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幼兒園數學教學教案8篇

教案在編寫的時候,你們務必要考慮講授內容要點,認真寫好一份教案是能夠提高我們在教學中的質量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幼兒園數學教學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數學教學教案8篇

幼兒園數學教學教案篇1

一、活動目的:

1. 初步瞭解簡單的統計的方法,並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 敢於嘗試和探索,學習分類和統計,並能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 引導幼兒用繪畫和簡單的圖表記錄探索的過程和發現。

二、活動準備:

1. 4個小貨架、商品若干(如文具類:水彩筆、鉛筆、寫字板、膠泥;餐具:杯子、盤子、碗、勺子;食品類:糖果、麵包、樂百氏奶、牛奶;水果類:蘋果、梨、香蕉、柚子;數量在10以內,分裝於籃子裡)。

2. 幼兒人手一份:遊戲棒、三角片、圓片一籃(數量分別在10以內)、水彩筆、白紙1張、統計表1、統計表2人手一張張、夾板一張、統計員標誌牌一塊。

3. 磁性黑板1張,大統計表1張;新年小舞臺場景佈置(中國結1個、燈籠8個、娃娃2個、腰鼓4個);新年老人1名,禮物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嘗試,探索統計的方法

設定懸念,以神祕客人讓老師考考小朋友引題。請幼兒用自己的方法在白紙上記下自己籃子裡的遊戲棒、三角片和圓片的數量,嘗試統計的方法。

師:(用神祕的口吻)小朋友,告訴你們一個好訊息,有一位你們非常非常喜歡的客人要來和你們玩,想不想知道是誰呀?我先不告訴你們,不過,他想考考我們班的小朋友,看看你們能不能將籃子裡的各種物品的數量點數清楚並用又整齊有清楚的好辦法記錄在白紙上。然後他就會來和我們玩的,想不想見到他呀?那我們就趕快行動吧。

(二)、初步瞭解統計的方法。

(1)、交流與討論:你是用什麼方法記錄下來的?並一一展示有代表性的幼兒作品(有圖畫記錄、圖畫加數字記錄等),教師適當評價幼兒記錄方式的優缺點。最後展示表格記錄,說明表格記錄的優點(整齊、明確、容易比較多少)

(三)、遊戲:小小統計員

(1)、請幼兒分組為新年老人的小小超市整理貨物並在畫有物品簡圖的統計表上(見統計表1)記錄貨架上各種貨物的數量。

師:好了,我們已經完成了這位神祕的客人的任務,我們一起數1,2,3,他就會來的。他是誰呀?

新年老人:小朋友們很能幹,真會想辦法。我正準備開一個小小超市呢,小朋友,我剛進購了這麼多的貨,你們能幫幫我嗎?幫我整理並統計一下這些貨物吧。

師:小朋友們願不願呀?那我們分組行動吧。我們一定要幫新年老人的貨物擺得整整齊齊的,記錄的清清除楚的。

(2)、幼兒分組檢查記錄的結果。

(3)、每組派一名幼兒向新年老人彙報記錄的結果。

(4)、教師小結。新年老人給幼兒頒發“小小統計員”的標誌。

(四)、情景遊戲:統計新年小舞臺的物品

(1)、請幼兒數一數,記一記舞臺上各種物品的數量,鼓勵幼兒自己大膽設計物品標記並用表格統計出來。向新年老人彙報記錄結果。

師:新年老人邀請請小朋友參觀新年小舞臺,走,我們看看去,有什麼?是什麼形狀的?如果我們要記錄可以怎麼畫?我們乾脆把它統計下來。

(2)、幼兒在空白統計表(見統計表2)內自由統計舞臺佈景的種類與數量。

(五)、新年老人分發禮物。活動結束。

活動自評:在引導幼兒的學習過程中,我力圖打破以往的幼兒數學學習以看和聽為主,而操作大多是為了驗證老師傳授的知識;打破孩子們意識中“教師是知識的來源”、“教師是真理的化身”,讓孩子們通過動手動腦,面對真實,與真實接觸,探索解決問題,真正接觸到數學知識。在幼兒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中,力圖讓幼兒更多地通過真實的問題情景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並且親自實踐,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高,在十分生活化的情境中反覆體驗了統計的樂趣和意義。

設計思路:

根據幼兒好動,喜歡操作的特點,我為幼兒提供活動材料,讓幼兒在操作中嘗試自己列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活動目標:

1、複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4以內數的組成。

2、通過創設情景,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嘗試自己列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嘗試自編得數是4的加法應用題。

3、使幼兒進一步理解兩個部分數的交換關係。

4、培養幼兒分析推理能力,思維的敏捷性及幼兒動手嘗試的精神,訓練幼兒運算速度和準確性,激發興趣。

活動準備:

