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鳥》古詩教案參考5篇

教案的適切性還包括瞭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動機,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案的適切性不僅僅涉及到課程內容,還包括了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鳥》古詩教案參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鳥》古詩教案參考5篇

《鳥》古詩教案篇1

設計背景

我班幼兒對小動物總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無論什麼都會表現出莫大的關心及愛護,所以我常利用實物、圖片為幼兒多介紹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外形特徵,或拿一些動物的模型、玩具來介紹,並進行一系列的《可愛的小動物》的主題活動,讓他們逐漸對小動物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兒歌學習活動,培養幼兒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2、通過學習使幼兒能準確的說出動物的名稱及過橋的樣子。

3、嘗試仿編短句“xx過橋xx”激發幼兒的創造精神。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6、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7、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重點難點

幼兒能完整的讀出兒歌,並能參與創編。

活動準備

圖片、碟機道具:螃蟹玩具

活動過程

1、教師以故事匯入。

2、出示圖片,請小朋友欣賞,教師幫助理解。

3、教師提問,加深幼兒對兒歌的理解。

4、朗讀兒歌。

5、仿編短句:“xx過橋xx”,阻止幼兒討論創編小動物過橋的動作。

6、出示道具“小螃蟹”請幼兒說說小朋友過橋的樣子。

7、教師請個別幼兒將自己仿編的短句及動作表演出來。

延伸活動:

教師將幼兒仿編的短句以圖文的對應的形式寫在紙上,然後貼出來,在早閱的時候可以請幼兒再來表演。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故事匯入很感興趣,可是在仿編短句和表演時“冷場”了孩子不太善於表述和表演,若是在故事匯入時請幼兒集體出來表演。先活躍下氣氛,可能效果會好很多。

《鳥》古詩教案篇2

一、看圖激趣

1、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仔細看看這幅圖,你看到了什麼?

2、老師把春聯放大些,這是古代時貼的春聯,寫的是繁體字,讀的時候是從右到左,(讀辭舊迎新)右邊為上聯,左邊為下聯。現在的春聯是從左到右讀的,這是現在貼的春聯,我們看這是同一副春聯,這次你能來讀一讀嗎?上下聯我們可以怎麼區分呢?我們看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歲是第幾聲?結尾字是三、四聲的為上聯,下聯的年是第幾聲?結尾字是一二聲的為下聯。

3、同學們,其實春節就是農曆的大年七年級。在古代大年七年級就叫做元日。(板書元日)元是起、初的意思。元旦是哪一天?(板書元旦)(陽曆一月一日)元日呢(板書元日)?(農曆一月一日,就是我們所說的正月七年級,板書正月七年級)。這是2年一月的日曆(課件出示,指出元旦和元日)。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這古詩,(板書宋王安石)讓我們一起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古詩到底描繪了大年七年級什麼樣的景象呢?剛快開啟書,自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生字,並且想辦法解決它。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老師把古詩中的一些詞語請了出來,你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詞語,抽讀,齊讀)

“爆竹”是什麼?(鞭炮)古代在竹筒裡裝硝石,然後把它放到火裡燒,這時就會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所以爆字是火字旁的。後來演變成放鞭炮了。這個字與哪個字相似呢?(瀑)為什麼它是火字旁,而瀑是三點水旁?

屠蘇,這就是屠蘇,是一種草名,所以蘇是草字頭。屠蘇是指用屠蘇草泡成的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這種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以賜吉祥。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都在元日這天朝東喝屠蘇酒。

曈曈日,曈字是什麼偏旁,和什麼有關?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陽。古代的人喜歡大年七年級把大門敞開,迎接初升的太陽。

桃符,關於桃符還有一個神話故事。(放桃符的神話故事),這就是桃符(示圖),後來就是指春聯。

3、再來看看這些詞,紅色的是需要我們會寫的,看看有沒有你認為難寫的字?指導爆字。(在田字格里寫)

4、誰來讀讀這首詩?(正音)1-2名

5、讓我們一起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齊讀)。

三、品讀古詩,讀出韻味

1、詩中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呢?請大家讀詩的前兩句(課件出示前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1)你有沒有不理解的字詞,請你提出來?(一歲除,歲,指年,除,去一年過去了)

(2)邊讀邊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板書放爆竹、喝屠蘇)

(3)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嗎?

