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生物教案範文7篇

有了教案是教師更好地組織和管理課堂,提高課堂紀律和學習效果,詳細的教案可以幫助我們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任務,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生物教案範文7篇,供大家參考。

生物教案範文7篇

生物教案範文篇1

一、匯入語

(略)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生物入侵者》是( )文體,作者是( )

2、生字詞(解釋並注音)

歸咎:

藩籬:

醞釀:

繁衍:

束手無策:

棲息:停留、休息。

為所欲為:相干什麼就幹什麼,任意而為。

物競天擇:自然界中萬物都是為生存而競爭,優者生存,劣者淘汰。

三、精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請用自己的話概括文中所介紹有關“生物入侵者”的知識(不少於5個知識點,並擴充套件來說明)

(1、什麼是“生物入侵者”;2、“生物入侵者”的危害;3、造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4、對待“生物入侵者”的態度;5、世界各國採取的對策)。

四、討論問題

1、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2、為什麼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事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3、本文的說明順序。

4、本文運用了那些說明方法?找出來並說說它們的作用。

五、你身邊有“生物入侵者”嗎?如果有請舉一例。如果沒有請談談除課文以外的其他“生物入侵者”的情況及應採取怎樣的措施防治入侵

補充答案:

1、生物種類的自然界繁衍和遷移,由於進行緩慢,並受到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失衡。若這種遷移是由於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麼它們的遷移速度就會極大地加快,也會很容易地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後果就不堪設想。因此,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2、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就是達爾文所總結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於認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於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3、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是按照邏輯順序進行說明。首先引出話題──生物入侵者,接下來擺出“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形成原因、科學界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見解。最後是解決的方法──世界各國對此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4、本文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說明方法:a、列數字,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這句話中數字變化清楚說明了“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b、舉例子,是為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說服力。

如: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c、打比方,打比方是為了使說明更形象。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讀者這一類,“入侵者”的“移民”行為,是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的。再如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十分形象。

生物教案範文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2.舉例說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並能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

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能力目標

1.初步體驗調查生物變異的方法,提高處理調查資料和分析資料的能力。

2.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調查結果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收集生物變異的事例,增強學生對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們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舉例說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並能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

2.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教學難點

1.能夠說出引起兩種變異(遺傳變異與不遺傳變異)的原因。

2.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教學方法

觀察法、測量比較法、統計法、分析法、討論法等。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 大小兩個品種的大量花生;有關生物變異的多媒體或投影片。

學生準備: 收集生物的變異的資料或圖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複習舊課,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關於“生男與生女”的問題,首先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上節課所學的有關內容。 (注:開啟投影片,讓同學們思考並回答) 投影片:

生物教案範文篇3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知識目標:

1、概述人的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

2、解釋人的性別決定。

能力目標

1、通過對圖片資訊的觀察分析,增強學生資訊處理能力;

2、通過遊戲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科學素養;

2、通過開展遊戲,提高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重點:

1、概述人的性染色和正常染色體;

2、解釋人的性別決定

難點:理解人的性別決定

教學準備教材分析:本節內容與前兩節內容有一定關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要讓學生了解染色體和性染色體。同時要充分利用好遊戲環節,讓學生在遊戲中領悟出生男生女的奧妙。

1、教師準備圍棋棋子、信封(12-14組,每組信封兩隻,黑色棋子10枚,白色棋子30枚)

2、教師準備有關圖片、視訊資料

3、學生課前預習有關內容

板書設計人的性別決定

一、染色體

1、常染色體(1-22對)

2、性染色體

二、人的性別決定

教學後記

1、在遊戲過後的討論和小結中,要注意講清遊戲與生男生女之間的聯絡,如黑白子的意義,數量分別代表什麼。

2、生男生女圖解及統計資料時要注意強調男性的精子與女性卵細胞結合機率等。

南京市玄武區中國小教師備課活頁編號

教學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匯入

染色體

性別決定 問:大家都知識小品《超生游擊隊》嗎?述:現在我們就來欣賞其中的一個片段述:在小品中,黃巨集埋怨宋丹丹不爭氣,連生了三個女兒,宋丹丹卻說:“生男生女老爺們兒是關鍵” 述:生男生女的奧妙究竟何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尋一下述:要了解人的性別決定就首先要了解染色體問:我們已經學過,在人的體細胞中有多少對染色體?(展示圖片)述:大家可以看到,這兩幅圖分別表示男性和女性體內的性染色體。請大家閱讀課本36頁的文字,思考一下這23對染色體可以分為哪兩類?劃分的依據是什麼?