3以內加法算式卡、數卡4,蘋果、梨圖片4張,每個幼兒4個蘿蔔,4朵花,蘑菇圖片4張,兔媽媽、小兔頭飾,佈置好活動場景。

活動過程:

隨《十個數字跳舞》音樂,做手指遊戲。

一、複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複習4的組成

1、遊戲“開火車”複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

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歡看動畫片,《動畫城》節目你們看過嗎?動畫城裡的聰明屋有位金龜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請我們到聰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誰是最聰明的小朋友,現在我們就到聰明屋去吧!怎麼去呢?我們坐火去吧!我們的火車幾點開?(出示加法題卡)嘿嘿!我們的火車幾點開?我們的火車2點開……。

2、遊戲“又有蘋果、又有梨”複習4的組成

嗚…….火車開到了聰明屋,看看,金龜子姐姐他們拿什麼來招待我們呢?匯出“又有蘋果又有梨”的遊戲,一個蘋果幾個梨?(3個)……。

3、遊戲“對數”

剛才小朋友們對得真好,老師也來考考你們,我們來對數,舉起你們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幾?(3),1和3合起來就是4……。

二、創設情景,在操作中嘗試寫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

金龜子姐姐說:“你們都很聰明”,現在我要請你們到智力迷宮玩,去智力迷宮前,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新本領才能去,學什麼本領呢?

兔寶寶,我是兔媽媽,我告訴你們一件高興事兒,我們種的蘿蔔豐收了,請兔寶寶跟著媽媽到地裡去拔蘿蔔,每個寶寶拔4個蘿蔔,自己分一分,看有幾種分法?(個別回答,老師演示)拔了這麼多蘿蔔,我們把蘿蔔搬回家,搬的時候要聽媽媽的指揮,看看兩隻手上的蘿蔔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們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加法),怎樣列出這個加法算式,請兔寶寶將它寫在答題卡上,寫的時候,字要寫大一點,不然兔媽媽看不清楚,(兔媽媽幫助能力差的小兔講解列式)。

我們的蘿蔔豐收了,你們高興吧!我們來開個慶祝會吧!我們去採花來裝飾一下,我們每個寶寶都採到了花,一共採了幾朵(4朵),我們把手裡的花舉起來,看看兩隻手上的花交換位置合起來還是幾朵花?(4朵),兩隻手上的花雖然交換了位置,但是它們的和沒有變,請兔寶寶將加法算式寫在答題卡上,寫完之後把答題卡舉起來,小兔互相檢查一下你寫對了嗎?

今天,我們學會了新本領又可去智力迷宮玩,來,我們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動延伸

金龜子姐姐還想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愛動腦筋,用老師提供的蘑菇圖片,自己試著編加法應用題,注意編加法應用題要講一件事,出現兩個數,提一個問題,問一共有多少?合起來是多少?

編應用題又是一樣新本領,會編的小朋友很能幹,不會編的也不用著急,下次老師要教你們編加法應用題的新本領。

活動自評:

從活動中發現,幼兒對操作很感興趣,幼兒有創新意識,但少數幼兒還是不會寫出算式,我認為對於這些幼兒,老師日常活動中多加以個別指導,他們一定會成功。

幼兒園數學教學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產生對圖形的認識興趣。

2.發展幼兒初步的分類、概括能力及觀察能力。

3.引導幼兒根據圖形的兩種特徵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不同顏色、大小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若干,操作紙,蛋糕盤。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根據圖形的兩種特徵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按圖形的兩種特徵來分類。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祕的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出示長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是什麼樣的?

小結:長方形有四條邊,請小朋友伸出你的右手食指,我們來一起數一下,(1、2、3、4)長方形有四條邊,它有四個角,(1、2、3、4)都是直角。

師:(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是什麼樣的?

小結:三角形有三條邊,(1、2、3)有三個角(1、2、3)。

師:(出示正方形)正方形是什麼樣的?

小結: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都是直角。

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圖形的異同並按照一種特徵來分類

1.師:現在請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黑板上的圖形有什麼不一樣?(顏色、形狀、大小)

小結: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

2.師:黑板上有這麼多的圖形,是不是感覺很亂啊!我們用什麼方法分分類呢?老師先來分一下,小朋友睜大眼睛看一看老師是按照什麼特徵分類的?(顏色)

小結:老師是按照顏色特徵來分類,把所有的紅色圖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黃色圖形放在一起,所有的綠色圖形放在一起。

3.小朋友們想不想和圖形寶寶做遊戲?(想)老師也給大家準備了一份。(發放材料)

師:我們除了按照顏色分類,我們再想一想還可以怎樣分類?(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那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分類吧!(大小和形狀)

小結:有的小朋友把大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放在一起,把所有的小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放在一起,這是按照大小特徵分類;還有的小朋友把所有的長方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三角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正方形放在了一起,這是按照形狀特徵分類。

