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通用8篇

教案寫好了,教師規劃好課堂紀律和行為規範,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案的編寫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和管理課堂教學活動,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通用8篇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1

設計說明

波利亞提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絡。”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途徑之一,《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探究學習是體驗學習過程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這意味著教材是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重要素材。

本教學設計從六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水平及學生的知識經驗水平出發,為學生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情境,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提出問題、探究計算方法、對比優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收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1.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完成知識的自我建構。

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的經驗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本節課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了以前學習的知識,根據資料的具體特點,學生藉助轉化思想把分數與小數進行互化和計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完成了知識的自我建構,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演算法靈活性的理解與掌握。

2.在對比中完成方法優化

演算法多樣化有利於學生髮散思維的訓練,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能一味地發散思維而忽視學生思維優化的訓練。在學生多種演算法的對比中,引導學生髮現最優演算法,從而讓學生明白:在計算小數乘分數的時候要根據資料的特點靈活選擇演算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計算。

15×=×15=×=

2.引入新課。

師:上面的題你會計算嗎?它們各是什麼型別的分數乘法?你能說一說是如何計算的嗎?

(學生回答)

師:你們說得太好了!老師為你們知道的這麼多而感到驕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運算。

(板書課題:小數乘分數)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分數乘整數、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回顧已學的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為知識的遷移做好準備。

⊙討論交流,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獲取資訊。

(1)課件出示教材8頁例5情境圖(不含問題),組織學生交流圖中的資訊。(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彙報)

(2)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小組交流後彙報。

(松鼠歡歡的尾巴有多長?松鼠樂樂的尾巴有多長?)

2.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1)組織學生理解的意義。

師:同桌之間交流一下對題中的和問題的理解。

(交流彙報:尾巴的長度是身體長度的,求尾巴的長度,就是求身體長度的是多少)

(2)列出算式。

師:根據剛才的理解,你能用算式表示出這兩個問題嗎?

生1:求松鼠歡歡尾巴的長度,就是求2.1的是多少,可以用2.1×表示。

生2:求松鼠樂樂尾巴的長度,就是求2.4的是多少,可以用2.4×表示。

3.探究計算方法。

(1)探究2.1×的計算方法。

師:大家觀察一下,這道題與我們前面學過的分數乘法有什麼不同?(一個因數是小數,另一個因數是分數)

師:那麼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一下,然後彙報。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有理數加減法及乘除法法則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課對前面所學知識是一個很好的小結,同時也為後面的有理數混合運算做好鋪墊,很好地鍛鍊了學生的運算能力,並在現實生活中有比較廣泛的應用。

3教育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能按照有理數加減乘除的運算順序,正確熟練地進行運算。

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運算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在解決應用題前認真審題,觀察題目已知條件,確定解題思路,列出代數式,並確定運算順序,計算中按步驟進行,最後要驗算的好習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例的學習,學生認識到如何利用有理數的四則運算解決實際問題,並認識到國小算術裡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同樣適用於有理數系,學生會感受到知識普適性美。

4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和難點是如何利用有理數列式解決實際問題及正確而

合理地進行計算。

二:說教法

鑑於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強,精神不能長時間集中,但思維比較活躍。嘗試指導法,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採用了問題性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以活動為基礎、以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目標。

三:說學法指導

本例將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動手等活動,主動探索,發現問題;互動合作,解決問題;歸納概括,形成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合作意識,養成及時歸納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用投影儀出示例題,學生用搶答等多種形式完成最終的解題。

五:說教學程式

(課本36頁)例9:某公司去年1~3月份平均每月虧損1。5萬元,4~6月份平均每月盈利2萬元,7~10月份平均每月盈利1。7萬元,11~12月份平均每月虧損2。3萬元,這個公司去年盈虧情況如何?

師生共析:認真審題,觀察、分析本題的問題共同回答以下問題:

1全年哪幾個月是虧損的?哪幾個月是的盈利的?

2各月虧損與盈利情況又如何?

3如果盈利記為“ ”,虧損記為“—”,那麼全年虧損多少?

盈利多少?

6你能將虧損情況與盈利情況用算式列出來嗎?

