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2年《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5篇

李澤厚《美的歷程》這本書,相信大家平時一定都品讀過,所以在讀完之後都有寫一篇讀後感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閱。

2022年《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5篇

2022年《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1

在這一段時間裡,我拜讀了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雖然這與我的專業學科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絡,但是李澤厚先生在書中把中國人古往今來對美的感覺展現出來,從巨集觀鳥瞰的角度對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性描述和美學把握,帶領著我對古典文藝進行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巡禮。

《美的歷程》這本書雖然不過十幾萬字,卻記錄了千年華夏民族的藝術發展。全書共分十章,其內容從遠古的"龍飛鳳舞",動物形象符號化為抽象幾何紋的積澱過程,到青銅器饕餮紋獰厲的美,到先秦的儒道互補、建築藝術,到楚辭漢賦的浪漫主義,漢代的氣勢與古拙美,再到"人的覺醒"、"文的自覺"的魏晉南北朝,還有六朝、唐、宋的佛陀世容雕塑藝術,到宋元山水及詩詞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說和戲曲的興起。它並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於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是以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程序有機地聯絡起來。它不單對現代流行作了迴應,還從哲學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從古至今的作了對比。讓人從哲學來認識美學,以美學來理解哲學,揭示出各種社會因素對於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與說明。它是對中國古典美提綱挈領式的概括介紹。

主要貫穿全書的思想乃是"有意味的形式"。李澤厚先生的這一思想是在克萊夫·貝爾提出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觀點上加以繼續發展和完善的。貝爾認為視覺藝術的根本在於他們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堅持從"美在客觀"來解釋美。在遠古陶器紋飾中由寫實到符號化成為抽象幾何紋樣,正是一個由內容到形式的積澱,是美作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過程。對於線條藝術,一般的.圖案花紋的形式美常常是靜止、程式化的,而失去生命感。"有意味的形式"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動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現力的美。而中國書法藝術則是後者。李澤厚先生對中國書法藝術的闡釋,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書法"線的藝術"的美感。它不是線條整齊劃一均衡對稱的形式美,而是遠為多樣流動的自由美。行雲流水,骨力追風,有柔有剛,方圓適度。它的每一個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創造、有變革甚至有個性,並不作機械的重複和僵硬的規範。同時,讓我對"有意味的形式"有了新的認識,它並不是客觀世界刻板、不動的,而是有生命的脈動在其中。書法這種"有意味的形式"也不是簡單的堆砌,而是書家情意結構所成,骨子裡透著一股靈氣。

書法到了唐代,強調"達其情性,形其哀樂","隨其性慾,便以為姿",將書法作為抒情達性的藝術手段。作為表情藝術的特性,並將這一點提到與詩歌並行、與自然同美的高度。如草書與狂草,像李白詩一樣無所拘束而皆中繩墨一樣,流走快速,迅疾駭人,把悲歡情感極為痛快淋漓地傾注在筆墨之間。而"美在客觀"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在書法中與主觀情感結合,將"線的藝術"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正所謂"情形而言,去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

本書從歷史的源頭,緩緩講述中華民族對美的認識的演變。書中涉及哲學,史學,美學,還有文學,李澤厚先生把這些錯綜複雜的東西柔和在一起,以人文的關懷,以及獨特的敘述語言,侃侃而談,帶領經歷了一次美好的"美的歷程",美從來沒有這麼清楚而且具體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2022年《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2

