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倍的認識說課教案推薦5篇

實用的教案能夠幫助我們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編寫教案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倍的認識說課教案推薦5篇,供大家參考。

倍的認識說課教案推薦5篇

倍的認識說課教案篇1

通過直觀,讓學生動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具體採用以下模式:

動手操作、敘述圖意(感知階段)——列加法算式,觀察說出加數的特點(建立表象)——寫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師生共同擺紅花,師指導寫乘法算式。

(2)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

(3)學生看圖說圖意,獨立寫乘法算式。

(4)分析比較,揭示本質。

指導學生觀察比較黑板上的板書: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讓學生看一看這三道算式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2)讓學生比一比這兩種算式,哪一種比較簡便?

(3)讓學生說一說"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這個結論。

這樣通過分析比較,不僅揭示了本質特點,同時也有利於學生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絡。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三)分層導練,鞏固新知

1.做課本pll0“做一做”的第1題。

2.先讀算式,再用圓片擺一擺。

2×3 3×2

3.根據乘法算式,有節奏地做拍手遊戲。

2×6 5×2

4.說一說下面兩個算式有什麼不同?然後做“找朋友”遊戲。

4×3 3×4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設計上面這組生動有趣的有梯度的練習,可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導總結,強化新知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哪些知識,學到哪些方法?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解決。

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歸納小結,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提煉昇華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建立新的知識

倍的認識說課教案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56頁——57頁及第58頁“做一做”

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直徑及其關係。

⑵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分析、綜合、概括能力,促進空間觀念的建立。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圓的特徵,圓的半徑、直徑及其關係

教學難點:

掌握圓的正確畫法

教學準備

?認識圓》課件,光碟、圓規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談話:我們已經學習多種平面圖形,也已經學習這些圖形的周長和麵積的計算了,大家還想得起來我們已經學習過了哪些平面圖形嗎?

2、課件出示已經的平面圖形,讓學生進行進行指認。學生在認識圖形的時候已經認出了其中有圓,從而提出:我們生活中哪裡見到過圓呢?請大家仔細想想,然後進行回答。

3、談話:我們已經知道了這麼多生活中的圓,那圓有些什麼還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板書:認識圓

二、新課

1、畫圓

請大家用自己的方法畫出一個圓吧,看誰的速度最快,而且有畫得最好!

教師巡視完成情況,對好的方法的給予鼓勵、表揚。

展示速度快和畫得好的作品,出示一個圓,對其進行初步認識(課件展示圓內、圓上和圓外)

2、折圓

教師讓學生將已經畫好的圓用剪刀剪下來,將其對摺,開啟,再換個方向對摺並開啟,反覆折幾次。

3、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讓學生將展開的圓進行觀察,引導發現:這些摺痕相交於圓中心的一點,課件展示這一點叫做圓心,說明: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師講述:連線圓心到圓上的一點所形成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小寫字母r表示。

讓學生在自己所畫的圓中,畫出半徑,找出有多少條半徑,並用尺子量一量每條半徑,看看有什麼發現。

學生完成,教師總結:在同一個圓中,有無線條半徑,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讓學生用彩色筆畫出自己所畫圓的一條摺痕,觀察這一條摺痕,有什麼發現,使其發現:是一條線段,且端點都在圓上,且經過圓心。教師講述這樣的一條線段叫做直徑,引導學生畫出其他的直徑,找出有多少條直徑?每條直徑的長度關係是什麼?

練習(出示):

1、下面線段中,那些是直徑?

2、下面圖中的線段,哪段最長?

3、畫圓

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圓的這些內容了,那我們怎樣才能既準確又方便地畫出一個圓呢?請大家試試。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對方法獨特的予以表揚。

形成方法,並展示。教師進行演示。

練習:根據要求畫圓。

(1)半徑是1釐米

(2)半徑是2釐米

(3)直徑是3釐米

總結:畫圓要注意什麼?

4、應用:

為什麼車輪要做成圓的,車軸應該安裝在哪裡?

三、鞏固練習

完成p58的“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集體進行講解。

四、作業

完成p60“練習十四”第1——2題

倍的認識說課教案篇3

五 認識人民幣 第1課時 認識人民幣(1)【教學內容】教材第53頁例

1、例2 【教材分析】“認識人民幣”是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節的內容。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它是價值的一般代表,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讓一年級的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100以內數的認識,學習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的概念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

?學情分析】新教材對這部分內容的編排加強了對人民幣的整體認識,並結合具體操作幫助學生掌握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之間的關係。一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對於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等價交換的商品意識是有的。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本節課是學生首次接觸有關人民幣的知識。學生在這一方面有著一定的生活經驗。大部分同學都認識人民幣,有過買文具的經歷。在教學設計中,應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熟悉的情境,使他們體會到這部分內容的實際背景。

?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過兌換錢幣、模擬購物等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物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難點:通過購物活動,掌握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係。【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面值模擬人民幣。教學過程: 【情境匯入】

1.老師出示一盒粉筆,問:你們知道這盒粉筆是多少錢買來的嗎?

