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標本《煙臺的海》教學片段設計及隨筆4篇 煙臺海域教學片段設計與思考

本文結合國標本《煙臺的海》教學需要,提出了針對該教材片段的詳細設計方案。同時,配合個人隨筆,深入探討了煙臺海濱城市的獨特魅力,引導讀者更好地瞭解這座美麗城市。

國標本《煙臺的海》教學片段設計及隨筆4篇 煙臺海域教學片段設計與思考

第1篇

早在一年前,我就耳聞《煙臺的海》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今年一拿到教材,我就迫不及待的拜讀,果然,文章很美,課文結構清晰,採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在介紹海上獨特景觀時採用了季節的變化順序從冬—春—夏—秋;人景交融,將煙臺的海與煙臺的人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先景後人,相得益彰;語言生動,文中採用了大量比喻、擬人手法給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條件;圖文並茂;課文中的兩幅插圖彷彿將學生帶入了波濤洶湧、氣勢磅礴的情境——煙臺的海邊。實事求是地說編者給我們六年級的學生選擇了一篇品質兼美且示範性很強的文章,可謂是“用心良苦”。

這麼美的文章,我一遍一遍的讀,一次又一次感受作者用他優美細膩的文筆帶給我的享受,可是學生能夠懂嗎?尤其是 作者寫到“冬天,煙臺的海是凝重的”學生大部分只能體會煙臺的海冬天氣勢的磅礴,而且文章看似寫海,其實也是對煙臺人的讚美,尤其是文章結尾處“世世代代的煙臺人在這裡上演著威武雄壯的活劇”這些隱藏在背後的內容學生很難體會。一個“活劇”將煙臺人的勤勞吃苦淋漓盡致的表現了,的確,資料也有說明,煙臺人依*著煙臺的海,憑藉自己的智慧以及勤勞充分利用的海這一資源,大大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作者在讚美海的同時也讚美了海邊煙臺的人,這一點如何讓學生體會?苦思冥想仍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由於課文很長,而且全文都是要求背誦的,我提前兩天讓學生去預習課文,早上課代表領讀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好幾次都把最後一句話讀成“世世代代的煙臺人在這裡上演威武雄壯的話劇”,我示意課代表停下,糾正以後再讀,結果又有幾個粗心小鬼讀成了“話劇”,正想批評,平時話多的張成鑫在底下就喊:“老師,教科書上也會犯錯誤的,他們印錯了,應該是‘話劇’而不是‘活劇’”我還沒有想到怎麼去解釋,心直口快的周思靈就喊了:“你懂什麼,你沒有理解課文,書上肯定沒有錯的,我們又不是用這本書的第一批學生”我沒有想到學生會這麼細心,會注意到“活劇”和“話劇”,如果讓他們從課文中去尋求答案,學生可能會體會到作者對煙臺人的讚美,這不是正中我意嗎?於是我順水推舟:“到底是不是印錯,我們學完課文以後再下結論!”

在第二課時接近尾聲時,我和他們再一次的討論“活劇”和“話劇”,“這裡到底時‘活劇’還是我們平時一直說的‘話劇’,並且聯絡上文說說自己的理由”我提出了要求,“老師,好像沒有印錯,是‘活劇’”“他們上演活的劇本,這個劇本不是別人編的而是他們自己的生活”“是的,我們只要看前面就知道了,冬天煙臺的海是洶湧澎湃的,是凝重的,很可拍,課時煙臺人一點懼怕都沒有”“那你是從哪裡看出他們一點也不害怕”我提醒道,很多學生都舉手了,在討論中學生體會了煙臺人的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在討論接近尾聲時,我補充了課外資料,介紹了煙臺人是如何利用海這一資源,改變他們的生活,當再一次朗讀課文的時候,沒有人再讀“話劇”了,默寫時候也沒有人寫錯了。

