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班科學教案模板錦集3篇 科學教案模板:大班必備,讓教學更高效!

本文為大班科學教案模板錦集,包含精心設計的各種教學模板,方便老師們進行科學課教學。各種教案模板按照科目、主題、學習目標等方面進行分類,以期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孩子們的科學興趣和探索精神。

大班科學教案模板錦集3篇 科學教案模板:大班必備,讓教學更高效!

第1篇

(1)教師:看,老師這裡有一個紙杯電話,誰願意來玩打電話的遊戲呢?(教師請一位幼兒配合演示拉直線互打電話)

(2)哎,紙杯電話有趣嗎?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個玩呢?

(評析:教師和個別幼兒玩打電話的遊戲,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為幼兒更好地投入到活動中做好鋪墊)

(1)看後面的桌子上有一些紙杯電話,請小朋友去玩玩看看它是怎麼做得?

(2)誰來說說紙杯電話需要哪些材料?(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材料)

(3)紙杯電話怎麼做呢?先做什麼呢?(紙杯上鑽個洞)怎樣鑽紙杯上的洞呢?可以用什麼東西幫助我們呢?(牙籤)哦,第一步是先在兩個杯底上用牙籤鑽兩個洞。(教師出示第一步流程圖)

(4)那第二步做什麼呢?(把線穿進兩個洞裡)可以請什麼東西幫我們把線穿進洞裡呢?(牙籤)(教師出示第二步流程圖)

(5)線穿進去後怎麼固定呢?(可以用牙籤,也可以用透明膠、雙面膠)(教師出示第三步流程圖)

(6)小朋友真棒,在你們的指導下,老師一步步又做了一個紙杯電話,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看呢?那在製作時遇到困難怎麼辦呢?現在去找個好朋友一起做紙杯電話吧

(評析:幼兒在玩紙杯電話的過程中,探索紙杯電話的製作方法,寓教於樂,教師也給了幼兒充足的探索機會,讓幼兒在主動的探索過程中學到紙杯電話的製作方法)

(1)你的電話打通了嗎?真的`能聽到好朋友說話的聲音了嗎?你和好朋友說了些什麼?

(2)為什麼有些人的電話能聽得清楚,而有些人的電話就聽不清楚了呢?(教師引導幼兒發現紙杯電話線的曲直與聲音清晰度有直接的關係。)

(3)線到底拉成什麼樣才能聽得清楚呢?你的聲音是通過什麼傳到好朋友耳朵裡的?

(評析:幼兒用自己做的紙杯電話打電話,可以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在幼兒玩的這過程中,教師引導探索聲波的存在,充分激發了幼兒探索慾望)

大班科學教案模板錦集3篇 科學教案模板:大班必備,讓教學更高效! 第2張

第2篇

2、在實驗中發現鹽溶解在水裡會增加水的浮力,鹽越多浮力越大。

3、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所看到的現象並願意和同伴交流。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1、談話匯入:“小朋友,你們還記得怎樣讓雞蛋浮起來的嗎?”(幼兒回憶經驗)

2、教師質疑小結:為什麼在水裡加了鹽,雞蛋就能浮起來的呢?原來鹽溶解在水裡,增加水的浮力,雞蛋就浮起來。(幼兒一一說說:浮力)

1、那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呆會自己去試一試。在桌子上老師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鹽,用筷子充分攪拌,放入葡萄,看看結果怎樣?並把它記錄在紙上。記住:試一次記一次。

3、交流:我發現一號桌的小朋友動作很快,由請他們來說說他們的發現?(1號組:我加了1、2包鹽,葡萄沒有浮起來,加了3包鹽,葡萄浮起來了。)

4、為什麼加了1包、2包鹽,葡萄沒有浮起來?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來呢?(鹽變多)

5、教師小結:是呀,當水喝1包鹽,浮力很小,沒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2包鹽,還是浮力太小,只有當水喝足了鹽,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讓葡萄浮起來。說明鹽越多浮力越大。

6、還有哪一組的願意來介紹一下你們的發現?(2號組:我加了1、2、3包鹽,葡萄沒有浮起來,加了4包鹽,葡萄浮起來了。)

7、教師質疑:剛才你們介紹了你們的發現,老師有了一個疑惑:為什麼一號桌只要加3包鹽,葡萄就能浮起來,而2號桌要加4包鹽,3號桌要加5包鹽呢?(觀察3桌杯子裡的水,)水的多少

8、你們都發現了呀,(出示標記)1號桌杯子裡的水最少,2號桌杯子裡的水多一些,3號桌杯子裡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鹽也有關係嗎?到底是什麼關係?(幼兒討論)

9、小結:原來水越多,需要喝的鹽也就越多。只有讓水喝足了鹽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讓它浮起來。

1、除了雞蛋、葡萄能浮起來,我們的人能不能浮起來?(幼兒猜測)告訴你們,其實我們的人也可以浮起來,相信嗎?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段錄象。

3、真是神奇呀!誰來說說看:為什麼人也能浮起來?原來這不是普通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鹽量比我們普通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難怪我們人都可以躺在上面了。

剛才我們有的'小朋友把葡萄都浮起來,那能不能再讓它沉起來呢?你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

1、材料的準備可更加科學性與嚴謹性。比如每個杯子裡的鹽的量,存在一定的差誤;再是提供給孩子們操作的水杯,可貼上標記,這樣孩子們更加容易發現水的多少與加入鹽的多少的關係。

2、在交流與討論環節可更加深入,以便讓孩子們更加充分的表達自己的發現

第3篇

吹泡泡是小孩子們最喜愛的遊戲。根據孩子這一特點我和大班展開了《泡泡》的研究活動。好玩的泡泡從哪來?泡泡都是圓的嗎?怎麼吹出最大的泡泡?圍繞著一系列的問題我們的活動拉開了帷幕。

一、有計劃的嘗試用各種洗滌用品及液體調配泡泡水,通過實驗驗證結果。

二、小組合作選擇可行的材料製作不同形狀的泡泡器,驗證我們的猜測。

在討論活動中,孩子們提到了很多可用於製作泡泡水的原料,然而用什麼調出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最大的問題讓我們有了將各種洗滌用品相結合的想法。

在激烈的設想與猜測後,孩子們開始了為本次探究活動做計劃。孩子們憑藉自己的經驗在計劃表中用繪畫、簡單文字、基本符號的形式標註了本次試驗所需要的材料。而這次計劃是以小組形式進行的,孩子們已經有了小組合作的經驗,很快他們便做出了分工,“你來畫畫,我來寫字,你們都把自己的名字寫在表格上……”

我們的猜測是否成功呢,這當然需要論證才能揭曉答案。第二次活動中每個小組的成員們將計劃中提到的材料紛紛從家裡帶來,有的帶茶水、礦泉水、有的帶洗手液、洗髮水、還有的帶了白糖和油。大家準備著進行一場“最後的較量”。

很快結果證實了,孩子們發現他們用的方法都可以吹出泡泡,但是最大的最結實泡泡是甘油和洗衣液調製出來的……關於甘油的作用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們留給了孩子去自主探索。

這個活動是圍繞著孩子的興趣展開的。對於大班的幼兒有挑戰的.活動更能調動他們的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而在活動中,不會體現個體差異,因此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經驗及自信。活動以合作形式的介入,目的在於培養幼兒的社會性,學會合理的分工是完成任務的保證。孩子們通過主動參與實際操作獲得的經驗更直觀更深刻。作為教師更多的是給與孩子成功時的肯定與失敗時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