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五年級語文作文《美的歷程》讀後感

《美的歷程》全書共分十章,每一章評述一個重要時期的藝術風神或某一藝術門類的發展。

五年級語文作文《美的歷程》讀後感

《美的歷程》讀後感

“美”這個詞太抽象了,因其本身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存在,它只能依附於某種物質,比如人、自然,當然還有人類創造出來的種種藝術品(建築、繪畫、雕塑、詩歌、瓷器、園林等等),本書也就是圍繞這些各擅其美的藝術形式以時代為線索進行了一次系統的梳理和欣賞。

我沒有從開篇的遠古時代之龍鳳藝術看起,而是從中間向前後延伸開去。因為每一章都可以自成一體,所以這樣看也並不覺得混亂。其中我最喜歡的有兩部分。

一是寫初唐詩歌和蘇軾,書中對於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賞析很能引發共鳴,少年意氣風發,雖然心頭偶爾劃過的無常感給人生蒙上了一層淺灰,卻是同整個國家一樣處在欣欣向榮的上升的時期,讓人覺得一個新時代即將來臨。而蘇軾作為詞人在文學上的地位我是瞭解的,但是沒想到他對後世的影響不僅僅是那些絕妙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從屈原、陶淵明以來文人的自我精神救贖到他那裡終於有了一個答案,那就是對人生無常的徹底勘破。

二是佛陀世容,結合當時的歷史去看那些千百年前巍峨的佛像和石窟,一下子便讓這些靜穆威嚴的雕塑有了豐富厚重的內涵。佛像愈高大,人在現實中的地位就越渺小;佛像愈和藹,人的苦難就越深重。一旦有了這種對立的視角,你會發現藝術和美有時純粹是人類的一種精神信仰。

此外其它如講魏晉、宋元山水畫等等章節,無一例外地都能從思想上給人以啟發,從語言上給人以享受。

美的歷程讀後感

不久前經人推薦拜讀了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先生從巨集觀鳥瞰的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做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

李先生的開場白是這樣的:

“中國還很少專門的藝術博物館。你去過天安門前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嗎?如果你對那些史實並不十分熟悉,那麼,做一次美的巡禮又如何呢? …… 我們在這裡所要匆匆邁步走過的,便是這樣一個美的歷程。

那麼,從哪裡起頭呢?

得從遙遠得記不清歲月的時代開始。”

於是,我被李先生引領著走進了中國近8000年的“美的歷程”。

我們每個人不管身份如何,貧富貴賤,地位高下,追求美卻是每個人的本性。因為人類在物質生產過程中便逐漸追求和發展精神生產和創造意識形態的產物---“美”,這個追求是人類的高階屬性發展的結果。但是什麼是美?美是如何產生的?美的本質是什麼?我們中國美學的著眼點在哪裡?這些問題至少對我是模糊的。

李澤厚先生用他哲學家的思維,美學家的理論,文學家優美的散文般的文字表現形式,為我們清晰而深刻的闡述了以上這些問題。讓我深深沉醉在“美的歷程”裡,久久不肯離去。

本書裡,李先生從粗狂的遠古圖騰——“人首蛇身”,“人首鳥身”那原始藝術的“龍飛鳳舞”,從殷周青銅藝術的“獰厲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魏晉“人的覺醒”的風度,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繪畫及詩詞曲的審美品類,直到明清小說戲曲的浪漫感傷 …… . 。有時一瀉千里,有時涓涓細流;有時一氣呵成,有時娓娓道來。讓讀者欲罷不能。

我在讀李先生的《美的歷程》的過程中,有些章節泛讀,有些是精讀的。比如,第三部分“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補”,我是精讀的。因為我要搞懂,中國美學的著眼點在哪裡?這是我很迷糊的問題。

李先生在這一章節裡有這樣一段話:藝術和審美“因為重視的不是認識的模擬,而是情感感受,於是,與中國哲學思想相一致,中國美學的著眼點更多不是物件、實體,而是功能、關係、韻律。

…… 中國古典美學的範疇,規律和原則大都是功能性的。”他對這個功能性有以下四方面的闡述:

其一,“它們作為矛盾結構,強調得更多的是對立面之間的滲透與協調,而不是對立面的排斥與衝突”。我的理解是,在藝術領域,諸子百家,各顯神通,但他們會有許多的矛盾和衝突,表現最為明顯的是儒道兩家的對立思想。儒家思想對藝術“強調的是官能、情感滿足和抒發,是藝術為社會政治服務的實用功利;道家強調的是人與外界物件的超功利的無為關係亦即審美關係。是內在的精神的、實質的美,是藝術創造的非認識性的規律。”。

