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篇

教案也可以幫助教師評估課程的效果,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進,教案的設計應當符合特定學科的教育標準和要求,以確保內容的完備性和準確性,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篇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1

《映象對稱》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三課時(第69、7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 知道映象對稱圖形的特點。

2. 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映象對稱的相對性。

3.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體會映象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具準備

鏡子、教科書第71頁的開放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鏡子,創設情境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裡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麼回事?

二、引導探索,體驗映象對稱的`特點

1. 出示教科書第6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麼會出現兩棟房子、六隻天鵝?怎麼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裡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 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遊戲。

(1)發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辦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麼?(小組活動)

小組彙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摺……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並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觀察鏡子裡的你面部表情的變化。

(3)出示教科書中第69頁的小朋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朋友在幹什麼?鏡子裡面的小朋友又在幹什麼?

3.師說:“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裡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裡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裡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裡的我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 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裡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71頁第5題)

2. 找朋友。

3. 思考題:第71頁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和簡便寫法,進一步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能靈活、正確的計算連加、連減的題目。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和遷移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數學應用的意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練習,在個性化及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和簡便寫法。

教學難點:

能靈活、正確的計算連加、連減的題目,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創設情境:

今年農場的南瓜豐收了,同學去幫助收南瓜,他們分小組進行比賽,下面是他們比賽的統計,你能獲取哪些數學資訊?

第一組 28人

第二組 34人

第三組 22人

二、新課學習

1.教師:三組一共摘了多少個?

學生:28+34+23

小組討論:怎樣計算?

彙報: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如何計算?

教師:這個算式該怎麼算呢?

同樣是加法,它和我們前面學習的進位加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導學生說出:

前面我們學習進位加法只有兩個數相加,這裡有三個兩位數相加,是一道連加算式。

教師:再比較一下28+34+22這個算式和我們黑板上的8+4+2這個算式,你又有什麼發現?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後回答出:

兩道都是連加,只是連加的範圍不同而已。

教師:那它們的計算方法是否一樣呢?

引導學生猜測它們的計算方法可能是一樣的,都要數位對齊後,從個位加起,相加滿10都要向前一位進1。

教師:同學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

下面請小朋友們在小組內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組想的辦法更多、更好!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後再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後全班彙報。

主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種演算法進行彙報:

整十加整十,個位數加個位數,然後再合起來:

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把和與另一個數相加:

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把和與第一個數相加:

學生彙報後教師整理在黑板上並追問:

除了這些演算法,我們可不可以用我們前面學過的豎式來計算呢?

用豎式又該怎麼算呢?

引導學生嘗試列出豎式後並抽其中的兩個同學投影展示。

主要引導學生列出右面的豎式:

2 8 6 2 2 8

+ 3 4 +2 2 +3 4

6 2 8 4 6 2

+2 2

8 4

如果有學生能列出豎式的第二種寫法就請學生列出後說一說他是怎麼想的,如果沒有學生列出豎式的第二種寫法教師則作如下的引導:

教師:其實這種豎式還有另外一種寫法,大家想知道嗎?

引導學生看書自學後再抽一學生投影展示。

教師:豎式的這兩種寫法是一樣的嗎?相比之下你更喜歡哪種?為什麼?

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豎式,其實計算過程是一樣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種寫法更簡單一些。

教師:不管是用哪種方法計算,你覺得三個數連加與兩個數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呢?

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引導學生說出三個數連加比兩個數相加要複雜一些,特別是涉及進位的問題,因此要特別注意。

2.教學例2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教師:同學們已經會算連加的算式了,根據這個情景圖,你又能列出怎樣的算式?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教師:這是一個什麼算式?

學生:連減算式。

教師:這個連減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連減算式比有什麼不同?

引導學生說出:以前學的連減算式是20以內的,85-40-26是100以內的連減,並且需要退位。

教師:根據我們前面的學習經驗,你能試著計算這道連減算式嗎?

教師放手讓學生試著計算,教師巡視觀察,發現不同的演算法,對有困難的學生儘量指導學生用豎式進行計算。

學生嘗試計算後彙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板書連減的演算法,主要引導學生列出以下兩種豎式計算:學生列出豎式後請學生分別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教師:在做這道題時哪個地方最容易做錯?能給其他的同學提個醒嗎?

讓學生髮現最容易做錯的地方就是兩次相減時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考每步的計算結果。

教師:在做連加連減的計算時要注意什麼?

