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黃繼光語文教學案例

  黃繼光語文教學案例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繼光英勇頑強的光輝形象,理解他崇高的愛國主義和國 際主義精神,學習課文中生動感人的寫人方法,提高讀寫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繼光語文教學案例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黃繼光語文教學案例

黃繼光語文教學案例一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文中重點詞句的意思,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繼光英勇頑強的光輝形象,理解他崇高的愛國主義和國 際主義精神,學習課文中生動感人的寫人方法,提高讀寫能力。

教學重、難點:感受黃繼光的光輝形象,理解其精神,注意幾個重難點句子的理解。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準備:幻燈片兩張、小黑板一塊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要點: 瞭解時代背景及人物生平;學習生字詞,熟悉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線索,給課文 分段(四段);學習文章一段和二段的部分內容。 過程:略 第二課時 要點:講讀課文,感受形象,理解其精神 過程:

一、口述複習一課時內容,引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黃繼光所在營在進攻597.9高地主峰的關鍵時候,遇到了敵人的一個火力點,戰士們屢次突擊,都被擋了回來,我軍傷亡慘重。眼看已是凌晨四點多鐘,再拿不下火力點,攻下主峰,我軍的戰果將全部喪失,可見拿下火力點對整個戰鬥的勝利太重要、太關鍵了!

1、面對這種情況,黃繼光的態度是什麼?(翻書,看二段)

2、他又是怎樣堅定地請戰的?(勾、讀句子)

3、黃繼光滿懷必勝的信念,帶著兩個戰士,拿了手雷,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作者在敘述他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寫了兩次站起來(板書:站,站),找出來,讀一讀。

二、學習第三意義段。 首先我們來學習黃繼光第一次站起來的內容。

1、黃繼光是在什麼情況下站起來的?(附板書:什麼情況)默讀四自然段,思考:第一次站起來的時候,黃繼光和他的戰友們遇到了哪些困難和危險?(用

2、照明彈把黑夜變成了白天,對他們有什麼不利?炮彈在他們周圍爆炸意味著什麼?他們又是怎樣勇敢前進的呢?(板書並講解:匍匐)

3、只剩黃繼光一人到底有什麼困難?任務多重啊!他又是怎樣克服的呢?(板書並講解:爬 )

4、肩腿受傷給黃繼光帶來了什麼不便和困難?於是,他現在只能怎樣做(板書並講解:挪動)

5、(幻燈片)請同學們看黃繼光當時的情景,根據剛才所學的內容,你能有感情地描述出當時的情景嗎?

6、我們來理解這一段的最後兩句話:仔細讀這兩句話,你從字裡行間中體會到些什麼?(指導朗讀)

7、面對這重重的困難,身臨這危險的處境,黃繼光堅持不懈地向敵人的火力點靠近。從這裡看出黃繼光是個怎樣的人?(板書:頑強)

8、在槍林彈雨中,只能頑強地用盡全力、艱難挪動身體的黃繼光在接近火力點不到10米的地方居然英勇地站起來了,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氣,是多麼地令人感動和振奮啊!課文接著用什麼方式表達這種感情的?自己小聲讀五自然段的前三句話,體會三個感嘆句分別表示了什麼意思和感情?(指導朗讀)

9、作為一個戰士,他清楚地知道此時此刻站起來的後果,可他還是站了起來,這說明了什麼?(板書:英勇)

10、他站起來幹什麼?(附板書:幹什麼)哪個句子寫這個內容?(讀出來,後回答剛才的問題) --這裡又一次刻化了黃繼光英勇頑強的形象。

11、炸的目的什麼?結果呢?(附板書:結果)(讀)

12、剛才我們一起學習和討論了黃繼光第一次站起來的情形。我們是按幾個什麼步驟來學習的?(總結學法)

(二)(指導自學)下面請同學們按老師教的學習方法和步驟,根據自學提示(小黑板),結合課文插圖,自己分析和想象黃繼光第二次站起來的壯舉。(在自學的基礎上可以討論)

1、(討論①)黃繼光是在什麼情況下站起來的?(板書:受阻、負重傷、無武器、時間緊)

2、(討論②)他站起來幹什麼?

⑴(幻燈片)一個同學讀句子,全班看幻燈。哪些是寫黃繼光動作的詞?(板書:張開、猛撲、堵住)

⑵用胸口去堵會有什麼結果?作為戰士的黃繼光他知道嗎?

⑶他身負七處重傷,又沒有武器,按常規來說,他可不可能站起來?可他又一次站了起來,這時是什麼力量支配著他,他此時想到些什麼?(讀出來)

⑷為什麼會想到這些?

