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7篇 四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教案彙總

本文介紹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本冊教案全面貫徹新課標要求,注重學生人文素質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整體規劃、教學步驟、重點難點解析、教學反思等內容,旨在為老師提供全面的教學指導。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7篇 四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教案彙總

第1篇

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是本單元教學的難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在計算不同的除法算式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試商。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學生對於計算課都有這樣的感受:計算課難,學會不容易,學好更不容易。因此在教學時,要著重從實際生活事例引入新課,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設了“韓信點兵”的故事情境,這樣可以使學生較快地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在相對輕鬆的問題情境下獲取新知。

通過觀察平時的計算課教學發現:有些學生機械模仿,有些學生會做不會說。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表達,說說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展示自己的思考過程,並能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總結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教師為學生講述“韓信點兵”的數學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採用輕鬆、活潑的形式引出知識。因此本節課以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課,利用故事人物的榜樣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請大家獨立計算,做得又對又快的前五名學生每人獎勵一朵小紅花。

預設:生1:我把除數26看作30,想:30×8等於240,試商後發現餘數32比除數大,32裡面還有1個26,所以商8小了,改商9。

生2:我是這樣想的,10個26是260,比240多20,可以商9。

生3:我把除數26看作25,想4個25是100,8個25是200,餘下的40裡面還有1個25,8+1=9,所以商9。

(如果學生想不到把26看作25來試商,教師要提示能否把26看作25來試商,並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師:把26這樣的數看作與它接近的25來試商,這樣的試商方法叫做“中數試商法”。

(1)先用自己喜歡的試商方法計算239÷26,再結合課件逐步介紹“同頭無除商xxx”的試商方法。

(被除數與除數首位上的數相同,俗稱同頭,但被除數第二位上的數小於除數第二位上的數,不夠商1,俗稱無除,那就可以用8或9試商。如239÷26,被除數與除數的首位都是2,稱為同頭;23小於26,不夠商1,稱為無除,可以用8或9試商)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7篇 四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教案彙總 第2張

第2篇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試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四舍”法試商,另一種是用“五入”法試商。對於學生來說,用“四捨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是一個較難掌握的知識點,因此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兩方面:

1、先複習舊知,通過判斷括號裡最大能填幾、求近似數的練習,為學習新課作鋪墊。

2、在探究新知的環節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情境圖,從中尋找資訊,提出問題,並引出84÷21,教學用“四舍”法把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20來試商。因為被除數和除數相對較小,所以很多學生很自然會想到直接試商,但是也有部分學生因為有準備題的鋪墊,會把21看作20來試商。接著通過練習題鞏固用“四舍”法把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的方法。197÷28是用“五入”法把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30來試商。這道題既是第一次出現用“五入”法試商,又需要調商,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針對此種情況,在此處設計討論交流環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探究,既讓學生掌握了試商方法,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與新課有直接聯絡的舊知識,為本節課學習除數接近整十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作鋪墊。

(1)(課件出示教材76頁例3情境圖)文化用品商店購進了一些商品,看一看,從情境圖中你獲得了哪些資訊?能提出什麼樣的數學問題?

請仔細觀察,此題與上一節課學習的除法有什麼不同?(除數不是整十數)

你們有信心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嗎?看看誰做得又快又準。

師小結:這道題中被除數和除數都比較小,同學們一眼就看出了它們的商。如果被除數和除數都比較大,不能一眼看出商幾,又該怎麼辦呢?

師:現在我們來探究如何進行試商。請大家思考:把21看作幾試商?怎樣試?

(學生思考後彙報:除數21接近20,把它看作20,4個20是80,接近84又小於84,所以商4。把4與21相乘,正好等於84,說明商4合適)

師說明:用20試除得到的商4稱為“初商”。要判斷“初商”是否合適必須進行檢驗。

第3篇

1、在操作試驗活動中經歷探索發現“三角形邊的關係”的過程,知道三角形邊的關係。

2、藉助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滲透建模思想,體驗資料分析、數形結合方法在探究過程中的作用。

理解兩條線段的和等於第三條線段時不能圍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義。

“幾何畫板”製作的教學課件,三角形的每條邊可以根據學生生成的資料輸入顯現,展示圍的過程。

一、再現三角形模型——強化對三角形的認識1、談話匯入,複習三角形概念。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三角形,誰來說說什麼是三角形?

