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爬山》教案優質7篇

準備教案的過程我們就已經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了大致地瞭解了,無論是什麼學科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認真對待教案的制定,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爬山》教案優質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爬山》教案優質7篇

《爬山》教案篇1

一、情境匯入,預習交流(3)

1. 出示圖片,你們知道這是什麼了嗎?(指名:爬山虎)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第六課《爬山虎的腳》。(板書題目,齊讀)

2. 上節課我們瞭解了爬山虎的什麼?(生答:葉子)有什麼特點?(生答:綠 均勻)。(師隨機板書)

3. 這一牆的爬山虎美不美?(美)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齊讀第二自然段)

1.你們知道爬山虎的葉子長得這樣茂盛,這麼美是因為爬山虎哪個部位的功勞嗎?(爬山虎的腳)是的,今天我們一起看看葉聖陶老先生是如何寫爬山虎的腳的。

二、自主閱讀,導學問難(6-8)

1.出示自學提示,指名讀一讀。教師講解自學方法及要求。(a.帶著問題默讀課文3-5自然段。b.找出相關語句,圈出重點詞語並在空白處用簡練的話進行概括)

2.生默讀課文,進行自主學習。

3.同學們剛才自學的非常認真,下面咱們就來小組討論討論。(小組討論,綜合答案)

三、互動研究,精讀體驗

(一)第三自然段(12)

師:先來看看第一個問題:小組代表彙報

1.(1)交流腳的位置,相機板書:莖上長葉柄的反面。同時強調“反面” (a.你從哪句話找到的?(你能讀讀這句話嗎?)b.再讀這句話,繼續尋找答案b.其他組補充)

(2)(師板書)注意“莖”和“柄”的寫法,莖字為上下結構,捺要變為點,“柄”是左右結構,注意左窄右寬。(師板書,生注意觀察並練寫:“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2.(1)交流腳的樣子,相機板書:枝狀的六七根細絲。同時強調“枝狀”“細絲”(學法同上)

(2)蝸牛的觸角有什麼特點?(指名說說)說明此時爬山虎的腳(很柔軟)

3.交流腳的顏色,相機板書:嫩紅

4.師總結:腳的位置、形狀、顏色,那就是它的特徵。誰能用自己的話總結一下爬山虎的特徵。(隨學生複述,師指板書:腳的位置、形狀、顏色)

5.爬山虎的腳引人注意嗎?(生答:不引人注意),所以葉聖陶老爺爺說以前也沒注意到爬山虎的腳。現在他能把爬山虎的腳描寫的那麼形象、準確是因為他這次(認真觀察)了。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15)

1.師:下面咱們再來看看第二個問題。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往上爬的呢?(指名小組代表讀描寫往上爬的句子)

2.師:請同學們自己也讀一讀這個句子,在表示向上爬的動作的詞語下面畫“▲”,體會爬山虎是怎麼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3.請一生反饋(觸、巴、拉、貼),相機板書:觸、巴、拉、貼。

4.你是怎樣理解“觸 巴 拉 貼”這幾個動作的呢?還記得我們幫助理解詞語的幾個方法嗎?(結合上下文、查字典、結合生活實際,位置互換進行比較)現在就請每個小組選取一種方法再來體會體會爬山虎向上爬的過程。

5.小組討論,進行彙報。

(1)用什麼方法理解詞語

(2)闡述小組的理解(體會觸、巴、拉用力的程度逐漸加深,“拉”用力向上的狀態)

(3)從爬山虎向上爬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作者認真細緻的觀察,用詞的精準,爬山虎的腳的重要作用,爬山虎頑強向上的生長狀態)

(4)帶著理解讀一讀這幾句話。

教師小結:是呀,從爬山虎向上爬牆的過程我們不僅感受到了作者用詞之精準,更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腳的重要作用以及它頑強向上的生長狀態。狂風大作阻擋不了爬山虎的腳向上爬的腳步,他的腳——(接讀),暴雨來臨依然阻止不了它,它的腳——(接讀)。看著這樣堅韌的爬山虎的腳,你們佩不佩服?讓我們讀出對它的敬佩 。

6.(1)作者開始將爬山虎的腳比作了蝸牛的觸角,現在它比作了什麼?他們有什麼不同?(體會爬山虎的腳有力,能緊緊的抓住牆壁,一腳一腳向上爬),所以它才能(牢固)地緊貼在牆上。

(2)誰願意再讀一讀這句話,讀出爬山虎腳的堅韌、有力!(指名讀,男生讀)

7.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

(1)現在,你們對爬山虎的腳怎麼爬牆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那老師能不能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呢?(不能)為什麼?