三、按圖形兩種特徵分類

1.遊戲“比比誰的速度快”。

師:你們真了不起!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好玩的遊戲,聽口令取圖形,老師說出圖形寶寶的特徵,請小朋友快速找到它,並舉起來。準備好了嗎?如:紅色三角形、綠色正方形、大長方形、小三角形、黃色長方形。

2.發操作紙,幼兒操作。

師:剛才小朋友們操作的非常好,我要給每一位小朋友一張操作紙。小朋友看看,這張紙上面都是有什麼?操作紙的左側代表的是什麼?(大圓點、小圓點)左側上面大的圓點這一行代表的是所擺放的圖形都是大的,下面的小圓點這一行代表的是所擺放圖形都是小的;長方形這一列擺放的圖形都是長方形,三角形這一列擺放的圖形都是三角形,正方形這一列擺放的圖形都是正方形。

提問:第一行第一列應該放什麼圖形?現在請小朋友開始操作。

師:小朋友你們都操作完了,非常的棒,你們想不想把這些圖形貼在操作紙上,(想)今天下午放學,老師會把它發給小朋友,回家當小老師教爸爸媽媽一起完成。

幼兒園數學教學教案篇3

“石頭剪刀布”是孩子們熟悉和喜愛的遊戲。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把原本由兩個幼兒玩的遊戲變為由一群幼兒兩兩結對輪流玩的遊戲,並以雪花片為遊戲“籌碼”,提高活動的挑戰性。隨著遊戲輸贏結果的產生,幼兒手上的雪花片的數量在不斷變化,於是,這個活動就自然而然地與“數運算”核心經驗的學習結合起來了。

該活動的重點是每輪遊戲後的推理過程,即讓幼兒推理“輸完了”和“贏得最多”兩種極端情況形成的過程,並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推理過程。這個推理過程涉及對三個方面關係的思考:即遊戲前的雪花片數量、遊戲輸贏規則、遊戲後的雪花片數量。例如,幼兒原本擁有3片雪花片,每輸一次失去一片,每贏一次得到一片。如果某幼兒三次遊戲後所剩雪花片數量為0,那麼他應該是連輸了三次。如果某幼兒三次遊戲後雪花片數量為6片,那麼就要先去掉他原先擁有的3片雪花片,其餘的3片雪花片就是他贏得的,根據每次贏1片的遊戲規則就能推斷出他贏了3次。

該活動分為三個環節。首先是介紹玩法和規則,並試玩一次,以幫助幼兒理解規則;其次是開展兩輪遊戲,每輪遊戲後引導幼兒進行判斷推理和表述,並用磁性黑板上的磁鐵塊表徵雪花片數量的變化過程,幫助幼兒直接感知和驗證。對大班幼兒來說,他們在推理過程中會自然運用“分解與組合”這一數學核心經驗,但對“三個方面關係”的思考需要幼兒先在頭腦中表徵出這三個方面的關係,再用語言加以表述,這對大班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提出了挑戰,有利於促進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目標:

1.在遊戲中感知雪花片數量變化的過程,嘗試根據雪花片數量結果,推匯出雪花片數量與遊戲輸贏結果以及遊戲規則之間的關係。

2.提高判斷推理能力,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準備:

雪花片三筐(數量多於幼兒人手6片),磁性黑板一塊,磁鐵塊12~15個,粘紙若干(數量為幼兒人數的數倍)。

過程:

一、回憶熟悉的遊戲,瞭解新的遊戲規則

1.回憶熟悉的遊戲。

(1)回憶遊戲“石頭剪刀布”的玩法和規則。

提問:“石頭剪刀布”的遊戲是怎麼玩的?有什麼規則?

(說明: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梳理“玩法”,強調“規則”,比如,要同時出手勢,一旦出了手勢就不能更換,如果出了同樣的手勢要重新來一次,等等。)

(2)介紹新的遊戲玩法。

提出要求:下面我們要把原來的兩人遊戲變為集體遊戲。每個小朋友邊念兒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邊拍手,唸完後迅速找到一個朋友和他面對面,一起念“石頭剪刀布”的指令後同時出手勢,比出勝負。每一對朋友只能玩一次遊戲、比出一次輸贏,然後更換一個朋友再遊戲。

2.試玩新的集體遊戲。

(1)請幼兒在活動室中間空地上兩兩找朋友輪流玩遊戲,引導幼兒一起念兒歌、一起說“石頭剪刀布”的指令。

(2)提問:誰贏了?誰輸了?出了一樣的手勢該怎麼辦?比出一次輸贏後就要怎麼樣了?