國標本《煙臺的海》教學片段設計及隨筆4篇 煙臺海域教學片段設計與思考 第2張

第2篇

?煙臺的海》是六年制蘇教版小語課本第十二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幅海景圖:生動地描寫了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文中字裡行間雖無直抒胸臆,但情溢言表,激發我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為不斷提高生活質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

本文處於本冊書的第二單元,而本單元的課文都側重於寫景,寫作特點也大致相同,都採用優美準確、具體可感的語言來描繪,為讀者展示一幅幅立體的畫面,創設一種種各具特色的意境,從而打動讀者,感染讀者。本文層次清楚、條理明確、重點突出,採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優美、情景交融。因此,教學時,在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同時感悟課文中一些關鍵詞語的意思,感受煙臺的海綺麗壯觀,煙臺的人勤勞、能幹,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練習口述——介紹某一季節煙臺的海。能聯絡課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並能模仿造句。。

3、情感目標:憑藉課文語言材料,瞭解煙臺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這樣確定教學要求,符合本課特點,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進行思想教育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本課的重點是“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觀”這部分,因為這部分”既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海景讚美之情,又突出了課文的中心;因此,我把在感情朗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借海景抒發自己的喜悅心情,做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因為孩子們認識事物的特點是直觀、形象的,而要在語言文字中準確把握所蘊含的情感世界,這對孩子來說有困難。因此,我把理解作者是如何譴詞造句,在行文中抒發自己的情感的,作為本篇課文要解決的難點。

?煙臺的海》是一篇講讀課文,應該以講讀為主,憑藉講讀訓練學生的閱讀基本功。因此,在講讀中,我準備採用“感情朗讀法”來教學本課。

為什麼呢?因為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情溢言表,在流暢,動人的景物描寫中寄予情思,而這種情思,正是需要學生掌握的重點。但這種情,文中並沒有直露地抒發,全部寄於字裡行間,那麼,要抓住這種情,只有讀,通過學生感情朗讀,讓他們在自己的朗讀中去領會,會勝過老師重三疊四地講解,同時還起到了訓練朗讀能力的作用。

另外,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準備改變以往的平鋪直敘,採用“變序教學法”,在學生理清了文章層次後,抓住文中描寫最美的兩段來講,使學生興趣高漲。不僅如此,教學過程中,我還鋪之以生動、極富感染的語言表述,緊扣重點詞、句細嚼慢嚥,讓學生在緊張、極富感染的課堂氣氛中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和我的教法,以及對六年級學生的閱讀要求: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我教學生用“讀—思—議—讀”的方法學習本課,仔細品味重點段、句、詞,體會文中的情感。這種方法,不僅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鍛鍊了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裡我主要說一下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根據大綱對閱讀教學的要求:從整體入手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規律,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請觀看錄象,出現怎樣的景象?

從學生的回答中我總結出:“大海是優美的,是洶湧的,是變化多端的,你看過海嗎?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今天我們就來一同觀賞煙臺的海的別樣景象。這樣的設計,不但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內容,且明確了學習任務。

要讓學生準確地把握文章裡的思想感情,必須先抓住文章的重點。所以,接下來一步我是這樣設計的:上節課大家已初讀課文,瞭解了課文大意,那麼誰能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一下課文內容?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按時間來分,文章可以分為幾段?在四季部分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季節內容?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趨向選擇出相應的部分,而這部分之所以美,就是因為作者在文中深入了自己的情感,是文章的重點,所以這樣以來,我用學生對文章的感性認識抓住了文章要點!

這一環節,是教學重點,我準備用感情朗讀法,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情感。“既然大家對四季美景感興趣,我們就去看看四季的海各是什麼樣的?”我指導學生用“讀—思—議—讀”的方法學習:1、指名讀了解內容;2、思:這一段寫出了海怎麼樣?文中哪一句話突出海的特點,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海景的?3、議:根據上面問題,學生展開討論,解決問題。4、讀:哪些地方是作者看見的,誰來讀一下,看能不能讀出海的那種氣勢!這樣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讀後我指導總結,在讀中怎樣才能把海的凝重表現出來?哪些字應重讀!而後再讀,要求讀出海的特點,以此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並在反覆朗讀中體會寫作特點。在此,我不忘強調:文中為什麼要強調“巨浪?”通過學生的回答,我即時總結:可見作者在描寫中注意處處抓特點。教學這一部分,我依然讓學生朗讀並要從中體會出:冬天的海凝重,春天的海輕盈,夏日的海浪漫,秋天的海忙碌。指導朗讀技巧,要讀出文章的特色,而後指導學生自己總結出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你在寫作上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從而把學與用結合起來。

