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畫猴子教案8篇

通過編寫教案,教師可以更好地梳理和整合教學內容,凸顯教學的重點和核心,認真準備好教案是提高教學能力的基礎,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教學內容和課堂活動,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畫猴子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畫猴子教案8篇

畫猴子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體驗並初步學習歌曲的詼諧、幽默的風格。

2、在傾聽及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前三段,並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

3、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亂跳。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1、手偶表演(小床一張;玩偶小猴三隻)、粉色小包包三個2、表現歌曲內容的圖卡十二張、字卡:三隻猴子3、猴媽媽頭飾五個、小猴胸飾十二個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猴子爬樹》

老師帶上胸飾,做猴媽媽與孩子一起表演。

師:小猴子們,跟著媽媽一起去爬樹吧。小猴子們可真乖,爬樹的時候都會注意安全。可是,還有三隻猴子可調皮了,想知道他們是怎樣玩的嗎?那就請你們看個節目,節目的名字叫《三隻猴子》(出示字卡)二、觀看錶演,組織討論。

1、教師操作小猴玩具,通過表演演繹歌詞內容。並念最後一句:趕快下來別再跳。

2、通過提問理解歌詞內容。

1)誰來說說三隻猴子是怎樣玩的?(教師根據孩子的回答,進行簡單歸納,並分別出示相應的圖譜)分段練習說歌詞。

2)教師示範念歌詞。

師:我把小猴子玩得事情連起來說一說,就變成一手好聽的兒歌了,想不想聽?如果你會的也可以跟著老師一起念。

3)引導幼兒學念歌詞。

師:好聽嗎?你們要不要試一試?(跟著老師念一遍)師:好聽的兒歌如果配上好聽的節奏,會怎樣呢?聽你們聽一聽。(跟著鋼琴節奏念一遍)三、幼兒學唱歌曲1、教師示範清唱歌曲。

師:好聽的兒歌還可以用好聽的歌聲唱出來呢。仔細聽好了……2、幼兒隨樂學唱歌曲,重點練習第二句。

師:你們想試試嗎?你覺得那一句話唱起來有點困難?(重點練習)3、學習有表情的演唱。

1)師:你們覺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開心)一起用開心的樣子唱一唱。摔了一跤後感覺怎樣?誰來學一學?媽媽在喊得時候,心情又是怎樣的呢?(分句學唱)2)那我們唱的時候,把猴子開心、摔了一跤很痛和媽媽生氣的樣子表現出來是不是會更好聽呢?一起試試看。

四、歌曲表演。

1、教師邀請三位幼兒合作示範表演。

2、分組表演。

幼兒每四人一組,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五、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並滲透安全教育。

1、師:剛才三隻猴子跌下床以後到哪裡去了?請你們聽一聽(老師唱)“你們看床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們躺在醫院不能動了”他們都到哪兒去了?

2、後面的客人老師也不知道猴子道哪裡去了,跟著老師一起唱給他們聽,好嗎?(唱到不能動了的時候,要求孩子在椅子上不能動)躺在醫院不能動感覺怎麼樣?(難受)以後還要不要在床上跳啦?

那我們也要來讓小猴子知道以後不在床上亂跳,應該說什麼呢?(幼兒討論)老師也想用歌聲告訴他們,讓我來試試看。唱“以後不要再高的地方跳,頭上就不會有包包,保護自己很重要,做個開心的乖寶寶。”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三隻猴子音樂下載

活動反思:

?三隻猴子》這首歌曲是由臺灣著名歌星張帝演唱的曲調進行改編的,歌曲幽默詼諧,曲調活潑,趣味性強,敘述著猴子在床上跳,媽媽焦急的有趣事件,深受孩子所喜愛。歌曲共有四段,曲段中十六分音符xxxx xxxx∣的節奏與部分歌詞的演唱,對於大班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將唱好其中的十六分音符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並通過圖譜、肢體動作、有趣的指偶表演等重點練習,讓幼兒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達到熟悉歌曲旋律的效果,進而學唱歌曲,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畫猴子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在傾聽及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的前三段。

2、嘗試分角色表演,體驗並表現歌曲有趣的情節。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大背景圖一張,其中三隻猴子可以跳動。

2、圖片八張。

3、表演頭飾:猴子三隻、猴子媽媽一隻。

4、地面上用自粘紙貼出床的輪廓。

5、醫院標誌一個。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1、引導幼兒觀察大背景圖,瞭解歌曲第一段的內容。

①你看到了什麼?誰會在上面睡覺呢?它會爬樹的、瘦瘦的、喜歡吃香蕉。

猴子到了床上會幹什麼呢?

