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數學旋轉教案8篇 "旋轉學習:深入理解數學旋轉的教案"

《數學旋轉教案》是一份基於高中數學教學的教案,主要介紹了數學中包括旋轉在內的基本變換操作,並深入探討了其相關概念、性質和應用方法,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難點內容,提高數學成績。

數學旋轉教案8篇

第1篇

本節的重點及難點是能通過具體例項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掌握旋轉的性質。主要的知識點包括圖形的旋轉和旋轉的特徵:

(1)旋轉中心:在旋轉過程中保持不動的點是旋轉中心;

圖形中的每一點都繞著旋轉中心轉動了相同的角度,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角相等,圖形的形狀與大小都沒有變化。

本節內容是從生活中的例項出發,從物體的旋轉抽象到平面上圖形的旋轉,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分析、歸納、概括的過程中,體會和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的活動為主,通過觀察、操作、探索和交流等方式來研究和認識圖形的旋轉及其性質。

本節主要是利用旋轉的性質畫出簡單平面圖形旋轉後的圖形。在教學中,應通過學生操作,對例題的分析和講解,使學生掌握旋轉作圖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通過旋轉作圖,加深學生對圖形旋轉的性質的'認識和理解。

1.旋轉也是圖形的一種基本變換.本節仍然通過學生經常看到的一些現象,如時鐘上的秒針、分針、時針的轉動,風車的轉動等等給出圖形旋轉的大致形象。如圖20-11中的圖案都可以看作是由其中的某一部分繞著某一點按一定的角度旋轉若干次而成的。

2.要引導學生,探索發現原圖形經過旋轉後的對應點、對應線段、對應角之間的位置關係與數量關係。

3.要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確認“圖形在旋轉過程中每一點與它的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都相等”這一基本性質。

數學旋轉教案8篇

第2篇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34頁“圖形的變換”。

1、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製作複雜圖形的過程,體驗圖形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2、藉助方格紙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紙上變換各種圖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說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

三角尺、直尺、彩筆、圓規、每人準備一張方格紙,4張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紙)、一副七巧板

1、在於學生對軸對稱的理解。軸對稱是圖形變換的一種方法。

師: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初步認識了平移和旋轉,下面請同學們用一個三角形在方格紙上邊擺邊說,說說什麼是平移、什麼是旋轉。學生在自己的方格紙上操作交流,然後請幾位學生展示。

師:同學們我們在分析圖形的變換時,不僅要說出它的平移或旋轉情況,還要說清楚是怎樣平移或旋轉的,這樣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變換過程。

師:同學們的交流很好,下面請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合作,用兩個三角形自己設計一個圖形,然後進行變換,並說一說它的變換過程。(學生進行自己的設計與操作,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下面請幾個同學上來演示他們設計的圖形,並說一說它是怎樣變換圖形的。如果是經過旋轉組成的圖案,每旋轉一次,都應說一說是什麼圖形繞者哪一點旋轉的?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觀察下圖,邊觀察邊思考,並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方格紙和三角形,分別給四個三角形標上a、b、c、d,自己擺一擺,移一移,轉一轉,進行圖形的變換,然後按照下面老師提出的四個問題,與同桌同學進行交流。

(2)“風車”圖形中的四個三角形如何變換得到長方形?

學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圖形變換的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同學們做得很認真,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讓同學們說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確,老師應給予肯定。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了哪些知識?(圖形的變換)。剛才你們都用了哪些學具來擺圖形呢?(三角形)。剛才同學們只用了2個或4個三角形來擺圖形,變換出來的圖形不多而且較簡單。你們想不想變換出更多更美的圖形呢?(想)。下面,先請你們觀察老師變換的這個圖形。(師出示圖)

師:請同學們動手擺一擺,再說一說左圖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轉得到右圖的。

師:下面請拿出你們喜歡的七巧板,4人小組合作,在方格紙上擺一擺,變一變,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變換的圖形最多最美。記住,哪個同學變換好一個圖形,就與組裡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變換圖形的。

學生分4人小組合作,在方格紙上用七巧板變換圖形,教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下課的時間到了,有許多同學沒來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圖形變換出來,沒關係,回去後,我們還可以繼續擺,繼續變,繼續與同學們一起交流。

1、同學們,這節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麼感想?

對於圖形每一步的變換,都應要求學生說一說是如何平移或旋轉的,這樣可以進一步鞏固平移或旋轉的概念,也便於學生形成正確的思考方法。

(本活動的開展主要是讓學生進行操作,通過他們的操作來體驗圖形變換的'過程。在圖形的變化中,同樣得到圖形的變換,但不同的思考角度,常常會引出不同的操作過程。因此,無論是變換到(1)、(2),還是變換到(3)、(4),都有各種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試一試,然後再進行交流。

圖形的變換是對平移和旋轉知識的綜合運用練習,也是今後學生開展圖形設計的重要基礎,通過學生大量的操作活動,對提高學生空間的想象能力有較大的幫助。

七巧板的變換是多樣的,圖中所展示的僅是其中的一種。在開展這一活動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七巧板中的部分圖形進行變換。在學生比較熟練的情況下,再操作一些比較複雜圖形的變換。)

