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9篇 "培養兒童數學思維,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推薦"

本文提供一份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包括數形結合、認識圖形、數字遊戲等內容。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旨在提升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認知能力。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9篇

第1篇

在區角活動和遊戲中,孩子很喜歡用積木經行建構,在活動中,經常會聽到孩子有這樣的討論:“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我的房子造的比你大!”“為什麼你的房子比我小但是用的積木比我多呢?”“你用的積木比我多”。在數積木的過程中孩子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中間的積木看不見,不知道有多少。

於是針對孩子空間邏輯的發展,設計了這節以培養孩子有條理推測數量和挑戰空間邏輯的活動。我覺得這個題材對發展幼兒空間方面的計算能力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想針對我部目前還不配備白板的情況下,對教案作進一步的調整和梳理,繼續設計出符合大班幼兒的教學活動。

1、 在數積木的過程中,學習有序地觀察和統計數量的方法。

2、 能清晰地表達觀察的內容,喜歡挑戰空間邏輯遊戲。

準備:正方體小積木;“積木房”圖片若干;記錄用紙和筆

導語:在我們居住的城市裡有各種各樣的老房子和新建築,你喜歡怎樣的房子,為什麼呢?

過渡:今天我們就用積木來造房子!每組的桌上有幾塊積木呀?夠不夠造一幢房子?

那就請你們就分成4組在數積木遊戲中贏取更多的積木。

導語:聽清題目喲!(出示相同數量積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題:我用積木造了4幢房子,請你們用好方法數一數,每幢房子各由幾塊積木建成的?

形式:將答案記錄在記錄紙上,呈現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對的為本組加上一塊積木。

重點提問:房子有幾層?每層有幾塊?一共有幾塊?

小結:數量相同的積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積木被其他積木擋住了,我們不容易發現,點數的時候我們可以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不多數,也不漏數看不見的那些積木。

導語:有的.小組領先了,有的小組暫時落後,不過沒關係,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裡有些積木很頑皮,像玩捉迷藏一樣躲了起來。讓我們仔細觀察,把藏起來的積木找出來。

出題:準備好了嗎?請問這幢房子有幾層?每一層有幾塊?共有幾塊積木建成?

重點:移去屋頂,拆層演示,幫助幼兒學會數隱藏起來的積木塊。

小結:房子一層層往上造,如果上層有幾塊積木,那這些積木下一定也有幾塊積木

導語:經過兩輪的比賽,哪一隊的領先了呢?請每組朋友用你們現有的積木造一幢房子,然後我們一起來數數你們的房子由幾塊積木建成,共得到了幾分。

重點:鼓勵各組建造出點數上有難度(有多層、有重疊)的房屋

導語:(出示建房圖紙)你們造房子、數積木的本領都那麼大。那你們能不能在根據圖紙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鐘內造出與圖上一模一樣的房子,並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他是由幾塊積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隊派一個代表挑選喜歡的圖紙,用積木搭出與圖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點觀察:每組搭的房子是否與圖紙上的一樣,各組搭建、點數的方法。

驗證:他們搭的房子與圖紙上的一樣嗎?記錄的對不對呢?

小結:雖然各隊拿到的圖紙看起來不一樣,其實是同一幢房子從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導語:小小建築師們讓我們回去建造更多獨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們你是用幾塊積木建成的好不好!

今天的活動較為順利的開展了,也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還成為了我園計算專題組的“一課多研”研討的課例,反思一路走來獲得成功的的原因,我覺得有:

計算活動教具多,對環節間的小結語要求也高,在這一次組織活動前教案在我的腦海中一次次的“過電影”,把握了每一個環節的細節要點(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狀況、每一次小結重點提煉和梳理的內容、重難點落實的方式)。“細節決定成敗”,活動前我讓一個個環節都順溜了,我想這也是活動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我的教學物件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我不僅關注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也為孩子們創造了很多合作互動和思考的機會,無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9篇

第2篇

1、學習7的加減,能根據花朵顏色的不同列出加、減法算式並進行7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經驗準備:幼兒有看圖列組成式的經驗,學習過6以內各數的加減和7的組成。

——教具:圖片一張(上面畫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樹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蘋果。)

——學具:《幼兒用書》(p11、12、13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師:還記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嗎?小猴們旅行回來了,我們去看看它們吧。

請幼兒說一說每個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們正在做什麼?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引導幼兒列加法或減法算式,並說一說每個數字表示什麼意思。如:1+6=7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來是7只猴子。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隻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3、繼續引發幼兒的思考:你還能列出和剛才不一樣的算式嗎?