師:你知道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用錢呢?(請學生回答)小結: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1))【探究新知】

1.教學例1,認識人民幣。

師: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我國發行的第5套人民幣。(課件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面值的人民幣)請同學們仔細看,這些錢你們都認識嗎?(1)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說出課件中各種面值,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以1元為例講解人民幣的認法。

先看數字,是1,再看漢字,是元,所以是1元。點名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方法說出其他面值人民幣的認法。(2)活動:學生兩人一組,從課前準備好的小面值模擬人民幣中拿來認,一個拿,另一個來認,輪流認。

2.教學例2——人民幣的換算

師:你知道人民幣有哪些單位嗎?(元、角、分)如果1角錢能買1顆糖果,那麼1元錢可以買多少顆這樣的糖果?(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能答出是10顆)元和角之間存在著一種關係,那就是1元=10角。(課件出示例2情境圖,1元硬幣=10枚1角硬幣)同樣的,規定角和分之間的關係是1角=10分。(課件出示情境圖,1角硬幣=10枚1分硬幣)【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53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5頁“練習十二”第1~3題。【課堂小結】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你們都學會了什麼? 【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1)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0角=1元

10分=1角 【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生們認識了人民幣的單位,人民幣的進率,但是還有部分同學是不會換進率的還需要繼續加強練習。

第2課時 認識人民幣(2)【教學內容】教材第54頁例

3、例4 【教材分析】

教材例3引導學生認識大面值的人民幣。例4分為兩個層次,第二層次學習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幣與面值是1元的人民幣之間的關係;第二層次學習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面值是10元的人民幣之間以及10元與50元之間的關係。通過這兩個層次的學習,學生知道以元為單位的12種人民幣之間的兌換關係。加深對以元為單位的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瞭解,知道在市場流通中,這些錢幣的使用是最多的。“做一做”訓練學生靈活使用人民幣的能力。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的原因,家長很少讓學生自己去購物,更少把大面值的人民幣給孩子自由支配,所以很多學生的思想裡沒有大面值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係。要想讓學生明確這些換算關係,需要通過模擬購物、兌換錢幣等活動來實現。

?教學目標】

1.認識大額人民幣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學會兌換。

2.通過兌換錢幣、模擬購物等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物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大額人民幣之間的關係,學會兌換人民幣。難點:訓練學生靈活使用人民幣的能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模擬人民幣。【情境匯入】

小朋友,你們知道六月一日是什麼日子嗎?

六月一日是兒童節,是小朋友們自己的節日。老師知道在這一天爸爸媽媽都會給小朋友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讓小朋友們開開心心地過自己的節日。老師今天就想先帶著小朋友們到商店去買衣服好不好?(課件顯示服裝商店物品)來到商店,你看到了什麼?(衣服、褲子、裙子、圍巾)我們怎樣才能買到這些漂亮的衣服呢?

用我們上節課認識的人民幣來買這些衣服好嗎?(課件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人民幣圖)用小面值的人民幣買衣服你有什麼感觸?(買衣服需要的錢比較多,用小面額的人民幣太麻煩了,因為面值太小了,要數很多)在生活中小面額的人民幣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所以要用大面額的人民幣。

?探究新知】

1.教學例3:認識大面值人民幣。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準備好的人民幣學具出來,同桌相互說說你認識了哪些人民幣。

同桌交流,說出人民幣的各種面值。

師:這幾張人民幣你認識嗎?說一說它們分別是多少錢?(分別出示第五套人民幣中的100元、50元、20元、10元。生集體識別,並交流識別方法)2.教學例4:人民幣的兌換。

課件出示:一張5元可以換()張1元,一張10元可以換()張1元。

學生口答。

師:同學們,平時買東西時,我們還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問題誰會?

課件出示:一張20元可以換()張10元,一張50元可以換()張10元,一張100元可以換()張10元。

師:如果要把100元換成50元,可以換幾張?換成20元,可以換幾張?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作肯定評價。3.模擬購物。

師:拿你們換好的錢,到無人售貨玩具商店去買玩具,同學們一定要誠實,既不能多給,也不能少給。

教師出示貨架,上面擺好幾種標價不同的玩具。

師:同學們準備好錢可以來買,說清買什麼,是怎樣準備錢的。學生分組參與到購物活動中,有的當收銀員,有的當顧客。【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54頁“做一做”。2.完成教材“練習十二”第4~7題。【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大面值人民幣。這節課,大家學會了人民幣的哪些知識呢?誰願意來說一說?(讓學生暢所欲言,引導說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2)大面值人民幣: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1張5元換5張1元