(5)通過算式你能說出這個公司去年盈虧情況如何嗎?

?師生行為】:由教師指導學生列出算式並指出運算順序(有理數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如無括號,則按“先乘除後加減”的`順序進行。)再由學生自主完成運算。

?教法說明】:此題一方面可以複習加法運算,另一方面為以後學習有理數混合運算做準備,特別注意運算順序。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分析題目的能力。為以後解決實際問題做準備。

(三):歸納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例9的學習懂得了遇到實際問題應把實際問題通過“觀察—分析—動手”的過程用數學的形式表現出來,直觀準確的解決問題。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要少而精,直觀性要強。能使學生清楚的看到本節課的重點,模仿示範例題熟練而準確的完成練習。也能體現出學生做題時出現的問題,便於及時糾正。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瞭解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意義;能在方格紙上按一定的比畫出放大與縮小的圖形;通過圖形的放大與縮小體會圖形的相似。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觀察、理解、動手操作等數學活動來體驗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慾,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觀察體驗。

你見過下面這些現象嗎?誰來描述一下! 出示多媒體課件,56頁生活情境圖。 這些生活中的現象,有的是把物體放大了,有的是把物體縮小了

2、學生舉例,自由發言。

師:你們在生活中還見過其他放大縮小的現象嗎?指名說一說。 師:看來放大縮小現象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應用還是十分普遍的。這些現象也包含著一定的數學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圖形的放大。

(多媒體出示方格紙上的平面圖形,例4.)

1、初步感知畫在方格紙上的平面圖形。 師:我們已經認識過許多的平面圖形了。老師這把正方形、長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別畫在了方格紙上。

大家看一看畫在方格紙上的三個圖,我們能獲得哪些相關的數學資訊?

學生小組自由談。 正方形邊長3個方格、 長方形長6個方格,寬3個方格 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分別是3個方格、6個方格。

2、理解要求。

(1)多媒體出示例4的要求——2:1畫出這個圖形放大後的圖形。

(2)按“2:1”放大是什麼意思? 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後教師說明。(按2:1放大,也就是各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

3、通過畫正方形瞭解畫法。

(1)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把正方形按2:1放大呢?請同桌之間相互討論。

(2)彙報:原來的邊長是3個方格,放大後圖形的邊長是6格。

(3)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正方形按2:1放大後的圖形,

(4)教師總結學生方法中的重要一點:先確定一個固定的點,以它做為

確定圖形位置的重要點再畫出其他的部分。

(5)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畫放大後正方形的過程。

4、經歷畫長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過程。

(1)接下來我們繼續按照2:1放大長方形和直角三角形,你覺得需要知道些什麼條件呢?點名學生回答。

(2)下面就按照你們的方法放大長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吧,請畫在方格紙上。

(3)學生彙報畫法

(4)觀察放大後的直角三角形,相鄰的兩條直角邊放大了2倍,那麼他的斜邊也放大了2倍嗎?你怎麼知道的?彙報測量結果。

5、置疑。

觀察一下,放大後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相比,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1)放大後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相比,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解決學生提出的置疑。

(3)選取代表介紹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師配合多媒體課件隨機演示驗證的過程。 (4)學生試概括髮現,多媒體出示。(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條邊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5)多媒體出示。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圖形變大了,但形狀沒變

(二)感知圖形的縮小。

師:我們一起研究了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畫法以及放大後圖形的一些特點。如果把圖形按一定的比縮小該怎麼畫?

1、出示縮小的要求。

如果把放大後的三個圖形的各邊按1:3縮小,圖形又發生了什麼變化?畫畫看.

2、說說對1:3的理解

3、學生作圖,並相互檢查。

4、選取學生代表的作品展示,並說說是怎麼畫的。(多媒體完成按一定的比縮小後畫出的圖形。)

5、觀察原圖和縮小後的圖形。學生試說自己的發現並嘗試總結。

按3:1畫出下圖

6、 總結髮現。

(1)學生討論。

圖形的各邊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縮小後,所得的圖形與原圖形有什麼關係呢?

