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紅蜻蜓教案7篇

實用的教案是我們上完一節課的基礎,教案在書寫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強調講授內容要點,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紅蜻蜓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紅蜻蜓教案7篇

紅蜻蜓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和1個新部首,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增強勞動意識,培養從小熱愛勞動的情感。感悟沒有播種就沒有收穫,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

4、用續編故事或寫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願望。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寓意。知道不勞動就沒有回報。

教學難點:結合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句子,體會人物的內心感情。

教學準備:字卡、圖畫和歌曲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蜻蜓和螞蟻》,齊讀課題。看到課題,你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

二、熟讀課文。

1、老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們注意文中出現的生字,聽準字音。

2、老師領讀課文,學生一邊讀一邊畫出文中出現的一類生字。

3、自己讀一讀課文,多讀兩遍畫出的一類字。

4、自由練習讀課文。

5、男女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識記一類生字。

1、荒:(1)荒蕪 地荒了。(2)荒涼。荒村、荒島、 荒廢、荒.唐、荒野

2、張:左右結構,表姓氏,擴詞:姓張、張冠李戴、張嘴

3、爛:(1)鬆軟。爛泥、肉爛了(2)腐爛(3)破碎(4)頭緒亂爛糊、爛漫、爛醉如泥

4、歌:左右結構,學習欠字旁兒,擴詞:歌唱、歌星、歌舞

5、勞:上中下結構,擴詞:勞動、辛勞、任勞任怨

6、臉:(1)頭的前部(2)某些物體的前部(3)情面(4)表情擴詞:臉蛋、臉皮、臉色、臉面、臉盆、門臉

7、軟:左右結構(1)與硬相對。(2)柔和(3)軟弱(4)容易被感動擴詞:軟骨、柔軟、軟風、心軟、軟和、軟綿綿

8、難:多音字,擴詞:(1)難過、困難(2)遇難

四、認讀二類生字。

逛:逛街、逛市場、逛遊

瞬:翹舌音,瞬間、一瞬

餐:平舍音,午餐、早餐、晚餐

愁:翹舌音,愁眉苦臉、憂愁

咕:咕咕叫、咕咚

留:留戀、留下、留級

昏:昏睡、昏迷、昏君

綿:軟綿綿、綿綿無力

五、複習鞏固生字。

六、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字卡匯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個朋友,認識他們嗎?(出示圖片:蜻蜓、螞蟻)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出示字卡)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現在老師考一考大家。請同學們開火車讀詞語。看誰讀得最準確。

二、以讀促情,讀中感悟

(一)讀第一自然段

1、看來大家複習的很好。出示第一幅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什麼季節?(夏天),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蜻蜓嗎?(悠閒、開心等)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敘述的就是這幅圖,開啟書,誰來讀一讀。

2、你知道了什麼?(蜻蜓在夏天逛來逛去、唱著、玩著)。你能說出幾個類似“逛來逛去”的詞語。(飛來飛去、跑來跑去……)

3、轉瞬之間,冬天到了,轉瞬快還是慢,(快)怎麼讀?語速快一些,再讀一遍。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轉瞬之間,冬天來到了,冬天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二自然段。

1、自己讀這一段,找一找這段共有幾句話?

2、冬天是什麼樣子的?(荒涼、寒冷)什麼是荒涼?人煙少,比較冷清。(出示第二幅圖)人煙少,天上下著雪花,風呼呼地吹。

3、此時蜻蜓的心情怎樣?(悲傷、難過、痛苦)表情如何?愁眉苦臉

4、你在什麼時候愁眉苦臉?(舉例說明)那蜻蜓為什麼愁眉苦臉呢?(陽光——唱歌會有什麼樂趣!)再讀第四句話。

5、此時它還有一個動作,嘀嘀咕咕。表現一下,再讀最後一句,它是跟別人說話嗎?低聲地自言自語,它嘀咕些什麼?(自己想象說)

6、再讀這句話,把這句放到這段中再讀這段話。

過渡:正當它愁眉苦臉的時候,它遇見誰了?(螞蟻)

(三)自己默讀3---7自然段。回答兩個問題:(1)、蜻蜓是怎樣來到螞蟻面前的?(2)、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1、他是怎樣來到螞蟻面前的?(爬)平時大家看見蜻蜓都是飛的?那麼文中用“爬”字,說明了什麼?(蜻蜓處境很困難,非常可憐。)讀的時候應該是什麼語氣?(哀求、懇求。)再讀一遍。

2、螞蟻是怎樣回答的?“朋友-----------道理嗎?”

(1)、小螞蟻給小蜻蜓講了一個什麼道理?夏天勞動,冬天才能安樂。當小蜻蜓逛來逛去時,小螞蟻幹什麼?(勞動),冬天小蜻蜓愁眉苦臉的時候,小螞蟻呢(安樂)。

(2)、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型連起來說一說嗎?

