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8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啟發思維,提升數學素養

本文為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著眼於培養幼兒對數學的基本概念及運算技能。內容從易到難,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8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啟發思維,提升數學素養

第1篇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畫了什麼?(幼兒自由表述)看仔細嘍!最後畫出了什麼呀?(毛毛蟲)

(1)今天毛毛蟲要去森林裡玩,它遇見了許多好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有長頸鹿、鱷魚、犀牛、小兔子、小猴子。它們可開心了!

(2)哎呀!快看,它們發現了什麼?(桃子)一個又大又甜的桃子,肯定很好吃吧!可是,這麼多的小動物,讓誰先吃好呢?小朋友,你們有什麼看法呀!(幼兒自由表述)

(1)師:動物們都在想辦法,長頸鹿最先想到辦法,它伸伸脖子說:“按照個子的高低來排序怎麼樣?誰的個子最高,誰就先吃!”

(2)瞧!它們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樹開始量了起來,一個個緊貼著樹幹,認真地比著。小朋友,你們看出來了麼,誰最高?

(3)出示高矮標誌,引導幼兒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排序。

(1)師:這時候,犀牛使勁兒跺著腳說:“不行不行,應該按照輕重來比。”可是,動物們著急了,按照什麼來測量體重呢?機靈的小猴子說:“有了,用蹺蹺板呀!只要我們站到蹺蹺板的一頭,在另一頭放上許多一樣大、一樣重的石頭,等到蹺蹺板變成平的時候,看誰放的`石頭多就表示誰最重。”說完,它們就爭先恐後的坐到蹺蹺板上,忙著稱自己的體重。

(3)出示輕重標記,引導幼兒按照從重到輕的順序排序。

(1)師:這時候,一直不說話的毛毛蟲嗚嗚地哭了起來,它為什麼哭呀?原來,無論怎麼排,毛毛蟲都是倒數第一,所以,它很難過!小朋友們,你們看毛毛蟲可不可憐呀?所以,我們現在來想想辦法,幫助它排到第一名,好不好!

(2)分發卡片,引導幼兒動手操作,用不同的方法讓毛毛蟲得第一名。

(3)原來,只要我們按照從矮到高,從輕到重的順序來排序的話,毛毛蟲就能得到第一名。小朋友們太聰明瞭,毛毛蟲很開心,它說它很感謝我們大家。

毛毛蟲現在得了第一名,它說:“我先吃一小口,然後請大家一起吃。”所有的小動物一起分享著這美味的桃子,一個桃子大家一起分享,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們小朋友以後有啥好吃的好玩的也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教案8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啟發思維,提升數學素養 第2張

第2篇

1、引導幼兒學習排序,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嘗試和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2、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活動準備:

課件(有關排序圖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項鍊、毛巾、水果等等)

提問:1、活動室和原來有什麼不同(板凳是兩種顏色的)

2、再看看我們今天排的隊伍和原來排隊一樣嗎?哪裡不一樣?(排的是一隊,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今天,張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排序》,什麼是排序呢?(把物體按照一定的'規律排排隊。就像剛才小朋友的隊伍,小板凳的隊伍還有手指遊戲中的合攏放開、小手指爬這些都是排序)排序有好多種方法,看看他們是怎樣排的。

c、觀察圖片,說出解決方法。(排序的方法可真多,我們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長短、種類等特徵來排隊。下面我們看看這些排序,有問題嗎?)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許多種排序的規律,剛才圖片裡小朋友操作的材料老師也帶來了,小朋友想試一試嗎?

1、操作活動,為幼兒提供多種排序材料供幼兒練習;

2、手工活動《美麗的項鍊》(用手工紙條粘合、串聯的方法

第3篇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等。

2、物質準備: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套;胸卡與幼兒人數相等(畫有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圖形);音樂磁帶。

1、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奇妙的`袋子,(出示奇妙的袋子)你們想知道里面藏著什麼祕密嗎?

2、 教師邊念兒歌邊出示圖形娃娃,讓幼兒說其名稱及特徵。

1、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所以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的圖形娃娃,每一組都有,它們想請小朋友們幫個忙,幫它們找到和自己一樣的好朋友,等會兒你們輕輕地走到各自的那一組去,想想要用什麼辦法來幫助圖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然後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②幫圖形找到好朋友後,要說出你是用什麼辦法找到的,用了幾種辦法。

3、 幼兒探索、操作,老師巡視,啟發幼兒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來幫圖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的?你用了幾種辦法?