(4)過年了,多熱鬧啊!你當時的心情怎麼樣?你能把當時的那種心情讀出來嗎?請你試著讀一讀(練讀,指名讀,範讀,練讀,)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生評)老師也感受到人們當時非常開心,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再次感受一下過年家家戶戶放鞭炮、和屠蘇酒的熱鬧氣氛吧!。(齊讀)

真棒,從你們的讀中老師切實感受到了春節時開心、熱鬧的場面。

2、學習“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在這個句子中你還有不理解的詞嗎?那千門萬戶曈曈日是什麼意思呢?(板書迎紅日)

(2)從這首詩裡你還彷彿看到了什麼?(板書換桃符)

(3)你能把後兩句的意思說一說嗎?

同學們,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戶戶貼上了紅紅的春聯,掛上了紅紅的燈籠,人們走家竄戶,到處洋溢著一片喜慶。現在就請你把這種感受用讀表達出來吧!(齊讀後兩句)

在清脆的爆竹聲中,我們又送走了一年,在溫暖的春風中,家家戶戶,閤家歡聚暢飲著美酒。在守夜中,千家萬戶迎來新年第一縷燦爛的陽光,然後用新的桃符換去了舊的桃符,春節是多麼熱鬧、多麼喜慶呀!讓我們再來有感情的讀一讀這首小詩。誰願意讀?

真好,多熱鬧啊,可是你知道嗎?這首詩不僅寫出了新年新氣象,還有更深刻的用意。當時宋朝社會很貧窮,王安石正好是宰相,他積極改革,希望國家變得更加富強,人民生活幸福。可以說元日這首詩是王安石這位胸懷遠大、憂國憂民的政治家對國家和人民最為美好的祝願,讓我們帶著這種美好的祝願再來好好地讀一讀這首詩。(齊讀)

試著背一背(藉助板書和插圖)

不看板書,你還能背嗎?那閉上眼睛試一試吧!

同學們這麼短時間就背下來了,真了不起。

四、適度拓展,積累語言

同學們,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許多詩人為此寫了詩句。下面老師帶來一首宋代蘇東坡的詩(課件:守歲)老師給同學們讀一下。你看看 這首詩講了過年的一種習俗是什麼?(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過年有許多習俗,我們在十二單元裡將繼續學習。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蘇

迎紅日

換桃符

《鳥》古詩教案篇3

?設計思想】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積極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實踐。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的潛能。抓住兒童心理,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積累。滲透學習方法,促進學習實踐,激發求知慾望,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材分析】

?望天門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首古詩,本詩共兩句,描繪了祖國山川景色,抒發了讚美之情;詩歌通過對天門山景象和內心體驗的描述,讚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樂觀豪邁的情感。

?飲湖上初晴後雨》該詩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同題《絕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教學中應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同時應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韻文的學習有一定難度,但他們有了一定的學詩經驗,會對本詩的學習、理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背誦兩首詩,默寫《望天門山》。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重點難點】

情感朗讀,感悟詩境。

?教學策略和手段】

利用學習方法自主探究詩句意思,體驗詩句情感,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課前準備】

師準備教學課件;生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鄉鎮意見 個人意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激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3、通過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與詩意反差較大的一幅畫。

2、 學生準備:朗讀古詩,平時積累一些李白的詩歌。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1、古詩作為我國悠久文化的寶貴遺產,深受同學們的喜歡。最近的課外時間你又背誦了哪些古詩?背給大家聽。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古詩《望天門山》,大家說可能怎樣來學習?

