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語文教案-教案《老王》6篇 《老王:一段溫情的人生旅程》

本文介紹一份針對短篇小說《老王》的語文教案,教案內容包括閱讀理解、語言運用和寫作能力的培養等方面,旨在幫助學生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和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

語文教案-教案《老王》6篇 《老王:一段溫情的人生旅程》

第1篇

一、知識與技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文章如何刻畫人物的形象。

二、過程與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課文中的人物身上,學會善待他人,關注生活中的弱勢群體。

1、要求學生反覆閱讀課文,畫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語句,提出問題。

3、利用網路,查詢有關極“左”思潮在中國氾濫的資料,瞭解課文背景。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文章以“我”和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展開的,主要反映了人物“善良”的性格特徵。

1、匯入:請同學們注意看文中的這副臉部特寫,你從這張臉上讀到了什麼?

學生回答:飽經滄桑、吃盡人間疾苦、淒涼、痛苦等。

(過渡)同學們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聯想是豐富的,那麼作者寫的是這些內容嗎?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課文。

(2)學生交流查詢到的資料,交流對極“左”思潮的瞭解。

提出問題:學生閱讀課文,談談文章中哪些方面給你的印象最深刻?

這裡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充分感受語言,感悟課文的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線索、事件、文章的剪裁、語言風格、人物個性這些方面去感悟。

接著,在充分閱讀思考之後,學生分小組交流探討。

最後,讓學生代表發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用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以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課文。

b、文中寫了“我”與老王交往的幾件事?試著用自己的話概括。

教師小結:文章以“我”和老王之間的交往為線索,記敘了“我”與老王之間的四件事,從這些事中可以看出“我”和老王都是普通的人,但是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尤其老王,在卑微的身份下,卻隱藏著一顆金子般的心。文中詳寫了老王給“我”送雞蛋和油這件事。從這件事中,更見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的知恩圖報的高尚品質。

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體會課文如何細緻的刻畫人物形象,從老王至善的本性中,去學會善待他人。

1、匯入:上一節課,我們從整體上去把握了文章,知道了文章記敘的是兩個善良的人之間交往的幾個生活片斷。也知道課文詳寫的是第四件事:老王在臨死前送雞蛋和油給“我”。這節課我們主要就是學習這一部分。

思考:老王的生活境況怎樣?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談談你的看法。

教師小結:老王是生活中的不幸者。生活窘迫,孤苦伶仃,居住條件很差,眼睛又不好。當時的社會對他不夠關心。

(過渡)但就是這樣一個不幸者,需要別人關心的人,卻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心裡想的卻是去幫助別人。我們下面就去學習第四件事,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學生齊讀:從“有一天,我在家聽到大門”直到“我不能想象他是怎麼回家的”。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的性格、描寫的方法、細節的描寫等方面去思考。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閱讀、思考和討論。

教師小結:老王在死前,還給我送雞蛋和油,可見他的善良。文章從動作、語言、神態等幾個方面去描寫老王,通過細緻入微的細節描寫刻畫老王。通過我的眼睛和心理活動,從側面烘托出老王行動的艱難。

b、怎麼理解文中80頁的這段話?(“他趕忙止住我說”直到“站著等我”)

c、怎麼理解“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裡多得數不完”這句話?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體會人物的善良,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可以了。

教師小結: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幫助他們。我們要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以善良對待善良。

問題:那麼,我們周圍是否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們?

二、小結:我們生活在幸福中的時候,不要忘了還有許多人需要幫助。遇到不幸時,我們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獨的。

語文教案-教案《老王》6篇 《老王:一段溫情的人生旅程》 第2張

第2篇

本學期初,教師進修學校組織一次語文教學能手的彙報課活動,在尚志中學聽了曹山老師所做的《老王》一課的示範課。曹老師有效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整個課堂進行有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順暢地解決了學生“愛學”、“會學”、善學“的難題。是一節成功的示範課,充分發揮教學能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引領,參加本次活動受益非淺。

伴隨著一步步走進新課程,我不由地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深深地反思:那些個大家已經習以為常的甚至被津津樂道為“改革”的種種說法和做法,以新課程的理念加以審視,我如坐鍼氈、恍然而有所悟。反思使我“與時俱進”,在深層上促進了教育觀念的真正更新、轉變;反思使我對新課程更充滿感情、充滿信任,抱有極大的希望。

