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有關《馬說》教案範文5篇 “穿越知識的馬背,馳騁教育的天地”

本文將介紹《馬說》教案的範文,通過對該教案的分析和解讀,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馬說》課文內容。該教案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啟發式問題,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希望本文能為教師們提供實用、有效的教學參考,同時激發對《馬說》這一經典課文的深入思考。

有關《馬說》教案範文5篇 “穿越知識的馬背,馳騁教育的天地”

第1篇

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瞭解託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議論方法。

瞭解作者懷才不遇、對古代封建統治者壓抑摧殘人材的憤慨之情。

1、結合註釋,解決重點字詞。(小組內共同提出並解決)

駢死pián 槽櫪cáolì 粟sù 外見xiàn 食馬sì 祗zhǐ 邪yé 一石dàn

2. 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的語意停頓,每句標一處。

3.查詢資料,瞭解“說”的相關知識,瞭解作者的相關文學常識和寫作背景。

①“說”是古代表示 的一種文體,用來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看法、見解和主張,講究文采,相當於今天的雜文。

②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 ”之一,曾倡導古文運動。初入仕途時,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均未被採納。

④造成千裡馬才能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 才能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 ”。

⑤作者對千里馬命運的惋惜和對“食馬者”無知的強烈譴責表現在“ ”。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並寫出它的本字和意義。

②《馬說》運用了 的寫法,用“千里馬”比喻 ,用“ ”比喻聖明君主,把不能識別人才的統治者比作“ ”。文章借“千里馬”被埋沒的現象揭示了封建統治者 的現實,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

③“千里馬”才能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才能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 ”。

1.閱讀寓言《趙人賣馬》,自選角度,說說你受到的啟示。

一個趙國人牽了一匹馬到集市上去賣,賣了三天,無人問津,便想了一法,請名人伯樂到市場上將他的馬看上兩眼,做一個“活廣告”。伯樂欣然而至,圍著馬轉了三圈,離開時還回頭看了三看,於是馬價漲十倍。

2.封建社會有很多人才被埋沒,同樣是懷才不遇,他們的做法卻不一樣。你贊同誰的做法?為什麼?

3.當今社會,仍然有很多人才得不到重用。你認為怎樣才能避免人才被埋沒?

有關《馬說》教案範文5篇 “穿越知識的馬背,馳騁教育的天地” 第2張

第2篇

3美育滲透點:討論對人才的看法,樹立價值觀觀念,爭做“千里馬”

1.以伯樂相馬匯入。(幻燈片展示)同學們知道“伯樂相馬”的故事嗎?(教師簡單講故事)

2.作者介紹。古往今來寫馬的文章中,以韓愈的《馬說》最為著名。

3.文體介紹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看法,寫法靈活,奇巧而言辨,與現代雜文大體相似

幻燈片展示愛蓮說蓮--人託物言志馬說馬---人託物寓意

學生讀,找出錯誤,結合意思簡單講(先展示要注意的字音,給學生兩分鐘時間按照課下注釋注音,點學生讀課文,有錯誤的地方大家喊停,講解後換人讀)

祗駢槽櫪一食或盡粟一石邪通耶食馬者(幻燈片顯示注音)

學生自己按課下注釋嘗試翻譯,遇到問題就提出來,先看有沒有程度較高的同學能幫助解決,若沒有,則老師講解

處理完字詞後,給兩分鐘時間重新梳理課文。然後翻譯

翻譯採用分組“開火車”的方式,比如第一組,一人翻譯一短句,負責第一段。二組,負責第二段。三組負責第三段以達到比較大的活動面積

馬之千里者(馬中能日行千里的,之,定語後置的標誌)是馬也(是,這也,表判斷)才美(才華和美好的素質)鳴之(之,語助詞,延長音節同《狼》久之)其

1.說是一種說明議論的文體。作者要借馬來表明自己的觀點,請同學們在結尾處找找,哪句話最等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那麼作者何以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呢?我們一起回過頭來看看前面的課文。

2.先看第一段,我們請女生先把第一段齊讀一遍,聲音要洪亮

作者以開篇就亮出了一個觀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真的是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嗎?那麼沒有伯樂,千里馬就怎麼樣了呢?我們繼續往後讀

“故雖有名馬,辱於奴隸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第一段寫了千里馬和伯樂的關係,(展示幻燈――無伯樂則名馬不名)

3.第一段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無伯樂則名馬不名。為什麼說沒有伯樂,千里馬就不能千里了呢?看看韓愈是如何進一步闡述他的觀點的。男生讀第二段,找出體現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的句子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堂堂千里馬,怎麼會“食不飽,力不足”啊?因為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結果就是: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問,把責任歸結到食馬者不知馬。讀的時候要讀出憤慨的感情。

