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活動策劃

課題實施方案

  課題實施方案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方案呢?以下本站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題實施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題實施方案

 

課題實施方案一

一. 課題的表述:

國小英語合作化教學的課堂模式探究

二. 課題涵義:

國小英語合作教學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本課題主要研究英語合作化教學的課堂模式,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會學、樂學,而且通過小組成員間相互協作,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可以使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個體和群體的交往中,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享,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都得到和諧發展。

三.課題提出的背景: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於20世紀初源於美國,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實質性的發展,在中國合作學習作為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已經被教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教學活動。合作學習就是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達到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又稱“小組學習”、“團隊學習”或“分享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它在改善課堂內的教學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和學會自主學習等方面實效顯著,是當代主流

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

四.研究目標:

1.建立民主科學的小組合作化教學的管理模式;

2.探究小組合作化教學的課堂模式;

3.建立科學的國小英語評價標準及實施辦法。

五.研究方法:

1、運用測驗法和比較研究法,對實驗班的學生情況進行前測和後測,比較驗證該教學法的實驗成效;

2、運用行動研究法,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均衡分組,並創設系統民主的小組管理模式;

3、運用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對實驗班的學生嘗試小組合作化教學模式;

4、運用觀察法和文獻研究法,創設科學系統的國小英語學生評價機制;

5、運用經驗總結法和比較研究法,總結形成該課題的研究性課題報告。

六.研究步驟:

1. 研究分組方法:

建立民主科學的小組合作化教學的管理模式。負責人:楊福穩。

2. 探究小組合作化教學的課堂模式:

研究具體的小組合作化教學步驟,形成較

成熟的教學案例。負責人:呂振紅。

3. 達成科學系統的國小英語評價機制:

2研究具體可行的評價標準及執行辦法,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的經驗總結。階段負責人:駱敏之。

七.成果形式:

1.研究分組方法,總結出具體成熟的經驗論文。

2.探究小組合作化教學的課堂模式,形成較成熟的教學案例。

3.研究具體可行的評價標準及執行辦法,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的經驗論文。

課題實施方案二

1.課題名稱: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研究

2.課題題目的提出:

2.1背景的研究:

英語是當今世界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也是聯合國的正式工作語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對外經濟的飛速發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英語教育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和加強。字母教育作為英語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國小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環節。字母教學看似簡單,然而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卻並不簡單。許多老師不能足夠重視國小英語的字母教學,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使得教學效果普遍不好,加之國小生初次接觸英語字母,往往與漢語拼音混為一談,出現了許多認讀和書寫方面的錯誤,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字母發音直接影響著學習單詞的發音,學生一旦形成錯誤的發音,就很難再糾正。因此,國小英語教師一定要採用合適的教學策略,重視字母教學,為學生終身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2課題研究現狀及理論依據:

美國語言學家懷特.鮑林傑(Dwight Bolinger)的《語言要略》(Aspects of Language)介紹了母語為英語的人如何從嬰兒階段開始學習語言以及學會字母的不同發音,奠定了他們以後學習運用語言的基礎。我國很多學者也在英語字母教學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浙江省國小英語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要規範標書,注意大小寫筆順、筆畫和標點符號的示範,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

我國《英語課程標準》也明確要求學生:“能正確書寫英語字母和單詞”, “能正確讀出26個英文字母”。《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必須重視字母教學,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學會記憶英語單詞,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聽、說、讀、寫能力起著重要作用”。國小英語課程教學對字母教學要達到兩個目標:第一,讓學生對英語的初步學習產生興趣;第二,讓學生在字母發音和書寫上有很大提高。

2.3實用價值和研究意義

通過研究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找到一條指導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從一開始接觸英語,就掌握英語學習的正確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興趣,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能力,並培養學生主動思維和探索能力,最終使學生能夠正確書寫和拼讀26個字母,並養成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為孩子們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良好而紮實的基礎。讓孩子們別輸在英語學習的起跑線上!

