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搓麵條的教案6篇

精心設計的教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制定完善的教案有助於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科知識和教學要點,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搓麵條的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搓麵條的教案6篇

搓麵條的教案篇1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非常喜愛音樂遊戲,並喜歡模仿和表現自我,純真的心靈最容易被音樂遊戲喚起,跟隨著音樂舞之蹈之。《指南》中指出應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音樂遊戲《舞動的麵條》更是以幼兒熟悉的,與自己生活經驗相關的麵條為活動內容,形象具體而且生活化。在音樂的選擇中,教師注重以音樂節奏感強,段落分明、旋律優美、富有感染力的音樂,一下子就能激發幼兒的表現慾望,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體驗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創編,幫助幼兒在創編和遊戲中獲得快樂!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遊戲,體驗創編遊戲帶來的快樂。

2.能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與同伴進行遊戲。

3.瞭解麵條在煮的過程中不同的形態變化,嘗試用誇張有趣的肢體動作來表現不同形態的麵條。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在家觀察過父母煮麵條的過程。

教具準備:煮麵條的視訊和音樂。

道具準備:廚師帽、圍裙、筷子。

場地準備:活動場地用彩繩膠帶佈置成一個大圓為大鍋,四個小圓為碗。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出主題。

師:1.你們在家裡見過煮麵條嗎?2.麵條是怎樣煮熟的?

(通過談話活動,幫助幼兒回顧和整理已有經驗,自熱而然地進入主題。)

二、觀看視訊,初步瞭解麵條下鍋前後各種形態,嘗試模仿不同形態的`麵條。

1.觀看視訊,引導提問,幫助幼兒瞭解麵條的各種形態。

師:(1)麵條下鍋前是什麼樣子的?

幼:“麵條沒煮前是直直的、硬硬的”、“脆脆的、長長的”、“細細的”

師:(2).麵條下鍋後發生了什麼變化?

幼:“麵條下鍋時慢慢變軟了、變彎了”“像媽媽的頭髮卷卷的、彎彎的”)

師:(3).水開了,麵條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幼:“水開了麵條上下翻滾、跳上跳下”、“麵條不停扭動、互相纏繞、粘在一起”

(幼兒通過觀看煮麵條的視訊,直觀形象感受麵條在煮的過程中不同的變化,把熟悉的生活場景呈現在幼兒面前,幼兒觀看的很認真,回答問題也很積極。)

2.啟發幼兒模仿各種形態的麵條

師:現在我們把自己想象成快樂的麵條,來模仿麵條下鍋前、下鍋後、水沸騰的不同變化。

幼:有的用“伸直的手臂”、有的用“直立的身體”,還有的幼兒“躺在地上伸直雙腿”來表現直直的麵條。

幼:有的用“慢慢扭動的身體”,有的用“旋轉的手臂”來表現彎彎的麵條,有的用“彎腰”表現彎彎的麵條。

幼:有的用“旋轉”、有點用“轉圈”,有的用“跳躍”來表現

水開了麵條上下翻滾、跳上跳下。

(通過觀看視訊,幫助幼兒直觀形象地感受麵條在煮的過程中,不同的形態變化,而教師有針對的提問,極大地激發了幼兒表達的願望。從而進一步引導幼兒模仿麵條的不同形態,大多數幼兒都樂於參與。)

三、欣賞音樂,感受音樂不同的節奏變化,並創編相應的動作。

1.完整欣賞音樂,初步瞭解音樂不同性質。

師:音樂有三段,聽了第一段音樂有什麼感覺?

幼:“聽到第一段音樂感覺很有力、有勁”

師:聽到第二段音樂和第一段音樂有什麼不一樣?

幼:“聽到第二段音樂感覺慢、舒緩”

師:聽到第三段音樂有什麼感受?

幼:“聽到第三段音樂感覺很興奮、很激動”

2.分段欣賞音樂,引導幼兒根據音樂創編相應的動作。

師:聽第一段音樂,把自己想象成麵條,用動作你想怎麼做?

