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美術一到五課教案

美術是以物質材料為媒介,塑造可觀的靜止的,佔據一定平面或立體空間的藝術形象的藝術。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同時也是一種生產形態。下面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歡迎參閱!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美術一到五課教案

 

第一課:人民藝術家--齊白石

課時:1課時

任課時間

教學目標:

1。通過資料的收集和學習,瞭解齊白石的藝術成就、藝術生涯、藝術特色等,能運用藝術語言(如寫意、工筆、陰刻、陽刻、虛實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歡的作品,並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2。體會“勤奮”與“毅力”帶給人的影響;明白要認真觀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欣賞齊白石的作品,瞭解他的藝術成就、藝術特色和藝術表現。

教學難點:運用藝術語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歡的畫,並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教學準備:

師生課前收集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工具的擺放。

二、設問引入

1。上個世紀,我國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國畫大師在1953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你知道他是誰嗎?(生答)

2。出示課題,板書:人民藝術家——齊白石

3。誰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你所瞭解齊白石?

4。請2~3位同學介紹收集到的關於齊白石的資訊。

5。師小結:小故事——從木匠到人民藝術家。

齊白石1863年生於湖南湘潭,出生貧苦家農家,幼而好學,讀過半年私塾,12歲始學木匠,善雕花。27歲時才正式拜當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園為師,學習詩文、書畫、篆刻。40歲後,五次出遠門遊歷,助長了技藝。60歲在陳師曾的支援下,進行“衰年變法”,閉門專攻寫意花鳥,借鑑諸家之長,再結合自己的氣質修養,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畫風、境界有了質的飛躍,成為一位詩書畫印全才的藝術家。

三、欣賞感悟 暢想

1。欣賞P2右下:齊白石花鳥魚蟲作品,小組交流:

(1)你最喜歡哪幅?

(2)畫家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表現的?

(3)怎樣才能表現得這樣生動?

生彙報,師小結:齊白石十分熱愛身邊的花鳥蟲魚,所以把它們都當作有感情的生命來畫。它筆下的這些花鳥魚蟲是他長期觀察和寫生的結果,因此生動、親切而又質樸。

在眾多的花鳥魚蟲作品中,白石老人所畫的蝦、蟹堪稱一絕。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齊白石最擅長畫的蝦吧!

2。欣賞P2左上《群蝦》,小組交流:

(1)你覺得白石老人的蝦畫得如何?(鮮活、有生命力)

(2)他是怎樣把蝦表現得如此鮮活的?

生彙報,師小結:白石老人潛心鑽研畫蝦幾十年,他畫的蝦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最初,齊白石畫的蝦,長臂和軀幹變化不多,長鬚也大多畫成平擺的6條長線。他自己很不滿意。於是,他在家中案頭擺了一隻大海碗,碗裡養著幾隻活蹦亂跳的小蝦。齊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細觀察小蝦的活動。從此,他畫的蝦就更加神態多變,活靈活現了。河蝦與對蝦的結合,創造了藝術中的“蝦”。

3。齊白石筆下的絢麗世界

白石老人一生作品豐富,有但擅長花鳥,還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下面分組欣賞以下幾幅畫,討論後彙報:

