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八年級生物魚教案參考7篇

教案在編寫的時候,你們務必要考慮講授內容要點,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將教材的簡析寫進去,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八年級生物魚教案參考7篇,供大家參考。

八年級生物魚教案參考7篇

八年級生物魚教案篇1

課前檢測:

1、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於 。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於 。

2、在生產實踐中,人們經常利用 、 等無性生殖的方式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

3、 昆蟲的特點:身體可以分為 、 、 三部分;頭部有一對 ,一對 和一個 ;胸部有三對 ,一般有2對 。體外還有防止水分散失的 。

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

2.通過觀察和飼養家蠶等實踐活動,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

3.舉例說出昆蟲在人類生活、生產中的作用,關注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

教學過程:

一、 家蠶的生殖和發育

1、 生殖:有性生殖

2、 發育:受精卵→幼蟲→蛹→成蟲(p9頁圖)

唐朝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用蠶的默默吐絲行為讚揚了一大批甘於奉獻的人。不過,應對此詩句稍作改動,因為蠶雖然絲吐盡了,但並未死亡,只是化為蛹了,所以古人說法是錯誤的,應該改為““春蠶化蛹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3、特點:變態發育

變態發育: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家蠶的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叫做變態發育。

二、 其它昆蟲的發育

1、 昆蟲的發育都是變態發育

2、 變態發育的種類: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

①完全變態:同家蠶一樣,蜜蜂、菜粉蝶、蚊、蠅等昆蟲在發育過程中也經過卵、幼蟲、蛹、 成蟲四個時期, 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發育。

②不完全變態:蝗蟲的發育過程要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像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不完全變態發運的昆蟲還有蟋蟀、螳螂、蟈蟈等

蝗蟲的發育和家蠶是不同的。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蟲,形態和生活習性都非常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也沒有發育成熟,僅有很小的翅膀。它的一生中也出現蛻皮現象,共蛻皮5次。

3、 蛻皮:昆蟲的發育過程之所以有蛻皮現象,原因是舊的外骨骼限制身體的生長。

完全變態的昆蟲蛻皮發生在幼蟲期。家蠶的幼蟲要蛻5次皮才能化蛹。

不完全變態的昆蟲蛻皮發生在若蟲期。蝗蟲的若蟲跳蝻要經過5次蛻皮。

4、比較家蠶與蝗蟲的生殖和發育的異同點:

比較相同點不同點家蠶有性生殖,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為完全變態發育變態發育蝗蟲有性生殖,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 為不完全變態發育變態發育

板書設計:

第二節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一、有性生殖

二、變態發育:完全變態:卵、幼蟲、蛹、成蟲 例:蜜蜂、菜粉蝶、蚊、蠅

不完全變態:卵、若蟲、成蟲 例:蟋蟀、螳螂等

課後鞏固:

1.蝗蟲的不完全變態發育過程是( )

a 卵→若蟲→蛹→成蟲 b 卵→蛹→若蟲→成蟲 c 卵→若蟲→成蟲 d 卵→蛹→成蟲

2.跳蝻是蝗蟲的幼蟲,它與成蟲的本質區別是( )

a 形態結構不同 b 生活習性不同 c 身體較大 d 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

3.對蝴蝶的發育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受精卵、毛毛蟲、蝴蝶、蛹 b.受精卵、毛毛蟲、蛹、蝴蝶

c.蝴蝶、毛毛蟲、受精卵、蛹 d.蛹、毛毛蟲、受精卵、蝴蝶

4. 自然界中有些昆蟲在發育過程中要多次蛻皮,如蝗蟲要經過5次蛻皮才能發育成成蟲。那麼他們蛻皮的原因是( )

a. 進行氣體交換 b. 外骨骼不能隨生體的生長而生長

c. 減輕體重,利於運動 d. 蛻掉原來的外骨骼,使運動靈活

5.蠶繭代表家蠶的( )

a 卵期 b 幼蟲期 c 蛹期 d 成蟲期

6、明辨是非

①.所有昆蟲的幼蟲都要經過五次蛻皮。( )

②.蟬的若蟲所蛻下的皮稱為蟬蛻。( )