1、看圖按特徵標記列算式。請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實物有多少?它們的顏色和其它特徵是怎樣的?然後,列出7的第一組加法或減法算式。

2、觀察連續的三幅圖,講述圖片的含義,列出加減算式。

3、帶領幼兒分別開啟《幼兒用書》第12、13頁,引導幼兒練習7的第二組、第三組加減運算。(也可採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活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日常或區域中進行。)

請幼兒介紹“看特徵列算式”的活動,鼓勵幼兒說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幫助幼兒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第3篇

1、幼兒通過合作交流學習7的分解與組成,感知數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讓幼兒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共同學習、發展,充分體驗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快樂。

1、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西瓜、桃子的圖片若干,不同種類的拼插玩具和廢舊材料。

1、拍手遊戲:教師採用問答的方式與幼兒一起復習6的組成。

2、每組組長自報家門,教師為每組貼上相應的羊羊貼畫。

3、師:我們每隻羊羊隊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師還特別為你們請來了一個朋友(出示數字7),讓數字7作裁判,評判出究竟是哪隻羊羊隊取得最後的勝利。

1、數字7裁判為我們每隻羊羊隊的.小朋友都準備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廢舊材料),但是數字7可給你們提要求了:

(1)請每組幼兒拿到7件物品後不要亂動,先觀察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再把這些物品分成倆份,並說出你分的依據是什麼?轉動腦筋,看看哪組分得方法多?

2、幼兒分組合作進行分解、記錄,教師巡視並作個別指導。

喜羊羊隊材料:桃子圖片;美羊羊隊材料:西瓜圖片;沸羊羊隊材料:金魚圖片;懶羊羊隊材料:拼插玩具;暖羊羊隊材料:奶盒和奶瓶;慢羊羊隊材料:各種紙盒(牙膏盒、藥盒、煙盒)。等等3、幼兒彙報美羊羊隊:老師,我們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暖羊羊隊:我門組的材料都是關於奶的飲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例: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們合起來是數字7,我們倆是好朋友。(倆個好朋友互相抱抱)

我們學習了數字2至7的分解,也知道他們的分解方法有多種,請幼兒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你能找到怎樣的規律。

第4篇

1、瞭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執行規律。學會看整點。

一、引入並簡單認識鍾及其作用1、引入並簡單認識鐘的種類及其作用。

教師調鬧鐘鬧鈴引入提問:⑴你們猜猜是什麼聲音?(鬧鐘的鬧鈴)⑵家裡還有哪些鍾?是什麼形狀的?(有鬧鐘,手錶,掛鐘和大座鐘)⑶鐘有什麼作用?(鐘不停的走,告訴人們幾點了,人們就按照時鐘上的時間進行學習休息)2、簡單認識鐘面。

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鐘,看看它是什麼形狀的?(圓形)請你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麼?