(3)待遊戲比出輸贏後,請幼兒回座位坐下。

(4)幫助幼兒理解新規則:一輪遊戲中,每個人要換3次朋友,也就是每人要玩3次“石頭剪刀布”。

(說明: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念兒歌、說指令以及提問等,吸引了幼兒的注意。遊戲中,教師重點關注的是幼兒能否理解和遵守新的遊戲規則,是否已做到一對朋友在一次遊戲中只有一次輸贏,從而為幼兒在之後的推理中思考輸贏關係做好鋪墊。)

3.瞭解增加雪花片後的新玩法。

(1)講解新的玩法和規則:遊戲前每個小朋友只能拿取3片雪花片,遊戲中每一次輸的小朋友要給贏的小朋友一片雪花片。遊戲中每人要想辦法保管好自己的雪花片,不要掉落和丟失。

(2)在活動室中間空地上放三筐雪花片,請每位幼兒上來拿取3片雪花片後回到座位上坐好,然後與旁邊的同伴互相驗證有否拿對。

二、第一輪遊戲,體驗3片雪花片的變化過程並進行推理

1.嘗試遊戲,體驗3片雪花片的變化過程。

(1)請幼兒進行第一次遊戲。遊戲中教師提問:現在有小朋友手上只剩下兩(一)片雪花片了,他還能玩幾次遊戲?

(2)遊戲結束後教師提問:你贏了嗎?你現在手上有幾片雪花片了?你輸了嗎?你現在手上剩幾片雪花片了?

(3)請幼兒進行第二次遊戲。遊戲結束後教師提問:你贏了嗎?你現在手上有幾片雪花片了?你輸了嗎?你現在手上剩幾片雪花片了?

(說明:一輪遊戲進行三次,一般三次後就會有幼兒輸完3片雪花片。教師要重點關注幼兒是否遵守遊戲規則,即每次輸贏後能否正確拿出一片雪花片,以引導幼兒在遊戲過程中關注自己手上雪花片數量的變化及其與輸贏結果之間的關係。)

2.遊戲後分享交流,展示推理過程。

(1)請輸完雪花片的幼兒上來,肯定其能“遵守規則”。

(說明:遊戲有輸贏是正常的,幼兒將自己手裡的雪花片都輸完時,可能會有挫敗感,教師要注意幼兒的情緒,及時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遊戲心態。)

(2)請大家一起來嘗試推理。

提問:大家來猜猜,他的3片雪花片怎麼會一片都沒有了呢?如果是因為他輸了,那麼他一共輸了幾次?為什麼是輸了3次?

(說明:對於“3片雪花片怎麼會一片都沒有了”的推理,基本上所有幼兒都會說“因為他輸了”,而後的教師追問“那麼他一共輸了幾次”,目的是幫助幼兒思考輸贏結果與雪花片數量之間的關係,接著教師可以再追問“為什麼是輸了3次”,以幫助幼兒在雪花片數量與“每次輸贏1片”的遊戲規則之間建立起聯絡。)

(3)提問:誰認為自己手上的雪花片最多?有幾片?

(4)請手上有6片雪花片的幼兒上來,與其他幼兒一起來推論他們的雪花片變為6片的過程。

提問:大家來猜猜,這幾位小朋友手上的雪花片怎麼會變成6片的呢?如果是因為他們贏了,那他們每人贏了幾次?為什麼?

(說明:對於“每人贏了幾次”這個問題,幼兒可能會給出兩種答案,即“贏了3次”和“贏了6次”。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在於:前者既記住了自己原先就有3片雪花片,又知道每次贏了會得到1片,而後者只記得自己每次贏了會得到1片,忘記了自己原先手上就有3片。當教師追問幼兒為什麼說自己“贏了6次”時,幼兒可能會用“3+3=6”來作答,教師可以視情況再深入追問幼兒:“這裡有兩個3,這兩個3有區別嗎?”以幫助幼兒瞭解自己原先手上的3片雪花片加上游戲中贏得的3片雪花片才是6片雪花片。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儘可能讓幼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解釋自己的推理過程。)

(5)幼兒作出推理後,教師呈現磁性黑板,請手上有6片雪花片的幼兒上來在集體面前描述自己在遊戲中的輸贏過程,請沒有推理出結果或推理出錯的幼兒上來根據同伴的描述,在磁性黑板上擺放磁鐵塊,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數量變化過程。

(說明:教師在這個環節中可先向幼兒a提問:“你原先手上有幾片雪花片?”然後讓幼兒a在磁性黑板上正確擺放出磁鐵塊加以表徵。隨後,幼兒a每描述自己贏了一次,就讓沒有推理出結果或推理出錯的幼兒b在3塊磁鐵塊的後面加上1塊磁鐵塊。這個擺放過程既是驗證的過程,又是操作的過程,可讓全體幼兒直觀地看到由磁鐵塊所表徵的雪花片變化過程。教師在這個環節要重點關注幼兒對雪花片變化過程的描述和表徵,以及推理結果的差異,以瞭解幼兒在這個過程中反映出來的不同思維水平。)

三、第二輪遊戲,體驗6片雪花片的變化過程並進行推理

1.嘗試遊戲,體驗6片雪花片的變化過程。

(1)調整規則:遊戲玩法不變,每人改為拿6片雪花片遊戲,共玩3次,每次輸的人給贏的人2片雪花片。

(2)請幼兒遊戲一次。遊戲結束後教師提問:你贏了嗎?你現在手上有幾片雪花片了?‘你輸了嗎?你現在手上剩幾片雪花片了?