幼:幼兒紛紛展開想象,用跺腳、直立雙臂、雙手行走,身體僵直跳入鍋中

幼:聽到第二段音樂,幼兒用身體、手臂表現麵條慢慢變軟,彎曲、雙臂相抱表現麵條纏繞。

幼:聽到第三段音樂,水開了幼兒越來越興奮,節奏越來越快,用奔跑、上下翻滾、跳躍表現沸騰的麵條,關火了,用身體表現麵條靜止不動

3.提煉動作,全班幼兒跟著音樂完整表演一次。

(幼兒聽到音樂異常興奮,有的跟著音樂跺腳、揮手、手舞足蹈,躍躍欲試,教師通過引導、啟發、提煉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麵條沒下鍋前、下鍋後、水開時的變化:直直的——變軟——纏繞——翻滾,在優美的音樂中,他們想象自己就是麵條,在鍋裡不停地變換動作:第一段音樂雄壯有力,用直立的雙臂和雙腳表現“直直的麵條”、第二段音樂很慢很柔和,用柔軟的身體和手錶現“柔軟的麵條”、第三段音樂節奏越來越快,用旋轉、轉圈、跳躍、奔跑表現上下翻滾,用相互抱在一起表現纏繞等。)

四、遊戲:煮麵條

1.第一組幼兒參與遊戲。(教師扮演廚師,幼兒扮麵條一起遊戲,提醒幼兒根據音樂變換動作。)

2.第二組幼兒參與遊戲。(幼兒扮演廚師,老師扮演麵條媽媽帶麵條寶寶遊戲。

3.全班幼兒參與遊戲。

(音樂響起,“麵條”雄壯有力行進在鍋的外圈,教師以廚師的身份參與遊戲,廚師說:水開了,“麵條”下鍋了——“麵條”紛紛跳到鍋裡,沉在鍋底——慢慢的“麵條”浮起來了,變彎了、變軟了,水開了——“麵條”上下翻滾、互相纏繞。關火了,“麵條”一動不動,開始撈“麵條”到碗裡了——“麵條”跳到“碗裡”。廚師撒各種調料啦,花生醬、麻辣鮮、蔥花——攪拌“麵條”,“麵條”——抖動——舒展。)

(教師用幼兒的生活經驗串聯起遊戲的情境,配以節奏鮮明的音樂,極大地激發了幼兒,促使幼兒對音樂遊戲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至始至終都十分投入,熱情不減。)

五、放鬆結束

師幼一起品嚐香噴噴的五香麻辣面。

(活動雖然接近尾聲,幼兒意猶未盡,他們仍然沉浸在遊戲的情境中,興奮、愉悅溢於言表。)

活動延伸:

1.在角色區,鼓勵幼兒扮演廚師,做各種味道的麵條。

2.在表演區,兩人以上合作表演麵條互相纏繞,相互連在一起又快速分開的遊戲。

搓麵條的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根據音樂的特定變化表演的走、停、跑。(重點)

2、努力在音樂停頓的地方做出不同造型。(難點)

3、剋制地根據音樂和故事情境參與表演遊戲:輕走、快停、跑動時不碰撞或推搡他人。

4、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遊戲表演。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6、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並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7、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錄音、貓和小頭飾各一個。

2、供幼兒遊戲用的“香腸”教具、小椅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瞭解遊戲背景

師:我是一隻小,這是我最愛吃的香腸。我以前有很多,可是被那隻總愛欺負我的貓搶去了,我好不容易才拿回來一根,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拿回來的嗎?那天,小貓在家裡走來走去的看著香腸。我悄悄的跟在他身後,小貓剛一轉身,我就停下躲好;他走來走去,我就跟著他悄悄著走,就這樣走走停停,趁小貓不注意,我急忙跑過去抓起香腸迅速跑回了家。

二、熟悉遊戲音樂

完整聽音樂後提問:你聽見了什麼聲音?你會怎麼辦?什麼時候要拿起香腸迅速跑回家?