提問:⑴這兩根針有什麼不同?(長度不同)教師:他們都有自己的名字,長的叫分針,短的'叫時針。我們在看看數字,提問:⑵正上面的是數字多少?(12)⑶正下面的是數字多少?(6)二、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教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依次跑步比賽,現在他們都摘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了。請你們猜猜誰回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

(教師操作鐘表)提問:誰跑的快?(分針)議論: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麼祕密呢?教師反覆操作。

教師:那麼分針和時針指的數字又表示幾點呢?別急,老師來告訴你。看鐘的時候,先看時針,在看分針。當時針正指著一個數字時,分針有正指著12時,就表示"幾點了"邊撥鍾邊和幼兒一起"一點鐘,兩點鐘,三點鐘……六點鐘"撥鐘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撥,順時針的方向就是鐘面上的數字從小到大的方向。

請幼兒按照一日生活時間表"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飯,下午4點放學,晚上9點睡覺"另外請小動物來檢查。

第5篇

1.兩種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樹葉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類記錄卡。

幼兒操作模切卡片,將樹葉摳下,仔細觀察,討論這些樹葉的大小、顏色、形狀有什麼不同,如果把這些樹葉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1)請2~3名幼兒給大家講講是怎麼分類的,分的結果如何。鼓勵幼兒大膽連貫講述,並進行集體驗證。

(2)引導幼兒知道同樣的樹葉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4.請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分類並記錄,相互交流分類的方法及結果。

(1)玩法:幼兒站成一圈,請出6位幼兒站到圈裡找朋友。《找朋友》音樂開始,幼兒隨音樂節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兒邊拍手邊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徵的`幼兒手拉手成為好朋友,音樂結束時請幼兒說一說找到的好朋友是誰?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遊戲可進行3次,教師提醒幼兒按衣著、性別、頭髮等特徵來找好朋友。

1.關注生活中的分類現象,如家庭中櫥櫃的物品、超市中各種物品的擺放等

設計本課時,我以主題內一個故事的內容激趣引入,幼兒興致很高,在探討分類的方法時,幼兒紛紛發言,在指名板演時欲欲躍試。在操作過程中,幼兒能通過協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徵把樹葉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結束時,設計送樹葉回家這個遊戲,既進一步強化了分類,又使幼兒認識“葉落歸根”的自然規律了,增長知識。整堂課,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學習,掌握了分類的方法,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學會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樂趣。本課存在的不足是,對幼兒自主探索的重視不夠,如果一開始直接去撿樹葉回來就讓他們試一試分類,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第6篇

幼兒對生活中的“0”,已經有了廣泛地接觸,對“0”也具有了初步地認識。但這些經驗是零散的,不完整的。為了使幼兒對“0”有個較全面的瞭解,我設計了大班數學活動《認識“0”》。依據《綱要》和課改新的精神,圍繞市級《幼兒園數學活動有效師幼互動策略研究》研究的課題,此教學活動選擇的內容極具生活化,提供豐富直觀、形象的課件、實物,意在擴充套件幼兒的'視野,發展他們的數學思維,採用“主動參與、樂於探索、交流與合作”的教學方式,促使幼兒與教師、與同伴、與材料有效的互動,使之在學中玩,玩中學,從而獲得直接的數學的經驗,瞭解“0”在生活中的作用。

1、瞭解、懂得“沒有”可以用“0”表示,並初步瞭解“0”還可以表示“起點”、“界限”等,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

2、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教具、學具:3個罐子(內裝有硬幣、圖片)、數字0—6卡片4套;直尺、電話機、門牌號、車牌號、電話號碼、計算器、手機模型手機、溫度計、秒錶、體重器、電風扇、小鉤稱圖片和實物等。

師請幼兒各找到一個好朋友玩《拍手歌》遊戲,提示幼兒《拍手歌》唸到“你拍六我拍六,六隻小猴盪悠悠”即好。

2、“小猴子盪悠悠,盪鞦韆玩累了,肚子也餓了,心裡想:媽媽為我準備了什麼好吃的?小朋友,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瞭解“沒有”可以用數字“0”表示。

我們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數字2表示)出示數字“2”。

(2)小猴肚子餓了,吃了一個桃子,盤子裡還剩下幾個桃子?(盤裡還剩1個桃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1表示)出示數字“1”。

第7篇

1.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在對稱圖形身上找出對稱軸。

3.感受周圍事物的對稱美,提高審美意識、體驗創造操作的樂趣。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圖片給小朋友看,你們想看嗎?

你覺得這些圖片好看嗎?你發現這些圖片奇妙的地方了嗎?