(1-22對常染色體,與性別決定無關,第23對性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有關)述:我們再來仔細觀察一下男性和女性的染色體(展示圖片)問:大家可以看到,女性的這一對性染色體在大小和形態結構上一樣嗎? 問:我們將婦性的這一對染色體稱為什麼?

問:再來看男性的這一對性染色體,這條比較大的性染色體和女性的兩條x染色體一樣嗎? 問:所以我們稱它為什麼? 述:而這條較小的染色體我們將其稱為染色體問:因此,男性的性染色體我們應當如何表示?

(思考練習)述:說到這兒,有同學要問了,老師你說了半天染色體,到底人類的性別是如何決定的呢?不急,我們先來做個遊戲。遊戲:生男生女的奧祕

要求:1、以四人為一小組進行遊戲,每人每次從信封中隨機抽取一枚棋子,每人連續進行10次(抽棋子時不可用眼睛)四人小組進行遊戲並進行討論和統計

2、指定一名記錄名,抽到兩枚白子記錄“女”,一白一黑記“男”

3、統計次數討論這一遊戲和生男生女的奧祕有何關係?

1、遊戲原理與生男生女的原理一樣

2、白子代表x染色體,黑子代表染色體

3、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細胞中都只有一條性染色體

4、男性精子可分別含有x、性染色體

5、女性卵細胞只含有x性染色體

6、遺傳圖解

問:當男性帶有x染色體的精子與女性的卵細胞相遇時,受精卵中的性染色體應當是怎樣的?述:這就好像大家抽到了兩枚白子,這個受精卵將來發育成為男孩還是女孩?述:當男性帶有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相遇,此時受精卵中的性染色體是怎樣的?問:這就相當於抽到了一白一黑兩枚棋子,這樣的受精卵將來發育成? 述:由此可見,生男還是生女是由男性的精子決定的。活動:在全班範圍統計記錄為女和記錄為男的次數,並與其他班的統計數學相加,換算比例統計數學述:生男生女是隨機的,比例應約為1:1(思考練習)練習述:我相信現在大家已經完全瞭解了生男生女的奧祕所在了,我們再來做一個角色扮演討論交流述:在自然界中,魚類、兩棲類和所有的哺乳類與人類的性別決定方式相同。在課課練上還為大家介紹了其他的性別決定方式,請大家課後閱讀。

觀看小品 回答23對

閱讀思考回答答:一樣

答:xx 答:一樣 答x染色體

答:x

練習表達交流 答xx 答:女孩 答:x 答:男孩

生物教案範文篇4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特點

2、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區別

二、重難點: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區別

三、板書設計:

一、認識原核細胞的和真核細胞

1、真核細胞:

2、原核細胞;

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主要特徵

1、真核細胞

2、原核細胞

3、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

四、教學過程:

匯入:上一節我們學習了有關細胞的主要特徵,以及細胞的基本結構,今天我們就把細胞進行分類,學習一下有關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特點。

學生閱讀【探究活動】認識一下有關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教師提問:

1、原核細胞包括的細胞的種類?

2、真核細胞包括的種類?

教師總結:由原核細胞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包括,細菌、藍藻、支原體、衣原體等生物。由真核細胞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真菌、人類。

教師小提示:

區分細菌與真菌?