③.昆蟲的發育過程之所以有蛻皮現象,原因是舊的外骨骼限制身體的生長。( )

④.蝗蟲的成蟲不再有蛻皮現象。( )

⑤.蠶的幼蟲吐絲作繭是為了人的需要。( )

7、比較家蠶與蝗蟲的生殖和發育的異同點

比較相同點不同點家蠶生殖方式都是

發育都是發育完全變態蝗蟲

八年級生物魚教案篇2

第二節生物進化的歷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舉例說明生物進化的證據。

2、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重點:

1、生物進化的證據

2、生物進化的總趨勢。

難點:運用對比的方法對生物的進化進行研究。

教學過程(1課時)

(一)匯入

提出問題,引出新課:地球上生活著豐富多彩的生物,有綠色開花植物,有脊椎動物,有無脊椎動物……這些種類繁多的生物類群,是怎樣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變來的呢?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二節生物進化的歷程

(二)生物進化的證據

科學家是如何瞭解進化的歷程的?科學家又是怎樣知道地球是曾經生活過什麼型別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為研究地球曾經生活過的生物的材料,通過化石瞭解生物進化的歷程。

cai展示化石圖片

⑴什麼是化石?

⑵化石僅僅具有收藏和觀賞價值嗎?它還有什麼更重要的價值?

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思考

cai展示馬的進化過程

討論:馬的進化過程

觀察、比較、討論,回答下列課題:

⑴比較不同時期馬的形態、結構有什麼不同?

⑵比較不同時期馬生活環境有什麼不同?

⑶通過以上比較,你可以得出那些結論?

討論:鳥的進化過程

小組討論,研究以下課題:

⑴仔細研究各種鳥化石的結構特徵,找出“鳥可能起源於古代爬行動物”的證據。

⑵研究各種鳥化石,排列出它們進化的順序。

cai展示相關化石圖片

學生分析、思考回答。

討論:生物進化歷程

根據以上馬以及鳥類的進化過程分析生物進化歷程

⑴比較、研究不同地質年代中發現的化石,找出化石型別與地層的關係;

⑵總結以上研究,得出進化規律。

cai展示

(三)生物進化的歷程

與原始生命起源一樣,生物進化的歷程也是極其漫長的過程。現在地球上的豐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經過漫長的歷程逐漸進化形成的。

活動: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拼圖

小組討論,研究以下課題:

⑴小組閱讀、討論,嘗試在進化樹上寫出代表生物的名稱及其所屬的生物類群。

⑵仔細閱讀、討論進化樹,嘗試分別說出動物、植物的主要進化歷程。

⑶進一步討論,歸納出生物進化規律。

⑷遊戲:對應兩組交換自制的生物進化拼圖,並在不看書的情況下,比一比哪個組配合得好,拼得好,拼得正確。

分析植物以及動物的進化歷程

在進化的早期,由於營養方式的差異,原始生命的一部分進化為具有葉綠素的原始藻類,另一部分進化為不含葉綠素的原始單細胞動物。以後,這兩類原始生物分別沿著一定的歷程發展為動物界和植物界。

cai展示

完成拼圖

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進化的歷程過程中對不同類群的生物進化比較,對比不同類群的生物的結構、功能和生活習性,發現各類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點。一般說來,親緣關係近的生物類群,相同的特點較多,反之較少。根據分析比較,找出不同類群生物的關係和進化發展的順序。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對植物和動物兩類生物中的不同類群分析比較,認識它們的進化歷程。

八年級生物魚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概述人體免疫的概念和作用。

2、舉例說明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3、描述計劃免疫,列舉計劃免疫的例項,認同計劃免疫的意義。。

重難點重點:

1、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

2、計劃免疫的意義。

難點:

特異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

教法講授法

學法自主學習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主要環節)

集體備課個性展示

匯入流感期間為什麼有的同學容易被傳染,而有的不易被傳染?這與什麼有關?------人體的免疫功能

自主學習

提出疑問1、p102分析與討論中圖中所示的人體結構在防禦病原體入侵時分別起到了什麼作用?