2、操作試驗,感受三條線段怎樣圍成三角形,懂得圍成三角形的關鍵是任意兩條線段的端點兩兩相接。

(實物投影:三張印有線段的膠片,膠片的邊沿相連。)

(請一名學生在實物投影上操作,其他同學觀察,評價。)

教師:剛才的沒圍成三角形,現在就圍成了,圍成三角形的關鍵是什麼?

先讓學生說說什麼是三角形,調出學生的原有認知,通過實物投影上三條線段圍的變化,一方面幫助學生重現三角形的模型,強化對“每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的認識,潛移默化地指導了圍的方法。為後邊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拆解三角形模型——製造衝突,引發思考1、拆解

師:如果從三條線段中拿走一條,剩下的可能是哪兩條?

師:用這兩條線段能直接圍成三角形嗎?能想辦法變成三條線段嗎?

學生動手,觀察並總結回答在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認識中,想象得到的都是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線段,頭腦中也有大量這樣的生活原型和抽象的三角形模型。教師通過“從三條線段中拿走一條→兩條線段圍不成三角形→想辦法變成三條→三條線段就能圍成三角形嗎”四個小步驟的巧妙設計,打破了學生頭腦中存有的三角形模型,引發學生的思考: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呢?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質疑自己和他人已有知識經驗的機會,讓他們在審視、思考、疑惑中進入到下一個環節的研討。

師:實際情況是不是你們想的那樣呢?請你動手試試。

要求在動手前,小組內先一起說說打算剪哪一條,怎麼剪。組內4個人每人剪的儘量不一樣,剪完圍圍看,然後填在記錄單上。

師:誰願意把你試驗的情況給大家看看?(學生說教師板書。)

師:到底連沒連上,最後邊的同學看得清楚嗎?看來這兒用學具不容易看清楚,咱們用課件清楚地看看。

師:有沒有同學認為這個能圍成?到底能不能圍成,說說理由。我們通過課件演示來看一下。

師:通過親自試驗,大家知道三條線段有時能圍成三角形,有時不能圍成三角形。

學生將一條線段剪成兩條,從理論上分析能夠得到無數種不同的剪法,但圍三角形的結果只會出現兩種:能圍成和不能圍成。教師根據可能出現的試驗結果進行設計,引導學生在生生交流中提取典型資料。通過實物投影變焦放大的功能,有助於學生清晰地看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情況。幾何畫板課件隨學生生成輸入資料和動態演示過程,彌補了學具操作的不足,有助於學生達成統一認識。這幾個環節的設計,不是就內容說內容,而是讓學生在親自動手試驗基礎上,補充完善個人和小組的認識,達成共識。學生在剪、圍中思考,初步感受能不能圍成三角形,不是在比較每一條線段,而是需要看兩條線段與第三條線段的關係,為後續教學做了鋪墊。

師:試驗前我們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如果繼續研究,你想研究什麼?

師:三條線段在什麼情況下不能圍成三角形呢?小組同學研究研究。

師:哪個小組來說說你們的想法?(課件:輸人資料生成三角形演示圍的情況。)

師:同學們知道了兩條短的線段的和小於或等於第三條線段的時候一定不能圍成三角形。

那三條線段在什麼情況下就能圍成三角形呢?我們來看這些能圍成的情況,一起來分析分析。

生:什麼樣的三條線段能圍成三角形,什麼樣的不能圍成三角形。

課件重現了資料對應的圖形,學生藉助黑板上的資料、螢幕上的圖形和資料進行分析,發現不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線段之間的關係。

第4篇

1、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資料的過程。2、使學生初步瞭解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過程,學會整理簡單的資料,會看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會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繪製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情境匯入:

你們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國有多少人嗎?那你們知道自己所在的區有多少人嗎?

根據兩個條形統計圖你能發現哪些資訊?如果要在一個統計圖中描述這些資訊怎麼辦?在學習複式統計表時是怎麼把兩個單式統計表合4、討論交流:

課題 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會繪製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2、會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使學生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複式統計圖,並能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

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繪製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情境匯入: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家庭都買了汽車。哪些同學的家裡買了汽車?我們在外出時有時就要將汽車放在停車場。

條形粗細要均勻;甲、乙兩個停車場輛數的圖案要不同;寫好數量;寫出統計圖的標題。

第5篇

2、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的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於觀察發現數學的祕密,能夠對一些有規律的數進行口算。

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有關計算工具,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電子計算器拿出來,今天我們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先按“386”,螢幕上顯示386,再按“+”,螢幕顯示不變,再按“179”,螢幕顯示179,按“=”,螢幕顯示結果565。)

(2)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試ce圖和ac鍵各有什麼功能?

