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7篇 深入雙龍洞:反思教學不只是教學

雙龍洞教學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金華市教育部門展開全面調查。在教師涉嫌家暴學生、提倡課外培訓等嚴重問題曝光後,一場關於教育的討論和反思拉開序幕。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7篇 深入雙龍洞:反思教學不只是教學

第1篇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篇遊記,脈絡清晰,語言平實動人。但是,由於金華雙龍洞對於沒有遊過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還有由於經歷有限,孩子們對溶洞這一事物還不瞭解,因此,要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雙龍洞的美,從而理解作者的寫作技巧,就必須給孩子們一個對溶洞有一個感性認識,這就必須藉助於多媒體了。

我在教學中按遊覽路線帶學生學習外洞、孔隙、內洞的時候卻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圖片、錄象出示的時機沒有把握好。語文學科還重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圖象資料出示過早,學生就會忽略對語言的體會和理解。所以應該出在學生理解、感悟完文字,用圖象去驗證他們的體驗,此時看過後會對文字有更深的體會。這也讓我意識到了,語文學科中要合理地運用多媒體,這樣才更有實效性。

另外,除了多媒體的運用外,還要關注學生提出的問題。如學習“孔隙”一段時,學生問我:“老師,我怎麼感覺不到孔隙像大家說的那樣低矮呢?”為了節省時間,這時我馬上把孔隙的錄象放給孩子看,然後問他感受到了嗎?學生只好點頭。課後我細細琢磨之後,才覺得當時的處理不太妥當,放掉了一個絕好的教學契機。如果我讓他細細讀那一段文字,然後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來品味,肯定比直接看要好得多。這種情況說明我在教學中面對突發的學生提問的處理能力還有待提高。

除了以上兩點在這節課我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之外,但我覺得自己在這節課還有做的比較成功的地方:我及時抓住教學契機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空間動筆寫了一段話。例如,在講解內洞牆壁上的一段文字是這樣的:“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象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我及時抓住這個能夠讓學生展開想象的機會,讓同學們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想象在內洞的石壁上可能還會有什麼樣的圖案,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十分驚人的,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學生都能依據自己的想象寫出一小段文字,這樣既鍛鍊了自己的動筆寫的能力,又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

總之,一節課上完之後,總會有得有失,但關鍵是我們要及時反思,不斷校正,這樣才能使我們在教學中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誤。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7篇 深入雙龍洞:反思教學不只是教學 第2張

第2篇

上完了《記金華的雙龍洞》,我才第一次感受到了上好一節語文課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麼容易。現在,想針對課堂上的幾個問題談談看法:

我在教學中按遊覽路線帶學生學習外洞、孔隙、內洞的時候都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圖片、錄象出示的時機沒有把握好。語文學科還重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圖象資料出示過早,學生就會忽略對語言的體會和理解,直接看圖就知道了。所以應該出在學生理解、感悟完文字,用圖象去驗證他們的體驗,此時看過後會對文字有更深的體會。這也讓我意識到了,語文學科中要合理地運用電教手段,這樣才會有實效性。

二、駕馭課堂要靈活,教學中要善於抓住學生的質疑

學習“孔隙”一段時,學生問我:“老師,我怎麼感覺不到孔隙象大家說的那樣低矮呢?”為了節省時間,這時我馬上把孔隙的錄象放給孩子看,然後問他感受到了嗎?學生只好點頭。課後我細細琢磨之後,才覺得當時的處理十分草率,放掉了一個絕好的教學契機。如果我讓他細細讀文章,然後抓住課文中的語言來品味,肯定比直接看要更有收穫。這也同樣犯了我在“反思一”中提到的問題。這種情況說明我在教學中面對突發的學生提問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除了以上兩點在這節課我覺得自己做的不夠成功之外,我覺得自己在這節課做的比較成功之處是:及時抓住教學契機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空間動筆寫一段話。例如,在講解內洞牆壁上的一段文字是這樣的:“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象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我及時抓住這個能夠讓學生展開想象的機會,讓同學們帶上自己想象的翅膀,想象在內洞的石壁上可能還回有什麼樣的圖案,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十分驚人的,在短短的6、7分鐘內,學生都能依據自己的想象寫出一小段文字,鍛鍊了自己的動筆寫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這節課上完之後,我覺得有得有失,作為一名教師,要想講好自己一節成功的`語文課是不容易的,需要教師在講課之前付出巨大的辛苦,抓住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環節。通過這節課,我覺得自己努力的還不夠,在今後的課堂上要有意識地針對自身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改進。