引導學生回答:在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中依然要注意進位和退位的問題。

三、結論總結

1.整十加整十,個位數加個位數,然後再合起來;

2.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把和與另一個數相加;

3.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把和與第一個數相加;

四、全課小結

教師:同學們,在今天這節課上,你都學會了些什麼?有哪些收穫?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3

1、講清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如講解例題:53.40 - 49.80學生不大容易講出算理,但通過小組合作,全班討論的方式,針對錯例,有學生說出了錯的理由,學生比較自然的說出相同數位沒對齊或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相加減等。

2、關注學生學習,強化學生自主學習,促進三維目標的落實。整節課著重關注的學習過程,注重挖掘利用學生練習中生成的錯誤,注意面向全體,傾心聆聽學生的發言,給他們改正錯誤,成功展示自己的機會,通過剖析錯誤,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讓所有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3、注重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責任感,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使學生在本節課中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穫和數學感悟。

4、石老師的課挖得深、挖得透,努力拓展學生的探究空間。

石老師的課讓人看到了課中的挖掘思維含量,拓展延伸學生的思維空間。她的課就在於不只讓學生知其然,更讓學生自主探究出所以然,引導學生探究出法則背後的知識。學生的思維總是在老師的設疑中步步深入,學生經歷了刨根問底、追本溯源的思考過程,這就是科學的探究過程,就是在研究科學、自主建構知識。李老師的課挖的透,還在於問題設計得好,問題設計的有空間,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所以,這樣的問題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開發和鍛鍊。

5、和諧的師生的關係。

課堂是學生的,就要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去研究、思考、發現。數學不在於學到多少知識,而在於真正使學生思維受到鍛鍊和啟發。本節課,李老師幾乎沒有講,她所做的只是在關鍵處設疑和恰當的總結,引著學生的思維步步深入,學生始終處在探究的主體地位,所以,學生真正得到了鍛鍊。老師講得少。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樂於探究、

2、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識、

3、通過整理算式,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準備

彩筆、白紙、小棒、圖片等、

教學過程

激發學習熱情

活動一:同學們喜歡看特技表演嗎?請同學們欣賞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圖片:飛行表演

2、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飛行員在表演,有紅色隊和隊;

我想到了紅色隊比隊多多少人?

隊比紅色隊少多少人?

紅色隊和隊共有多少人?

我還想到了長大後要像他們一樣學習飛行表演、

……

二、探究解題策略、

(一)活動二:尋找生活中數學問題、

1、根據同學們提出的數學問題,列出相關算式,寫在本上、

2、學生彙報,說明算式的含義,並對算式進行分類、整理、

(二)活動三:重點研究11減幾的算式、

1、學生彙報,體現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方法1:出示圖片:圓片

從11個當中去掉7個,從圖中看出結果是4、

方法2:出示圖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減,從11根當中減去7根,還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後再連續減、

11-1-6=10-6=4

方法5:把減數7湊成10,多減後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係得出結果、

因為:4+7=11

所以:11-7=4

課間遊戲:小朋友們,累了吧?咱們一起說個歌謠吧、

歌謠: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

二隻青蛙,二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

三隻青蛙,三張嘴,六隻眼睛十二條腿;

四隻青蛙,四張嘴,八隻眼睛十六條腿;

(三)活動四:培養思維有序性

思考:你從中發現了什麼?

11-2=911-9=2

11-3=811-8=3

11-4=711-7=4

11-5=611-6=5

11-6=511-5=6

11-7=411-4=7

11-8=311-3=8

11-9=211-2=9

三、培養數學技能、

(一)看圖列式(出示圖片:小鳥和小鴨子)

(二)看圖列式(出示圖片:松鼠和小兔子)

(三)出示圖片:小貓釣魚

教師談話:週末了,小貓歡歡和笑笑到池塘去釣魚,它們倆在為誰釣的魚多,誰釣的魚少爭吵呢?小朋友們,快來幫幫它們呀!

(四)出示圖片:小熊射門

教師談話:森林運動會上,其中一項比賽是足球射門、看圖回答問題,看誰填的數最多,時間3分鐘、

教案點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獲取學習資源。

入課時,通過觀察空中飛行表演,讓學生大膽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現實問題,並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列出相關算式。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維空間,同時用事實印證了數學來源於生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體現了數學的實用價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及推理能力。

國小數學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本節課在解決11減幾的問題上,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平臺,準備了圖片、小棒等等。為學生提供了寬泛的學習材料和充裕的學習時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通過畫一畫、擺一擺以及邏輯推理,從不同角度通過多種方法解決了問題。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注重整理歸納,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通過讓學生整理11減幾的算式,並討論從中發現了什麼。既培養了學生善於觀察、思考的好習慣,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四、變“書本”中的作業為“情境”中的作業,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喜歡數學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名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在設計一節課時,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實踐證明:情境教學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徵,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圖文並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節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節課注重情境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課伊始,以精彩的飛行表演入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結尾,變“書本中”的作業為“情境中”的作業,使學生興趣濃厚,樂於探究。

探究活動:

接力賽

遊戲目的

1、使學生能熟練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

2、通過遊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遊戲過程

1、以班級為單位活動、

2、教師任意說一個20以內的數,第一個學生任意說一個運算子號(加號或減號)第二個學生再說一個數,第三個學生根據前面所說計算出結果、

3、以第三個學生所說的結果作為加數或者被減數,第四個學生再任意說一個運算子號,第五個學生任意說一個數,第六個學生根據前面所說的計算出結果、

4、後面的學生照此繼續進行遊戲、

遊戲說明

1、學生計算錯誤或者出的題目超出目前所學範圍(例如出現19+9或者6-7這個錯誤)都要為同學表演節目、

2、要靈活使用這個遊戲,變化著練習、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經歷製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和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

2.過程與方法:結合生活情景,體會時刻與經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絡,會根據鐘面說出經過的時間。學習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發展時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學生珍惜時間,從小養成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製作作息時間表,並根據表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簡單的時間計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學校作息時間表,實物投影

學生準備:

學具鍾,紙片

教學方法:

探討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激趣,引入。

1、談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課、放學、休息都有一定的時間。時間就像生命一樣,我們要愛惜它,科學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學校的作息時間表:認識這張表嗎?

