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通用範文

多讀書的好處有很多,對人的言行舉止,處世方式都有益處,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通用範文,以供參考。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通用範文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通用範文

老師們片面地認為學生只要在每堂課上獲得了知識就是成功的,一味地把知識當成了孩子們學習的最終目標,而忽略了其他的重要方面。

獲取知識是最終目的嗎?

孩子來到學校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知識,這一點毋庸置疑。怎樣考核孩子學到了知識與否呢?就得靠提問、作業、測試等方法來檢驗,所有的表現優秀則是學到了知識,否則就是沒有。這就很容易誤導老師把注意力都關注在作業、考試分數高的人身上。但有一點我們需要記住:我們的工作物件——學生是不斷變化的,永遠是新的。

《易經》第一卦《乾卦》中象卦第一句即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說乾卦的形象就像天一樣,天的執行是剛健的,所以君子需要自強不息。後半句還有一個字——自,說明一個人要變強,一定得自強,別人不能讓你永遠強下去的。這跟孩子們的學習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是老師、家長催著他們去學習,而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自發性,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不能持續保持的。

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老師提出了一個認識方面的考驗。

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很多老師認為:我把知識傳授給我了學生,他們能考出一個高的分數就是功德圓滿,這樣的老師僅僅把“知識”當成了教學的目的,忽略了學習的最終目的應該是——運用。“知識”只是讓學生們“知道”了某個知識點的定義、性質等等,如果僅僅停留於此,他們則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老師要做的就是不讓孩子腦海中的“知識”變成靜止的、僵死的學問,而要經常起作用於學生的腦力勞動、集體的精神生活和學生的相互關係,起作用於生動和連續不斷的精神財富交換過程。讀後感·讓學生在平時的腦力勞動中,不是熟背、死記別人的思想,而是讓他們自己進行思考,這種思考是一種生氣勃勃的創造。就像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提到的學習語言的事例,他先講述相關詞和片語的豐富含義和感情色彩,然後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出自己的詞語,只有當孩子們思維活躍和豐富起來,思考能力真正被培養起來,才能嚐到思索的無比快樂和認識的極大喜悅。這樣才是把獲取知識這個目的進行延伸,變成進一步獲取知識的手段,才是真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善於思考的學生,才能讓他們的學習興趣一直保持下去。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通用範文

作為一名教師,對《給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獨有情鍾,讀後深有感觸,結合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覺得自己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書中列出的101條建議可能不全適合我,或者有一些建議中列出的問題我在實際工作中根本碰不到,但這本書的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書。書中列出的大量例項,也是我平時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如果我早一點採用書中的想法和技巧,可能效果會更好。

一、關於課堂管理

平時誤將“課堂管理”與“紀律”劃上等號,讀了這本書後,知道紀律的確重要,但它僅僅是課堂管理的一部分。課堂上須有一個紀律體系,即一套規章制度,一旦有學生違反了其中一條,須接受相應的處理。這個處理結果並不是教師在學生違反紀律時臨時決定的,相反,它受到的恰恰是最初制定的紀律體系的約束。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課堂紀律體系,並不斷地完善,讓每一位學生知道我們上的每一堂課除了在學習知識外,還有一套規章制度,讓他們從小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按章程辦。

二、關於教學規劃

我們每一位老師在上課前一般都會精心備課,寫教案。教案中一般都會寫出明確而又合理的教學目的。但是往往到上課,我們又會忘記告訴學生本課的學習目標。向學生簡單陳述一下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可以幫助他們明確自己到底應該學些什麼。如每節課開始時,告訴他們,“猜猜看,在今天的課上能學到什麼?好吧,讓我來告訴你們。”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知道自己要教什麼,學生們才會知道要學什麼。

三、關於課程指導

我聽說了,然後又忘記了;我看到了,於是記住了,我動手做了,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尤其是我教的資訊科技學科。更需要每一位學生的積極參與。如對於一堂操作性特別強的課,我只是將要學的內容完整的向學生演示一遍,可能學生一下子難以接受,或者一些學生根本聽不了那麼多,聽一會兒就有可能去做與課堂無關的事。如果將全班學生分成幾組,向學生演示一會兒,學生練一會兒,小組間相互合作,再向學生演示一段,學生再練一段,可能效果會比前面更好一些。甚至連教師演示的操作也讓學生來嘗試,在發現問題中師生一同解決可能效果會更佳。總之,多讓學生動手,少讓他們等待。