三、通過手指遊戲熟悉遊戲情節

1、教師哼唱旋律帶幼兒玩手指遊戲。

2、教師帶幼兒隨音樂做手指遊戲。

四、示範遊戲玩法,幫助幼兒理解遊戲角色

1、教師完整隨音樂示範。

2、幼兒學習。

五、幼兒遊戲教師在幼兒遊戲過程中對出現的問題隨機、適時指導。

六、改變遊戲情境,提高遊戲趣味性

師:這次我們要先經過一片小樹林、再經過一個小山坡、然後過草叢、最後來到小貓家裡經過一面牆才能拿回香腸呢。

1、引導幼兒做出不同躲的動作。

2、部分幼兒遊戲。

3、教師與全體幼兒遊戲。

七、結束

師:我們一起去分享我們的美味吧!

活動反思

我這次進行的是一節中班音樂遊戲活動《貓捉》。歌曲幽默、詼諧,表現的是幼兒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動物——貓和,很貼近孩子們的生活,我在活動中設計一個“貓捉”的遊戲,來增加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這個遊戲我想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幼兒嘗試來創編簡單的遊戲玩法,商量制定遊戲規則。讓幼兒真正地參與進來,成為學習的主人。

活動中,請幼兒自己開動小腦筋,來創編動作、創編遊戲,他們的情緒一下高漲起來,活動達到了高潮。有一個孩子想到了小先悄悄地走出去,然後說:“小花貓,你沒有看到我吧!”別的小朋友不同意了,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不行,那樣小花貓就會來了,就聽見了。”那個孩子說:“那小輕輕地小聲說,不行嗎?”大家還是不同意,說:“小聲說也不行,就是應該一點聲音也沒有,悄悄地才行。”最後,大家同意了小就應該悄悄地走出去,然後東看看,西瞧瞧,見沒有小花貓,再開始偷東西吃。接下來,遊戲的最後,小花貓抓住了小,這個小該怎麼辦呢?小朋友們又展開了熱烈地討論。有:把他吃掉;有:把他使勁玩一玩,再吃掉;立刻有了不同意見:“不行,那樣那隻小太慘了!”這時,教師及時把他們拉了回來,教師說:“那我們可以讓這隻小下次遊戲時……”小朋友們立刻接上來說:“讓他當小花貓。”整個遊戲的討論過程都非常地熱烈,孩子們很投入,都各抒己見,積極性很高,活動氣氛非常活躍。

活動結束後,我進行了自我評價與反思。在進行這節教學活動時我充分抓住小和小花貓的鮮明對比的形象,把它們作為該活動的學習主線,同時整節活動能圍繞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教學環節,突出幼兒主動參與的意識,因此該活動在進行時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特別是在該活動的結尾處,幼兒自己設計的“貓捉”的遊戲,在師生一起玩時,這個環節更是在活動上掀起了一個高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都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這次活動結束之後,我也感悟到幼兒園教學遊戲化的探索,不僅改革了教學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觀的變革問題,我們要充分挖掘遊戲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進一步探究如何將要傳授的內容巧妙地滲透到遊戲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娛樂和學習的有機統一,使幼兒在遊戲中愉快地學習,健康成長。

搓麵條的教案篇3

目標

1、培養幼兒聽辨音級上行、下行的能力。

2、並通過遊戲活動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過程

小朋友你們聽,誰來了,“喵喵……”(小花貓)

小花貓可喜歡交朋友了,你們想和小花貓交朋友嗎?(想)

那快過來和我一起玩吧,咱們一起說個兒歌好不好?(一隻小花貓,聰明又勤勞,喵喵,聰明又勤勞)站著說用高音說。第二遍蹲著說用低聲:第三遍站著說用高聲。

噓,你們聽誰來了

這個可惡的小,老是偷吃糧食,還總是跑來跑去,可煩人了,你們聽小跑到哪裡去了。(上行音階)再聽(下行音階)

待會兒我們去捉好不好?(好)但是在捉之前我們得先練好本領,要知道她的去向才能捉住它們。對不對?下面我們來當的臥底,混進中間,來熟悉一下它的作案情況,當你們聽到上行音階時你們用身體動作表示出來,它跑哪去了,是跑上還是跑下。如果是下行音階同樣也是用動作表示出來。……

你們的耳朵真靈,我想呆會兒我們就可以捉了。下面請一些小朋友先當,誰來……小們你們聽好了,當你們聽到上行音階時,你們應該跑向哪裡躲起來(高房子),如果是下行音階你們要躲哪裡去呢?