學生試總結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的特點。

(2)教師在學生充分的發言之後用多媒體出示圖形放大和縮小的特點:所得的圖形只是大小發生了變化,形狀沒變。

三、鞏固應用

畫一畫,

學生根據教師給出一個放大或者縮小的比,然後在方格紙上畫出按這個比放大或者縮小後的圖形。畫完後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並介紹畫法。

1、按4:1畫出下面圖形放大後的圖形.並說理由。

2、按1:2畫出下面圖形縮小後的圖形.

3、按1:2畫出下面圖形縮小後的圖形.

4、下面哪個圖是圖形a按2:1擴大後得到的圖形?

5、按3:1畫出下面圖形放大後的圖形.

?主要是評價學生按一定的比例對放大和縮小圖形的畫法的掌握】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結束語: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到了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現象,只要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你們就能創造許多新鮮有趣的事物,用以豐富和美化我們的生活。

五、課堂作業:

課本1、2題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4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教學注重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營造了寬鬆愉快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整節課的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整節課的教學都創設了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問題,並能結合情境解決問題,增加了學生的直接經驗,把每個學生潛在的熱情調動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巧用遷移,積極探究。

學生已經認識了加法,通過加法來遷移,增進對減法含義的理解。在探究新知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動口、動手、動腦,利用舊知獲取新知。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3.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動手實踐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最直接方式,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經歷了減法的形成過程。同時,通過動手擺一擺,也促進了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減法的含義以及在具體情境中的意義。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複習匯入

1.數一數5以內的數。

(1)從1數到5。

(2)從5數到1。

2.引入:有幾支彩筆?(5支)送給小朋友2支,還剩幾支?你們會算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5以內的減法。

設計意圖:利用“送彩筆”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含義。

探究新知

(一)故事匯入,揭示內容。

1.智慧爺爺看見大家很會計算,想請大家幫幫忙,他現在一共有幾個智慧果?(教師戴上智慧爺爺的頭飾,左手拿2個智慧果,右手拿1個智慧果)

師: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師:你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智慧爺爺謝謝你!(把右手拿的1個智慧果送給回答問題的孩子)

師:智慧爺爺送給小朋友1個智慧果,他還剩下幾個?你是怎麼想的呢?先對你的同桌說說,也可以用學具擺擺看。

2.引導學生用學具擺一擺。

學生彙報:原來有3個智慧果,拿走1個,還剩2個。

3.認識減法算式。

師:像這樣的過程我們可以用減法算式來表示。(板書:3-1=2)中間這個運算子號“-”叫減號。(板書)這道算式是一道減法算式,讀作:3減1等於2。(板書)

(1)帶領全班學生讀兩遍算式。

師:減號前面的3表示什麼?減號後面的1表示什麼?等號後面的2表示什麼?

(2)同桌之間交流、彙報。

(3)小結:減號前面的3表示原來有3個,減號後面的1表示拿走1個,等號後面的2表示還剩2個。以後我們遇到這種“去掉”或“減少”的情況都可以用減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智慧爺爺送智慧果”的情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含義,認識減號及減法算式的讀寫法。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5

第一單元:分數乘法

第一課時:分數乘以整數

教學內容:第1~2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1-7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演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難點:(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演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出示複習題。(投影片)

(1)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麼?

(2)列式並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麼?

5個12是多少?9個11是多少?8個6是多少?

(3)計算:

123333??????666101010

計算333??時向學生提問:這道題的什麼特點?計算時把什麼做分子?使學生看到三個加101010

數都相同,計算時3個3連加的結果做分子,分母不變。

2.引出課題。

分數加法是否也有簡便演算法?今天我們學習分數乘法。(板書課題:分數乘整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出示例1,指名讀題。

(1)分析演示:師:每人吃2塊蛋糕,每人吃的夠一塊嗎?(不夠一塊)接著出示如課本的三個扇形圖。9

222問:一個人吃了塊,三個人吃了幾個塊?使學生從圖中看到三個人吃了3個塊。讓學生999

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答3個人一共吃了多少塊?(教師在3個扇形下面畫出大括號並標出?塊)2222?2?262訂正時教師板書:++===(塊),(教師將3個雙層扇形圖片拼成一個一塊999939