2.教師小結:原來,這些圖案的左邊和右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像這種左右兩邊形狀、大小、顏色

(1)教師:那麼把這些對稱的圖形對摺,會怎麼樣呢?對摺後一樣齊的,我們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後,我們發現中間有一條折線,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對稱軸”

(1)出示蝴蝶風箏、、面具(臉譜)、飛機等感知對稱,尋找對稱軸。

提問:它們對稱嗎?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它們是對稱的?對稱軸在哪裡?)

(2)為什麼人們要把這些東西造成是對稱的呢?看起來對稱的東西怎麼樣?

2.幼兒介紹自己的物品,說說為什麼自己覺得它是對稱的?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班裡的小朋友都很能幹,不但認識瞭解了對稱,還能自己動手摺疊對稱的圖形,

在我們身邊還有好多好多對稱的物品,今天我們也回家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對稱的.,

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是大班幼兒學習的內容,根據傳統的教學方法既枯燥又沒有真正的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綱要》中體現出來的數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要求我們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在生活和和遊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因此,我通過創設2元超市的情境,讓幼兒在富有生活氣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單雙數的概念,在操作中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相互之間以及幼兒與材料之間,不斷地進行著交流、對話,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事物的數量關係,幫助他們整理、歸納所獲得的單雙數學習經驗。

1、通過創設情境、遊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2元超市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瞧!我們已經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麼叫2元超市呢?

2、幼兒進行購物遊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③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標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並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第8篇

2、能根據指定的算式,畫出三幅圖表示算式的意義。

1、出示輪船開來了的三幅圖,請幼兒先說出圖意,然後再用一道算式2+3=5表示這件事。

2、啟發幼兒思考:2+3=5這道算式,除了表示輪船開來了這件事,還能表示什麼事?

鼓勵幼兒遷移生活經驗,講述多種能用這道算式表示的事件。

師幼共同講述、檢查幼兒繪畫內容是否能用2+3=5表示。

引導幼兒開啟觀察幼兒用書,觀察圖片的變化,並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

(2)看算是畫圖。引導幼兒讀一讀算式,然後在下面三個方框中畫出三幅圖,表示算式的意思。

1、教師請幼兒介紹操作活動中,看某道算式所畫的`圖片內容,師生共同檢查。

引導幼兒瞭解:有許多不同的事情,只要它們的數量變化是一樣的,都可以用同樣的一道題表示。

2、表揚操作活動專心、書面整潔的幼兒,鼓勵幼兒按戶自己的幼兒用書。

第9篇

1.瞭解10以內各數的組成,理解加法,培養幼兒的運算能力。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撲克牌5-6副,並將牌中的(10,j,q,k及大王,小王)拿掉。

幼兒分成5人一組玩石頭,剪子,布遊戲,確定首先摸牌者(用其他方法來指定也可以)。

1.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依次輪流摸牌,每人摸5張。

4.幼兒觀察自己手中和桌面上的牌,尋找是否有可以湊成“10”的牌(用兩張或三張牌湊成“10”均可)。

5.由能湊成“10”的幼兒出牌,並將湊成“10”的牌收為已有;不能湊“10”的小朋友可隨意出一張牌放在桌上。

6.依次出完牌後,再輪流摸牌,將手中的牌補齊始終保持5張牌,桌上的`牌也保持5張牌。

這一活動屬於遊戲型活動。這一遊戲,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定出要湊的數目,按對幼兒年齡特點,一般從5開始比較合適,以後逐漸增大到10;在遊戲中可啟發幼兒用多張牌湊出規定的數目如,3和2湊成5,也可用兩個2和1湊成5,以培養幼兒思維的變通性和敏捷性,提高幼兒的運算技能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通過這節課也可以做減法遊戲,方法與其相反,另外,把這節課用別的教材來講也可以,如;用各種水果模型來玩也可以,反正,無論用哪種方法來講,幼兒理解而實際生活中運用每節課所學的內容,才能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