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人教版四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6篇 征服高山,擁抱自然——人教版四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本文主要介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閱讀課《爬山虎的腳》的教學設計。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小動物的生態環境和生存習慣,加深對自然界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人教版四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6篇 征服高山,擁抱自然——人教版四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第1篇

?爬山虎的腳》是國小語文第七冊最後一組課文教學的重點講讀課文,本組教學重點訓練專案是“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斷”。

通觀三年級語文教學整體訓練程序,是在理解字詞和句子的基礎上過渡到段的教學,最後達到段的訓練過關,也就是說能讀懂句子,從意思上聯成句群,知道哪幾個句子組成一個完整的意思(即所謂給自然段分層次),能給自然段概括大意或寫出小標題,歸納段落大意,再從讀懂一段話的基礎上寫好一段話,為四年級的閱讀和作文打好基礎。

第七冊共有七組課文、七個讀寫訓練專案,而第七組(最後一組)才要求學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爬山虎的腳》是指導學生讀懂一段話、寫好一個片斷的一篇範文,教好這篇課文不但對“讀懂一段話,寫好片斷”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四年級七、八兩冊語文教學中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一、教學思想——強化單元教學重點,狠抓訓練專案過關

本文教學重點是使學生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進而學習作者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有順序、具體地寫好一段話。

提示學生注意每個自然段開頭或結尾的句子,使學生掌握找自然段大意或綜合段意的最基本方法。如第三段結尾句“這就是爬山虎的腳”,總結性概括這一段的大意,第四、五自然段開頭句子“爬山虎的腳……”提示了這二段的所要學的內容。

2. “你會想起圖畫上蛟龍的爪子。”誰能學一學蛟龍爪子的樣子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說

4. 在課文中找出一句話更具體地說明“相當牢固”,把兩句話對比朗讀看有什麼不同(展開討論)。

①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那些腳爬在牆上相當牢固。

②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那些腳爬在牆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

“休想”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誰能換一種說法,使句子意思不變

第二層:寫爬山虎的腳觸著牆的,腳巴在牆上相當牢固。

概括大意:爬山虎的腳觸著牆爬得牢固,沒觸著牆就萎。

(三)調動自讀能力,通過朗讀、填空解決課文非重點部分。

2. 通過多種形式感情朗讀,讓學生獲得美感,體會作者的描寫方法。

爬山虎的葉子好看得很,剛長出來顏色是,長大變成,綠得那麼,看著非常,葉尖一順兒,在牆上鋪得那麼,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一陣風,一牆的葉子就。

四、迴歸整體,深入理解全篇課文,進一步體會重點段與全文的關係。

通過讀、觀察、說、寫,最後達到單元訓練專案(讀、寫)整體過關。

人教版四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6篇 征服高山,擁抱自然——人教版四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第2張

第2篇

1、如果有條件,課前可以佈置學生實地觀察爬山虎。

2、本文的教學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選擇兩種不同的教學思路:

一種思路是從課題入手,直奔重點段落,研讀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它是怎樣一步一步爬上牆的,然後再學習其他段落,弄明白爬山虎“葉尖一順兒朝下”與爬山虎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關係;另一種思路是按照課文的順序,先理清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爬山虎的,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後逐一研讀爬山虎各部分的特點及爬山虎爬牆的過程。

3、對課文的重點段落,即描寫爬山虎腳的部分,在教學時要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讀懂,並充分交流讀書的收穫。

關於爬山虎腳的樣子和顏色,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以下步驟理解:

⑴ 讀有關段落,找出描寫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的詞語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⑸ 課後觀察爬山虎,對照課文內容,瞭解爬山虎腳的樣子。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這部分內容有一定難度,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爬山虎的腳觸著牆時的一系列變化:“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細絲原先是直的,巴住牆就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牆上”。特別要啟發學生體會“彎”“拉”“緊”等有因果關係:由“直”到“彎”,縮短了距離,所以產生了拉力;由於產生了拉力,使它在牆上貼得很緊。為了突破這一理解上的難點,可以採取實物演示的辦法,或展示爬山虎緊貼著牆往上爬的課件,也可以讓學生用簡筆畫表現出爬山虎往上爬的情景。一邊畫,一邊講,通過直觀形象的手段弄清楚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課文的最後一部分,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沒觸著牆的,抓住“萎了”“痕跡”來理解;觸著牆的,抓住“變成灰色”“相當牢固”來理解。通過對比,瞭解爬山虎的腳觸著牆與沒觸著牆的不同結果,以及爬山虎的腳與牆的依賴關係。