2蛋糕的圖片)3

(2)觀察引導:

這道題3個加數有什麼特點?使學生看到3個加數的分數相同。教師問:求三個相同分數

22的和怎樣列式比較簡便呢?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師板書:?3。再啟發學生說出?3表99

2示求3個相加的和。9

2(3)比較?3和12×5兩種算式異同:9

提示:從兩算式表示的意義和兩算式的特點進行比較。(讓學生展開討論)。

通過討論使學生得出:

相同點: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2不同點:?3是分數乘整數,12×5是整數乘整數。9

(4)概括總結:

教師明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兩算式的意義?(引導學生說出都是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2.教學分數乘以整數的計演算法則。

(1)推導算理:

由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匯入。22222問:?3表示什麼意義?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求3個的和。板書:++。學生計算,99999

教師板書:2?2?22?362??。提示:分子中3個2連加簡便寫法怎麼寫?學生答後板書:9993(塊)教師說明:計算過程中間的加法算式部分是為了說明算理,計算時省略不寫。(邊說邊加虛線)

(2)引導觀察:2?32的分子部分、分母與算式?3兩個數有什麼關係?(互相討論)99

觀察結果:2?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與整數3相乘,分母沒有變。99

(3)概括總結:

2請根據觀察結果總結?3的計算方法。(互相討論)9

22彙報結果:(多找幾名學生彙報)使學生得出?3是用分數的分子2與整數3下乘的積99

作分子,分母不變。

2根據?3的計算過程,明確指出: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後再乘。約分進約得9

2的數要與原數上下對齊。然後讓學生將?3按簡便方法計算。9

(啟發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學習總結、歸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反饋練習:

(1)看圖寫算式:做一做、練習一第1題。

訂正時讓學生說出乘法中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麼?

(2)口答列算式:

3333???=()×()4444

3個13是多少?5個是多少?1010

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為什麼這樣列式。

(3)計算:

25?4?81512

先讓學生講每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然後教師提示:乘的時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若乘得的結果是假分數的要化成帶分數。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四)作業。

練習一5、6題。

第二課時:一個數乘以分數

教學內容:課本第4-6頁,例2,例3及“做一做”,練習二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以分數的計演算法則。

(2)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3)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53?5?1?21087

1.計算下列各題並說出計算方法。

2.上面各題都是分數乘以整數,說一說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二、新課。

引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人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板書課題:一個數乘以分數)1.理解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3(1)第一幅圖:一瓶桔汁重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5

3指名列式,板書:?35

333問:?3表示什麼意思?指名回答,板書:或求的3倍。555

3(2)出示第二幅圖:一瓶桔汁重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怎樣表示半瓶?5

指名回答:半瓶用131表示;式子為:?。252

3133131說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板書:求的。5255252

32(3)出示第三幅圖: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53

323232指名回答,板書:?,問:?表示什麼意思?指名回答,板書:求的。535353

2.引導學生小結。

①.指出三個算式都是分數乘法,比較三個算式的不同點:第一個算式與第二、三個算式中乘數有什麼不同?

想一想:第一個算式與第二、三個算式中乘法的意義有沒有不同。有什麼不同?

學生齊讀課本的結語。

練習:

.課本的做一做1、2題。

.說一說下列算式的意義。533?8?754

3.理解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個問題)。

問:你根據什麼列出式子?

11得出:根據“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列出式子:?。25

問:如果我們用一個長方形表示1公頃,那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出示例3的圖(1)11問:公頃的是什麼意思?251公頃怎樣表示?2

出示例3圖(2)

要求學生觀察圖(2),問:在圖中

111?11?引導得出:??252?51011的對於1公頃來說,是1公頃的幾分之幾?25

觀察這個式子有什麼特點?

出示例3的第二個問題。

學生列式,教師再出示例3圖(3)11131問:已經求公頃的是公頃,那麼公頃的應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多少公頃?252?525

131?33?板書:??公頃)252?510

(2)引導學生小結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觀察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過程,誰能說一說計算方法?