3.課題設計:

3.1研究內容

本課題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研究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

3.1.1.字母的讀音教學法:我將主要通過分類記憶教學法(比如將26個字母按發音的不同,給他們分為七個家族,並編成朗朗上口的chant);遊戲或歌曲教學法(比如字母歌、What’s missing?遊戲、左鄰右舍遊戲等);卡片教學法;.肢體語言教學法;對比教學法;單詞或句型教學法等方面來研究這個問題。

3.1.2.字母的書寫教學法: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研究,字母筆順教學法(可以通過書空、描紅、臨摹等教學方式);字母格式教學法(通過一些有趣的口訣);謎語或增減筆畫教學法;遊戲和小組比賽教學法;對比教學法(書寫體和印刷體之間的區別;漢語拼音和英語字母之間的區別);多媒體教學法(通過動漫讓學生仔細觀察字母的寫法,什麼地方起筆、什麼地方收筆、總共幾筆寫成、各佔哪幾格、是否頂格、寬窄比例、傾斜度)等方面來研究

3.1.3.字母的運用教學法: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遇到的字母,比如:跟媽媽去商場,看到衣服上的字母L、S、_L代表什麼意思?跟著爸爸去停車場,看到字母P是什麼意思?各種貴賓卡上的VIP字母代表什麼意思?電器上的字母ON、OFF又是什麼意思?現在人們經常流行的一句口頭禪“咱倆PK一下”,又是什麼意思?等等,生活中處處可見字母,將這些字母收集整理在筆記本上,然後在課堂上彙報交流,比比看誰收集整理的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3.2研究目標

學生能夠規範、正確書寫26個英語字母,正確拼讀26個字母的發音,並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為今後英語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3.3研究方法

3.3.1實踐與研究並行法:本課題以實踐活動為主要內容,通過各個具體案例研究對比,配合其他方法,撰寫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

3.3.2文獻研究法:採用文獻檢索手段,蒐集相關的報刊,書籍等資料。結合字母教學的實際情況,發現不足,提出策略。利用知網等網路資源瞭解本課題的現狀,對於以前先進的研究理念及時的借鑑和學習。

3.3.3實驗研究法:利用班級作為實驗研究物件,在取得一定有用的經驗後,將此方法在全校英語教學中推廣。

3.3.4課堂觀察法:深入班級和學生個體,對學生現狀進行觀察,找準問題所在,並結合教學結果進行分析。

3.3.5問卷調查法:通過對本年級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問卷調查,找到問題所在,進一步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案。

3.3.6訪談法:通過對本年級學生逐個進行訪談,瞭解他們的困惑所在,結合本課題研究目標,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

3.4研究物件:

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我校三年級(一)班和三年級(二)班的全體學生進行研究。

4.研究過程:

4.1準備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及內容,蒐集整理各種相關文獻資料,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4.2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

進一步修改並完善課題研究方案,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同時將字母高效趣味教學法應用於具體的英語課堂教學之中,並針對課堂教學效果,查詢既定目標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距,修正方案,然後進行反覆實施;

4.3總結階段:20xx年6月

總結研究工作,進行論文初稿寫作、修改論文和發表論文,並做好結題驗收工作。

5.預期呈現:

5.1每月的活動安排、活動材料和研究總結(包括研究心得、研究課例、研究論文等)

5.2研究報告:彙總《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研究》的報告。

5.3撰寫論文:完成本課題相關的教學論文。

課題實施方案三

作文教學難,這是不爭的事實。難在何處?語文教師用一大堆理論與模式來指導學生寫作,這本身就有問題。作文是學生張揚個性、舒展心靈、表達思緒的過程,但是教師指導的缺場勢必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將原本屬於學生的權利歸還給學生,這本來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把教師應有的權利(抑或說是責任)也一併交給學生,這就值得商榷了。針對以上的具體情況,我們重點進行了作文自評方法的實驗和研究。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作文教學一直是令語文教師傷透腦筋的難題。傳統做法是教師對學生的作文從字、詞、句到立意、構思、選材等諸多方面逐一精批細改,然後寫出評語,再給出等級或打出分數。學生拿到被教師修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後,一般看一看分數後,就將作文字丟在一旁。至於老師為什麼要這樣批改,自己在這次作文評改中有哪些收穫,就不再研究無人問津了。