在過去講《老王》這類文章,教師在臺上不停地講抓住人物特徵,典型事例、生活片段進行敘述,學生則一味到聽,整個課堂如一潭死水。可是曹老師卻打破以往教學模式,他通過佈置幾個問題讓學生讀課文,然後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學生討論結果:老王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很苦,*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但他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藉此機會教師拓展遷移“你周圍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樣對待的?”、“在當今的商品大潮中,人與人之間還需要真誠與友善嗎?”,以此來喚醒學生們對不幸者要懷有一顆愛心,學會關心人、愛護人,感受美好善良情素,讓世界充滿愛的陽光,感受生活中的那份厚重。學生們對寫人記事的文章早已見慣不怪了,可是通過曹老師生動、幽默的語言把同學們重新帶進寫作的天地,學習了把瑣碎組成一個整體的寫法,產生了寫作的慾望,抓住這個契機佈置仿照《老王》寫寫我《老曹》,順水推舟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如世界上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對樹葉一樣,人海茫茫,教誨無涯,我們既找不到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也找不到能適合任何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我們作為教師的去關注、去研究學生的差異,以便找到個性化教學的科學依據來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必須保證適應每位學生的學習方案才行,這樣的教育教學行為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認可。

因此,我認為: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課堂應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而給予火把、火種的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走出教室的時候仍然面對問號,懷抱好奇。

第3篇

本學期初,教師進修學校組織一次語文教學能手的彙報課活動,在尚志中學聽了曹山老師所做的《老王》一課的示範課。曹老師有效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整個課堂進行有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順暢地解決了學生“愛學”、“會學”、善學“的難題。是一節成功的示範課,充分發揮教學能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引領,參加本次活動受益非淺。

伴隨著一步步走進新課程,我不由地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深深地反思:那些個大家已經習以為常的甚至被津津樂道為“改革”的種種說法和做法,以新課程的理念加以審視,我如坐鍼氈、恍然而有所悟。反思使我“與時俱進”,在深層上促進了教育觀念的真正更新、轉變;反思使我對新課程更充滿感情、充滿信任,抱有極大的希望。

在過去講《老王》這類文章,教師在臺上不停地講抓住人物特徵,典型事例、生活片段進行敘述,學生則一味到聽,整個課堂如一潭死水。可是曹老師卻打破以往教學模式,他通過佈置幾個問題讓學生讀課文,然後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學生討論結果:老王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很苦,*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但他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藉此機會教師拓展遷移“你周圍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樣對待的?”、“在當今的商品大潮中,人與人之間還需要真誠與友善嗎?”,以此來喚醒學生們對不幸者要懷有一顆愛心,學會關心人、愛護人,感受美好善良情素,讓世界充滿愛的陽光,感受生活中的那份厚重。學生們對寫人記事的文章早已見慣不怪了,可是通過曹老師生動、幽默的語言把同學們重新帶進寫作的天地,學習了把瑣碎組成一個整體的寫法,產生了寫作的慾望,抓住這個契機佈置仿照《老王》寫寫我《老曹》,順水推舟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如世界上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對樹葉一樣,人海茫茫,教誨無涯,我們既找不到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也找不到能適合任何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我們作為教師的去關注、去研究學生的差異,以便找到個性化教學的科學依據來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必須保證適應每位學生的學習方案才行,這樣的教育教學行為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認可。

因此,我認為: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課堂應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而給予火把、火種的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走出教室的時候仍然面對問號,懷抱好奇。

第4篇

教學目標:1、品味作者平淡簡捷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3、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並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教學難點: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並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路設計:分析整合--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準確把握有效資訊,通過分析整合,概括歸納人物形象;

探究研習--深入閱讀,挖掘文字,探討造成人物命運的原因,從而理解文章深層的社會意義;

拓展延伸--關注更多社會現實,培養學生對社會的洞察力和責任感。

在平時我們往往對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的關注,可在我們的生活中,更多的卻是普通人,你是否關注過這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呢?今天我們所要關注的就是這樣一位普通車伕的故事--老王。

作者:楊絳,原名楊季康,生於1920xx年,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家。譯著有世界名著《堂吉訶德》,散文集《幹校六記》《將飲茶》等,長篇小說《洗澡》。楊絳是我國作家、學者錢鍾書的夫人。課文中的默存乃是錢鍾書的的字,小說《圍城》是錢鍾書所著,並拍成電視劇。

寫作背景:文章作於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記敘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時期,是一個荒唐*的年代,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但是,任何歪風邪氣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由此與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腦海之中……

1、在學生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給出填空題:老王是一個的人。理由是什麼?

討論明確:學生的答案可能是豐富多彩的,必須讓他們提出理由,然後老師進行歸納,無外乎苦與善良。

2、楊絳認為老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明確:不幸者)楊絳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幸運的人)為什麼?理由是什麼?

觀點:學生必然說,楊絳的生活雖然不幸,但相對於老王總是幸運的。明確:解釋有待於探討,因為知識分子的幸與不幸不能夠僅僅以生活水準來衡量,(何況楊絳的生活也確實困難)不幸對於不同人的含義是不一樣的。而在那個年代裡,沒有人能夠倖免於難。

1、課文第一段說"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而第六節卻說"我自己不敢乘三輪",是不是矛盾?

