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音樂遊戲中班教案精選7篇

優秀的教案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教案的修改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跟蹤和調整,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音樂遊戲中班教案精選7篇,感謝您的參閱。

音樂遊戲中班教案精選7篇

音樂遊戲中班教案篇1

設計構思:

1、教材來源:

樂曲來源於奧爾夫音樂,它有著比較明顯的節奏,中班的幼兒能夠將之辨別,同時教師提供的沙錘、雙響筒、鈴鼓也有明顯的特質,因此幼兒易於做到樂曲與樂器的匹配融合。

由於中班幼兒對音高、力度、音色等音樂因素有一定的辨別意識和能力,在活動的前一環節已通過故事情節、動作的輔助,使幼兒對樂曲有一個初步的感受,為本環節樂器伴奏做好鋪墊。緊接著,再讓幼兒嘗試用樂器進行伴奏,通過樂器的逐個練習等四個環節,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讓幼兒掌握活動的關鍵點,理解並能表現說唱活動中樂器與音樂的融合,實現音樂教學的真實價值。

2、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初步感知說唱的節奏,用身體動作表現修鞋匠修鞋的活動。

難點是根據三段不同的樂曲,嘗試用打擊樂器進行伴奏,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3、設計理念:

音樂活動是一種多元的藝術,根據三段不同的樂曲,促使幼兒從聽、看、做的逐漸深入學習,幫助幼兒獲得音樂的初淺知識,感受在玩中學習的愉悅情緒,從而激發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同時教師在本活動中實現了“潤物細無聲”的快樂教學理念。

4、活動流程:

感受說唱的節奏——用身體動作表現修鞋匠修鞋的活動過程——用打擊樂器進行歌曲表演——活動結束,對樂器進行整理。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說唱的節奏,用身體動作表現修鞋匠修鞋的活動。

2、根據三段不同的樂曲,嘗試用打擊樂器進行伴奏,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3、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4、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活動準備:

1、樂曲。

2、每段樂曲相應的多媒體課件。

3、樂器:沙錘、雙響筒、鈴鼓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受說唱的節奏

1、師:小朋友們好(幼:夏老師你好)。

大街上住著個修鞋匠,他修的鞋呀真叫棒,嘀卡咚嘀卡咚嘀卡咚咚咚,嘀卡咚嘀卡咚嘀卡咚咚咚!

2、提問:你聽到了什麼?(幼兒講述後,集體練習)

(環節自評:說唱的方式是平時幼兒接觸的不到的,在此環用說唱的方式匯入,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聽覺注意力。通過仔細的聆聽說唱的內容,形成有節奏感的記憶方式。在此基礎上,根據教師的提問,大膽說出說唱的內容。)

(二)用身體動作表現修鞋匠修鞋的活動過程。

1、修鞋匠一天要修很多的鞋子,我們一起來聽聽看看。

(1)教師以說唱方式表現:“小朋友穿的鞋子真不同,有紅皮鞋、有綠運動鞋……今天我也要修那麼多的鞋。”

(2)教師表演啞劇:修鞋匠拿起一隻鞋,左看看,右看看,哦,發現一個洞,他拿起一根針線,把這個洞補起來。

(3)提問:誰來說說修鞋匠在幹什麼?

(4)幼兒講述後,出示課件一,集體跟著修鞋匠學一學補鞋洞。

2、突然,修鞋匠發現了鞋子上還有一個釘子,他會怎麼做呢?

幼兒講述後,出示課件二,集體跟著修鞋匠學一學敲釘子。

3、鞋子總算修好了,誰能用動作來表現修鞋匠的快樂心情?

幼兒講述後,出示課件三,幼兒用動作表現修鞋匠的快樂心情。

4、我們看著圖譜跟著音樂來學學修鞋匠修鞋吧。

(環節自評:這是活動重點環節,在教師表演引出故事情節,接著再根據故事的情節,挖掘樂曲與表演修鞋動作的相對應匹配。用身體動作表現修鞋匠修鞋的活動。教師同樣也需要在孩子動作嘗試的同時對他們動作的.提升與完善,總結孩子的初步經驗,找最後讓全體幼兒創編表演,獲得更多的音樂遊戲的樂趣。)

(三)嘗試用打擊樂器進行伴奏。

1、幼兒講述樂器與動作的匹配。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幾種樂器,有沙錘、雙響筒、鈴鼓。你覺得這三種樂器分別配合修鞋匠哪一個動作比較合適?

