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活動策劃

廣州市中國小教師發展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

廣州市中國小教師發展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

廣州市中國小教師發展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

 

為貫徹中央和省關於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檔案精神,以及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方案》要求,進一步健全教師發展體系,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激發教師隊伍活力,服務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實施物件為全市中國小(含中職、幼教、特教、教師發展中心)教師。

一、工作目標

2022年,教師發展體系基本形成,教師隊伍規模、結構、質量和管理體制基本適應教育現代化要求,城鄉、公民辦學校教師差距進一步縮小。到2025年,全市教師發展體系健全完善,教師隊伍結構性緊缺狀況基本緩解,城鄉、公民辦學校教師差距進一步縮小,教師高一層次學歷佔比進一步提升,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完備,高階崗位結構比例按要求落實,職業發展通道比較暢通,教師的師德素質、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適應資訊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能力有所增強,形成一支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二、重要舉措

(一)加強教師教育,嚴格教師准入條件

1.配齊建強思想政治和黨務工作隊伍。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自覺用四個意識導航,用四個自信強基,兩個維護鑄魂,引導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教師黨支部和每位黨員教師。健全雙帶頭人雙培養機制,加大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力度。配齊建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打造多樣化、立體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綜合素質提升平臺。按實際黨員人數落實黨務工作人員,專職黨務工作者與同級行政管理人員同等待遇,兼職黨務工作者應計算工作量;專兼職黨務工作者符合職稱申報條件的,可參評德育系列專業技術職稱。學生規模1000人以上的中學、1200人以上的國小須配備專職心理教師,分校區學生達到上述規模的,應獨立配備專職心理教師。

2.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落實《廣州市教育系統加強新時代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指導意見》,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推動師德師風建設的常態化、長效化、全覆蓋,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師風養成。將師德表現作為選聘錄用、考核評價、職稱評聘、獎勵表彰、定期註冊、課題申報的首要內容。加強師德基地建設,強化師德培訓,將師德師風教育擺在教師培養培訓工作首位,創新開展多種形式的師德教育,強化理想信念教育與師德自律意識,組織師德師風同學習全員培訓、教師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培訓和教育大講壇師德專場,開展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活動,廣泛徵集並宣傳師德好故事。對師德師風問題全面排查與整治,健全教師師德檔案,依法依規核實並嚴肅查處師德違規問題,情節嚴重的依法撤銷教師資格。

3.強化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後發展的有機銜接。

新設廣州幼兒師範專科學校,加強幼兒園教師培養,支援符合條件的中職學校承辦學前教育高職專業學院、鼓勵中職學校學前教育等相關專業開展中高職貫通三二分段人才培養。支援廣州大學加強師範類專業招生規模和教育碩士培養規模,提升師範教育質量。與華南師範大學、廣州大學共同建立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逐步形成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平綜合大學參與、教師發展中心為紐帶、各類工作室為抓手、優質中國小為實踐基地的開放、協同、聯動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鼓勵在職教師提升學歷層次並給予支援。

4.優化教師招聘和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

繼續推行教師招聘制度改革,優化教師招聘辦法,探索適度擴大學校招聘自主權。對標省強師工程的指標要求,提高教師入職門檻,各區各學校在公開招聘專任教師時,統籌考慮本地各學段專任教師高一層次學歷水平的比例,科學合理制定招聘的學歷層次要求。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嚴格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准入條件。建設廣州教育人才引進工作網,推進高層次人才網上報名、推薦和評審工作,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引才績效。

(二)聚焦能力提升,規範專業成長路徑

基於教師專業成長規律,構建具有廣州特色,指向教師生涯發展的全過程的教師專業成長體系。

5.實施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程。

研究並制定新教師培訓指導意見,探索標準化、體系化、制度化、遞進式的培訓機制。引導新教師樹立立德樹人理念,自覺遵守職業規範,掌握教育教學理論,研習學科教學方法,形成教學基本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適應教師崗位要求。針對師範類與非師範類專業背景的新教師設定不同維度的培訓課程,完善知識結構。指導各區規範開展青年教師培訓專案並將其納入教師全員培訓規劃,引導青年教師制定職業發展規劃並以學科育人為主線樹立教科研工作意識,確定從勝任教師到優秀教師的成長計劃。推動廣州市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常態化,以賽促教,促進青年教師不斷提升職業素養、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

6.實施高水平人才培養工程。

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領軍人才隊伍建設,構建骨幹教師、卓越教師、教育家型教師成長階梯式培養體系,完善成長標準,明晰成長目標(主要指標見附件)。加強各級各類工作室主持人隊伍建設。鞏固和深化廣州教育家培養工程等五大培養工程成果, 繼續實施市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強化教育教學成果凝練能力的培育。各區要建立高水平人才的規劃、儲備、激勵以及培用結合機制,發揮高水平教育人才示範輻射作用。實施基礎教育高層次人才高校訪學計劃和境外研修計劃,鼓勵和支援各區各校依託國際姊妹校、港澳臺姊妹校等在教師教育、課堂教學、課程改革、科學研究等方面,深入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拓展校長、教師國際視野。

