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語文教案5篇 「語文教學精粹:教師必看的十份教案」

本文主要介紹語文教案,包括作文教案、閱讀教案等。通過編寫精細的教案,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同時,教案的編寫也需要注意課時安排、教材選擇等方面的問題,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語文教案5篇 「語文教學精粹:教師必看的十份教案」

第1篇

通過比較閱讀,讓學生領會本文所表現的童年之“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從而引導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重點閱讀課文的第10~14小節,瞭解這部分內容所寫的兩件事情。

三、用視訊展臺、投影儀將張潔的《挖薺菜》的第10~13小節展示出來,引導學生考慮:

(1)這部分內容與課文的'10~14小節的內容有什麼相似之處?

(《柳葉兒》主要告訴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挖薺菜》告訴人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時還提出了子女教育的問題)

(《柳葉兒》寫出了鄉間景色的優美,當時的“我”絲毫不覺得生活的苦澀,而讀者卻體會到“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挖薺菜》寫出了“我”自由快樂的心情)

四、討論總結: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語文教案5篇 「語文教學精粹:教師必看的十份教案」 第2張

第2篇

?梅香正濃》這篇文章通過重點介紹明朝的遺臣史可法的感人事蹟,讚揚了具有“梅花”般品格的民族英雄,歌頌了在民族危亡之時他們崇高的氣概。課文飽含著強烈的愛國情感,讀後令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文章的主體部分以敘事為主,採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形象地將“梅花”與“民族英雄”緊密的聯絡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

自讀自悟,感知文章內容,在掃清字詞障礙的基礎上理清作者的情感脈絡。針對理解文章主旨所提出的問題,能採取多種方式解決。繼續學習並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通過史可法的感人事蹟,運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讀來體會民族英雄所具有的民族氣節和崇高氣概,並與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鳴。感受“梅香”的具體含義,體會英烈們的氣概。

1 瞭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蹟。感受作者文章中飽含的激情,體會民族英雄的氣節與精神。

2 自讀文章,引導學生根據主旨發現問題,感受“梅香”的具體含義,促進對文章的感悟。

1、由冬季百花凋零,唯有梅花傲雪綻放,引出課題並板書。

2、教師提問拓展:看到梅花會想到哪些與梅有關的詩詞?重點分析梅花所具有的品格,為理解史可法的精神做好鋪墊。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將文章讀通讀順,對於本文四字短語較多,文白交融的行文特點,引導學生正確朗讀,注意停頓。

2、學生初談對文章的感受,嘗試著說一說本文與以往所學文章有何不同。共同交流,在文章的行進過程中釋疑答惑,對於基本字詞要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詞義,作好基礎知識的積累。

酷愛:十分喜愛。拜謁:拜訪、拜見。 高官厚祿:官大,待遇高。屍骸:屍骨。楹聯:掛或貼在堂屋柱子上的對聯。寡廉鮮恥:形容人沒有操守不知羞恥。戕害:殺害、殘害。

3、學生再讀文章,通過對史可法感人事蹟的描寫,理清作者的情感脈絡。首先讓學生通過對聯歸納出發生在史可法身上的幾件事,再用自己的話複述每件事的大致內容,最後在小組內合作交流,嘗試著用四字短語歸納段義。並引導學生根據對文章的理解品味每件事所蘊含的精神與品質。

感動——①忠心勸諫―― 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②誓與城存―― 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③氣絕而死―― 忠肝義膽的民族氣節。

肅然——“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體現出一位忠臣的拳拳愛國之情。

5、學生將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再次有感情誦讀,並能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史可法那崇高的民族氣節與英雄氣概。

(1)“他日夜憂慮國家命運,民族危亡……提出救亡方略”――用深沉朗讀表現出史可法對國家與朝廷的一腔忠誠。

(2)“吾誓以身殉城”――用堅定的語氣體現出主人公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3)“拔刀自刎”――高亢的語調體現無畏的英雄氣概。

(4)“大罵氣絕而死”――要體現出忠肝義膽的民族氣節。

學生在感知文章的基礎上,教者要圍繞課文的主旨提出一些個性化的問題,藉以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感悟:

2、對於這樣一個昏庸的朝廷,史可法的所作所為有價值嗎?

