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大班幼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5篇

教案制定中需要勇於創新,這樣才能得到進步,通過教案的制定可以使教學方式更加豐富,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大班幼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班幼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5篇

大班幼兒音樂活動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aba”曲式結構,感受a段歡快跳躍,b段抒情連貫。

2.學唱歌曲,嘗試用記憶中最深刻的人和事仿編b段歌詞。

3.抒發對幼兒園,老師,同伴的依依不捨的離別情感。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畢業歌》、幼兒園生活的視訊或照片。

活動過程:

一、回憶往日的歡笑與淚水。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就要成為光榮的國小生了。幼兒園的生活就要結束了,小朋友,還記得你們在幼兒園的每時每刻嗎?

2.播放課件【音樂欣賞】,請幼兒在優美的背景音中欣賞孩子們的照片集錦或生活學習視訊,回憶往日生活。

3.今天我們來學唱一首《畢業歌》,唱一唱我們即將畢業的心情!

二、欣賞《畢業歌》,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結構。

1.教師播放課件【歌曲mtv】,請幼兒完整欣賞歌曲《畢業歌》。

歌曲有幾段?哪些地方的旋律是一樣的?哪裡是不一樣的?

2.分段欣賞歌曲,比較感受ab段不同的性質。

①教師播放課件【第一段】,聽了這一段歌曲,你有什麼感覺?(歡快的,跳躍的)再次播放,請幼兒嘗試用最簡單的身體動作應和,如:拍手。

②教師播放課件【第二段】,聽了這一段歌曲,你又有什麼感覺?(抒情的,連貫的)再次播放課件,請幼兒用動作表現,如:身體搖擺。

③教師播放課件【第三段】,這一段歌曲,和前面哪一段歌曲的感覺很像?聽起來怎麼樣?(和第一段一樣)再次播放,請幼兒用動作表現。

三、根據節奏朗誦歌詞,分段理解記憶歌詞。

1.教師播放課件【歌詞欣賞】請幼兒欣賞。

2.提問:時間時間像飛鳥是什麼意思?歌曲中提到忘不了什麼?我們要和誰說再見了?等我們帶上了紅領巾,要做什麼?

3.再次播放課件【歌詞欣賞】,引導幼兒跟著節奏朗誦歌詞,進一步理解歌曲。

四、學唱歌曲。

1.教師播放課件【歌曲欣賞】,請幼兒完整跟唱歌曲。

2.這首歌曲抒發了什麼情感?

再次播放【歌曲欣賞】,引導幼兒在演唱中抒發對幼兒園,老師,同伴的依依不捨的離別情感。可進行數遍。

五、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1.教師播放課件【歌曲mtv】,多種形式演唱歌曲,提醒幼兒用不同的情緒來演唱。

師生齊唱第一段和第三段,幼兒單獨演唱第二段。

幼兒齊唱第一段和第三段,女孩單獨演唱第二段。

幼兒齊唱第一段和第三段,男孩單獨演唱第二段。

2.請幼兒自己設想演唱的方法,在演唱中抒發自己的情感。

小百科:畢業意思是學生在學校或訓練班修業期滿,達到規定要求,結束在校學習,也可以引申指小結、休止。

大班幼兒音樂活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並感受歌曲《魚兒的夢》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學唱歌曲。

2、能大膽地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對歌曲的理解。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並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自由創編動作,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教學難點: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自由創編動作,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 課件

2、鋼琴伴奏

3、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音樂遊戲:引起興趣,教師彈奏歌曲,幼兒欣賞小魚遊。聽了這段音樂,猜一猜小魚在幹什麼?

二、基本環節:欣賞並理解歌曲

1、理解:魚兒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媽媽懷裡睡。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來,給它蓋上珍珠被。天上的星星掉下來為魚兒蓋了一條怎樣的被子呢?你們小時候媽媽是怎樣為你們蓋被子的?