結合壁虎向上爬的樣子體會:爬山虎並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隻腳就巴住牆,越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

(2)師總結:同學們,葉聖陶老先生的用詞多妙呀,既寫出了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向上爬的,又寫出了它堅韌向上的精神。

8.你們喜歡這樣的爬山虎嗎?請你自己再充滿感情的讀一讀,爭取把這段積累下來(生自主背誦)

9.結合板書一起背誦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同學們,爬山虎能夠一腳一腳向上爬的前提是?(觸到牆),那麼沒有觸到牆的呢?(生答:不幾天就“萎了”)

師:是的,本來是不大會引起我們注意的植物。但葉聖陶陶爺爺卻寫的那麼生動形象,這是什麼原因呢?

生:(觀察細緻,抓住事物的特徵)

四、拓展延伸,綜合實踐(2)

同學們,文章主要寫的是爬山虎的(腳),題目也是爬山虎的腳,可是作者為什麼先寫它的葉子呢?一牆令人看著舒服、好看得很的葉子與腳有什麼關係呢?(指名說說)

師小結:這是一種由遠及近的描寫順序,作者在這裡先寫了葉子,不僅給下文寫腳做了鋪墊,二這一牆美麗的爬山虎葉子,更加襯托了爬山虎的腳起到的重要作用。你們看,葉聖陶老先生不愧是個名家,他含蓄得自然,鋪墊得巧妙,你們寫文章要學習這種寫作手法啊!

五、反饋總結,感悟收穫(3)

1.通過今天的課你有什麼收穫?(指名說說)

2.師總結:葉聖陶先生仔細觀察、抓住事物特徵進行描寫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3.請你帶著對爬山虎的喜愛之情,對爬山虎的腳的敬佩之情再來美美的讀一讀課文。(機動)

六、作業設計

1.再次讀一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2.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植物或花卉,觀察它的形狀、顏色等特點,寫一寫。

板書設計:

6.爬山虎的腳

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形狀:枝狀的六七根細絲

顏色:嫩紅

爬 觸→巴→拉、貼(牢固)

《爬山》教案篇2

文字解讀: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聖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生長經歷,表示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教學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身喜歡的區域性。

3. 能聯絡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 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教學重點:葉老給“我”批改作文

教學難點:文中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讀題·釋題。介紹葉聖陶。

二. 自讀課文:

1. 讀通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認讀詞語。

3. 分節讀課文。

三. 再讀課文。

瞭解課文大意。課文寫了哪幾件事?(修改作文。做客)

四. 默讀課文。

1.找出課文中“修改作文”和“做客”的段落。

2.同座互讀這兩個內容。

五.放聲朗讀“修改作文”和“做客”的內容。

六.作業:

1.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複習詞語。

二. 細讀課文,突出重點,引導理解“修改作文”的內容。

1. 自讀課文3----5自然段,同學質疑。

2. 指讀3---5自然段,考慮:

(1)葉老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

(2)“我”有什麼感受?

3. 指讀3自然段。

(1)找出葉老為我修改作文的語句,讀一讀。

(2)從這些語句中你體會到什麼?(葉老修改多·修改細。態度認真)

(3)“愣住”何意?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生想象表達作者的內心世界)

4. 指讀4自然段。

(1)這段話中哪些是寫葉老為我修改作文的?

(2)哪些是寫作者的感受的?(生讀相關句子)

(3)從“仔細”一詞你體會到什麼?

(4)指讀寫葉老修改作文的句子,逐句體會修改作文的方法。

(5)從葉老的修改中你學到哪些方法?(逐句閱讀體會,要求結合自身的作文實際來體會)

(6)齊讀葉老修改作文的句子,感悟修改方法,結合實際談自身的習作體會。

(7)看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他又是怎樣的體會呢?(指讀相關句子)

(8)齊讀4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引導體會。

(9)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作者此刻的心情嗎?(生表述作者的內心世界)

5. 指讀5自然段。

(1)葉先生對我作文的評語是怎樣的?(生找出讀)

(2)齊讀葉先生的評語。葉先生的評語中交給了我作文方法,你知道嗎?(作文事實具體。親切)結合自身作文實際談談。

(3)作者看了評語之後,是怎樣的感受呢?(讀最後一句)

(4)此刻,作者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想象表述作者的內心世界)

三. 自讀3—5自然段,複述修改作文的方法。

四. 感情朗讀“修改作文”的內容。深化同學認識。你想說點什麼?