3、文中最後提到的兩類人,作者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作用是什麼?教師要引導學生此時的史可法已經站在國家與民族危亡的高度來看待生與死,他所做的一切完全是為了民族的興衰。這一點更加體現出民族英雄們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回顧全文,在寫作手法上運用了借物喻人,將具有特質的事物與具有相同品質的人聯絡起來,使文章含義雋永,回味無窮。

六、體味“梅香”與“濃”的含義。“梅香”是指民族英雄們在國家與民族危亡之秋所體現出來的精神與氣節。“濃”字形象地指出這種精神所給人帶來的震撼是巨大而深遠的。

七、總結與昇華:如果將中國的歷史比作浩渺的夜空,那麼那些在歷史關頭挺身而出的英雄無疑就是那耀眼的星斗,是他們將夜空點綴得無比壯麗;如果再將這些英雄們比作傲雪怒放的梅花,那麼他們所具有的錚錚氣節猶如那濃濃的梅香必將永遠瀰漫在我們的心中。

第3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些閃爍著人生智慧的警句,不知點燃過多少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思想的火花,它讓人懂得維護安寧團結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它促人明瞭“施仁政”“行王道”的治國理想;它讓人徹悟“人才要在困難環境中磨鍊造就”的真諦。這些千古絕論,就出自於春秋戰國時孟子的《孟子》兩章。

?孟子》兩章,皆為說理散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說明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條件是人心的向背,而決定人心向背的是施行“仁政”與否。從而說明“人和”對戰勝的決定作用,由此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說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論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人只有通過艱苦磨鍊,才幹有所作為。進而由個人談到治國,由此自然匯入文章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兩篇文章,篇幅短小,邏輯嚴密,思想深邃,觀點鮮明,論證有力,氣勢充分,感情洋溢,語言精闢,尤善於譬喻,用形象化的語言說明覆雜的道理。讀後發人深思,頗受啟迪。

教學這兩篇短文,切忌把它上成純文言知識傳授的機械枯燥的工具課,而應遵循《語文課程規範》中提出的新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與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與見解,真正還學生以主體地位;注重學生髮明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興趣,培養科學釋疑的能力,提倡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從而“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發明性閱讀的能力”。兩篇短文思想深邃、觀點鮮明,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所以在教學中要始終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讓學生在獲得知識能力的同時,還受到深刻的德育美育的薰陶。

⑴ 讀準字音,劃準節奏,初步揣測文言文誦讀技巧。

⑵ 辨析疑難字詞,疏通疑難句意,積累文言詞彙。如一詞多義,虛詞的作用和通假字現象。

⑹ 多角度賞讀課文,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和生動、形象、精闢的語言。

⑴ 反覆練習誦讀,在讀中積累文言詞彙,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內蘊,在讀中鑑賞語言的`精闢,在讀中質疑探疑解疑,在讀中走近孟子。

⑵ 鼓勵學生對課文內容要有自身的心得,能提出自身的看法和疑問,並通過合作交流,一起研討,解決疑難。

⑶ 強調學生與文字對話,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創設互動互學的教學情景。

⑷ 引導學生連結生活,拓展思維,從縱深角度擴充套件學生閱讀空間。

通過對作品的閱讀探究,激發學生對人生的考慮,引導學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啟迪學生明瞭“人才是在艱難的環境中磨鍊出來的”道理。讓學生認識我國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們對我國和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的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生對作品的傾心解讀,實際上也就是情感培養的過程,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1、本文采取“文言美文六步誦讀法”來教學,六步為:初讀課文,疏通句意;吟讀課文,引情入境;研讀課文,理解文意;賞讀課文,玩味精粹;展讀課文,飛揚神思;背讀課文,積累語言。其核心就是強調“以讀為本”。

2、倡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與考慮,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考慮,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3、創設“質疑──探疑──解疑”的教學情景。“學則須疑”,疑能增進興趣,疑能獲得真知,心中有疑,才會探疑,主動探疑才會科學釋疑,在這個過程中,將充沛突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4、比較閱讀,遷移拓展。閱讀兩篇短文,要在比較中弄清它們在論點、論證思路、論證方法、論證語言等方面有何異同。這樣聯絡起來考慮,將會更有啟發性,同時還可以由此和彼,聯絡生活,進行必要的遷移拓展。