2.遊戲後分享交流,展示推理過程。

(1)請輸完雪花片的幼兒上來,肯定其能“遵守規則”。

(2)請大家一起來嘗試推理。

提問:大家來猜猜,這幾位小朋友手上的6片雪花片怎麼會一片都沒有了呢?如果是因為他們輸了,那麼他們每人輸了幾次?為什麼?

(說明:對於這個問題,幼兒可能會給出兩種答案,即“輸了3次”和“輸了6次”。當教師追問幼兒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答案時,有幼兒可能會用“2+2+2=6”來作答,即每次都輸掉2片雪花片,輸了3次2片,就輸完了6片;有幼兒則可能忘記了遊戲規則,會說因為輸了6片雪花片,所以輸了6次。)

(3)請輸完了雪花片的幼兒描述自己在遊戲中的輸贏過程,請沒有推理出結果或推理出錯的幼兒上來根據同伴的描述,在磁性黑板上擺放磁鐵塊,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數量變化過程。

(說明:教師可請沒有推理出結果或推理出錯的幼兒a上來,根據輸完6片雪花片的幼兒b的描述,來擺放磁鐵塊。教師可先向幼兒b提問:“你原先手上有幾片雪花片?”並讓幼兒b在磁性黑板上正確擺放出6塊磁鐵塊加以表徵;幼兒b每描述自己輸了一次,幼兒a就去掉磁性黑板上的2塊磁鐵塊……這個擺放過程既是驗證的過程,又是操作的過程,可讓幼兒直觀地看到由磁鐵塊所表徵的雪花片的變化過程。)

(4)請手上有12片雪花片的幼兒上來,與其他幼兒一起來推論他們的雪花片變為12片的過程。

提問:大家來猜猜,這幾位小朋友手上的雪花片怎麼會變成12片的呢?如果是因為他們贏了,那麼他們每人贏了幾次?為什麼?

(說明:對於這個問題,幼兒也可能會給出兩種答案,即“贏了3次”和“贏了6次”,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在於:前者既記住了每人原先手上就有6片雪花片,又知道每次贏了會得到2片,而後者只記得每次贏了會得到2片雪花片,忘記了每人原先手上有6片雪花片,或者是把遊戲規則記成了每贏一次得到1片。當教師追問幼兒為什麼有這樣的答案時,有幼兒可能會用“6+6=12”來作答,即原先手裡有的6片雪花片加上贏得的6片雪花片就是12片雪花片,所以贏了6次。有幼兒則可能會用“6+2+2+2=12”來作答,他的解釋是,因為除了原先有的6片雪花片,後來每贏一次得到2片,一共贏了3次,得到6片。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儘可能讓幼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解釋自己的推理過程。)

(5)請手上有12片雪花片的幼兒描述自己在遊戲中的輸贏過程,請沒有推理出結果或推理出錯的幼兒上來根據同伴的描述,在磁陛黑板上擺放磁鐵塊,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數量變化過程。

(說明:教師的具體引導方法同前。教師在這個環節中要關注幼兒對雪花片變化過程的描述和表徵,以及推理結果的差異,重點引導幼兒思考遊戲前的雪花片數量、遊戲輸贏規則、遊戲後的雪花片數量這三方面的關係。)

(6)根據本班幼兒的推理水平,選擇開展以下環節的活動。

提問:誰的雪花片不是最多也不是最少?他到底有幾片?

為什麼只剩下了這幾片?你在遊戲中的輸贏情況如何?

你能不能用磁鐵塊擺放出你的雪花片輸贏過程?

如果兩個小朋友手裡剩下的雪花片數量是一樣的,他們的輸贏過程也會是一樣的嗎?