第3課時

一. 談話引入:這節課學習作者去葉老家裡“做客”的內容。

二. 自讀6---10自然段。

(1)課文在寫做客的內容中幾次寫到了爬山虎?請把它們找出來。

(2)指讀相關的句子。

三. 細讀課文,突破難點,引導理解感悟作者去葉老家裡“做客”的內容。

1.出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一):

(1)讀句子。

(2)引導體會:這裡為什麼要寫爬山虎?(寫景抒情)

(3)“迷離”何意?為什麼“像溫柔的小精靈”?(興奮、緊張、期待)

(4)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這種心情嗎?(生想象表述)

(5)感情朗讀這個句子。(師引讀、指讀、齊讀)

2. 出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二):

(1)讀句子,這是什麼時候的爬山虎?

(2)理解詞語:沉鬱、搖曳、虎虎。

(3)引導比較句子一、二中的比喻句,體會心情。為什麼此時的爬山虎“像一片濃濃的湖水”呢?(心情平靜,興奮,充溢信心,期待)(4)讀句子。用自身的話表述此刻的心情。(生想象表述心情)

(5)感情朗讀句子。

3. 出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三):讀句子,這是什麼時候的爬山虎?

4. 指讀第10自然段。

(1)這段話有幾句?

(2)讀第一句。“堪稱楷模”何意?從中體會到什麼?(作者很慶幸)體會讀句子。再聯絡第6自然段朗讀體會驚喜意外之情。(3)指讀第二句話。理解詞語:懂得、模模糊糊。既然“懂得“了,又為什麼還”模模糊糊“呢?(作者很年幼)“作家就是這樣做的”,“這樣”是哪樣?(結合8—9自然段相關內容)“作家的作品就是這麼寫的”,“這麼”是哪樣?(結合修改作文內容理解)

(4)到葉老家做客後,作者又怎樣的的感受?(讀最後一句)

(5)這裡寫的是爬山虎,實際上是寫自身的內心世界。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嗎?(6)請結合上文用自身的話說說作者的內心世界。

四. 迴歸整體,昇華認識。

1. 自由讀文,此刻你想說點什麼?

2. 討論課文的命題。課文是寫事的,請你重新給它擬題。

3. 教師小結:一個人一生中能夠遇到良師益友,那是三生有幸!葉老的激勵和教誨令肖復興刻骨銘心。一天又一天,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著;一年又一年,爬山虎總是那麼綠著。

4. 師引讀,凸顯課題,昇華認識。春天,在我的眼前,總有-------;夏天,在我的眼前,總有-------;秋天,在我的眼前,總有-------;冬天,在我的眼前,總有-------。

5. 教師小結: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總是那麼綠著。從春綠到秋,從下綠到冬,那種刻骨銘心的激勵和教誨令肖復興也成了一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一流的大作家。

五. 相關連結:介紹肖復興和葉至善

六. 作業:

1.積累:背誦自身喜歡的語段。

2.摘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板書設計: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修改作文 認真 (作品)

堪稱楷模

做 客 親切 (人品)

《爬山》教案篇3

【教學要求】

1、從葉聖陶先生修改中學生作文這件事中受到啟發,培養一絲不苟地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

2、從葉聖陶先生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理解詞句,練習用“受益匪淺”“堪稱楷模”造句。

【教學重點】

1、從本文作者的切身感受中體會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2、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舊課

二、檢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預習情況

1、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從課文中能看出來嗎?

2、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事?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提出自學要求:

在上一組,我們學習了“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比較長,同學們用五分鐘時間,把課文很快地看一遍,想一想,怎樣把課文分成兩個部分,再現再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出來。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交流:

⑴ 討論:

課文可以分為哪兩個部分?

⑵ 交流:

你畫出了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四、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1、提出自學要求:

認真學習課文第一部分,想一想,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一張畫像》這篇作文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

課文中是怎樣講葉聖陶先生修改作文的?