第一句的句式很有特點,是什麼句式?(三個不連用構成排比句)

還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把不識馬者的虛妄無知的嘴臉刻畫的入木三分。最後發出感慨。

第3篇

?馬說》採用了託物寓意的寫法,論述的是識別和選拔人才的問題,但通篇無一字談到人才。作者將人才比做千里馬,將愚妄淺薄的統治者比做食馬者,集中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抒發了懷才不遇、

有志難申的知識分子的憤懣與不平之情,對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統治階級進行了嘲諷和鞭撻,巧妙地發揮了鍼砭時弊的作用。

1、知識目標:熟練背誦,準確默寫課文;積累文學常識及重點文言詞句;理解課文內容、主旨及寫作手法;反覆練習,提升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在當今社會能夠充分展示自己,實現人生價值。

②極寫“食馬者”愚昧無知(“不知馬”的具體表現)的排比句是________

③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根本原因(文章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

“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

韓 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在文學成就上,同柳宗元齊名,稱為“韓柳”。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世稱其“文起八代之衰”,

提示:可分別從課文內容、文章結構、表現主題、寫作手法等角度說說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文章採用託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諷刺了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不重人才、摧殘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正面提出問題並反面展開議論→→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強烈的譴責,辛辣的嘲諷。以“伯樂不常有”開始,中間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千里馬“才美不外見”寫食馬者的無知及其造成的惡果,

然後對食馬者的無知進行痛斥,最後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句。

2、本文用託物寓意的寫法,把_____比作千里馬,把_____________比作食馬者,反映了古代統治者_________、________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憤懣之情。

3、千里馬是客觀存在的,可文中為什麼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4、根據文意,說說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千里馬”及人才?

5、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現,你該怎麼做?

第4篇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面板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 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

今天我們來學習《馬說》,一定會讓你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有進一步的認識。

?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馬說”這個標題,是後人加的。“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 ”隨便些。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 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1)文中千里馬指的是什麼? 你覺得作者是僅僅在替千里馬鳴不平嗎?

要點提示:比喻人才。韓愈當然不是在僅替馬鳴不平,他寫這篇文章旨在抒發自己的感情,伯樂指能夠識別人才的人,結合作者的當時背景,指封建統治者,而且應 該是指能夠識別賞用人才的所謂明君。

(3)歸納:本文就是通過千里馬和伯樂,隱喻人才和識人才的人的。

(2)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的馬來說,應該是這樣的情況。然而對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從普通的馬群中識別出來,只有一般對待,發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於它不是千里馬,就沒有千里馬。在這裡,識馬就成為前提了。

(2)跟常馬一樣都達不到,豈不是千里馬不如常馬了嗎?

(2)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2)排比句式。總括不識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3)前兩個“之”,代詞,指千里馬,分別作動詞“策”(驅使)、“食 ”(喂)的賓語。第三個“之”卻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如同我們在第一冊中讀到的“久之”的“之”一樣。(見蒲松齡的《狼》)這裡“鳴”是(馬)鳴,而不是鳴(馬)。這樣用使句式整齊而又靈活富於變化。

(4)表現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的不滿和憤慨。

①策之不以 其道 (用鞭子打) ①策之不以其道 (代詞,指馬)

②執策臨之 (馬鞭子) ②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 在主謂之間)

1.本文圍繞著有千里馬還是沒有千里馬的問題反覆論述,慨嘆世無伯樂致使千里馬陷於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沒人才,並抒發了作 者懷才不遇的心情。(作者在文中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壯 志難酬的憤懣心情)

2.閱讀本文的現實教育意義:讀了本文能認識到舊社會封建統治者埋沒、扼殺人才的可惡,深感生在新社會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鍊自己,使自己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有用 之才。

1.你還知道哪些懷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寫了些什麼作品?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儘管如此,他仍然宣告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鬱鬱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跟《馬說》同期的作品還有《龍說》(即《雜說一》)。文章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借“龍噓氣成雲”,然後“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聖君任用,聖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為《馬說》的姊妹篇。

韓愈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第5篇

1·把誦讀作為本課教學的重要環節,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疏通文意只限於難詞難句,學生理解就行,不搞機械的串講。

②“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也:語氣助詞,在這裡表示語氣的舒緩停頓,可譯為">

也:語氣助詞,用於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呢”。

這樣的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領,(卻)因為吃不飽,力氣就不充足,(因而)出眾的本領也就不能顯露出來。想要它和普通的馬一樣(跑)尚且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分析:首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就是本文的論點。提出論點後即舉社會上“伯樂不常有”以致千里馬常遭埋沒的客觀現實,以證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接著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無知,從反面論證了論點。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馬被埋沒的第二個原因——使用不當。從另一個側面論證了論點。

