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

當你讀完《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後,你可以重新理解教師這個職業,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讀了他寫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讓我受益匪淺。這本《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中,不僅有精闢的理論分析,還有生動的實際事例,而且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這些基本上也是我們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因此讀著他的這本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憂解難,指點迷津。

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 一晝夜只有24小時"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師,我也常常有這樣那樣的困惑,總感覺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每天從早忙到晚還是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備課,上課,批改,加上大大小小的活動……我也深知讀書有多麼重要,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可說是我們一生的收益,可是我們該怎麼做呢 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時間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我記得上學期我在所執教的班級中就明確的提出"每天讀書半小時",我這樣要求著學生,可是我自己呢 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那麼什麼時候讀書呢 我曾經提議學生讀書可以利用晚上放學完成作業後或者早上起床後。其實這兩個時間段也是我們老師讀書的好時機。當然每天讀書半小時也需要下決心。只要你有了決心,不管多忙,你就一定能找到這半小時。桌子上放一本,沙發上放一本,床頭上也放一本,在你有意無意能讀書的地方都可以提前放上一本書。

由此我更想到了學生讀書,若是能利用教室的黑板報,牆報等,在其中設"採蜜集","知識角"等欄目,發動學生把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精妙詞句,逸聞趣事,百科知識等摘抄上去,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如此一來,學生的閱讀面就大大地提高了。

當然,平時還可以讓學生上臺講故事,其他學生聽故事,這樣一方面調動了部分學生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對於少讀書或不願讀書的孩子來說,就能通過聽故事,瞭解故事情節,認識人物個性,知道事物善惡,從而產生愛聽的慾望和閱讀的興趣。

不過,說說容易做做難,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師,能做到這一點,反正我覺得我還沒有很好地做到。因為我給學生上著同樣的課,提著同樣的問題,做著同樣的作業,考著同樣的一張卷子,即使做錯後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樣的。雖然有時也想改變,但最終總是不了了之。我想今後我一定要從繁重的教學中抬起頭來,多看,多想,多實踐,多讀書,爭取和學生一起愛上讀書。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

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眼界開拓。暑假裡,我再次閱讀了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讀完後,不禁感嘆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他彷彿正在與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一樣,令人有豁然開朗之感。書中共寫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作為教師的神聖職責。授業,就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蘇霍林姆斯基就提出“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他給我們的建議是努力做到使學生的知識不要成為最終目的,而是要成為手段;不要讓知識變成不動的、死的“行裝”,而要使他們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在集體的精神生活中、在學生的相互生活中、在精神財富交流的過程中活起來。讓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真正地獲得這筆終生受用不盡的寶貴精神財富。作為一位老師,我非常希望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生們能對語文更感興趣一些,學習更積極主動一些,學習熱情更高漲一些,我想這是我追求的目標,但如何才能把課上得更生動、更有趣、更吸引人呢?興趣的源泉在哪兒呢?這是從教一年以來一直讓我倍感困惑之處,但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蘇霍姆林斯基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興趣的祕密何在”,我們“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興趣的源泉還在於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於實施和現象的‘權利感’。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我的任務就是要不斷的扶植和鞏固學生想要成為發現者的願望,並幫助他們實現這種願望。

此時不覺有些底氣不足,自己讀過的教育專著可謂是鳳毛麟角,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沒有正確教育教學理念的支撐又怎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更科學、更有效、更遊刃有餘呢?怎樣才能使自己不侷限於一桶水,而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呢?書中又給了我及時的提示:“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時間總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還有擔任班主任的瑣碎工作以及生活瑣事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似乎時間已經被完全用光了,其實不然。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哪裡來呢?書中給了我最真誠的答案: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讀書能使人變得睿智,當讀書真正成為一種習慣,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時,那麼我想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裡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

當我看到周成平教授的《給教師一生的建議》中第一個建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時,就被它深深吸引。此書結合優秀教師的經典案例分別作了深度反思,給予我們深刻的教育啟示,可以說處處讓我感動,處處令我深思。"人是要有點精神的","教學,更需要教師的耐心","別讓後進生成為教育的遺憾","腹有詩書氣自華,做個閱讀教師"……讀此書,讓我感覺彷彿與一位身邊的教育工作者暢談日常教育感悟,沒有板著面孔的故作高深的說教,有的是一個個教育生活中的真實、鮮活的"故事",這些故事中蘊蓄著豐富的教學智慧;有的是時而會心的一笑,掩卷沉思,滿口餘香,受益匪淺。尤其是第一條建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讓我感觸最深。

"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教育的本質,教育學生的關鍵就在於愛,表揚也好,批評也罷,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愛的本質是沒有差別的。""激勵、賞識、參與、期待",給予每一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尋找一切機會教育學生,把學生都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好公民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做到的。

我也是一名國小教師。國小教師的工作是平凡而又瑣碎的,每天我們都會累的疲憊不堪,每天我們又都會忙得不亦樂乎。是什麼使我們教師甘為人梯,勤勤懇懇呢?我想那一定是我們教師們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愛,是這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大作家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愛是教育的基本準則。教師是紅燭也好,是園丁也罷,總之不熱愛學生的老師不是好老師,不熱愛教育的老師更不配為人師表。

自從踏上這個崗位,我是努力這樣去做的,我努力去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在工作和學習中也有了較為深入的體會。

有付出就有收穫,當我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我感到了無限的欣慰和滿足。教師節時,看到孩子們那樸實爛漫的字跡映在一張張美麗的卡片上:"老師,祝您節日快樂!""老師,你辛苦了!"我被深深感動,有了這麼多的信賴和支援,也更加堅定了我"一輩子做一名好老師"的堅定信念。

《給教師一生的建議》是一份精神大餐。讀完這本書,讓我重新理解教師這個職業,讓我重新去思考,它將讓我真正體會教師職業的價值,從而更深愛她。師愛是教育領域裡一向堅持的基本準則,是教育的起點,是教育成功的橋樑。"愛"是啟迪學生智慧的金鑰匙,可以激勵學生的成長,潤澤學生的心田,照亮學生的人生。我將和千千萬萬的教師一起,把領悟到的教育理論的真諦和自己的實踐相結合,在教育中實踐"愛",在教育中揮灑"愛",把愛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