從9999×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很有趣。

師總結:碰到9999和9以內的.自然數相乘(0,1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最高位和個位就是這個自然數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都是9。

用計算器算出前面幾道算式的結果,找出規律,再直接寫出下面幾個算式的結果,然後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並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教師先介紹收據上的內容,並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

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讓學生獨立完成,並說說怎樣才能用計算器計算時不出錯。

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掌握了什麼新的本領?

計算器對學生來說是比較熟悉的,大部分學生也使用過。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帶來的便利,巧妙整合,利用學生已有的認識和操作經驗,相互交流,充分感受用計算器計算的便利。

第6篇

1.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多位數,體會並能闡述多位數讀數的規律。

2.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於合作的能力。

本課在之前學習了億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通過複習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進行學習,學生能及一反三學習起來應該比較輕鬆。但億以內數的數位較多,要讓學生知道先分級再讀數,減少錯誤率。

6、回憶億以內數的讀法。(請一名學生回答,全班一起讀)

1.地球上有7000000000人。你能讀出來嗎?可讓知道的學生試一試。

生活中有比億更大的數嗎?舉例說說。學生說不出來教師可讓學生了解:

師:請你比較一下這些數和剛才讀的數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目的.是讓學生觀察到數級擴充套件成了三級數。)

(1)先自己試著讀讀這樣含有三級的數,再在小組內互相讀讀。

(2)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讀這些數的?試著說說讀數方法是什麼?

(2)在學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讀億以上的數的方法是什麼?

方法:(學生可能說得不完整,教師可幫助學生整理補充。實際是把億以內數的方法遷移到這。)

②讀億級或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億”字或“萬”字。

③數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每級末尾的零都不讀。

4.說讀法時,重點處理0的讀法:(如果剛才學生說到的數中有0的可以指著讓學生讀讀。)

(不管學生說到0的問題沒有,都要著重處理0的讀法。在讀數時,0最難讀,數中間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出示幾個練習強化0的讀法)例如:

236 0509 0008讀作:二百三十六億零五百零九萬零零零八。(╳)

(教師在這要重點抽問:哪個0讀了?哪個0沒讀?為什麼?)

下面各數一個0都不讀的是( e ),只讀一個0的是( b ),要讀兩個0的是( c ),要讀三個0的是( a、f ),要讀四個0的是( d )。

第7篇

1認、識量角器、角的常用單位“度”和度的符號“°”。

2、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

1、讓學生分別在練習本上畫出一個角,再在同桌中相互觀察,誰的角大,誰的角小?

3、教師:儘管我們能通過觀察比較或重合比較的方法比較出兩個角的大小,但到底大多少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學會量角。

要準確測量一個角的大小,應該用一個合適的角作單位來量。

出示教材第40頁製作量角器的原理介紹,並出示量角器。

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運用課件逐一向學生介紹:中心、外刻度、內刻度、外刻度0°刻度線,內刻度0°刻度線和角的計量單位“度”以及度的符號。

(2)分別在量角器上找一找外刻度的45°、85°、165°的刻度線和內刻度的30°、60°、150°的刻度線。

(1)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用課件演示測量角的步驟和方法:

第二步:線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角的一邊重合。

第三步:讀準數,看角的另一邊落到量角器的哪一個刻度線上,這個刻度所對的度數,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學生動手量一量,看準刻度,記在旁邊。怎樣看刻度,你有什麼好辦法?

(與量角器0°刻度線重合的邊向右,就認裡圈的刻度數;相反就認外圈的刻度數)

(3)動手量一量,驗證一下你的猜想,你發現了什麼?

(4)在教材上把左邊一個角的兩條邊延長,再量一量,看看角的大小有沒有變化。お

結論:角的大小與角兩邊的長短沒有關係,角的大小要看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張開越大,角越大。

讓學生在圖中的量角器上分別找到相應的刻度,填出每個角的度數,注意刻度是內圈刻度還是外圈刻度。

讓學生動手量一量,並在小組中相互交流。教師指名彙報各個角的度數,集體訂正,要求測量不準確的同學重新測量一次。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完成,並分別記下三角尺上各個角的度數。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學到哪些新的知識和本領?測量角的大小時應注意什麼?

本節課是在動手操作探索中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通過對比,觀察瞭解角的大小的實質問題,培養認真、細緻和有序操作的良好習慣,也激發與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