⑸該想到的他都想到了,唯獨沒想到什麼?責任感、戰友情、祖國愛、國際主義精神化為力量,倒下的黃繼光怎樣了?(讀出來) 火力點拿下了,任務完成了,黃繼光卻壯烈犧牲了--第二次站起來再一次突出了黃繼光英勇頑強的形象。

三、學習第四意義段:

1、最後戰鬥結果怎麼樣呢?(讀下去)

2、英雄行為給予戰士們以鼓勵,他們化悲痛為力量,終於奪下了597.9高地,取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

四、總結全文。

1、縱觀全文,黃繼光兩次都是在什麼情況下站起來的?(板書:情況危急)

2、在情況危急之際,黃繼光始終表現出英勇頑強,這是因為他具有什麼樣的崇高精神?(板書:愛國主義、國際主義)

3、(結束語)黃繼光為了保衛祖國人民的安全,為了朝鮮人民的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他的光輝事蹟,譜寫了一曲中朝人民團結戰鬥的勝利讚歌;他英勇頑強的光輝形象,閃躍著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的燦爛光輝。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中朝人民將永遠記住這偉大的戰士--(齊)黃繼光。黃繼光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五、作業 第三課時

要點: 朗讀課文,概括段意,總結學習本文生動感人的寫人方法,完成課後練習。

黃繼光語文教學案例二

教學目標:

理解文的時代背景。

2學習本生字新詞。

3初讀文,瞭解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掌握文生字新詞,初步瞭解文主要內容;讓學生理解文的時代背景。

教學時間:

2時

教學過程:

第一時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從古至今我國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勝列舉。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簡單介紹一下他的英雄事蹟。”

總結歸納:“他們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為祖國、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黃繼光就是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他為了戰鬥的勝利,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充分表現了志願軍戰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的精神。”

人物介紹:“黃繼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江中縣一個農民的家庭裡,小時候給地主當長工,受盡了地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190年黃繼光參加了民兵,第二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2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戰役中壯烈犧牲。”

學生交流上甘嶺戰役資料:(前蒐集資料)

二、學習新知

學習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一類生字要求會寫);理解字義。

(1)學生自己初讀文,自學生字。

(2)堂反饋自學情況。

①指名讀生字:

②分析字形結構,記憶生字。展示“暴”字的多媒體,重點是靠下部分筆順是:豎鉤、點、提、撇、點,不是“水”。

③理解詞語

學生可以先自己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而後可以通過學生合作學習解疑、查字典解疑、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解疑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戰役:為實現一定的戰略目的,按照統一的作戰計劃,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時間內進行的一系列戰鬥的總和。簡單地說,一次戰役往往包括多次的戰鬥。

在理解“戰役”一詞的意思時,出示上圖。直觀的感受有利於學生對“戰爭、戰役、戰鬥”三詞範圍和包含關係的理解。

頑強:堅強;強硬。

“頑強”一詞對理解黃繼光的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有重要作用,在此可先用近義詞和反義詞從書面上理解,為上結合上下文深入理解奠定基礎。

近義詞:頑強――堅強

反義詞:頑強――軟弱

暴風雨:大而急的風雨。

此詞中的難點是“暴”,可以通過投影出示“暴”的幾種解釋,讓學生根據詞義進行選擇,並根據不同意思組詞。對暴風雨一詞的正確理解,可加深學生對比喻句的理解,從而體會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①突然而且猛烈。(暴雨、暴怒、暴飲暴食、暴病)

②凶狠;殘酷。(__、暴行、施暴)

③急躁。(暴躁)

2初讀文,瞭解主要內容。

(1)帶著問題讀文。

本講的是什麼事?事情是怎樣發生,又是怎樣發展的?結果怎樣?

(2)再讀文,瞭解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三、佈置作業

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文。

第二時

時目標

學習黃繼光英雄的優秀品質,受到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文。理解文內容,瞭解文敘述的順序。

3體會比喻手法在表達上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內容,瞭解文敘述的順序;

2聯絡上下文和學生生活實際,體會重點句子是如何歌頌黃繼光大無畏精神的。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理清脈絡。

學生快速默讀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1)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2)文向我們講述了一什麼事?

(3)這事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2歸納總結

(1)全文一共12個自然段。

(2)文講述了在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為了戰鬥的勝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獻出了寶貴生命的英雄事蹟。

(3)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寫或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寫,都叫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本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

(學生在發言時語言可能不太規範,只要意思對了,教師應及時給予肯定,然後再把規範語言告訴學生)

二、講讀文。

學習第一段(1-2):

(1)指名讀

1、2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寫黃繼光所在的營接受攻佔高地的緊急任務。)

板書:接受任務

(2)結合文和生活實際,談談你認為完成這項任務的難易程度怎樣?