細菌和真菌都是個體微小的生物,細菌一般是桿菌、球菌等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放線菌、等,真菌如:酵母菌等。

學生閱讀課本,教師總結原核細胞的特點:

1.原核細胞的最主要特點:細胞內沒有由核膜包圍的典型細胞核。

2.原核細胞的結構:

(l)細胞壁和細胞膜:

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2)細胞質:有核糖體,無其他的細胞器。

(3)核區:由dna分子組成。

區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是依據構成該生物的細胞是原核細胞還是真核細胞。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也可以說是有無核膜,因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細胞核,無核膜就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注意:(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為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2)原生動物(如草履蟲、變形蟲等)不等於原核生物,原生動物是動物中最低等的類群,但它們都是真核生物。

(3)不是所有的菌類都是原核生物,細菌和放線菌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黴菌等)是真核生物。

細菌常根據形狀分為:桿菌、球菌和螺旋菌,細菌常根據形狀來命名,如大腸桿菌。也有的根據功能來命名,如硝化細菌、乳酸菌等。

學生閱讀課本,總結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有較大區別,兩者的區別如下表所示: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細胞大小 較小(1-10μm) 較大(10-100μm)

染色體 一個細胞只有一條環狀dna,dna裸露,不與rna、蛋白質連結在一起 一個細胞有多條染色體,dna、rna、蛋白質連結在一起

細胞核 無核膜、無核仁 有核膜、有核仁

細胞器 僅有分散的核糖體,其結構與真核細胞不同 有核糖體、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等

細胞壁 主要由胞壁質組成 植物細胞有,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

內膜系統 簡單 複雜

微樑系統 無 有微管和微絲

細胞分裂 二分體、出芽、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只有無絲分裂 能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轉錄與翻譯 出現在同一時間與地點 轉錄在核內,翻譯在細胞質內

五、小結:

本節主要敘述了有關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特點以及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

生物教案範文篇5

一、與課程標準的關係

本教科書緊扣課程標準提出的“全體學生通過努力都應達到的基本要求”,既面向全體學生,著力於基本的公民素質的培養,又從各方面考慮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力圖使所有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發展。根據課程標準的精神,本教科書大力強化探究式學習,安排了較多的各類學習活動,無不廣泛聯絡技術與社會。

本教科書還注重知識的現代化,包括傳統知識的現代拓展。例如,“細胞工程和克隆技術”,“基因工程和轉基因技術”,“生物富集及其影響”、“生物多樣性價值”等,使這本教科書的面貌煥然一新,充滿了21世紀的時代氣息。

本教科書還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降低了難度,這不僅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教學目標,也展示了生命世界的無窮魅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生物的繁衍和發展”、“生物與環境”兩個單元。

在第六單元裡共分第一章生物的繁殖,第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第三章生物的起源與進化和第四章現代生物技術。重點內容是生物的遺傳和變異以及生物的繁殖。

第一章生物的繁殖是八年級下的開篇章節,也是本單元的開篇章節。植物、動物和人通過生殖和遺傳維持種族的延續。在生物生殖與遺傳的基礎上,生物能夠得以發展。生物繁殖的知識是學習遺傳、變異與進化的基礎,本章知識在單元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將本章安排在了本單元

的開篇章節。本章是依據《生物學課程標準》中“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這一主題下的“人的生殖和發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植物的生殖”的要求編寫的。本章包括“被子植物的生殖”“動物的生殖和發育”“人的生殖和胚胎髮育”三節內容。這三節內容是按照植物-動物-人的順序編排的。植物生殖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比較密切,學生有豐富的這方面生活經驗,所以將植物的生殖安排在第一節。植物的類群比較多,書中沒有面面俱到的介紹各種類群植物的生殖方式,而是以學生最為熟悉的被子植物來學習植物生殖的知識。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內容側重介紹無脊椎動物中的昆蟲、脊椎動物中的兩棲類和鳥類的生殖和發育內容,因為這幾類動物學生們比較熟悉,貼近學生的生活。人的生殖和發育的基本知識對於學生認識自我、健康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人類的生殖是最複雜的,所以教科書將部分內容安排在了最後一節來進行學習。