1、數學源自生活,應用於生活,數學無處不在,它與生活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圖形的平移、軸對稱、旋轉是現實生活中廣泛存在的現象。在本課教學中,我運用俄羅斯方塊的遊戲匯入,基於學生的現實生活,既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為後面引出平移、旋轉、軸對稱作鋪墊。

2、在本課中我注意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促進學生主動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手指間。在新授環節,至始至終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提供學習素材,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動一動、做一做、講一講等活動,自主觀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得栩栩如生。讓學生充分透徹、理解圖形的變換過程,不僅會在實踐中應用,而且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並巧妙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_,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地獲取知識。每一次活動結束,都能對學生的活動進行小節、概括。

本節課是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對圖形變換的三種基本形式的綜合應用,這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在活動中學生展現出了多種多樣的變換方法,但也因為為了讓學生充分展示這些方法,造成了無法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3篇

在學習本單元內容前,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接觸了在方格紙上作水平、垂直方向的平移。本單元學習的圖形變換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具體例項的展示,使學生知道一個簡單圖形在旋轉、平移的過程中,能形成一個較複雜的圖形。在教學本單元的內容時,需把握以下幾點。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並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後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後,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並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最好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後,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後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現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並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並把每次旋轉後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麼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並進行了製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充套件,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後,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製作。對學生製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1. 通過例項觀察,瞭解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製作複雜圖形的過程,並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2. 通過在方格紙上的操作活動,說出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師(出示幻燈片):這些圖案漂亮嗎?你想知道它們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嗎?

師(演示幻燈片):在生活中,有各種美麗的圖案,但其中有很多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的。請你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師:現在請同桌同學就剛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交流。(教師走進孩子的中間,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來彙報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進行整理。)

①圖形b可以看著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③圖形d可以看著圖形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設計意圖: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感悟一個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在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簡單的圖形總是圍繞一個點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轉的。)

(1) (課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題)下面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先獨立解決。可以剪一個三角形標上各點轉一轉。(獨立嘗試,動手操作)

師:(課件出示教材p55 第2題) 仔細觀察4個圖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任意的三角形,接著一邊旋轉,一邊把旋轉後所得的圖形描繪下來,讓孩子們自己去創造,老師作適當的指導。

(1) 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受圖形旋轉的一些方法與規律後,讓學生大膽地實踐,經歷動手設計的過程,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後,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後的圖形。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後再塗顏色。

請你在課後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4-56頁。 〖教材分析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課件)。本課學習的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延伸,把學生的視角引入到圖形的旋轉,意在通過欣賞、探索、創作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簡單圖形變成複雜圖案的過程,理解旋轉的中心點、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圖案也不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今後繼續學習圖形變換奠定基礎。

四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在其認知過程中仍占主導地位。因此,要本著邊操作邊感悟的原則,讓學生在經歷中體會旋轉的三要素(課件),感受圖形旋轉帶來的變換美。具體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我用課件設計一個圖形旋轉的過程,並逐步展示每一步變化的過程(課件)。二是,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後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課件)。在旋轉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觀察並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強調這一點稱為中心點)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並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 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後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後,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並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最好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後,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後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現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並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並把每次旋轉後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麼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並進行了製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充套件,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後,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製作。對學生製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它的特徵和性質。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繞固定點順時針旋轉90並說出旋轉過程。

師(出示課件):這些圖案漂亮嗎?你想知道它們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嗎?

師(演示幻燈片):在生活中,有各種美麗的圖案,但其中有很多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的。請你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師:現在請同桌同學就剛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交流。(教師走進孩子的中間,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來彙報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進行整理。)

①圖形b可以看著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②圖形c可以看著圖形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③圖形d可以看著圖形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設計意圖: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感悟一個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在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簡單的圖形總是圍繞一個點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轉的。平移和旋轉變換是兩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案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分類,發現其中的特點。這種從大視角界入,給學生提供全面的、具有思維含量的認知空間,對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很有必要的。)

(1) (課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題)下面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先獨立解決。可以剪一個三角形標上各點轉一轉。(獨立嘗試,動手操作)

圖一,按順時針旋轉,圖二,按逆時針旋轉,圖三,先請同學們預測一下旋轉的方向,然後課件演示,問和同學想象旋轉方向是否一樣?

師:(課件出示教材p55 第2題) 仔細觀察4個圖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任意的三角形,接著一邊旋轉,一邊把旋轉後所得的圖形描繪下來,讓孩子們自己去創造,老師作適當的指導。

(1) 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受圖形旋轉的一些方法與規律後,讓學生大膽地實踐,經歷動手設計的過程,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後,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後的圖形。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後再塗顏色。

請你在課後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生活中,還有許多關於旋轉變換的知識有待我們去探索,就讓我們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吧!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課件)。本課學習的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延伸,把學生的視角引入到圖形的旋轉,意在通過欣賞、探索、創作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簡單圖形變成複雜圖案的過程,理解旋轉的中心點、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圖案也不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今後繼續學習圖形變換奠定基礎。