1張10元換10張1元 1張20元換2張10元 1張50元換5張10元 1張100元換10張10元 1張100元換2張50元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大面值的人民幣的兌換,由於平時很少接觸人民幣的緣故,所以對於人民幣的兌換還是沒有什麼概念,還需要進一步的練習鞏固。

第3課時 簡單的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57頁的例

5、例6 【教材分析】

本節課突出體現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認識人民幣解決實際問題。購買簡單的文體用品是一年級國小生自己能做的事情,並且也是國小生願意做的事情。教材以此背景為基礎,使學生在經歷模擬購物的實踐活動中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學習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人民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大部分學生都有過隨家長或單獨購物的經歷。大多數學生能認識人民幣,但對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係不能夠真正的理解。學生購物經歷較少,尤其是大面值人民幣,使用機會更少,致使有的學生無法正確購物。要學生達到用數學思想去分析、去解決數學問題,做到算理明確、方法得當,還需要課堂實踐、探索、交流來實現。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計算人民幣的方法。

2.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關於元、角的加、減法計算問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和簡單的加減法計算。難點:統一單位的計算方法。【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組一個信封(裝有小商品卡和10元以內各種面值的模擬人民幣)【情境匯入】

1.學生根據要求擺錢數。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你會使用它嗎?下面就請你們來試一試,你們看,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標明瞭價格,老師說物品的名稱,你們來擺出它的價錢好不好?

學生擺完以後,同桌互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2.匯入

師:在生活中,我們去買東西,往往不只是買一種東西,有時還需要找錢,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簡單的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人民幣的簡單計算問題。(板書課題:簡單的計算)【探究新知】 1.教學例5。(1)擺一擺。

師:請用你手中的人民幣(模擬人民幣)擺出1元2角。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指導,並觀察學生擺的過程中出現的不同的擺法。鼓勵學生有不同的擺法,選取有代表性的進行交流。

請幾名學生到講臺上,邊演示邊說自己的想法。生1:1張1元和2個1角。

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個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生2:12個1角。

從12個1角中拿出10角就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生3:2個5角和2個1角。2個5角就是1元,再添上2個1角就是1元2角。(2)課件出示例5。

不擺學具,怎樣想1元2角等於多少角?

老師引導學生抽象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於12角。(板書:1元2角=12角)繼續引導學生逆向思考:18角=()元()角。讓學生理解10角就是1元,還有8角,所以18角=(1)元(8)角。(板書:18角=1元8角)2.教學例6。

課件出示例6氣球圖。(從左到右分別編號1、2、3、4、5)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資訊? 生1:各種氣球的價錢不一樣。生2:1號氣球最便宜,5號氣球最貴。師:根據這些氣球,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呢? 請學生彙報所提出的問題。

師:真聰明!大家提出了這麼多的問題。下面我們先來解決以下3個問題。

課件出示例6的3個問題。

師:請大家先獨立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學生嘗試解答,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展示、彙報。師:誰來說說你是怎麼解決第1個問題的?

生1:求“買1個1號和1個2號氣球,要多少錢?”用加法計算。5角+8角=13角,13角=1元3角。

生2:我是這樣算的:5+8=13(角)13角=1元3角

師:對!先用加法算出一共要13角,再把13角換成1元3角。師:誰來彙報第2個問題如何解決?

生3:求“3號氣球比4號氣球貴多少錢?”要用減法計算。演算法是:1元-6角=4角。

師:1元-6角=4角是怎樣想出來的?

生4:我是這樣想的:1元=10角,10-6=4(角)師:這種想法很好!

師:第3個問題又該怎樣解決呢?

生5:求“買1個3號和1個5號氣球,要多少錢?”用加法計算。算式是:1元+3元1角=4元1角。

師:你是怎樣加的呢?

生5:3元加1元是4元,4元加1角就是4元1角。生6:還可以這樣算:1元=10角,3元1角=31角,10+31=41(角),41角=4元1角。

教師對學生的各種演算法都給予肯定評價,鼓勵學生多動腦、動手。【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57頁“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59頁第1~3題。【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學到了什麼新知識? 【板書設計】

簡單的計算

1元2角=12角 18角=1元8角 問題1:5+8=13(角)13角=1元3角 問題2:1元-6角=4角 1元=10角 10-6=4(角)問題3:1元+3元1角=4元1角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學習如何完成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最難的還是幾元減幾角的問題,學生不懂的從元裡面拿出1元來兌換成角在計算,所以這裡是個難點,要加強。