教師根據學生的建議,歸納出臺下順序(如果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沒有這樣的練習,有可能總結不出來,教師可以進行引導):

(1)解古詩的作者

(2)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大體瞭解詩意;

(3)體會作者的感情;

(4)感情誦讀。

二、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

第一步:

1、根據蒐集到的資料,談談你對作者李白的瞭解。

2、說說你對題目的理解。

第二步:

1、小組合作,利用字典、課後註釋和文中的插圖自學古詩,互相交流。

三、合作交流

1、通過自學,你明白了什麼?全班交流。

[意圖:運用小組合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詩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

2、詩的大意同學們都已經明確了,請同學們一齊來把《望天門山》朗讀一遍。

3、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首詩,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就是一幅畫,那畫裡都畫了些什麼呢?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想象一下詩中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4、老師也帶來了一幅畫[與詩意反差較大],你看看跟你腦海中的畫面相同嗎?如果不一樣,請說說看,有哪些不同?怎樣畫更合適?

四、質疑感悟:

1、太陽---------太大

體會"孤帆一片日邊來"應從遙遠處緩緩駛來

2、山-----------不夠高

體會"青山相對出"這"出"是"聳出來"的意思,

3、水---- -------不夠急

體會江水的氣勢。"流"和"回"是說明江流湍急,以至在拐彎處形成巨大的旋渦,然後才滾滾東流的,很有氣勢。

還有一字更能表達出這種磅礴澎湃的氣勢。(斷)為什麼?體會天門山"斷"而江開。

5、"斷"讓人聯想到上流之水高處洶湧奔突,一旦奔出就如翻江倒海的巨龍,氣勢雄偉壯觀。此句明寫"山",而實際上寫的是水。只是詩中結尾句老師有些不明白"孤帆"為何不寫"孤舟","一片"能不能用"一隻"?(提示:看看船的位置)

感悟遠遠看不到船,只見到帆。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6、這幅畫中由哪些帶有鮮明色彩的事物組成?(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7、看來同學們都不缺少美的眼光,作者用如此精闢的詞彙描繪了天門山的雄奇美麗,主要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好!讓我們一齊用激情的朗誦,來表達我們這一共同的情感吧!

五、誦吟古詩,拓展積累

1、這麼美的詩,能積累下來嗎?生自由背誦,指名背,齊背。

2、李白是我國唐朝著名的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現存詩歌將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是寫山水的,你還知道李白哪些寫山水的詩?

老師也找了幾首,給同學們欣賞。出示:《獨坐敬亭山》、《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也可出示幾首)

3、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裡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星,還有很多詩人和他們的詩歌也很有名,千古流傳,等著你們去欣賞,去誦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妝"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3、利用學習方法自主探究詩句意思,體驗詩句情感,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準備:

師準備教學課件;生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師:這個單元的學習中老師將帶你們去各地旅遊,去感受祖國的美麗和富饒。昨天我們已經去了第一站天門山,今天我們要去第二站,就是杭州的西湖。

2、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西湖的風光,開始今天的西湖之旅吧!

二、創設情境,引出新詩,介紹作者

1、師:首先讓我們走進西湖,一飽眼福吧!(播放西湖風光課件、教師簡單介紹。)

2、師:西湖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的,西湖的確很美,在詩人蘇軾的筆下更是美得獨特。板書"蘇軾")誰能簡單地介紹一下作者蘇軾?(板書:宋)

3、師:蘇軾曾在杭州做官,他寫了一首描寫西湖景色的詩,這首詩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生齊說,師板題)--《飲湖上初晴後雨》。

4、解題:從題目中,你能瞭解什麼?

5、過渡: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各是什麼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古詩,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認識生字,讀通讀順,讀出節奏

1、學生自由讀詩。

2、師:同學們在讀時有沒有發現較難讀的字詞想找出來提醒大家?(教師課件勾畫重點指導讀準字音)其中"亦"和"妝"(師板書)是這課要求大家會認的字,誰有什麼好方法記住它們?

3、師:掃清了字詞的障礙,是不是能讀得更通順了?齊讀。

4、師:你們讀得真好,如果能夠好好停頓,讀出節奏就更好了。老師也想讀一讀,歡迎嗎?

5、師:這樣讀會不會好些?詩之美,美在語言優美,美在音律動聽,這首詩在哪裡停頓是合適的?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用小斜槓畫一畫。

6、學生彙報,師課件演示。

7、齊讀。

四、 滲透方法,理解詩句,加深感悟

1、過渡:同學們真了不起!已經能將古詩讀得流利而富於節奏,可是要讀出古詩的韻味,我們還必須理解詩句的意思,去體會作者的情感。接下來我們一齊學習理解詩句,看看蘇軾如何用這短短28個字展示出西湖的美。

2、學習第一句"水光瀲灩晴方好",課件出示。

① 先齊讀。

② 提出疑問。(你有什麼讀不懂的地方?)