2、幼兒進行伴奏練習。

(1)看圖譜逐個練習。

(2)跟隨音樂連起來練習。

(3)加上教師說唱完整練習。

(4)隱藏圖譜,跟隨音樂完整練習。

(環節自評:這是活動難點環節,幼兒憑藉對聲音屬性的感知經驗,嘗試著將聲音與對應的樂器相匹配。經驗提升內化後,我又分為四個層次進行練習,由淺入深,由少到多的學習過程,最後幼兒能聽著音樂,用對應的樂器完整的進行伴奏。)

(四)活動結束,對樂器進行整理。

小朋友都已經把修鞋的本領都學會了,你們真棒。接下來,我請bongbongbong的樂器放回去……。

(環節自評: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生活是基礎的源本,利用生活促進幼兒的持續發展是幼兒教育的價值取向,此環節幫助幼兒通過聲音來再次判斷樂器的音色的特殊屬性,促進幼兒在生活中學會聆聽各種細小的聲音。)

活動反思:

1、本節課的選材比較生動有趣,教學環節銜接比較新穎,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2、教師的教態比較端正,內容正確,具有良好的藝術特徵,方法手段合理、恰當有效,符合幼兒的學習興趣特點,同時能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參與性和操作性。但是在精巧的提問,引導幼兒嘗試思考比較欠缺。

3、幼兒的態度積極,情緒良好,注意力計劃總,思維活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恰當有效。

小百科:鞋子有著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獸皮縫製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們保護腳不受傷的一種工具。最早人們為了克服特殊情況,不讓腳難受或者受傷,就發明了毛皮鞋子。鞋子發展到現在,就形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各種樣式功能的鞋子隨處可見。

音樂遊戲中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 知道泡泡糖吃完後應該放到哪裡,增強環保意識。

2. 創造性的表現玩泡泡糖的有趣動作,提高動作的表現力。

3. 學會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大膽表演律動。

4. 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5. 培養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夠大膽合拍地表演律動動作。

難點:引導幼兒誇張地、創造性地表演玩泡泡糖的動作。

活動準備:

律動音樂、貓咪頭飾、小老鼠頭飾。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創設遊戲化情境,幼兒跟隨音樂做熱身律動。

二.展開:

1.教師講述《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

教師有聲有色地講述音樂情節中得故事,使幼兒對音樂內容有所感知與瞭解。

故事內容:

有一隻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地溜出去玩。它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糊糊的東西。它不知道這是泡泡糖,於是趕緊用手去拽,呀!泡泡糖又黏到了手上,它用另一隻手去拽,又黏到了另一隻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這時,一隻貓衝了過來,小老鼠像個球似的滾回了家去了。

2.引導幼兒探索表現小老鼠的動作

(1)師:小老鼠跑出去玩,它是怎麼跑的呀?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在座位上做動作。

(2)提問: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玩,它踩到了什麼?

泡泡糖小朋友都吃過,泡泡糖是很粘的,它要是粘在了身上,可是不容易弄下來的,小老鼠踩到泡泡糖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做動作。

4. 幼兒自主探索泡泡糖黏在身上的動作

教師及時指導,引導幼兒誇張的把動作表現出來。

5. 請一名幼兒與教師合作表演泡泡糖粘到身體不同部位後拽泡泡糖。

師:老師手上也粘到了一個泡泡糖,誰想來和老師一起玩一玩?

6. 幼兒分組練習動作。

幼兒之間合作做動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規範動作並引導幼兒誇張的表現出來。

7. 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音樂

師:現在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這段音樂就是告訴我們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請你們在座位上按故事情節把它表現出來吧。

8. 跟隨音樂,師幼共同表演音樂遊戲

(1) 第一遍:幼兒與教師一同聽音樂做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的`節拍,並把拽泡泡糖然後又彈回來的動作誇張地表現出來。

(2) 第二遍:教師提醒幼兒在遊戲中注意,泡泡糖彈回來時可粘在身體的不同部位。

如:胳膊上、腿上、腳上、臉上。

(3) 第三遍:教師一邊放音樂,一邊講故事,並加上貓咪衝出來的情節,增加活動的趣味性。貓咪出現後,教師帶領幼兒連忙跑回家。

活動總結:

1、“小老鼠為什麼會在草地上踩到泡泡糖?”(環保教育)

2、“吃完泡泡糖以後,應該怎麼做才對呢?”