”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我還讓學生動手勾畫出文中的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藉以複習舊知。最後總結:這一部分作者都用了些什麼手法?你有什麼收穫?從而達到學以致用。最後再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

根據上下文,學生自然明白:為了表達喜悅之情。這樣,老師講述不多,學生已從反覆朗讀中體會出了文中的情感!

以這樣的方法教學,充分體現了朗讀教學的優越性,不但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也發展了學生思維能力。

文章的最後一部分是對全文的總結,這一部分也是文章的重點,直接揭示了作者的寫作目的。但這一部分內容淺顯,情感易體會,所以我只需抓住中心句“煙臺的海,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座壯麗的舞臺。”引導學生來理解“畫、背景、舞臺”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是說什麼意思?為什麼?到此我再總結:此時此刻,作者看著煙臺的海不同的景象,激發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為不斷提高生活質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

這一環節,使學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情感,並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發展了能力,完成了教學重點。

“讓我們帶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再來朗讀一次全文!”此時此刻,學生已完全掌握本文的朗讀技巧,領會了文章的思想感情,相信學生一定能讀出最好的水平!在朗讀過程中,試著背誦四季部分。因為,教學中已反覆朗讀,所以背的任務也不難解決。

根據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結合原則,我指導學生學習本課借景抒情的寫法,以《南京的……》為題,寫一篇小作文,學以致用,以提高寫作能力。

第3篇

(一)播放關於大海的多媒體課件匯入新課,並揭示課題:

1、同學們,看見過大海嗎?誰能說說大海是什麼樣子?

2、(多媒體出示中國地圖)這是一幅地圖,太平洋在我國的東南面,我國大部分的沿海城市,都是東面或南面臨海。請同學們來找找一找煙臺在什麼地方,並說說煙臺哪面臨海?

1、聽寫詞語:石凳、蔚為壯觀、嬉戲、崇山峻嶺、過濾、恬靜、如痴如醉、湛藍、鍥而不捨、前赴後繼、呢喃細語

蔚為壯觀—— 前赴後繼—— 鍥而不捨—— 呢喃細語——

崇山峻嶺—— 如痴如醉—— 嬉戲—— 恬靜—— 湛藍——

1、在作者的眼中,煙臺的海是什麼樣的呢?指導有感情讀。(對海的熱愛)

2、我們再到文中找一找句子,那句話概括了煙臺的海四季的特點?

(板書:冬:凝重 春:輕盈 夏:浪漫 秋:充實忙碌)

3、過渡:冬天的海為什麼是凝重的呢?我們一起來欣賞課文的第二小節。

(2)用直線劃出描寫海的句子;並找出其中的修辭方法,說說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冬天煙臺的海是怎樣的呢?誰來讀一讀,並能重點突出你剛才圈出的詞語。

3、說說你為什麼這樣讀?(理由圍繞壯觀、有氣勢、力量大)指導朗讀。

4、請大家看螢幕(播放海浪多媒體課件),體會煙臺的海冬天的磅礴氣勢。再次指導朗讀。

7、小結讀:煙臺人和遊客並未懼怕氣勢洶洶的大海,而是觀賞這蔚為壯觀的景象。讓我們做一回煙臺人,用不畏嚴寒、不懼風浪的豪邁情懷來讀一讀。

8、剛才,我們一起欣賞到了煙臺的冬天的海是那麼凝重,人是多麼豪情!