它是怎麼跳的?

個別:誰來學一學猴子的樣子。(表現出猴子的調皮)

集體(站起來):我們一起來把猴子調皮的樣子表現出來,比比哪隻猴子最調皮。

引導孩子觀察三隻猴子衣服顏色的不同。

教師清唱:三隻猴子在床上跳。

②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有一隻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

③小猴子從床上掉下來,誰會來?

看到小猴子摔在地上,媽媽的心情怎麼樣?媽媽著急的心情可以用什麼動作表現呢?誰來學一學。(個別)

看到床上還有兩隻猴子,她會說些什麼呢?

教師清唱:媽媽急得大聲叫:“趕快下來別再跳。”

集體(坐著學):我們一起來把媽媽的樣子表現出來,看看誰最著急。

2、教師範唱歌曲的第二、第三段。

二、在參與表演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曲邊逐步出示圖片。

你能和我一起把三隻猴子發生的有趣事唱出來嗎?

唱的時候,你覺得哪句最難呢?

化解難點:第二句十六分音符

2、邊做手指遊戲邊演唱歌曲。

你想用小手玩“三隻猴子”的遊戲嗎?

情感處理:第一句高興第二句痛苦第三句著急。

3、邊做動作邊歌唱。

4、教師清唱歌曲最後一段,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第四段的氛圍。

床上還有小猴子嗎?猜猜她們去哪裡了?

這間活動室哪裡可以當作醫院呢?

三、嘗試分角色表演,表現歌曲有趣的情節。

1、三名幼兒扮演小猴子,一名幼兒扮演猴子媽媽,教師與其餘幼兒演唱歌曲。

表現出猴子的樣子(調皮、但是表演時要懂得保護自己哦!),觀察圖片(顏色)的暗示,媽媽送小猴子進醫院。

2、幼兒分角色表演。

現在所有孩子都表演了,誰唱呢?(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唱。)

現在還是三隻猴子嗎?我們應該怎麼唱?

請你先想好,你想扮演穿什麼顏色衣服的猴子,綠猴子第一個摔下去(黃衣服——紅衣服)

四、知道不能在床上跳,要學會保護自己。

你們覺得歌曲裡的這些猴子在床上跳著玩,安全嗎?

小結:我們不要在高的地方跳,頭上就不會有包包,保護自己很重要,做個健康的乖寶寶。

五、結束活動。

我們都知道不能學歌曲裡的“三隻猴子”了,等一會你可以把這首歌唱給別的朋友聽,別忘了告訴他,也要學會保護自己哦!

附歌曲《三隻猴子》

6 3 3 3 4 | 3 2 2 ——| 5 2 2 2 2 2 3 |

三 只 猴 子 在 床 上 跳, 有 一隻 猴子 頭上

兩 只 猴 子 在 床 上 跳, 有 一隻 猴子 頭上

一 只 猴 子 在 床 上 跳, 他 的 頭 上

你 看 床 上 靜 悄 悄, 猴 子們 不知 跑到

2 1 1 1 1 ——| 6 3 3 3 4 | 3 2 2 ——|

摔 了 一個 包, 媽 媽 急 得 大 聲 叫,

摔 了 一個 包, 媽 媽 急 得 大 聲 叫,

摔 了 一個 包, 媽 媽 急 得 大 聲 叫,

哪 兒 去 了, 床 上 床 下 都 找 不 到,

5 5 5 5 | 3 1 2 1 1 ——|

快 快 下 來 別 再 跳。

快 快 下 來 別 再 跳。

快 快 下 來 別 再 跳。

他們躺在醫院 不能 動 了。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畫猴子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快速瞭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線。以此為線索學習並積累“又( )又( )”形式的詞語,並會遷移運用。能夠正確區別“摘、扛、捧、抱、追”等動詞。

2.能正確朗讀故事,並能結合插圖、板書等講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啟示: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會像小猴子那樣犯些錯做些傻事,而事後難過後悔是無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訓為基礎,用積極的心態展望明天。

課前準備:

課件、卡片

教學預設:

一、預習回饋,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提醒注意“猴”的書寫。

2.遊戲中複習回顧。出現大量故事中曾出現或沒有出現過的事物圖片,讓學生判斷哪些圖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旨在複習故事中的要點。

遊戲過程中,將故事中出現過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圖片貼到黑板上。

3.指導讀好這些名詞。強調“桃子、兔子、猴子”等帶“子”的輕聲。

二、整體讀文,明確路線

1.接讀全文。

師:小猴子下山來(板畫:山),它先後走過了哪些地方?(板畫:路線)咱們請幾位小朋友來接讀這個故事吧?(接讀課文,正音)

2.排列圖片。

師:聽完故事,你能把這些圖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後順序放進這幅路線圖裡嗎?

3.練說量詞。

排圖片後,輔助貼圖練說: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樹下,接著走過一( )西瓜地,最後看見了一( )小兔子。

三、以小猴子所見為線索,積累並學會運用“又( )又( )”的詞語

1.找出課文中“又( )又( )”的詞語。

師:這一路走來,不知小朋友們發現了沒有,小猴子臉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興)。是啊,因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東西呢!,故事告訴我們啊,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貼詞卡。那麼其它的呢?你能說說嗎?

貼: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蹦蹦跳跳

2.練讀詞語。我們來讀讀這些詞語,要讓大家感覺到是好東西哦!

3.拓展運用

這些好東西光是看看(畫眼睛),就是那麼的吸引小猴子了!像這些好吃的,要是小猴子嘗一嘗的話(板畫:嘴巴),也許還會品嚐到怎樣的好味道?選一種說說:(甜除了品嚐到甜,吃起來還有怎樣的感覺?(脆、鮮、嫩、糯、鬆、爽、軟……)如果用鼻子聞一聞呢?還會覺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樣,用又( )又( )把這些好味道連起來說一說嗎?

如:又香又甜又鮮又嫩又鬆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點:完全不可能同時存在的兩個特點是不能用“又…又…”來連線的)

那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這樣的“又( )又( )”方式來說一說它嗎?

四、以“小猴子所做”為線索,積累並學會精確地使用動詞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認讀並理解:掰、扛。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師:哇,這一路上有那麼多好吃的、好玩的,還等什麼呢!我們趕快一起出發吧!看,玉米地到了!(課件出示)咦,畫上怎麼沒畫小猴子呢!是這樣的,課文中寫小猴子來到玉米這部分沒有配插圖,我想請小朋友幫我想想,這幅圖上該畫一隻怎樣的猴子呢?別急哦!還是先讀讀這部分故事是怎麼寫的吧!

2.你會畫一隻怎麼的猴子?(提示:表情、動作)隨機學習:掰、扛。(指導書寫:掰)

3.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二至四自然段,理解並積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讀,找一找小猴子的動作,並圈一圈。

小猴子繼續走啊走,來到桃樹下,走過西瓜、還看見了一隻小兔子,在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麼做的呢?我們去讀讀寫這三部分的`課文吧!拿起筆,邊讀邊圈一圈像這樣寫小猴子動作的詞語。

2.回饋。教師故意打亂順序貼動詞。

3.學生評價,並談理解。

討論要點:

(1)區別:捧、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應該扔了三樣東西。老師把這些動作都貼到了。(正是所有的東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沒追上,小猴子才會兩手空空回家去。趁機將另一隻垂頭喪氣的猴子貼圖貼上去)

五、體會小猴子當前所感,並能積極展望未來

1.複述故事。

2.所有的好東西都被扔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了。看著小猴子兩手空空、垂頭喪氣的樣子,我想他心裡一定裝滿了後悔和難過。其實啊,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些錯,做些傻事。經歷過一次次的教訓,我們才會變得聰明能幹起來啊!

3.課件中出示配樂動畫:今天,太陽下山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了!可太陽下山還會升起,瞧,新的一天又來了!今天的小猴子下山,又會發生怎麼的故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編一編吧!(課件定格在: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4.回家編一本題為《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圖畫書。

畫猴子教案篇4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一隻小猴子下山來了,一路上,它看見山下有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紅的桃子、又大又圓的西瓜、可愛的小兔子,感到非常高興。可是當它回家的時候,卻是兩手空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跟著這隻小猴子來看看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範讀課文,重點指導“一塊”“非常”“往前”“西瓜”“蹦蹦跳跳”等生詞的讀音。

2、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藉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理解詞語的意思。