時間的緊迫:“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級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奪下被敵人佔領的979高地。”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黎明”一詞,進而理解從“第五天夜晚”到“黎明之前”的時間很短,所以這項任務難度大。

戰鬥的激烈:“這是朝鮮戰場上最激烈的一次陣地戰。”“黃繼光所在的營已經持續戰鬥了四天四夜。”“最激烈”直接點明戰鬥的激烈程度,“持續”戰鬥了“四天四夜”說明戰鬥很激烈,所以這項任務難度大。

時間的緊迫,戰鬥的激烈使完成任務的難度更大了。在教學中老師可把重點句的投影打出來,當學生分析到重點詞時,可以改變重點詞的顏色,以強化學生抓重點句中的重點詞理解文內容的方法。兩個要點應分析,但不要佔過多時間。

總結過渡:這樣激烈的一次陣地戰,時間又是這樣緊迫,奪取976高地可不是一易事,可黃繼光為什麼還要主動請求任務呢?

2學習第二段(3-6):

(1)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然後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黃繼光為什麼主動請求任務?

(2)抓詞語,理解重點句。

A.投影:

戰士們屢次突擊都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回來。

戰士們的突擊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回來。

比較兩句話的不同,再說一說這樣寫的好處。次數不同,一句是多次突擊,一句是一次突擊。“屢次”說明多次突擊沒有成功。“比雨點還密”,寫槍彈的多、密,看出戰鬥非常激烈,所以戰士們一次又一次的突擊才會被“壓”回來。更說明拿掉這個火力點,對戰鬥勝利的重要作用,以及完成這個任務的艱難。這也正是黃繼光請戰的原因,說明了他對奪下979高地的高度責任感。

B.思考:“憤怒”和“堅定”在文中表達了黃繼光怎樣的思想感情?

寫出黃繼光請戰的決心來自對敵人的恨和完成任務的高度責任感。

.理解:讓祖國人民聽我們勝利的訊息吧!

這是黃繼光保證完成任務的誓言,體現了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4)引導學生歸納段意:進攻受阻,黃繼光在緊急關頭挺身而出,主動請戰。

板書:主動請戰

3學習第三段(7-11):

過渡:指導員答應了黃繼光的請求。黃繼光和兩位戰士又是怎樣完成任務的呢?

(1)默讀思考:

①黃繼光和兩個戰士是怎樣衝上去的?

②負傷後的黃繼光又是怎樣做的?劃出描寫黃繼光動作的詞語。

③是什麼力量使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槍口?

(2)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並根據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3)全班交流體會:

①重點句:“炮彈在他們周圍爆炸”“他們冒著濃煙,冒著烈火,匍匐前進”。

體會出:黃繼光和兩位戰友毫不退縮的頑強精神。

②動作是:用盡、爬、站起來、舉起、暈倒、站起來、張開、撲、堵等。

體會出:表現了黃繼光頑強戰鬥,寧願犧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務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③體會比喻句的作用:把子彈比作雨點、冰雹、暴風雨,說明敵人的火力越來越強,戰鬥越來越激烈,但黃繼光絲毫沒有退縮,表現得英勇頑強。

聯絡上下文體會數字和省略號的作用:為表現黃繼光的頑強意志。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在讀中體會黃繼光兩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站起來,體現了他對敵人的仇恨和他同敵人拼到底的決心。

()結合插圖想像,幫助學生理解黃繼光大無畏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

(6)歸納本部分的主要內容:黃繼光頑強堅持戰鬥、壯烈犧牲的經過。

板書:英勇獻身

4學習第四段(12):

(1)齊讀12自然段,想想這段主要寫了什麼?(戰鬥取得了勝利。)

板書:佔領高地

(2)理解“像海濤一樣向上衝”的含義:在黃繼光精神的鼓舞下,戰士們的力量是勢不可擋的。

三、總結全文,知道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本按事情發展順序,步步展開故事情節。先寫黃繼光所在的營接受攻佔高地的緊急任務(第1—2自然段);接著寫進攻受阻,黃繼光在緊急關頭挺身而出,主動請戰(第3—6自然段);再寫黃繼光頑強堅持戰鬥、壯烈犧牲的經過(第7—11自然段);最後寫戰鬥取得了勝利(最後一個自然段)。故事的起因、經過、高潮和結果都敘述得很清楚。此外,文對戰鬥環境及英雄的語言、行動的描寫具體、細緻,又運用了比喻手法,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板書:按事情發展順序