“精批細改”的方法的確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作文評改成了貫徹教師寫作意圖的過程,學生則變成了被動接受的容器。學生自己修改習作的積極性逐漸消失,創造性自然泯滅。久而久之,教師越改越累,越改越煩,而學生卻養成依賴、怠惰的習慣。既然語文教師不辭辛苦,學生又何必搜腸刮肚、絞盡腦汁?作文修改事實上已經名存實亡。學生作文模式化、臉譜化也就不足為奇了。如何有效的改變這一現狀,使學生積極、樂觀的投入到作文評改中來,這是語文教師必須直面的一個問題。

二、課題實施目的

“文章不厭百回改”。當學生寫完作文初稿以後,教師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觀,而應該“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即培養學生自評自改和互評互改的習慣,提高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因此我提出了讓學生自己評改自己的作文。這就是作文自評方法,所謂作文自評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評改作文,在老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通過借鑑優秀作品,感知自己的習作並進行比較。通過對內容、結構、寫法等分析,找出關鍵問題加以修正,再從字、詞、句、段、修辭等方面逐步進行修改,使習作成為一篇合格作品的作文評改方法。

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參與到作文評改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在作文評改過程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找出作文中的問題,準確修改,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體現。本方法重視“評”──“逐條評”“綜合評”“說一說”等,在會評的前提下去改,使“改”的目的更明確,“改”的行動更自覺。因此評是改的前提,改是評的歸宿。

三、課題研究方法

作文自評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的活動,重在實踐,因此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通過作文指導、修改的反覆實踐,發現規律,查詢不足,總結經驗,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四、具體做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在作文評改時,教師精心準備,採取“簡要總評-逐條引評-綜合評價-自己修改-互改交流-編輯成集”這幾個環節進行。

(一)簡要總評

這一環節的目的是:通過教師對全班作文的簡要總評和提示,使學生明確評改重點,集中注意力,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評改。

方法、步驟如下:(1)出示“作文目標”,引導學生回顧本次作文要求,使學生迅速進入作文情境。(2)教師簡要評價初稿,指明優劣所在。這一步就要提醒學生:他們的作文可能在這些方面出現了問題。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這些方面,下面的評改也就有的放矢了。

(二)逐條引評

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其目的是: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本次作文各方面的要求,發現自己作文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學會評改的具體步驟和方法。

這一環節的步驟和方法如下:依據“作文目標”各條排列的先後順序,對重點條目(“簡要總評”時指出存在問題的條目)逐條進行討論,引導學生逐條評價自己的作文。這個環節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逐條評價。讓學生一下子就找出自己作文各方面的問題,是很難做到的。因此,必須引導學生一個方面一個方面地去評價自己的作文,將問題各個擊破。例如評價“條理”是否清楚時,就暫不牽扯其他方面的問題,等評價完了“條理”後,再評價其他方面。

2.要依據“作文目標”的順序評。“作文目標”各條排列的先後順序,基本反映了作文的程式,也是評改作文應遵循的順序。依據“作文目標”順序評改,有利於學生掌握評改方法,形成評改能力。例如,對前例作文易出現問題的幾個方面,應按“選材→條理→兒童語言”這樣的順序去評改。

3.評價每一方面時,遵循從“評他”到“評己”,從模仿到獨創等規律。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讓學生回顧這一方面的要求。

(2)列舉正、反例子(包括“病例文”),讓學生比較評價,並對反面例子(包括“病例文”)進行修改,使學生明確怎樣符合要求、怎樣不符合要求和怎樣修改。對“病例文”的評價,可在出示的大“作文目標”本條後面打上相應的符號(如符合本條要求打“√”,不符合本條要求打“×”等),以防“綜合評價”時忘記對本條的評價。

