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活動策劃

杭州市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 ​ 工作方案

 

杭州市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 ​ 工作方案

杭州市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

工作方案

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城建”),是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是貫徹落實杭州市委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依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建改發〔2020〕73號)及《關於開展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工作的函》(建改發函〔2020〕152號)的要求,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目標

我市重點推進以下十個領域的工作任務:一是建設城市資訊模型(CIM)平臺,構建包括基礎地理資訊、建築物和基礎設施三維模型等的CIM平臺基礎資料庫。二是深化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系統,實現基於BIM的工程建設專案報建及監管。三是市政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實現全連線的城市數字化基礎設施管理。四是智慧網聯車專案建設,支撐智慧網聯汽車應用,改進杭州智慧出行。五是建設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有效提升城市執行和管理水平。六是建設智慧化城市安全執行管理平臺,加強城市安全智慧化管理。七是推進智慧社群建設,為智慧社群建設提供基礎和應用支撐。八是建築業智慧化提升專案,以“新城建”拉動建築工業化及高品質綠色建築建設。九是探索建立多主體創新合作模式,引導社會各類主體參與“新城建”。十是促進產業發展,打造“新城建”產業叢集,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

二、工作階段

(一)近期工作目標(2021年底)基本建設完成城市資訊模型(CIM)平臺,初步制定釋出CIM資料標準。開展部分BIM模型的入庫工作,構建不同建設時期的建築物入庫模式。探索專案審批的BIM報建工作。明確包括城市綜合管理服務、智慧化城市安全執行管理等基於CIM+的應用,並探索主題資料彙集模式。探索CIM資料的共享及釋出機制。

(二)中期工作目標(2023年底)城市資訊模型(CIM)平臺穩定執行,基本完成建成區範圍內的地理資訊、建築物與市政基礎設施的基礎資料庫。全市部分建設專案實現BIM審批,重點建設專案實施BIM監管。部分城市綜合管理服務、智慧化城市安全執行管理平臺、智慧社群建設場景應用基本成熟。CIM資料的共享及釋出機制基本建立,社會企業投資建設的CIM應用場景投入開始市場應用。CIM標準規範逐步完備。

(三)“十四五”時期工作目標(到2025年)基於CIM基礎資料的城市執行管理、城市綜合管理、城市安全管理及未來智慧社群等方面的場景大量應用,城市開發建設管理方式有效轉型提升。構建起以政府為引導,科研機構、投資機構、城市運營機構多方參與的CIM運營生態,打造杭州經濟增長新亮點。形成完整的“新城建”標準體系和政策體系。

三、主要任務

(一)建設城市級CIM基礎平臺。構建城市大腦空間底座CIM平臺,依託杭州城市大腦時空資料融合的能力,打造虛擬數字城市。

資料標準建設工作。編制 CIM地方資料庫標準,面向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等多領域的資料分類分級、採集建庫、更新與共享應用的技術標準。按統一的標準更新、共享和協同應用城市公共的二維資料和三維資料。實現與國家級、省級CIM基礎平臺互聯互通。

資料基礎平臺建設。建立杭州市CIM資料基礎平臺,搭建和彙集城市三維數字底版,開展CIM+應用的先行試點,構建城市智慧治理應用場景。實現與投資專案線上審批監管平臺3.0、浙江省施工圖“多審合一”系統、杭州市親清數字平臺等省市各級平臺,建立CIM資料釋出與共享模組,實現城市多層次資訊共享和業務協同辦公。建立CIM平臺安全評價機制不斷提升CIM平臺安全水平

基礎資料資訊模型建設。建立包含基礎地理資訊、建築物BIM和基礎設施三維模型、標準化地址庫和實景三維模型資料庫。以CIM平臺為基礎,開展雲城、三江匯、大城北新城、亞運村等重點專案或區域的三維資料收集及展示工作,建立完善資料採集、入庫、更新及管理機制。

(二)深化工程建設領域CIM的運用。

1.實施工程專案全生命週期智慧化服務。針對工程建設專案前期策劃、全流程審批和事中事後監管等應用場景,提供業務協同、區域評估、並聯審批、聯合測繪、聯合驗收和信用監管等功能應用。

2.實施工程專案BIM審查。全面融合工程專案各類資訊。在建設專案前期策劃、施工圖審查、聯合驗收等不同環節實現基於BIM模型的專案自動審查,推進三維地籍、土地立體化開發利用、工程建設專案BIM報建等應用試點。