在人類還未有意識進行文化活動開始,一種對美的元素的積澱也悄然展開,讀美的歷程有感。遠古傳來的崇高的音響和美的樂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在那原始混沌的時代,美並不是美,而是一種崇高。何謂崇高?十八世紀英國著名的思想家埃德蒙·伯克曾經說:"崇高是我們心中所產生而感受到最強烈的情感,因為痛苦的觀念比快樂來得還要強有力,而這種強有力作用時,那情感就是驚愕,驚愕是一種靈魂的狀態,處在其中時所有的精神活動都會停止,並帶有某種程度上的恐懼。"崇高,會使人們的心靈充滿緊張。原始部落的遠古圖騰便是這樣的道理。在原始部落的遠古圖騰便是這樣的道理。每個部落有其奉為神明的神獸,在人力還不足以抵抗自然的時代,在自然淘汰法則下,生物對比其強勢的另一種生物有其恐懼和自然而然的敬畏。圖騰,是人類有意識的符號和標記。在部落對抗吞併甚至融合的時候,這種符號和形式,通過人潛意識中的生理反應,對其主觀和客觀的感性和理性造成了刺激,形成一種類似崇高的情感,這種情感便被記憶在感官裡,形成對美的原始積澱。

在原始社會,人們對美的詮釋更是一種對周遭環境的本能式的表達。巫術禮儀的舞蹈、歌唱、禮儀"如火如荼,如醉如狂,虔誠而蠻野,熱烈而謹嚴"。這是另一種高貴的崇高——原始歌舞。

隨著奴隸社會的建立,一種絕對權威的統治,崇高獰厲的美浮出這個時代。"歷史從來不是在溫情脈脈的人道牧歌聲中進展"、"暴力是文明社會的產婆"、"當時社會必須通過種種血與火的凶殘、野蠻、恐怖、威力來開闢自己的態度向前跨進",這種恐懼下的符號化,摻雜著宗教的神祕,崇高而盪漾一種不可復現的童年派的美。你難以說,這種現象和想象究竟為後世中國人的審美觀念留下多濃墨厚彩的一筆,但你無法否認,這是潛藏在所有中國人血液裡最神祕的基因密碼。崇高與美就這樣開始交錯纏繞,形成中華民族美學及其重要的一部分。

乃至你無法辯駁,幾百年後的楚地南蠻,延展一種超越了公認的崇高與美的屬性——浪漫。楚國文化沾染了理性的概念,卻在原始巫術禮儀的歌舞和音樂上愈演愈烈。它又並非一般的崇高,因楚國文化夾雜著由神人化向人間化、理性化的這個過程。它把神話故事化為君臣父子間的世間秩序,神力亂神固然存在,卻不再占主導地位。這種崇高,又類似一種崇拜。它的美又和原始社會的美的模糊概念不一樣,它有了想象紛繁因而變得熾熱深沉,更帶有個體人格和情操,美就在這個過程中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和感知。這種崇高和美的揉合"開創了中國抒情詩真正光輝的起點和無可比擬的典範"。

再看魏晉南北朝,這個哲學重新獲得解放的時代。思辨哲學達到的純粹和深度是空前的。它感嘆的是生命的短促和人生無常的悲哀。極高和極深都能引起崇高感,不過極深引起崇高感夾雜著顫慄驚懼,而極高引起的崇高感則是伴隨著欣賞讚嘆。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動盪的時代,門閥制度下的政治清洗尤為嚴重。貴族並不用擔心所謂的家道中落,需要擔心的只有改朝換代,而恰恰,這一改朝換代在魏晉南北朝,就跟吃飯一樣常見。因此在這一大社會背景下,貴族有足夠的學識和相對安定的物質條件,既執著又恐懼探索人生。這便是瀟灑又飄逸自得的魏晉風度的由來。動盪帶來恐懼,而清高的人格帶來認識的讚歎。一種崇高又油然而生。在魏晉風度影響下,文學和藝術作品都別具風骨並且具有了文的意識和道的高度。中國文脈的又一主線,中國文藝最為發達和具有民族特徵,同是中國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一種高度集中化、純粹化的藝術——書法走進了大眾的視野,表現出魏晉人對美和崇高的認識進入了自覺階段。