教師歸納,再看書上結語。

再說明,為了計算的簡便,也可以先約分,再乘。323?22?例:??535?35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6

教學目的:

1.在具體操作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實際意義,逐步發展解決問題的意識。

2.初步掌握“10”的加減法,並能正耐

3.發展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活動,初步理解得數是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難點:整理出10的加減法,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師:同學們,小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小動物,今天這些小雞也走進了我們的課堂。

(課件出示:教材第43頁情景圖)

師: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問題?

師:()說得非常好,誰能列式解答?

二、探究新課

1.10的加減法。

師:這些小雞跑到盤子那開始吃食了,同學們再仔細看看,又能發現什麼?

師:說說你想知道的問題是什麼?

師:同學們想知道的問題這麼多呢,大家幫著解決一下吧,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2.10的組成。

學生小組合作在計數器上撥10個珠子,然後分成兩部分,

看有哪些分法?填在教材第43頁的表格裡。

3、鞏固練習

課本44頁的“練一練”

三、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小雞吃食(10的加減法)

10012345678910

109876543210

作業設計:

連一連,合成10

②⑦⑤

①⑨

⑥④

⑤⑧③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7

教學內容:練習四

教學目標:練習看圖意列式,會填寫未知加數

教學重點:會填寫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填寫未知加數的方法

課前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自己看圖列算式,說圖意。

生:10-2=8已知飛機裡和飛機下邊共有10個人,飛機下邊有2個人,求飛機裡有幾人。用總數減去飛機下邊的2個人,就是飛機裡的8個人10-2=8

8+2=10已知盒子裡有8塊糖,盒子外邊有2塊糖,一共有幾塊糖?用加法。8+2=10

二、求未知加數

1.看盒裡有幾隻果茶?(7瓶)再放幾瓶就是10瓶了?(3瓶)你是怎麼算的?(從7數到10,還有3個。10-7=3)

2.看:小剛做了幾個燈籠?(6個)再做幾個就是8個?(2個,從6到8還差2個,8-6=2)3.算一算:3題

三、看誰做的快

注意幾減0還的.幾。

四、小貓釣魚看誰釣的最快

五、遊戲:

猜一猜左右手湊10。 左右手湊9

六、賽跑

1.觀察哪一隊跑得快?為什麼?

2.你能提出什麼算術問題?(兩隊共有幾人?哪一隊快?男生幾人,女生幾人,共幾人?

七、作業:練習10以內加減法口算卡片

板書: ?人 8塊糖

飛機圖 2塊糖

10-2=8 8+2=10

教學反思:多數學生計算較快。

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8

教材分析

課標對本節內容的要求:

⑴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⑵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⑶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⑷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⑸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的意識。概括歸納就是⑴培養學生髮現數學問題的意識;⑵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⑶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⑷培養學生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本節內容與前後教材內容的邏輯聯絡:

學習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量關係、方程的意義、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解方程的知識後,利用列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本節內容的作用:

⑴進一步拓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掌握用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和特點,初步體會列方程解決問題的優越性。⑵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初步的代數思想,發展學生利用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應用意識。⑶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演算法的能力。

學情分析

1、 教師主觀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同學,學習基礎較好,能獨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學佔到全班的33℅ ,學習基礎薄弱,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學佔到39℅,其他同學學習水平中等偏下。

2、 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分析:

大多數同學對學過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對於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解答。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分析並找出等量關係,學會解形如(a+x)b=c這樣的新方程。教師在教學時應採用“先扶著學生走,再讓學生試著走,最後讓學生獨立走”的.教學策略。

3、 學生認知的障礙點:

①如何去分析、找出數量間存在的等量關係,然後依據等量關係列方程解應用題。②如何解形如(a+x)b=c這樣的新方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掌握根據兩積之和的數量關係列方程。②會把方程中含有小括號的式子看作一個整體來求解的思路和方法。③使學生通過學習兩積之和的數量關係來理解兩積之差、兩商之和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2、數學思考:

學生能夠正確地審題、分析題意,思考、分析找出兩積之和的數量關係。②經歷演算法多樣化的過程,運用遷移類推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3、情感與態度:

在觀察、思考、探究、交流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瞭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