3.實施工程專案施工全程BIM組織。以規模以上政府投資類專案為試點,推廣施工組織的BIM模型運用。藉助BIM模型探索建立新型驗收模式,提升竣工驗收的準確性。

(三)市政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

1.實現對市政基礎設施三維全息建模。針對重點單位等實現精細化建模,面向規劃、城建、交通、給排水、消防等單位,提供應用服務介面,實現日常管理和應急處置的數字化協同。

2.打造全連線的城市數字化基礎設施管理平臺。對城市主要的建築、道路、園區、給排水設施等實現物聯網裝置和網路覆蓋,將物聯網實時動態資料與CIM資料結合,實現全市管線管網資料化、管網線上監控、執行管理智慧化和全生命週期可追溯等功能,實現數字化連線裝置上行資料採集和下行控制指令下發功能。

(四)智慧網聯車專案建設。以支撐智慧網聯汽車應用和改善杭州智慧出行為切入點,緊緊圍繞“車、路、雲、網、圖”五大關鍵要素,打造杭州5G+車聯網產業鏈的整體優勢。

1.加快建設智慧路網基礎設施。部署智慧路網試點改造工程,實現交通道路通訊設施、視訊監控設施、交通訊號、交通標識標線智慧互聯,滿足複雜的車路協同需要。在試點基礎上,應用推廣的智慧路網技術和產品,建成一批網際網路道路。開展城市公交、景區遊覽、特種作業、物流運輸等典型場景應用以及訊號燈優化、車速引導、擁堵提醒等效率類應用。

2.完善智慧出行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出行綜合資訊服務產業,提高出行效率,加強資訊監控環境建設,提升市民高效便捷、安全出行的獲得感。完善智慧出行服務體系,培育面向未來的智慧交通出行新業態。

3.大力發展高精度地圖產業。面向智慧網聯汽車高階自動駕駛地圖應用需求,打造高精度地圖產業生態體系,實現高精度地圖的多領域應用,保持我市地圖產業在智慧網聯汽車時代的領先地位。

(五)建設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提升資訊化和視覺化治理能力,建立集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等為一體的杭州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

1.實現城市綜合管理資料感知。匯聚目前分散在各部門及企業自建的城市管理相關資料。整合與城市管理相關的市政設施、軌道公用等城市管理系統的各類資料,構建全市綜合管理智慧感知和資料中心。

2.提升城市綜合管理精細化水平。建設整合公共慢行交通管理、市容秩序管控、渣土管理、智慧市政管理、智慧水設施管理等行業智慧化應用系統,通過流程再造和模式創新,推進城市管理事項“一網統管”。

3.提升城市綜合決策指揮與服務能力。以CIM平臺為核心利用大資料技術開展全域性層面的資訊綜合展示、智慧分析、預研預判,形成資料驅動的科學決策,持續提高城市管理服務民生水平和服務效能。

(六)建設智慧化城市安全執行管理平臺。

1.建設城市安全韌性感知資料池。整合危化品、道路橋樑、氣象災害、易澇點、地下管網及其他災害監測監控資訊,建設跨部門、跨地區的應急管理資料資源池。

2.建設城市安全韌性監測預警系統。整體提升防範城市生命線執行原生、次生、衍生和耦合災害的能力。建立全市房建改建臺賬,提供道路、橋樑的智慧化巡檢養護處置等功能,建立城市房建和基礎設施管理系統。整合危化品生產、使用、儲存、運輸等感知監測資料,建立城市危化品管理系統。打造全市自然災害與城市內澇監測立體一張圖,建立城市自然災害監測及城市內澇預警系統。

3.建設城市應急管理指揮排程系統。實現對城市空間全時段、全方位的監控和管理,實現對應急場所、應急物資和應急救援人員的有效管理和實時排程。建立城市安全管理平臺與供電、水務、燃氣等單位的協同處置機制。

(七)加快智慧社群建設。以和睦共治、綠色集約、智慧共享為目標,提升社群資料資源價值,為居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智慧化生活環境。

