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有關大班美術教案範文錦集4篇 "創意湧現,激發兒童藝術天賦:大班美術教案範文分享"

本文為大班美術教案範文錦集,整理了多種教學案例,涵蓋了幼兒園大班各個階段的美術教學內容,旨在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借鑑。

有關大班美術教案範文錦集4篇

第1篇

1、各種紋路各種造型的樹葉、油墨、磙子、瓦楞紙、拓印紙、剪刀等。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幅非漂亮的瓶花畫,這幅畫不是畫出來的,你們能猜出它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老師告訴你們:這叫實物版畫,花瓶是用瓦楞紙、花是用不同的樹葉拼成,再磙上油墨印出來的。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製作實物版畫——瓶花。

“怎樣製作花瓶呢?”——在瓦楞紙上畫出自己喜歡花瓶的形狀,用剪刀沿著外形輪廓剪下。然後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樹葉拼在花瓶上,拼出自己想要的畫面。

(1)在瓦楞紙有楞的一面推上油墨,推得時候可以上下推、還可以左右推,每個地方都均勻的推上顏色;然後將選好的樹葉選取自己喜歡的顏色再推上油墨,注意在樹葉紋路清晰的一面推上油墨,注意顏色的搭配,最後把推好油墨的樹葉和瓦楞紙按照剛才構思好的畫面重新擺好。

(2)之後端正地蓋上拓印紙,用平底茶杯或手掌用力均勻的磨壓,開啟就是一幅漂亮的實物版畫-瓶花。

(1)介紹材料: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各種形狀的樹葉和瓦楞紙,有的.葉子可以適當修剪。

(3)提醒幼兒要注意衛生,不亂丟垃圾,拓印時保持衣服和畫面的整潔。

(2)通過視訊展示現場抓拍的孩子作品,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交流、評析,幼兒相互參觀、學習,說說是怎麼印的?好不好?好在哪裡?加深對實物版畫製作方法的理解,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孩子再學習的興趣

1、引導幼兒課後繼續觀察、尋找,還有哪些實物可以拼印瓶花。

2、在美工區投放印製實物版畫的材料,供幼兒自主探索實物版畫的製作方法。

有關大班美術教案範文錦集4篇

第2篇

本次活動的理論基礎主要依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和贊可夫的“教學與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為應設法向兒童呈現一些能夠引起他們興趣、具有挑戰性的材料,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作用。贊可夫的“教學與發展”理論運用“最近發展區”學說,指出教學應該創造最近發展區,然後使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發展水平。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大班幼兒表達表現的慾望越來越強烈,想象力和創造力有了很大提高,雙手變得越來越靈巧,對各種形式的美工活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幼兒經常會玩一些手指遊戲和手影遊戲,手形彩繪作為一種比較新穎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這種活動能深化拓展幼兒的興趣愛好,豐富幼兒的操作體驗和審美情感。因此,根據認知發展、教學與發展理論,我選取並設計了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的本次活動。

在活動中將會滲透平面繪畫和立體繪畫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這樣更能滿足不同興趣和不同能力幼兒的發展需求。具體實施過程中,我主要採用了借形想象法、操作體驗法、作品欣賞法等方法來完成活動目標。

首先,用一段手形彩繪錄影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用手做出各種不同的造型,為手形繪畫做好鋪墊。

其次,設定情境,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借形想象。聯絡幼兒的相關生活經驗對活動的難點進行分解和突破。

再次,緊緊圍繞活動目標,教師示範作畫,將借形想象落實到具體操作之中。幼兒自主操作體驗,實現學習手形繪畫這一活動目標。

最後,在大背景下合作展現整幅作品,做到前後呼應,首尾一致。

1.觀察手的外形特徵,利用手掌、手指形態的變化,學習手形繪畫。

1.幼兒經驗的準備:活動前組織幼兒做各種手指與手影遊戲;瞭解幼兒的繪畫水平。

2.活動材料的準備:教學課件、背景圖、環保油彩棒、繪畫用筆等。

播放一段手形彩繪錄影,組織談話,激發幼兒對手形繪畫的興趣。

(2)啟發幼兒做出與別人不同的手形,並說說怎樣通過手來作畫。

(1)結合主題情境,啟發幼兒發散思維,藉助手形進行想象。

(2)教師示範繪畫,鼓勵幼兒圍繞主題“大自然的景色”來作畫。

(1)教師講解繪畫材料,提出注意事項。幼兒自主選擇作畫材料與方式,大膽作畫。

第3篇

1、學習將兩種事物進行組合,轉換成另一新形態的思維方式。

2、課前組織關於樹、鳥知識的談話,以及相關知識經驗的積累。

師:小朋友,我們知道鳥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鳥最喜歡在什麼地方休息?”(引出樹)