第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第六單元“生物的繁衍和發展”的第二章。在生命的延續過程中,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在第一章學生學習了“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之後,安排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內容,是對生物圈中生命延續和發展的繼續深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徵之一,有關遺傳和變異的知識對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著重要意義。學生在日程生活中,常會遇到有關遺傳和變異的令其困惑不解的問題。因此,知道一些遺傳和變異的知識對學生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可以對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遺傳的物質基礎、性別決定、遺傳育種的實踐上的應用以及遺傳病等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也為後面的內容,特別是生物的進化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本章在整個國中生物教科書中佔有重要位置。

第三章生物的起源與進化依據《生物課標》中“生物的多樣性”這一主題下的“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的要求編寫。有關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問題,常見於各種媒體,一直是令人著迷和富於挑戰的課題,也是科學家關注和爭論的焦點之一,更是處於青春期的學生樂於辯論的話題。本章的編寫從生命的起源開始,以尊重客觀事實、敢於質疑的態度為學生搭建一個思維平臺,讓學生有一個生命起源的基本觀點;再呈現生物進化的證據,描述生物進化的歷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引導學生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再用生物進化的觀點來分析和理解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全章引導學生形成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使之認識到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中,存在著唯物和唯心觀點的鬥爭。

第四章現代生物技術,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素材非常多,有中國的,有外國的,而且已經有許多基因工程產品實現了產業化。通過現代生物技術的相關內容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知道,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已經對人類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並將深刻地影響人類發展的程序。

本章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結合身邊的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克隆技術的應用,組織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討論等活動,舉例說出轉基因技術,克隆技術的應用,理解生物技術是當今國際上重要的高技術領域,生物技術將為解決人類所面臨的環境、資源、人口、能源、糧食等危機和壓力提供最有希望的解決途徑。同時引導學生關注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生物技術的發展在給人們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些潛在的威脅和社會倫理問題。

第七單元包括一章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第二章生態系統和第三章人類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

第一章生物與環境的關係作為本單元的開頭篇,主要介紹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從教科書的體系來看,本章內容為下一章學習生態系統的知識打下了基礎,是生態系統知識的鋪墊。現在,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已經成為一個涉及人類和所有生物存在

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因此學習一些生態學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生態系統與上一章有密切的聯絡。上一章學習的環境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的概念與本章概念是一致的。生物因素在本章中分解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人們對於生物與環境關係的研究,可以按照生物的個體、種群、群落以及生態系統這四個層次進行,其中對對生態系統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研究生態系統的目的,就是要保護好人類和其他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所以“生態系統”這一章是本單元的重點。

第三章人類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人類不能離開自然界,不能違背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人類與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人類必須從實際出發,遵循和利用自然規律,做到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本章設定了“控制人口的過度增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生態環境”四節內容。

生物教案範文篇6

第1節從生物圈到細胞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

2.舉例說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3.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

(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2.教學難點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三、教學策略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生物圈中的生物儘管多種多樣,千姿百態,但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並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即使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須依賴活細胞生活。因此,從巨集觀的生物圈逐級深入到微觀的細胞,有利於學生用全域性的、系統的觀點來認識生物界。同時,從細胞到生物圈這些生命系統的各個結構層次,是本模組和其他模組將要逐一研究和學習的內容。

本節教學建議用1課時。

本節在教學上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選擇sars病毒作為“問題探討”的素材,是基於以下兩點理由。

(1)sars病毒給人類的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是學生經歷過並且相對比較熟悉的一類病毒,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病毒不是一個細胞,不具有細胞的結構,但它不能離開活細胞而獨立生活,選擇sars病毒侵害人體肺部細胞作為“問題探討”的素材,有助於服務“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主題。因此,在教學時應注意將病毒與細胞聯絡起來,但不宜要求學生深入學習sars病毒的相關知識。

教師可以展示sars病毒的電鏡照片或模式圖、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瀰漫性陰影圖,引導學生回顧國中學習過的病毒的結構組成,並與細胞作簡單比較。同時探討教材中的兩個問題,達成“像病毒那樣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也必須依賴活細胞才能生活”的認識。