(3)教師指出學生本次習作中這一方面出現的各類問題,提醒學生“對號入座”,檢查自己的作文,讓學生說一說這方面做得怎樣,並提醒學生也在自己的“作文目標”本條後面打上相應符號。例如評價“選材”這一方面時,可按以下步驟進行:①引導學生回顧兒童生活,找出自己最精彩的片段進行交流。②回顧課文《心聲》選材的特點;出示一些學生習作中選材成功或不成功的片斷及“病例文”,讓學生比較分析並討論修改。③教師概括指出學生本次習作中沒注意選材的各種表現,提醒學生對照檢查自己的作文,讓他們說一說是否注意了選材,並作上記號。這樣,學生就真正知道自己的作文在這一方面做得怎樣;如果有問題,也就知道怎樣修改了。

(三)綜合評價

這一環節的目的是:使學生從整體上清楚自己作文的優缺點,以便以整體著眼,改好寫得不足的部分;學習評價作文的方法,提高評價能力。步驟和方法是:

1.指導學生綜合評價未修改前的“病例文”。要求學生先說優點,再說缺點,優、缺點都要按照“作文目標”的順序說,使學生學會綜合評價的方法。

2.讓學生運用綜合評價“病例文”的方法,將“逐條評價”自己作文的情況綜合起來,作出“綜合評價”;讓學生說一說,教師再給以指導。這樣,學生從整體上清楚了自己作文的得失,也就能全面而有重點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了。

(四)自己修改

這一環節的目的是:學生通過自我修改的實踐,改正作文中的問題,掌握修改的方法,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方法是:提醒學生依據“作文目標”的順序,逐條修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對“差生”給以具體指導。

(五)互改交流

這一環節的目的是:使學生相互啟發,相互借鑑,相互促進,激發興趣。

步驟和方法是:1.互改。讓學生同桌,或小組內,或自願結對子交換評改。2.交流。讓學生談一下修改情況──怎樣修改的和為什麼這樣改。

當然,學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教師還要因材施教,使學生人人過關,個個進步。這就需要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況,對自評自改後仍有問題的作文,還應進行必要的“師評”指點,並要求在“師評”指點後再進行自改或互改等,直至人人“過關”。

(六)編輯成集

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髮現自己寫作的閃光點,培養自信心,激勵上進,在編輯優秀作品集的過程中培養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步驟和方法是:1.精選自己作文中的精彩詞語(寫出句子在該詞語下面加著重號)、句子和段落。2.精選他人作文中的精彩詞語(寫出句子在該詞語下面加著重號)、句子和段落。3.從全班學生的作品中精選優秀作文。4.將上述精選內容抄寫或列印在活頁紙上。5.班級分成幾個寫作小組,輪流為每次作文精選的內容寫前言、編目錄、編頁、補白、插圖。6.編輯成冊,全班交流,存檔。

五、課題實施步驟

為確保課題順利實施,特安排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階段(20xx.10~20xx.12):準備學習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任務是寫出實施方案,蒐集有關作文評改方面的資料。實施方案要本著切實可行的原則制定,突出實用性。

第二階段(20xx.1~20xx.12):研究實施階段。這個階段的工作最重要,需要蒐集整理第一手資料。選取優秀的文章作為典範,從詞、句、結構、寫法、詳略、修辭等方面進行研究和評改,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將作文教學滲透到教學中去,發揮課堂練筆的優勢訓練學生寫作。在作文自評過程中,總結經驗,寫出階段性總結及論文。

第三階段(20xx.1~20xx.6):經驗總結階段:將實踐的具體情況寫成文字材料,上升到理論高度。將課題實施的過程中的第一手資料進行歸檔整理。

六、預期目標

1.總結作文自評的得失,寫出作文自評法的研究論文或研究報告。

2.徵集作文評改經驗的教學論文,編輯內部交流學習的資料。

3.構建國中作文評改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傳統作文評改方法。力爭使成果在較大範圍內推廣。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實施作文自評法,可以貼近學生實際,使他們敢於動筆,易於表達,勤於修改,樂於交流。在參與作文批改的過程中悟得方法,習得真知,獲得樂趣,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