就此看來,儒家思想對政權的鞏固,對社會秩序的維護,乃至家庭的穩定都是有利的,所以儒家思想的功利性是有必要的。但它對人性的自然發揮是有約束的,它“以其狹隘的實用的功利框架,經常造成對藝術和審美的束縛、損害和破壞”。然而,人性的自然發揮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道家則崇尚自然,突出自然和人性的光輝,它恰恰給予儒家“這種框架和束縛以強有力的衝擊、解脫和否定。浪漫不羈的形象想象,熱烈奔放的情感抒發,獨特個性的追求表達給中國藝術發展提供新鮮的動力”,但道家的思想有些是不被統治者接受的,倘若太崇尚自然,太無序散漫,對政權的鞏固,對社會秩序的維護也是不利的。面對儒道的矛盾,採取互補的方式是最佳的途徑。這就說明我們的美學和藝術要強調藝術領域這些矛盾的對立面之間的滲透和協調,而不是強調其對立面的排斥於衝突,於是,儒道互補就成了這種對立面之間滲透和協調的最好方法。

其二,李先生說:這個功能性“作為反映,強調得更多的是內在生命意興的表達,而不在模擬的忠實,再現的可信。” 比如,李白的詩裡形容的瀑布為“飛流直下三千尺”,他把普通人眼裡的瀑布,不是忠實於原型的普通表述,而是進行藝術了的彰顯,但他還嫌不夠,他繼續說:“疑是銀河落九天”,把瀑布這個特徵用比喻的方法更加藝術化的凸顯出來,把瀑布的美和壯觀藝術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這是作家強烈的情感流露,他也讓讀者產生了同樣強烈的共鳴,於是作者和讀者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所以就像李先生說的:美學重視的不是認識的模擬,而是情感感受。

其三,這種功能性“作為效果,強調得更多的是情理結合,情感中潛藏著智慧已得到現實人生的和諧和滿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間的信念。”我的理解是,雖然美學和藝術不是人對物質世界的認識的模擬,但藝術也應該尊重客觀世界,要表達人的潛藏在情感中的智慧,而不是脫離現實的不著邊際的胡編亂造或閉門造車。而人的自然環境,社會生活環境是藝術家創造的源泉,唯有走入自然唯有與社會相結合,藝術家和藝術領域才有創新和發展的可能。所以,藝術家的作品的情理結合也是中國美學所要強調的。

其四,這種功能性“作為形象,強調得更多的是情感性的優美(”陰柔”)和壯美(“陽剛”),而不是宿命的恐懼或悲劇性的崇高。”對於這一點,在許多看似感傷的詩句裡都可以看到“美”的流露。

比如,唐朝的陳子昂的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

李先生說:他的詩句雖“滿腹牢騷,一腔憤慨的,但他所表達的卻是開創者的高蹈胸懷,一種積極進取、得風氣先的偉大孤獨感。它豪壯而並不悲痛。同樣,像孟浩然的《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儘管傷春惜花,但所展現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麗的春晨圖畫,它清新活潑而並不低沉哀婉。”。

我們從中看到了,真正流芳百世的藝術,即使在表現悲傷的事物和憤慨的情感時,卻仍能讓人更多的感受到美麗、清新,甚至還可以不失活潑。

讀到這裡,我對中國美學所強調的內容有了自己的理解了。

李先生在他的結語裡說,“對中國古典文藝的匆匆巡禮,到這裡就告一段落,跑得如此之快速,也就很難欣賞任何細部的豐富價值。”

我覺得,這本書,雖沒能讓我們看到中國藝術的“任何細部的豐富價值”,但我覺得,李先生卻能把我們真正引領進8000年中國的“美的歷程”,倘若讓我自己去“中國古典藝術博物館”參觀十遍,都可能感受不到“美”之所在。因為沒有他的引領,我即使到故宮,即使看到所有的細部的豐富的古典藝術品,我也沒有能力看到她們的“美”的豐富的價值所在。所以,雖“匆匆走過”,卻讓我對中國“美的歷程”產生強烈的興趣,讓我這個“審美”的門外漢在“美的歷程”裡受益匪淺。

我這次只是泛讀,我想以後還會對一些章節好好精讀。因為,我還想享受閱讀《美的歷程》的過程。李先生的寫作形式,本身很好地詮釋了藝術不是簡單的認識模擬,而是情感感受,李先生的這本書就是他對中國“美的歷程”的豐富的情感流露,這本《美的歷程》就是一件藝術品。

美的歷程讀後感

今天,我剛在網上看了一本這樣的書,名字叫《美的歷程》。書的題目就讓人很想知道下面的內容是什麼,很吸引人。

你去過天安門前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嗎?如果你對那些史實並不十分熟悉,那麼,作一次美的巡禮又如何呢? 那人面含魚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斕的青銅器,那琳琅滿目的漢代工藝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那道不盡說不完的宋元山水畫,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們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曹雪芹 ......的想象畫像,它們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觸到的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麼?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裡凝凍、積澱下來,傳留和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

我們在這裡所要匆匆邁步走過的,便是這樣一個美的歷程。那麼,從哪裡起頭呢?