關於讓學生理解“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觀點,教材中的資料分析已比較全面,分別是從生命特徵的不同方面,不同生物體的不同生命活動等來論證這一觀點的。下表反映了編者的意圖。

免疫作為機體對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種防禦反應,需要淋巴細胞的參與

由於本資料中的一些事例是義務教育階段七年級涉及的內容,因此,在分析本資料時,除按照教材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外,教師還可以補充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例如,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徵?人類發育的起點是從什麼細胞開始的?新生兒逐漸發育長大是由於細胞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等等。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是本節的難點,教師應引導學生系統地理解這幾個層次,在理解這些結構層次時,教師可以適當地補充各個層次的名詞解釋,以利於學生從微觀到巨集觀,步步緊扣地理解生命系統的嚴密性、層次性和多樣性。教師可以按下表的方式呈現這幾個層次的遞進關係。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些層次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這些層次中,只有種群和群落這兩個名詞是學生陌生的,需要教師用具體的事例補充講解。例如,在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鯽魚就是一個種群,而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構成了一個群落。這兩個概念不需要掌握,只需要學生能通過具體的事例理解就行。

2.除種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幾個層次都是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七年級接觸過的概念,可以讓學生分組回憶、討論。

3.除教材列舉的事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列舉其他的事例。例如,與心肌細胞同層次的還有平滑肌細胞、骨骼肌細胞、上皮細胞、神經細胞,等等;與心肌組織同層次的有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等等。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一個人、一棵松樹或一隻草履蟲為例,用不同生物研究生命系統各個層次的關係,以便理解生命系統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四、答案和提示

(一)問題探討

1.提示:病毒儘管不具有細胞結構,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細胞中,利用活細胞中的物質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體的上呼吸道細胞、肺部細胞,由於肺部細胞受損,導致患者

呼吸困難,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還侵害人體其他部位的細胞。

(二)資料分析

1.提示:草履蟲除能完成運動和分裂外,還能完成攝食、呼吸、生長、應激性等生命活動。如果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草履蟲不可能完成這些生命活動。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間,精子和卵細胞充當了遺傳物質的橋樑。父親產生的精子和母親產生的卵細胞通過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宮中發育成胚胎,胚胎進一步發育成胎兒。胚胎髮育通過細胞分裂、分化等過程實現。

3.提示:完成一個簡單的縮手反射需要許多種類的細胞參與,如由傳入神經末梢形成的感受器、傳入神經元、中間神經元、傳出神經元、相關的骨骼肌細胞,等等。人的學習活動需要種類和數量繁多的細胞參與。由細胞形成組織,由各種組織構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統,多種系統協作,才能完成學習活動。學習活動涉及到人體的多種細胞,但主要是神經細胞的參與。

4.提示:例如,胰島細胞受損容易導致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脊髓中的運動神經元受損容易導致相應的肢體癱瘓;大腦皮層上的聽覺神經元受損可導致聽覺發生障礙,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體的運動離不開肌細胞;興奮的傳導離不開神經細胞;腺體的分泌離不開相關的腺(上皮)細胞,等等。

(三)思考與討論

1.提示:如果把龜換成人,圖中其他各層次的名稱不變,但具體內容會發生變化。例如,心臟應為二心房、二心室;種群應為同一區域的所有人,等等。應當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個。如果換成一棵松樹,圖中應去掉“系統”這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種群的具體內容也會改變。如果換成一隻草履蟲,細胞本身就是個體,沒有組織、器官、系統等層次。

2.提示:細胞層次;其他層次都是建立在細胞這一層次的基礎之上的,沒有細胞就沒有組織、器官、系統等層次。另一方面,生物體中的每個細胞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能獨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動,某些生物體還是由單細胞構成的。

3.提示: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是一個系統,但不是生命系統,因為生命系統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動,單靠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動的。

(四)練習

基礎題

1.(1)活細胞:a、d、g、i;