課題實施方案四

為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大力推進新課改的程序,致力促進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提升,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建設學習、科研型學校,立足學校實際,決定在教師中廣泛開展校本小課題研究活動,並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意義

1.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

隨著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深入,新問題不斷湧現,教師心中的困惑也不斷增多.校本小課題研究無疑順應了課程改革推進的需要,將課改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以課題化的形式呈現並予以探討實踐。通過針對性強、具體而又可操作性的小課題研究實踐,達到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變革教與學的方式,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實施的目的。

2.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校本小課題研究的課題來源於教育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或制約各學科教學質量效果提高的難題,來源於教育教學實際,是從教情、學情、校情出發,由教師個人或教研組教師共同確立、研究的,研究成果直接作用於教育教學實踐的應用性課題,利於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科課題的研究有了較強的生命力和研究價值。同時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對提高教師研究能力和專業水平,促進教師成長具有較大的作用。

二、校本小課題的概念內涵

校本小課題研究是一種紮根於實踐、紮根於學校、紮根於教師的研究.它成活的“土壤”是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是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與教師的專業發展緊密相關,具有鮮明的“本校化”特徵。

校本小課題研究就是從自己開始,從自己的課堂和教育教學實踐開始,以敏銳理性的眼光發現需要解決的制約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和學生髮展成長的問題,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

三、開展小課題研究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步驟

(一)總體思路

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成長就是成果”的教育科研新理念,按照“小步子、低臺階、快節奏、求實效”的原則,有計劃、有秩序的認真紮實開展小課題研究。開展小課題研究活動要納入學校教育科研工作之中,與實施精細化管理結合起來,與新課程教學實踐結合起來,與學科教學改革結合起來。通過小課題研究的提出與實施,不斷推動教育科研為學校的教育改革與發展服務,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從而形成“本土化行動、低重心運轉、小步子發展、實效性評價”的教育科研工作新思路、新途徑。

1.本土化行動.強調課題研究立足本校、本班,通過最大限度地整合教育資源,制定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紮紮實實開展研究,全力解決本校、本班的教育、教學實際問題。

2.低重心運轉.降低教育科研工作重心,倡導以教研組、備課組為依託,以教師個人為主體,選擇教育教學實踐中最實際、最迫切和最突出的問題開展行動研究。

3.小步子發展.每一學年為一個週期,學年初確定研究課題,校內申報立項;通過一個週期的研究實踐,基本能夠完成課題實驗,解決所確立的研究解決的問題,學年末彙總整理並進行結題鑑定.以達到“小步子、快節奏、高效益”的目的。

4.實效性評價。從過程性資料、終結性成果和實質性效果三個方面對各個小課題研究情況進行評定;過程性資料指課題研究過程中積累的第一手資料;終結性成果指發表或獲獎的論文、經驗總結、研究報告以及會議交流的典型材料等;實質性效果指課題研究對教育教學改進提高和自身專業發展的實際效果和作用。

(二)基本原則

1.小步子.因為是小課題,就更有能力和精力去做.我們倡導“小題大做”,“小題”就是研究的問題要“小”:切入點小,範圍小,內容單一、具體,以此來逐一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大做”就是要以科研的方式進行基於真實情境的問題研究,把一些相關、相近的重要問題 “串連”起來,將問題轉化為課題,在研究中講究科學、探索規律、提升經驗。

2.低臺階.是指課題的難度要低,通過個人的力量和備課組的協作能夠解決。

3.快節奏.因為課題小,問題具體,我們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堅持半年至一年每人解決一兩個小課題,通過三、五年的努力,就能有效地解決教育教學中的許多問題,成果共享,就能有效地促進教育行為的改進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4.求實效.問題要實,措施要實,效果要實.在研究中,要緊密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研究管理、研究教學、研究學生,研究一切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特別是要突出課堂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堅持課題到課堂教學中去選,研究到課堂教學中去做,答案到課堂教學中去找,成果到課堂教學中去用。