5、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自然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而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和加任務,防止上成純文言知識傳授課和思想政治課,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觀。

1、導語激趣,匯入課題。激趣是這一環節的重點,方法多種多樣,可由孟子眾多的名言警句說起,可由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匯入,可講孟子的生平故事,……總之,無論用哪種方式匯入,其目的都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疏通句意。辨析疑難字詞句,是本文學習的一個重點,可以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互相討論、互相解疑,實在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研究解決。

3、吟讀課文,引情入境。反覆吟誦課文,揣測吟誦要領,體味吟讀美感,從而忘我入境,讓讀者與作者相互心心交融。

4、研讀課文,理解文意。在研讀探究過程中,始終不能離開讀。速讀知大意,細讀明道理,在範讀、齊讀、對讀中質疑發問,研討解疑,挖掘課文內涵,明瞭作者觀點,懂得作者所講的道理。

5、賞讀課文,玩味精粹。引導學生學會在誦讀中欣賞,在欣賞中誦讀。一賞其嚴密的邏輯思路。二賞其恰當多樣的論證方法。三賞其精闢生動的論證語言。四賞其獨到鏗鏘的政治見解。

6、背讀課文,積累語言。熟讀成誦,誦中有思,思中有獲。此項任務可延展到課外完成。

7、展讀課文,飛揚神思。由此和彼,聯絡自我,連結生活,拓展閱讀和考慮的空間,從語文小課堂走向生活大課堂。

第4篇

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下冊《小池塘》一課,是一篇形象生動、內容新穎、意境優美的散文,描寫了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景象。課文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給人一種美的愉悅,賦予靜態的池塘以動態和生命。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和扮演、畫圖等多種手段來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同學在感興趣的具體語言實踐活動中,感受課文意境、積累課文語言、提高思想認識。

上課起立,老師故意佈置一位同學趴在課桌“呼呼”地睡覺。當其他同學感到奇怪,要去喊他(她)時,老師搖搖手,然後,走到這位同學面前,輕輕地朝他吹一口氣,用柔和的聲音說:“春天來了,該醒醒啦。”睡覺的同學在老師的呼喚下,睜開了眼睛,並朝四周張望。這時,老師和時引導:“呀,春風姐姐把這位同學吹醒了。現在,同學們朝窗外看看,柳樹被春風姐姐吹醒了,發出了嫩芽;桃花也被春風姐姐吹醒了,開出了紅花……一天,春風姐姐看到一個小池塘還結著薄冰,還在睡覺呢。春風姐姐是怎麼做的呢?小池塘有什麼變化呢?同學們想知道嗎?那趕快讀一讀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小池塘》吧。”這樣,同學的興趣被有效地激發,迫不急待地進入到課文的閱讀中去。

這一環節主要以同學自讀為主。可讓他們通過朗讀,初步感知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瞭解意思;畫出自身喜歡的語句,對照插圖,體會意境;畫出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問題,準備質疑。同學初讀後,可進一步開展小組合作式學習:交流一下閱讀的感受,討論一下提出的問題,探究一下不懂的地方,讓每個同學都有互助學習、表示的機會。這樣,通過兩個層次的自主學習,同學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的感知,對課文中精彩的語句有了一定的體味,對課文的意境也有了形象性的感悟,這些都為下一步的精讀品味打好了基礎。

老師請那位“睡覺”的同學說一說,剛才老師一口氣吹在臉上的感覺。再請他(她)扮演小池塘,老師扮演春風姐姐,演一演。老師引導同學體會春風姐姐為什麼要“輕輕”吹一口氣。(體現著愛心)然後,多媒體展示:池塘裡的冰融化了,水動了起來。讓同學想一想:為什麼水波“一閃一閃”的?(春風吹的結果)再把景拉遠,讓同學感受小池塘的整體形狀:圓圓的`,亮亮的,像一隻大眼睛。之後,請同學觀察一下週圍同學的眼睛,看看有什麼一起點。(都長著眼睫毛)接著,啟發同學:那麼,小池塘的眼睫毛在哪兒呢?老師邊用多媒體展示,邊動情地說:“春風姐姐把小池塘周圍的蘆葦也吹醒了,蘆葦也長起來了,同學們看,像不像給小池塘這隻大眼睛鑲上了睫毛?小池塘美不美?你能把它的美讀出來嗎?”指導同學朗讀第一自然段。