因為蜻蜓夏天逛來逛去,所以冬天愁眉苦臉。

因為螞蟻夏天勞動,所以冬天安樂。

小螞蟻在夏天都幹什麼?(勞動。貯存糧食,準備東西)這就是付出勞動。

冬天才能怎樣?(享受快樂,幸福生活)這就是他所得到的回報。

比較蜻蜓和螞蟻,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

(3)、作為我們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四)、蜻蜓知道這個道理嗎?知道。從哪裡可以體現出來?

1、“哪有時間勞動呀?”讀出後悔之意。

2、最後一段“明年辛勤的勞動。”準備冬天的東西。

(五)、拓展延伸:想象一下,蜻蜓以後會怎麼做?

三、總結

同學們,這是一則寓言故事,每則寓言都會通過一個小故事說明一個道理。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我們要從小熱愛勞動,用勞動創造我們幸福的生活。

四、作業

板書設計:

蜻蜓和螞蟻

夏天 逛來逛去 勞動

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 反問句

冬天 愁眉苦臉 安樂

紅蜻蜓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能正確地讀出句子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陶行知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瞭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4、引導學生逐步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閱讀習慣。瞭解課文敘述順序,滲透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重點句、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讀中感悟陶行知對孩子的諄諄教導。

教學準備:

關於蜻蜓的圖文資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讀課題,引發質疑。

1、談話引入課題,學習“蜻蜓”:

板書:蜻蜓

學習“蜻蜓”:(1)提問:認識這兩個字嗎?讀一讀。

(2)都是什麼偏旁?怎樣記?

(3)提示:易錯處:“蜓”右邊不是“延”

對於蜻蜓,你都有哪些瞭解?

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於蜻蜓的課文,板書:放飛。

齊讀課題:放飛蜻蜓。

2、學生圍繞課題質疑:看了課題,你產生了什麼疑問?

3、學生質疑:誰捉了蜻蜓?誰放飛蜻蜓?為什麼放飛?

4、板書:捉放?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理清順序。

1、自由讀課文,用以往的學習方式認識課文中的字,標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糾正字音。

3、初步回答質疑:我們捉蜻蜓我們放蜻蜓陶行知講蜻蜓

4、板書:講

5、瀏覽課文:哪幾節講的是捉蜻蜓?哪幾節講的是放蜻蜓?哪幾節講的是講蜻蜓?

6、自願選擇分別讀三部分,再次熟悉課文,熟悉生字,糾正讀音,統一認識。

7、小結: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順序寫的。

8、匯入:看來小朋友放飛蜻蜓是因為陶行知跟他們談論了蜻蜓。那麼他都談了

關於蜻蜓的哪些知識呢?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

三、感悟課文“講蜻蜓”部分(2——10自然段),瞭解有關蜻蜓的知識。

1、學生自由讀2——10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講述關於蜻蜓知識的語句。

2、指名讀,小組交流,大家議。同時課件演示蜻蜓的構造及特點。激發情趣再讀再讀。

[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邊動筆,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同時,在學生充分自由品讀的基礎上合作互動學習。]

3、總結概括:我們都瞭解了蜻蜓的哪些知識?用“我知道了……,還知道了……”的句式練習說話。

[發展學生的語言要落實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四、佈置作業,拓展學習: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蜻蜓的知識?還想了解哪些知識?

回家收集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字詞,回顧課文

1、讀生字卡片及詞語。

2、指名分角色讀課文。思考:課文按什麼順序寫的?

3、板書:捉放講

二、交流資料

1、小組交流:

2、語言訓練:能說一句話來說說你對蜻蜓的感受嗎?

如:我喜歡蜻蜓。

蜻蜓是我們的朋友。

蜻蜓很美麗。

[再次進行語言訓練,激發學習情感。]

三、研讀課文,感悟人物。

1、同學們,如果你捉到一隻蜻蜓心情會怎樣?課文中哪個自然段講的是小朋友捉蜻蜓?

2、指名讀第一段,瞭解大意,想象孩子們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3、可是他們卻把蜻蜓放了,什麼心情?讀第三段(11自然段)

(1)從“紛紛”一詞可以看出孩子們都同意放飛蜻蜓

(2)從“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遍,體會孩子們的心情。

4、引導思考:

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隻蜻蜓,為什麼最後大家卻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飛”了?(在“放飛”下加重點號)。

此時你對陶行知先生產生了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這節課我們繼續讀課文,來探討一下,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5、研讀二、三段

(1)分角色讀第二、三段,想一想:

陶行知先生是怎樣跟孩子們談蜻蜓的?

如果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員,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談了有關蜻蜓的事之後,你會自覺自願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嗎?為什麼?