1、現在用學習第二小節的方法,每個學習小組,完成學習春夏秋三個季節煙臺的海的景觀特點。

3、按上述四項內容共同完成學習活動,可以互相補充,討論。

1)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著追逐著奔向、觸控到、退了回去、撲了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等詞句,體會冬去春來,煙臺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過脫去、駕船駛過、播下希望的種苗,期待著收穫的季節詞句領悟煙臺人不誤春時、勤勞繁忙的情景和生氣蓬勃、充滿希望的幸福生活。

2)煙臺人在勤勞播種,春天的海輕盈得像個頑皮的孩子,這是一片多麼生機勃勃的春海啊!

①第4自然段:抓住涼爽和愜意、水平如鏡、浮出、拖著、倒映、呢喃細語等詞語,感受夏日煙臺的海的浪漫可愛,人海相依的恬靜和愜意。夏日煙臺的海常常水平如鏡,宛如一個恬靜、溫柔的少女。進行仿句練習。

②這真是一幅人海相依的恬靜畫面,所以說夏日煙臺的海是浪漫的。

①秋天的海平添了幾分充實與忙碌這又表現在哪裡呢?從漁家駕船出海了,貨輪起錨遠航了……體會出秋日煙臺的海清新高遠的格調和漁民緊張忙碌的生活。並且能找出與前文相對照的,春種秋收。

②這真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煙臺人充滿希望和幸福的生活著,所以說秋天的海是充實與忙碌的。

出示:煙臺的海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座壯麗的舞臺。

3、齊讀,說說感受。為什麼說煙臺的海是一幅畫?一道廣闊的背景?一座壯麗的舞臺?

說是一幅畫,是因為它像畫一樣美麗多姿;說是廣闊的背景,是因為它是煙臺人物質、文化生活的依託;說是壯麗的舞臺,是因為它為煙臺人的生存、發展、創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顯得很凝( ning nin )重。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經常氣勢洶洶的掠過這片海域。小山似(si shi )的湧浪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從北邊的天際前赴後繼、鍥( qi qie )而不捨地撲向堤岸,濺起數丈高的浪花,發出雷鳴般的轟響,有時竟把岸邊數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幾米遠的馬路中央。每到這巨浪拍岸的日子,許多煙臺人和外地的遊客,紛紛頂著寒風跑到岸邊,觀賞這蔚為壯觀的景(象像)。還有的不顧被浪花打溼衣服,站在岸邊,以那數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戀念),形成一道壯麗的風景線。

2、讀了畫線的句子,你分別想到________和________這兩個成語。

3、……有時竟把岸邊數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幾米遠的馬路中央。從句中數百斤重、十幾米遠我體會到_________,竟應讀出_________的語氣。這個片段中前赴後繼一詞充分表現了__________,一個掀字讓你感受到_______________。

①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經常氣勢洶洶地掠過這片海域。

寒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爺爺去世的噩耗傳來,小華的心中立刻湧起一陣寒流。

寒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把煙臺的海比作人,那麼春天煙臺的海就像個頑皮的孩子,夏日煙臺的海宛如__________,冬天煙臺的海彷彿是_________。

6、片段中作者把小山似的湧浪比作千萬頭暴怒的獅子,你還可以將小似的湧浪比作什麼?請你發揮想象將下列句子寫完整。

小山似的湧浪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像______像_______……

7、這段話寫出冬日煙臺的海_____的特點,作者採用了採用了比喻的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和_____,寫出了海浪的氣勢盛大;還採用具體數字,用_____和_____,寫出__________;另外,作者還用許多詞語生動反映海浪洶湧,請你作一分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篇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句話除了告訴我們閱讀教學的任務外,實際上還告訴我們閱讀教學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文字、感悟文字、欣賞和評價文字。從而實現綜合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

蘇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十二冊《煙臺的海》一文的二自然段形象地描繪了寒流襲來時海浪洶湧的壯觀景象和遊人不畏嚴寒、不怕風浪的情懷。在本段的教學過程中,我以讀為基礎,以悟為目標,以賞為紐帶,以評為標尺,通過由淺入深的閱讀探究,引導學生逐層深入理解,全面把握文字。

師:這一段寫得太美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文錄音,好不好?