(三)基本步驟

1.確定課題.根據自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和困惑,查閱、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認真分析篩選,確定富有意義、帶有較普遍性的問題作為研究題目,以學科備課組或個人為單位,確定一個小課題進行研究。

2.制定方案.在調查分析論證的基礎上,每個備課組或個人要制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一式兩份,上交教導處一份),確定研究的'課題內容,闡明所解決的問題和預期達成的目標,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驟和參與成員,明細課題研究所採取的主要措施等。

3.組織實施.依擬定的《小課題實施方案》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研究實踐.學校將加強理論學習和培訓,加強課題研究的引領和指導,通過理論自修、專家引領、主題研討、教學觀摩等形式,積極落實課題研究各項工作。

4.總結反思.在課題研究後期及時收集過程性研究資料進行建檔,整理研究成果,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全面總結課題研究的得失,並反思得失的成因。

5.成果評定.由學校組織結題。

四、小課題研究的組織與實施

1.統一思想認識。

開展小課題研究符合當前廣為開展的校本研究趨勢要求,符合教師的實際科研能力水平,符合我校教育教學的實際,要求全體教師務必要統一對開展小課題研究重要意義的認識,按照本《方案》要求,認真篩選課題,精心組織實施,切實在全校形成一個“全員參與,個個嘗試,人人研究”的良好局面,切實走一條“學習——研究——實踐——提升——再實踐”相結合的專業發展路子和“自我發現——自我反思——自我(合作)解決”的小課題研究探索途徑。

2.加強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小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組 長:宋世剛

副組長:

成 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地點教導處), 教導處成員負責日常工作。

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小課題研究的領導、指導、實施和評審等工作,制定小課題研究的組織、實施、評定、表彰獎勵等,建立有效的執行激勵機制。學校將把小課題研究開展情況列為對教研組評價和教科研先進個人評選的重要內容,確保研究的紮實有效開展。

3.加強對研究骨幹和實驗教師的培訓。分層對教研組組長、備課組長和全體教師進行專題培訓,介紹與小課題研究有關的教育理論、教改經驗和研究成果,講述小課題研究的初步構想,讓各教研組長明確小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和作用。發揮教研組長的帶動輻射作用,以增強全體教師研究小課題的責任意識,激發教師小課題研究的興趣和慾望,掌握基本的研究策略和方式方法.並組織同年級教師認真分析本組、本學科中帶有共性的熱點、難點問題,為最終確定研究內容做好準備。小課題確立後,共同擬定整個研究活動計劃 , 形成具體完整的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大致包括 :課題名稱、參加成員、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具體的實施步驟 ( 研究進度計劃 )和採取的主要措施等。

4.建立小課題研究例會制度.小課題研究就是要解決教師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問題,它有別於專家層面上的課題研究。小課題研究有著其特有的靈活性,需要定期不定期的對其進行動態修改和論證。為了使小課題的選定更科學,研究的目的更明確,方法更易於操作,每月分別組織召開小課題研究討論會。針對課題組成員提出的具體問題、研究方法、具體的實施步驟等方面,進行討論,自由開放地各抒己見,把專業切磋、經驗分享、互助合作、思想碰撞、資訊交流真正做出來,使一個個問題更加明朗,使研究的思路更加清晰,從而為下一階段的小課題研究掃清疑惑,保證課題的正常開展。

5.開展小課題研究評比競賽活動.要把課堂教學作為實施小課題研究的主渠道,積極開展以上課、說課、評課為基本形式的課堂教學競賽活動。1是開展上展示課活動。要求每學期各備課組要推選一人上體現小課題研究成效的展示課。2是開展說課競賽活動。由執教教師緊扣所選定的小課題向評審小組從教材分析、教學流程、教法設計、學法指導四個方面闡述自己的設計意圖,接受評審小組評價和質疑.3是開展聽評課活動。要求執教教師緊扣小課題研究內容,對所執教的研究課從教學流程、教法選擇、學法指導、小課題實