第4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58頁例7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關於元、角的加法計算。通過用一定的錢購買不同價格的雜誌,使學生嘗試解決一些簡單的關於元、角的加法計算問題。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購小件商品的問題,提高社會實踐能力。教學關於元、角的減法計算。通過模擬購物活動,學生綜合應用人民幣的知識和100以內數的組成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減法計算問題。通過解決以上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家庭的購物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人民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這種認識是比較零散的,因此數學中應結合他們進行貨幣交易的經歷,並通過一些實踐活動的親身體驗,感受真實的交易過程,從而對人民幣形成較完整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收集資訊、分析問題,並能解決問題和驗證結果。

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

重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理解元、角、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學準備】

模擬人民幣、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情境引入】 1.買文體用品。

(1)買一個球和一塊橡皮,一共要()錢。(2)一個毽子比一個練習本貴()錢。

(3)買上面五種用品,付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錢。2.匯入:這節課我們學習運用元、角、分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7,讓學生觀察,收集資訊。

師:仔細看看例7的圖,你知道了什麼? 生1:我知道了一共有4本雜誌。

生2:4本雜誌的錢分別是5元、6元、8元和7元。

生3:我知道了要求的問題是“用13元錢正好可買其中的哪兩種雜誌”。

師:“正好”是什麼意思呢? 生1:“正好”就是“恰好”。

生2:這裡“正好”就是13元錢買兩種雜誌,錢剛好全部用完,沒有剩餘。

師:講得非常好!2.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讓學生先小組合作解答問題,然後請小組代表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

生1:我們組認為用13元錢正好可以買《我是國小生》和《卡通世界》兩種雜誌。

師:你們是怎麼想的?

生1:我們是隨便先兩種試一試,試出來的。師:能介紹你們“試”的方法嗎?

生1:先試5元和6元的。5元+6元=11元,11元比13元少一些,把一本換成貴一點的試試。5元+7元=12元,12元比13元還是少了一點,把7元的換成8元的再試。5元+8元=13元,正好合適。

師:這種方法好。誰還有更好的辦法?

生2:我們組是先選一本,然後按順序試出來的。用13元正好買《我是國小生》和《卡通世界》兩種雜誌。

師:能說說怎樣先選一本,然後按順序試的嗎?

生2:先選5元的雜誌,再把5元分別與6元、8元、7元的雜誌試,看哪個合適。

教師結合學生的描述,板書如下:

師:這種方法很好!它能幫我們有順序地思考,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師: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生3:我們組是先選定6元的雜誌的,再把6元的雜誌分別與其他的3種雜誌分別試,試出來的結果是用13元正好可能買《畫報》和《連環畫》兩種雜誌。

教師結合學生的描述,板書如下:

師:通過剛才的彙報,我們找到了幾種答案? 生:兩種!

師:對!第一種答案是用13元錢正好買5元的《我是國小生》和8元的《卡通世界》;第二種答案是用13元錢正好可以買6元的《畫報》和7元的《連環畫》。

3.檢驗答案的正確性。

師:剛才我們找到了兩種答案,這兩種答案是否正確呢?可以怎樣檢驗一下?

生:把選定的兩種雜誌的錢加起來,看是否等於13元。師:很好!那誰來算一算?

生:5元+8元=13元

7元+6元=13元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58頁“做一做”。(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彙報、交流,重點說說自己是怎樣解答的;解答完後,讓學生進行檢驗)2.完成教材“練習十三”第4~8題。【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自由發言。【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認識了人民幣以及人民幣的計算後開始學習的,這是為了讓學生們學會如何使用人民幣,合理的使用人民幣,增強生活技能。

五 認識人民幣 第1課時 認識人民幣(1)【教學內容】教材第53頁例

1、例2 【教材分析】“認識人民幣”是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節的內容。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它是價值的一般代表,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讓一年級的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100以內數的認識,學習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的概念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

?學情分析】新教材對這部分內容的編排加強了對人民幣的整體認識,並結合具體操作幫助學生掌握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之間的關係。一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對於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等價交換的商品意識是有的。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本節課是學生首次接觸有關人民幣的知識。學生在這一方面有著一定的生活經驗。大部分同學都認識人民幣,有過買文具的經歷。在教學設計中,應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熟悉的情境,使他們體會到這部分內容的實際背景。

?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過兌換錢幣、模擬購物等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物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難點:通過購物活動,掌握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係。【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面值模擬人民幣。教學過程: 【情境匯入】

1.老師出示一盒粉筆,問:你們知道這盒粉筆是多少錢買來的嗎?