2、什麼是非特異性免疫?包括哪兩大部分?

3、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的特點:

4、什麼是抗體?什麼是抗原?兩者的關係是什麼?

合作

探究

點撥

解疑上個學期我們好多同學都患過水痘,那這部分同學以後就不再得了。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03-104,思考一下問題。

(1)為什麼患過水痘的人能抵抗水痘病毒的再次侵襲?

(2)患過水痘的同學對腮腺炎有同樣的抵抗力嗎?

(3)人體的免疫器官及免疫細胞的組成及作用是什麼

練習達標1、凡是能刺激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

a病原體b病毒c抗原d病菌

2、能產生抗體的細胞是

a紅細胞b淋巴細胞c吞噬細胞d血小板

3、燒傷病人常用自身面板進行植皮治療,不植入外來面板是因為

a、神經血管不易接通b、外來面板相當於抗原

c、外來面板含菌量大d、會產生免疫反應

4、將他人的器官移植到患者體內,一般不宜成活,這種免疫屬於免疫。從現代免疫的概念看,移植的器官相當於。

拓展提升根據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研究牲口炭疽病的實驗,回答:

(1)實驗中甲組綿羊在第二次注射後沒有發病,這一現象屬於免疫,其原理是。

(2)甲組綿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較弱的炭疽病病原體,它進入羊體作為起作用,使體內產生的具有免疫力的物質,其化學成分是。

(3)乙組綿羊在實驗中起的作用是。

作業設計a、什麼是計劃免疫?

b、你打過預防針嗎?舉三個例子。

c、什麼是非特異性免疫?包括哪兩大部分?

八年級生物魚教案篇4

一、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包括 、 、 和 。

二、細菌

1.結構:單細胞的原核生物

(1)基本結構:控制著細菌主要遺傳性狀的dna位於 ,控制著細菌的抗藥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狀的基因位於 。

(2)特殊結構:有些細菌具有.....

2.繁殖:細菌主要以 方式進行繁殖。

3.菌落:

每種細菌在一定條件下所形成的 ,可以作為 鑑定的重要依據。

三、放線菌

1.形態結構:單細胞的原核生物

2.繁殖:主要進行生殖。

四、病毒

1.結構:(1)基本結構:主要由和兩部分構成,兩者合稱為。決定病毒抗原特異性等功能的是,控制病毒的一切性狀的物質是 。

(2)特殊結構:流感病毒的核衣殼外面,還有一層 ,止面生有 。

2.增殖:過程包括① →② →③ →④ →⑤

題例領悟

圖為病毒的結構,請回答:

⑴ 組成3的基本單位是 ,其化學成分是 。

⑵ 若此病毒為噬菌體,結構中不應有的是:[ ] 和[ ] ;當它侵染細菌時,只有進入細菌體內。

⑶ 若此病毒為流感病毒,當它侵入人體後,就成為,人體的細胞將消滅它。

⑷ 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可用作,但這時的病毒的[ ] 應該含有基因;在細胞工程中可用作,這時則利用了病毒的。