四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在其認知過程中仍占主導地位。因此,要本著邊操作邊感悟的原則,讓學生在經歷中體會旋轉的三要素(課件),感受圖形旋轉帶來的變換美。具體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我用課件設計一個圖形旋轉的過程,並逐步展示每一步變化的過程(課件)。二是,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後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課件)。在旋轉的過程中要提醒學生觀察並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強調這一點稱為中心點)

1.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的特點

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並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如圖形的旋轉活動(教材第54頁),教材中展示的兩幅美麗的圖案是由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而得到的。教學中,可以準備四張畫著同一圖案的紙,然後逐張圍繞某一點進行旋轉,旋轉90後,貼上一張紙,再旋轉90,再貼上一張紙,直至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觀察並思考:圖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繞著哪一點旋轉的。

本單元的很多練習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一些小的學具,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就有操作的機會。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最好也通過學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2.在圖形的變換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個圖形經過變換後,可以得出新的圖形,但得到同樣的新圖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紙上試一試,然後全班來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學生活動中去,從中發現學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並給予鼓勵與肯定,為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提供條件。

3.在欣賞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設計製作美麗的圖案

本單元的數學欣賞內容是任意一個簡單的圖形,當它圍繞一點進行旋轉,並把每次旋轉後的圖形沿輪廓畫下來,那麼就會形成一個美麗的圖案。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欣賞了正方形旋轉的過程,並進行了製作。本單元把這一內容進一步擴充套件,可以是任意的簡單圖形。在教學中,先請學生欣賞,然後,每個學生用硬紙剪一個任意的簡單圖形,接著進行變換製作。對學生製作的圖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師就應肯定。對一些設計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當場再演示一遍,以帶動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它的特徵和性質。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繞固定點順時針旋轉90並說出旋轉過程。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美麗的圖案,請看大螢幕-。(出示課件)

(預設生:每一個圖案都是相似的、都有相同的部分)

師:它是怎樣由這一幅圖通過怎樣的運動變換成這幅圖形的?

(預設生:它們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再向左平移)

師:那這幅圖呢?它又是通過怎樣的運動形成這幅圖形的呢?

請同學們拿出學具擺一擺、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

師:現在請同桌同學就剛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交流。(教師走進孩子的中間,與他們進行初步的交流)

這次我有問題:這幅圖是以哪點為中心轉動的?向哪個方向轉動?角度是多少?得到哪幅圖形?

向哪個方向轉動?(和我們鐘錶轉動方向一樣叫順時針,相反的叫逆時針)

①圖形b可以看著圖形a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②圖形c可以看著圖形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③圖形d可以看著圖形c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得到;

師:從圖形a旋轉到圖形b,圖形b旋轉到圖形c,圖形c旋轉到圖形d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小不變、點o是固定的,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

(設計意圖: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感悟一個圖案是由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獲得。在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簡單的圖形總是圍繞一個點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轉的。平移和旋轉變換是兩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案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分類,發現其中的特點。這種從大視角界入,給學生提供全面的、具有思維含量的認知空間,對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很有必要的。)

(1) (課件出示教材p55第一題)下面這些三角形是以哪一個頂點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先獨立解決。可以剪一個三角形標上各點轉一轉。(獨立嘗試,動手操作)

圖一,按順時針旋轉,圖二,按逆時針旋轉,圖三,先請同學們預測一下旋轉的方向,然後課件演示,問和同學想象旋轉方向是否一樣?

師:(課件出示教材p55 第2題) 仔細觀察4個圖形的位置,完成填空。

練習時,讓學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進行操作,學生比較熟練後,再請他們按要求畫出旋轉或平移後的圖形。

練習時,請學生自己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讓學生積累一些經驗,然後再塗顏色。

(1) 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有哪些體驗,把你想法與同學說一說。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感受圖形旋轉的一些方法與規律後,讓學生大膽地實踐,經歷動手操作的過程,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1)讓學生說任意點,任意度數旋轉圖形老師課件演示

(2)請你在課後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可以應用我們今天學過的方法來進行設計,相信你能成功的!

生活中,還有許多關於旋轉變換的知識有待我們去探索,就讓我們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吧!

第4篇

1、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2、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3、會識別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結合圖案的欣賞與設計的過程,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等圖形變換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對圖形的知覺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

本單元是北師大版第六冊12-26頁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感受並認識對稱、平移和旋轉等圖形的變換,從運動變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本單元教學活動的重中之重。要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一些豐富有趣的例項,以直觀現象讓學生感知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從而感受到對稱、平移和旋轉等現象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

1、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3、感知生活中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體驗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2、能準確地在方格紙上畫出符合要求圖形(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1、要挖掘和利用身邊豐富有趣的例項,充分感知平移、旋轉和對稱現象。因為這些現象是圖形變換(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等)知識的基礎和源泉,如果對這些現象缺乏充分的感知和濃厚的興趣,不僅導致圖形的變換的知識與生活經驗脫節,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起來抽象、乏味,而且人也由於缺乏來自生活現象的啟示,而逐漸喪失想象力和創造的靈感。