3、理解:呣~~呣~~風兒唱著搖籃曲,輕輕吹呀慢慢吹。

風兒唱了一首什麼歌? 教師哼唱,引導幼兒一同哼唱。

為什麼風兒要輕輕吹、慢慢吹?請你來學著風兒輕輕吹、慢慢吹,哄小魚入睡。

4、理解:魚兒夢中,夢中看見了,媽媽在親它的嘴。在夢裡,小魚好像夢見魚媽媽回來了,它在幹什麼呢?我是魚媽媽,你們都來做做魚寶寶。(背景音樂,教師與幼兒互動)

5、你們覺得魚兒的夢美不美?哪裡最美?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魚兒的夢》。

三、結束環節: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優美的歌曲吧,再次欣賞鋼琴伴奏,哼唱時要輕輕的、柔柔的。

四、延伸環節:我們變成一條條小魚,聽著優美的音樂,做做魚兒的夢吧。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很優美的歌曲,講述的是:在一個美麗的池塘裡,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小魚。到了晚上小魚玩累了,就在池塘媽媽的懷抱裡睡覺,天上的星星眨著眼睛看著他們,星星的影子映照在水面,好像給小魚蓋上了一床珍珠被。風兒輕輕地吹,就好像在為小魚唱搖籃曲。小魚甜甜的睡著了,夢中看見了媽媽在親吻他。

本節課的重點是:欣賞並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自由創編動作,表達出歌曲的情感。我通過講述故事——提問理解——學唱歌曲——自由創編,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在最後創編環節,幼兒都很能幹,分別創編了:小魚游泳、小魚睡覺、星星眨眼睛、小魚蓋被、風兒唱歌、小魚做夢等。

在上課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幼兒對於這種很優美的歌曲,唱的時候不是把握的很好,他們往往不是唱得太大聲,就是唱得太小聲,找不到一個平衡的點。

針對這個問題,在以後的課程中,我要多讓幼兒身臨其境的感受歌曲的意境,讓他們能不知不覺用優美、動聽的聲音唱出來。而且要讓他們感受不同曲風的歌曲。

幼兒的肢體語言發展的不錯,能用不同的好看的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內容。

小百科: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

大班幼兒音樂活動教案篇3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前奏 隨樂做拍手的動作

1-4小節, 隨音樂節奏做“走”的動作,並在最後一個音符時拍手。

5-6小節, 背對背扭扭屁股。

7-8小節, 面對面做鬼臉。

9-10小節, 同5-6小節。

11-12小節, 同7-8小節。

一、遊戲玩法建議

1、合樂做動作模型:幼兒自己隨樂做動作。

2、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兩名幼兒遊戲。

3.大公雞來了時(低八度音樂響起間奏):幼兒定住,擺一個造型靜止不動,“大公雞”在其中來回走動,以多種方式逗毛毛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能合樂做出“扭屁股”、“做鬼臉”的逗樂動作,並保持造型不動。

2、遷移故事情境,與同伴合作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空間方位,並創編不同的鬼臉動作。

3、享受運用肢體、表情動作與同伴玩詼諧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剪輯好的音樂、電腦播放器、幼兒人手一隻手腕花。

2、經驗準備:幼兒有站雙圈跳集體舞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故事情境,匯入活動。

師: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蟲們在找朋友做遊戲,他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臉。玩得正高興,一隻愛吃毛毛蟲的大公雞來了,毛毛雖立刻一定不動,大公雞以為是石頭就走了。

2、創編“扭屁股”“做鬼臉”的動作模型。

師:我是一隻毛毛蟲,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個人都扭一扭,還要做鬼臉,怎麼做?

3、初步感受音樂,併合樂做動作模型。

師:現在,毛毛蟲們,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師:毛毛蟲們輕輕起立,我們一起聽著音樂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

(1)師:毛毛蟲要和朋友背對背扭屁股,還要面對面做鬼臉逗樂。你們可以怎麼做?

(2)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找個空地方試一試。

(3)請個別幼兒示範。

(4)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樂做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

(5)幼兒隨樂遊戲。

5、創編不同的做鬼臉逗樂的動作。

(1)師:還可以怎樣做鬼臉逗樂?請你來試試。看看他的鬼臉是怎麼做的?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他的手是怎麼放的?

幼兒聽音樂變換鬼臉造型進行遊戲。

6、遷移雙圈舞的經驗,換朋友進行遊戲。

(1)討論換朋友的方法。

師:我們在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麼隊形換朋友?

師:現在男生站在裡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動,女生換朋友,怎麼換?