(1)P3下《荷花蜻蜓》

①荷花和蜻蜓的表現方法有什麼不同?寫意與工筆結合。師簡介:工蟲花卉,即兼工帶寫,乃白石晚年獨創,前無古人。即蟲以工筆而花卉用寫意的方法。

②這樣的畫面有什麼樣的效果?粗與細、虛與實的強烈對比,豪放與細膩、動靜結合,妙奪天工,奇趣盎然。

(2)P3右《蛙聲十里出山泉》

①畫作是如何表現詩句的?看著蝌蚪,彷彿隨著流水,聽到了蛙鳴,使人產生聯想。

②說說你看畫的感受。展現了畫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筆簡意遠。

師補充簡介:這是51年老舍持清人查

初白詩句“蛙聲十里出山泉”請白石老人作的一幅畫。

(3)P3左《竹樓荷塘》

①看到這幅畫,你有什麼感受?寧靜、樸實、深遠,詩一般的意境。

②讀一讀P3中的這首詩,結合起來理解這幅畫。

4。詩書畫印的全才

剛才第三組讀到的詩也是出自齊白石之手。他不僅是一位畫家,還是一位書法家、篆刻家和詩人。

欣賞P3書法、詩文、篆刻作品,說說欣賞後的感受。

書法:氣象雄渾、自然純樸、稚拙而富有情趣

詩文:清新質樸,感情真摯

篆刻:佈局奇特、雄奇奔放、氣勢縱橫巨集大、用刀如筆、下刀肯定、一氣呵成。

5。欣賞了齊白石的詩書畫印,我想問問大家,他如何能從普通的木匠變成藝術大師?他一生又為什麼會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奮刻苦)

小故事:一天,齊白石跟師傅出去做活,在顧主家見到了一本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他如獲至寶,與顧主好說歹說借了回去。回家後,他跟母親商量好,從每月工錢裡拿出一點錢來買紙和顏料,一筆一畫地臨摹起來。白天干活晚上畫畫,常常畫得兩眼痠痛,連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燻黑了。半年後,一部《芥子園畫譜》全部被他臨摹了下來。從此,這本畫冊成了他的美術教科書。在齊白石八十九歲高齡時,還堅持每日作畫數幅。他知道自己年紀大了以後畫工筆畫會很吃力,於是就趁年輕時畫了很多張工筆的小蟲,但是並不新增其他內容。年紀大了以後,只在每一幅畫中新增寫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規定的繪畫量。

6。你知道白石老人最喜歡錶現什麼嗎?(花鳥蟲魚等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

7。他的作品主要有什麼特點?(畫簡意深、生動質樸、鮮活而有情趣)

四、運用色彩體驗創新

1。作業要求:選擇書中你最喜歡的一幅作品,寫寫自己獨特的觀後感(可從意境、表現方法、畫面效果、感受等方面入手)或者談談你學完本課後的收穫。

2。生作業,師巡視指導

五、總結延伸

1。請部分學生讀一讀自己的觀後感或收穫。

2。齊白石一生有上萬幅作品,如果你感興趣,可以通過上網等方式查閱瞭解更多相關知識。

教學反思:《人民藝術家齊白石》是五年級的教學內容,本課將通過學習齊的作品及其人其事,使學生初步理解中國畫特有的表現形式和特點,體驗畫家的人格魅力,從而提高對中國畫的藝術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將齊白石作品的欣賞環節交給學生來自己主持和介紹。每一小組重點分析一幅作品,在小組交流討論後,小組推選一位同學為大家介紹,然後小組其他同學再給予補充,最後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情況,給予適當的補充。以這種形式上欣賞課,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較好

第二課:20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

課時:1課時

任課時間: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馬蒂斯的藝術他色,通過收集資料,瞭解馬蒂斯的藝術成就與藝術生涯,嘗試使用馬蒂斯的藝術表現手法創作剪紙作品。

2。感受與我國傳統剪紙不同的外國剪紙,體會馬蒂斯的藝術風格,樂於瞭解人類多元文化藝術的成就。

教學重點:

瞭解馬蒂斯的藝術特色(如藝術表現手法、色彩特點、藝術成就等),區分馬蒂斯的剪紙與中國傳統剪紙。

教學難點:

用馬蒂斯的藝術表現手法創作剪紙。

教學準備:

課件、課前收集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資料、作業本和彩筆等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欣賞與比較:

猜猜看:

哪一幅剪紙是我國的傳統民間剪紙?哪一幅是馬蒂斯的作品?為什麼這樣區分?說說你的理由。

三、介紹馬蒂斯

馬蒂斯擅長什麼?