2、要體驗圖形變換的知識並形成技能,必須加強在“做中學”。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為學生所創造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如“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畫一畫”和“做一做”等。在做中學,能深刻體會和把握圖形變換的特徵;在做中學,動作邏輯能內化為心理的邏輯,促進技能的生成;在做中學,也有利於培養實際能力和創新意識,獲得良好情感體驗。因此,空間與圖形的教學要進一步開發課程資源,為學生創設更多“做中學”機會。

3、要重視培養學生對圖案的審美情趣。讓學生欣賞、收集圖案,鼓勵他們發現美;讓他們舉辦圖案展覽,鼓勵他們展示美;讓他們嘗試設計圖案,鼓勵他們創造美。只有對生活中美的事物有健康追求的人,才會有高尚、充實的精神生活,才會有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1、結合欣賞民間藝術的剪紙圖案,以及服飾、工藝品與建築等圖案,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對稱現象。

2、通過摺紙、剪紙、畫圖、圖形分類等操作活動,體會對稱圖形的特徵,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歸納概括能力。

滲透圖形美的教育,培養學生對圖形的知覺能力、審美情趣和愛國主義情感。

理解對稱圖形的特徵,能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從哪兒可以分為左邊和右邊?請同學到前邊來指一指。

你怎麼知道圖形的左邊和右邊相同?還有別的辦法嗎?

活動一:用手中的蝴蝶圖形動手試一試,同桌互相討論。(對摺,圖形左右兩邊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活動二: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個圖形,使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可以小組討論,看一看其他同學是怎麼剪的。(把紙對摺起來,再剪。)

問:現在你能說一說什麼是對稱圖形?什麼是對稱軸嗎?

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自己剛才剪的圖形叫做什麼圖形?為什麼?

1、投影出示第13頁“看一看、說一說”題: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對稱圖形?為什麼?

生:蝴蝶、臉譜、天安門等是對稱圖形。花布圖不是對稱圖形,因為無論怎樣折,兩側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不是對稱圖形。

2、拿出自己課前準備的圖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對稱圖形?找一找它們的對稱軸。

投影展示,讓學生說明是否是對稱圖形,並指出對稱軸在哪裡?

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與數字、漢字和字母打交道,你們知道嗎?在它們中有許多也是對稱的,不信你找找看。

2、你對這節課學習的內容還有什麼想法嗎?請同學們課下交流一下。

2、通過拼圖,摺紙等操作活動,體會對稱圖形的特徵

教學重點:通過各種操作活動認識對稱圖形,會畫對稱軸。

(2)師板書描述中的關鍵詞(大小相等,形狀相同)

3、 讓我們設想一下,若將這種圖形對摺的話會發生什麼情況?

1、 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對稱圖形?如果是,請說說對稱軸在哪裡。

1、使學生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象的一些特徵的過程,培養並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2、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進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多觀察、多思考,意識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存在。

結合例項和具體活動,感知鏡子中形成的圖案是對稱的、並且和實際的圖形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學生每人準備一面小鏡子、美術字“王”、對稱圖片;教師:機靈狗圖片。

1、師:同學們,你們還記的我們的老朋友機靈狗嗎?(板貼)。它昨天下午要去看一場五點半的電影,可是每看成,你知道為什麼嗎?原來,機靈狗為了晚上看電影精力充沛,下午就睡了個懶覺,一覺醒來,估計時間差不多了,趕緊到家中的鏡子前化妝,巧的很,它家的時鐘在鏡子對面的牆上,機靈狗從鏡子中一看,時針剛好指到5,吆,路上用半個小時,現在出發正好。就在它興高采烈地趕到電影院時,電影院卻已經關門了。售票員阿姨說:“現在是7點半,電影早就散場了。”

咦,我明明從鏡子中看到的是5點半,怎麼一下子7點多了呢?

3、師:時間到底對不對呢?鏡子中有什麼數學問題嗎?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好嗎?

1、活動一: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對稱圖片(美術字“王”、Α、8、喜喜),把鏡子放在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上,看一看發現了什麼?

b、讓學生用右手遮住自己的右眼,照著鏡子看一看,說說鏡子中的你是用哪隻手遮著自己的一隻眼睛?它在鏡子中是左眼還是右眼?

b、彙報總結:鏡子中看到的物體與原物體是對稱的,但左右對稱。

教師板畫時鐘的`對稱軸,使學生明確:左右所指時刻不同,時間不同。當時鏡中的時針指著5,實際鏡子外的時針是指著7,當時已經7時了,因此機靈狗晚了2個小時。(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得到正確時間)。

(再次使學生體會:鏡子內外,左右錯位,而不是上下錯位。)

1、師:如果機靈狗想從鏡中看時間,在鏡中幾時才不會晚了看電影呢?

(讓學生探討:實際的5時,在鏡中應當是幾時,再次體會左右錯位)。

2、討論:用鏡子觀察物體時需要注意什麼?鏡子有什麼作用?它能幫我們做什麼?你能用鏡子作哪些事情?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小小的一面鏡子中蘊藏了哪些知識?