佛教傳入中國剛好在魏晉,社會最動盪而人的追求無所託的時候。那種反理性的宗教迷狂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佛像及其壁畫上。"……仍可以感覺到那種帶有刺激性的熱烈迷狂的氣氛和情調:山村野外的荒涼環境,活躍飄動的人獸形象,賓士放肆的線條旋律,運動型的形體姿態。"他們的佛像又是這樣的"某種病態的瘦削身體,不可言說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擺脫世俗時的瀟灑風度,讀後感《讀美的歷程有感》。這是魏晉以來這個階級追求嚮往的美的最高標準。"人匍匐在佛像下,追求的只是一剎那的安定和喘息。那時候的魏晉"白骨蔽野,百無一存",所有可以寄託的便只有往世和來生,以及手上的那件袈裟。黑格爾在論證歐洲中世紀宗教藝術中曾經講過"這是把苦痛和對於苦痛的意識和感覺當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識到所捨棄的東西的價值和自己對他的喜愛,愈長久不息地觀看自己的這種捨棄,便愈發感覺到把這種體驗強加給自己身上的心靈的豐富。"這便是崇高的價值,也是美的體現。

再觀中唐以後,世俗化和理性化愈加明顯地體現到人們身上,崇高也就變成了人們道德上的崇高,真善美的一種體現。這種崇高便和前者不一樣了。藝術的感染力雖然也強,但卻沒有了立體思考後具有宇宙意識的大震撼和大氣象。但是人格的崇高依舊與美交錯纏綿,譜寫中國文脈的新篇章,給予美一種新的意識和形式。

中華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激盪前行,即使歷史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一切人類的進化繁衍的契機都來自於偶然。偶然後的結果通常都是既破又立。除卻先秦,便是魏晉南北朝、中唐上和明末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推動了中國命脈的發展。魏晉的思辨帶來的人類追求,與先秦理性精神影響了中國人信仰與俗世的融合,中唐的世俗化和宋明理學的同化影響中國人的個性特徵,明末的資本主義思想萌芽批判大中華的弊病,這多元的思想推動中國滯後的身軀。而這些,在萌發或形成的過程或多或少地影響中國的文化特徵和審美意識。其中,自然意識下的崇高和美交錯譜寫了一條線索,無論是破或立,分還是合,一種感染人類心靈的屬性無所不在。

2022年《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3

今天,我剛在網上看了一本這樣的書,名字叫《美的歷程》。書的題目就讓人很想知道下面的內容是什麼,很吸引人。

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

我們在這裡所要匆匆邁步走過的,便是這樣一個美的歷程。那麼,從哪裡起頭呢?

書的一開頭就用:美是關乎心靈的事情,不可複製,幾近於偶爾雪上留痕,一線佛裡梵音。所以記錄美的歷程,實在是吃力不討好,承載它的除了美自身,更在於後來者審視的心靈敏銳度。這樣一段話為開頭,同時也讓我看到美的心靈是會怎樣面對生活。

前不久,我通讀了李澤厚先生的著作《美的歷程》。美學和哲學是我今年頗感興趣的兩門學科,雖然這與我的專業學科沒有太大的必然聯絡,但它們卻深深吸引著我。

《美的歷程》全書共分十章,每一章評述一個重要時期的藝術風神或某一藝術門類的發展。它並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於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是以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程序有機地聯絡起來,點面結合,揭示出各種社會因素對於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與說明。

於是,相應的體現在石窟藝術上,如割肉喂鴿、捨身飼虎等悲慘的佛經故事成為壁畫的主要題材,這無疑是悲慘現實的藝術寫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徵卻是寧靜、高超、飄逸的,正是這與人世間的強烈反差,使得人們把絕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託在它身上。此時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國雕塑藝術的理想美的高峰。

初始,盧照鄰駱賓王使詩歌由宮廷走向生活,劉希夷張若虛又使之變而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傑繼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靈的感傷,化而為壯志滿懷求建功立業的具體歌唱;終於,陳子昂喊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後,邊塞詩、田園詩各擅勝場,前者豪邁勇敢,一往無前,後者優美寧靜,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氣魄,天縱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藝術的最強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詩,有李白。