這是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

3、組織觀察:你能從表上看出什麼?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集體交流:把你們看到的給全班同學說一說。

我們可以看出來,學生上學時間是8點20,過了8點20就遲到了。

老師引導談話,引入新課:知道作息時間表的用處嗎?

你想自己編一張作息時間表嗎?(板書課題。)

二、製作時間表,探究簡單的時間計算。

1、出示白紙片,安排製作任務

以小組為單位,可製作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表,也可以製作在家裡的作息時間表。請小組成員共同商量,討論,分工合作,並用學具鍾撥一撥。

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活動。

2、體展示彙報:請每小組選代表把你們製作的作息時間表放在投影儀下,並說說你們組是怎麼做的。

3、投影大家選出來的作息時間表,引導學生分析表裡的內容:仔細看看這張表,老師有幾個問題想考考你們,如:上午10點同學們在幹什麼?

第二節課什麼時候下課?

第一節課用了多少時間?……

誰設計的最合理?

4、鼓勵提問: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完成書上68頁的說一說。)

三、練習鞏固

1、投影書第69頁練一練第1題

教師讀題,給學生思考和動手尋找答案的時間,再請學生回答。

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撥鍾,時針走了2圈,就經過了2個小時。

2、投影第2題

請仔細看看兩個鐘面上指標有什麼不同?

時針和分針指的地方不同。

這中間經過了多少時間?

1小時30分(90分鐘或1個半小時)

引導學生說一說:昨天這段時間你正在幹什麼?

3、投影第3題

先組織學生看懂上面三副圖的意思,先估計一下,每幅圖發生在幾點鐘?

再聯絡圖意認讀鐘面時間,填寫在書上。

最後藉助學具鍾撥一撥,算出中間經過的時間。

要求:學生完全理解題意後獨立完成。

(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孩子)

做完的同學在小組內訂正,相互批改,給能幹的小夥伴畫上一顆☆。

四、拓展性學習

1、估一估:你上學時,路上大約用了多少時間?

2、實踐活動:請你在上學的時候,記錄一下你出發的時間和到校的時間,再算算路上經過的時間,在小組內交流,並比較一下自己估計的準不準確。

五、總結。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學會建立規範表格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掌握規範表格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格式設定的方法。

教學難點:

表格的設計和文字格式的設定。

教法闡述:

資訊科技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資訊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資訊的能力,從而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為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我採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消化本課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教師的主體作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輔之以演示法、比賽法,並借用了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化。

學法指導: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在這節課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慾進行學習與操作,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與技能。把“自學—嘗試—創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環境:

多媒體電子網路教室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首先提問同學們:你們什麼時候到校呀?為什麼你們會按時下課,按時來上資訊科技課呢?什麼時候你們回家呀?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引出學校運轉是有規律的,同學們按時上下課,按時放學回家。引導同學們找出學校是怎樣有規律的運轉的。

二、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任務一:建立表格

老師出示學校的作息時間表(電子版和列印版),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看看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有幾行幾列。老師提問同學回答,一致通過後,由同學們自己來製作12行3列的表格,老師巡視指導。

任務二:在表格中輸入文字

請同學們參照老師給出的學校作息時間表填寫表格。

任務三:設定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提問:同學們注意到沒有,老師製作表格中的文字和同學們表格中的文字位置好像不太一樣哦?同學們覺得哪一種更漂亮一些呢?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如何使用“單元格”對齊命令。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提示,讓同學們通過觀察找出不明顯的差異,以此來鍛鍊同學們的觀察力並且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

三、綜合運用,知識拓展

同學們既然會製作作息時間表了。那麼同學們能不能製作出你們班的課程表呢?希望同學們課下的時候證明給我看,下節課的時候展示給老師看好不好?

四、作品展示,知識鞏固

找出好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看。同一班的同學做出好的作品,對全班同學都是一種激勵,老師就是要以此來激發所有同學的學習熱情,認真的製作表格,向好的同學看起。

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製作規範表格的方法,但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你們製作的表格相比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展示給同學們的還不太一樣,是哪不一樣呢?這個問題留作課下討論,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利用課餘時間自己動手解決一下,看能不能達到老師的水平。

五、設計理念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獲取資訊,掌握操作。

2、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丟擲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3、分層教學的實施。怎樣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性,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個體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