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5篇

完成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同學們對名著人物的領悟,平時通過寫讀後感可以加深我們對書籍的印象,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5篇,供大家參考。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5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篇1

?教師的101條建議》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對我們年輕老師來說,很多的建議還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說教學的規劃、職業精神、優秀教師的態度和行為等方面。我們很多年輕教師在教學的規劃方面做得不夠好,所以會導致備課不到位、上課效果不好。另外,剛剛工作的我們對於教師的職業精神也沒有特別好的理解,所以會出現自己情緒控制不好、與家長溝通不好、不能夠很好地隨機應變等情況。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在很多案例的分析上獲得相應的知識和經驗,讓我們在遇到與之類似的情況時,能夠以很好的方法去處理解決。

下面我就談一點自己的看法,書上說如果你不做計劃,那你就是在計劃失敗,這點我是非常認同的。就九年級的體育教學來說,在九年級體育教學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首先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很大,其次,學生準備考試的積極性不高。

所以每堂課之前我都是要精心設計,精心準備,既能夠讓成績好的同學積極參與,又能夠讓成績較差的同學得到較好的提高。以跳遠為例,有部分同學能夠輕鬆的跳過2米3滿分線,所以他們在進行立定跳遠練習的時候就會積極性很差,不願意參與到練習中,如果放任他們的話,就會讓那些成績較差的同學心裡有干擾,不能夠很好的參與到練習當中。出現這樣的問題之後,我思考了很多,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書籍和材料,不斷的摸索,在課上我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最後找到一個效果很好的練習方法:我讓同學們玩包剪錘的遊戲,贏一次的同學向前立定跳遠一次,然後再進行第二次包剪錘,贏的同學再跳一次,這樣看誰先到終點,先到為贏,輸的同學蛙跳到終點之後,再把贏的同學揹回起點,這樣的遊戲,讓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很多同學在玩了一次之後還要再玩第二次,有的不僅上課玩,下課了他們也會自己玩玩這樣的小遊戲。在這樣的練習之後,再把成績較差的同學留下來單獨進行輔導。而前面的遊戲效果就是我們平時備課需要的,通過一兩個有趣的遊戲或者實驗,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其中。

對於部分積極性不是很高的同學,我通過摸底考試逐個進行談心,必要的時候通過和家長的溝通,讓家長也參與到教育當中來,逐步的讓他們的積極性能夠提高起來,特別是到了第二學期,離考試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我們整個九年級的體育備課組,給成績有待提高的同學家長都發了通知書,然後每個周的五天給他們選擇哪一天來進行補課,我們四位體育老師輪流值班,進行單獨的輔導。通過我們不懈的努力,最終在會考當會考出了很理想的成績,學生口碑也很好。

在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的收穫很多,在備課、上課、課後輔導和家長溝通等方面都有了很多的收穫,在今後的教學當中,我會更好的運用理論知識和實際方法來解決問題。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篇2

在師範的時候就曾翻閱過《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當時就只是蜻蜓點水式地翻翻,沒有細讀,只留了個大致的印象,知道了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知道他還寫過一本書叫《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讀他的書就像是在讀他的隨筆日記,書中記錄了很多教育教學的理論及方法。你在平時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都能在書中得到解答。

現在,越覺得很有必要再從頭讀讀《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這本書。蘇老很重視孩子與大自然的接觸,他帶著孩子們到森林、湖泊去觀察生命的變化,用繪畫、寫童話故事等形式讓孩子們記錄所見所聞,他仔細地觀察每一個不同階段的孩子思維的不同發展。讓孩子們在自然現象面前發出驚歎,發展智力是去自然界“旅行”的目的。“我們的觀察證實了兒童智力發展的一條很重要的規律性:兒童在課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這種腦力勞動越緊張,那末兒童就應當越經常得到知識的最初源泉——自然界裡去,周圍世界的形象和畫面就應當越鮮明的引入他的意識裡去。”孩子總喜歡提問,在大自然面前會提出無數“為什麼”的問題,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他們觀察的、觸控的、聞見的一切事物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時刻就像有一條鮮明形象、畫面、知覺、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斷地流進孩子們的心裡,這樣,他們的記憶才那麼敏銳和牢固。他們在大自然面前提出的那些微妙的、意想不到的問題使我們深為驚訝。可我發現,越到高年級,他們這種提問的品質卻逐漸消失了。日本實行小班化,一個班才20人,他們經常周遊全國,學生每年有30天外出旅行的時間。在中國,我們的孩子每年有1次春、秋遊的機會,可是孩子們真正觀察大自然了嗎?哪些孩子會向你提出:“老師,為什麼花會有不同的顏色?植物的生長為什麼這麼奇妙?”又有哪個老師會和孩子們說:“我們一起去尋找春天的足跡吧,看誰有新的發現。”孩子們對身邊的小草、花兒的形狀、湖畔的夕陽等事物並不在意,他們似乎對簡單的遊戲、零食更有興趣。疲於工作的父母更是沒有時間帶孩子去踏青,他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甚少,獲得的感官刺激當然也有限。什麼時候我們的孩子們也能在“思維的發源地”盡情暢遊呢?