活動結束:

組織幼兒共同討論:小老鼠可被這亂丟泡泡糖的人給害慘了,那我們吃完了泡泡糖應該放到哪裡呢?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中,教師運用誇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瞭解了遊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活動中教師靈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孩子們在詼諧幽默的樂曲聲中嬉戲、理解、融入音樂情景,玩的不亦樂乎,特別是對泡泡糖的粘性有很豐富的表現力,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活動中我特別注意要關注全體,有針對性的教學,對內向、不愛表現的幼兒給於積極的引導、互動、帶動效果好。

溫馨提示:遊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

設計意圖:自然界中人與動物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雖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動物,但動物王國中的小老鼠卻機靈好玩常常引人發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愛。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糖果之一,對於它的特性——很黏、和給人們帶來的麻煩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動設計以生活遷移的方式讓活動更貼近幼兒生活,使幼兒的創編表現更自然、豐富,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小百科:泡泡糖既好吃,又可以吹泡泡玩,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泡泡糖發明於1928年,上世紀90年代最有名的泡泡糖是大大泡泡糖。

音樂遊戲中班教案篇3

設計意圖:

我選擇設計了音樂遊戲《碰一碰》,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音樂遊戲的情景中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更感性和直觀的認識,增加對自己身體各關節各部位的瞭解,同時激發幼兒對音樂以及音樂遊戲的興趣,並且試圖讓幼兒在自己的唱遊中不斷豐富新遊戲,新規則,激發孩子的創造想象能力,提高孩子之間的合作表演能力。

活動目標:

1、幼兒能隨音樂旋律愉快地進行遊戲。

2、感受樂曲活潑有趣的特點,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識。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4、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遊戲表演。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錄音機、歌曲錄音帶、身體各部位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趣部分:

1、律動:《請你摸一摸》(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做摸摸頭、拍拍肩、跺跺腳等動作,目的在於引導幼兒對自身各部位進行了解。)

2、欣賞音樂,瞭解歌詞內容後鼓勵幼兒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在這一環節中主要是為了引起幼兒的遊戲興趣。)

(二)激情部分:

1、教師示範遊戲:師:“這首歌曲不僅好聽,而且還能做遊戲呢,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兩位教師隨音樂示範遊戲。(在這一環節中,通過教師的示範表演,讓幼兒對遊戲方法及規則有了初步的瞭解,為下一步幼兒參與遊戲打下了基礎)。

2、讓我們一起來跳一跳。(教師通過談話的方式引導幼兒根據每句歌詞做出相應的動作,第一遍先讓幼兒自己跳,掌握基本;第二遍鼓勵幼兒找旁邊的好朋友一起跳一跳,初步培養幼兒之間的合作意識)

(三)愉悅部分:

找一找,玩一玩。(在這一環節中,全體幼兒一起參與遊戲,由於人多擁擠,教師應在遊戲之前提出明確的要求:認真聽音樂,隨音樂旋律和歌詞內容進行遊戲;同伴之間不互相擁擠。)

(四)主動學習部分:

幼兒改編歌詞進行遊戲。師:找一個好朋友,看看你還想和好朋友碰哪裡?(鼓勵幼兒說出小朋友之間還有哪些部位可以碰一碰,教師用圖片做標記後,組織幼兒隨音樂進行遊戲)

(五)師幼一起評價遊戲情況。(根據幼兒在遊戲中的規則意識、合作意識及表現力和創編能力等組織幼兒進行自評和他評,並提出下次遊戲的要求。)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音樂與遊戲相結合的活動,這種活動比較能刺激幼兒的神經,從而激發了他們的興趣。活動中,孩子們能在音樂聲有趣的和夥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腳,開心的笑著,遊戲著。要求幼兒能邊唱歌邊與同伴合作遊戲,剛開始時幼兒只記得去尋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記了唱歌,但是通過老師與幼兒之間的示範,這讓孩子能更好的掌握了遊戲的規則。本次活動是以音樂遊戲貫穿始終的,採取了邊唱邊與幼兒一起玩的形式,這就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歌曲和動作。此外,在活動中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碰一碰”的熱情,也給幼兒與幼兒間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認識更多的朋友。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

音樂遊戲中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瞭解蝴蝶的形態以及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認真觀察視訊與圖片呈現的現象,能夠用的方式表達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3.對觀察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感興趣,願意與同伴一起探索。

活動準備

1.毛毛蟲變蝴蝶的成長視訊

2.蝴蝶拼圖,蝴蝶成長過程的圖片(卵-毛毛蟲-蛹-蝴蝶)

3.音樂及春天背景圖一幅

4.將幼兒分成4人一組

活動過程

1.遊戲匯入

(1)師:今天老師為你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它就藏在拼圖裡,我們同一組的小朋友一起動手合作把它拼出來看看它是誰好嗎?拼完後說一說你們拼出來的蝴蝶是什麼樣子的。