第3篇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聖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遊記。本文語言雖然直白,但是條理十分清晰,描寫具體生動。本節是我教授的第二課時,重要的學習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課文是如何將孔隙狹小的特點寫清楚寫具體的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當中去。於是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適當引導的基礎上,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思考中感悟,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深層次感悟孔隙的特點。具體做法如下:

課文當中作者寫的最多的就是關於孔隙的描寫。雖然這裡沒有華麗的辭藻,反而是用近乎白描的語言,卻將孔隙狹小的特點描寫得十分清楚具體,讀後給人身臨其境之感。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以讀為突破口,訓練學生的語感”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既能“讀進去”——讀中有思考,又能“讀出來”——讀中有感悟。

在教學中,我不斷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齊讀,自己讀,讀給同桌聽,或者是男女生賽讀等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慢慢變得愛讀,想讀,並能做到帶著情感和體會理解課文內容,讀出文章的味道,還培養了學生的語感,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總之,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從內心讀懂孔隙,讀出自己的感悟,從而掌握如何寫好寫清楚一個景點的方法,以便學生可以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當中去。

3、運用自主學習孔隙的方法,小組合作完成內洞學習

在體驗內洞之奇的時候,讓學生運用學習孔隙景點的`方法來小組合作學習“內洞”部分,這樣可以達到讓學生學以致用。

一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如何寫好一篇遊記及其寫好重點景物特點的方法,通過最後的小練筆讓學生在練習中得到提升。

本節課整體效果不錯,只是教學速度稍快,導致個別學生沒有跟上節奏,沒有及時掌握住學習的重點,在以後的教學中要適當放慢自己的教學速度,全面照顧學生的學情。

第4篇

緊跟笑顏朵朵的步伐,今天,我也帶著咱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快樂的雙龍洞之旅。

一直擔心學生不喜歡這篇課文,(因為這篇文章的語言較之前面兩篇,意境沒那麼美,語言沒那麼生動。)沒想到的是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興奮度遠遠超過了前面幾篇課文。我想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我借鑑了笑顏朵朵老師精心設計和製作的教案和課件,教案成竹在胸,上起來自然也更得心應手了,另一方面是這篇課文的語言平白如話,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吧。

值得一提的是,帶領學生過孔隙時的歷程。我讓學生閉目想象,隨著我生動的語言描述,學生模擬起作者的動作來,表情也隨之緊張起來。隨後,學生爭相暢談過洞時的感受,有的說:“裡面太黑,太恐怖了!”有的說:“孔隙太窄了,我差點被卡住了,不過還好有驚無險!”有的說:“我一動也不敢動,不然就破相了!”還有的說:“我覺得太刺激了!就像參加冒險闖關一樣。”……通過想象,學生彷彿身臨其境,與作者感同身受,獲得了最為真實的體驗。

第5篇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篇遊記,主要描寫了“外洞、孔隙、內洞景物”的特點。教學時,我想重點講解“孔隙”的部分,引導學生歸納學習方法。然後,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外洞、內洞”部分。最後,學生自學“路上見聞”部分。因為在我看來,“孔隙”這段內容,條理清晰,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很快從“船小”、“行船方式”、“乘船姿勢”、“乘船感覺”這四個方面體會到孔隙“窄小”這一特點。這個環節,力求教學民主化,形成師生共同激勵,相互促進的教學新格局。而“外洞和內洞”的教學,以培養學生自主精神和自學能力為核心。最後的設計“導遊講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成為學生主動學習,勇於探索的動態過程。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最後的.設想沒有時間完成,主要是課堂容量太大,加上學生的自學能力較欠缺,主動參與不夠。看來,在備課的過程中,學生這一塊備得還不夠充分,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加註意。

第6篇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聖陶先生寫的文章。我對這篇文章印象很深刻,是因為我參加工作時它就有。我教學的是第一課時,基本設計環節是(一)課前三分鐘瞭解作者;(二)讓學生在文中找表明遊覽順序的詞來達到理清課文脈絡的目的;(三)學寫生字“蜿蜒”;(四)學習“孔隙”部分;(五)讀寫結合,讓學生在觀察中把自己的感覺寫出來。

1.加強重點字指導與理解。《記金華的雙龍洞》雖是四年級下冊的課文,但中年級依然要把識字、寫字作為重點,只是在方法和策略上有所不同。與低年段相比,我的識字教學教的少、扶放多,進一步加強詞語教學的理解、辨析和運用,減少用詞不當的情況出現。教學“蜿蜒”一詞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找出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強調,“蜿”容易加一點,“蜒”裡面“正”最後一筆是豎折,經過強調學生都能正確書寫。然後我出示第四課和《長城》中有“蜿蜒”的的句子,讓學生在具體的例句中感受“蜿蜒”的用法,結合“蜿蜒的長城”的圖片來理解“蜿蜒”的意思。