在同學有了鮮活的感受後,老師激發同學探究:“現在,小池塘這隻大眼睛要看東西了,它是怎麼看的呢?”老師讓同學一起參與做試驗:端來幾盆水,讓每位同學就近湊上去看一看,發現水中就會有自身的倒影,以此來理解“倒映”的意思。

接著,老師進一步啟發:“小池塘看到些什麼呢?它不會說話,但只要看一下它的眼睛就能知道了。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把小池塘看到的東西畫下來。”老師隨著同學的回答,用多媒體分別展示動態:白雲倒映在池塘裡,像一群白鵝;太陽倒映在池塘裡,像一隻鮮紅的氣球。月牙倒映在池塘裡,像一隻彎彎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裡,像許多閃亮的珍珠。老師點撥:“同學們,它們能一起出現在小池塘的大眼睛裡嗎?”讓同學明白:在不同時間,小池塘倒映的東西是不同的。在此基礎上,指導同學朗讀,引導同學邊讀邊想象水中倒影:白鵝在悠閒地遊動,鮮紅的氣球似乎正要放飛;彎彎的小船在輕輕搖盪,顆顆珍珠在閃閃發亮……老師還要提示同學:前兩句要讀得明快而響亮,表示白晝的熱烈;後兩句則要讀得柔和而緩慢,體現夜晚的幽靜。

同學誦讀第二自然段之後,老師再作啟發:“小池塘的大眼睛裡就倒映了這四樣東西嗎?”讓同學充沛發揮想象,用水彩筆也來畫一個小池塘,並給它倒映更多美麗的東西。注意必需是同一時間出現的。當同學繪出了一幅幅多彩的倒影圖後,老師讓同學模仿課文中句式,用“()倒映在池塘裡,像()”來練習說話。在同學充沛描繪的基礎上,老師聲情並茂地誦讀課文最後一段:“明亮的小池塘,美麗的大眼睛,映出一個五彩的世界。”再啟發同學:“五彩就是五種顏色嗎?”(是泛指有很多種顏色)“小池塘裡的倒影僅僅是色彩多嗎?”(事物的姿態也很多)“誰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多姿多彩)指導朗讀最後一段,注意讀出讚美的語氣。

在同學對課文有了較深的體味後,讓他們朗讀全文,教師再作適當指點。接著,引導同學選擇背誦自身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再把它們摘錄到自身的好詞佳句本里,這樣,從背誦、選摘兩方面進行積累,有利於同學語文素養的提高。

之後,教師提示同學觀察課文插圖:“圖中一條小魚在池塘裡遊動,嘴巴也在快樂地張合著。它在說些什麼呢?”引導同學積極揣測小魚的心理,說說小魚的心裡話。接著,再觀察想象:“看圖中小池塘邊也有兩個小朋友在拍手、歡呼,他們又在說什麼呢?”在同學充沛想象、發表見解後,教師進一步引導同學:“小池塘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它們的美是要靠我們明亮的眼睛去發現的,而且,還要靠我們像維護自身的眼睛那樣去維護它們。同學們來談談,我們該如何去維護它們呢?”讓同學展開討論,以加深認識,昇華感情,受到環保教育。

課後,老師可組織同學去郊外活動,並帶好筆和紙,觀察一下池塘、小河、山林、田野等等,把自身看到的景色畫下來(或描寫出來),還可以把活動中的所見所聞以和自身的感受記下來。回來以後,作一次交流活動,這樣,從課堂上的描摹體味,到自然中的真實感受,同學真正體會到語文與生活是緊緊聯絡在一起的,有利於其認識的提高。

第5篇

1.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生字,重點在於通過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記住生字。

3.掌握所教漢字中的筆畫和偏旁,知道漢字書寫的一般筆順。

4.初步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能夠正確地說出漢字的結構特點。

5.繼續鞏固正確的讀寫姿勢,把字寫正確、規範、端正,保持書面整潔。

6.培養學生大膽說話,並且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能用指定的詞語說一句完整的話。