③幫助解疑。(重點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理解的。如"瀲灩"可結合註釋、圖畫,發揮想象理解:你還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水光瀲灩的畫面?你有什麼感受?讀出晴天陽光明媚、波光閃動的感覺。課件出示;可利用已有經驗理解"晴"。並板書"晴";詩人如何評價晴天的景色?板書"方好"。

④再讀。

⑤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3、引導學生總結剛才理解詩句的方法,教師課件出示。(先讀--提出疑問--藉助方法解疑--再讀--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知識遷移,利用方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5、師:你讀懂了哪一句?

生彙報,師隨機問題點撥,加深感悟。

(1)第二句--"山色空濛雨亦奇。"

①重點指導:這一句寫什麼氣候下的景色?詩人如何評價?(板書:雨亦奇)奇在何處?(山色空濛)空濛是什麼意思?想象:下雨天雲霧迷茫的樣子你見過嗎?這個時候去看山是什麼樣的?讀出煙雨迷茫的朦朧美感。

②結合第一句:想象感悟、理解情感、指導朗讀。

前兩句詩人分別描寫了什麼景象?

詩人獨獨寫了水光和山色,是不是除此之外詩人就沒看見別的任何景象呢?

假若你現在便是那泛舟西湖之上的詩人蘇軾,你還能看見什麼畫面呢?相信不少同學曾遊過甘棠湖,那時你肯定是在搜尋四周美景,眼睛都忙不過來,蘇軾也是如此呀,大膽想象一下,他還能看見什麼呢?

當詩人看見這豐富而美好的畫面,會是什麼心情呢?帶著愉悅的心情讀。

那晴雨天的西湖是不是像你們想象的那樣美麗呢?一齊來欣賞--〈晴雨西湖〉。

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你更喜歡晴西湖還是雨西湖?為什麼?帶著你的感受讀,讀出你的喜愛。(強調要突出晴雨天不同的美,要重讀晴、雨)

合作讀。(喜歡晴西湖的讀第一句,喜歡雨西湖的讀第二句)

那麼,詩人喜愛的是晴天的西湖還是那雨天的西湖?為什麼?(正是因為喜愛才能發出這樣由衷的讚美!讀!課件出示前兩句)

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來讚美這晴雨天的西湖,你會怎麼說?讓我們也吟詠出對西湖的讚美吧,讀!

過渡:不管晴天還是雨天,西湖都是那麼美!這不禁讓詩人聯想到了古代的大美人西施。

(2)第三、四句

① 第三句,重點:出示西施圖片,師:西施美不美?詩人把什麼比作西施?

② 第四句,重點:詩人怎樣評價西施的美?西施化濃妝美不美?化淡妝呢?不化妝還美嗎?為什麼?(大自然所賦予的天生的美)

詩句中哪個字最能表現出她不論什麼時候都美的特質?怎樣讀出這種美?(重讀:總)

③ 詩人為什麼要將西湖比作西子?她們有什麼相通之處?

(引導理解詩人將西湖比作西子,不僅因為都有一個"西"字,都具有婀娜多姿的美,最主要是因為她們都具有不需外物襯托,不需人為修飾的獨特的天然的美!)

哪個字最能體現西湖的這種美?還是一個總字,看起來是在寫西施的美,實際上作者是借西施的美來為西湖增色! 無論晴天還是雨天總是那麼美,一個"總"字將西湖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要這樣讀--

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稱。所以當他想到將西湖比作西子這一奇妙而貼切的比喻時,他是那麼得驚喜、得意,我們要這樣讀--

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詩人深深地陶醉了,我們也醉了,讀--

6、整體感知

師:孩子們,你們想親自去領略西湖的美嗎?雖然今天我們不能去到那美麗的西子湖畔,但是詩的美還在於奇妙的想象,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時空,隨著蘇軾再次暢遊西湖吧!

