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2年《走在人生邊上》讀書心得800字範文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功之旅始於讀書。人生因閱讀而充實。那麼看了某些書籍後有什麼想法呢?可以通過寫讀後感的方法記錄下來,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2022年《走在人生邊上》讀書心得800字,歡迎參考查閱!

2022年《走在人生邊上》讀書心得800字範文
2022年《走在人生邊上》讀書心得800字

下班前聽vivo問有誰看了楊絳的新書走到人生邊上,好奇了一下,於是路過季風書園找了一本。

商務印書館印得非常薄,第一部分是以走到人生邊上的主題系列,幾乎是一個老太太的非理性漫遊,楊絳不斷地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時而引用蘇格拉底,時而是孔子的論語。不能說對人生毫無見地,也很像一個過來之人,走過了慢慢的人生長河,在行將凋萎的時刻留下了一點思考,以饗人間還記得她的人。

楊絳的一生似乎都圍繞著如何做人這個角度,那種非常細膩的江南人固有的柔情,但她的筆端,總讓人覺得遊走在執拗和過於細膩、內斂的人情。這在第二部分稱為“註釋”的部分顯得更多一些。

第二部分都是獨立的小段落,都是很好的小題目,記人記事,用字乾淨洗煉,常見的“季康體”,會忽然在末尾引出一個出其不意的想法。楊絳又留了個題目叫做“他不知道自己在騙人?”,再次提及她的鄰居,省略的好像是錢鍾書和楊絳與鄰居對罵對打的事情;寫得很好,罵人不帶髒。

有個小疑惑,為什麼非要在寫到某個歷史哲人的時候,背後加一個生卒年呢?比如蘇格拉底(某某年到某某年),WilliamJames(某某年到某某年);難道是老太太自己寫好的,怕別人搞錯誰是誰?

有個小缺憾,有篇寫南宋韓侂冑的,把名字寫成了“佗”,雖然都念託。可能是編輯麼仔細查,或者是我不知道這兩個字是通的。

2022年《走在人生邊上》讀書心得800字

首先,該書是在楊絳女士96歲時寫成,也許很多人在這個年紀,已經病臥於床,無心學術,抑或是早已命歸西天,去了另一個世界。可又正是這個年紀,正是走到人生邊上的時候,對人生的感慨也是最多的,楊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下這一本書。

人活在世上的價值到底有什麼?楊先生在書中不止一次的思考這個問題。楊先生在書的一開頭就提到了死的問題,按著中國的抑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傳統,說死都是不好的,可不提不代表不用面對。人類懼怕死亡,是普遍的規律,所以有很多淡化死亡的說法,有說去往天堂的,有說去往西天的,但天堂和西天在如今的科學下不都不復存在了嗎?

對於人生一世到底有何價值,楊絳先生提出,重要的不是一個人在他或她的一生中作出了多大貢獻,而是本身身為人、身為萬物之靈這件事就很重要。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真正價值所在,才不會因建功立業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因默默無聞而自怨自艾。

書中也提到了對善惡的思考,性善和性惡,兩個矛盾的方面,一直被人所爭論。現在或許大都相信性惡論,於是出現各種各樣的"信任危機",就拿我們來說,好逸惡勞就是我們經常表現出來的惡。不到最後關頭絕不完成任務甚至到了最後關頭也完不成,這種現象叫"懶癌",在多少人身上,懶癌體現得淋漓盡致。而楊先生在書中則是從人的本性出發,提出人的靈性良心是主宰著人之善惡的關鍵。靈性良心佔上風,人們就可剋制住小我,控制住貪逸的本性,靈性良心被棄置,那這個人的良心也就輸了,內心的慾望膨脹,往往變成極惡之人諸如希特勒,墨索里尼之類。本性是好的,才改的好,本性就是惡的,怎樣也變不回好的,這也是我自己認同的。

我慶幸我還走在人生的中央,很多問題可以從現在開始重新思考。我也相信我們的本性是好的,是可以改過來的,是可以變勤奮的。

2022年《走在人生邊上》讀書心得800字

上週看完了楊絳女士晚年所著的《走到人生邊上》,頗有收穫。

首先,先生提出神和鬼是否存在的問題,以古籍《論語》中孔子的觀點和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依據,推匯出“沒有見到過不代表不存在”的觀點。那麼在這麼一個未知的世界中,人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呢?每個人都有雙重本性,一個是靈性良心,一個是血肉之軀(即善惡雙重本性),而對於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的問題,先生的觀點是分兩個階段:最初的嬰兒階段是本善的,但過了這個階段人的慾望開始生長,劣根性慢慢浮現。這是就會出現靈與肉的矛盾與鬥爭,在這個爭鬥中,難以出現一方完全壓制另一方的情況,修道之人亦有慾望隱隱浮現之時,而萬惡的罪人在晚年也往往會有一絲內疚,所以更多的情況是靈與肉的妥協。既然自然的存在情況與人的本真已定,那麼人會由天命決定嗎?先生舉例自己的家庭經歷,相信天命的存在,人一生的經歷中許多都是當時的處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關鍵時刻做出選擇的還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運途比作河,船隻能在河裡走。但船要擱淺或傾覆時,船裡還有個我在做主,也可說是這人的個性做主”。天地造人,讓人在大環境中自我完善自我成長,外界環境可能非常艱苦,人便在其中鍛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運用適當的方法,鍛鍊我們的靈魂,肉體只是媒介,那麼即便我們百年歸天,肉體腐爛消失,我們還留下一個好的靈魂,靈魂固然不滅,只是不知道會飄往哪裡罷了。

正文之後先生用許多小故事作本書的註釋,展現不同的靈魂。人一輩子,最難得的是活得明白,我們乘一葉扁舟,在生命的大河中動盪起伏,顛沛流離,或許迷失在風雨中,或許安然於陽光裡,待到走到生命盡頭再來回望,才會發現也許人生的道理很簡單。仍記得研一時給我們上哲學課的韓國教授說,魚是無法知曉自己身在水中的事實的,我們通過事物的邊界來認識事物,人生也該是如此吧,需等到最後畫句點的時候才看得清整體。須時刻謹記,不要被眼前的事物矇蔽了眼睛,任何情況下都要秉持自己的信念,記得天地之間為人的本質。在熱鬧的世界,守住一方自己的天地。

摘錄幾句很喜歡的書評:

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我分明看見她在細心地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為了讓這顆靈魂帶著全部最寶貴的收穫平靜地上路。 ——周國平

楊絳的散文平淡、從容而又意味無窮。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讀她的散文更像是聆聽一位哲人講述些煙塵往事,在平靜、平淡、平凡中有一種卓越的人生追求。——盧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