(2)學生結合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談自己的看法。

重點探究:

a陶行知的語氣:“慈愛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們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b陶行知先生與孩子們的對話內容:蜻蜓吃什麼?尾巴有什麼作用?眼睛的結構。(瞭解蜻蜓的特點,認識到它是益蟲,應該保護)

提問:從他們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什麼瞭解?

c孩子們的回答內容和神態。(“入神”說明陶行知先生的話太吸引人了)

(學生讀議)

6、練習分角色朗讀。

同座間練習,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指名演讀,集體評議

7、啟發小結:你覺得陶行知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

四、指導寫字(略)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再次認讀。

2、學生自學。

3、彙報學會的字。交流。

4、教師示範指導寫:“蜓”、“衡”。抓住結構特點進行提示。

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查閱有關陶行知先生資料。

紅蜻蜓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是一首抒情優美的兒童歌曲。三四拍子,五聲宮調式。四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以舒展的節奏,流暢起伏的旋律,訴說了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結尾句上行四度後又連續上行,似乎在炫耀的自豪。同時告訴學生是捕蚊的小英雄,讓兒童們懂得愛護蜻蜓、保護益蟲的道理。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歌曲,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並進行歌曲表演,感受音樂所表現的飛來飛去捕蚊忙的形象。

2.在自由愉悅的氛圍中,通過猜謎、聆聽、創編、表演、用打擊樂伴奏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

3.通過歌曲表達對的喜愛之情,滲透保護益蟲、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教育。

重點: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用身體動作感受、表現歌曲形象。

難點:鼓勵學生參與音樂活動進行歌詞創編、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為一拍,“吃”為兩拍。學生容易受定勢影響唱成“不”為兩拍,“吃”為一拍。是教學歌曲的難點。

教學策略:

針對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的心理特徵,把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貫穿始終,創設一種愉悅輕鬆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的積極表現和創造。

教具:

歌曲磁帶、錄音機、電子琴、課件、碰鈴4個、頭飾(蜻蜓、蚊子)、荷葉、荷花、歌詞條、蜻蜓圖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學生進教室坐好。

二、師生問好。

1.今天老師見到我們102班小朋友一個個都這麼可愛,坐得端端正正的樣子特別有精神,很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願意嗎?那麼我們來拉勾勾做好朋友吧。

播放歌曲伴奏《拉勾勾》,齊唱,互相做拉勾勾律動遊戲。

?設計意圖:由於初次接觸這個班級,由歌曲《拉勾勾》匯入,為學生創設了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融洽的師生關係中開始了這節愉快的音樂課。】

2.真好!現在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了,那我們互相來問聲好吧!你們注意聽老師是怎樣向你們問好的,待會兒請你們也學老師的樣向老師問好。聽好了:

⑴師邊拍手邊念:3—5︱2——︱6—1︱5——︱

小朋友,下午好。

⑵生拍手向老師問好。

⑶師:3—3︱2—3︱1 1 2︱6——︱

生:小朋友們下午好。

⑷生同上。

?設計意圖:改變傳統的問好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也為本課的學習作好節奏、旋律方面的鋪墊,分散了學習的難點。】

三、謎語揭題,聆聽旋律。

1.我發現102班小朋友不僅聰明,而且特別友愛。為了獎勵大家,老師打算送一隻很漂亮很可愛的小昆蟲給你們。老師知道,小朋友們是最喜歡小動物的了。你們見了它呀一定會非常喜歡。它是誰呢?老師出一個謎語你們來猜一猜吧。

“頭上兩隻大眼睛,身體細長輕又輕,一雙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領。”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猜謎語的方式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和興趣。】

2.那麼我們請它出來吧!〔點選課件“課題”動畫三隻蜻蜓飛入,變成課題〕

3.哇!多麼可愛的啊!喜歡嗎?說說你喜歡它的什麼?

4.今天來到我們班,非常開心,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了,你們看——

?點選課件“節奏音樂”,兩隻在飛舞。〕學生隨音樂自由律動。

5.飛來飛去的在幹嗎呀?(捕捉蚊子)〔點選課件"蜻蜓",出現捕蚊子的動畫。〕

6.看到忙著捕蚊子,你想對說什麼?

過渡語:真是捕蚊的小英雄!幫我們捉了這麼多害蟲。它對我們人類有益,應該稱它為益蟲。讓我們送一首歌來感謝吧!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的喜愛,為歌曲的教學埋好情感的伏筆。以送歌的方式讓學生參與聆聽歌曲的教學活動中顯得親切自然。】

四、聆聽歌曲。

1.聽第一遍:按節奏擺頭拍手、張開雙手學飛等簡單律動。〔完畢課件點選"返回"〕

2.聽第二遍:真好聽!老師聽了還想聽呢。讓我們指著歌詞再來聽一遍吧。

?揭示歌詞條〕師按旋律走向一格格指著歌詞,突出強拍處。

?設計意圖:歌詞條的設計很新穎美觀,強拍處底色用深藍色,弱拍處用淡黃色。歌詞的走向按旋律高低起伏,似乎是在飛舞。給學生帶來一種視覺上的旋律美感。】

過渡語:聽了我們送給它的歌,心裡很高興。它剛才悄悄地跟我說它更希望聽小朋友們親自唱給它聽,那就讓我們先來學會這首歌,等會唱給聽吧。

?設計意圖:這樣的過渡語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歌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歌曲的學習中,使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