三、集中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操作的方法大膽地告訴老師和同伴。

四、教師小結:可以找形狀相同的娃娃做為好朋友,也可以找顏色相同的娃娃做為好朋友,還可以找出大小一樣的娃娃做為好朋友。

①玩法:幼兒每人掛一塊圖形胸卡四散站開,音樂開始,幼兒隨音樂節奏邊拍手邊找和自己胸卡上一樣圖形的幼兒手拉手成為好朋友,音樂結束時,教師檢查幼兒是否都找對了。遊戲重新開始。

3、 幼兒遊戲三次,教師指導幼兒按形狀、顏色、大小來找好朋友。

第4篇

1、認識並理解符號“=”、“≠”表示的意義。學習用“=”、“≠”符號表示兩個集合間的數量關係。

教具點卡(見圖一、二),符號“=”、“≠”各1個。

學具第一、二組:點圖(見圖三),等號、不等號印章各6個,印泥4盒,操作卡片24;第三組:看圖計數卡(見12課題圖二),數字印章,印泥2盒,操作卡片23;第四組:印比10少的點子紙卡人手1份,點子印章6個,印泥2盒;第五組:數卡(見圖四),回形針若干個;第六組:6根粗細不同的毛線棒(去尖頭,6套)。

出示圖一,“卡片上有什麼?”它們一樣多嗎?你怎麼知道它們一樣多呢?“(都是10個點子)

“怎樣讓別人一看就知道紅點和綠點一樣多呢?”出示等號,引導幼兒觀察。

“這個符號是什麼樣的?”(二條線一樣長,二條線間距離一樣寬)“誰知道它叫什麼名字?”(等號)“表示什麼意思?”(等號就表示一樣多、相等的意思。)“現在我把等號放在紅點和綠點的中間,表示什麼意思呢?”(10個紅點和10個綠點一樣多)“這個式子怎麼讀呢?”(教師帶著幼兒一起念:10個紅點等於10個綠點)

去掉1個綠點,“現在還能用等號嗎?為什麼不能?”(不一樣多,9點不等於10點)“不一樣多可以用什麼符號來表示呢?”出示“≠”,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不等號它和等號有什麼不一樣?”(多了一條斜線)“不等號放在這兒表示什麼意思?”(10個紅點和9個綠點不一樣多)“怎麼讀”(10不等於9)

“先看清前後各幾個點子,再想想中間應該填上什麼符號。”

“小朋友在數圖形時一定要仔細看,不能漏掉一個。”

“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的棍子有什麼不同,應該怎樣排隊?”

教師重點指導第一活動小組,提醒幼兒做好後讀一讀結果。

請一名幼兒展示第一活動小組的'活動材料,說說是怎麼做的,為什麼印這一符號。

第5篇

1、幼兒每人一套操作材料(一個小綠人,紅、黃、藍衣服/褲子各一)。

3、教師一套操作材料(二個小綠人,紅、黃、藍衣服/褲子各一,紅、黃、藍色圖卡,三角形、正方形各一個。

一、以導遊的身份帶幼兒去數學王國——圖形寶寶家。

2、送圖形寶寶回家。重點學會看分類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圖形分類。

2、請一位幼兒整理服裝(其中一件),要做到行色對應。

出示小綠人,老師在分類圖操作√讓幼兒幫忙給小綠人穿衣。

四、幼兒分組進行給小綠人穿衣,每組一張小分類圖。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第6篇

1、通過操作讓幼兒知道4添上1是5。並知道5所表示的含義。

不同形狀的樹葉,磁性教具數字5,數字1——4,雪花片人手若干。

一、通過遊戲,複習1—4的形成,複習對1——4的認識。

師:今天,我們的數字朋友又來到我們班裡,想和小朋友們做遊戲呢!

我們來看看誰來了呢!請你們拍拍手吧!數字4還可以表示什麼呢?

師:我們好久都沒有玩拍手的.遊戲了,我想和幾個小朋友們一起來玩玩,我問到誰,那他就要大聲地回答我哦!

