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合4篇 創意科學教育:幼兒園活動教案模板合集

本文為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包含多個科學活動教案模板,涵蓋豐富的科學知識和實踐操作,旨在幫助幼兒園老師更好地進行科學活動教學,提高幼兒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合4篇 創意科學教育:幼兒園活動教案模板合集

第1篇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幼兒隨著年齡增長,是非辨別能力得到提高,而且電視中也時常有社會公益廣告宣傳,他們有了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美好願望。通過這次活動,讓他們在討論交流後,知道人類願意生活在美好的綠色環境中,對於髒、亂、差要積極想法整治,並將自己喜歡居住在美麗家園的心願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從而初步培養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1、通過活動,鼓勵幼兒創造畫出美麗的家園,培養幼兒運用色彩表現美的能力。

2、知道地球是人類生活居住的地方,初步培養幼兒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

大膽運用繪畫手法和協調的色彩表現人們喜歡居住的環境。

觀看兩段錄象(美好家園和髒、亂、差的環境),組織討論:

1、剛才你看到了什麼?你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為什麼?

:我們喜歡生活在花園般的地方,那兒空氣清新,既乾淨又美麗。

:我們不喜歡生活在又亂又髒的地方,那兒沒有小鳥,沒有花、草、樹木。

:廢氣、廢水不可亂排放,不亂扔垃圾,多植樹綠化,交通工具使用無汙染的能源等。

4、:地球只有1個,我們人類只有保護好地球,才能生活在空氣清新、乾淨、美麗的家園,人類和動植物才能快快樂樂。

2、教師示範講解:綠色的大地、樹林;蘭色的天空、海洋。綠、蘭表示清潔、乾淨;紅、黃、橙表示美麗、幸福。

3、幼兒繪畫:教師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創作,並用色彩來表現。

2、延伸活動:我們一起努力將地球建設得更加美麗。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合4篇 創意科學教育:幼兒園活動教案模板合集 第2張

第2篇

1. 通過實驗發現不同的工具運的水量是不同的,探索哪個工具運的水最多,發現海綿的吸水性。

2. 樂於表達自己的發現,能在運水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索的快樂。

透明的杯子(上面貼有一段一段的即時貼),海綿,吸管,網狀小盆,小勺子,水,大盆子

1.提醒幼兒在遊戲前將袖子捲起,注意不要弄溼袖子。

3.每個幼兒拿一種材料將大盆子裡的水用海綿、吸管等工具運到透明的杯子中。

3.規定運送的次數,每個幼兒用一種工具一起運5次水,放在一起比一比誰運的水最多。若5次看不出運水的多少,那再進行新的一輪,再運5次水。

4.引導幼兒發現海綿的吸水性,知道與其他工具不同。

5.將透明杯子裡的水倒入大盆子中,與邊上的幼兒交換工具,再進行一次遊戲。

6.樂於表達自己的發現,與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

玩水是孩子們都很喜歡的遊戲專案,在活動中,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這個區域也很受孩子們的歡迎。但是由於小班的孩子自制能力較差,我讓孩子們數好5次然後比一比,但是有很少的孩子遵守遊戲規則的,大部分孩子都只顧自己玩水,沒有去發現運水過程中不同工具運水量的不同,但是有些孩子還是能夠發現海綿的吸水性。

第3篇

通過製作竹蜻蜓,訓練幼兒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竹籤、卡紙(畫有竹蜻蜓的葉片)、剪刀、飛機模型、風扇、橡筋、圖片(風車、排氣扇、輪船的驅動器)等。

(1)用剪刀剪下卡紙上的竹蜻蜓葉片,並用膠帶在中間纏一圈固定。

(2)將竹籤插在葉片中間,在竹籤穿入葉片的上下處,纏上膠帶以作固定。

想一想,為什麼有的竹蜻蜓飛不起來,而有的竹蜻蜓卻能飛起來?

(2)生活中哪些東西像竹蜻蜓一樣有葉片也能旋轉卻不能飛?

比一比,看誰的竹蜻蜓飛得高、飛得遠。幼兒分組進行遊戲比賽。

第4篇

祥祥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開”了一個汽車城,她和她的夥伴們張羅著要賣各種各樣的汽車,他們先從自己家裡帶來了很多玩具汽車,擺放在汽車城裡。可偌大的空間裡,總覺得汽車還不夠!最關鍵的是,有顧客來買車,他們向祥祥提出:“你們怎麼沒有卡車、公共汽車、雙層巴士呢?”於是,幼兒提出要自己製作汽車。為了滿足幼兒的意願,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盒子,鼓勵他們自己動手,讓汽車城裡的汽車數量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豐富。

幼兒會如何製作汽車呢?最簡單的做法是:用硬一點的紙板剪四個圓,然後貼上在盒子的兩側即可。當汽車城的第一輛自制“雙層巴士”面世時,立刻引起了轟動,還贏得了雷鳴般的學聲。隨著遊戲的一天天推進,汽車城裡自制的汽車越來越多,可教師卻發現,這一輛輛“盒子汽車”一旦製作成功就成為一個個擺設,幼兒根本不會去把玩它們。

那日,教師去汽車城買車,祥祥熱情地為教師介紹一輛輛汽車,教師則故意對那輛自制的“雙層巴士產生濃厚的興趣。結果,祥祥反過來勸教師:“不要買這輛車啊,它開不快的,你瞧,它只開一點點路就停下來,而跑車可以開到很遠的地方去哦!”怕教師不信,祥祥還演示給教師看,一輛現成的玩具跑車和一輛用紙盒製作的“雙層巴士”比賽,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看著幼兒辛辛苦苦製作的汽車如此不受歡迎,難免有些遺憾,教師禁不住想:能不能激發幼兒去改制“盒子汽車”,從而讓自制的汽車也能很好地開起來呢?