⑸ 當病毒的[ ] 用32p標記時,在分子遺傳學上可用於證明 。

答案:⑴衣殼粒 蛋白質 ⑵2囊膜 1刺突 核酸 ⑶抗原 免疫 ⑷運載體 4核酸 標記 融合誘導劑 侵染細菌的特性 ⑸4dna dna是遺傳物質

自我評價

一、選擇題

1.下列不屬於微生物的是

A.藍藻和蘑菇 B.葫蘆蘚和鐵線蕨

C.噬菌體和黃麴黴 D.放線菌和變形蟲

2.穀氨酸棒狀桿菌異化作用方式是需氧型,它的有氧呼吸的酶主要存在於

A.線粒體 B.核糖體 C.細胞質基質 D.內質網

3.下列不屬於細菌的基本結構是

A.鞭毛 B.核糖體 C.質粒 D.細胞壁

4.有關放線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分枝狀菌絲構成,與黴菌完全相同

B.與細菌相同,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

C.通過有絲分裂產生孢子,形成新個體,因此屬於無性生殖

D.主要生活在動植物的細胞中可致病

5.病毒的主要結構是

A.核酸 B.衣殼

C.囊膜 D.核衣殼

6.病毒之所以是生物的根本原因是

A.能進行新陳代謝 B.能進行繁殖

C.能感染細胞 D.能產生可遺傳變異

7.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合成子代噬菌體蛋白質需要的模板和原料分別是

A.噬菌體的dna,噬菌體的氨基酸 B.細菌的dna,細菌體內的氨基酸

C.噬菌體的dna,細菌體內的氨基酸 D.細菌的dna,噬菌體內的氨基酸

二、非選擇題

8.圖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體淋巴細胞及其繁殖過程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說明:(提示:hiv是一種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質外殼,內有rna)

⑴艾滋病毒的遺傳資訊儲存在它的 分子中

⑵圖中4至5的過程在遺傳學上稱為 ;為保證遺傳資訊的準確傳遞,此過程必須嚴格遵循 原則進行,並需在 酶的參與下才能完成。

⑶若7的鹼基比例為:a佔20%,u佔40%,c佔30%,g佔10%,則6的鹼基比例為 。

⑷請你根據病毒的特徵,設計一種方法,以檢驗9(子代病毒)是否繼承了1(親代病毒)的主要性狀:

自我評價答案

1b 2c 3a 4b 5d 6b 7c

8 ⑴rna;⑵逆轉錄、鹼基互補配對、逆轉錄酶;⑶a30%:t30%:c20%:g20%;⑷子代病毒是否具有侵染性。

八年級生物魚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說明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

2.關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3.說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4.參與一種珍稀動物或植物保護的辯論和協商活動,提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公民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讓學生體會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緊迫性和艱鉅性。

2.協商和辯論這樣保護白頭葉猴。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過程

6-3-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一、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

1、瀕臨滅絕

2、生存環境的破壞與改變

二、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

三、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

五、作業

1、如果一個物種的所有個體都在地球上消失了,那麼這個物種已經()

a、滅絕b、瀕危c、受到威脅d、再生

2、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

a、遷地保護b、建立自然保護區

c、克隆d、法制管理

3、數千年前我國黃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後來卻成為荒山禿嶺,植被減少的原因是()

a、地殼運動頻繁b、北方寒流長期侵襲

c、長年乾旱,赤地千里d、過度開發破壞生態平衡

八年級生物魚教案篇6

教學內容與分析:

內容

認識各種各樣的真菌

真菌的繁殖

分析

真菌一節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僅瞭解真菌的結構,更重要是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以及它們生命活動特點,同時瞭解一些食用菌,養殖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目標與分析:

教學目標

真菌的主要特徵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說出黴菌和蘑菇的營養方式

知道真菌的生殖方式

分析

由日常生活中所見的真菌,通過有關的圖,來了解它們的結構特點,及青黴、麴黴的共同點及不同點、營養方式等從而得出它們的營養方式和繁殖方式及特點

問題分析與診斷:

這裡講到真菌繁殖方式是孢子時,可能會與細菌一課當中的芽孢弄混,在此可提醒學生,七年級曾學過的蕨類植物的孢子繁殖是差不多的,理清概念

教學條件支援及分析:

需要學生對常見的真菌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匯入

日常生活中的真菌,同學們平時見過後有哪些?木耳、香菇、靈芝、還有桔子發黴之後的青綠色的黴斑、麵包上黴變長的毛、糧食黴變都是由麴黴引起的及衣服發黴等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從前面的課當中我們已經知道比細菌大,所以真菌大多是多細胞的,也有單細胞的如:發酵用的酵母菌

真菌的形態結構

有單細胞的(酵母菌);有多細胞(青黴、麴黴、蘑菇等)

所有真菌的菌體都是由許多細胞連線起來的菌絲體構成

講述:下面我們以青黴和麴黴的比較來了解真菌的內部結構(見p63頁圖)

青黴與麴黴的比較

不同點:青黴菌直立生長的菌絲產生的孢子呈掃帚狀,呈青綠色;麴黴呈放射狀,呈黃、黑、褐色

共同點:①都是由許多細胞連線的菌絲構成

②每個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③都是通過產生大量孢子繁殖後代

④都沒有葉綠體,所以它們的營養方式是異(通過現成有機物生活)

總結:真菌的主要特徵:有單細胞有多細胞;都由菌絲體構成;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無葉綠體

(二)、真菌的繁殖

講述:剛剛我們已經瞭解了真菌都是孢子繁殖包括蘑菇也是,蘑菇的孢子在菌褶上,在七年級講蕨類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的特點是什麼?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容易萌發呢?