(1)教讀生字並組詞造句。學習“猴、瓜”這些生字時,可以結合圖片理解;學習“掰、扛、扔、摘、捧、抱、蹦、追”這些生字時,可以採用動作表演的方法;學習“塊、常、往”這些生字時,可以採用形近字比較的方法。

形近字示例:

塊(石塊)--快(快樂)--訣(口訣)

常(經常)--賞(欣賞)--裳(衣裳)

往(來往)--駐(駐足)--炷(一炷香)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地”“土”作部首時,末橫變提。

“非”橫間距均勻,兩邊最下橫稍長。

“常”上寬下窄,“巾”的豎在豎中線上。

“往”“主”的三橫長短不一。

“瓜”第一畫是短撇,要寫得平一些。

“進”寫“辶”的捺時,要寫成平捺,托住被包部分。

“空”““稍扁一些,”工“的上橫短、下橫長。

易錯提示:

“往”左部是“彳”,不要寫成“亻”。

“瓜”不要漏寫點,不要寫成“爪”。

“空”上部是““,不要寫成”宀“。

(3)歸類識字。

部首歸類示例:

土:地(土地)--場(場面)--壞(壞人)

扌:扛(扛起)--扔(扔掉)--摘(採摘)--捧(吹捧)--抱(擁抱)

彳:往(嚮往)--行(行走)--街(街道)

量詞歸類示例:

塊:一塊玉米地一塊糖一塊石頭

棵:一棵桃樹一棵青松一棵白菜

片:一片瓜地一片樹葉一片月光

只:一隻兔子一隻襪子一隻小船

(4)書寫練習:巡視指導,並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猴子下山,先後去了哪些地方?

明確:玉米地裡、桃樹下、西瓜地裡。

2、小猴子這一路上看見了哪些東西?

明確:玉米、桃子、西瓜、兔子。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紅的桃子、又大又圓的西瓜、蹦蹦跳跳的小兔子,這可都是好東西!可是,小猴子不僅沒有滿載而歸,反而一無所獲。同學們,你們知道原因是什麼嗎?我們下節課再來尋找答案。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畫猴子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體驗歌曲歡快、幽默的風格。

2、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前三段。

活動準備:

圖譜、視訊、節奏卡、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師表演小猴子匯入。

師:這是什麼動物?它還會做哪些動作呢?

二、初步感知歌曲。

1、觀看視訊,初步感知歌曲歡快、幽默的風格。

提問:這首歌聽起來感覺怎麼樣?

2、結合圖譜,熟悉歌詞。

提問:歌裡有幾隻猴子?"發生了什麼事?猴媽媽是怎麼說的?

3、結合節奏卡,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三、學唱歌曲,體驗演唱的快樂。

1、跟著老師哼唱歌曲。

2、幼兒集體邊跳邊唱。

3、多形式表演唱。

(1)個別幼兒表演唱。

(2)分組練習表演唱。

(3)集體表演唱四、欣賞歌曲第四段,討論"在床上跳的危害"。

師:猴子們跳的可開心了,根本不聽媽媽的話。結果會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視訊)討論:為什麼不能在床上跳?請你告訴小猴子以後要注意什麼?

活動反思:

?三隻猴子》是一個比較有趣、易於被孩子理解接受的音樂活動,旋律也比較簡單,孩子們很容易就能掌握。再加上形象的圖片和有趣的遊戲,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在這個活動的遊戲環節,孩子們很容易興奮,但因為進行了適當的調整遊戲也進行得熱烈而有序。在活動中穿插鋼琴伴奏,這在平時的一些活動中並不常用,但效果卻出奇得好,所以在以後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應儘量提供孩子鋼琴伴奏,以便更準確、更有效的學習。

畫猴子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歡樂的情緒,樂意模仿和創編猴子跳舞的動作,激發幼兒玩音樂遊戲"猴子學樣"的興趣。

2、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3、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動準備:

1、已有經驗:聽過猴子學樣的故事、看過猴子學樣的動畫片,會模仿猴子的動作並能給相關動作命名如:猴子摘香蕉、猴子回頭看、猴子饒癢癢等。

2、材料準備:《恰恰恰》音樂、事先畫好的猴子學樣舞譜、兩頂帽子。

活動過程:

一、說說做做—調皮的猴子

簡單回憶故事"猴子學樣"

師:你見過猴子嗎?猴子是怎樣?(幼兒自由回答:調皮、可愛,並請幼兒模仿猴子的動作)

幼兒自由講述猴子活潑調皮並做做相應的動作。

二、編編跳跳—猴子的舞蹈

1、欣賞猴王的表演

師:聽過猴子學樣的故事嗎?小猴子特別喜歡學樣,今天猴王學了個舞蹈請你們來看看有些什麼有趣的動作?