得從遙遠得記不清歲月的時代開始

書的一開頭就用:美是關乎心靈的事情,不可複製,幾近於偶爾雪上留痕,一線佛裡梵音。所以記錄美的歷程,實在是吃力不討好,承載它的除了美自身,更在於後來者審視的心靈敏銳度。這樣一段話為開頭,同時也讓我看到美的心靈是會怎樣面對生活。

前不久,我通讀了李澤厚先生的著作《美的歷程》。美學和哲學是我今年頗感興趣的兩門學科,雖然這與我的專業學科沒有太大的必然聯絡,但它們卻深深吸引著我。

《美的歷程》全書共分十章,每一章評述一個重要時期的藝術風神或某一藝術門類的發展。它並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於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是以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程序有機地聯絡起來,點面結合,揭示出各種社會因素對於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與說明。

於是,相應的體現在石窟藝術上,如割肉喂鴿、捨身飼虎等悲慘的佛經故事成為壁畫的主要題材,這無疑是悲慘現實的藝術寫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徵卻是寧靜、高超、飄逸的,正是這與人世間的強烈反差,使得人們把絕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託在它身上。此時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國雕塑藝術的理想美的高峰。

初始,盧照鄰駱賓王使詩歌由宮廷走向生活,劉希夷張若虛又使之變而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傑繼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靈的感傷,化而為壯志滿懷求建功立業的具體歌唱;終於,陳子昂喊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後,邊塞詩、田園詩各擅勝場,前者豪邁勇敢,一往無前,後者優美寧靜,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氣魄,天縱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藝術的最強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詩,有李白。

它們的出現離不開人的覺醒這個主題,是這個“人的主題”的具體審美表現。

這是真實、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來是如此客觀地描繪自然,卻只有通過高度自覺的人的主觀品格才可能達到。

我沉思良久,感慨萬千:創造美是需要真情實感的參與的。這樣的創造就如同我們寫文章,最感人的文章不是運用了多少華麗的辭藻,講述了多少真理名言,而是這些話是否發自作者的內心。一篇平淡樸實的文章,只要字字句句發自肺腑,自然就有可讀性。至於後世的獰厲作品之所以缺乏美感,據我分析,是因為青銅時期所有人都非常信奉巫師的話——包括國王和巫師自己,所以他們所創造的饕餮,飽含創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後期那些造型,製作者裡許多人也許本身就是無神論者,或懷疑論者,他們的作品即使非常誇張、恐懼,也缺少了因真情而帶來的美。因此,遠不是任何猙獰神祕都能成為美。恰好相反,後世那些張牙舞爪的各類人、神造型或動物形象,儘管如何誇耀威嚇恐懼,卻依然只顯其空虛可笑而已。它們沒有青銅藝術這種歷史必然的命運力量和人類早期的童年氣質。

時代發展了,技術提高了,製作精緻了,但從美學的角度看,戰國的青銅反不能成為青銅藝術的代表。稚拙的饕餮更俱美學價值。這種情景絕非偶然,它同樣出現在漢代的陶塑、陶俑等藝術上。

本書從巨集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其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明清時期小說、戲曲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變遷等重要觀念。

在本書中,作者以細密的考察論述了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與演變。並在充足的個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對代的藝術精神:

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以小說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則是世俗人情。

儘管我們後來在知識的世界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探險歷程,但李澤厚先生的存在是永遠的,正如對於我們,青春的回憶是永遠的一樣···

《美的歷程》讀後感

這本書寫於一九七九年。在經過了三十年的時間考驗後,這本書依然散發著迷人的魅力。我感覺到李澤厚寫此書時是純粹的是獨立的是自由的,他並沒有使用當時流行的觀點和語言,並沒有為美附加上什麼。正因為此,才保持了學者的本色和學術的純潔,才使這本書成為一部經典之作。他從龍飛鳳舞的遠古開始,一直講到充滿感傷主義的清代,通過縱向的闡述,讓我們感受到我們的民族除了有你死我活的鬥爭史,爾虞我詐的政治史之外,還有一個美輪美奐的,讓人流連忘返的美的歷史。

美是感性的,也是深刻的。李澤厚在講述的時候能夠很好的兼顧這兩點,即不膚淺也不枯燥。這無疑得力於他深刻的理性思考和精彩的語言表述。在《盛唐之音》有一段是評論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他是這麼說的,“它顯示的是,少年時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種輕煙般的莫名惆悵和哀愁。”這樣詩性的語言在書中是很多的,所以閱讀本身也就變成了一次美的歷程。

如果我的認知水準沒有提高的話,我會一直甘心臣服於它的腳下,仰望它並接受它的饋贈;如果有一天我能站起來和它平視的話,我還是會尊敬它喜歡它,並懷念它曾經帶給我的美好感受。可以說這本書對我的影響不僅在過去現在,還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