五、學唱歌曲。

1.按節奏讀歌詞。

師指著歌詞條領生讀,注意讀準"不吃菜"中的"不吃"要連起來讀。"捕""益"都是生字要讀準字音。如讀得不好,可以再跟著課件中的小朋友一起伴樂讀。

2.唱歌詞。

⑴跟琴輕唱,唱出三拍子節奏特點。

⑵歌曲處理:的翅膀又輕又薄,飛的時候那麼輕巧優美。這首歌詞就像在翩翩起舞一樣,我們要唱出這種感覺。(邊說邊在歌詞條開頭貼上的圖片)

3.打擊樂伴奏。

小朋友唱得真好聽!如果再配上打擊樂伴奏,一定會更好聽!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件打擊樂器,它叫碰鈴。

⑴師演示打擊方法。

⑵指名四人上臺伴奏,其餘生邊唱邊徒手做打擊狀。

六、歌曲表演。

(一)學飛。

1.小朋友,你們知道經常在什麼地方飛舞嗎?它是怎樣飛的?

有的時候喜歡在草地上低低地飛,有的時候喜歡在天空中自由地高飛,還有的時候,它喜歡在池塘裡小河邊上側著身體斜飛,這時它的翅膀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可調皮了!有個成語就叫做“蜻蜓點水”。

2.一起跟著音樂邊唱邊在老師的帶領下圍著教室學蜻蜓高飛、低飛、側飛。

(二)情景表演。

1.創設情景、激發熱情:每年夏天,當池塘裡的荷花開放的時候,也是蚊子最多的時候,這時,們可就有的忙了。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荷葉和荷花,以及、小蚊子的頭飾,想請小朋友上來表演在荷葉叢中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

2.導演創意:在表演之前,請小朋友都來當一回導演,想想可以怎樣來表演,我們先來討論一下。

3.進行表演。下面的同學演唱。

4.評議,再另請學生表演,取長補短。

?設計意圖:儘可能營造一種逼真的學習情景,組織學生通過合作對歌曲進行二度創作來再現歌曲形象。“情以物遷,辭以情發”。此時,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態語言、聲音表現水乳交融,學生跟著錄音一起表演,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教師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表現空間,使學生的創造性得到發揮,喚起他們的表現欲和創造欲,極好地調動了學習的興趣,獲得了音樂的審美愉悅。】

七、拓展延伸。

這節課我們用歌聲和優美的舞姿讚美老。大自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昆蟲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也是益蟲。你知道的還有哪些?你也能編一首歌來唱唱它們嗎?

如:小蜜蜂,是益蟲,飛到西來飛到東。不吃糧食不吃菜,釀造花蜜它最懂。

小蝴蝶,是益蟲,飛到西來飛到東。不吃糧食不吃菜,傳播花粉立大功!

小瓢蟲,是益蟲,飛到西來飛到東。不吃糧食不吃菜,專捉蚜蟲是英雄。

......

?設計意圖:教科書越來越不可能成為唯一的課程資源,從課內延伸至課外,給學生更廣闊的空間。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也使學生更加關注生活、留意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事物。】

八、課堂小結,滲透情感教育。

小朋友編了這麼多首益蟲的歌,真讓老師佩服!聽了他們編的這些歌曲,你們有什麼話想說的嗎?(對益蟲說,對其他小朋友說,對不愛護益蟲的人們說......)

對啊,這些益蟲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愛護它們,讓大自然中有更多的昆蟲在天空翩翩起舞、愉快歌唱!

下面我們學輕輕地飛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快樂吧。

?設計意圖:音樂教學是聲音的藝術、更是情感的藝術。情感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覺間的滲透,是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此時,學生帶著美好的心情離開教室,課已完,情未盡。】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讓學生走進音樂,讓音樂走入學生生活。首先,注重以審美為核心,給學生營造視覺美、聽覺美、肢體美,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其次,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出發,創設一種寬鬆和諧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用富有童趣的親切的教學語言進行教學。真正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學生的合作伙伴參與其中。第三,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通過音樂實踐活動,產生對音樂的強烈興趣與愛好。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的能力。

