項中:

(1)交通道路上的斑馬線;

(2)天上的彩虹;

(3)閱兵隊的縱隊;

(4)百米跑道線,屬於平行線的有。

學習目標二:掌握兩個平行公理;會用三角尺和直尺過已知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

題組二:

4、通過畫圖和觀察,可得兩個平行公理:

①、經過點,一條直線平行於已知直線;

②、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符號表達式:若b∥a,c∥a,則。

5、在同一平面內直線a與b滿足下列條件,寫出其對應的位置關係:

①、a與b沒有公共點,則a與b;

②、a與b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則a與b;

③、 a與b有兩個公共點,則a與b;

6、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有()

a、有且只有一條;b、有兩條;c、不存在;d、不存在或只有一條

教學設計

1、落實教學常規,踐行學校《教師日常教學行為要求》。

2、優化教學策略,老師要真正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倡“學先教後”,讓學生“先看、先想、先說、先做”,老師依學定教,點拔引領,讓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交流、展示、應用”中內悟知識。提倡“當堂訓練”,在教學設計中,要將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形成能力的環節,當堂落實。力爭當堂完成“雙基”任務。

平行線教案篇5

教學設計

(一)情境引入

演示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的模型(如課本p13圖5?2-1)讓學生觀察,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直線a與b不相交的位置呢?這時,直線a與b的位置關係如何?在這種位置時,又有哪些性質?

揭示課題(板書):5.2.1平行線

(二)探討“情境引入中的問題”

活動一:

活動內容: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兩直線被第三直線所截的模型,進行轉動操作實踐(固定b與c,轉動a)。

活動方式:每位同學都動手實踐,同桌互相交流,並在班上反饋。

提出問題:

(1)轉動a,直線a從在c的左側與直線b相交逐步變為在右側與b相交,大家仔細觀察,再想象一下,在這個過程中,是否存在a與b不相交的位置?

(2)在生活的身邊,有很多線是平行的,大家找一找,我們教室裡的哪些線是平行的?校圖內有哪些線是平行的?

(3)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平行線,也找出了很多的平行線,那究竟怎樣的線叫平行線?

(4)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有幾種位置關係?

活動結論:

①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②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相交與平行。

注:教師通過例項告訴學生,平行線必須在同一平面內。

活動二:

活動內容:讓學生回憶活動一或讓學生再次轉動木條a,並仔細觀察其變化情況,在黑板上出示課本p14圖5.2-3,讓學生畫平行線。

活動方式:每位同學都動手操作實踐,以前後桌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交流,並選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饋。

提出問題:

(1)在活動一:轉動木條a的過程中,有幾個位置使得a與b平行?

(2)讓學生拿出工具畫圖,在p14圖5.2-3中,試過點b畫直線a的平行線,能畫出幾條?再過點c畫直線a的平行線,能畫出幾條?

活動結論: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活動三:

活動內容:教師出示自己準備好的圖片(課本p14圖5.2-2),讓學生觀察、分析、討論、交流。

活動方式:每位同學都仔細觀察分析,以前後桌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交流,並選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饋。

提出問題:

(1)平行線在生活中到處可見,有時也可組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教師出示如課本p14圖5.2-2的左圖),在這一個圖片中,哪些線是平行線?他們之間又有什麼位置關係?

(2)在體育活動中也存在著平行線(教師出示如課本p14圖5.2-2的右圖),在這個圖片中,旅遊池中的隔道繩之間有什麼位置關係?

(3)以上兩個例項中,說明了平行線具有什麼性質?

活動結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三)知識的鞏固與應用

1、課本p19習題5.2第7題。

2、選擇題(用小黑板展示)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過任一點p可以作已知直線a的平行線。

b、同一平面內的兩條不相交的直線是平行線。

c、過直線外一點只能畫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d、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四)小結

從本節課的學習活動中,你有什麼收穫?(由學生自己小結)

(1)知識內容小結:①平行線的定義及其符號表示法。

②平行線的兩條性質。

(2)學習方法小結:可以通過觀察、想象、實踐、分析等方式,來獲得平行線的有關知識。

(五)作業佈置

課本p20習題5.2第11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主要安排了三個活動來完成,上完這節課後,自我感覺比較好,因為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比較積極、主動,由於七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對模型、圖片都比較感興趣,全班學生都認真、主動地參與了觀察、想象、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得出結論。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感到不足的地方:第一,由於學生的基礎不夠好,有少部分的學生雖然積極參與了活動,但難於得出結論;第二,在實踐畫圖的過程中,操作顯得不夠熟練;第三,由於學校班額的人數過多,在小組討論、發表意見時,不能夠讓所有小組的代表都有發言機會。

標籤:平行線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