2、說說、學學猴王跳舞的有趣動作。

師:剛才你們看到猴王表演了哪些有趣的動作?(幼兒個別講述並跳跳猴王的舞)

3、幼兒集體跳跳猴王的舞蹈

師:剛才小朋友學的可真像,我們一起來和猴王跳跳猴子的舞吧!

4、看舞譜跳猴子舞

(1)教師出示"猴子學樣"舞譜(根據音樂、動作畫的舞譜)

(2)幼兒講述自己對舞譜的理解,並看著做做單一的動作

(3)教師點譜提示,幼兒集體看舞譜跳跳猴子舞。

5、大家一起編編"猴子的舞蹈"

6、遊戲

一個帽子:大家圍成一個圈,用一個帽子來傳遞,一邊傳遞一邊說:"朋友你好,帽子真好看(聳聳肩),唱到"哎呀呀"的時候帽子就可以戴在哪個小朋友的頭上,他就會成為猴王,可以到中間來跳舞。

兩個帽子:同上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效果很好,從幼兒完成目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ppt的教學效果很好,它直觀形象地表現出猴子模仿老爺爺的動態,幼兒很感興趣。不足之處就是幼兒表現完整的故事情節不夠準確,老師指揮的較多。我決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區,為幼兒播放故事的磁帶,讓幼兒重複表演,完全掌握故事。

畫猴子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於求成。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朗讀、表演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寓意。

2、識字、寫字。

學情分析:

這篇童話故事內容淺顯,格式每兩段一樣,課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有主見,學生通過讀文,大多數人都能體會出來,所以指導學文時可採用放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再進行交流。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投影、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出示掛圖)這是誰呀?(一隻小猴)它在幹什麼呢?(它在種果樹)

2、猴子是怎樣種果樹的?結果怎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2課。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自己小聲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詞語:

施肥澆水改種拔掉耐心種樹喜歡一想等不及不著急

(1)自由讀。

(2)這課中,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讀音?

(3)開火車讀詞,指名讀,齊讀。

(4)去拼音讀。

3、再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

4、指名分段讀課文。

5、默讀課文,勾劃出文中不理解的詞句。

6、討論交流:

(1)農諺: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從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對於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2)施肥:給植物上肥料。

7、再讀課文,把你認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注意停頓看誰讀得最通順。

8、讀了這篇課文,誰能告訴老師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一隻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

三、指導生字。

1、出示生字。

2、說一說你用什麼方法記住了這些字?

3、教師範寫指導,學生練習寫字。

四、作業:

1、朗讀課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寫生字,各組詞一個。

3、你除了知道“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櫻二”這些農諺外,你還知道哪些農諺,請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於求成。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讀文。

教學難點:

領悟文中所蘊涵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投影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聽寫詞語:

澆水施肥耐心拔掉改種等不急不著急

2、默讀課文,思考:猴子最後有沒有吃到自己種的果子呢?為什麼?你是從哪個小節看出來得?

二、新授

1、指名讀,齊讀。

2、從這裡我們知道猴子拔了梨樹種杏樹,拔了杏樹種桃樹,拔了桃樹種櫻桃,到頭來什麼樹也沒種成。

(教師一邊說一邊板書)

3、猴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它都聽了誰的話而不斷改種果樹的?貼畫

4、烏鴉、喜鵲、杜鵑是怎麼叫的?你能學叫你喜歡鳥的。叫聲嗎?表演給你的合作伙伴聽。

a、小組表演b、小組派代表表演

5、這三隻鳥是怎麼對猴子說的呢?你喜歡哪隻鳥就讀哪隻鳥說的話。

6、採取多種形式讀三隻鳥說的話。如小組讀、小組選代表讀、擺擂臺、表演讀等等。

7、師:聽了三隻鳥的話,我們知道它們都說了一句農諺,都是哪些農諺呢?(板書)

烏鴉說了哪句農諺?(梨五杏四)

8、什麼叫“梨五杏四”?