它們的出現離不開人的覺醒這個主題,是這個人的主題的具體審美表現。

這是真實、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來是如此客觀地描繪自然,卻只有通過高度自覺的人的主觀品格才可能達到。

在本書中,作者以細密的考察論述了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與演變。並在充足的個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對代的藝術精神:

儘管我們後來在知識的世界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探險歷程,但李澤厚先生的存在是永遠的,正如對於我們,青春的回憶是永遠的一樣……

2022年《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4

初讀《美的歷程》還是我剛剛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政治老師推薦給我們的一本書,當時的體會是這本書寫的很有意思,並不像我以前讀過的枯燥的美學書。而且讓我汲取了一些中國藝術的歷史知識,當我再去博物館時也不會對那些歷史積澱物一無所知了,也會被他們的偉大而感染。

這本書裡面將中國美的藝術歷史和中國的社會結合聯絡起來,並且舉了很多典型的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作者的語言優美流暢,蘊含著生動激烈的情感。讀著這本書讓我想起了幾年前,在家讀餘秋雨《山居筆記》的情景。作者不僅被那些個時代產生的藝術品所驚歎,還有再那個時代生活著的人們。被歷史積澱下來的美。它也一直激勵感染著我們,在當今社會生活著的我們。也許從某一件藝術品中,你就可以瞥見整個文明古國的歷程和心靈。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卻鮮有專門的藝術博物館。也許是中國的藝術品和政治社會緊緊聯絡在了一起。十月份的時候,有幸去了一趟中國國家博物館。當我看到美術書歷史書上的真跡的時候,心靈產生的震撼是很奇妙的一件事。那些數不清的古董、藝術品,展示的也是時代精神的火花,在凝練,積澱。它們傳留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讓人們一唱三嘆,驚歎不已。

《美的歷程》按照時間的順序,介紹了最能代表那個時代美的藝術品和創造它們的作者們。但是一本書讀完之後,最能給我震撼,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原始社會先人們創造的那些古樸、美麗的紋飾。

原始社會是一個緩慢而漫長的發展過程。它經歷了或交叉著不同階段,其中又相對和平和激烈戰爭的不同時代。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族社會大概相對說來比較和平安定,其巫術禮儀、原始圖騰及其影象化的符號形象也如此。從一些彩陶紋樣就可以看出。那些魚紋、蛙紋、水波紋飾都和生活生殖息息相關。這些陶器上的紋樣都是由動物形象的寫實而逐漸變為抽象化、符號化的。也正是美作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的過程。書上說的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謂"有意味的形式",正在於它是積澱了社會內容的自然形式。 這些旋轉、重複的美麗的彩陶紋飾也給青銅時代獰厲的美奠定了基礎。當時在國家博物館看到的那些青銅饕餮,所有人看到都被它們的繁文複雜以及當時技藝的精湛所折服,器型之大,裝飾之華麗。不能不讓我讚歎古人的智慧。

之後又讀了歷代的關於美的代表作品,有些我還是讀不懂的。還要我以後慢慢體會。而且我也發現中國的藝術文化成就和政治社會是不平衡的。在民生凋敝、社會苦難之際,反而可以出現文藝的高峰時期。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湧現的一大批藝術家們。如此久遠、早已陳跡的古典文藝,為什麼仍然能感染著、激動著今天和後世呢。但是,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新作。儘管是莎士比亞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正是這樣,藝術才能變成多彩的巨川。

美作為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真與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是人類歷史的偉大成果,然而,美的歷程卻是指向未來的。

2022年《美的歷程》讀後感範文5

《美的歷程》,在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時,單從書名來看,我並不知道作者要寫的是何物的美,其美之處又在哪裡,歷程又指什麼。所以,我首先要從題目開始。“美”在本書中指的是中國古典文藝的美;“歷程”則是指從原始社會到明清這段跌宕起伏的歷史長河。由此,本書的內容也就凸顯出來了。即詮釋各歷史時期的古典文藝的獨特之美以及美的發展歷程。