但由於第一次接觸一年級的小朋友,對學生的性格特點不是很熟悉,所以在表演歌曲這環節沒有充分考慮到他們的活潑好動和參與表演的高漲熱情,以至於圍著我爭著要頭飾表演。在圍著教室學飛時也出現小小的喧鬧。沒有注意很好地聆聽音樂,表現出蜻蜓優美飛舞的三拍子節奏特點。歌曲的難點“不吃菜”這句,也有個別學生總是受定勢影響,把“不”唱兩拍,把“吃”唱一拍。在這一點上主要是沒有很好的把握歌曲難點,也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手段來進一步解決這個難點。比如可以在發頭飾指名錶演時,利用學生人人想表演這一熱情,讓學生唱準這一句,看誰唱得準確誰表演得好,誰就有機會上臺表演,學生一定會很注意地去聆聽,不僅解決了難點,也使學生對有幸被叫到表演的同學心服口服,不至於造成爭搶的局面。

教學真是一門藝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摸索,並根據學生的特點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使我們的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通過我們的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審美的愉悅,享受音樂帶給他們的感動。讓音樂更好地走進學生的心靈,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好的一部分。

2004.12.15

紅蜻蜓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閱讀中瞭解詞語的意思,積累詞語,豐富語言。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寓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增強勞動意識,培養從小熱愛勞動的情感。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語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熱愛勞動的能力。

教學難點:結合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感情,感悟寓意。

二、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獲取知識。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從分發會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教師指導。圍繞重點語句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思考,學會讀書。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引導學生以讀為本,做到充分朗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來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四、說教學媒體的運用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運用了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制作了一些課件。這樣做有以下優點:

1、符合教學內容的需求。

2、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3、使學生更直觀的瞭解知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五、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否安排的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式:

(一)看圖說話 ,匯入新課。

首先我出示幾幅寓言故事的圖片,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字並匯入《蜻蜓和螞蟻》第二課時教學。出示蜻蜓和螞蟻的頭飾,告訴學生我把整個教學過程設計成過關形式,誰表現的好,誰就得到它。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複習生字,掃清障礙。

主要是檢查第一課時學生對本課字詞的掌握情況.通過認讀詞語,加強對詞語的理解,也為下一環節理解課文掃清了障礙。認讀詞語結束後,出示其中的詞語“逛來逛去”理解詞義,說一說幾個這樣形式的詞語,並藉機匯入下一環節,課文中說的是誰在逛來逛去呢?請同學們開啟書找一找。

(三)學習課文,理解寓意。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主要是分以下幾步來完成:

第一步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通過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找出蜻蜓在夏日裡逛來逛去都在幹什麼,讓學生結合圖片體會到它當時的悠閒。然後理解詞語“轉瞬|”讓學生體會時間稍縱即逝,蜻蜓的這種好日子很快就會過去,當冬天來臨時,縱情享樂的蜻蜓姑娘周圍的處境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由此匯入第二步,學習第二自然段,學生輕聲讀課文,找出蜻蜓周圍的環境,用一個詞語概括(荒涼)學生理解詞語,教師出示荒涼的圖片,目的是為喧染蜻蜓所處的惡劣環境,找出這一段的重點句子進行理解,“是啊 肚子餓的時候, 唱歌會有什麼樂趣!” 學生反覆朗讀,瞭解到當時的蜻蜓真是飢寒交迫,接著讓學生想象此時他內心是怎樣的?可以用難過、悲傷、痛苦等詞語來形容,然後讓學生找找書中用了哪些詞語來形容,找到(愁眉苦臉、嘀嘀咕咕)激發學生結合第一自然段,想象蜻蜓嘀嘀咕咕說些什麼呢?這樣設計更加形象體現冬夏兩個季節的不同,給蜻蜓帶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

第三步學習3---7自然段,教師首先出示課文插圖,問學生:處在飢寒交迫中的蜻蜓來到誰的面前,他會說些什麼?學生看圖說話,不僅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還發展學生的想象力。看完圖以後學生讀課文看看課文裡是怎樣寫的呢。這幾個自然段主要是蜻蜓和螞蟻的對話,是揭示寓意的重要部分,所以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朗讀上,並且通過多種朗讀方式,為學生搭建朗讀的平臺,教師做好朗讀指導,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如蜻蜓為了求生是怎樣對螞蟻說的,應讀出懇求的語氣,螞蟻是怎樣回答的,他的回答主要是為了教育蜻蜓,所以應該讀出螞蟻真誠告誡的語氣。學生掌握朗讀方法之後,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可以同桌互換角色讀,小組之間 互換角色,男生和女生互換角色,老師和學生互換角色。總之,通過多重方法朗讀,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實現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而且在思想上達到共鳴。在此基礎上可以理解重點句子。先出示句子“ 在我們軟綿綿的青草窩上,唱歌呀,遊戲呀,一刻鐘接著一刻鐘的,玩得頭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勞動呀?”理解詞語“軟綿綿”把“哪有工夫想到勞動呀”這句換改為陳述句,用“因為--所以”一組關聯詞連線起來,體會蜻蜓此時明白了自己所犯的錯誤,不勞動者不得食,在美妙的夏季,一心縱情享樂的她,只有在寒風呼嘯,飢餓難耐的冬天才能明白這個道理。組織學生討論:螞蟻在冬天為什麼生活的這麼好?通過結合上下文討論得出,因為螞蟻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所以在任何時候都會衣食無憂,過著充實安定的生活。以上幾個問題弄懂之後,老師階級總結:人也是一樣,不能只貪圖享受,幻想不勞而獲。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不播種也就沒有收穫。教師板書 ,並揭示寓意。蜻蜓此時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打算怎樣做?讀一讀他說的話,那麼它能做到嗎?課文沒有說明 ,但是發揮想象結合寓意說一說,也就是第五個環節。