7.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吐字清晰,聲音響亮,不指讀,不唱讀。

9.能理解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熟練使用句號、問號和歎號,體會不同的語氣。

11.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對聯、古典詩詞、格言警句。

1. 第一週,以分類為主,重點是字詞及要背誦的知識。

2. 第二週,以測試為主,進一步查漏補缺。複習重點:

拼音(複習漢語拼音,能做到正確地書寫大小寫字母和音節)

字詞(看拼音寫詞語;比一比,再組詞;填上合適的詞;換部首組詞;寫出同部首的字;查字典等)

句子(用規定的詞準確地造句;把句子補充完整,並加上標點;連詞成句等)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讓學生說,多找找易忘易錯易混淆的字詞,互相檢查、背誦、聽寫。

a 針對學生情況,因材施教,注意學生接受能力的層次性。

b爭取家長配合,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家校聯手展開學習。

c 組織“一幫一”互助對子,讓學生互相幫助,假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d利用好複習練習卷,在晨間和家庭作業時讓學生練習。

1.夯實語文基礎知識,加強生字詞的書寫、理解及運用的'訓練。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梳理課文內容明確課文的大意,聯絡語言環境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3.加強句子的表達訓練,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句子的概念。並能圍繞主題,按順序寫幾句話。

4.以歸類的形式突破複習重點和難點,使複習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2)字:看拼音寫字詞,形近字辨析組詞,多音字(組詞,在句子中選擇字音),總結易錯的字,寫出相同偏旁的字(獨體字加偏旁組新字,再組詞。)複習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合一合等)。辨析本冊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音近字。引導學生根據生字的偏旁,來判斷它們的用法,重在引導學生在運用和積累的過程中,發現和總結出它們各自的用法。結合具體的語境,設計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在句子中找出反義詞,或者進行一些口答或者書面的填空。

(3) 詞語:反義詞、近義詞、填合適的詞(數量詞、詞語搭配)出現形式有:直接填空、連線、在句子中填寫。拓展積累詞語:你能寫出這樣的詞語嗎?(四字詞語、aabb式,abac式,abb式)

(4)句子:加標點、造句、被字句和把字句、比喻句。通過把句子寫完整的訓練,讓學生明白什麼是完整的一句話,以達到讓他們寫一句完整話的目的。

(6)閱讀:數句子和自然段。按要求畫有關的句子。(注意畫準、畫全。)根據短文內容填空。(要找到有關句子注意標畫,寫正確。)選擇文中的多音字的正確讀音或正確的字,選擇恰當的詞。詞語搭配、找近義詞、反義詞。(連線、填空)加標點符號。拓展(如:你想對文中的某某說點什麼?)注意抓住主要人物說,句子要通順。

(7)看圖寫話:重點指導學生如何看圖。單幅圖看圖寫話:抓住圖上都有什麼,是什麼樣的。最重要的是抓住誰在幹什麼,怎麼幹的?幹得怎麼樣?當時會說什麼,神態怎樣。(由圖展開想象。)[本冊的寫話複習,重點要指導學生做到以下幾點:仔細觀察畫面,弄懂圖意。積累一些句式,如:誰幹什麼。什麼時候,誰在哪裡幹什麼。並能運用指定的句式來寫話。根據表達的需要,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認真檢查寫好的句子,發現錯別字及時改正。立足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和練習鞏固。

期末複習要以課本為基本出發點,重視課本內容和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給學生擴寬知識面,要加強各種句式的訓練,使學生能較為熟練地掌握把句子補充完整的方法。注重詞語、句子、古詩的積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並且要經常設計一些語言遷移的訓練,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課文語言的能力。加強閱讀寫話的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擴大閱讀量和閱讀面,努力在教學中落實語文新課程標準。

還應加強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如:注意培養學生先仔細讀題目,弄清題目的意思後再做題的習慣。學生卷面的整潔性。

總之,在語文複習中教師要把基礎、閱讀、寫話同時作為複習重點,讓學生多做多練,並且還要教給學生做題的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的分析、閱讀、寫作能力,還要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