而小花貓們當你們聽到上行音階時你們猜一猜應該跑向哪裡了(高房子),相反,當你們聽到下行音階時你們猜一猜應該跑向哪裡了(低房子),如果聽到(教師就在c調高音i或低音上1的主三和絃商彈了三遍)就是捉的訊號,你們就可以轉身去捉,捉之前千萬要聽清在那個房裡,看那隻小貓最聰明,捉的最多,明白了嗎?

好,那咱們在捉之前先唱一首歌,鼓一鼓勁兒。“一隻小花貓……”小花貓轉過身,聽仔細,小們你們也要小心了。……(玩)

交換一下……

小朋友表現得真不錯,都抓到了,小花貓特別高興交了你們這些能幹的好朋友,咱們一起來慶祝吧!唱:一隻小……

結束

交換一下……

小朋友表現得真不錯,都抓到了,小花貓特別高興交了你們這些能幹的好朋友,咱們一起來慶祝吧!唱:一隻小……

結束

教學反思:

?貓捉》是一首充滿童趣、富有情景、節奏鮮明的兒童歌曲。我根據小班幼兒思維處於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穩定的特點,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表演法、遊戲法、情境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幼兒扮演小,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覆感受音樂旋律和歌詞,提高對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搓麵條的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的劇本的理解,能夠大膽的表演角色。

2、能根據音樂的節奏,把動作和表情做到恰如其分。並能說出,劇中所表達的情感。

3、在大家合作表演下,對錶演與模仿更加的充滿興趣。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貓和的ppt(圖片音樂)

2、小小影視角(給幼兒欣賞模仿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用教師是導演,來招小演員,來激發他們表演慾望。

師:今天啊,江老師還有個新稱呼,叫做江導演。聽說xx小朋友很有表演天賦,那到底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很會表演啊?

二、根據老師所表演的劇本,自己理解劇本中貓或者的情緒。進行表演。

師:你們什麼時候會興高采烈的?那是怎麼樣表現的呢?

三、缺乏表演的動作,再引入動畫片根據動畫片裡貓和,豐富的動作和表演。進行模仿,學的更多的表演的動作與表情。

再次來體驗興高采烈如何表演。

四、第二個劇目,讓幼兒嘗試飢餓難耐是如何表演的,並且體會小的心情和感受。

教師先來表演劇目二,問:這時候出來了誰?

這是一隻怎麼樣的小,它怎麼了?(引出飢餓難耐)那它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嘗試模仿飢餓難耐。

跟著音樂體驗。(注意動作和表情)

五、繼續引出下段的劇本,進行表演。

六、組織遊戲,進行配樂表演。

先聽音樂讓他們猜在幹什麼,然後總結他們的。引出第三個劇目。

繼續是老師來表演(注重表情和動作)問:"想到了什麼方法?可是對方是貓呀,要是醒來可就糟糕了,小是怎麼去偷的"(小心、偷偷的去偷……引出小心翼翼)請他們來表演,如何小心翼翼。

1、首先,由老師作為貓,小朋友作為,去偷那條大魚。(分清楚,去偷時候的小心翼翼和貓伸出爪子時的驚恐萬分)

2、再由一部分小朋友做,一部分做貓體驗不同的情緒和心情。

3、最後,可以離開小椅子,更大範圍的去表演。例如:可以躲到某小朋友後面、慢慢吞吞的前進等

六、分組活動,選出貓和。將整個故事,完整的表演一遍。

七、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在"影視角"自由選擇動畫,模仿與表演練習。

2、編排一個動畫經典表演。

反思與分析

1、選材新穎動畫《貓和》一直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而動畫中,貓和豐富的動作與表情,給孩子們帶來了極大的興趣和模仿的動力。孩子們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跟著做動作與表情。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一定是非常的濃厚的。