教學內容:鏡子中的數學(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25—26頁)

教學目標:1、結合例項和具體活動,感知鏡面對稱現象

2、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象的一些特徵的過程發展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①出示鏡子,引導學生照身邊的物體,說說你有什麼發現。

①用鏡子完成p17“試一試”第(1)題看看整個圖形是什麼,看和你的發現是不是一樣。

②同桌互相合作,完成第(2)題,擺一擺,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

2、 把鏡子放在圖中適當的位置,使你們能看到圖的全部

利用週末的時間,收集對稱的圖形,圖案和照片在全班交流展覽。

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例項,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並會直觀地區別這兩種常見的現象。

2、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3、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4、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1、使學生在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的基礎上會區別這兩種現象,並能正確地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2、使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正確地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同學們去過雪山遊玩嗎?那裡有哪些遊樂設施?(滑草、飛龜、遨遊太空……)

你知道它們是怎樣過運動的?(讓學生用手比劃一下)

1同桌互相說一說在哪裡見過這些畫面?它們是怎樣運動的?並用手比劃一下。

3小結:纜車、國旗的運動都是平平直直地走而直升飛機的螺旋槳風車的運動是在固定地轉動。

小結:我們把像、纜車、升國旗這樣的運動成為平移。(板書:平移)

小結:我們把像螺旋槳、風車這樣繞一個固定點轉動的運動稱為旋轉(板書:旋轉)

2做一做:先做一個平移運動,再做一個旋轉運動,讓同學先在小組內做、交流,然後每組推薦一人做給全班看。

1移一移,說一說。教師演示,學生數格說一說,向下平移了幾格。

2填一填,教師演示,學生數格,說一說蠟燭向右平移了 格。小魚向 平移了 格。

3小結:看一個圖形移動多少,只需看這個圖形上的某一點移動了多少格。(先讓學生試著說一說,最後師總結。)

1、課本第20頁“試一試”的(3)。先讓小組討論,找學生到黑板演示。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平移和旋轉的知識。像升降電梯、收害機這樣的運動就是平移,如果一個物體繞一個固定點轉動這樣的運動稱為旋轉。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的例子還有很多,希望大家平時注意觀察,把收集到的與同學分享。

教學內容:對稱圖形(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19—20頁)

1、 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例項,感知平移與旋轉的現象,並會直觀地區別這兩種常見的現象。

2、 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國旗沿著旗杆徐徐上升,在數學上我們把這一運動現象叫“平移”。纜車沿筆直的索道滑行也是平移。還有另一種運動方式叫“旋轉”。如:風車迎風旋轉,直升飛機起飛時的螺旋槳運動等。

1、 獨立思考,判斷哪些運動是平移,哪些運動是旋轉。

師可適時問一問:為什麼這一運動是平移(或旋轉)?

四、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穫了什麼?

1、使學生通過欣賞與繪製圖案的過程,體會平移、旋轉和對稱在圖案設計中的廣泛應用,並能應用這一知識創作自己喜歡的圖案。

2、使學生通過欣賞身邊熟悉的圖案,感受到複雜、美麗的圖案其實可通過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得到,進而激發學生創作的慾望,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3、使學生通過參與收集、設計圖案的活動感受到數學中蘊含的內在美,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1、使學生體會到平移、旋轉和對稱在圖案設計中的作用,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2、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內在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學生甲:第一幅圖是紫荊花圖案,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徽。

學生乙:第二幅圖是奧運五環圖,它代表世界的五大洲。

學生丁:第四幅圖是一個美麗的圓形圖案,可以應用於織毯、繪製陶器等方面。

請大家仔細觀察,每幅圖的圖案是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

“奧運五環”可以說是由一個圓環平移後得到的,也可以說是繞圓環的交點經過多次旋轉得到的。

圖形圖案,可以說是每朵花繞圓的圓心旋轉後得到的。

“奧運五環”、“風箏”圖、“圓形圖案”都是對稱圖形。

(4)拿出你收集到的圖案,在小組裡說說,它是怎樣得到的。

教師:注意發現有創意的作品,及時進行表揚、讚賞。

教師:注意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指導,引導學生互幫互助,使學生能夠從夥伴中得到啟發。

(5)動手製作“裝飾物”,課本第26頁的第(2)題。

全體同學一起欣賞大家的作品,尋找作品中的平移、對稱和旋轉現象,並評選出最佳創意獎、最佳作品獎、巧手獎、互助獎等等,使學生得到美的啟示。

2、下面的圖形是旋轉得到的畫“○”,是平移得到的畫“—”。

4、下面的圖形都是利用我們學過的平移、對稱和旋轉的知識設計的圖案,請你把它們補充完整。

平移、旋轉和對稱知識廣泛地應用於平面、立體的建築藝術和幾何影象上,而且還涉及到其它領域,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如果有興趣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傑出的設計師。

1、結合欣賞與繪製圖案的過程,體會平移、旋轉和對稱在圖案中的應用。

2、參與收集、設計圖案的活動,感受圖案的美,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淘氣和笑笑星期天去科技館看美展,發現了很多美麗的圖案,(出示圖案或圖片),咱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①上面每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把這個圖形塗上顏色。

師:複雜、美麗的圖案其實可以用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得到。

③自選喜歡的圖形,用紙剪一幅圖案,也可以選自己喜歡的圖形來設計。(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繪製圖案。

你認為誰設計的圖案最美?美在哪裡?相互說一說,選出設計較好的圖案。

第5篇

1、 通過由面旋轉成體的過程,認識圓柱和圓錐,瞭解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徵,知道圓柱和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等,初步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關係,發展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類比能力,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問題:2008、8、8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召開,當天晚上8:08的開幕式,看了嗎?讓我們來回憶一下開幕式好嗎?這些圖中有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嗎?