通過以上的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大優點:

1、在閱讀中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通過多種方式瞭解詞語意思,積累好詞佳句,運用詞語,豐富語言積累。這也是本課教學力求體現的重點。認真而紮實地教學生字和詞語,進行語言運用的訓練,是國小語文教學最基本的任務之一。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理解能力都很有限,更需要教師的指導。為避免生硬呆板的解釋,我採用抓住重點詞語,積累語言,培養語感,體驗情感的方法教學。在提倡感悟體驗的同時又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積累了詞語,感受語言文字的奇妙。例如積累疊詞“嘀嘀咕咕”,abac式詞“逛來逛去”,abb式詞“軟綿綿”,及“愁眉苦臉”等好詞。積累句式“哪有……呀?”,“難道……嗎?”教學中圍繞重點語句,訓練詞語的掌握與理解,重點句式練習說話,積累語言,鼓勵學生多積累,多運用,改變學生詞語貧乏的現象,為三年級的習作打好基礎。

2、抓住對話,讀懂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

在讀中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情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再讀中感悟寓意。

課文的三到七自然段主要是蜻蜓和螞蟻的對話,是揭示寓意的重要部分,所以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朗讀上,並且通過多種朗讀方式,為學生搭建朗讀的平臺,教師做好朗讀指導,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3、迴文朗讀,在情境中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角色扮演讀文,昇華情感。語文教學,不但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本篇課文重點部分小蜻蜓和小螞蟻的對話是分角色朗讀練習的好段落,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使孩子們身臨其境,去想象當時的情境,去體會小蜻蜓的心想,理解小螞蟻的話的寓意,讓孩子們在邊聽邊想中品賞課文,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分角色朗讀是為了讓孩子們在品味中昇華對文章的理解,感受到讀書的快樂,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閱讀的樂趣。

4、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課應當成為兒童創造力馳騁的廣闊天地。學生的想象力需要保護,創造力需要培養,這正是新課程所追求的。本課中,我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孩子想象小蜻蜓從夏天到冬天的變化畫面,體會小蜻蜓的心情,為讀文和理解寓意做鋪墊。續編故事,第二年,小蜻蜓會怎樣?又會遇到誰發生什麼事?讓學生大膽想象,訓練想象說話能力。最後送給文中兩個角色小蜻蜓和小螞蟻一句話,是對寓意的深化。這一開放性問題,再一次撥動了孩子們心靈的琴絃。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使他們的情感得到了昇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四)設計情境,理解感悟。

在此我設計了兩項內容:

第一項是小組內說一說蜻蜓姑娘打算明年也要為冬天的日子學會勞動了。他打算怎樣做,學生說一說表達自己的願望。

第二項進行課本劇表演,再現課文內容。通過創設情景,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愉悅的表演中,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做到讀中學,眼中悟,更加深刻理解勞動的重要性。

(五)總結評價,昇華主題。

讓學生說一說你喜歡故事中的那個人物?你明白了什麼?你打算以後怎樣做?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隨機出示幾條勞動格言,讓學生朗讀,一是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二是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因為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有了勞動的技能就等於擁有一筆巨大的財富,可以享用一生,在此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成為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六、板書設計

蜻蜓和螞蟻

蜻蜓圖片 螞蟻圖片

夏天 逛來逛去 辛勤勞動

冬天 愁眉苦臉 享受安樂

勞動才有收穫

紅蜻蜓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製作竹蜻蜓,訓練幼兒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竹籤、卡紙(畫有竹蜻蜓的葉片)、剪刀、飛機模型、風扇、橡筋、圖片(風車、排氣扇、輪船的驅動器)等。

活動過程

1、製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紙上的竹蜻蜓葉片,並用膠帶在中間纏一圈固定。

(2)將竹籤插在葉片中間,在竹籤穿入葉片的上下處,纏上膠帶以作固定。

2、解決的問題:怎樣做才能使竹蜻蜓飛起來?試一試,玩竹蜻蜓。

(1)倒置在地上,轉動竹籤使之旋轉,像玩陀螺一樣。

(2)用橡筋射出。

(3)搓動竹籤使之飛起。

3、想一想,為什麼有的竹蜻蜓飛不起來,而有的竹蜻蜓卻能飛起來?