7.實施鄉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

實施鄉村教師學歷提升計劃,市、區兩級聯動並利用網際網路+教育及大資料管理手段,每年遴選1000名鄉村教師併為其提升學歷提供免費課程及考試服務。搭建培訓學分銀行,實現學歷教育專業學分與教師繼續教育專業學時相互銜接、課程及學分互換。實施鄉村青年教師助力培訓專案,對於任教三年以上、有發展潛力的鄉村中國小青年教師開展不少於10天的師德養成與學科育人能力培訓。加強鄉村校長隊伍培訓。加大對鄉村學校校長、班主任、學科教師開展以課程和教育教學改革為主要內容的培訓。

8.實施民辦學校教師素質提升工程。

以政府履職專項督導和年檢為抓手,加強民辦學校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民辦學校教師發展中心建設,重點加大對民辦學校舉辦者、校長、班主任、學科教師開展以課程和教育教學改革為主要內容的培訓,5年內實現民辦中國小和幼兒園教師全員輪訓。市、區各級在遴選培養優秀骨幹教師時向民辦教師傾斜。開設民辦中國小校長和幼兒園園長規範辦學培訓專案,重點提升民辦學校校(園)長依法規範辦學能力、教育領導能力和專業自主發展能力,逐步形成校(園)長、教師輪訓長效機制。

9.實施職業學校教師雙師能力提升工程。

構建政府統籌管理、行業企業和職業學校深度融合的教師隊伍建設機制,促進職業學校教師在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等方面協調發展。建立新教師為期3年的企業實踐制度。落實教師5年一週期的全員輪訓。支援職業學校專業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突出雙師型教師個體成長與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打造20個市級雙師型名教師、名校長、教育專家工作室。對接1+X 證書制度試點和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需求,探索適應職業技能培訓要求的教師分級培訓模式,培育一批具備職業技能等級培訓能力的教師。

10.實施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制定《廣州市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資訊素養髮展新機制。建立各區各校推進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工作機制,建優培訓團隊和學校管理團隊,抓好校本研修,遴選試點學校,提升教師網路學習空間應用能力,課程資源開發能力。開展基於大資料分析的教師資訊素養測評,抓實質量檢測和績效評估。實現校長資訊化領導力、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資訊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11.實施教師教科研能力提升工程。

健全教科研人員的專業發展機制,緊密聯絡教育教學一線實際開展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加強校本研修。校長、教師要立足教學一線,加強對教育理念、課改政策、教學方法,以及強化作業和考試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研究。以國家、省、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為抓手,進一步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和理論素養,推動解決教育教學實踐問題。研究制定《關於加強廣州市教學成果培育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我市教育教學成果培育工作,打造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教育教學成果,有效支撐我市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三)優化資源配置,暢通職業發展通道

12.探索優化教師資源配置的多種路徑。

深入推進中國小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教師交流制度,切實緩解學段、學科、城鄉師資失衡矛盾,有效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在核定的教師編制和崗位總量內,由各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區實際動態調整、統籌管理,對新機制教師和中國小教職員按崗聘用、競爭擇優、強化考核,加強學科富餘教師轉學科教學能力培訓,全面做好政策配套設計,優化均衡配置教師資源。探索建立市域統籌,以市為主大學聯考綜合改革教研聯盟以柔性配置全市優質高中教師資源,在區域內統籌配置普通高中教師資源,適應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選課走班教學的需要。通過集團化辦學體制機制創新,在集團範圍內加強教師資源調配,擴大優質師資覆蓋面。

13.研究探索校長管理制度改革。

加強校長隊伍建設,落實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制度和持證上崗制度,提升校長辦學治校能力,支援校長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營造教育家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按照省統一部署推進中國小校長職級制改革,落實學校在中層幹部聘任、教師選聘及職稱評聘、績效工資分配、教職工獎勵懲處等方面的管理許可權。

14.深化教師職稱制度改革。

落實省、市對中國小教師高階崗位比例要求,到2022年幼兒園達到10%、國小達到15%、國中達到30%、高中達到40%。完善中國小教師職稱評審標準,細化符合不同崗位特點的評價指標。研究、完善符合中職學校教師特點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標準,穩步推動中職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完善中國小思政課教師職稱評聘標準和辦法,實行單列評審。探索研製教研員隊伍專業技術資格評價標準。加強對高階教師的聘後管理和使用,研究制定聘後目標考核制度。