1.形成智慧社群全域資料歸集平臺。建立基於CIM技術的社群底圖,實現各個業務條線的資料和業務彙集,建立社群管理的智慧化分析、輔助決策,實現社群安全管理的智慧應用、指揮協同。實現小區、物業、街道、政府等多級多端互聯互通,建立統籌、協調、響應及時的社群管理新模式。

2.形成社群眾創共治和民生服務系統。結合CIM平臺系統營造未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交通、低碳、建築、服務和治理9大場景,助力社群治理最後一公里,構建平安、溫暖、綠色、健康於一體的社群服務體系。

3.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強化CIM、城市執行管理服務平臺及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的協作,打造物業管理、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生活服務等場景應用,為居民提供智慧物業服務。

(八)建築行業智慧化提升。以數字化、智慧化升級為動力,以新型建築工業化為載體,提升建築業智慧化水平。

1.推動BIM技術和建築工業化雙向共促。強化建築構件的標準化建設,建立建築工業化基礎構件標準庫,通過構件標準庫在設計階段的應用,輔助開展建築設計和方案造價。  

2.探索建立建築工業化全程溯源管理。按照工業化建築構件類別、規模、用途等,從規劃到建設、到運營,實現與各類建築工業相關的數字化全生命週期溯源管理,形成統一完整的數字化檔案,提升建築設計、施工、運維的協同水平。

3.推動高品質綠色建築的建設。結合綠色建材名錄庫的編制工作,推動綠色建材、物聯感知產品在BIM設計中的應用,實現工程建設的高效益低排放,降低建築建成後的運維成本。

(九)探索多主體創新合作模式。

1.統籌財政資金,積極引導社會資金。保證政府性投入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探索建立規範的投融資機制,通過多種形式,引導社會力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智慧網聯汽車等“新城建”專案,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

2.完善市場環境,促進各類主體的協同發展。通過資料開放、創新資源連結、技術研發應用等方式,培育面向政府—企業—公眾生態體系。

3.加強引導科研投入。依託浙江大學、阿里巴巴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骨幹企業的優勢,通過產學研一體化工作,組織開展“新城建”理論技術的前沿研究,建立我市“新城建”人才體系。加快培育現代產業化工人隊伍。

(十)聯動促進產業發展。探索推進“新城建”的產業匯入路徑,聯動促進產業發展。

1.聯動促進產業。梳理“新城建”具體任務框架和產業匯入機會,繪製“一框一鏈”產業鏈圖譜。以龍頭企業為引領,鼓勵相關的雲端計算和大資料、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物聯網、位置資訊服務、區塊鏈等領域企業參與建設,推進產業集聚發展。

2.加強產建對接。適時舉辦“新城建”開發者大會、相關領域對接會、研討會等多種形式,推進政產學研聯動,著力形成諮詢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應用開發、運營維護等產品和服務。

3.加強經濟效果分析。建立“新城建”工作對城市經濟發展效果的評價機制。加強“新城建”對提高資訊資源利用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創造新產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為擴大內需、發展新經濟出謀劃策。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新城建”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各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相關部委辦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建立完善協調工作機制,統籌推進“新城建”的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建委。

(二)強化工作力量。抽調人員組建“新城建”專班,集中辦公負責相關任務落實。其他相關單位依據“新城建”相關工作計劃,組建專題建設小組,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工作任務。鼓勵第三方科研機構和專家參與試點建設,為“新城建”整體推進提供可行性研究、技術諮詢和業務指導。

(三)完善政策法規。制定一整套保障“新城建”的政

策法規及技術標準體系。制定CIM資料管理辦法,作為空間資料匯聚、管理、共享、考核及安全保障等工作開展的依據;制定BIM審批應用工作的指導意見,推動BIM設計檔案法定化;制定BIM團體組織管理制度,針對BIM團體組織、行業協會制定管理制度等。

(四)加強資金投入。建立“新城建”專項資金,發揮專項資金的統籌和引導作用,完善管理辦法,加強建設過程中的資金預算管理、立項審批管理、使用過程管理和使用績效評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城建”投資與運營。

(五)完善監管評估。嚴格按領導小組的要求和工作計

劃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對工作進度和效果的檢查和督導,確保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建立監督評估體系,建立專案全生命週期的評估評價工作。

(六)加強宣傳引導。深入開展宣傳,加大對“新城建”

建設宣傳報道力度,積極推廣研究成果、產品和典型經驗,提升全社會“新城建”建設的認知和新一代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新城建”建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