這要聯絡當時的時代背景,特別是"'*'開始"這幾個字,楊絳不敢坐是因為當時作為知識分子,"不敢"坐勞動人民拉的車,不敢"騎在人民頭上"。從側面也寫出了老王不怕被牽累、真誠關心錢鍾書夫婦的善良。

2、錢鍾書夫婦何以對老王這樣一個下層的勞動者這樣關心,老王臨終之前的送蛋行為背後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像老王這樣一個飽受白眼的下層勞動者,能夠得到錢氏夫婦這樣的知識分子的關心,在他的心中是充滿了喜悅、甚至是"受寵若驚"般的感恩的。所以,自知自己不久人世,臨終他也要將這份感激表達出來,即使沒有華麗的言詞(其實根本就沒有言詞)即使木訥的他還是領受了楊絳給的錢,但透過那幾個大大的雞蛋和香油,透過僵直的身子、無光的延伸,我們還是能夠觸控到那份訣別的深情。

3、楊絳先生對老王是照顧有加,並沒有剝削老王的行為,既沒有在物質上虧待老王,也沒有在精神上鄙視過他,何以篇尾說"那是一個多吃多佔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從"多吃多佔"這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放在老王同一層面上了,與老王相比,我付出的比老王少,但我從這個世界上獲得的要比老王多好多,這是作者從自我反省的層面表達對老王的歉疚,其實也傳遞了對像老王這樣的勞動者的心靈之聲。

和老王最後一晤時,當老王拿了香油和雞蛋來看錢鍾書夫婦時,不肯收錢。他是想表達很想和他們夫婦成為真正的朋友,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活不長久的時候。但"我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沒能理解老王的心意。想到這些感到十分後悔。這裡的"坐坐喝口茶水",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客套,而是有一種"真正把老王當作平等的朋友相待"的意思了。

(當然只是平等的朋友,而不是無話不談的朋友。這可以從作者和老王的對話中看出來。每一句話都是那麼簡短,因為兩人畢竟沒有共同語言。)

聯絡上下文,說說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句在表達上的好處。

2、我強笑著說: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3、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裡。

請同學們看課前提示:在我們周圍,有一些像老王這樣生活艱難的人。他們不被重視,卻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你體悟到這些人的善良了嗎?你是怎樣對待他們的?

楊絳的散文中閃過時代的影子,在這種大時代下看老王的善良別有一番意味,這種意味絕不僅僅是對善良的肯定,它包含著更為複雜的東西。請同學們暢所欲言,談一談,對這篇文章的主題你是怎樣理解的?

仔細觀察生活中那些弱者和不幸者,挖掘人性中的至真的閃光點,寫一個片斷。

第5篇

本課預計分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完成文學作品第一個層面的解讀,即對文字的內容、思想情感作一整體梳理;第二課時完成文學作品第二個層面的解讀,即對文字的語言、結構以及組織材料等方面的寫作特色進行品味學習。

兩課時各有側重又相互融合。前者是後者的鋪墊,側重於文,把握內容的同時應重視人文思想的薰陶;後者是前者的深入,側重於語,品味習作特色的同時應重視語文能力的培養。(如果學生程度不夠,第一層面的解讀可考慮分為兩課時進行。)

1、整體把握文字內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與善。

2、體會作者的善良,引導學生以善良對待善良,關愛弱者。

體會人物特點與瑣碎敘事之間的相互關係。敘事表達出人物特點,敘事服務於人物特點。

說說自己身邊最苦的人。(職業、生活條件、身體狀況)

先結合匯入討論老王生活之苦:職業——蹬三輪身體——殘疾生活——塌敗小屋再追問老王精神之苦:孤獨、無親

體現教學側重,引導學生概括老王品質,尋找文字依據,通過對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雞蛋等敘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樸實,應隨機結合學生回答品味細節的傳神之處。可設計感性題目如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動?之類。

(2)討論:老王死後,作者認為自己對老王這樣關愛夠了沒有?

老王的善良都是通過我和老王的交往展開的,所以,在前一環節學習的基礎上,學生應當很快梳理出:我與老王閒聊;女兒送魚肝油;坐車照顧老王生意;關心老王生活;不白吃老王送的東西等事例。重點應當討論(2),從而推敲末段——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為何愧怍?),當不難得出結論,把握文字思想情感。

引導學生關愛身邊的弱者、苦人: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社會都會有窮苦人、弱者,他們需要社會更多的同情關愛。同學們,學了之後,你準備怎樣對待剛才(課前匯入)介紹的身邊的苦人呢?