五、佈置作業

看看這一課的生字,想想怎樣記住這些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1、開火車讀課文第一部分,每個人讀一個自然段。要求讀得準確、流利。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是怎樣修改作文的。

二、學習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文的

1、談話,激發興趣:

在課文中,作者舉了幾個例子,說明葉聖陶先生是怎樣改肖復興的作文的,我們看了已經很受啟發。

2、小結修改作文的幾點方法。

三、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一絲不苟、受益不淺、隔岸觀火、身臨其境。

2、用“受益匪淺”“身臨其境”造句。

第三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聽寫詞語:

一絲不苟、受益不淺、隔岸觀火、身臨其境。

2、指名讀用“受益匪淺”造的句子,讀後適當評議。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開火車朗讀第二部分,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2、出示詞語,讓學生讀一讀,再聯絡課文內容說說詞語的意思。

3、聯絡課文內容,說說對下面句子的理解:

⑴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麼寫的。

⑵ “在我的眼前,那片綠綠總是那麼綠著。”

三、簡單小結,深化認識

葉聖陶先生為肖復興修改作文這件事,對肖復興的成長影響很大,後來肖復興成了比較的名的作家,寫了許多好文章。《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寫於1992年,離1963年有30年了,還寫得那麼具體形象,就像剛剛發生的一樣,這說明這件事情給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五、學習鞏固生字詞

六、佈置作業

《爬山》教案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瞭解關於爬山虎的腳的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合作討論和圈點批註等方式讀懂課文,提取文章資訊。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習作者認真觀察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疏通文章寫作思路,通過文章中的描寫想象畫面。

二、教學難點

讀懂爬山虎的腳是怎麼爬的。

教學方法

朗讀法、圈點批註法、小組討論法

教學過程

1.匯入

上節課觀察了蘇軾眼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廬山,也遊賞了陸游筆下“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西村。這節課我們來了解一種植物,也就是爬山虎(板書“爬山虎的腳”)。這種植物很神奇,它有腳。大家也許覺得奇怪了,植物怎麼會有腳呢?如果它真的有腳,它會走路嗎?會爬行嗎?學習過這篇課文我們就知道答案啦!

2.整體感知

(1)讀對字音。

(3)快速瀏覽課文,標出段落,思考課文都是從哪些方面描寫爬山虎的?(葉子:第二段、腳:第三四五段)

3.重點研讀

(1)為什麼文章題目是爬山虎的腳,文章卻先用了一段來寫葉子呢?爬山虎的葉子給你什麼感覺?學生討論回答。

(3)接下來就看看作者是怎麼寫爬山虎的腳的?文章寫了爬山虎的腳的哪些方面?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4. 小結作業

總結:葉聖陶寫出這篇文章非常用心,他寫出了爬山虎腳的變化,說明他觀察了很長時間,而且觀察得非常細緻;他還知道爬山虎的腳扒在牆上非常牢固,說明他還用手嘗試拉一拉爬山虎的腳。葉聖陶不是植物學家,但是他經過細緻的觀察,寫出了這樣一篇關於植物的好文章,我們也要學習葉聖陶先生這種仔細觀察的科學精神,只有認真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物,才能寫出有真實感的好文章。

《爬山》教案篇5

【教學設計意圖】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以爬山虎為載體,表達了作者對葉聖陶先生的崇敬和懷念之情。文章感情真摯、語言含蓄,特別是文章結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著”更是言雖盡而意未了,雖言盡而意無窮。對作者而言,他記錄的是自己的一段難忘的經歷,對讀者而言,他們讀到的應該是一個能觸動心絃的感人故事。

我在安排第一課的教學時,主要把與課題聯絡較為緊密的部分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析,從作者對爬山虎的描寫和見面情景的描述中,體會葉聖陶先生的精神品質。因此,我把以讀促悟作為教學的重點,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品悟課文語句裡包裹著的豐富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平易近人”、“融洽”、“期待”等詞語。

2、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初步掌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並積累有關句子。

3、感受葉老先生真誠質樸、平易近人的為人,對待文學事業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態度和對祖國下一代的熱切關懷和希望。

【教學重點與難點】

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並初步掌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提示課題

1、談話匯入:

師:同學們,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會發生許多故事。有些事是令人終生難忘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與成長有關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15歲的肖復興和大作家葉聖陶之間,還有那。(出示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讀題:

這是一篇回憶往事的文章,所以讀題目時應該慢一點,意味深長點。

(再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學習生字詞

1、簡單交流預習方法:

師:為了學好這篇課文,老師課前讓大家根據預習目標學習了課文,大家完成得怎樣?