本文寫作意圖並不在於論證論點,而是在論證過程當中突出了“食馬者”的“不知馬”,作者的真意在於譴責“食馬者”的無知,對在位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表示了極大地憤慨。

第1課時:通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明確“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

韓愈(768~824)字退之,南陽(現在河南南陽縣)人,唐代著名文學家。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韓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屬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貶官降職,很受壓抑。他的散文創作實踐也體現了這種精神。他是我國文學史上傑出的`散文家之一。

韓愈所處的中唐時期,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激烈,許多中下層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都懷才不遇。韓愈本人遭遇也是這樣,因此他對埋沒人才不但不滿,而且加以揭露和抨擊。本文便是他這類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本文是作者《雜說四首》中的第四首,“馬說”這個標題,是後來人加的。“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面板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

③歸納:本文就是通過千里馬和伯樂,隱喻人才和識人才的人的。

駢,並。駢死,並死,成雙成對地死、一個接著一個地死。

槽,是放飼料的食槽;櫪,是繫馬、拴馬的馬棚、馬廄,這兩個字合起來可以不分開解釋,用槽櫪借指馬食宿的整個環境,即養馬的處所。

介詞“於”,都可作“在”字講。介詞“"以”,可以作“因為”講。

明確: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的馬來說,應該是這樣的情況。然而對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從普通的馬群中識別出來,只有一般對待,發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於它不是千里馬,就沒有千里馬。在這裡,識馬就成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頭就提出:“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連詞“然後”,表示兩件事情的聯絡,後事續前事而起,沒有前事就沒有後事。

世上先要有會相馬的伯樂,然後才能發現千里馬。第二句從反面承接上文,轉入論述。本來千里馬是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是經常有的。表明千里馬多伯樂少。第三句的“奴隸人”並非奴隸,指地位低下不識好馬的養馬人。因為沒有人識得好馬,即使有了好馬,也只是交到他們手中一般地對待。“稱”,著名、著稱、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陳述語氣。全句說:因此即使有了好馬,也只能在無識的養馬人手裡遭受屈辱,直到相繼死在馬廄裡,可見由於沒有伯樂,千里馬只落得個平庸地默默無聞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一句:一天能跑千里的馬,一頓有時會吃光一石小米。是說才能、本領特殊,食量也特殊。由於沒有識馬的人,只由餵馬的將它一般地餵養,便顯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領來。“而”字是連詞,表示順接,聯絡“不知”和“食(喂)”兩個動作。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裡而一般地餵它。“也”字表陳述語氣,“是馬也”,“也”字表句中語氣的停頓。“且欲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應譯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馬一樣尚且不可能達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提問:跟常馬一樣都達不到,豈不是千里馬不如常馬了嗎?

明確: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於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明確:排比句式。總括不識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明確:前兩個“之”,代詞,指千里馬,分別作動詞“策”(驅使)、“食”(喂)的賓語。第三個“之”卻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如同我們在第一冊中讀到的“久之”的“之”一樣。(見蒲松齡的《狼》)這裡“鳴”是(馬)鳴,而不是鳴(馬)。句式整齊而又靈活富於變化。

“其……其……”:道……,那……:難道真的是沒有千里馬嗎?那是真正不識得千里馬呀!第一個“其”同“豈”,第二個“其”作“那”講。末一個“也”字,表感嘆語氣。

全段綜述不識馬者的表現,活畫出不識馬者昏庸無知而又妄言天下無馬的醜態,歸結到要害是不知馬。呼應了前文,證明了不是沒有千里馬,而是沒有伯樂。

中心思想:本文圍繞著有馬還是沒有馬的問題反覆論述,慨嘆世無伯樂致使千里馬陷於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沒人才,並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心情。

明確:閱讀本文的現實教育意義:讀了本文能認識到舊社會、封建統治者埋沒、扼殺人才的可惡,深感生在今天新社會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鍊自己,使自已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有用之才。

本文以物作為比喻,通篇說馬,通篇喻人。先從千里馬與伯樂的關係落筆,鮮明地提出了“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接著以名馬的不幸遭遇說明有千里馬沒有伯樂還是等於沒有千里馬。再以餵馬的不得法進一步論證了論點,沒有伯樂就沒有千里馬。最後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馬者的表現,歸結到實質是不識馬這個要害上來。不識馬才會妄說無馬,識馬就有馬。文章反覆論述,層層深入,短小精悍,波瀾曲折,耐人尋味。

世間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裡,不會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或許能吃下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餵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它,又不能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