師:你知道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用錢呢?(請學生回答)小結: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1))【探究新知】

1.教學例1,認識人民幣。

師: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我國發行的第5套人民幣。(課件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面值的人民幣)請同學們仔細看,這些錢你們都認識嗎?(1)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說出課件中各種面值,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以1元為例講解人民幣的認法。

先看數字,是1,再看漢字,是元,所以是1元。點名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方法說出其他面值人民幣的認法。(2)活動:學生兩人一組,從課前準備好的小面值模擬人民幣中拿來認,一個拿,另一個來認,輪流認。

2.教學例2——人民幣的換算

師:你知道人民幣有哪些單位嗎?(元、角、分)如果1角錢能買1顆糖果,那麼1元錢可以買多少顆這樣的糖果?(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能答出是10顆)元和角之間存在著一種關係,那就是1元=10角。(課件出示例2情境圖,1元硬幣=10枚1角硬幣)同樣的,規定角和分之間的關係是1角=10分。(課件出示情境圖,1角硬幣=10枚1分硬幣)【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53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5頁“練習十二”第1~3題。【課堂小結】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你們都學會了什麼? 【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1)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0角=1元

10分=1角 【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生們認識了人民幣的單位,人民幣的進率,但是還有部分同學是不會換進率的還需要繼續加強練習。

第2課時 認識人民幣(2)【教學內容】教材第54頁例

3、例4 【教材分析】

教材例3引導學生認識大面值的人民幣。例4分為兩個層次,第二層次學習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幣與面值是1元的人民幣之間的關係;第二層次學習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面值是10元的人民幣之間以及10元與50元之間的關係。通過這兩個層次的學習,學生知道以元為單位的12種人民幣之間的兌換關係。加深對以元為單位的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瞭解,知道在市場流通中,這些錢幣的使用是最多的。“做一做”訓練學生靈活使用人民幣的能力。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的原因,家長很少讓學生自己去購物,更少把大面值的人民幣給孩子自由支配,所以很多學生的思想裡沒有大面值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係。要想讓學生明確這些換算關係,需要通過模擬購物、兌換錢幣等活動來實現。

?教學目標】 1.認識大額人民幣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學會兌換。

2.通過兌換錢幣、模擬購物等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物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大額人民幣之間的關係,學會兌換人民幣。難點:訓練學生靈活使用人民幣的能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模擬人民幣。【情境匯入】

小朋友,你們知道六月一日是什麼日子嗎?

六月一日是兒童節,是小朋友們自己的節日。老師知道在這一天爸爸媽媽都會給小朋友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讓小朋友們開開心心地過自己的節日。老師今天就想先帶著小朋友們到商店去買衣服好不好?(課件顯示服裝商店物品)來到商店,你看到了什麼?(衣服、褲子、裙子、圍巾)我們怎樣才能買到這些漂亮的衣服呢?

用我們上節課認識的人民幣來買這些衣服好嗎?(課件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人民幣圖)用小面值的人民幣買衣服你有什麼感觸?(買衣服需要的錢比較多,用小面額的人民幣太麻煩了,因為面值太小了,要數很多)在生活中小面額的人民幣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所以要用大面額的人民幣。

?探究新知】

1.教學例3:認識大面值人民幣。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準備好的人民幣學具出來,同桌相互說說你認識了哪些人民幣。

同桌交流,說出人民幣的各種面值。

師:這幾張人民幣你認識嗎?說一說它們分別是多少錢?(分別出示第五套人民幣中的100元、50元、20元、10元。生集體識別,並交流識別方法)2.教學例4:人民幣的兌換。

課件出示:一張5元可以換()張1元,一張10元可以換()張1元。

學生口答。

師:同學們,平時買東西時,我們還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問題誰會?

課件出示:一張20元可以換()張10元,一張50元可以換()張10元,一張100元可以換()張10元。

師:如果要把100元換成50元,可以換幾張?換成20元,可以換幾張?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作肯定評價。3.模擬購物。

師:拿你們換好的錢,到無人售貨玩具商店去買玩具,同學們一定要誠實,既不能多給,也不能少給。

教師出示貨架,上面擺好幾種標價不同的玩具。

師:同學們準備好錢可以來買,說清買什麼,是怎樣準備錢的。學生分組參與到購物活動中,有的當收銀員,有的當顧客。【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54頁“做一做”。2.完成教材“練習十二”第4~7題。【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大面值人民幣。這節課,大家學會了人民幣的哪些知識呢?誰願意來說一說?(讓學生暢所欲言,引導說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2)大面值人民幣: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1張5元換5張1元

1張10元換10張1元 1張20元換2張10元 1張50元換5張10元 1張100元換10張10元 1張100元換2張50元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大面值的人民幣的兌換,由於平時很少接觸人民幣的緣故,所以對於人民幣的兌換還是沒有什麼概念,還需要進一步的練習鞏固。