生活中存在著很多這樣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這些點線面體它們之間有著什麼聯絡?這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第一個任務。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奧運會開幕式的鏡頭入手,很自然的把點線面體這些知識與生活聯絡起來,使學生深刻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就存在於身邊。)

我們看看燃放煙花的圖片,煙花是怎麼形成的?(我們可以看到煙花是很多點運動形成,成了一條條的線)。

看過流星嗎?流星劃過星空會形成什麼?(演示多媒體)

同學們還可以自己舉個象這樣的例子嗎?(風扇轉動,風扇上的'一點快速轉動成一條曲線;車輪上的蝴蝶結經過轉動後成一條曲線;射擊時子彈的運動軌跡)

剛才同學們舉的例子都說明了什麼?(點快速運動可以形成了一條曲線或者直線)。

奧運會期間,中國迎來了很多運動員和工作人員,這麼多人他們只能分住在不同的酒店、賓館。而各個比賽地點離住所較遠,他們要從住所到各個比賽地點,需要用到什麼交通工具?(汽車)

汽車前面的擋風玻璃上的雨刷,雨刷可以看成一條什麼?(線段)現在讓我們來觀察雨刷擦玻璃的過程,說說你看到了什麼?(雨刷擦過的面是個扇形,雨刷經過旋轉會形成一個平面),

偏平的油漆刷子,刷子塗過的面是一個什麼圖形?(長方形)

可以自己在舉個例子嗎?(線編織而成布;卷軸展開時)剛才舉的例子都說明了什麼?經論:線經過運動會得到一個平面。

比賽完了,運動員們回到酒店,他們開門了,你們看酒店的旋轉門,觀察這個旋轉門,你們想象得出這個門經過旋轉後成了一個什麼圖形嗎?

拿出製作的小旗,有長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半圓小旗,這些都是平面圖形,先來看長方形,猜猜它轉動後成什麼圖形,(圓柱)想不想自己嘗試一下?向一個方向旋轉,轉動小旗。你發現了什麼?繞哪裡旋轉?(長方形以它的一條邊為軸旋轉形成圓柱)。

想象一下,下面的兩個圖形,繞軸旋轉,會形成什麼樣的立體圖形?

剛才我們把長方形、直角三角形、半圓小旗,經過旋轉分別成了什麼立體圖形? (圓錐、圓柱、球體,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常見的一些立體圖形)這些立體圖形是如何得到的?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能用自己話總結一下點線面體之間的聯絡嗎?(板書:點———線———面———體)

(點運動形成線,線運動形成面,面運動形成體。)圓柱形的壓路機經過旋轉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的面,長方形的面經過折可以得到一條線段,那如何做可以得到一個點呢?點是構成線的基本要素,線是構成面的基本要素,面是構成體的基本要素,這裡點是最基本的要素。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把靜態的知識轉化成動態的知識,使學生在動態中充分感悟點運動形成線,線運動形成面,面運動形成體,很好的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顆件展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球體,在這些立體圖形中,長方體、正方體我們已經研究過它們的特徵、還學過表面積和體積。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另外兩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圓柱和圓錐,(師板書課題。)

①把你們準備的圓柱體舉起來給大家看看。下面我們就研究一下圓柱到底有哪些特徵。

③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圓柱體學具,觀察圓柱體有什麼特徵?先獨立觀察,然後把你的發現和同桌交流。

④交流彙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相機引導學生有序地總結圓柱體的特徵,並在圓柱透檢視旁板書。

(在教學側面展開圖時,師讓學生用剪刀將圓柱形紙筒剪開,體會沿高剪,展開後是長方形,斜著沿直線剪,展開後得到平行四邊形)

(在教學圓柱的高時,先拿出高矮不同的兩個圓柱體,讓學生描述什麼是圓柱的高,有幾條高?體會圓柱有無數條高及為什麼圓柱有無數條高,再讓學生指出透檢視上圓柱的高)

⑤學生邊總結圓柱的特徵,師邊演示課件,介紹圓柱的各部分名稱。

師課件出示圓柱透檢視,演示上底面逐漸縮小,問:你們看到了什麼?

現在還是不是圓柱?為什麼? 師告訴學生這樣的形體叫做圓臺。

① 能不能和圓柱對比著研究一下,圓錐有哪些特徵?學生觀察、交流、討論。

② 學生彙報,師引導學生有序歸納,並在圓錐透檢視旁板書。

(圓柱有無數條高,圓錐有幾條高?先讓學生嘗試說說什麼是圓錐的高,再讓學生嘗試在透檢視上畫出圓錐的高)

③學生總結圓錐的特徵,師課件演示圓錐的各部分名稱。

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扇

根據你的理解,能不能說說為什麼圓柱有無數條高,而圓錐只有1條高?