他無論在繪畫還是在剪紙還是裝潢設計中都很有成就。

觀察與比較:(課件出示)

1。馬蒂斯的畫在造型上有什麼特點?(簡練)

比較馬蒂斯的《金魚》、畢加索的《多拉瑪爾肖像》、高更的《靜物》。

2。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麼?

比較馬蒂斯的《藍衣女人》、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音樂》、拉菲爾的《椅中聖母》。

你認為馬蒂斯最愛使用的顏色是什麼?

3。馬蒂斯的剪紙與中國剪紙有什麼區別?

欣賞馬蒂斯的剪紙與中國民間剪紙。

四、通過本課的欣賞,你對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五、試一試,用馬蒂斯的藝術表現手法創作一幅自己喜愛的作品。

六、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本課屬於“欣賞。評述”領域的內容。學生對於馬蒂斯的的藝術作品不瞭解,初次接觸時並不接受他的這種藝術風格,甚至有的覺得他的作品“亂七八糟”。我深感欣賞教學的難,一是難在讓學生感受作品;二是難在把握欣賞的尺度,教得太深,學生不理解,太淺,居於表面又不行。因此,我先從他的剪紙作品入手,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接著貫穿他的生平,讓學生逐漸瞭解“野獸派”的藝術風格,以及馬蒂斯造型誇張,多用單純的線描和色塊的組合,形成裝飾感的畫風,並與其他畫派的繪畫風格做對比,體會馬蒂斯繪畫風格的創新性和他有恆心、勇於創新、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他剪紙藝術的巔峰。

第三課:色彩的純度

課時:1課時

任課時間:

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引導學生掌握色彩基本知識,瞭解明度、純度的概念和純度漸變的調配方法。

2、操作領域:要求學生通過色彩純度漸變的調配練習,學會色彩,掌握其繪製的方法。

3、情感領域:分析色彩對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培養對色彩的漸變的興趣,體驗出純度漸變的藝術風格,提高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瞭解純度的概念,感受純度漸變的藝術特點以及構成規律,練習掌握其繪製的方法。

教學難點:

1、探索純度漸變的規律,繪製豐富的純度漸變圖案。

2、添色時要均勻有致,細緻耐心。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從顏料中的色彩著手,找出紅、黃藍等各種系列的色彩。比較顏色的鮮豔程度,通過實踐引出問題。

二、新課教學。

A、先選擇一種原色,逐漸調入一種灰色,要求學生觀察並說出顏色的變化。

B、回顧對比色的概念,選擇一種原色,逐漸調入對比色,要求學生觀察說出變化。

C、回顧明度漸變的骨骼設計,在創新的基礎上設計新的骨骼。

學生觀察、討論,試著調配色彩。學生分組合作,進行調色實驗,討論實驗結果,並把結果有序的添在作業紙上。

四、佈置作業。

A、設計骨骼或者自然形。

B、練習色彩調配方法,調配出有區別的純度漸變色彩,有序排列。

五、學生自評。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說出感受或是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一節課下來,學生都掌握了純度漸變的方法,教師也通過實驗演示解決了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本課是不足之處是,學生在平塗是色塊掌握的不均勻,分割手法相對不成熟,在以後的學習中要多強調構圖知識。

第四課:讓色彩動起來

課時:1課時

任課時間:

教學目標:

1、學習和了解色彩的視覺規律,引導學生感受色彩對比的形式美感,運用色彩的對完成一幅有動感的作業。

2、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中色彩的對比,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如何用色彩的對比關係表現動感。

教學難點:

對比色的運用及畫面動感的表現。

教學準備:

圖畫紙或彩色影印紙、水粉工具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匯入

展示幾幅利用對比色製作的有動感的紙貼畫作品。

提問:這些作品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出示課題

二、講授新課

出示課題:讓色彩動起來

1、欣賞課本上法國安德烈德蘭的作品《查靈克羅大橋》。

(1)介紹畫家

野獸派畫家的藝術共性是色彩明朗、筆觸粗獷。這幅作品正是畫家時斷時續的追隨野獸派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2)組織小組探究以下問題:

作品中運用了哪些顏色對比?給你什麼感受?這幅畫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分組討論小組反饋

2、分析課本第11頁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問:這幾幅畫是如何利用色紙產生色彩對比的?我們用對比色作貼畫可以怎樣利用彩紙?

