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如何做好一篇新聞策劃

觀後感7.27K

   新聞策劃,是近年來備受我國新聞界關注的熱門課題,也是在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新聞事業走向競爭,適者生存的必然結果。“新聞策劃”被新聞媒介認同始於1993年。其後,眾多媒體增強了策劃意識,推出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報道;
同時,理論界也湧現出了大量相關論文。到1996年“新聞策劃”這一概念漸成熱點,各種學術觀點迭出。所有媒體無一例外,均捲入“策劃”這一漩渦之中。  

如何做好一篇新聞策劃

在收視率、發行量決定一切的情況下,新聞策劃著實起了一箭雙鵰的效果,既滿足了受眾的知情權、新聞欲,又給媒體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宣傳效果。從中心工作報道的策劃、重大事件報道的策劃到熱點新聞報道的策劃、輿論監督報道的策劃直至通常情況下的策劃,可謂應有盡有。反映在版式安排上,則出現了大辦專版、特刊的熱潮。報紙分工走向細分化,分類新聞紛紛出籠,眾多報紙推出了諸如:社會新聞、體育新聞、財經新聞、娛樂新聞等專版。一些都市報更將社會新聞細分為:熱線新聞、民生新聞、警方新聞、都市新聞等更專的版面。各電視臺紛紛實行製片人制,各種型別與規模的策劃會成為行動的先導。一些知名專家、報人成為“搶手貨”,成為各媒體參與策劃的座上賓。
    此外,針對重大事件、重要節日推出的特刊在1999年更可謂是中國報業的一大亮點。廣州等幾家著名報紙《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等紛紛推出多達兩百版的“千禧年特刊”,開中國報界之先河。高招紛出的報業傳媒,通過新、奇、特的獨家策劃突顯於這個已絕少獨家新聞的時代,博得受眾的青睞。

新聞策劃的確為各大電視臺展示出一個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怎樣策劃?策劃什麼?決不是一件隨心所欲的事情。在策劃競爭的時代,第一輸家是滿足於自然競爭的媒體,第二輸家呢?就是策劃無力的媒體。
  (一)戰略策劃 1+1>2 

90年代的中國策劃熱中有個爭論不休的問題:點子算不算策劃?依筆者觀點,點子肯定算策劃,有點子總比沒點子強。哪怕是個很小的報道角度點子,也超越了自然競爭,它在策劃如何與眾不同。
  但點子僅僅是戰術策劃,追求的是某個區域性出奇制勝、脫穎而出,它只是策劃的初級階段。策劃的高階階段是戰略策劃。戰略的實質是整體性。是把各種有價值的活動整合起來,讓眾多活動互相補充去贏得競爭優勢。通俗地說,在整個活動範圍內,你做好這件事使你能把那件事做得更好,這就是戰略。
  戰略重於戰術,簡單地說,就是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重要。媒體的戰略策劃是對5個戰場統籌兼顧,著眼於它們的相互聯絡:以大筆投入獲取優質資訊;
以優質資訊吸引大批受眾;
以大批受眾換來充足廣告和投資;
以媒介的苦練內功來保證整個迴圈的高效運轉。儘管有五個戰場,但總攬全域性,統籌兼顧又突出重點,才能進入策劃競爭的高階階段:戰略策劃。在這裡,不是追求某個點子、某個戰場“金雞獨立”,而是追求各個點子的相互補充,各個戰場的協調配合,達到“1+1>2”式的整體優化。戰略的實質是整體性。
  反觀中國新聞界,不免覺得遺憾,只有少數媒體進入了整體的戰略策劃,絕大多數還只停留甚至滿足於點子的戰術策劃。靠某個點子或戰場的單兵突進,最終是走不遠的。
 (二)新聞策劃需要開放思維