師配樂朗讀,生閉目想象:(如時間不允許,則教師配樂讀古詩)

這一天,陽光明媚,蘇軾與幾位好友相約暢遊西湖,他們泛舟湖上,飲酒賞景,西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波盪漾,閃爍耀眼,向人們展示著它美麗的風貌。詩人不禁深深地陶醉了,正當詩人正沉醉於這山水美景,忽見幾條細線般的雨絲斜斜地飄進湖中,飄在臉上,原來下雨了,你再看這雨天的西湖吧,雲霧迷茫, 縹縹渺渺,又顯出另一番奇妙的景緻。最好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空濛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灩水光是她濃豔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是那麼美,那麼令人神往!詩人不禁詠出這樣的詩句,讀--師生齊讀。

就讓這美景留在我們的腦海裡吧,再讀一讀!

能背一背嗎?

7、小結

利用板書小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詩人蘇軾帶我們領略了西湖的晴姿雨態,同時又用一個奇妙的比喻,讓我們感受到了西湖那天然美的神韻。

五、 拓展學習,活化文字,綜合發展

1、過渡:其實不僅西湖美,我們的祖國江山如畫,歷代詩人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像這樣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外再去搜集一些,完成今天的課外作業。

2、課後作業:選擇一首描寫祖國某處風光的古詩,用今天學的方法弄懂詩句的意思,蒐集相關風光圖片和文字介紹做成圖片集或手抄報。

六、 結束全課。

板書設計: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晴方好

西湖 天然美 西子

雨亦奇

《鳥》古詩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學生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3、學生蒐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夜書所見》

一、交流資料,瞭解背景

1、學生交流課前所查閱的資料。

2、教師引述:

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麼嗎?

3、看圖說話:

(出示課文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麼。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

放聲朗讀古詩,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

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

藉助課後註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

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迴指導。

5、課堂交流:

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體會情感:

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

5、感情朗讀:

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四、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根據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觀察範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六、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詩人所作的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鳥》古詩教案篇5

設計意圖:

(1)回放情境,理清思路,提煉提綱;按提綱演練情境,按提綱創設情境,按提綱記錄情境。

(2)玩中有讀,讀是主體;讀中有玩,讀出層次,讀出思維,讀出判斷。

(3)課文就是遊戲題材,課堂就是遊戲場所,朗讀背誦思考判斷就是遊戲手段,遊戲情境就是習作素材。

?看教學設計,先看教學目標、重難點,或設計意圖。對目標的定位要準確,前提是:

一、課前反覆研讀文字。課文讀得熟悉與否,對教材的鑽研透徹與否,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確定與教學現場的效果,一般情況下,一篇課文拿到手,教師要反覆讀上若干遍,讀出重點,讀出文字的要旨,將長文讀短,讀出關鍵句,讀出關鍵詞,沒有這樣的過程,很難對目標進行合理定位;

二、教師心中要有目標。目標不是教案上說了算,教案只能為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提供參考,生搬硬套教案上的目標,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教師心中根本沒有目標,或者目標虛空,這樣,在教學環節裡,根本就看不到落實目標的操作手法和實施步驟,導致的結果是目標與教學現場不對接,課堂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標高要符合實情。確定目標要基本符合年段或班級實情,定標太低,學生唾手可得,不具挑戰性,孩子的興趣無法調動,定標太高,學生遙不可及,孩子會喪失自信,所以,合理定標,是高效課堂的重要保障。】

一、看情景列提綱

①課堂情景:師走到講臺,喊上課。學生起立迴應老師好!師鞠躬後說請坐!