師:做什麼動作的時候換朋友的?拍手時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麼呢?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站雙圈嘗試換朋友。

(3)幼兒聽音樂完整遊戲。

7、戲劇遊戲:毛毛蟲與大公雞。

(l)師:這回啊,毛毛蟲們,可能在玩遊戲的時候真有大公雞要來做我們哦,我們要怎麼樣?能不能動?我們先試一試,我來撓撓這隻毛毛蟲,嗯,他沒動,是個小石頭,這隻呢?

(2)邀請客人老師扮演角色參與遊戲。

三、友情提示

1、在遊戲活動環節組織過程中,教師遵循團體律動的傻瓜教學流程:放事一一動作一一音樂一一遊戲(動作方位、遊戲、交換舞伴等等),採用逐步累加遊戲元素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幼兒創編、熟悉動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動作模型和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索背對背扭屁股及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接著再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鬼臉造型並遊戲,最後再加人大公雞逗引的遊戲玩法。

2、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可調整遊戲難易度,如,降低難度時,可在音樂的第2、第4小節時,不必強調幼兒在樂句句末拍手。

我的小花園

大班音樂——《我的小花園》

一、目的:1、通過圖譜教學讓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唱準弱拍起唱的歌曲,發展幼兒的節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優美的特點。

二、準備:1、花園情景圖一張,節奏譜若干,圖譜一張;

2、錄音機一架 ,磁帶一盒,鋼琴一架。

三、過程:(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1、律動《新疆舞》入室

2、發聲練習《逛公園》,要求愉快地演唱並唱準弱拍起唱的樂句 。

3、節奏練習:

我 的 花 園 種 滿 了 什 麼 ? ( 鮮 花 )

0/

——————

0x / x xx x/x0

——————

這 裡 有 什 麼 顏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x /xxx /x 0

————

那 裡 有 什麼 顏 色 的 話 ? ( 紅 花 )

0 / / 0/

—— ————

0 x /x x x x/ x0

—— ————

(二)結合圖譜,理解內容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2、師有表情地示範清唱一遍歌曲,表現歌曲清新、優美、舒暢的特點。

3、提問:聽了剛才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三)學習歌詞,掌握節奏。

1、幼兒完整跟讀。

2、分句朗誦並根據歌詞用體態節奏表示。

3、幼兒根據圖譜按節奏完整朗誦歌詞。

(四)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1、按旋律朗誦歌詞。

2、提醒幼兒注意休止符,唱準弱拍起唱的樂句。

3、認識圖譜中“”(連貫)“”(放聲唱)“”(弱拍起唱)的符號。

4 、重點練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導幼兒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幫助掌握並唱準音。

5、幼兒練唱,採用合唱、輪唱、分組唱、個別唱等形式學唱歌曲。

(五)幼兒複習舞蹈《拾豆豆》。

(六)律動《兔子舞》出室。

大班幼兒音樂活動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園用自然聲音唱歌,吐字清楚,唱好附點。

2、通過學習歌曲,教育幼兒要認真學習,不驕傲。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螃蟹、小鴨、小兔、大馬貼絨教具;錄音磁帶;準備每人一份需改正的畫;請一名幼兒扮演丁丁。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丁丁的故事,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你們知道丁丁嗎?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講一講丁丁的故事。”教師根據歌曲內容編一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直觀學習歌詞。

1、教師出示四條腿的螃蟹問:“這是什麼?這隻螃蟹畫的對麼?錯在那裡?

2、依次出示小尖嘴的鴨子、圓耳朵的小兔子和沒尾巴的大馬,進行逐個提問。

幼兒回答後,教師說:“我們把丁丁的故事編成幾句話來說一說吧!引導幼兒按歌曲節奏來學說歌詞。

(三)啟發幼兒為歌曲起名字,並學唱歌曲。

1、教師啟發引導幼兒說,丁丁這個小畫家畫畫太粗心,一點都不認真,我們應該叫他什麼樣的小畫家呢?引出《粗心的小畫家》。

2、教師範唱一遍歌曲。

3、進行發聲練習,複習歌曲《畫媽媽》

4、在教唱過程中,重點學習附點音符的正確唱法,學習節奏型:××××|×××|

5、欣賞錄音機裡的歌曲。

6、變換多種形式教幼兒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聲、集體演唱等)。

(四)現場操作,請幼兒改畫。

1、丁丁這麼粗心,又不愛動腦筋,把畫畫錯了,請小朋友動動腦筋,幫丁丁把畫改正過來好嗎?請個別幼兒上前進行改畫。

2、為了使每個小朋友都有改畫的機會,老師給每人準備了一份錯誤的畫,回家後幫丁丁改正。

(五)情景表演,增強活動的感染力。

1、把丁丁請進教室,丁丁看到小朋友幫他改了畫,他表示感謝,並向大家承認了錯誤,表示以後要認真學習畫畫,改正粗心的毛病,在也不驕傲。同時也是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丁丁為感謝大家,來為幼兒跳個舞《娃哈哈》,幼兒欣賞。