2、教學形式多樣,即體現了集體活動,又關注了小組活動以及個別活動。

3、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資源、多媒體這種聲形並茂的教育輔助材料,它生動形象的提點容易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讓幼兒敢說、敢做、敢演。教師以角色的身份參與到表演與模仿,引導孩子們豐富的表演,體現了師幼互動。

4、重視分層引領,先由"聽"與"看"後由"說"與"演"。在孩子們表演的極其精彩與生動時,給予鼓勵與表揚。

5、與孩子們互動及分組遊戲,讓整堂課不乏味,讓孩子們有極大的興趣參與與配合。

可能出現的問題:1、孩子們比較好動,在一起表演的時候很容易離開座位,不聽指揮,又容易一起蹦跳,摔在地上等。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2、在看動畫過程中,或者在表演過程中,孩子們會把這個當做遊戲,無論劇中應體現開心還是難過,他們都會很開心與興奮。

搓麵條的教案篇5

一、設計意圖

陳鶴琴先生說過:"大凡健康的兒童無論是遊戲、散步或工作,他們本能的都愛唱歌,表現出音樂的律動。"是的,幼兒從小就具備了學習音樂的潛力,而遊戲是孩子表現生活、表現學習的重要方式,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活動。如何將音樂與遊戲有機地整合,讓幼兒在遊戲中更好地掌握音樂的性質、領略音樂的神奇,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我首先選擇幼兒熟悉的、與生活經驗相關的麵條,作為活動的內容。並充分抓住孩子愛遊戲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發情感、表現自我。讓幼兒將生活經驗遷移到音樂中,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領略到音樂的三段體結構(中速,慢板和快板),並理解音樂的性質,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創造性的表現。

二、活動目標

1、在瞭解煮麵條的基礎上,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創造性的表現;

2、能理解音樂的性質,根據音樂內容進行表現。

3.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遊戲。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三、活動準備

1、生活中有見過煮麵條的經驗;

2、音樂磁帶、錄音機、大鍋(帖在地板上)教學拼圖(沒煮前的麵條,放在鍋裡的麵條,水沸後的麵條。

四、活動過程

(一)回憶表現的物件1、集體交流師:你們見過爸爸媽媽煮麵條嗎?(有)麵條沒煮之前是什麼樣兒?(豐富硬梆梆,直楞楞的,脆脆的等詞彙)麵條下鍋之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慢慢變軟,慢慢變彎)水開了,麵條又變成什麼樣子了?(繞來繞去,麵條粘在一起)麵條煮好了,還要做什麼呢?(加調料讓麵條更好吃,還要記住關火,對幼兒適時進行安全教育)(過渡語)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曲子,小朋友們仔細地聽,這首曲子表現得是什麼,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好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二)傾聽與想象1、第一遍:傾聽與感受提問:這曲子好聽嗎?那你們覺得有幾段?小朋友的耳朵真靈都聽出來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呢(雄壯有力很有節奏)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慢、柔、舒緩)第三段有什麼樣的感覺?

教師小結:老師覺得這首曲子很像我在家煮麵條的過程,第一段雄壯有力就像沒煮的麵條一樣硬梆梆,直楞楞的,第二段很慢很柔就像慢慢變軟的麵條,第三段音樂節奏越來越快一聽就像在鍋裡打結的麵條繞來繞去的。

(過渡語)我們邊聽音樂邊把它畫下來吧。

2、第二遍:傾聽與匹配(過渡語)王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幅圖,請你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應該放在這在3段中的哪一部分呢?

3、第三遍:傾聽與匹配——請幼兒根據音樂貼相應的圖,並想象動作。

(出示圖片2:放在鍋裡的麵條)提問:這一張呢是什麼樣的麵條呢?可以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現(集體表現,教師融入適時鼓勵表揚)。

(出示圖片1:沒煮前的麵條)提問;這一張是什麼樣的麵條呢?(硬梆梆的直愣愣的,像沒下鍋的麵條)應該放在哪兒呢?你覺得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呢?(幼兒隨音樂自由表現,教師融入)(出示圖片3:水沸後的麵條)最後一張圖片,應該放在哪裡呢?這一段可以怎樣表現呢?(集體表現,教師融入適時鼓勵表揚)。麵條煮熟了,關火了,麵條不會再動了,我們擺個造型吧。

(過渡語)小朋友剛才想了好多的不同動作,我們來聽音樂把動作連起來表現出來吧!