日本的孩子在學習如何切割木頭,綁木塊,用鑽孔機打孔,他們還有上家政課。看到這些照片,我腦海裡立刻想到的是蘇老對兒童勞動方面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1942年回到戰爭爆發前就一直熱愛著的教育崗位,從1948年到1970年,他一直是帕夫雷什中學的校長。他特別重視兒童在複雜的、有創造性的勞動中發展智力。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那些雙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鑽研的智慧。”在帕夫雷什中學,有各種各樣的勞動試驗室。有的設計和裝配各種裝置、機械和一切的活動模型;有的是專門做物理實驗的;還有的是觀察植物和動物生命過程的實驗室。他鼓動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們積極參加這些活動小組,啟迪智慧的各種勞動教會他們思考,促進智力的發展。“這種對勞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的思考,在我看來,是一種無可比擬的發展思維的良好手段,它可以使思維終於因果聯絡、機能練習和實踐聯絡有關的那個極其重要的領域得到發展。”複雜、有創造性的勞動對孩子們智力因素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教學做合一",這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他注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我們現在的學校裡也設有勞動課、科學課。科學課向孩子們揭示生命科學的奧祕,他們無不為大自然生命物體的變化感到驚奇。但是他們用眼去觀察、動手去實驗的機會卻很少,因為沒有專職的老師,大量的實驗器材都閒置起來了,一些用語言無法解釋清楚的實驗活動能省則省。孩子們只能在腦海裡形成粗淺的、表面的知識,這對他們的腦力發展是不利的!勞動課就更別提了,紙上談兵,對現實生活基本上沒有太大的作用。假如我們能把這樣的每一節課都紮紮實實去教給孩子們,讓他們在實踐中鍛鍊動手能力,那麼我們的孩子大概也能日本的孩子一樣收穫到的不僅僅是課本知識了!

以上是一些淺淺的讀後感受,胡亂想到什麼就寫了。其實,每讀完一篇文章都會有一些想法閃過腦海,但都很零碎,以後要想到什麼就要把它寫下來,整理以後也許就是讀後感了。

我們提倡校園成為書香校園,讓老師寫讀後感是不錯的方式,寫讀後感的目的是為了讓教師多讀書,都能靜下心來讀書。最讓人擔憂的是大家別把讀書也像很多事情一樣變成“形式主義”了。我們老師先帶著一股書香氣吧,再把香氣薰陶給學生。讓我們一起讀好教育理論書,讀懂每一位孩子的心,進入每一位孩子的心,靜心交流,使每一位孩子能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篇3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的心頭竟冉冉升起一輪春陽。讓我感受到了平靜中潛湧的力量,樸素裡暗蘊的深刻,那麼這本教育書集則進一步坦露了作者的教育情懷,呈現了作者的清醒思考。

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有言曰:“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教書育人,雖是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但資深者所憑依的,通常亦是自身在“摸爬滾打”“鬥智鬥勇”中的“見多識廣”與“心知肚明”。可是,面對一屆屆一班班一個個稟性各異、情感豐富、懵懂叛逆的學生,經驗再豐富的老師怕亦難免會有懵圈無措之時。這本書可貴之處在於,將諸多教育現象、教學情境及師生衝突中的教育人由一個暈菜的“當局者”在不知不覺間勸慰成冷靜的“旁觀者”,然後反求諸己,循本溯源,終以良策化危機,以理性勝魯莽,以真情服人心,讓人心頭的糾糾結結霎時如浮雲飛散,且在豁然頓悟間增了智長了智慧……

歐陽修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很難想象,一個不讀書的教育工作者如何能跟得上日新月異的時代教育的步伐。堅守教育初心,耕耘教育夢想,讀書不輟,思考不停,實踐不止,並努力掙脫教育的倦怠、狹隘與偽俗,相信每一個教師都能早日抵達應有的教育高度。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篇4

進入教師行業8年。說來慚愧,早就知道有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這本書,但從未想過去認真拜讀,恰逢有這個讀書活動的時機,我才能真正有幸拜讀這本名著。

教師是真正的“靈魂工程師”這句話真可以概括這本書。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也只有真正把教育當作事業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吧!書中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想必作為教師的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些體會,讀了這本書更是令我們倍感親切和深受啟發!

