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人際關係

職場中遠離身邊愛抱怨的人

01抱怨的人,在職場中不會混得太好

職場中遠離身邊愛抱怨的人

我身邊有個同事,工作十多年,依然沒有走到領導崗位。

我剛來的時候,以為他是不是得罪了領導,導致“官運不亨通”。

直到有一段時間,我們因某個專案而一起共事,這才明白,他沒當上領導是有原因的。

每每空閒的時候,他就會開始吐槽公司的各種制度和不公平。

“工作這麼多年了,工資基本上沒漲。”

“XX有什麼水平嗎,我和他同一年來的,他怎麼就混到部門經理了。”

“老闆這太不替員工考慮了,連中央都批判996了,他還總提倡我們加班。”

和他聊天,就一個話題——抱怨。

除了給我帶來一堆負能量,並不能讓我從聊天中收穫什麼。

因而專案結束之後,我很少再和他聊天。

知道他的話題,無非就像《祝福》裡的祥林嫂一般,

祥林嫂是一遍遍訴說自己的不幸,

他是一次次迸發出對工作、公司、社會的不滿。

02抱怨的人,工作不會太努力

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威廉·亞瑟·沃德(William Arthur Ward)寫道:

悲觀者埋怨颳風;樂觀者靜候風變;現實者調整風帆。

喜歡抱怨的人,他們看待事情總是從悲觀的角度出發,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他們對工作通常沒有太大的熱情,

“既然工作給不夠,我為什麼要賣力給公司幹活呢?”

這成了他們內心的想法。

喜歡抱怨的人,考慮的更多的是:

什麼時候能漲工資,

怎樣才能不加班,

如何才能少幹活。

他們沒有發心思放在工作上,因而普遍工作效率低,業務能力差。

喜歡抱怨的人,喜歡把注意力放在與工作無關的瑣碎事情上。

“XX今天又遲到了,一會看領導怎麼批她。”

“領導今天好像帶著火來上班,我們今天小心點。”

“今天的午餐還不錯,下次還去它家。”

03抱怨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以釋放負能量為快感?

羅賓·柯瓦斯基博士曾在 1996 年的《心理學報》上發表的文章中指出:

很多抱怨反映的都不是人們對某個事物或人的真實態度。

人們只不過是想藉由這種抱怨引匯出一定的人際反應。

而在職場中喜歡抱怨的人,他們的“人際反應”則是想推卸責任和引人羨慕。

“這老闆給的時間太少了。”潛臺詞是我做不完是有原因的。

“這公司給的工資太低了。”潛臺詞即按我的水平,本來應該可以拿更多的。

他們熱衷於這樣的吐槽,

卻不知道,噁心了別人,但並沒有爽了自己。

王小波說過“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而抱怨的來源,

對自己過高的心理評估與現實能力的不匹配。

才華撐不起野心的時候,情緒的宣洩。

04拒絕抱怨的策略

遠離身邊抱怨的人。

情緒是會傳染的,

長期和一個喜歡抱怨的人在一起,他能把負能量傳遞給你,對生活的各種不滿會影響到你。

久而久之,你也可能成為一個牢騷滿腹的人。

因此,遠離身邊抱怨的人,拒絕成為傾倒負能量的垃圾桶。

把關注點放在自身上。

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就會發現現實總是低於自己的期望。

就好像,你看到的是領導拿著高工資,自己卻熬夜加班拿著微薄的薪水。

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他人事情與自己何干,

先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這才是職場中自己該做的事。

提升自身的能力

抱怨來自於“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

實質是自己的能力配不上心理的預期。

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抱怨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自我的修煉上。

如同我想回復我同事一句“你抱怨有什麼用?要麼忍,要麼走。”

當你擁有隨時離開的能力,抱怨也就離開你。

標籤:職場 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