(2)引導幼兒瞭解蝴蝶的外形特徵師: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你們拼出來的蝴蝶是什麼樣的?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蝴蝶的身體分為頭部、胸部、腹部三個部分,都有一對翅膀、觸角和身體。顏色和花紋等不同)

(3)你們還見過什麼樣的蝴蝶呢?你們知道蝴蝶的寶寶是誰嗎?毛毛蟲是怎樣變成蝴蝶的呢?(幼兒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瞭解蝴蝶的成長過程,播放視訊

(1)分步觀察①卵:這是什麼?它們長得怎麼樣?(卵,長得都不一樣)②毛毛蟲:卵慢慢長大後變成了什麼?毛毛蟲會幹些什麼?(會吃樹葉)③蛹:毛毛蟲長大後會做什麼事呢?怎麼樣才能變成蝴蝶呢?(吐絲、結繭,在裡面變成蝴蝶)(:誰能完整的介紹一下“蝴蝶是從哪裡來的”,經過卵-毛毛蟲-蛹-蝴蝶四個時期)

(2)完整欣賞毛毛蟲變蝴蝶的視訊

3.通過遊戲競賽,加深幼兒對毛毛蟲變蝴蝶過程的瞭解(給幼兒分發準備好的圖片)

師:小朋友們看到你們桌上的圖片了嗎?上面畫的什麼?(卵、毛毛蟲、蛹、蝴蝶)現在請各個小組的小朋友來比賽,看哪一組的小朋友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們按照毛毛蟲變蝴蝶的順序擺好。

4.角色遊戲,結束活動

(1)老師播放音樂,請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結束:我們飛到草地上去玩吧

音樂遊戲中班教案篇5

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結合音樂,幼兒初步感知鞋子游戲的情境。

二、能力目標:幼兒能夠運用肢體進行大膽表現和動作創編

三、情感目標:幼兒願意參與活動並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願意參與活動並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難點:幼兒能夠運用肢體進行大膽表現和動作創編

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一)音樂:閒聊波爾卡

(二)故事ppt《米格爺爺的鞋匠鋪》

二、經驗準備:對不同型別鞋子的特徵、名稱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音樂裡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裡藏著一個祕密,請你們聽完音樂找一找故事裡有什麼祕密。

師幼互動:

1、故事裡有誰?

2、故事裡有什麼祕密?

3、小鞋子偷偷跑出去做什麼了?

4、小鞋子是幾點鐘跑出去的?

二、音樂傾聽,幼兒感知。

小朋友們想不想變成小鞋子唱歌跳舞做遊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鞋子是怎樣唱歌跳舞做遊戲的。

三、教師首次示範,幼兒感知。

如果用我們的腿做鞋櫃,雙手做小鞋子,應該怎麼玩呢?一起來看一看吧。

師幼互動:

1、小鞋子是怎樣出門的,一隻一隻出門還是一起出門的?

2、小鞋子擺的造型是什麼樣的?

3、小鞋子走路的姿勢是怎樣的?

4、小鞋子是怎樣打招呼的?四、教師再次示範,幼兒參與。

小朋友們看了老師是怎樣變成小鞋子做遊戲的,現在請你們變成小鞋子跟著音樂一起遊戲吧!

剛剛我們的小鞋子從鞋櫃裡走出來做遊戲啦,它們走在腿上,除了腿小鞋子還可以在身體的部位地方走一走呢?

五、幼兒創編,集體遊戲。

(一)造型創編

現在我們要來變小鞋子了,你們有沒有想過?請你們試一試吧!

(二)集體遊戲

1、教師示範

兩隻小鞋子是一隻一隻跑出去做遊戲的,現在我要變成第一隻跑出去做遊戲的小鞋子,請xx老師變成第二隻小鞋子一起遊戲擺出一樣的造型。

2、幼兒兩人一組集體遊戲

六、結束:故事結束

天亮了,米格爺爺要醒了,小鞋子偷偷的跑回了鞋櫃,下一次我們再玩吧!