15.完善教師考核評價制度。

改革教師評價,強化師德師風和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考察。突出教育教學實際,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評價教師的基本要求,幼兒園教師評價突出保教實踐。探索建立中國小教師教學述評制度,將述評情況納入教師考核內容。完善中國小教師績效考核辦法,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傾斜,向教學一線和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師傾斜。健全雙師型教師認定、聘用、考核等評價標準,突出實踐技能水平和專業教學能力。強化一線學生工作,明確學校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中國小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絡情況納入教師考核。不把人才稱號作為承擔科研專案、職稱評聘、評優評獎的限制性條件,有關申報書不得設定填寫人才稱號欄目。

16.健全完善教師退出機制。

嚴格落實中國小教師持證上崗制度、資格定期註冊制度、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等有關法規政策要求,以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和崗位職責為依據,進一步健全以崗位聘用為核心的教師聘任制度,建立教師退出教學崗位的制度,完善教師退出機制。

(四)應用資訊科技,完善發展支援體系

17.推進教師隊伍大資料建設。

建設廣州市教師專業發展服務平臺,繼續升級廣州市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探索應用大資料、雲端計算等新一代資訊科技於教師教育資源建設、教師教育質量監測和能力測評等。實現各級各類教師資訊的伴隨式收集,為教師精準培養和智慧教研提供資料支撐。建設智慧教育創新實踐培訓中心,打造智慧化培訓生態體系。探索為教師管理、專業發展提供一站式服務和全面的教師專業發展資料分析服務,推動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自主發展。

18.完善激勵保障機制。

加大教師表彰力度,在規模和數量上積極與國家和省對接,建立完整的榮譽表彰體系,重點獎勵並多渠道宣傳表揚教學一線教師。完善義務教育教師待遇保障機制,落實中國小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兩個不低於或高於,優化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師傾斜。落實特殊教育津貼、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保障民辦學校教師合法權益,將保障民辦學校教職工合法權益納入學校年檢體系。落實民辦教師在業務培訓、職務聘任、教齡和工齡計算、表彰獎勵、科研立項等享有與公辦教師同等權利。

19.完善教師專業發展支援體系。

構建市、區、校三級相互聯動和銜接的教師發展支援體系,推進我市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和分層分類精準培訓。充分發揮6個市級教師發展中心的示範引領與輻射帶動功能,加強與省級教師發展中心等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指導各區級教師發展中心有效整合教師培訓、教科研和電教資源。加強教師培訓者團隊的專業提升。遴選骨幹培訓者、學科帶頭人和優秀教研員組建市級教師培訓者團隊,以培訓者職業道德修養、培訓專業理論、培訓專業技能為重點進行引領性培訓,為各區培養一支有格局、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培訓者團隊。加強教師發展學校及校本研修示範校建設,建立健全與學校整體發展、教師專業成長相統一的校本培訓制度。

20.落實減輕中國小教師負擔專項整治重點任務。

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減輕中國小教師負擔 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以及《中共廣州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關於減輕減輕中國小教師負擔對進校園事項實行清單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按照分類治理、因地制宜、標本兼治的原則,嚴格清理規範與中國小教育教學無關事項。對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和社會事務進校園等事項實行年度計劃和審批報備制度,保留事項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切實減輕中國小教師非正常教學工作負擔,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級政府和各級各類學校是教師隊伍建設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把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擺在更為重要位置。各區政府要圍繞教育改革發展大局,明確教師隊伍建設目標、任務和措施,完善配套政策,統籌協調解決教師發展中的系統性問題。

(二)強化經費保障。優先保障繼續教育經費投入,市區人民政府每年從教育事業費中按不低於中國小教師工資總額的2% 安排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經費;各中國小校要按不低於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10%安排教師培訓經費。優先支援教師隊伍建設最薄弱、最緊迫的領域,重點用於按規定提高教師待遇保障、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

(三)強化督導保障。以省對市、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為主線,將教師隊伍建設納入綜合性督導、列入督查督導和評估監測工作重點。加強督促指導,市每年對各區教師隊伍建設情況進行通報,切實助力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附件:2021-2025年廣州市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有關量化指標

 

 

 

附件

 

2021-2025年廣州市教師隊伍建設有關量化指標

教師隊伍學歷水平

學段

學歷層次

2020

2022

2025

幼兒園

大專

89.80%

95%

98%

國小

本科

80.82%

90%

93%

國中

本科

94.69%

98%

98%

高中

碩士

19.70%

23%

25%

教師隊伍結構

內容

2020

2022

2025

幼兒園教師持證上崗率

71.24%

100%(公辦)

逐年遞增(民辦)

100%

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中雙師型教師的比例

/

65%

保持穩定在

合理區間

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

           目標

培養型別

2020

2022

2025

教育家型教師

87

100

150

卓越教師

853

1000

1500

骨幹教師

14717

18000

22000

備註:

1.教育家型教師:指國家萬人計劃”“廣東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廣州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物件期滿評價合格的校(園)長、教師,市教育專家工作室主持人。

2.卓越教師:特級教師、正高階教師,省百千萬各類培養物件,省、市名校(園)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3.骨幹教師:指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認定的骨幹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