幼兒園數學教學教案篇4

設計意圖綜述: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是一個成熟的季節。秋天,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都成熟上市了,帶給幼兒鮮美的味道及斑斕的色彩和各異的形態。本次活動根據秋天幼兒日常生活中可看到成熟的蔬果而設計,使幼兒在自然感受中探索秋天豐收的蔬果。另外,在多彩的秋天這一主題展開的過程中自然滲透數學排序知識的學習。

活動目標:

1、按一定的規律排序。

2、進一步感知蔬果的外部特徵。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難點

重點:按abab、abbabb的規律進行排序。

難點:鞏固、加深對蔬果外部特徵的感知。

教具準備

水果排列圖;按顏色、數量、形狀準備相應的蔬果教具

活動流程:

一:教師出示水果排列圖,請幼兒找出排列規律。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水果朋友,他們分別是誰,請小朋友們看看。

1、教師出示圖一(abab排列),說說這些水果是怎樣排列的?(圖一任意畫上顏色、形狀不同的兩種水果按abbabb規律排列。)

引導孩子觀察第一個是什麼,第二個是什麼,第三個是什麼,接下來又是怎麼排的?讓孩子自己發現這些水果abab的排列規律。

2、出示圖二(abbabb排列),說說這些水果是怎樣排列的?(圖二任意畫上顏色、形狀不同的兩種水果按abbabb規律排列。

引導孩子觀察第一個是什麼,第二個是什麼,第三個是什麼,接下來又是怎麼排的?讓孩子自己發現這些水果abbabb的排列規律。

二:教師示範根據蔬菜的特徵進行排序。(用abab、abbabb的排列規律)

師:看完水果們拍的隊伍,我們再來給看蔬菜們排的隊伍。(教師利用蔬菜卡片來根據蔬菜的的顏色形狀進行排隊)

1、(1)根據蔬菜的顏色形狀進行排隊:1個紅的(番茄),1個綠的(青菜)

2、(1)根據蔬菜的顏色形狀進行排隊:1個紅的(番茄),2綠的(青菜)

三、請幼兒嘗試按照abab或abbabb規律排序。(教師自制按abbabb規律排列的操作圖,供幼兒按此規律畫形狀或圖顏色)教師將幼兒操作的水果蔬菜卡片分發給幼兒,幼兒按abab或abbabb的規律排列。

活動反思:

我在本班進行了科學教學活動,本次的活動名稱是《水果排排隊》目標是體驗物體從大到小的順序關係並能根據全範例,用重疊對應的方法,按大小給5個物體排序,操作完後能整理材料,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活動一開始我用了情景匯入,讓小朋友們幫妞妞給果園裡的果子排排隊,小朋友們都非常有興趣。我特別強調要從小紅旗開始,可能是因為過於強調了,在說明操作規則時語言顯得有些囉嗦,用詞不夠嚴謹。作為一名新教師,這一點我一定要多加註意,儘量減少無效提問的出現。說明規則後小朋友開始動手操作材料,大家都很專心在操作材料,小朋友很快就做完了,但是在換組的時候還有小朋友忘了收材料就到另一組進行操作了。最後是講評,我顯得有些急於收尾,沒有等所有小朋友都收拾完我就開始講評了,我應該耐心的多等一等,等所有小朋友準備好了以後再進行講評。

通過這次觀摩活動,我發現了自己在教學當中的很多不足,也看到了其他教師的很多優點,我一定要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不斷改進,多向他人學習。

幼兒園數學教學教案篇5

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精心設計的若干個生動有趣的小遊戲貫穿整個活動。其中,每個遊戲中都蘊涵著針對性較強的獨立知識點,與此同時,各個遊戲之間仍體現著循序漸進式的連帶關係。力求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較紮實和透徹地掌握有關1和許多的知識。

活動一

活動名稱:我們去郊遊

活動目標:

認識一個物體和許多個物體,知道哪些是一個,哪些是許多。

活動準備:

環境佈置---

1、積木圍成的池塘,池塘裡有一條大魚,許多條小魚。一隻青蛙,許多隻小蝌蚪。

2、樹模型一個,樹上掛著一隻大鳥,多隻小鳥,多個蘋果。

活動與指導:

1、談話引出課題:“今天的天氣可真好,讓我們一起去郊遊好不好?”(教師與幼兒一同統計活動的人數,讓幼兒明確知道只有一個老師,有許多個小朋友。)

2、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池塘邊,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什麼地方?(池塘)

3、池塘裡有什麼?(鴨子、小魚、青蛙、小蝌蚪)有多少隻大鴨子?(1只)有多少隻小鴨子?(許多隻)有幾隻青蛙?(1只)幾隻小蝌蚪?(許多隻)然後繼續啟發幼兒進行觀察,想一想池塘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一個和許多來表示。

4、小朋友圍坐在大樹下休息,引導幼兒觀察並且說出樹上有一隻大鳥、許多隻小鳥;一棵上有許多隻鳥、許多片樹葉、許多個蘋果。

活動二

活動名稱:小猴兒摘桃子

活動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親身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活動準備:小猴頭飾、桃樹模型。

活動過程:

1、小朋友扮演小猴兒,圍著桃樹唱歌、跳舞。並引導他們說出“樹上有許多桃子。”

2、請每隻小猴子摘一個桃子,邊摘邊說“我摘了1只桃子。”親身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3、小猴子們每人舉起手中的桃子,大聲說出:“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幼兒園數學教學教案篇6

一、通過故事《郊遊》,引起幼兒興趣,複習10的加法運算。

師:今天天氣真好,兔媽媽帶著小兔去郊外郊遊,小兔很開心拉著媽媽的手走在草地上。

1、出示課件,加法運算:8+1=?9-7=?10-2=?7+3=?5+5=?