第3課時 簡單的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57頁的例

5、例6 【教材分析】

本節課突出體現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認識人民幣解決實際問題。購買簡單的文體用品是一年級國小生自己能做的事情,並且也是國小生願意做的事情。教材以此背景為基礎,使學生在經歷模擬購物的實踐活動中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學習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人民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大部分學生都有過隨家長或單獨購物的經歷。大多數學生能認識人民幣,但對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係不能夠真正的理解。學生購物經歷較少,尤其是大面值人民幣,使用機會更少,致使有的學生無法正確購物。要學生達到用數學思想去分析、去解決數學問題,做到算理明確、方法得當,還需要課堂實踐、探索、交流來實現。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計算人民幣的方法。

2.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關於元、角的加、減法計算問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和簡單的加減法計算。難點:統一單位的計算方法。【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組一個信封(裝有小商品卡和10元以內各種面值的模擬人民幣)【情境匯入】

1.學生根據要求擺錢數。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你會使用它嗎?下面就請你們來試一試,你們看,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標明瞭價格,老師說物品的名稱,你們來擺出它的價錢好不好?

學生擺完以後,同桌互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2.匯入

師:在生活中,我們去買東西,往往不只是買一種東西,有時還需要找錢,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簡單的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人民幣的簡單計算問題。(板書課題:簡單的計算)【探究新知】 1.教學例5。(1)擺一擺。

師:請用你手中的人民幣(模擬人民幣)擺出1元2角。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指導,並觀察學生擺的過程中出現的不同的擺法。鼓勵學生有不同的擺法,選取有代表性的進行交流。

請幾名學生到講臺上,邊演示邊說自己的想法。生1:1張1元和2個1角。

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個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生2:12個1角。

從12個1角中拿出10角就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生3:2個5角和2個1角。

2個5角就是1元,再添上2個1角就是1元2角。(2)課件出示例5。

不擺學具,怎樣想1元2角等於多少角?

老師引導學生抽象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於12角。(板書:1元2角=12角)繼續引導學生逆向思考:18角=()元()角。讓學生理解10角就是1元,還有8角,所以18角=(1)元(8)角。(板書:18角=1元8角)2.教學例6。

課件出示例6氣球圖。(從左到右分別編號1、2、3、4、5)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資訊? 生1:各種氣球的價錢不一樣。生2:1號氣球最便宜,5號氣球最貴。師:根據這些氣球,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呢? 請學生彙報所提出的問題。

師:真聰明!大家提出了這麼多的問題。下面我們先來解決以下3個問題。

課件出示例6的3個問題。

師:請大家先獨立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學生嘗試解答,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展示、彙報。師:誰來說說你是怎麼解決第1個問題的?

生1:求“買1個1號和1個2號氣球,要多少錢?”用加法計算。5角+8角=13角,13角=1元3角。

生2:我是這樣算的:5+8=13(角)13角=1元3角

師:對!先用加法算出一共要13角,再把13角換成1元3角。師:誰來彙報第2個問題如何解決?

生3:求“3號氣球比4號氣球貴多少錢?”要用減法計算。演算法是:1元-6角=4角。

師:1元-6角=4角是怎樣想出來的?

生4:我是這樣想的:1元=10角,10-6=4(角)師:這種想法很好!

師:第3個問題又該怎樣解決呢?

生5:求“買1個3號和1個5號氣球,要多少錢?”用加法計算。算式是:1元+3元1角=4元1角。

師:你是怎樣加的呢?

生5:3元加1元是4元,4元加1角就是4元1角。生6:還可以這樣算:1元=10角,3元1角=31角,10+31=41(角),41角=4元1角。

教師對學生的各種演算法都給予肯定評價,鼓勵學生多動腦、動手。【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57頁“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59頁第1~3題。【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學到了什麼新知識? 【板書設計】

簡單的計算

1元2角=12角 18角=1元8角 問題1:5+8=13(角)13角=1元3角 問題2:1元-6角=4角 1元=10角 10-6=4(角)問題3:1元+3元1角=4元1角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學習如何完成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最難的還是幾元減幾角的問題,學生不懂的從元裡面拿出1元來兌換成角在計算,所以這裡是個難點,要加強。

第4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58頁例7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關於元、角的加法計算。通過用一定的錢購買不同價格的雜誌,使學生嘗試解決一些簡單的關於元、角的加法計算問題。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購小件商品的問題,提高社會實踐能力。教學關於元、角的減法計算。通過模擬購物活動,學生綜合應用人民幣的知識和100以內數的組成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減法計算問題。通過解決以上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家庭的購物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人民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這種認識是比較零散的,因此數學中應結合他們進行貨幣交易的經歷,並通過一些實踐活動的親身體驗,感受真實的交易過程,從而對人民幣形成較完整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收集資訊、分析問題,並能解決問題和驗證結果。

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

重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理解元、角、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學準備】

模擬人民幣、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情境引入】 1.買文體用品。

(1)買一個球和一塊橡皮,一共要()錢。(2)一個毽子比一個練習本貴()錢。

(3)買上面五種用品,付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錢。2.匯入:這節課我們學習運用元、角、分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7,讓學生觀察,收集資訊。