雖然作為體育教師的我們也許不能完全體會到其中的奧義,但很多知識是相通的,加以應用加以改變,相信我們的教育生涯也能夠在這一生中留下濃重的一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備諸多的素質和條件。這些條件如下。

育人之道,愛心為先。愛是什麼?愛是包容!我們面對的幾十個長相不同,性格不同,家庭不同的孩子,這些孩子有成績好的學生,有成績不好的學生;有運動好的學生,有運動不好的學生;有懂事乖巧的學生,也有調皮搗蛋的學生,他們也許這一刻讓你開懷大笑,下一刻就使你怒髮衝冠,但他們都是孩子,有些事情只是他們的天性使然。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給孩子,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孩子的前面,像孩子一樣瞪著好奇的眼睛觀察他們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人,都是具有獨特個性的人。不要期待每個孩子成為你眼中的乖孩子,也許他們的閃光點只是你還沒用發現。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保持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讓孩子感受到你是一顆大樹,把綠蔭播撒在每個人的心中。當然,對孩子也不能放任自由,寬嚴有度才是愛。

讓學生感受到你強大,豐富的學識是必要的條件,人都是有趨向性的,也是有好奇心的,現代的學生不會僅僅滿足有限的知識。態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了興趣,態度自然而然地就會朝著一個好方向發展。體育老師在嚴格的同時,不能沒有幽默的態度。強健的體魄,是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的基礎,是教學技能得以展示的根本。如果教師能做到精通專業,又通曉八方,讓對付學生自然也是信手拈來。

讀書,是人類精神的糧食,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時時勤讀之,方能在教育上收到更大的啟發!感謝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篇5

談到學習有困難的兒童,我想這對於每一位教師來說,這都應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許多學校或班級中,總有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成年累月揹著沉重的思想包袱,過著壓抑、苦悶、甚至沒有自尊的生活。教師們出於職業的道德和責任,常利用休息時間幫他們補課,但不管怎樣努力,從一年級到國小畢業,他們依然是所謂的“差生”。假期再次拿起《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給我感觸頗多。在對待學習困難的學生時,我不再是苦惱、不再是埋怨,相反則更多的是信心和耐心。

作為教師的我們,對待學困生,首先,我們應該找出學生在學習上感到困難的原因,讓這些孩子不要感覺到自己是一個不夠格的人,要使他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歡樂。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所說:“兒童學習困難,功課不及格,落後於別人,其原因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在於兒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圍的條件不夠好。學齡前期和學齡初期兒童的家長和教育者所接觸的,乃是自然界裡所有的東西中最精細、最敏感、最纖弱的一樣東西——即兒童的腦。如果兒童感到學習困難,如果別人都能夠接受的東西他卻不能接受,那就說明,他在童年時期沒有從周圍的人那裡獲得對於他的發展來說應當獲得的東西。是呀,兒童早期獲得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同齡的孩子,因為接受的教育少,甚至根本沒接受什麼教育,孩子的認知水平遠遠低於別的孩子,以至於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不喜歡學習,不喜歡讀書……這也就是說,孩子學習困難不是與身俱來的,而是後天環境所致。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學困生,可能教師和家長更多的是埋怨,或者將原因歸咎於孩子的智力問題,從而間接的否定了孩子。因為教師日常工作很繁忙,不可能兼顧到每個孩子,所以最容易忽視學困生。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教師的建議是“對於每個學習困難的兒童、不管他已經被耽誤到了什麼程度,我們都應當讓他在公平的、民主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腳。”讓我們的孩子感受到快樂,生活的樂趣。

無論一個兒童感到學習如何困難,他都應當學會思考,應當使書籍成為他歡樂的源泉。我們教育者應該幫助學困生愛上閱讀,並且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得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也就越敏銳,自然我們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在他的實踐中,甚至把讀書作業,而是唯一的作業,這一做法收到了好的效果。這一做法確實有效,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嘗試引導學困生進行閱讀,有些孩子也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漸漸地愛上了學習。當然,除了讓學困生愛上閱讀,我們還需要多關心、幫助學困生,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困生學習不再困難。

讀完《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對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人格也充滿了深深的敬意。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賞識每一個個體,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瑰寶。這本書帶給我很大的啟示和教育,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呵護與珍愛每一個孩子。

標籤:讀後感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