師:小兔看見了許多美麗的氣球,它很要氣球,可是氣球上面有幾道題目難倒了小兔,我們一起小兔。

二、在10以內加法運算的基礎上,知道加法互換的原理,學習另一種題型

1、(出示課件)師:小朋友幫助小兔拿到了氣球,草原上飛來了許多蜻蜓。花叢裡有9只蜻蜓,又來了1只,現在花叢裡一共有多少隻蜻蜓?我們可以列一道什麼算式?幼兒列式計算:9+1=10。

2、教師引導孩子理解兩個部分量的交換關係。

師:其實我們還可以列出另外的一種算式:1+9=10。(教師簡單講解總量和部分量的關係)因為10可以分成1和9,或9和1,因此它們兩個數字交換位置總數不變。

3、通過以上的學習,出示課件(小鴨)讓孩子進一步的理解兩個部分量的交換關係。師:小兔和媽媽走到河邊看到了許多小鴨。

4、利用課件,在理解部分量的交換關係基礎上,學習加法的另外一種題型。

師:兔媽媽看到小朋友學會了這麼多的本領,它想考考小朋友,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出示課件汽車和皮球,引導孩子學習題型:3+()=7,並運用減法算式或交換部分量的關係計算結果)

三、複習10以內的減法運算,理解兩個部分量交換的關係。學習另一種題型。

1、師:猴子媽媽要小猴子去果園裡摘些水果,小猴子很高興地出門了。

(出示課件)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子?小猴子摘了多少個?現在樹上還剩下多少個桃子?我們可以列一道什麼算式?請幼兒口述並計算減法算式:10-3=7,算式中的10、3、7各表示什麼意思?還能怎麼列?10-7=3。

2、出示課件,學習另外一種題型。

師:回家路上,小猴在路邊摘了些花,原來路邊有幾朵花,小猴摘了幾朵?還剩下幾朵?我們可以列一道什麼算式,請幼兒根據圖意列出兩道9的減法算式:9-()=2,9-()=8。

四、通過遊戲掌握10的加減法運算的各種題型。

師:天黑了,兔媽媽、小兔、小猴子要回家啦,可是在回家的路上被大灰狼設下關卡。

1、遊戲《闖關》,出示地刺,讓幼兒快速計算出相應10的加減法運算題,就能通過。

2、遊戲《過河》,出示算術題,請幼兒看著計算題填上相應的得數,就會出現木樁過河。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數學教學教案篇7

情況分析:

在以往的識字教學中,幼兒通常都會注意到生字中出現與學過的字中偏旁相同或樣兒類似的字,有時還會混淆,這無疑對識字教學產生了小小的阻礙,但同時也是一個啟發,為何不利用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和漢字特有的結構反過來幫助孩子認識漢字呢,例如:有些偏旁相同的漢字本身就有一定的聯絡,“桃、樹、橘、林”這些字都以“木”為偏旁,而且都與“木”有關。在教孩子認識字的同時,又讓孩子區分了這些字,也培養了孩子對識字的興趣。

活動內容:

識字活動——與木有關的字

活動目標;

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及培養思維的流暢性。

二、通過活動讓幼兒理解“木”字作偏旁的字一般都與樹木有關,初步認識漢字的結構特點。

三、培養幼兒學習漢字的興趣。

一、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發展幼兒思維反應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一)柳樹、桃樹、松樹、楓樹等的圖片若干;“柳樹、桃樹、松樹、楓樹”的大字卡一套;自制(柳樹、桃樹、松樹、楓樹)多媒體圖片;森林、桌椅、李、橘的大字卡一套,一個很大的木字;自制小珍珠若干;自制兒歌大掛圖一幅。

(二)、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理解了一些木字旁的字。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多媒體圖片,讓幼兒逐一說一說上面的內容。

師:請小朋友們看幾棵樹,然後說一說它們都是些什麼樹?(柳樹、桃樹、楓樹、松樹)

二、猜謎語,學字寶寶。

1、師:小朋友們都能很快的說出這些樹的名稱,那是因為每棵樹都有不同的樣子,接下來,老師要給小朋友們猜謎語,謎底就是這些樹中的一種,看看誰先猜出來。

謎語:什麼樹愛梳麻花辨兒(柳樹)