師:仔細看看例7的圖,你知道了什麼? 生1:我知道了一共有4本雜誌。

生2:4本雜誌的錢分別是5元、6元、8元和7元。

生3:我知道了要求的問題是“用13元錢正好可買其中的哪兩種雜誌”。

師:“正好”是什麼意思呢? 生1:“正好”就是“恰好”。

生2:這裡“正好”就是13元錢買兩種雜誌,錢剛好全部用完,沒有剩餘。

師:講得非常好!2.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讓學生先小組合作解答問題,然後請小組代表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

生1:我們組認為用13元錢正好可以買《我是國小生》和《卡通世界》兩種雜誌。

師:你們是怎麼想的?

生1:我們是隨便先兩種試一試,試出來的。師:能介紹你們“試”的方法嗎?

生1:先試5元和6元的。5元+6元=11元,11元比13元少一些,把一本換成貴一點的試試。5元+7元=12元,12元比13元還是少了一點,把7元的換成8元的再試。5元+8元=13元,正好合適。

師:這種方法好。誰還有更好的辦法?

生2:我們組是先選一本,然後按順序試出來的。用13元正好買《我是國小生》和《卡通世界》兩種雜誌。

師:能說說怎樣先選一本,然後按順序試的嗎?

生2:先選5元的雜誌,再把5元分別與6元、8元、7元的雜誌試,看哪個合適。

教師結合學生的描述,板書如下:

師:這種方法很好!它能幫我們有順序地思考,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師: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生3:我們組是先選定6元的雜誌的,再把6元的雜誌分別與其他的3種雜誌分別試,試出來的結果是用13元正好可能買《畫報》和《連環畫》兩種雜誌。

教師結合學生的描述,板書如下:

師:通過剛才的彙報,我們找到了幾種答案? 生:兩種!

師:對!第一種答案是用13元錢正好買5元的《我是國小生》和8元的《卡通世界》;第二種答案是用13元錢正好可以買6元的《畫報》和7元的《連環畫》。

3.檢驗答案的正確性。

師:剛才我們找到了兩種答案,這兩種答案是否正確呢?可以怎樣檢驗一下?

生:把選定的兩種雜誌的錢加起來,看是否等於13元。師:很好!那誰來算一算?

生:5元+8元=13元

7元+6元=13元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58頁“做一做”。(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彙報、交流,重點說說自己是怎樣解答的;解答完後,讓學生進行檢驗)2.完成教材“練習十三”第4~8題。【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自由發言。【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認識了人民幣以及人民幣的計算後開始學習的,這是為了讓學生們學會如何使用人民幣,合理的使用人民幣,增強生活技能。

倍的認識說課教案篇4

設計說明

本節課圍繞“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進行整理和複習,10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是本冊書的重點內容,要讓學生切實掌握。本節複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讓學生通過多種活動學習計算方法,培養計算能力。

教學中,教師把計算教學放在各種練習的情境中,給學生創造結合實際提出計算問題和進行計算的空間。根據一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的思維特點,以及愛說、愛動的年齡特點,注重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口說、動腦想等學習活動掌握計算方法,同時避免了死記硬背。

2.加強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將練習融入到複習中,每個內容的練習都有不同的要求,開始只要求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然後加深計算難度。從口算練習到計算正確、迅速,逐步達到筆算練習也能計算正確、迅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計、數器

學生準備: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回顧梳理,激趣引入

(一)、回顧梳理。

師:同學們,這學期的新知識已經學完了,來回憶一下,這學期我們學了哪些數學知識?

1.學生自主梳理,小組內交流。

2.學生彙報,師生共同整理。(課件分步呈現教材92頁的4幅圖)

3.教師小結:10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認識圖形;分類與整理;認識人民幣;找規律;解決問題。

(二)、交流感受。

1.在這一學期的學習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麼?哪些事情讓你的印象最深刻?(學生自主發言)

2.說一說,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哪些問題?有什麼新的發現?

3.質疑:這學期我們學的知識真多啊!你們對這些知識都已經完全掌握了嗎?我們有必要將這些知識複習一下嗎?

4.明確課題:本學期學的知識這麼多,我們今天就來複習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吧!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的共同梳理,讓學生簡單回顧一下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形成基本的知識框架,並通過讓學生談學習體會,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引導,複習應用

(一)、複習100以內數的認識。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比一比,看這節課哪位小朋友的表現最棒!

1.複習數位。(出示計數器)

(1)誰來說一說計數器從右邊起,每個數位分別是什麼位呢?

(2)這些數位上的一個珠子分別表示多少?為什麼同樣都是一個珠子,所表示的數的意義卻不相同呢?