聯絡文字主題及生活實際,根據課堂時間,作適當的討論,肯定學生的愛心。

仔細觀察身邊的苦人、弱者,以最簡潔又最感人的語言描寫出他們的生存狀況。

2、區域性對比學生與楊絳的描述,學習體會作家精彩的寫法。

體會楊絳運用樸素簡潔的語言以及瑣碎平淡的敘事還人物以真實,並且產生震撼效果的寫作技巧

簡述敘事內容及主題,為語言、組材特色分析作鋪墊。

運用樸素簡潔的語言以及瑣碎平淡的敘事還人物以真實,這種看似冷漠,彷彿他者的敘述,卻產生驚人的震撼效果。讀者合上作品,才發現一種冷冷的悲涼自心底瀰漫而來,感人至深卻在不經意間,這是楊絳給我們帶來的文學。

1、老王——以—善—良—對—待—善—良——楊絳

2、楊絳作品————————————真實震撼

第6篇

○教學目標:理解老王的“苦”與“善”;學習本文把瑣碎的材料組織成一個整體的寫法;理解本文語言風趣含蓄、簡練風趣的特點。

匯入:在我們周圍有一些人,他們生活艱難,不被人重視,卻有金子一般的心,你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作家、文學翻譯家楊絳的《老王》這篇文章,探究這個問題。

○引導學生整體感悟課文,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並讓學生領悟到在與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愛:

在這篇課文中,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作者的善良表現在哪裡?老王的善良又表現在哪裡?對課文結尾的最後一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這篇課文寫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斷。老王一輩子很苦。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文革”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著打發日子。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衚衕裡,小屋破破爛爛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淒涼艱難。

但是老王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他需要錢,可是他做生意從不多收一分錢,而且非常講感情,講仁義,常願意盡義務,或者少收錢。

作品寫到“文化大革命”,那是荒唐的動亂的年代。學術權威被認作“反動學術權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腳下。但是,任何邪風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倆。他認準他們是好人,知恩必報,臨死也要去謝謝好心人。作者筆下的老王雖然窮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汙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極其純樸的好人。 作者的善良有許多表現: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卜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能讓他白送,也給了錢。作者的善良還表現在關心老王生活,三輪改成平板三輪,生意不好做,作者關切地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作者的女兒也像她一樣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給他大瓶魚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許多表現:“願意給我們帶送”冰塊,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老王的善良更表現在,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

結尾一句話,應該這樣理解: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

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對老

1.為什麼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能那麼關心、愛護?社會地位、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麼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樣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

從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觀念。在作者那裡,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所謂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識,才會平等對話,才會感覺人家上門來“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並促進全體勞動者的全面發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懷有這種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魚肝油。他們總是照顧老王生意,坐他的車,讓他掙點錢。老王收錢常常客氣,他們總是照原價付。平板三輪不敢坐了,還是關心老王是否能維持生活。總之,對不幸者懷有一顆愛心,才能這麼關心人,愛護人。

老王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裡,身子僵直,樣子非常怕人,作者心裡只有同情和悲酸。老

王死了好幾年了,作者每每想起來還感覺有愧於這個不幸者,總覺得在他生前,對他關愛不夠。所有這些,都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設所提倡的。

2.這篇寫人記事的散文,材料瑣碎,但是經過作者的組織,成為一個有機整體。作者是怎樣組織的?

指導與明確:作者是兼用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來編排的。開頭四段先寫老王的三點基本情況。這三點是按邏輯順序安排的。一是職業,這是老王的謀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這是老王謀生的困難,三是居住條件,這是前兩點的結果,收入少,當然生活苦。下面三段,按時間順序,回憶老王的工作與為人,兩個片斷寫他為人好,一個片斷寫“文革”時期,他的生計越來越艱難。最後一個片斷,是老王離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見出老王心地善良。

作者是以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的。坐老王的三輪,一路說說閒話,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寫老王眼疾,說到女兒給他大瓶魚肝油,可見一家人對老王很照顧。老王對錢家也好,在服務費上雙方總是非常客氣。三輪改平板三輪,沒法坐了,作者還是很關心老王,對老王有好處,所以老王總覺得欠了一筆人情,在生命最後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謝。以彼此交往為線索,全文一脈相承,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3.比較下邊每組兩個句子,聯絡上下文,說說①在表達上的好處。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個三輪車工人送的大一倍,冰價相同。

①句“前任”一詞簡練之至,大詞小用,又很風趣。

①我強笑說:“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②我笑著說:“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①句“強笑”一詞,不但準確,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見到老王病成那個樣子,還拿東西來謝“我們”,心裡有說不出的悲酸和感動。

①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裡。

②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門口。

①句說“鑲嵌在門框裡”,誇張的手法,強調了老王步履維艱,身體僵直的形態。

1. 試以老王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老王給“我”送香油、雞蛋這一部分。

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為第一人稱,就要描寫老王的心理活動,要在領會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像。

2.在你的周圍有像老王這樣的人嗎?他有什麼樣的特點? 在週記本里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