4、感受音樂隨音樂表現各段動作(過渡語)剛才小朋友都表演得非常好,可是這首曲子裡有一個很特別的聲音,大家聽出來了吧?

5、難點:尋找滑音(麵條下鍋的音樂)剛才這個聲音就像是有東西掉下來一樣,那我們一起來聽聽看這聲音到底在哪裡呢?(放第一段音樂和第二段的開頭)這時候麵條下鍋了,我們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呢(集體表現,教師融入)。

(過渡語)小朋友想了很多面條下鍋的動作,那現在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完整地來表演一次吧,記住一聽到這個特別的聲音麵條就要下鍋了。

6、完整表現樂曲(啟發幼兒做出不同的動作)(三)音樂遊戲第一遍遊戲:

(老師穿圍裙拿勺子)我是廚師,在我要正式開始煮麵條了,今天我準備了一口大鍋,請麵條們都站在鍋的外面,聽到了特別的聲音時才能下鍋。

第二遍遊戲:

我要請個小朋友來當個廚師,其他小朋友都來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吧。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優點:

1、圖譜的出現對幼兒理解曲式提供抓手。

2、活動設計結構合理,環節流暢。

不足與建議:

1、教師對幼兒動作評價較為單一、寬泛,應針對動作與音樂聯絡,動作表現音樂的程度評價。

2、活動目標與活動過程缺乏聯絡,沒有準確地把握欣賞活動的特點。

3、幼兒的欣賞活動要尊重幼兒的想象和自我感受,為何賦予麵條形象的匹配,這是來源與幼兒還是來源於教師。

搓麵條的教案篇6

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為此,我選擇了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煮麵作為活動的切入點,讓幼兒在瞭解了煮麵的過程的同時,感受麵條的不同變化,在結合音樂節奏的明顯變化發揮想像,用誇張的肢體語言大膽模仿和創造性的進行表現。從而讓幼兒發現美,表現美,並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以及明顯的節奏變化,想象並用誇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麵條的不同動態。

2、在音樂遊戲中體驗自由表現角色的快樂。

3、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重點:

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以及明顯的節奏變化,想象並用誇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麵條的不同動態。

活動難點:

能大膽想象並創編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音樂《快樂的麵條》、煮麵的視訊、廚師服和廚師道具等。

活動過程:

一、自我介紹,引出活動

二、觀看視訊,感受麵條的變化。

1、播放視訊,引導幼兒觀察煮麵過程中,麵條的變化。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感受麵條的變化。

(1)師:小朋友們,我煮的麵條是怎樣跳舞的?

(2)引導幼兒說說麵條的變化。

三、感受樂曲的節奏,用肢體動作表現麵條的變化。

1、鼓勵小朋友用肢體動作表現沒下鍋時硬硬的、直直的麵條。

2、播放音樂第一段,集體表現下鍋之前面條的樣子。

3、鼓勵小朋友用肢體動作表現剛下鍋時慢慢彎曲變軟和廚師攪拌時的麵條。

4、播放音樂第二段,集體表現下鍋之後麵條變軟和廚師攪拌時的樣子。

5、鼓勵小朋友用肢體動作表現麵條沸騰時不斷翻滾、轉圈、跳上跳下的麵條。

6、播放音樂第三段,集體表現麵條沸騰時不斷翻滾、轉圈、跳上跳下的樣子。

四、組織、開展遊戲

1、明確遊戲規則和要求。

2、教師扮演廚師,幼兒扮演麵條進行第一次遊戲。

3、總結遊戲,進行第二次遊戲。

4、為客人老師煮麵條,再次進行遊戲。

五、結束活動

師:啊!客人老師對我們煮的麵條讚不絕口——太好吃啦!我們小朋友們都還沒吃到的,我們重新找間大"廚房"繼續煮吧!

活動反思: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