孢子繁殖:孢子比較輕,可飄散到各處,只要在適宜的環境中就可以萌發

(三)、課後練習

八年級生物魚教案篇7

一、教材簡析:

?遺傳和變異現象》是北師大版生物八年級上冊第20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第一節,教材主要從三方面:1、通過比較個體間性狀的差異,使學生識別生物的性狀和相對性狀;2、通過欣賞和評價兩幅19世紀的漫畫,幫助學生認識生物的遺傳現象和變異現象;3、通過課後的性狀調查和思考與練習,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遺傳和變異的領悟;來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遺傳與變異的概念,從而有助於學生認識生物世界遺傳的多樣性,為今後學習生物的進化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從未學習過遺傳學的相關知識。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觸過相關內容或觀察過此類現象。只是未能上升到理論的層次。這已經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認知的基礎。而且,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理解、判斷、推理的能力。教師應充分調動起他們的這些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總結。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表述性狀、相對性狀,遺傳和變異的概念;

2、能列舉和辨別生物的性狀、相對性狀以及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

3、觀察並描述相關的遺傳和變異現象。

能力目標:

通過活動讓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調查、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表達、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踐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並描述相關的遺傳和變異現象,使學生了解生命個體的獨特性,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珍愛生命情感。

教學重點:

1、理解性狀、相對性狀、遺傳、變異等名詞。

2、能解釋並舉例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現象。

教學難點:

1、理解相對性狀指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

2、理解遺傳和變異現象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一課時

課前準備:

多媒體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幻燈片展示:2組同學們熟悉的明星照片,請同學們觀察照片中的人物在外貌特徵上有什麼共同點,以此匯入新課:遺傳和變異現象。

二、新課。

知識點一:性狀和相對性狀

1、性狀

1)小遊戲:

①猜一猜:這分別是誰的眼睛?

(引出名詞——形態特徵)

②猜一猜:這是誰的聲音?

(引出名詞——生理特性)

由以上兩個小遊戲引出:性狀

性狀——生物的形態特徵和生理特性,在遺傳學上都稱為性狀。

2)思考:同種生物同一性狀表現型別相同嗎?

3)根據性狀的概念說出葡萄的性狀。

展示同種生物同一性狀表現型別不同的圖片,從而引出:相對性狀

2、相對性狀

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型別。

1)展示4組圖片,判斷圖片中的性狀是否是相對性狀?

2)活動:個體間性狀的比較討論:

①在活動最後,有沒有人和報告者一起站立?說明了個體間性狀表現是否完全相同?

②根據活動結果推測世界上兩個人性狀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

3)你能行:辨別下列哪些是相對性狀。(對性狀和相對性狀進行鞏固)

知識點二:遺傳和變異

1、遺傳

1)小遊戲:尋找親人

2)活動:欣賞和評價有關性狀遺傳的漫畫:《新鼻子》《舊磚上脫落的碎片》。

討論:

①《新鼻子》中的鉤鼻子和《舊磚上脫落的碎片》中的斷腿有什麼不同?

②哪幅漫畫中表達的生物學現象是可能發生的?為什麼?請同學們說說以上兩項活動的體會: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性狀有相似性,說明性狀可以由親代傳遞給子代。

從而引出:遺傳——子女和父母之間的性狀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狀可以從親代傳遞給子代,這種現象稱為遺傳。

3)展示4組與遺傳有關的圖片。

4)思考:子女和父母之間以及子女個體之間性狀一定相似嗎?展示3組有親緣關係的圖片,請同學們觀察他們之間的性狀差異。從而引出:變異——子女和父母之間以及子女個體之間的性狀表現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