2.理清文章的遊覽順序。理清文章的遊覽順序孩子們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了,孩子們在學習第四課時我就教給了他們理清遊覽順序的方法,本以為會很快找到遊程路線,可事實證明孩子們第二次接觸還不是很熟練的。

作者過孔隙是一個相對比較複雜、比較有特點的過程,給每一個進出雙龍洞的遊客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葉聖陶先生也不例外。所以在總結了遊記文體特點後,由整體到區域性,讓學生學習最讓作者感到好奇、感到刺激的孔隙部分,由結構段慢慢過渡到自然段,學習段落寫法,做到一課一得。

(1)借小船的小體會孔隙的窄小。我通過對比句子讓學生體會、感受小船的小。

(2)學習“月”字旁的字和身體有關。從而掌握識字規律。

(3)品味過孔隙的“感覺”,讓學生抓重點詞語體會作者過孔隙時的真實感受,將見聞和感受有機結合,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閱讀教學應是學生、教師、作者、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課堂上,我採用了情境創設,讓學生的身份轉化為遊客,以讀代講,真切感受作者過孔隙時的感覺。“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時我有什麼感受?“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通過設境體驗,學生當場感受作者洗練、準確的語言表達及其令人身臨其境的表達效果。

每屆學生在寫“我的校園”或“我的教室”時,只是對景物進行了細緻地描寫,但寫出來的文章都顯得乾巴巴的。讀了葉聖陶先生的文章,我明白了,孩子們的文章只寫了自己用眼睛看到的,卻缺乏自己對事物的感覺,也就是沒有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看到的景物之中。為了讓孩子們的文章更加生動,我為孩子們提供了一些我們對人的感覺的詞語,孩子們用的還可以。如果時間再充足一些,讓孩子們進行充分地自我感覺,教室裡的事物就會更加地生動。後來我看了孩子們的文章,孩子們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感覺融了進來,雖然是初次接觸,能看到孩子們在學習之後的一點點變化我也是很欣慰的。

每一節課都有自己的一些遺憾,我會繼續在課堂上下功夫,在孩子們的寫作上多琢磨,讓我的學生越來越優秀。

第7篇

五朵金花綠茶上完《記金華的雙龍洞》後說:“心情是複雜的,有著深深的失落,有著縷縷的懊惱,也有著絲絲的坦然。”這是她的感受,其實不必自責,不必懊惱,要多點坦然,多點自信。可能是綠茶聽其他幾位金花的課時,抱著十分虛心的態度,吸取了別人的許多長處,好像發現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阿仁提醒五朵金花,你們都是很不錯的,同唱一首歌,同行切磋交流,取長補短,更要看到自己的特色,善使刀的多使刀,千萬別羨慕別人的槍法而丟掉了自己的刀法。如果同唱一首歌后,只剩下一種唱法,那又是一種悲哀。

初讀課題,我問:“作為金華人,讀這個課題你們有什麼感受?”原本想來作為金華人,有這麼一篇專門介紹雙龍洞的文章,學生應該會多少有點感覺,從而與文字拉近距離,但結果學生似乎根本不明白什麼是感受,只有一個同學提了個問題:“雙龍洞是怎麼得名的?”看來我是有些想當然了。

走進文字,初讀花了很長時間,至少有五分鐘;因為設計了當導遊所以要介紹景點首先自己要解決一些疑問,再讀又花了好久時間,然後解決問題;準備介紹景點就要對自己介紹的景點做準備,然後再讀並各自練習說話又花了很長時間,等真的來介紹時離下課只有九分鐘時間了。當初的設想是希望能通過當導遊解說了解遊覽線路、訓練口語水平的同時將文字的語言達到內化、並一同去感受景色的美,最後整理出遊覽圖,瞭解寫遊記的一些技巧,學習體會詞句的.精妙。而實際的課堂就讀書都佔了大半節課的時間,而這讀卻不是精讀品讀,設計時忽略了學生的水平與課文的長度。如果在一開始初讀課文後就找準其中的一個點進行範例教學,對這個點充分品味、朗讀、感悟,然後抓住這個點的特色進行導遊解說,那麼課堂就有了側重點也有了切入點,接著讓學生學著剛才的方法自主選擇另外的景點進行解說,有重有輕有緊有鬆,效果可能會好很多。另一方面,如果在明知道時間已經不允許,而自己的設計完全不可能得到充分展示時,應該學會大膽放棄,乾脆順學而進行教,所以在以後的教學設計時應該做充分的設想,同時多做幾種設計以便課堂的靈活處理。

面對這篇反思心情是沉重的,但我不會灰心,失敗是最好的財富,我為擁有它感到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