4、在理解了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爬山虎葉子的葉尖為什麼一順兒朝下?建議學生把第2自然段和後幾個自然段聯絡起來,弄清楚爬山虎的腳、莖、葉子之間的相互聯絡,體會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絡。

5、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相機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一是細心觀察,所以才能看見“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才能發現爬山虎的腳是“枝狀的六七根細絲”及“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二是連續觀察,所以才會發現原先直的細絲,後來變彎了;才會發現沒觸著牆的腳“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才會發現“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教師要讓學生找出這些體現作者細心觀察、連續觀察的語句多讀幾遍,藉以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6、本課的生字詞可以分散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隨機進行。如,可以結合揭示課題認讀“虎”字,並指導書寫筆順和字形結構。在初讀課文時,重點放在指導讀準字音上,如,“均、勻”要讀準前鼻音;“重疊”的“重”是多音字,在這裡應讀作 chóng;“觸著牆”的“著”不讀 zhe,應讀 zháo,表示已經達到目的或有了結果。要求會寫的字中,“逐”是半包圍結構,要注意字形和結構特點;“疊”的結構比較特殊,下面是“且”,不能多加一橫;“莖”的第四筆是橫撇,不能分成兩筆寫。

7、學生熟讀課文之後,要引導學生把課文背誦下來,還可以有意識地進行積累語言的練習,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寫得好的句子抄寫下來。在學生抄寫之前,可以留出時間充分交流一下,說說自己為什麼認為這些句子寫得好,在相互交流中品味詞句,提高鑑賞力。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進行小練筆,如,用第一人稱寫寫“爬山虎腳的自述”,或是自己觀察一種植物後寫一寫。

8、課後可以佈置學生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如,觀察自己感興趣的動物或植物,並做記錄;或是做個小實驗,連續觀察實驗中的變化。在開展活動之前,要認真讀讀“閱讀連結”的內容,使學生體會到觀察特別是連續觀察是一種好習慣,並能有意識地運用於自己的生活實踐,也能留心觀察、寫觀察日記。

第3篇

2、重點理解爬山虎的腳是怎麼樣一腳一腳爬上牆的。

3、培養學生細緻觀察和口語表達的能力,結合發展學生的審美情操。

2、學習作者抓住爬山虎腳的特點,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1、上搭架,下搭架,開黃花,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葡萄和絲瓜都是*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種蔓生植物,它搭架嗎?

(這個問題的提出,學生展開形象思維,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爬山虎的腳》,看看葉聖陶爺爺是如何把爬山虎怎樣爬牆的這一幅美麗畫卷展現在我們面前的。

直奔重點,播放課件,品味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你認為這部分描寫中那些語句寫得好,好在哪兒?找出有關詞句。

四、指導學法,領悟爬山虎觸著牆和沒觸著牆的不同情況

這一段描寫哪幾種情況下的爬山虎的腳?找詞句來分析,用學習上一部分的方法來學習這一部分。

① 小小葉兒多又多② 爬山虎呀真厲害③ 是虎不是虎

(通過簡介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培養表達能力。)

按描寫爬山虎的腳的方法展開想象寫你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有關動物、植物為適應周圍的生活需要而進行的相關的生理調節。(沙漠中的駱駝、仙人掌;貓的腳墊等等)

第4篇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3、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同學們見過爬山虎嗎?知道為什麼把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嗎?(會爬牆)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爬山虎的腳》。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麼,再講了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投影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漾”(yàng)“柄”(bǐng)是後鼻音,要注意讀準確,“隙”(xì)不要讀成(xī);拂(fú)不要讀成(fó)。

⑶ 聯絡上文理解“舒服”、“均勻”的意思並造句。

3、默讀課文,並用鉛筆圈劃出描寫爬山虎腳的特點的句子。

爬山虎的葉子是什麼樣兒的?長大了的葉子有什麼特點?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知道的?

3、齊讀第二段,體會“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⑵ 這一段講了爬山虎腳的幾個特點?每個特點是什麼?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它能夠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原因是什麼?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葉子、腳會爬的特點,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作者細緻入微的描寫,在我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那滿牆的爬山虎。