施策略、目標達成情況等方面進行自評、他評,肯定優點,找出不足,明確今後的努力方向。四是開展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育案例、教學設計等不同系列的小課題研究成果評比活動,引導教師研教結合,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6.切實搞好成果鑑定.為了驗證小課題的研究方法是否得當,研究過程是否科學,研究的問題是否解決和有效,到學期或學年結束時,教師要進行全面的總結,形成書面材料,課題領導小組將對各教研組實驗教師研究情況和程序進行考核,推出具有推廣價值的經驗,並結集編印。

五、研究預期成果

1.提交校本小課題研究工作小結一份。

2.每學年提交一定數量的有代表性、有一定學習借鑑價值的研究論文和案例專輯,總結出具有指導性和推廣價值的經驗。

3.建立小課題研究的長效機制並通過一段時間的小課題研究探索,培養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科研型”教師和“骨幹教師”。

4.收集整理我校小課題研究成果系列材料。

5.促進學生學習習慣、學習品質、學習成績、思想品德等方面有較大的進步和提高

六、保障措施

在保障常規教研正常開展的基礎上,學校劃撥專門經費,提供專項支援。

課題實施方案五

一、課題的提出

近幾年來,許多學校都將讀書活動放在了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廣大教師也充分認識到了閱讀在孩子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審視當前學生的閱讀現狀卻不太令人樂觀,在大力呼籲讀書的同時,老師不知道該向孩子推薦什麼書,家長們不知道怎樣的書籍適合自己的孩子,孩子手中捧著的書則呈現或缺乏價值、或缺乏樂趣的狀態。

我們課題研究的價值在於從兒童的心理與能力出發,分年段地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閱讀質量與閱讀樂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適應力及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本課題研究的創新之處在於針對目前學生的閱讀現狀,提出了階梯性閱讀方式,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選擇適合的書籍,並通過閱讀指導課的形式,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有效地指導

二、理論假設

朱永新教授說過,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而童年的閱讀對於一個人的完美人格形成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兒童文學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意味著成長的伴侶,意味著心靈的雨露,意味著精神的家園,意味著美的存在,意味著笑的源泉,意味著第二個生命。

兒童文學是人類專門為兒童寫的,是兒童自己的“文學”,表現的是童心和童趣,使最適合兒童心靈的讀物,因而也是兒童最願意接受的。兒童文學讓人善良,兒童文學增添人審美的意趣,兒童文學會讓人孩子的心靈變得豐富敏銳,使他們具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童年階段的閱讀是審美情趣和美好人性的起點,兒童文學可能影響人的一生。

帶領孩子走進童書的世界,幫助孩子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書籍, 引領孩子在閱讀中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一個愛好,讓書籍成為孩子快樂的源泉。

三、研究目標和內容

1.研究目標

通過開展閱讀童書的活動,帶領孩子走進童書的世界,幫助孩子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書籍,引領孩子在閱讀中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一個愛好,讓書籍成為孩子快樂的源泉。

2.主要研究內容

(1)、研究閱讀當前優秀兒童讀物,尋找鑑別優秀作品,從兒童哲學、兒童心理與教育目的出發,思考特定的兒童“應當讀什麼”的問題。

(2)、選擇“共讀”童書,組織和開展班級讀書會,探索如何通過師生的共同討論,引領兒童在閱讀能力、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方面得到發展。

(3)、藉助家長與社會的力量,組織和開展親子共讀活動,研究親子共讀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課題研究意圖在於通過童書閱讀的研究與實踐,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進一步推進書香校園的建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研究中將採用分年段推薦、階梯性閱讀的方式開展閱讀活動。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收集有關童書閱讀的中外研究資料及他人成功的閱讀課、讀書會的案例,借鑑其成功之處,同時進行不斷揚棄,形成課題研究的基本理念。

2.行動研究法:實驗教師研讀童書,引領學生閱讀童書,以閱讀課為陣地,課內外想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改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標籤:實施方案 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