(2)死細胞:b、e;

(3)細胞的產物:c、f、h。

2.(1)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因為大腸桿菌是單細胞生物);

(2)種群層次;

(3)群落層次。

拓展題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儘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質炎病毒,但不意味著人工製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義具有兩面性,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態度都是不全面的。從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類更好地認識病毒,例如,研製抵抗病毒的藥物和疫苗,從而更好地為人類的健康服務;從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會合成某些對人類有害的病毒,如果這些病毒傳播開來,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將給人類帶來災難。

生物教案範文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生物的變異

(2).舉例說出生物的變異型別(重點)

(3).描述變異的生物學意義(難點)

⑷.舉例說出遺傳育種在實踐上的應用

能力目標:

運用生物變異的知識,初步學會分析生物的變異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及時間安排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2分鐘【多媒體展示】有顯著遺傳特徵的父子的照片:瞧這父子倆

1.房祖名長得像成龍這在生物學上叫什麼?

2.房祖名和成龍長得一模一樣嗎?這種現象又叫做什麼呢?

遺傳物質從親代傳給子代,所以親子間有相似性,即有遺傳現象產生。那變異又是如何發生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板書課題:第四節 生物的變異]

回顧舊知思考回答:這種子女和父母之間長得像的現象在我們生物學上稱遺傳

學生通過觀察回答:

顯而易見他們長的不一樣,這種現象應該叫變異。通過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及探究心裡。而明星恰恰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貼合學生的“胃口”。

引出課題

匯入目標

2分鐘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生明確學習目標瞭解本節課的重難點,即將要達成的目標。通過展示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和將要達到的目標。做到有的放矢。

自主學習

4分鐘過渡:今天我們將要探討變異的哪些問題呢?請同學們自學課本。

自學提示:請帶著下列問題閱讀課本。(時間4分鐘)

①什麼是變異?

②變異可以分為哪兩種型別?

③可遺傳變異是由什麼引起的,能否遺傳給後代?不可遺傳變異是由什麼引起的,能否遺傳給後代?

④生物變異的意義?並舉例

⑤瞭解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同學們閱讀課本p87---88在課本中找到並思考: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本,並在課本上把獲得的資訊做好標記。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的得到鞏固,不懂得有待認真聽講和理解。

引導探究層層推進

14分鐘過渡:同學們的自學情況怎麼樣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展示一下自學成果。

(一)變異的現象與概念

在我們周圍,可以看到很多變異現象。什麼叫做變異呢?請同學們做一個小結。

(板書 一.變異的概念)

提問:你們知道哪些變異現象?

過渡:說得很好。不同種類的生物固然千差萬別,同種生物之間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這都源於生物的變異。在自然界中,與遺傳現象一樣,變異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多媒體展示:生物變異圖片

1.變異存在於同個物種之內:菊花

2.變異存在於同個物種之內:馬

3.變異存在於一家三口之內

總結與過渡:從以上圖片我們可以看出,生物的變異和遺傳一樣也是普遍存在的。那麼,引起這些變異的因素是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變異的原因

(二)變異的原因

同一品種的小麥種在不同的田裡,小麥的麥穗有大穗、小穗,產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麼?請同學們討論、回答。

你們的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假如你是一位育種專家,你將如何證明這些差異是由環境造成的還是由於基因的組成發生變化引起的?

如果是由環境影響引起的變異,將表現為大穗的種子種到土壤條件差的田裡。同學們推測一下 後代表現是什麼?為什麼?

如果是基因組成發生變化引起的變異,也就是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的變異,將小穗的種子種到土壤條件好的田裡,同學們推測一下,後代表現又會是什麼?為什麼?

同學們的表現非常棒,分析的也很透徹。那麼你能否根據以上的 事例,歸納出變異的原因和型別?

請你來總結:變異的型別有哪幾種?

變異的

型別可遺傳的變異不遺傳的變異

表現 給後

代 給後代,一般只表現在

原因由 而引起 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 ____變化而引起的

(板書二:變異的型別1.不遺傳的變異

2.可遺傳的變異)

舉例:膚色正常的夫婦和他們白化病的孩子這種變異屬於哪種型別?