出示預習目標:

⑴ 自學生字,讀準字音。

⑵ 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寫了哪幾件事。

⑶ 查詢資料,瞭解人物有關的資訊。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好,下面老師就先來檢查一下你們的預習情況。出示生字詞:

推薦 親切平和 平易近人 融洽 黃昏

餘暉 蘊含 搖曳 真誠質樸 堪稱楷模

3、抽查個別詞語的意思,並引導用詞說話。

對於上面的詞語你有什麼問題嗎?誰來幫助他?

4、讓我們帶著這些生字字詞仔細讀讀課文,好好想一想課文到底寫了哪些內容呢?

5、交流討論、理清文章內容。

課文講了哪些內容?板書:

修改作文 邀請做客

三、精讀課文,品詞析句

(學習課文6~9自然段。)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並找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並在小組內交流喜歡的原因。

3、出示《爬山虎的腳》中描寫葉子的句子,進行比較為什麼在作者眼中是那麼不同?

請大家再仔細讀第6~9自然段,你能找出原因嗎?

(預設2:我們再來讀讀6~9自然段,看一看葉聖陶老先生是怎樣接待作者的?)

4、出示:

⑴ 大作家居然要見一個國中生,我感到意外。

⑵ 像見大人一樣同我握手。

⑶ 把我當作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

5、交流自已對葉聖陶瞭解情況:

(課件再出示葉聖陶的簡介。)

正像同學們所說的,葉聖陶先生是一位在國內外久負盛名的大文學家,是中國文壇上的一顆巨星。這樣一位大文學家居然要見一個國中生的你,還像見大人一樣同你握手,把你當成老朋友,你有什麼感受呀?

請你大膽地想像一下,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6、是呀,對於只是一名國中生的小作者來說怎能不意外,怎能不欣喜,讀──(剛進裡院──閃爍著迷離的光點。)

(齊讀。)

7、(出示節選自作者原作中片段)讓學生讀一讀,你體會到什麼?

體會朗讀“他親切中──以至不知黃昏到來。”

8、學到這裡你覺得葉聖陶老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9、小結:

同學們,面對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學大師,面對這樣親切的話語,面對這樣熱切的期待,我那小小的心能不感動嗎?能不融化嗎?能不像在落日餘輝溫暖下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樣充滿了生機,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嗎?

指導再讀“落日的餘──生氣”。

四、總結

體會作家就是這樣做的,請你談談作者該怎麼做?

五、質疑問難,設定懸念

1、“修改作文”與爬山虎有怎樣的關係?

2、作者為什麼說“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著”?

我們將在下一節課學習。

《爬山》教案篇6

教材分析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4.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5.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對生字中存在著“觸著牆”的“著”有個別學生讀錯,重點理解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通過學習學生使弄清了爬山虎的腳,莖,葉子,之間的相互聯絡。

教學目標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瞭解爬山虎的葉子和腳的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瞭解本課的敘述順序,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在往上爬的過程中傾注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給課文分段;

4、瞭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

教學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一、創境匯入,激發學習興趣

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麼樣的腳,這些都是動物的腳。,那你們有沒有見過不會走路的植物也長腳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葉聖陶爺爺寫的一篇文章今天《爬山虎的腳》。

二、理解課題,瞭解文章背景

①、本文的作者是誰?(葉聖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中國現代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

②、讀課題,想一想,這個課題圍繞什麼來寫?讀了課題你想說點什麼?

③、葉聖陶爺爺寫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

三、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瞭解情況;

四、學習生字新詞

1、開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

2、解釋生字詞。

五、默讀、思考: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2、分段。

3、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彙報。

六、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讀、思考:

(1)這一段講了什麼?

(2)你覺得爬山虎有什麼特點?

2、提問

七、教學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麼?(滿牆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

2、現在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

(1)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麼變化?重點寫的是什麼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

(2)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為什麼要寫第1、2自然段?

(3)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後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

3、重點指導朗讀第3、4句。

4、指導學生看著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2自然段。

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最好。

八、質疑。

九、做練習3

《爬山》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3.瞭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寫清楚的。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爬山虎腳的特點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1、2段。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二、教學重點

學習1、2段。

三、教學難點

理解不易懂的詞。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見過爬山虎嗎?爬山虎是動物還是植物呢?學習這篇課文後,你就明白了。

大家看投影:

爬山虎是什麼樣兒?爬山虎是一種植物,它莖能附著在岩石或牆壁上,它怎麼會長腳呢?有什麼特點呢?