(大樹需要鳥,鳥也離不開大樹。有樹的地方就有鳥,有鳥的地方就有大樹------。)

既然樹和鳥誰也離不開誰,緊緊的聯絡在一起。那麼,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2、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討論。這時,教師將樹、鳥組合在一起。給幼兒直觀的`視覺感受,拓展幼兒思維。

1、給幼兒獨立思考、創作的空間,不要隨意打攪幼兒。

2、教師在一旁觀察,可根據幼兒的接受情況,進行輕聲的個別交流。

3、等多數幼兒勾畫出外形後,教師如覺得有必要,可將某個幼兒的一幅組合、轉換較好的作品,進行集中講解,引導幼兒轉換新的思維方式。

2、利用幻燈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請幼兒簡單表述。

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兩種不同事物的形體,通過組合、轉換,變成另一新形象,豐富幼兒對事物形象,拓寬幼兒思維。

第4篇

2、通過合作活動,分享刺蝟背果子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

3、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1、幼兒每人一份剪刀、膠水和《刺蝟背果子》的手工材料。

自由探索-------交流討論--------幼兒創作--------分享活動

1、 教師出示一張紙,提問:“大家想想辦法,怎麼樣讓這張紙站起來?”

2、 幼兒每人取一張鉛畫紙,探索、擺弄,教師巡迴觀察。

1、 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結果,並請該幼兒介紹經驗。

2、 教師小結:能讓紙寶寶站起來的方法有很多。如:向後折一部分;兩邊向中間折;將紙捲起來成圓柱狀等。

3、 教師出示手工材料《刺蝟背果子》,請幼兒猜猜手工材料上的果子、大樹、刺蝟分別是用剛才的哪種方法站起來的?

(1) 幼兒嘗試,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刺蝟的刺可以一一對應之後再剪。

1、 幼兒製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1、 幼兒互相合作、自由結伴分成四組,將製做好的刺蝟佈置在一張大紙上,適當添畫背景。

方法:在一定的距離外,將果子套向刺蝟的'刺,比比誰的果子套得又多又準。

整個活動遵循了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的方式貫穿 於始終,讓幼兒在愉快輕鬆地遊戲中促進動作發展。下面我來談談這次教研活動的研討過程。

第一次我們聽了蘇琪老師的試教。課後我們下午班老師對這節課的討論非常激烈,老師們一致認為本節課在內容設計上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整節課幼兒氣氛活躍,積極性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最後爬過樹林,鑽山洞環節中,起先我們設計的目標是讓孩子複習鞏固鑽,孩子們爬到山洞就堵在一起,也沒有按照鑽的要求去鑽,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又在討論,是繼續還是去掉這個環節,最後討論結果還是按照原來的環節開展活動。

第二次我在試教中同樣也出現了這種現象,我們找原因,環節本身出現問題,讓孩子在快速爬的時候去鑽,他們難以控制,就不可能達到我們所定的教學要求,最後還是去掉了這個環節。

另外一個環節,讓孩子學會側身滾,身體躺平,腳伸直,兩手放胸前,也是這節課的重點。大部分孩子都認為刺蝟是縮起來滾的。對於這種概念。我們也查了很多資料。到底刺蝟滾得時候是縮起來滾嗎?答案是;有時候會縮起來滾,有時候腳伸直滾,所以我們讓孩子在嘗試滾的時候讓孩子去告訴大家你是怎麼滾,最後教師點評告訴孩子今天刺蝟媽媽教你們新的本領滾------側身滾

這次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始終能保持著角色身份,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不足是在開始部分老師說,今天媽媽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側身滾,而應該是讓孩子在嘗試中發現的時候引出課題,說,這個刺蝟寶寶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學學他的動作吧,這樣的語句可能會更加完美讓孩子感覺我們在做遊戲而不是在上課。在背果子游戲中個別孩子沒有按照“側身滾”的示範動作做,教師應該提醒孩子糾正動作。

通過這次活動,對我來說,儘管內容上不難,準備中也顯很輕鬆,但我更重視與活動的設計以及研討過程。也希望各位新老教師給我提出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