3、小朋友為了表示和丁丁的友好,跳起舞蹈《友誼舞》。

(六)請丁丁和小朋友一起跳起歡樂的舞蹈,共同體驗其中的快樂,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學生們很喜歡這首歌,在笑“丁丁”的同時告訴自己不要像他一樣粗心。在這首歌結束後,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把這首歌創編下去,如:畫的小猴、小豬、小山羊等小動物又會被丁丁畫成什麼樣呢?

大班幼兒音樂活動教案篇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雷神

設計意圖:

?雷神》即為英國作曲家愛爾加所作的雄壯有力的《威風凜凜進行曲》,是大班打擊樂演奏活動,這首進行曲非常形象,有感染力,所以現在已經為許多國家軍隊儀式所採用。全曲速度雖然過快,但是曲調是大調式,節奏也為較簡單的2∕4拍。樂曲分為三個部分,是aba結構,幼兒較能掌握。本活動是按照第二教時設計,它需要幼兒在運用身體動作和樂器演奏的同時嘗試為樂曲配器和指揮。活動重點是根據節奏朗誦內容匹配相應聲勢動作,如:搖手、拍腿、拍肩、拍手、拍頭等動作,在熟練掌握節奏的基礎上,根據所提供樂器的特點進行匹配演奏,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在分段欣賞樂曲的過程中,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理解、表現音樂,用動作讓音樂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和表現。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及性質,學習語音總譜和身體動作。

2.能根據總譜的結構及教師指揮動作的暗示進行節奏表演。

3.表演中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使自己的節奏與同伴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

1.《雷神》圖片、樂曲圖譜。

2.樂曲《雷神》。

3.幼兒人手一個樂器。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雷神》的兩幅畫面場景,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快看:天上怎麼了?

幼兒:閃電、打雷、下雨……教師:那打雷時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誰來學一學?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學念句子:雷聲轟隆隆。

教師:下過了雨,天又會變得怎樣?小朋友的心情呢?

幼兒:開心、高興……教師小結:有一首樂曲講得就是打雷、下雨、天晴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評析:通過兩張簡單的圖片,在幼兒直觀感知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的交流,然後直接進入主題,引出《雷神》這首樂曲。 )

(二)幼兒完整欣賞樂曲《雷神》。

教師配上說詞和身體動作表演。

(評析:這個環節是為了讓幼兒對樂曲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採用視聽欣賞的形式幫助幼兒感受、理解和記住音樂,通過大的圖譜,讓幼兒目有所見、耳有所聞,在不知不覺中帶著喜悅、好奇之心進入作品的美好意境裡,併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

(三)理解a段音樂,嘗試用語言圖譜和身體動作來表演。

1。教師配樂念圖譜。

教師:樂曲中都說了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卡,並逐句練習。)(評析:這一環節教師起到了示範作用,為下一環節幼兒跟念做好了鋪墊。)

2。幼兒跟著音樂念圖譜。

教師:小朋友也一起跟著樂曲說一說吧。(播放音樂,幼兒集體念語音圖譜1—2遍。)

3。教師示範身體動作。

教師:現在小手也想來參加呢!我們一起看一看。(教師示範動作。)教師:剛才小手都做了哪些動作?