(二)自學課文。

1.讀生字表,劃出課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

2.讀通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個別學生讀課文,注意正音、正句;

2.檢查生字認讀及部分詞語理解情況。

萎:乾枯,衰落的意思。

空隙:中間空著的地方。

(四)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爬山虎的腳?(3~5)

2.第1、2兩個自然段寫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五)講讀第1段。

1.個別讀課文,思考:第1自然段寫什麼?

寫作者在哪兩處地方看到爬山虎。

2.這兩處地方有什麼共同點?

都在牆上。

3.你如果看到這兩處景象你會怎麼想?

爬山虎大概是長在牆上吧,爬山虎大概是靠牆生長吧?……

4.教師小結:

作者這樣寫,也正是以這兩處的爬山虎生長的情況,告訴我們爬山虎長在什麼地方。

5.齊讀第1自然段,體會作者是如何告訴我們這兩處的爬山虎的。同時思考:這兩句話除了告訴我們爬山虎長在什麼地方外,你還能從句中看出爬山虎的什麼特點?

從滿是,一大片看出爬山虎長得很茂盛。

(六)講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什麼?

講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2.默讀課文,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什麼?

這一段共四句話:第一句寫葉子顏色的變化;第二句寫長大的葉子引人注意;第三句講葉子顏色美,排列整齊、均勻;第四句講風吹過時的景象。

3.葉子顏色美表現在哪裡?

紅那麼新鮮,看著非常舒服,理解新鮮、舒服的詞義。說爬山虎的葉子綠的醒目,葉子生長旺盛,充滿生機,所以看上去讓人覺得非常舒服。

4.葉子的均勻,整齊表現在哪裡?

整齊:“葉尖一順兒朝下”。

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

5.導讀。

爬山虎葉子的顏色是這樣變化的:

――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

爬山虎長大了的葉子顏色很美。

――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著非常舒服。

爬山虎的葉子長得很整齊。

――葉尖一順兒朝下。

爬山虎葉子長得很均勻。

――沒有重疊起來,也不留一點兒空隙。

當風吹過時,滿牆的葉子也很美麗。

――一牆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6.邊讀邊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拂:輕輕擦過

漾:原指水面微微動盪,這裡指牆上的爬山虎葉子輕輕波動。

7.齊讀課文,個別讀。

8.歸納段意:

第二段講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七)佈置作業。

抄生字,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3、4、5段,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寫清楚的。

二、教學重點

學習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怎樣圍繞爬山虎的腳寫清楚的。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上節課我們知道爬山虎葉子有什麼特點呢?這節課我們再來看看爬山虎的腳有什麼特點?

(二)講讀第3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自然段。

思考:爬山虎的腳長在哪裡?是什麼樣子的?

2.導讀:

爬山虎的腳長在哪裡呢?(齊讀)

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呢?(齊讀)

3.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腳?

生長位置,邊看圖邊說;

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

腳的樣子:枝狀的――指六七根細絲構成的樣子,像蝸牛的觸角――指每根細絲的樣子,腳的顏色――嫩紅的。

4.這些內容作者是如何說的呢?

再讀課文。

5.教師指圖,引導學生按課文敘述順序獨立練說。

6.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思考:

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7.導讀:

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腳一腳向上爬呢?(齊讀)

8.寫爬山虎向上爬的過程中,作者通過觀察,寫出了爬山虎向上爬的哪幾個動作?(觸、巴、拉、貼)

9.導讀:

“觸著牆的”是爬山虎的什麼?(齊讀)

是什麼東西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齊讀)

細絲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以後,使什麼緊貼在牆上呢?(齊讀)

10.教師邊指圖演示,邊讓學生用課文中語句練說。

11.左右練說:

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一腳一腳地向上爬的。

12.第4自然段最後一句講什麼?

13.齊讀第4自然段。

14.默讀第5自然段。

思考: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什麼意思?三句話圍繞哪一點寫的?

15.齊讀第5自然段。

16.歸納第3段段意:

講爬山虎腳的特點。

(三)總結全文。

1.作者是怎樣具體清楚地寫出爬山虎腳的特點的?

(先寫爬山虎生長的地方,再寫爬山虎葉子的特點,最後寫爬山虎腳的特點,寫爬山虎腳的特點時,先寫腳的樣子,再寫怎樣爬,然後寫腳的變

標籤:教案 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