(3)十位上的一個珠子相當於個位上的幾個珠子?百位上的一個珠子又相當於十位上的幾個珠子呢?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說: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又是多少?

2.複習數的組成。

(1)教師在計數器上拔出57,問:誰來說一說這個數的組成?它個位上的7表示什麼?十位上的5表示什麼?

(2)完成教材95頁2題。

3.複習數數、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

(1)你會數數嗎?我們在數數時可以怎麼數?

引導學生說出:可以1個1個地數,也可以2個2個、5個5個、10個10個……地數。

(2)你能用計數器拔出57前面的一個數嗎?57後面的一個數是多少?這三個數如果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應該怎麼排?

(3)完成教材95頁1、3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的應用意義,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

(二)、複習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

1.奪紅旗比賽: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95頁4題。

(2)學生彙報結果,並檢驗。

(3)討論:

①這8道題可以分為哪幾類?引導學生髮現:有不退位減法與退位減法;有進位加法與不進位加法。

②每一類分別有什麼好的計算方法?

③說一說每一類的計算方法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在練習之後,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讓學生自主梳理各種計算方法,交流各種計算方法之間的聯絡,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意識,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2.完成教材95頁5、6題。

設計意圖:這兩道題也是“數的運算”的不同形式的練習,教師要注意,在做這兩道題前要創設故事情境,如第5題可以用“孫悟空巧變>、<、=”的情境,第6題可以用“豬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

(三)、綜合應用,解決問題。

課件呈現百數表。

1.建構百數表。

(1)觀察表格,發現規律:這張百數表裡的數有什麼排列規律?

(2)完成表格。

2.觀察比較,發現規律。

(1)橫著看,每一行裡相鄰的兩個數的後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多1。

(2)豎著看,每一列裡相鄰的兩個數的下面的一個數比上面的一個數多10。

(3)斜著看(從左上到右下或從右上到左下),相鄰兩個數的後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多11。

3.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教材93頁1題。

設計意圖:

本環節主要是複習數的認識,並綜合了找規律的內容,讓學生在經歷百數表的建構及應用百數表中的規律的過程,提升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倍的認識說課教案篇5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時鐘,瞭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執行規律。

2、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3、引導幼兒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ppt、教師自制時鐘,老狼頭飾,小白兔頭飾。

三、活動過程

(1)謎語匯入,引出主題。

1、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嘀嗒嗒不停走,叫我上學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你知道它是誰嗎?(時鐘)

2、出示ppt,你知道鐘的作用是什麼嗎?

小結: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2)認識時鐘,瞭解鐘面的主要結構和執行規律。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一下?那我們歡迎一起把好朋友請出來吧,(出示課件鐘表和教師自制鍾)。

2、引導幼兒觀察鐘面,說出自己的發現。

教師提問:看完了老師帶來的這些好朋友,你發現了什麼,每個鐘面上都有什麼?(數字寶寶、針寶寶)有哪些數字寶寶呀?(1--12)那針寶寶有幾個?(2個,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針寶寶是按什麼方向走動的?(按順時針方向)。

教師小結:雖然時鐘的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但是它們的鐘面上都有1-12的數字;還有三根長短、粗細不一樣的指標,其中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最長最瘦的針叫秒針,他們都是按順時針方向走動的。

(3)認識整點、半點

1、認識整點:利用撥動的鐘面,出示整點時間,請幼兒觀察,現在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什麼數字上?現在是幾點?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小結:看幾點鐘時,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分針又正好指在12上時,就表示幾點整,如時針指在1上,分針指在1上,就是1點。

2、認識半點:利用撥動的鐘面,出示半點時間,請幼兒觀察,說出是幾點半。

教師小結: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表示是幾點半,如時針指在7和8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7點半。

(4)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遊戲玩法:老師戴上老狼的頭飾拌老狼,由老狼撥動時鐘,由幼兒伴演小白兔問"老狼老狼幾點啦"老師撥動出時間,由小白兔說出是幾點?當老狼撥動時鐘到12點時,小白兔說出12點時,就要靜息在桌了上,不能說話,老狼就不會抓小白兔。

四、活動延伸

1、討論鐘錶對我們的作用,(時鐘可以隨時提醒我們工作、學習、睡覺、起床等)讓幼兒知道時間是寶貴的,上幼兒園時不能遲到,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2、回家後可以與爸爸媽媽幫你製作一個時鐘。

活動反思:

此活動雖然是個舊題目,但設計者打破以往的教學方法,而是採用發現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幼兒自己操作,觀察理解,最後得出結論。比如掌握難點“分針走半圈,時針走半格。”都是主要讓幼兒自己動手撥針,親自嘗試,驗證得出結論。結尾部分也比較新穎,採用遊戲形式,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進一步掌握了學習內容。延伸活動中製作小鐘表也是一個理解內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