這天的遊戲交流中,教師拿出了玩具跑車和一輛紙盒製作的汽車,詢問幼兒:“你們喜歡哪一輛?”前一陣子還被熱捧的“雙層巴士”遭受冷遇,理由很簡單:“盒子汽車不會跑!”也有幼兒講到:“盒子汽車的輪子不會滾!”“有沒有辦法讓輪子滾起來呢?”幾乎所有的幼兒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

基於幼兒的認知,教師決定設計一個集體學習活動來激勵幼兒改制“汽車”,從而瞭解“汽車”製造的一些簡單原理。

1.在觀察、比較中瞭解簡單的輪軸構造,嘗試改制“汽車”,體驗成功的樂趣。

2.樂意在活動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探究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各種製作材料及工具:剪刀、膠水、雙面膠、長短不一的牙籤、大頭針(可供幼兒在較厚的圓紙片上戳洞)、吸管、幼兒收集的廢舊紙盒、紙輪等。

1.師:前幾天你們在遊戲中用盒子做了很多輛汽車,可是“盒子汽車”跑不起來,只能停在汽車城。今天,我也做了一輛汽車,猜猜我的汽車能跑起來嗎?

2.絕大多數幼兒認為教師的汽車應該和他們的汽車一樣“輪子不可能滾起來,只有2—3名幼兒有些動搖(這幾名幼兒的理由是:“因為老師的本領大,所以老師做的汽車應該能跑起來!”)。

(引來幼兒一陣歡呼,所有的幼兒都看到教師自制的汽車跑了起來,輪子滾得飛快。)

?設計意圖:活動開場,教師就直接出示自制的“盒子汽車”,旨在引發幼兒的關注,讓幼兒在出乎意料中產生強烈的好奇,並由此激勵幼兒的探究興趣。】

5.幼兒仔細觀察教師製作的汽車,很多幼兒看出了其中的一些差異。

“我們的輪子粘在盒子上一動不動,所以滾不起來!”

“牙籤把兩個輪子連在一起,兩邊的輪子都能滾起來啊!”

?設計意圖:圍繞“為什麼我的汽車輪子能滾起來”的討論,幼兒會在觀察的基礎上發現其中的'些許奧妙。事實上,當幼兒的目光聚焦到牙籤時,幼兒已經自然習得了“輪子之間有軸”的粗淺道理。】

1.師:你們看出了不少祕密,你們想讓汽車輪子也滾起來嗎?

(此時幼兒已經興趣盎然,他們迫不及待地要動手改制那一輛輛“盒子汽車”。)

(教師發現:整個過程中大多數幼兒忙著在圓片中央戳一個洞,然後插入牙籤,再就是用玻璃膠或雙面膠將牙籤連同兩個“輪子”一起貼上在盒子底部。整個實驗過程,教師看到有幼兒拿起過吸管,卻又放回,幼兒並沒有將吸管用到“盒子汽車”的改制中。)

?設計意圖:此環節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巡迴觀察幼兒的操作過程,給予適當的支援與迴應,如幫助幼兒在較硬的圓紙片上戳洞,如提醒幼兒尋找一根長短適宜的牙籤,如鼓勵幼兒看看同伴使用了哪些材料等。教師還可為幼兒介紹吸管,鼓勵幼兒嘗試使用。當然,教師也應該做好幼兒不會使用吸管的準備。】

2.師:有的汽車已經能跑起來了,誰願意和我的汽車比一比,看誰的汽車跑得快呢?

“為什麼製作汽車的時候都用了牙籤,可我的汽車能跑得又快又直呢?”

3.有幼兒開始注意到:教師汽車上的牙籤轉得很快,而幼兒製作的汽車上的牙籤一點兒也不靈活。

4.有幼兒開始悟出:牙籤動得快,輪子就轉得快:輪子轉得快,車子就開得快o

教師放低了“臺階”,結果有幼兒看到了粘在盒子底部的兩根吸管,這兩根吸管讓幼兒恍然大悟。

?設計意圖:此環節由“看誰的汽車跑得快”引出,進一步激勵幼兒思考“盒子汽車”之間的差異。其實,討論、玩耍、比較的目的都是幫助幼兒理解“原來製作的車子開不快,那是因為車軸沒有動起來,而加裝了兩根吸管後,車軸在管子中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讓它自由轉動,所以車子就可以開得比較快。”】

四、幼兒再次修整自己的“盒子汽車”,鼓勵幼兒找自己的夥伴去比一比“看誰的汽車跑得更快”

?設計意圖:保留這樣的追問是教師關注幼兒、瞭解幼兒的又一個過程。作為集體學習活動的尾聲,對幼兒而言,再一次修整自己的“盒子汽車”並和同伴比一比“誰的汽車跑得更快”,其過程一定會遭遇不少問題。有幼兒反映“輪子”東倒西歪;有幼兒不止一次地遭遇“輪子”掉出來的窘境;有幼兒則發現競賽對手的“車輪”比自己的“車輪”大,比賽存在著不公平……事實上,將探討的話題演變成幼兒離開課堂後繼續探究的問題,能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