師:聽了錄音,我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我很想放開喉嚨高聲朗讀,你們想讀嗎?如果讀一遍感覺不過癮,你還可以讀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讀得盡興為止,好不好?

?感悟】:閱讀是理解的平臺。《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蒐集處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俗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閱讀是理解的基礎和前提,也是理解的方法和手段。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創設閱讀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反覆、充分地朗讀課文,通過閱讀來感知課文,為學生感悟文字做好認知準備。通過閱讀,學生對文字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具備了感悟的條件。

師:讀了這一部分,我們領略了冬天煙臺的海特有的景觀,你想抒發心中的感慨嗎?

生:我想說:煙臺的海,波瀾壯闊,氣勢雄偉,真是天下奇觀啊!

生:雖然是冬天,煙臺的海卻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確實是非常獨特的景觀!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感悟】:感受是文字的表象。閱讀的目的是理解和感悟,閱讀的過程就是一個感悟的過程。通過閱讀,把握文字內容,又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根據文字的描述再現具體的形象。感受的程度——表象的準確性、形象性、具體性,直接依賴於學生的閱讀感受。學生通過閱讀感受到煙臺的海的磅礴氣勢,正是他們對文字的整體感知的成果。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視表象的形成,這是學生對文字的初步認識,是一個具體化的思維過程,為進一步深入理解奠定了基礎。

師:是啊,嚴冬臘月,天寒地凍,煙臺的海卻如此雄偉壯觀,怎能不讓人激動?誰願意聲情並茂地朗讀一下?

生讀小山似的湧浪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從北邊的天際前赴後繼、鍥而不捨地撲向堤岸,濺起數丈高的浪花,發出雷鳴般的轟響,有時竟把岸邊數百斤的石凳掀到十幾米遠的馬路中央。

師:讀得真好!能告訴大家你為什麼能讀得這麼有感情?

生:在朗讀時,我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想象那驚濤拍岸的情景,並特別注意哪些描寫海浪洶湧的重點詞語。

師:說得真好,要想把文章的感情讀出來,既要一邊讀一邊想,又要注意聲音的抑揚頓挫,特別是要讀好關鍵詞。咱們都來試試,好不好?

師:在讀的過程中,你認為哪個字最能表現出海浪洶湧、氣勢磅礴?

生:老師,我認為撲字最能表現出海浪的洶湧,而湧字並不能。

生:我感覺撲很有氣勢,而湧字只能讓人感到海浪不斷向前翻滾。

師:讓我們來請教一下不說話的老師,看看它是怎麼說的。

生:拍的意思是用手掌或輕薄的東西輕輕地打;撲的意思是身體猛力向前衝,伏在人或物體上。

學生表演拍:老師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坐下。撲:守門員飛身躍起,穩穩地撲住了飛馳而來的足球,好險啊!

師:同學們看懂了嗎?拍和撲雖然是近義詞,但有很大的區別。它們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師:對阿,拍和撲力度不同,速度也不相同。那麼,這裡的撲能換成拍嗎?

生:拍不能形象地表現出海浪巨大的力量,因為最後一小句有時竟把岸邊數百斤的石凳掀到馬路中央。告訴我們海浪的力量非常大。

生:不能換。因為前面寫的是小山似的湧浪,說明浪很高,只有用撲字才能形象地表現出那種凌空下擊的磅礴氣勢。

生:只有用撲字才能表現海浪像怒獅一樣凶猛。突出海浪速度快、力量大。

生:只有撲向堤岸的海浪才能濺起數丈高的浪花,發出雷鳴般的轟響。

生:如果用拍字則顯得煙臺的海很溫柔,與課文中所描繪的波瀾壯闊的場景相矛盾。

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作者遣詞造句非常精當,一個撲字形象地表現出了海浪來勢猛、波浪高、速度快、力量大等特點。所以,我們可不能小看這一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