9、梨樹要等五年才能結果,你說猴子有這個耐心嗎?

10、(出示句子)梨樹要等五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換個說法,使意思不變。

11、猴子聽了烏鴉這麼一說,它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12、聽喜鵲說“杏四桃三”,猴子又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13、那麼猴子一定吃到桃子了!(沒有)為什麼?

14、那這次猴子一定吃到櫻桃了!(沒有)為什麼?(櫻桃好吃樹難栽)

15、齊讀第8自然段

16、就這樣,猴子到頭來什麼樹也沒有種成。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如果你是這隻猴子,你會種哪棵樹?(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側面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

2、學了這篇課文,你現在最想幹什麼?(表演)

a、小組之間練一練,可以加動作、神情等。

b、願意展示的小組,上臺表演。(其他同學做評委,選表演獎、創藝獎等)

3、表演。

4、學生評價。

5、小朋友們,猴哥到頭來,什麼樹也沒有種成,那麼你想對它說什麼呢?(把表演猴子的同學留在臺上?)

6、猴哥聽了這麼多好夥伴的話,你今後會怎麼做呢?

7、知錯就改,仍然是個好猴子,相信你今後一定能夠吃到自己種的果子的。

四、小結

通過學習,希望每位小朋友今後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有主見,爭取把事情做成功,不要半途而費。

五、作業

1、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說說為什麼這隻猴子什麼樹也沒種成。

畫猴子教案篇8

一、活動目標

在自主探索樂器音色的基礎上,嘗試創編節奏,用各種樂器表現故事猴子學樣。

二、活動準備

1.瞭解故事“猴子學樣”

2.猴子學樣的ppt及相應的圖畫四幅。

3、樂器若干。

二、活動過程

(一)故事回憶

1.出示ppt回憶故事名稱及主要情節

t:這是什麼故事?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

t:故事裡有誰?在幹什麼?

t:後來發生了什麼?

t:最後老爺爺想了什麼辦法取回草帽?

(二)樂器配音

1.佈置小任務

t:今天我們來做小小配音師,為猴子學樣的四幅圖配音。(出示樂器,說說樂器的名稱。)

2.集體討論

t:故事裡的小猴是怎樣的?選什麼樂器? (引導幼兒用串鈴等輕巧的樂器表現調皮靈活的小猴形象

t:小猴走路又是怎樣的? (引導幼兒創編比較活潑的節奏型。)

t:老爺爺走路又有什麼特點?用什麼樂器? (引導幼兒用木魚等樂器,穩重的節奏表現老爺爺走路。)

t:老爺爺從遠處走來或走向遠處時會有變化嗎?有怎麼樣的變化? (引導幼兒運用漸強或減弱與力度來表現。)

3.分組表現

t:現在讓我們分成四組,和朋友們一起商量畫面上有誰?發生了什麼事?用什麼樂器和什麼節奏配音?一邊說故事一邊用樂器配音。

(每組負責一幅圖畫,讓幼兒合作邊講故事邊演奏,開始時語言部分可以重於演奏,等幼兒熟悉操作後,逐漸過渡到少用語言或直接用樂器將圖片情節表現。)

4.集體分享

t:讓我們用樂器講講“猴子學樣”的故事。(老師可作為總的解說,將四組幼兒的作品串聯起來。)

操作提示

活動重點是幫助幼兒解決用合適的樂器和節奏表現猴子學老爺爺各種動作的過程。在活動中老師的任務是讓幼兒大膽嘗試,鼓勵人人蔘與,老師則仔細觀察,耐心傾聽每個幼兒的音樂想象,引發幼兒間的互動分享,使每個孩子都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老師在電影配音的關鍵提問處要引導幼兒探索,例如:猴子學樣時老爺爺用什麼節奏,小猴用什麼節奏;老爺爺搔搔頭時用什麼節奏滑稽地表現等。老師給了幼兒探索的任務後,儘可能地讓他們按自己的條件、方式、意願去做,這樣才能發揮想象和獨創性。重視做的本身,重視幼兒間的合作,不過於注重配音的結果,而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一步步引導幼兒進行電影配音的操作。

遊戲可不斷延續進行,此活動可以延伸到表演區中進行,還可以引導幼兒在美工區中製作相關的道具材料,以豐富表演。幼兒通過改變所選擇的情節、改變創編的節奏等,將同一個故事表現出不同的效果,使同一個故事處於不斷深化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