本書有三處可圈可點。

第一:內容

本書按照歷史發展來寫美的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中國古典文藝的美學風格不斷變化發展,人們的審美情趣亦在不斷變化。不同朝代的同一種藝術給人以截然不同的美。以魏、唐、宋的雕塑為例,魏以理想勝,宋以現實勝,唐以二者結合勝。即使同一朝代,其美學風格也迥然不同。以唐的書法為例,初唐的書法輕盈華美、婀娜多姿,或娟蟬春媚、雲霧輕籠,或高謝風塵、精神灑落;而盛唐則流行流走快速、連字連筆、一派飛動、“迅疾駭人”。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卻在同一朝代中誕生併發光發亮。

第二:結構

本書的結構十分緊湊。上一章節的內容在下一章節也會出現,甚至有的章節內容貫穿於整本書,如本書中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正是這種前後貫穿,前後緊密聯絡,你會驚奇地發現兩個不同領域的古典文藝竟有異曲同工之妙,有相似的美學風格,從而感受到中國古典文藝是一個整體,各領域冥冥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第三:寫法

關於寫法,我要提及其寫作特色和語言特色。寫作特色表現在整本書舉了相當多的例子,例子雖多,然都是典型之例。在這些例子中有耳熟能詳的人物,也有聞所未聞的人物。對於耳熟能詳的人物,也許你會看到他的另一面。如蘇軾,你在品味其豪氣沖天的詩句時,可曾想到他脆弱的一面。而對於聞所未聞的人物,你也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一下。另一個特色就是比較,本書多處地方有比較。有同一朝代的比較,不同朝代的比較,不同領域的比較……能讓你對中國古典文藝之美有個整體感受。語言特色表現在書中大量的詩、詞、古文以及作者似詩一般的語言,也許你無法完全看懂,但亦能從中感受到古人作品中的古典之美,世上獨一無二的古典之美。

讀了這本書後,我個人認為中國古典藝術之美來源於線條的美。其中最璀璨的兩顆明珠當屬書法與圖畫。文字是由線條組成的,從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大篆、狂草、行書直至今日的簡體漢字,這就是漢字的美的歷程,各種文字由各具特色的線條組成,給人以各具特色的感覺。或瀟灑飄逸,或中規中矩……文字組成詩、詞、曲、文,創造了另一大美。(歸其根本,也可說是線條美)無論是以蘇軾為代表的豪放派,還是以柳永為代表的婉約派,都是詞的兩座大山;無論是李白的狂放不羈,還是杜甫的講求形式,都是盛唐之音;無論是以《離騷》為代表的浪漫主義色彩,還是以《秦風》為代表的現實主義色彩,都是文學作品的兩大源頭。圖畫,從最早的陶紋到之後的山水畫,水墨畫再到今日的素描,油畫等等,這就是圖畫的美的歷程,而這些圖畫正是由或粗或細、或鮮豔或暗淡、或曲或直的線條所組合而成的,展現給世人美的感受。不僅這些,還有雕塑、音樂、舞蹈等等藝術之美歸其本質都是線條美。所以,美的歷程是線條美的歷程。線條的運用從原始社會至今日仍未完成,它將指向未來。線條的美是無限可能的。可以說,中國古典藝術之美始終是線條的貫穿,過去是如此,現在是如此,未來還將如此。正如作者所說:“美的歷程是指向未來的。”

讀完這本書,受益匪淺,它會讓你感受到美學的魅力。何為美?不僅僅是外表美,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內在美,本質美。馮友蘭稱:“這本書是部大書,一部中國美學和美術史,一部中國文學史,一部中國哲學史,一部中國文化史”。值得我們慢慢閱讀,細細咀嚼,品味其中的美。

標籤:讀後感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