(設計意圖:在教學圓柱和圓錐的特徵之前,我就先讓學生製作圓柱和圓錐,所以對於圓柱和圓錐的特徵,學生已有一些基本的認識,不必教師的講解,就可以自己總結出圓柱和圓錐的特徵,這樣既省時又省力。)

這節課中你學到了什麼?(……、生: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是圓錐體積的2倍,立即引起其他同學的反對:“是3倍”。師: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2倍還是3倍?這是我們下一節課要繼續研究的。)

第6篇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瞭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並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能正確區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課件出現遊樂場情景:洗車朝前行駛、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滑滑梯、推車、小火車、速滑。

遊樂園裡各種遊樂專案的運動變化相同嗎?你能根據他們不同的運動變化分分類嗎?

在遊樂園裡,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車、小火車的直行、速滑這些物體都是沿著直線移動這樣的現象叫做平移(板書:平移)。

而風車、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這些物體都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移動這樣的現象,我們把他叫做旋轉(板書:旋轉)。

平移和旋轉都是物體或圖形的位置變化。平移就是物體沿著直線移動。

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平移現象?先說給你同組的小朋友聽聽!再請學生回答。

說得真棒,瞧,我們見過的電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著一條直線移動就是平移。

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們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體做平移運動嗎?

如果要把平移的現象表現在紙上,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1)圖上有一所小房子,現在我們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該怎麼移嗎?

好,讓我們一起來移移看!(課件中小房子整體移動。)再問,小房子是向哪個方向移動的?移動了多遠?向上平移5格。

你是怎麼知道的?圖形的每一條邊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現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該怎麼平移呢?自己說說看。

說得真棒,瞧!(課件出示移動)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條邊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平移了()格。

平移時,我們先確定物體平移的方向,再通過某一條邊確定平移的距離。

(3)小房子又平移了兩次(課件出示定格畫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嗎?說說是怎麼想的?

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不僅認識了平移的現象還學會了平移的方法。剛才我們還見到了另一種現象,是什麼呀?(旋轉)

“你見過哪些旋轉現象?”先說給同桌聽聽,然後彙報。

像鐘面的指標,指南針它們都繞著一個點移動,這些都是旋轉現象。

小朋友們的思維真開闊,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旋轉的現象吧!起立,一起來左轉2圈,右轉2圈。旋轉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圍的物體體驗一下旋轉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輕鬆輕鬆,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吧!

完成第19頁“說一說”第(1)(2)題。你能區分平移和旋轉了嗎?

完成第20頁第(3)題。老師想送給你們一條小船。請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後得到的小船塗上顏色。

今天我們學習了──平移和旋轉,下面就用我們的學具來拉一拉,轉一轉,去感受平移和旋轉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吧!

你能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什麼是平移,什麼又是旋轉嗎?

?平移和旋轉》這部分知識對於三年級同學的學習來說,我主要是從身邊的現象來判斷平移和旋轉,從而認識到平移與旋轉的特徵及其區別。因此需要教師課前蒐集相關事例,幫助學習認識和理解。通過教學,反思如下:

1、從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已有的認識和經驗出來,來學習平移與旋轉,使學生接受知識更容易、更輕鬆。如小汽車從學校大門口到公路邊,是位置發生了變化,沿直線前行,是平移現象;同學們玩的風車,在沿著一個點不斷轉動,是旋轉現象。通過多舉出身邊的例項,這樣學生很快地就能判斷是平移還是旋轉。全體同學課堂反應積極,思路清晰。

2、課堂中讓學生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的樂趣。如讓學生做出平移與旋轉的動作,在活活躍氣氛的同時,掌握了知識。通過小組當中互相說一說自己所發現的平移、旋轉現象,加深理解。

3、在畫出平移圖這一方面,學生顯得較困難。首先是觀察平移圖,找到平移方向與平移了幾格,經過教師的引導,全體學生都能很好的掌握,但畫出平移圖時,問題較多。也可能是自己所採取的方法比較單一,本節課在畫出平移圖時,仍有部分學生比較模糊,還需進一步訓練。

4、平移、旋轉這部分知識,學生會判斷出這兩種現象,會觀察出平移圖的方向及平移了幾格,我覺得就完全足夠。對於三年級學生,畫出簡單的平移圖,經過多次訓練,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到,但它的現實意義在哪兒?較為迷惑!因為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其理解力與想象力的增強,對畫出平移圖,應該是很自然、輕鬆的。而且面對考試,試題的難易的不確定性決定了教師在這一塊必須要拓展訓練,其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很多的。

第7篇

平移和旋轉這一概念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講比較抽象,不易理解。數學來源於生活,其實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能經常看到,同學們也曾親身經歷過。周老師以學生生活中熟悉的遊樂場為切入點,分別出示了纜車、摩天輪、旋轉木馬、滑梯和升降梯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運動方式、比畫運動軌跡、討論運動特徵、比較兩者異同,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數學活動中感知平移和旋轉的含義,初步建立兩種運動方式的數學模型。