黃繼光雖然犧牲了,但是他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永遠繼承和發揚下去。

板書:愛國主義

國際主義

四、佈置作業。

兩個內容任選一個。

把黃繼光的故事講給家人或小朋友聽。

2準備一個英雄的故事,在班級故事會上講。要求:按事情發展順序講。

黃繼光語文教學案例三

《湖心亭看雪》

〖學習目標〗

瞭解作者及寫作年代,品味雪後西湖的奇景和作者遊湖的雅趣,理解課文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爐的寫作特色。體會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嚴整而富於變化的語言。

積累文言詞彙,培養古文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掌握白描寫作的手法。

體會人物語言的妙處,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匯入新課〗

冬季最令人高興的莫過於下雪了,那飄揚著的雪花,凝聚著對大地的熱愛,從無垠的天幕灑落,在我們頭頂飛舞,撫摸著我們,感化著我們,讓我們享受熱烈、靜穆、自由。下雪啦,多好!

雪帶給我們的感受?--靜穆、純潔、純淨、闊大而遼遠--

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課文《詠雪》,謝道韞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成為詠雪的佳句,謝道韞因此被譽為"詠絮之才"。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明末張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閱讀課文,動腦思考,看看張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寫雪的。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僑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來,均為顯宦。他早年過著精舍駿馬,鮮衣美食,鬥雞放鷹,彈琴吟詩的貴公子生活。喜遊山水,通曉音樂戲劇,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後,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從事著述。著有《石匱書》《史闕》《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琅yuan集》《快園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憶個人經歷的生活瑣事。同時也是對晚明社會文化風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現出對鄉土和故園的懷念,也流露出不少傷感情緒。描寫細膩生動,風格流麗清新,極富詩情畫意。在晚明小品中獨樹一幟(《明清名家小品精華》第583頁)。文體:《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理清文章線索〗

敘事是本文的線索,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記敘文的要素--看雪的時間、目的地、人物、事件?

明確: 時間--崇禎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後的更定時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兩個金陵人?(舟子、小童);

〖合作探究〗

(一)既然題目是《看雪》,現在我們就共同來品味張岱眼中的雪世界。請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寫雪景的句子並加以評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通過聽覺寫景,寫出了大雪後一片靜寂,湖山封凍,人鳥瑟縮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聲,連空氣彷彿也凍結了。一個"絕"字巧妙地從人的聽覺和心理感受上畫出了大雪的威嚴。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視覺)二者雖寫法不同,但達到了同樣的藝術效果。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連用三個"與",生動地寫出了天空、雲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景象,寫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闊大遼遠之勢,即著眼於"大"字。移步換景,變換角度,作者又連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表現了隨著小舟的緩緩行進,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時它們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

本段文字寫景所用手法為白描,你能否在我們學過的課文中舉出一兩個例子並加以分析。

『品味白描手法的妙處。

文字簡練樸素,不加渲染,這種寫作手法就是白描。

一切景語皆情語,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寫景有兩句,先從大處下筆,"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描寫雪後西湖全景,設造了靜寂、空曠、混沌的境界;接著,作者落筆眼前,寫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使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與曠遠莽蒼的大自然進行對比,渲染了"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慄"的一種人生情緒。作者寫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飾,簡潔樸素自然,如一幅寫意山水畫卷。人物雲天、高低遠近、濃淡疏密,人與自然在精神世界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和諧。然而,寧靜之中,我們仍然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漂泊無依、茫然、無奈的傷感。 』

本段文字寫景,卻又不止於寫景,透過這個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讓我們不難感受到作者那種人生天地間如"蒼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獨、落寞之感慨;有超凡脫俗的閒情雅緻。此正謂: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學生再朗讀體味)

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能表現作者此種情懷的詞或句子嗎?並分析。(獨、痴)

(二)難道真的無人擁有如此情趣嗎?看來不是,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還有誰有這樣的閒情雅緻。(湖心亭對座飲酒觀雪的兩個金陵人)

作者在巧遇時的心情如何?

--驚喜、愉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這一驚歎雖發之於二客,實為作者的心聲,但作者並不說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悅、驚喜,反寫二客,此此正所謂"文如看山不喜平",足見作者用筆之巧。(強飲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飲,但對此景,當此時,逢此人,卻不可不飲,而且連飲三大杯,由此我們可以想象"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名句。

--惆悵。知己難覓,難求。為此古人曾發"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我不經意之間,卻遇到了,但緊接著卻又是無奈的分別並且難有後約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悵、悵惘!

本文敘事是線索,寫景是重點,抒情是靈魂。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作者在寫景、敘事中透露出作者遊湖觀雪的雅趣,顯得悠遠脫俗,卓然獨立。湖、山、人共同構成了極具藝術境界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