活動總結

本次音樂活動,意圖讓幼兒感受美、表達美和創造美,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樂曲活潑歡快,活動十分有趣。

音樂遊戲中班教案篇6

"中班音樂遊戲活動——小樹和小精靈"

這篇文章來分享"中班,音樂,小樹"等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幼兒園老師,幼兒園園長有所幫助,謝謝。

一、活動目標:

1、熟悉《挪威舞曲》曲調,初步感知樂曲的aba結構和音樂性質。2、藉助故事情節、結合音樂形象,嘗試用形體的動作來表現樹和小精靈的形象,體驗創作的樂趣。3、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重點:熟悉曲調,並能藉助故事情節,結合音樂形象嘗試用形體的動作來表現樹和各種動物小精靈的形象;

難點:在遊戲活動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二、活動準備:有小樹生長的生活經驗 小樹和小精靈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

師:今天,老師要跟你們玩一個“木頭人”的遊戲。(複習已有經驗,木頭人的不同造型)

(二)欣賞樂曲

1.聽樂曲“小樹和小精靈”

師:老師這裡有一首很好聽的曲子,我們一起來欣賞。

2.師講述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師:這麼好聽的樂曲裡,還藏著一個優美的.故事呢

揭題:這首樂曲的名字就叫“小樹和小精靈”

3.再聽樂曲,幫助幼兒初步瞭解樂曲的結構和性質。(提醒幼兒可以邊聽曲子,邊看老師的手勢)

提問:你聽到的樂曲裡,有時怎樣?有時怎樣?(快 慢)

慢的樂曲表示什麼(小樹生長)快的樂曲呢(小精靈出來遊戲)

(出示圖片)小樹 小精靈 小樹

(三)分段欣賞,創編動作

1、欣賞a段樂曲(小樹生長)

(1)師:聽小樹生長的音樂,你來用動作表示。(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創編各種生長姿態。提醒幼兒小樹長大了可以隨風擺動)

(2)創編造型

2、繼續欣賞a段,繼續生長

3、欣賞b段樂曲(小精靈遊戲舞蹈) 教法同(一)

(1)引導孩子說說精靈出來的樣子(可以跳,飛,轉)

(2)創編遊戲,舞蹈,撫摸,澆水等動作。

(3)小精靈的造型。

四、合作完整表演

1.男女分角色表演。

2.自選角色表演。(師及時提醒幼兒站立的空間適當,動作的多樣,造型的完美。對於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適當鼓勵他們兩兩生長等。)

五、結束:

天亮了,小樹裡又恢復了平靜。

音樂遊戲中班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能夠用動作和歌聲表現秋天和春天小樹葉的不同狀態。

2、在音樂遊戲中能聽辯音樂訊號並用形體進行動作表現對音樂的感受。

3、聽辯樂音的高低、快慢、變換不同的動作進行律動練習,訓練幼兒的聽覺。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一)知識準備:

1、幼兒對春秋季植物的變化有初步的瞭解。

2、已初步會唱歌曲《小樹葉》。

(二)材料準備

1、小樹葉頭飾每人一個,“秋風姐姐”頭飾一個。

2、不置小樹林場景。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室:

教師以遊戲口吻,引導幼兒聽音樂,做出小樹葉飄落的動作,並根據音樂的高低、快慢做出相應的動作變換。

(二)、練聲、複習歌曲:

(1)引導幼兒用輕鬆自然的聲音與教師互相問好,並練唱《慢慢飄落小來》,要求唱出連音和斷音的區別。

(2)複習歌曲《小小樹葉》2遍,要求幼兒把歌詞唱清楚,並注意音準,邊唱邊表演形象動作。

(三)、指導幼兒進行音樂遊戲:

1、教師又遊戲口吻引起幼兒做遊戲的興趣,指導幼兒欣賞音樂第一遍,要求聽聽音樂共有幾段。

2、分段欣賞遊戲音樂。

(1)第一段音樂引導幼兒輕聲哼唱歌詞並進行情緒引導。

(2)第二段要求幼兒傾聽音樂後說出感受,啟發提問:誰來了?小樹葉們怎麼樣了?

(3)第三段要求幼兒用歡快的情緒演唱

3、完整欣賞第三遍音樂,請個別幼兒邊聽音樂邊與教師一起示範遊戲的玩法。

4、教師講解玩法,強調規則:

(1)“小樹葉”先跟隨伴奏表演唱一段歌詞,聽到風聲後開始做飄的動作

(2)風姐姐經過聲邊拂過小樹葉時,小樹葉應根據音樂訊號的變化,隨風姐姐做動作,直到風聲停息。

(3)聽到第三段音樂時邊表演邊回大樹媽媽身邊造型。

5、師生共同遊戲2 3次,根據遊戲情況及時調整規則,強調規則。

四、放鬆律動出室,所以遊戲口吻引導幼兒做放鬆動作出室,並與新教師告別。

活動反思: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