本節課的難點是準確描述平移的方向和距離。三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正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周老師以童趣的小螞蟻搬運食物為模型,依次呈現小螞蟻運豆子、小螞蟻運薯條和小螞蟻運三角形餅乾的場景,對應數學中點的平移、線段的平移和圖形的平移。巧妙的設計使孩子們在愉快的情境中學習,知識結構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完善和提升。周老師將本節課的.難點分層攻破,並在每一層次中加以相應的練習。其中周老師選取的松樹圖、蘑菇圖、電腦圖和小船圖的平移描述,給了孩子們充足的時間去獨立研究和展示交流,在交流時強調先要找出一對對應點,再數一數格數,輕鬆解決難點。在此環節中充分體現了“獨立探究、講授、踴躍展示”的十二字精神,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也使孩子們及時內化了新知。

本節課內容是從運動變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如果本課教學時,沒有動態素材的呈現,是很難達到教學目標的。研究平移距離時,課件上動態演示了點的平移、線段的平移和三角形的平移,以此驗證之前的探究結果,突破了教學難點;綜合應用時,動態呈現了富有情趣的練習,提高了練習的樂趣。

周老師從學生的知識基礎出發,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生對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有了豐富的表象積累,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也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體現了教學的有效與快樂。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沒有一節課是完美的。對於這節課我也有一些個人的想法。本節課按照教材安排還有一個環節,畫出平移後的圖形,這個部分周老師把它作為了課後練習,沒來得及講。講授,踴躍交流的結果必然導致課堂時間不足,不知道在教學時該如何把握?作為一節公開課,我很想看到所學內容的實際應用價值,在本節課中似乎沒有呈現。在課的結尾,是不是可以設計一個平移的實際問題去解決,讓孩子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或者可以讓孩子們欣賞一些平移的花邊等,讓孩子感受數學的生活美。可能我的觀點還比較膚淺,我將把握每次的學習機會,不斷思考,不斷進步。

第8篇

本課時教學的是圖形的旋轉,它是繼軸對稱、平移之後的又一種圖形的基本變換,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中圖形變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鑑於本節課教學內容靈活、豐富的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及學情實際,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了以下幾方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伊始,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將旋轉知識融入到遊戲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關注了學生的心理需要,從而順利進入對旋轉知識的探索。

教學中,充分利用實物和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加強直觀教學,加深學生對旋轉的理解,突出旋轉的三要素,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學中要儘可能地創設機會讓學生做數學,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實現由直觀向抽象的轉化。學生討論後獨立完成畫圖操作,既使學生對旋轉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又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同時通過作品展示,為學生創造了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

聽口令,做動作:向右轉,向左轉,向後轉,向後轉,向右看,向前看。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做了這些簡單的動作,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就躲在這裡面呢!你能猜出我們今天要學習什麼嗎?

2.聯絡生活,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旋轉現象。

(生彙報:風扇扇葉、陀螺、旋轉木馬、鐘錶指標的轉動等)

小結:生活中像這樣的旋轉現象有很多,我們就從大家熟知的鐘表開始研究吧!

設計意圖:新課開始從遊戲出發,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學習有機地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1.觀察鐘面,明確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的意義。

小組活動:觀察鐘面,引導學生說說時針、分針和秒針是怎樣旋轉的。

(時針、分針、秒針都在繞著中心點旋轉;秒針1分旋轉1周,分針1時旋轉1周,時針1時旋轉1大格)

彙報總結:時針、分針、秒針旋轉的方向就是順時針方向,相反的就是逆時針方向。

出示問題1:汽車進入公路收費站時,橫杆開啟時是怎樣運動的?嘗試用手比畫橫杆旋轉的過程。

出示問題2:汽車通過後,橫杆關閉時又是怎樣運動的?嘗試用手比畫橫杆旋轉的過程。

教師相應板書: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圖示來表示橫杆的開啟和關閉。

(2)再仔細觀察並想象橫杆開啟和關閉的過程,引導學生思考:

①想一想,橫杆在旋轉時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旋轉中心相同、旋轉方向不同、旋轉角度相同)

②物體旋轉前後,什麼沒變?什麼變了?(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沒變,位置和方向變了)

(旋轉物體、起止位置、繞哪一點、旋轉方向和旋轉角度)

課件出示線段旋轉圖,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圖中線段的運動過程,你能說說圖中的線段是怎樣旋轉的嗎?

設計意圖:首先通過觀察時鐘以及橫杆的運動過程,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觀察這些實物是怎樣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明確旋轉的含義。接著讓學生用語言描述橫杆的旋轉過程,為學生提供了想象和表達的空間,促使學生主動觀察、比較、想象和交流,獲得對物體旋轉的基本特徵的認識,進而找到準確表達物體旋轉過程的方法,完成對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的建構。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點、線的位置變化,確定旋轉結果的正誤。

(5)小結:在畫線段的旋轉時,首先要確定旋轉中心、旋轉方向以及旋轉角度,然後藉助三角尺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