二、通過初試樹葉,學習5的形成1、出示樹葉,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呀?小樹葉都會怎麼樣呢?(要求幼兒完整描述小樹葉的命運)對了,小樹葉會離開自己的媽媽,掉到地上,你們看。老師就撿來了好多的樹葉,我們來看看吧!

師:我們先來看看這些尖尖的樹葉吧!有多少片尖葉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要求幼兒完整地描述)對了,數字4可以表示4片葉子!咦!這裡怎麼樣還有這樣的樹葉呢?現在有幾片這樣的葉子呢?怎麼樣變成5片尖葉子呢?(引導幼兒完整描述4片樹葉添上一片樹葉是5片樹葉)5片葉子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所以我們可以說4添上1是5。

3、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其他五片葉子的形成。教師小結:4添上1是5。(在說的時候,教師要同時用手勢進行表演,幫助幼兒鞏固數字5的形成)

三、通過操作雪花片,複習4的形成1、拿雪花片(請小朋友拿4個雪花片,看看怎樣變成5個雪花片,集體說說操作過程)2、變手指數量。

師:剛剛我們知道數字5可以表示5片葉子,那數字5還可以表示什麼呢?

(引導幼兒發揮想象,並大膽的描述數字5所表示的物體)教師小結:數字5可以表述所有數量為5的物體。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小百科:5(發音:中文wǔ英文five),阿拉伯數字,是4與6之間的自然數,是第3個質數,它還是圓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數。與漢語中的"五"同義,但和"吾"不同義。

第7篇

1、能按照一個以上的共同特徵給鈕釦分類,會記錄分類結果。

2、複習點數6以內數量的技能。3、樂於參與操作活動,感受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大記錄紙一張;幼兒人手一份鈕釦、二個盤子、一張記錄紙、鉛筆;投影裝置。活動過程:

一、匯入:觀察老師衣服上的鈕釦,數數有幾粒。二、觀察多樣的鈕釦。

1、師:小朋友,這些都是什麼呀?(鈕釦)數數一共有幾粒?這些鈕釦是什麼樣的?(幼兒相互交流)

2、師:這些鈕釦看上去不一樣,但他們也有一些相同的特點。請你說說這些鈕釦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師:這些鈕釦擠在一起,多難受呀,請小朋友按鈕釦上的.一個相同特點把鈕釦分成兩份,還要在記錄紙上寫下來。

1、師:鈕釦除了可以扣住衣物,還可以拼成漂亮的圖畫呢。你能用鈕釦拼出什麼呢?請你數數你拼了幾粒鈕釦。

2、展示幼兒拼畫作品,個別幼兒講述,其餘互相欣賞。

第8篇

本次活動是按照數學活動學習的順序而排的。遠近的概念對大班幼兒來說並不難,所以本次活動的重點我放在了幼兒能用不同的工具測量同樣的距離,同時能感知距離與測量工具之間的關係。

在活動中,教師通過幾樣簡易但不簡單的工具讓幼兒多次操作後來主動的尋求遠近的概念區別,從幼兒的反映來看還是對本次活動非常有興趣的,特別是在測量的過程中幼兒感受到了自主測量發現的樂趣!

2、學習使用不同工具測量同樣的距離,初步感知距離與測量工具之間的關係。

1、教師站在黑板前,幼兒呈半圓形面對教師坐在座位上。請幼兒目測:誰離教師最近,誰離教師最遠?

2、教師站在門和窗之間,幼兒目測:老師離門近還是離窗近?

3、使用幼兒用書第7頁,看看哪個小動物跳得遠,哪輛汽車進車庫的路遠,並用小棒量一量。

二、用步測的方法測量距離,體驗工具不同,測量次數也不同。

1、教師和一個幼兒一起步測教師長度(從教室前面到教室後面之間的距離),教師與幼兒邊走邊數共走了幾步,然後將幼兒測量的結果分別記錄在黑板上。

2、教師:老師和小朋友都走了相同距離的路,為什麼老師走的步數少,小朋友走的步數多呢?

三、請幼兒用長短不同的'小棒量一量桌子,邊量邊數,看看測量的次數有什麼不同。

1、幼兒發現:用不同的工具測量一樣的距離,需要測量的次數是不一樣的:測量工具越長,需要測量的次數越少;測量的工具越短,需要測量的次數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