什麼樹愛掛亮寶石(桃樹)

什麼樹愛搖小紅旗(楓樹)

什麼樹愛舉小寶塔(松樹)

幼兒猜對後將原來掩著的謎底翻過來,帶領幼兒朗讀。

2、分組讀:“伸長脖子”朗讀遊戲。

教師拿著字寶寶帶領幼兒熟悉,每到一組幼兒面前,故意將字寶寶離幼兒一段距離,要求幼兒不能離開座位可以伸展身體地讀,在讀的過程中轉換聲音的大小來吸引幼兒朗讀的興趣。

三、找到字寶寶的共同的地方,引出它們是一些與“木”字有關的字寶寶。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的看一看,這些字寶寶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提示:這些字寶寶裡藏著一個相同的字)引出“木字”,教師手拿木字讓其從黑板後緩緩而出。

老師總結:中國的漢字可真有趣,今天咱們學的字都以“木”字為偏旁,而且這些字都和“木”字有關。

4、請幼兒在花瓣桌上找一找,找出已經學過的和木字有關的字,並讀出來。

三、識字遊戲

1、遊戲:連線。請幼兒把字寶寶和相應的圖片用線連起來。

2、遊戲:撈珍珠。請幼兒站在椅子上扮演潛水員下海撈珍珠,打撈珍珠前先把字寶寶讀對了,然後“潛水”撈珍珠。兒歌:我是小小潛水員,勇敢的潛水員,不怕風,不怕浪,來把珍珠撿。

3、遊戲:開火車。邊念兒歌:我們的火車快快開,不要你把車票買,只要你把字寶寶讀出來。讀對的幼兒就請他上車

幼兒園數學教學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感知6以內的序數,並會從不同的方向辨別數序,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2、鼓勵幼兒大膽地思考,敢於表達自己的發現。

3、讓幼兒體驗數學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動物之家(設計為6層,每層為6間房,住著各種小動物)

各種標有樓層和房間號的小動物卡片(人手一張)

小貓手偶一隻。2只老鼠動動偶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師:美麗的大森林裡,小動物們一起建了一座新房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引導幼兒看一看,數一數初步感知6以內數的`序列。

1、認識樓房的層數。

師:a這座樓房一共有幾層?

b第1層在哪裡?

師:a那麼第2層在哪裡?

b最高的那一層是第幾層?

c師幼共同小結:這座樓房一共有6層,第一層在最下面?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

2、認識每層樓的房間數。

師:a第一層樓上有幾間房?

b第1層的第1間在哪裡?(依次認數第2—6間)

c第2層有幾間房?

d第3層有幾間房?

e 那麼第4層有幾間房呢?第5層、第6層呢?

f師幼共同小結:這座樓房的每一層都有6間房。

三、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向辨別數序

1、師:這座樓房可真大啊,看,已經有小動物搬進來啦。

a小狗住在第幾層,第幾間呀?

b你是怎麼知道的?

c小豬(小羊、小牛)住在第幾層,第幾間房?

2、幫助小動物找到朋友的家

師:小動物來看望搬新家的動物朋友,**動物來看**動物,它住在第*層第*間,請小朋友說說,它在哪裡。

3、師幼共同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幹,幫助了那麼多的小動物。而且,我們也都學會了:數樓層都要從下往上數,數房間號,要從左往右數。

四、 遊戲“貓捉老鼠”

1、老鼠在房子裡竄來竄去。

2、師:不好,房子裡有老鼠了,我們請貓先生來幫忙捉老鼠,你們一起說出老鼠在第幾層第幾間,告訴貓先生,讓他以最快的速度抓到老鼠。

3、貓捉老鼠(一)

引導幼兒準確快速的找出老鼠在第幾層,第幾間。促進思維性的發展。

(最終老鼠被捉住,感謝幼兒,使其獲得成功感。)

4、貓捉老鼠(二)。

引導幼兒回憶,老鼠剛剛出現在第幾層第幾間,促進幼兒記憶力的發展。

最終捉住老鼠,提問老鼠是在第幾層第幾間捉到的?

五、小動物搬家

引導幼兒學會看地址,每人幫助一個小動物搬家,並做到互相謙讓,文明搬家。

幼兒操作時,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六、結束活動。

活動評析:

本次活動通過數樓層、認識房間,找朋友、貓捉老鼠等遊戲學習6以內的序數,整個活動遊戲性、趣味性強,活動設計中最凸現的是“貓捉老鼠”這一環節,動物樓插片和鏤空設計,別出心裁,很好地起到了輔助教學的作用,也點燃了每個孩子的思維,體現了很強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孩子在快樂中完成了教學目標。整篇教學設計可謂獨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