新聞策劃,是指編採人員對新聞業務活動進行有創意的謀劃與設計,目的是更好地配置與運用新聞資源,使報道更具特色,取得更佳的社會效果。也就是說,它是新聞採編人員的思維創新過程。
從新聞從業人員的角度來看,新聞策劃需要從業人員開放思維,充分運用開放性思維,一方面要更多地把思維轉向於橫向、發散、超前樣式,另一方面要恰當地運用縱向、收斂、反饋思維。推出人無我有、人有我變、人變我新的獨家報道,出色的進行新聞策劃這一思維創新活動。  
橫向思維是擷取歷史的某一橫斷面展開比較。縱向思維與橫向思維都屬於比較思維,而縱向思維側重於從時間和歷史的角度思維。一般的報紙宣傳中,尤其是經濟宣傳,絕大多數稿件都是採用縱向思維模式,這樣很容易比較出成績,一部分新聞稿件自覺不自覺地成了“表揚稿”。而過多的寫“表揚稿”。橫向思維就可以彌補和克服縱向思維的侷限性,起到縱向思維所起不到的作用。它要求跳出自己的小圈子,把自己放到整個世界的聯絡中去比較,在同他人、他國的先進和落後的比較中,認識和衡量自己,從而找出自己發展的方向和措施。
  發散性思維是沿著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的思維方式。而收斂性思維則是以集中思維為特點,是人們長期從事某一類工作,解決某一類問題所形成的習慣性思維;
發散思維總是在思索還有什麼新的方面、新的方法,而收斂思維總是在考慮這一問題怎樣解決,解決問題的程式是什麼等等。艾豐同志1988年2月15日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用商品經濟眼光透視——評述1987年經濟形勢及價值規律的作用》一文,是一篇綜述一年經濟形勢的報道。一年的經濟形勢千頭萬緒、紛繁複雜,究竟哪些內容需要報道?理出頭緒,就需要收斂思維,最終選準用商品經濟的角度透視承包制,又從商品經濟的角度透視物價問題。他將全年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用了兩個謎團的說法,“一個是令人喜悅的玫瑰色的”,指承包制扭轉了企業虧損的趨勢;
“一個是令人擔憂的暗灰色的”,指物價指數上漲過高。把比較複雜的問題化成比較簡單的表述,把艱深的問題,變得通俗易懂,這篇稿件的策劃寫作過程,就很好地處理了發散與收斂思維的關係。面對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如果只重視發散思維,儘管可以爆發出許多思維創造的閃光,智慧的火花,而忽視收斂性思維,不能將閃光和火花集中起來,形成集中的思維力量,思維過程就會失去控制。相反,如果沒有多方向敏捷而靈活地思考問題,而只是沿著同一方向進行求同思維,就可能抑制思維的創造性,寫出的稿件可能成了“豆腐帳”,從而抹殺了形成新思想的智慧火花。
  超前思維是一種預測性思維,比較集中地體現出了人的思維能動性。人在行動前有行動計劃,在生產前有生產目標,在學習前有學習要求,在工作前有工作設想,這些就是超前思維的表現。新聞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是對那些已經發生的、正在發生的、或將要發生的事實的報道。也就是說,對將要發生事實的新聞報道的策劃,就離不開超前思維。
  在新聞策劃中,從業人員唯有運用開放的思維方式,才能更好地運用和配置新聞資源,策劃出更多、更好的新聞精品,取得更佳的宣傳效果。 
(三)新聞策劃要“趨利避害”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應根據新聞傳播的基本規律,依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味地為策劃而策劃。在理論和實踐上我們都要反對“唯策劃”論。
實際上策劃並不能濫用到新聞宣傳報道的一切方面。媒體最根本任務是傳遞資訊、引導輿論,而非策劃。這就表示,媒體的主業只能是忠實地反映客觀情況、引導大眾,而非策劃一切。而且“新聞是跑出來”的,不是“策劃”出來的,過多地策劃只能使新聞業步入歧途。
既然是策劃,就可能有人為因素,有虛假因素,甚至是大玩炒作。審視新聞策劃熱所帶來的利與弊,在實踐中堅持適度原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一方面要深刻領會黨和政府的政策精神,瞭解廣大群眾的所思所想,找準百姓生活急難點作文章,策劃出既有導向性,又有新聞性的大手筆和重頭戲。另一方面,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善於從“熱點”中找“冰點”,找準角度,切中事實本質,發揮出有獨家見解,令人耳目一新的獨家策劃來。
  目前媒體慣用的一味灌輸、輪番轟炸式的報道及人為地延遲或不予報道等手段,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早已蒼白無力。新聞策劃的巨大作用,也只有堅持科學的操作原則才能真正發揮出來。
    總之,面對新聞策劃的熱潮,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地分析,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才能使新聞策劃始終如一地為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活力。

標籤:策劃 一篇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