學生討論:如表現風景,可以選擇紅色的底。

安德烈·德蘭(1880年生於沙東,1954年逝於加爾什)。他聰明好學,受過嚴格的教育,甚至打算報考中央高等工藝製造學校。後來,他突然決定獻身繪畫,與弗拉芒克結為好友。在沙東,他與弗拉芒克共用一間畫室。1899年,德蘭在卡里耶爾的工作室第一次見到馬蒂斯,他與馬蒂斯一起作畫,並和布拉克、畢加索一樣,經常去巴黎拉維尼昂街的“洗衣船”,也是在這個時期,他結識了紀堯姆·阿波利奈爾。1905年夏天,他和馬蒂斯在法國南部靠近西班牙邊境一帶一起畫風景。出自對高更和凡高的推崇,德蘭在風景寫生中直接使用高純度的色彩作大筆觸的平塗,從而逐漸擺脫了青年們當時都十分熱衷的點彩畫法。沒有任何新思想和在20世紀初流行的敏感的新潮會使他感到陌生。毫無疑問,是德蘭首先發現了黑人藝術,認識到民間想象的濃郁味道和民間藝術的豐富,也是他找到了欣賞古代西耶納畫家和阿維尼翁畫派畫家的理由。不過,安德烈·德蘭首先是野獸派的先驅。如同他的朋友弗拉芒克一樣,他當時使用的是分段的色塊,快速的曲線和生硬的顏色。不過,他的手法不那麼粗野,筆下的曲線更為典雅,色彩也更為和諧。他所採用的主要顏色是綠、蘭,以及從玫瑰紅到深紫的所有紫色。在他的油畫中,人們看不到由於反映強烈本能而疏忽相撞的筆觸,看到的是證明深思熟慮的精湛技巧的比例、色彩關係。1906年,他接受畫商安布魯瓦茲的委託,到倫敦畫莫奈曾經畫過的泰晤士河風景。德蘭使用明亮而鮮豔的純色去畫多霧的泰晤士河,但卻使人毫不懷疑:“這就是倫敦”。在裝飾畫方面,德蘭也具有非凡的才能,曾經為俄國芭蕾舞團畫過舞臺設計。他懂得顏色的全部魅力,但他始終關心著形和結構。他創作過幾幅野獸派最傑出的作品:《威斯明斯特大橋》,《海德公園一角》以及科利烏爾和埃斯塔克風景,《大西洋渡輪上的婦女》。

三、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學生明確作畫方法。

輔導學生完成作業,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給予指導和幫助。

四、作品展示,評價

1、自評。

2、小組互評。

3、展示作品。

教學反思:為了讓學生們更直觀的感受有動感的造型能增加畫面的動感,我用低年級小朋友畫的花朵、樹叢,與梵高畫的向日葵、樹叢進行比較,學生突然就很感興趣,想看看到底誰的造型更具有動感。我並沒用課件給大家展示,由我模仿畫在黑板上,學生屏住呼吸,充滿期待的看著我在畫,最後知道梵高所畫的動感造型確實很有生命力。

第五課:提袋的設計

課時:1課時 任課時間:

教學目標

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設計與生活的關係,手提袋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功能。

應會:提袋的結構設計與製作方法,併發揮想象力,設計製作出造型新穎美觀的手提袋。

隱形內容與目標:

室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生活中的設計。通過提袋的設計與製作,提高立體思維的能力與手工製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提袋的造型設計。模仿製作一個一般的長方形的提袋較為容易。教師畫一個圖紙或把舊提袋拆開照樣做一箇舊行了。還要啟發學生在基本結構的基礎上加以變化,如形狀上的變化:方形,三角形,梯形;在提手出加以變化,如繩、刻挖、貼上等;在袋口處加以變化,在裝飾上加以變化。