(1)竹蜻蜓葉片翹翹的,就能飛起來。

(2)同伴的竹蜻蜓葉片是平的,就飛不起來。

4、試一試,讓竹蜻蜒飛起來。

(1)將竹蜻蜓葉片的傾斜方向一致。

(2)在旋轉葉片時,注意旋轉方向。

5、說一說我的發現。

(1)竹蜻蜓旋轉著飛起來了。

(2)竹蜻蜓能旋轉著向上飛,還能旋轉著向前飛。

(3)竹蜻蜓葉片傾斜方向一致,就能飛起來。

6、拓展應用。

(1)什麼東西能像竹蜻蜓一樣旋轉著上升或向前?

①直升機的螺旋槳。

②輪船的驅動器。

(2)生活中哪些東西像竹蜻蜓一樣有葉片也能旋轉卻不能飛?

①電扇。

②風車。

③換氣扇。

比一比,看誰的竹蜻蜓飛得高、飛得遠。幼兒分組進行遊戲比賽。

紅蜻蜓教案篇6

一、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藉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瞭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4、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善於提出不同見解的科學態度,查詢有關資料驗證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

二、教學時間:兩教時

三、教學準備:

1、認真朗讀課文,不理解的詞語圈圈劃劃,藉助詞典理解。

2、瞭解陶行知的其人其事。

3、理解蜻蜓的有關知識(特點、習性等)

四、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展示畫面,激趣引出課題

1、展示蜻蜓飛舞的畫面,師匯入

2、師:同學們,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靈是誰呢?(板書:蜻蜓)請你用一個詞形容一下這些小蜻蜓。(可愛的,美麗的)你們喜歡嗎?對呀,有個孩子叫翠貞,她就抓到了這樣一隻小蜻蜓,喜愛極了,愛不釋手,但最後卻把小蜻蜓放了。(板書:放飛蜻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

3、揭示課題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學思考: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劃劃圈圈。

(2)文中 共有幾個自然段,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語陶行知 慈愛 七嘴八舌 搶著說 蒼蠅 蚊子 飢餓 結構 複雜 翠貞 田埂 孑孓 掌握 平衡 撫摸保持 入神 成千上萬 一撅一撅

(2)指名學生讀,正音前鼻音:貞 蚊 後鼻音:埂 衡 蠅 搶翹舌音:舌 多種形式練讀、鞏固

(3)質疑,有哪些詞你不理解,討論後交流孑孓---蚊子的幼蟲。一撅一撅---一翹一翹的(動作演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爭著發表自己意見。陶行知---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請了解的學生說說,教師小結)。

(4)工有11個自然段

(5)講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勢利導和孩子們(談蜻蜓),使他們懂得蜻蜓是人類的朋友,並(放蜻蜓)的故事。

(6)按“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的順序寫(板書)

三、學習課文第一、三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陶行知見到了怎樣的情景?(“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區別“一個”和“一群”

2、齊讀第一段

3、指名讀第三段思考:這群孩子捉了幾隻蜻蜓?這隻蜻蜓當時在誰的手裡?只有翠貞一個孩子同意放飛蜻蜓嗎?(“紛紛”一詞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 放飛蜻蜓。) “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次,表現出了孩子怎樣的心情?(趕快放飛蜻蜓,迫不及待地心情)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四、激起懸念師: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隻蜻蜓,為什麼最後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迫不及待(指板書的課題)蜻蜓“放飛”掉(彩色粉筆加著重號)?陶行知究竟是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呢?我們將在下節課繼續討論。

四、複習生字,指導書寫

1、容易寫錯的字:(想一想,用哪些好辦法記住它)蚊 蠅(“蟲”字旁,皆屬昆蟲)餓(因為缺食,用“飠”字旁)槍 搶(比較後記憶,搶時要用手)夏 復(比較後記憶)舌(中間一橫在橫中線)慈(字要寫得緊湊,兩個“么”字靠攏)

2、完成習字冊

五、課後作業:繼續認真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知

1、出示詞語(多種形式朗讀,鞏固)陶行知 慈愛 七嘴八舌 搶著說 蒼蠅 蚊子 飢餓 結構 複雜 翠貞 田埂 孑孓 掌握 平衡 撫摸保持 入神 成千上萬 一撅一撅2、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脈絡(結合板書)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

3、談話匯入,學習新課陶行知究竟是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的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自主研究性學習(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開展)

(一)自由朗讀第二段

(二)討論:★孩子們為什麼樂意放飛蜻蜓?陶行知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怎麼說,怎麼做,找到句子讀一讀,理解)

1、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麼嗎?”(談話的態度和藹可親,做一做動作,指導朗讀並體會)

2、陶先生說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蒼蠅、蚊子、水利的孑孓,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先生不拿架子,尊重孩子。“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表揚翠貞說得對,徵求意見。)