②請一同學模仿老師課前師生問好的情景。

③回放情景(板書:走到講臺——喊聲上課——起立問好——鞠躬請坐)

?這個環節的設計,看似與本節課無關,但當你看完整個教學設計時,你會發現,這是為後面第四和第六個教學環節在做墊底的工作,這樣的處理,不留痕跡,但能使整個教學環節前後呼應,相互支撐。】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倒讀《江南春》(古人有倒背如流的說法,這是古詩,我們試試感覺。)

2、齊讀古詩,指名讀古詩。

3、師生接讀古詩。

4、瞭解古詩知識(四絕)

古詩《江南春》除題目及標點外,共【 】字,

第一句是【 】字,第二句是【 】字,

第三句是【 】字,第四句是【 】字。

一首詩共【 】句,每句【 】個字,這古詩叫【 】

?預習在課前,檢查在課堂。不管是古詩教學,還是閱讀教學,檢查孩子的預習情況必不可少。另外,幫助學生了解古詩知識(四絕),採用這樣的手法,一目瞭然,無需教師做過多的解釋,孩子就能知道什麼是四絕,這樣的處理,實屬首創。】

三、玩排詞語遊戲,背誦古詩(四個層次)

1、教室左右拉一條紅繩子,上備夾子20個。

2、發詞語卡片(正面是詞語,背面是紅色獎字),上臺排列詞語成詩句(一字橫排,不用標點)。

3、看卡片,齊讀,指名朗讀古詩。(第一步,讀到順暢)

4、教師範讀,學生上臺調整詞語之間的間隔,突出停頓(強調停而不斷)。

5、指名朗讀,齊讀(突出停頓)。(第二步,讀有停頓)

6、出示卡片春光(上節課《燕子》詞語),指名把寫春光的詞語蓋住。(千里鶯啼、綠映紅、煙雨)

7、齊讀詩句。(第三步,讀出春意,判斷前後兩首古詩的異同提供依據)

8、上臺背誦古詩,獎勵卡片一張。(第四步,熟讀成誦)

?這個環節的精彩之處在於:

一、讀有層次。通過玩詞語遊戲讀詩,層層深入,梯度推進,將讀的步驟具體化,讀的目標具體化。從第一步到第四步,從讀到流暢——讀有停頓——讀出春意——熟讀成誦,在這個過程中,讀的次數不斷在增加,讀的要求不斷在提高,步步深入,與設計意圖讀出層次,讀出思維,讀出判斷。有機對接。

二、穿插遊戲。遊戲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課堂教學植入遊戲,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教學中,遊戲與讀詩同步推進,遊戲從排詞卡開始,到學生獲得獎勵卡結束,讀詩也從讀到流暢開始,到熟讀成誦結束,遊戲貫穿這個設計環節的始終,與設計意圖玩中有讀,讀是主體;讀中有玩。巧妙對接,高明的處理手法,智慧的處理手法。】

四、回放遊戲步驟(板書提綱:紅繩子——髮卡片——連詩句——讀詩句——留間隔——讀詩句——貼春光——背誦獎)

?回放遊戲步驟這個環節的設計,一是對課堂進行階段性的梳理,讓學生明確老師的教學步驟;二是為下一個環節邀請小老師上課做墊底的工作。其實,在開課時做看情景列提綱,也是在為回放遊戲步驟這個環節做前期的墊底工作,這樣的幾個步驟下來,整個課堂可謂環環相扣,步步為營。】

五、邀請小老師按提綱上課

學習第二首古詩《春日偶成》。

?我們通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課堂教學,關鍵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才能為老師在課堂上適當的放手提供可能。兩堂課,學習兩首詩,老師教一首,學生按照老師的方法當小老師教一首,這才真正做到了讓學生自主,把課堂讓給孩子,老師退居幕後,但學生自主的前提是前期的規矩、方法、手段的墊底工作要充分做到位,否則,無條件地讓學生自主,效果或許會適得其反。】

六、佈置日記作業(用標題提示課堂情境)

?有趣的排字遊戲》、《背誦獎》、《我當小老師》、《哈哈哈……》

?作業是老師精心設計的。其一,課堂就是最好的情景,教學現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日記素材,兩堂課,學習兩首詩,課後完成一篇日記,這樣,既解決了孩子在課堂上動口、動手的問題,又解決了孩子在課外動筆、動腦的問題,一舉多得。其二,本學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中有一點是養成堅持寫日記的習慣,這樣的處理,也是將課堂與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對接。其三,老師給學生提供的作文命題,角度多樣,可寫人,可敘事,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尋找課堂上的素材,同時,一個省略號,傳達了教師對學生自主作文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