這篇課文采用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向我們描繪了爬山虎會爬的祕密。

第5篇

在進行本課教學之前,我安排了預習題,其中最後一題為: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的介紹和自己的理解畫一幅“爬牆圖”。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好多同學沒有認真聽我講課,而是一直在擺弄他們的畫。我立刻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必須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投其所好:採用競賽的方式,讓男女同學各選一名代表,上黑板展示自己的畫。學生們的情緒都被調動了起來,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在了這個焦點上,表現得都相當認真、慎重,選出的同學畫得也非常細緻。然後我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仔細觀察互相比較,發現問題、提出疑問、找出圖文不符的地方。男女生之間為了找出對方的缺點都十分認真地邊看書邊觀察起來。不一會,就紛紛舉起了手:從爬山虎的顏色、葉片、莖、腳生長的位置、腳的樣子,甚至連爬山虎的生長經歷中的變化也都提了出來,課堂氣氛一下子達到了高潮。我也被同學們的這種學習和鑽研知識的熱情所感染。在我腦海中原來設計的一大堆板書一下子被一幅精美的圖案所代替了:對,應當進一步擴大戰果,讓每一個學生都動手畫一幅爬牆圖,要求是看誰畫得準、畫得像。立刻之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筆來。就連平時最不愛學習的同學也在那兒埋頭苦幹起來。我找了一名小畫手,上黑板作畫,讓它作為本課的教學板書。我看著同學們的畫,我內心一陣陣激動和興奮:我所要講的、要強調的居然都在同學們畫圖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體現出來了。我趁熱打鐵進一步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和指正,許多細微的知識點在同學們的發言中一個一個地突現出來:爬山虎的腳是長在葉柄的反面的;葉片是一順兒朝下的;爬山虎是靠細絲頭上長出的小圓片巴住牆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整堂課完全在學生自主活動中、在學生動手創造與發現中完成了,有的同學的表現還替代了老師的角色。課的最後在黑板上僅留下了一幅精美的圖案“爬山虎的爬牆圖”和同學們無限的遐想與創造空間。

在後來的作業課中我問學生:學了這一課有什麼收穫?學生們有的說他認識了爬山虎;有的說他開始喜歡爬山虎了;有的說畫圖、寫作必須認真地觀察、比較才能做得更準確;還有的竟然說爬山虎很可愛,能美化環境,建議學校四周的圍牆前都種上爬山虎,把我們的校園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讓我沒有想到。這些不都是我這一課教學所期望的嗎?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還知道了運用知識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

我在歎服學生的同時,認真地總結了本課的教學:如果我沒能及時地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況;如果我沒能及時地調整教學內容;如果我沒能讓學生在觀察、比較的同時去親自動手體驗;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備好的教案進行……那這一節課的效果會是這樣的嗎?

我深深地感觸到:1、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參與教學,讓學生有體驗的權利,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求知;2、在課堂教與學的活動中,學生要擁有的不僅僅是知識,他們更需要興趣。3、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有語文知識,也要有數學、美術、音樂等的有機結。4、學生資源是最豐富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新的課程理念,給了我新的教學思想,指導我在新的課堂教學中遠航。

第6篇

2、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義。

一、談話匯入:同學們,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葉聖陶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腳》。誰能說說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了爬山虎的腳?

1、師述:葉聖陶先生用5個自然段描寫了爬山虎,你對爬山虎的那一個方面最感興趣?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自然段仔細地讀一讀、畫一畫、議一議,看看你有哪些感悟和收穫?

1、師質疑:讀了爬山虎葉子的這一段,你有什麼收穫?

⑴、師:在第二自然段中,你覺得葉子美在什麼地方?你能通過讀來體會嗎?(朝下、均勻、漾起波紋)

⑵、師:觀察葉子,葉聖陶爺爺還觀察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嫩紅——嫩綠——綠的新鮮)

二)、交流話題(二):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是怎樣的呢?

1、匯入:爬山虎的葉子如此美麗,那麼它靠什麼巴在牆上呢?(腳)本課那幾個自然段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3——5節)

⑴、讀第三自然段幫你能用一句話告訴同學們,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

⑶、播放媒體資源:爬山虎的葉子和莖的圖畫,學生觀察畫圖說。

⑵、通過媒體資源中的課件,展示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和顏色的段落,學生再讀體會。

⑶、品味比喻句: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質疑:蝸牛的觸角與爬山虎的細絲有什麼相似之處?你能不能用其他的事物來比喻細絲呢?)

1、自學第四自然段,學懂了彙報(可以讀、可以說、可以表演),畫出寫爬山虎動作的詞語。

⑵、用自己的話把爬山虎的爬牆的過程按順序說一說。

⑶、小結:爬山虎真了不起,為了生存,它在不斷地改變自己,使自己牢牢地巴在牆上,而這一過程不是一兩天可以發現的,可見作者是經過了認真而又持續不斷的觀察才看清楚的,這種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1、本文的課題是《爬山虎的腳》,可為什麼又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呢?

2、你從作者的觀察中受到哪些啟發?(仔細觀察——連續觀察)

3、小結:大自然中有許多奧祕等我們去發現、去探索,我們要向作者那樣養成細心觀察,不斷觀察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抓住事物的特點,有順序地把事物介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