3、陶行知從翠貞手裡取過蜻蜓,高高舉起,小心地翻過去,介紹蜻蜓的身體構造,用商量的口吻說:“把蜻蜓放了,好不好?”(先生富有耐心,講究民主,仔細講解)★孩子們聽了陶行知先生的談話,對蜻蜓瞭解了嗎?又是怎麼說,怎麼做的?知道蜻蜓是益蟲,會吃掉蒼蠅、蚊子、孑孓等害蟲。瞭解了蜻蜓的身體構造,尾巴能保持平衡、調整方向、飢餓的時候吃掉自己的尾巴,尾巴回再生。眼睛是複眼,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練讀孩子們說的話,學生交流,教師作適當補充)

(三)討論後交流

(四)教師小結

(五)分角色朗讀第二段三、理解深入,再次朗讀第三段

1、師:陶行知先生的一番話,孩子們樂意把蜻蜓放飛嗎?

2、引讀第三段,孩子們入神地聽著……(自己加上動作)

3、想象說話:孩子們目送著蜻蜓展翅飛翔,回怎麼說?小蜻蜓又會說什麼呢?(自由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演一演這個故事

五、總結全文

六、課外作業

1、完成練習冊

2、把你瞭解帶的蜻蜓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

3、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查閱相關資料驗證。

紅蜻蜓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

3、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及多維度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

稻田背景圖一張,木珠做成的蟲子一條,刀筆一隻,記錄卡一張,練習卡片若干

學具:

木珠做成的蟲子若干,記錄卡人手一份,刀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老師扮演蜻蜓媽媽,幼兒扮演蜻蜓寶寶

師:我是蜻蜓媽媽,你們都是我的蜻蜓寶寶,現在我要帶你們去稻田捉害蟲,好嗎?來,出發啦!(小蜻蜓音樂起,幼兒學教師做小蜻蜓飛的動作。)教師帶領幼兒進場後轉一圈坐在位置上。

2.無意間發現蟲子。

師:(出示稻田圖)呀,這塊稻田真漂亮,黃燦燦的稻子長的多好呀!

師:咦!這邊的稻子怎麼怎樣亂?(有蟲子)

師: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怎麼了,(出示隱藏在稻田裡的害蟲)原來是蟲子在搗亂。

3、認識蟲子。

師:這條蟲子長的怎麼樣?(長長的、有一個個圓圈、一節一節的……)

師:這條蟲子一節一節的,有幾節?用數字“幾”來表示?我們就叫它“六節蟲”。(教師出示數字“6”貼在黑板上)

師:“六節蟲”很厲害,大家想一想用什麼辦法來對付他們好呢?

幼兒討論回答。

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得辦法真多,現在媽媽就來教你們怎樣消滅“六節蟲”。

4、學習捕蟲本領。

師:(教師拿出滅蟲武器——刀)這是消滅“六節蟲”的專用武器,看我的。(教師用刀將蟲子一分為二)

師:我的刀砍在蟲子的那裡?把蟲子分成了幾段?(兩段)左邊有幾節?用數字幾來表示?右邊有幾節?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邊講邊出示數字)

師:這是我捉到的第一條“六節蟲”,現在我它把分成的兩段數字記錄下來,這樣別人一看就知道,我捉了一條蟲子。

師:“六節蟲”被我的刀砍在第一節分成兩段死掉了,還可以砍在蟲子的那裡,蟲子也會變成兩段死掉呢?

師小結:看來只要把“六節蟲”砍成兩段它就會死掉。小朋友要把每次捉到的蟲子怎麼砍的記錄下來,看誰砍的方法最多。

5、嘗試捉“六節蟲”

師:在後面的稻田裡還有許多的“六節蟲”,能幹的蜻蜓寶寶跟著媽媽一起去捉害蟲吧!

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師:寶寶們,回家啦!(組織幼兒坐回原來位置)

6、交流捉蟲經驗

師:寶寶們,你們都捉到蟲子了嗎?誰來告訴我,你是怎樣捉到的?

提問:

(1)你砍在第幾節?

(2)分成了幾和幾?

(3)6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兒講述教師演示,教師相應擺出“6”的分解式,重複的去掉。找出記錄方法——有序排列。

教師小結:6有5種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

7、遊戲《給蜻蜓寶寶送蟲子》

師:我收到昆蟲醫院的一封信,說有許多的蜻蜓寶寶生病了,正在住院,想請你們給生病的蜻蜓寶寶準備晚餐。你們願意嗎?

(1)一隻蜻蜓寶寶一天只能吃6只蟲子,早上已經吃了2只,晚餐還要吃幾隻蟲子?6可以分成2和幾?

8、結束

師:寶寶們今天學到了新本領真能幹,現在我們飛回去,休息一會兒吧!

標籤:紅蜻蜓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