回答正確,人類的白化病就是由於基因的改變引起的

學以致用

?多媒體展示】 請同學們分析兩個例子

(1)某對色覺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色盲的兒子。

(2)某兄弟二人,哥哥長期在室外工作,弟弟長期在室內工作。哥哥與弟弟相比臉色較黑。哪一種變異可以遺傳?為什麼?

?多媒體展示】請同學 們觀察下面的圖片(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昆 蟲的形態、體色與環境的顏色),思考這種變異有什麼意義?

提問:玉米苗中的白化苗有利於生存嗎?(提示: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葉片之所以呈現綠色是因為有葉綠體)

可見變異對生物個體有利、還是不利,這要看變異是否有利於生物的生存。根據變異是否有利於生物的生存,我們可以把變異分為哪兩類?

學以致用【多媒體展示材料】

(1) 小麥要獲得高產,人們採取的辦法往往是多施肥、多澆水。肥多水多,小麥的莖稈會長高,莖稈高,小麥成熟時容易倒伏,又會造成糧食減產。在這種小麥中,出現矮稈小麥,可以抗倒伏,但不會影響小麥在肥多水多的情況下長大穗。

(2)一些玉米植株發生變異會出現沒有葉綠素的白化苗。綠色植物生長要進行光合作用,這種白化苗就無法生存下去。

提問:高稈小麥變異為矮稈小麥,綠色玉米苗變異為白化苗,這都是變異,他們對生物個體的生存有什麼影響?

提問:通過以上的事例,你能說說變異在生物上有什麼意義?(提示:從整個種群的生存來說)

(板書三、變異的意義)

過渡:總結的非常好。下面我檢測一下大家對知識應用的情況。

請同學觀察課本87頁-88頁圖4.4-13判斷下列變異屬於哪種型別,說明其判斷理由。

很好。可見染色體數目的變化以及遺傳物質的重新組合都屬於遺傳物質的改變。

?多媒體展示圖片:】判斷下列變異是否有利於生物生存

學生踴躍舉手回答:

變異:生物的後代與親代之間、以及後代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現象稱為變異。

學生利用平時所見所聞,互相交流變異的現象。之後選一個小組代表回答

學生1.金魚有許多種類

學生2.菊花有許多顏色和形態

學生3.狗有很多品種學生4.不同的土地裡結的花生是不一樣大

……

觀看老師展示的變異圖片,認同生物變異的 普遍性。

小組討論、交流後選代表回答:

生1:我們小組認為可能是土壤條件不同,也就 是由環境影響引起的變異

生2:我們小組認為大穗和小穗是一對相對性狀,也可能是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引起的變異。

如果我是育種專家,就將大穗和小穗的種子收穫後分別種到土壤條件好的田裡,它們的後代如果都表現為大穗那就是由環境的影響引起的變異。如果小穗的後代表現仍為小穗,那就是由基因組成發生變化引起的變異。

生:小穗,因為由環境引起的變異是不遺傳的。

生:小穗,因為由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的變異是可以遺傳的。

學生根據以上的事例,歸納出變異的原因和型別。

可遺傳的變異:變異由遺傳物質決定;

不遺傳的變異:變異由外界環境影響引起。

學生看圖思考,做出判斷,並說出理由: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屬於可遺傳的變異。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做出判斷,並說出理由。

⑴是由於基因改變引起的,屬於可遺傳變異

⑵是由環境改變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屬於不遺傳的變異

學生認真觀察昆蟲的形態、體色與環境的顏色,回答:螳螂的體色、形態與環境非常相似,有利於生物的 生存。

葉片出現白色說明葉片中不含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就意味著它無法生存。

總結:根據變異是否有利於生物的生存,我們可以把變異分為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

⑴高稈小麥變異為矮稈小麥可以 抗倒伏,有利於生物生存

⑵綠色玉米苗變異為白化苗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不利於生物生存。

生物的變異有利於物種的發展和進化。因為有利的變異會通過遺傳不斷地積累和加強,不利的變異會被淘汰,使得生物群體更加適應周圍的環境。

觀察、判斷、回答:

1、2、3幅圖屬於可遺傳變異;他們都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4幅圖屬於不可遺傳變異。它僅由環境引起而遺傳物質未發生改變的變異。

回答:

圖1是有利變異

圖2是不利變異通過老師的問題引領,引導學生深入課本,加深對自學內容的認識。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體現。而自學中不理解的問題,通過問題的層層推進得到圓滿的解決達到理解的層次。

通過一組圖片的展示,加深對變異概念的認識認同生物變異的普遍性。

通過小組間的交流、分析與討論既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同學間的合作能力。

通過比較和總結,既培養了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又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

通過學以致用環節加深學生對變異不同型別的認識,達到理解應用的層次。

通過“火眼金睛”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同時

在老師的提示下思考生物的這種變異對生物個體而言有什麼意義。

在獲得新知識後,及時練習應用,加深學生對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的理解。

通過一系列的有力變異和不利變異的事例,很自然的得到變異的意義。

組織交流

點撥建構

8分鐘過渡語:正是因為有了 變異,生物才會如此地多姿多彩,我們也可從豐富的生物世界中選擇人類所需,加以培育,併為人類服務。這就是我們在農業生產中的人工育種工作。請問,在這個工作中,我們利用的是哪一種變異呢?

對了。怎麼利用可遺傳變異進行育種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板書四、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多媒體展示】

對,基因突變可以引起生物的變異。還有染色體的改變也可以引起變異。它們引起的變異型別都屬於可遺傳的變異。利用遺傳變異的原理培育新品種的方法還有許多,同學們課後可以查閱資料,一起交流。

出示“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圖片或有關錄影資料,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科學家的偉大和科技造福人類的例項。並向科學家們學習他們的科技創新精神。

?多媒體展示】

學生:利用可遺傳的變異,這種變異可以遺傳給後代。

學生分組探討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a組:討論人類是怎樣從產量不同的奶牛中選育出高產奶牛。

b組:討論通過雜交怎樣培育高產抗倒伏小麥。

c組:討論分析太空椒是怎麼回事?

d組:討論分析染色體的加倍的草莓。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後分別選一名代表回答

a組代表:由於遺傳物質的變異,不同品種或同一品種的奶牛控制產奶量的基因組成可以不同,通過人工選擇可以將產奶量高的奶牛選擇出來(含有控制高產奶量的遺傳物質),通過繁育,後代還會出現各種變異,再從中選擇、繁育,數代後奶牛不但能夠保持高產奶量,甚至會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b組代表:通過雜交,低產抗倒伏小麥把抗倒伏的基因傳給了高產不抗倒伏的小麥,抗倒伏基因與高產基因組合到一起,可以產生高產抗倒伏小麥。

c組代表:太空椒是在太空條件下,引起基因發生改變而培育成的新品種。

d組代表:用人工誘導的方法,使細胞中的染色體數量加倍,產生新品種。

通過讓學生分組討論,來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同時以問題為驅動,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主動思考、分析、討論,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培養。

通過生物變異在生活實踐中應用的事例,培養學生對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熱愛科學的興趣。

知識整合

遷移應用

5分鐘過渡:同學們這節課表現的非常出色,老師也為你們感到驕傲。大家來反思一下: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疑惑?

拓展應用

有人說“如果沒有遺傳的變異, 就不會產生新的生物型別,生物就不能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地進化。”

你認為這種說法有道理嗎?談談你的觀點。生總結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要求:合上課本,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回答:有道理。因為各種有利的變異會通過遺傳不斷地積累和加強,不利的變異會被淘汰,使得生物群體更加適應周圍的環境。所以生物的變異有利於物種的發展和進化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後,由學生自我總結所學與所思,得出結論性的知識,並能用規範的語言加以描述。強化了知識的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