四、職業精神:優秀教師的態度和行為

除了學生,還有誰能更好地評估我們的工作業績?科學地設計我們自己的“教師成績單”,通過它,讓我們的學生提供真實有效並且有價值的反饋。這樣,不但學生們很高興做,而且對我們今後的教育教學提供幫助。

五、積極與和諧:構建成功的師生關係

向學生祝賀生日;帶著笑容迎接學生走進教室;向學習任務完成比較好的學生提出表揚;詢問學生的愛好和興趣……這些可以隨時提醒我們記起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事。多做幾件這樣的小事,學生們會因此有很大不同,而我們自然也會有所收穫。

六、影響力:永不消散的教師魅力

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影響力,認識到自己將影響別人的生活;記住自己“最喜歡的老師”和“最不喜歡的老師”;一生的激勵,建立一個“我與從不同”資料夾;讓學生知道失敗是學習的良機,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在這些影響力中,其中一生的激勵對學生們來說比起知識更需要。我們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是重要的,但對他們的激勵才能真正改變他們的一生。受到激勵的人將會有更大的成就,只有知識而無激勵,一個人將一事無成。書中結束部分,講了一個一位老師如何不知不覺地改變了一個學生的生活的例子,這讓我不禁聯想到我以前學校曾承擔一個關於“激勵教育”的國家級研究課題,每年都列出了學校許多類似的成功案例。的確,影響力是永不消散的教師魅力。

以上六個方面是書的全部,但列舉的建議只是其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其實還有更多更好的建議。如果能將這些好的建議應用到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堅信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通用範文

近期,我拜讀了《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這本書,作者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高調的闊論,但卻說的很真誠實在,可以說是條條經典,用來指導我們實際的教學,具有導向性的作用,對我感觸很深,對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受益匪淺。蘇霍姆林斯基可以說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思想是教育細心寶庫中的瑰寶,他的教育實踐鼓舞著千百萬教師,他已經成為廣大教師心中追求的偶像。通過讀他的作品,讓我獲益匪淺,特別是在如何批評和表揚學生方面。

批評和表揚是我們作為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經常用到的教育手段,大家並不陌生,可如何使批評和表揚更有利於學生良好品質的養成,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卻是我以前沒有思考過的,當然也就更談不上實踐了。而蘇霍姆林斯基的做法卻讓我再次感受到了大師的智慧和慈愛並且也看到自己的無知與短視。

如何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譴責性的語言只有針對具體的學生時才會發生效力,要避免因個別學生的錯誤而對學生集體進行責備。他認為這是一種教育的無知。通過拜讀這本書,我認為應該對學生做到溫馨批評。

每一個孩子都有渴望被老師表揚的願望,同時,也有不願被老師批評的自尊心,老師要把每一個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讓學生們感到溫暖,用心去說服、教育學生,學生才會理解老師,願意接近老師,樂於接受批評,每一個學生有不同的個性差異,我們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其進行教育,對性格內向、敏感度強的學生,我們可以用不滿的表情或是不滿的體態語來教育批評。對於性格外向的學生,我們可以面對面的和學生們進行交流,心平氣和的和學生們談心,把批評的資訊傳遞給他們。

另外,教師還要學會讚美學生,蘇霍姆林斯基強調,對教師來講,真正的教育技巧是使人們做好事而不指望表揚,應該教育學生把做美好的事情看做應該的。如果只有表揚才能夠給兒童帶來快樂,那就潛伏著一種危險,這危險就是:引發學生的虛榮心,讓他只是為了得到表揚才去做好事。而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他就會完全表現出另外一種面貌:自私自利,虛偽。我認為應該對學生做到適時表揚。

在課堂上,要抓住時機恰如其分的對學生進行表揚,因此,老師對學生的優點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尤其對學困生來說,要抓住亮點及時鼓勵,讓學生們知道自己每一次的進步老師都會看在眼裡,老師一直關注著他們,每一次表揚都要有強化下一次進步的作用,老師的表揚要機智,要適度,不能讓學生們因受到表揚而變得洋洋自得,做到高質量的表揚。

總之,表揚要適度,及時,機智;批評要溫馨,充滿愛,表揚要激發學生們要求進步的心,批評要讓學生們明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