難點:提袋的結構。一般的結構為袋裝的四個面與袋底,但如果袋的形狀發生變化,如梯形,那麼展開製作圖紙就會發生變化,需要一定的計算才能準確的做出來。

教學過程:

1。匯入

遊戲:超市購物。要求一排學生開火車,說出超市裡的食品,每人不能重複。

——買了這麼多好吃的東西,那我們怎樣把他們帶回家呢。

——手提袋。【板書:手提袋】

2。要求同學們出示提前準備的手提袋。

——同學們這些手提袋是怎末得來的?

——買東西帶的。

——對。一般我們買東西的時候都會送我們一個手提袋,他們為什麼會送一個手提袋呢?

——提東西方便、做宣傳

——很好,同學們已經說了手提袋的用途:裝東西和做宣傳,那他又是如何做宣傳的呢?(師隨手從學生中拿出一個手提袋,繼續提問)你怎末知道這是‘六個核桃’呢?

——上面有標誌。

——對,細心的同學可以看到我們從商家拿的每個袋子都有一個標誌,有牛奶的,有首飾的。我們就是從標誌上,得到找個資訊的。【板書:標誌】

——那我們看一下,這些手提還有什麼特點?

——很美觀【板書:美觀】

——對。都很漂亮。商家既然是為了做宣傳肯定要引人注意。就得做的漂漂亮亮的。是不是?

——是。

——那我們有沒有同學是從商店買來的?

——有。(生出示買來的手提袋。)

——那這些買來的手提袋和商家給的手提袋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沒有標誌

——對這些商品類的手提袋只要美觀就可以了

【明確手提袋三個特點:使用性、美觀性、和宣傳性;以及不同用途的手提袋有不同的特點。】

3。研讀教材

——現在我們開啟課本看一下上面的手提袋。從我們剛才講的幾個特點著手,找同學分析一下每個手提袋。首先是第一個。上面寫的什麼字?

——第九屆亞洲藝術節

——還從上面發現了什麼?

——(顏色,元素等方面)

——好。中間一個

——生從顏色裝飾方面分析

——為什麼要做不同的形狀呢?

——為了裝不同形狀的東西。

【明確設計的尺寸要從實際出發】

——再來看。他兩個雖然是不同形狀,但是為什麼一看就知道是裝同一種類型的產品的?

——因為他們的外觀差不多。

——對。因為他們都圍繞一個主題是不是?

【明確設計要主題統一,要有整體性】

4。思維發散

——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下奇特的手提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師出示ppt並做講解)

【主講創意】

5。製作方法

——這些漂亮的手提袋是怎麼做的呢?老師給大家展示兩種方法

方法一:(1)觀察手中的手提袋,找出介面。

(2)現場拆開一個。注意拆開的順序。

(3)請同學們按照折線還原。

方法二:(1)看課本上的平面如,按照課本上的方法剪出來。(將課本上的平面圖畫到黑板上做強調)

(2)將劃虛線的地方壓出摺痕

(3)摺疊。

6。學生動手

【強調安全】

並針對製作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講解。

7。講評並交流心得

教學反思:在教學時,我們首先欣賞課本的這些提袋,分析提袋的外形、圖案和用途,互相交流自己喜歡的提袋設計。通過這個環節,同學們能瞭解提袋的功能,設計與生活的關係,美觀實用,詮釋品牌的理念,最後一起研究提袋的結構設計圖,通過觀察發現提袋四個側面和一個底面的大小位置的特點,併合作來畫梯形等不同造型提袋的展開圖紙。在製作過程中,有的同學是用舊提袋改裝或裱糊來重新設計的,問題不大,重點在裝飾圖案的設計。也有的同學很靈巧,立體空間感強,專門幫同學畫展開平面圖紙,畫的又快又準確;剩下的貼上、裝飾讓其他人來做。有的學生直接用包裝紙來製作的提袋非常美觀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