幼兒:搖手、拍腿、拍肩、拍手。

教師:你們想來試一試嗎?我們來試試看。(教師可用誇張的動作提醒幼兒注意音樂的轉換部分。)

4。幼兒聽音樂做身體動作。

(評析:本環節教師結合譜圖通過自身的示範,幼兒模仿並創編多種方式的節奏表現形式,既避免了幼兒單調的節奏練習,同時又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理解b段音樂,並練習身體動作。

1。傾聽b段音樂,猜測故事情節。

教師:轟隆隆的雷聲過後下雨了,雨滴會滴在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呢?雷聲又會在什麼時候再次響起呢,我們從第二段音樂中聽一聽,找一找。

教師:從這段音樂中,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找出雨滴落到的身體部位,雷聲響起的節奏點)

2。幼兒嘗試練習身體動作。

教師:我們把這段音樂也用小手錶演一下,雨點落在頭上我們做什麼動作?落在肩上做什麼動作?落在腿上做什麼動作?落在全身又做什麼動作?雷聲響起做什麼動作?(引導幼兒分別用拍頭、拍肩、拍腿、拍手等動作來表示。)

3。難點過渡句練習。

教師:小朋友有沒有發現雷聲有什麼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前面兩次打雷分別發出一聲,後面的兩次打雷分別發出兩聲。)教師:聽一聽,前面兩次從閃電第幾聲開始打雷,後面兩次從閃電第幾聲開始打雷。(教師動作示範,引出前面兩次從閃電第四聲開始打雷,後面兩次從閃電第二聲開始打雷。)教師:我們來用小手試一試。重點練習。

(評析:這個環節是一個難點,教師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幫助幼兒理解、表現音樂,用動作讓音樂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一定的情境也使幼兒在學習起來能保持良好的興趣,通過細緻的引導幫助幼兒辨別和記憶雷聲的不同。)

(五)教師出示c段圖譜,引導幼兒學習語音譜c段和身體動作。

1。教師朗誦語音圖譜。

教師:雷聲停了,天氣終於放晴了。我們聽聽第三段音樂說的就是這件事。(教師配樂朗誦圖譜。)

2。幼兒跟著音樂朗讀圖譜。

3。幼兒自主看圖譜做身體動作。

教師:你們能看著圖譜動作提示,讓小手也參加第三段的表演嗎?("陶陶"這個地方用什麼動作表演,拍手。)教師分別問:這是什麼動作?

(評析:本環節比較簡單,幼兒有一定的前期經驗,因此主要讓幼兒在自主看圖譜進行學習練習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適當的提煉和總結,既是對前面經驗的一次鞏固,又是本環節的一個練習。)

(六)教師引導幼兒邊說邊做動作來感知整首樂曲。

教師:現在我們把a、b、c三段的音樂連起來,把打雷、下雨、雨停都說進去。

(評析:這個環節是將分段式的學習進行彙總,讓幼兒進行整體感知,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做進一步的指導,掌握的好的繼續鞏固,掌握不夠的教師進行再次引導,這樣有利於幼兒接下來的分組表演。)(七)教師引導幼兒分組表演《雷神》。

1。教師引導幼兒看指揮,分聲部做身體動作,幼兒分成三大組。

教師:剛才我們已經做得很熟練了。現在小朋友分成三組進行練習,第一組做手部動作(搖手、拍頭動作由這一組完成)、第二組做腿部動作、第三組做肩部動作,拍手動作我們一起來。圖中有幾次需要我們一起演奏的地方。(重點引導幼兒說出三個地方需要幼兒共同演奏。)

2。不聽音樂,空手進行練習,熟悉各自的演奏內容。

3。聽音樂,教師指揮,分部進行練習。

教師:剛才在演奏的時候有什麼問題嗎?可以怎樣解決?

(評析:這個環節是讓幼兒不聽音樂先空手練習不僅可以鞏固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瞭解幼兒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避免了樂器合作演奏時的雜亂現象。)

(八)配上樂器一起演奏《雷神》。

1。 教師指揮,幼兒分三大組、三種樂器演奏。

教師:現在就請出我們的樂器一起來演奏吧!準備好了,一邊看老師的指揮,一邊跟上節奏,整齊的演奏才好聽呢!

2。 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演奏樂器中的困難。

教師:在剛才的演奏中你覺得自己什麼地方有困難?誰能幫助他?

當幼兒感覺困難無法解決時,教師可以放慢速度,用哼唱方式帶領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活動。

(評析:在幼兒徒手練習情況已經掌握較好的情況下,幼兒配上樂器,就能看著老師的指揮較為熟練的進行演奏,這樣的方式對於人數較多的班級來說是比較適合的,使得孩子都能體驗到合作演奏帶來的成就感,增強其信心,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打擊樂的演奏興趣。)

活動延伸:

1.音樂活動:幼兒交換樂器,再次進行演奏。

2.區角遊戲:小舞臺表演中增加次節目,讓幼兒進一步鞏固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