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數學國小教案7篇

流於形式的教案是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的,是不可取的,教案在撰寫的時候,老師需要注意文字表述規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數學國小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數學國小教案7篇

數學國小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課時學習的是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例題是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替換,發展解題策略。解題的關鍵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這個數量關係進行的替換活動,把較複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教學的任務是把學生潛在的、無意識的方法喚醒,使隱含的思想清晰起來。

學情分析本節課的學習者特徵分析主要是根據教師平時對學生的瞭解和學生前面的學習表現而做出的。

?學生是合肥市區六年級的學生。

?學生有良好的小組合作進行探究的學習習慣。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替換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係,並能根據題目的特點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二、能力目標:

使學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替換策略對於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1、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替換的策略去分析數量關係,並能根據問題的特點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和選擇相應的解題策略。

2、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感受替換策略對於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教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式教 學 內 容教學活動學習方式教學策略

一、複習

引新。1、提問:

同學們我們學過哪些解決問題的策略?

(列表、畫圖、列舉還原)、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的知識。組織學生回憶舊知、交流、彙報。以舊引新複習引新

二 、探究

新知

(一)用替換策略解決倍數關係問題

1、出示例題(圖文結合)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可以倒滿。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2、理解題意

(1)你從題中獲得哪些資訊?要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根據回答完成板書:

小杯6個

小杯的容量 720 ml

是大杯的1/3,

大杯1個

你認為哪個條件是解題的關鍵?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它們的關係還可以怎麼說?

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

現在根據已知的條件能直接求出 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不能!

那麼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我們可以:

把1個大杯換成3個小杯

或是

把3個小杯換成1個大杯

3、自主探索,研究替換策略

同學們想到了兩種方法來解決,下面請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法

(1)先畫出換杯子示意圖。

(2)然後根據圖再列式計算。

4、彙報交流

請個別學生回答解題的方法

生A、大杯換小杯

1個大杯換成3個小杯

13=3(個)

6+3=9(個)

7209=80(毫升)

803=240(毫升)

生b、大杯換小杯

6個小杯換成2個大杯

63=2(個)

2+1=3(個)

7203=240 (毫升)

2401/3=80 (毫升)

5、檢驗結果

怎樣知道我們計算得對不對呢?

我們要來檢驗一下。

這題怎樣檢驗?

生: 806=480(毫升)

240+480=720(毫升)

符合果汁有720毫升這條件就行了嗎?

生:80240=1/3 或是

24080=3

還要符合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這個重要的條件才行。

都符合了題目中的條件才說明我們做對。

請大家寫上答語。

6、比較方法,提升策略

在剛才的探究中,我們知道了可以把小杯替換成大杯,也可以把大杯替換成小杯,在這個過程中怎樣來替換,又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完成板書:

小杯6個 6+3=9

1/3 720毫升

大杯1個 2+1=3

仔細觀察這兩種方法,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都是把兩種不同容量的杯子換成同一種容量的杯子,來計算的。

7、小結方法,揭示課題

也就是把兩種不同的量換成同一種量。

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替換策略。

(二)用替換策略解決相差關係問題

1、理解題意

出示變式題(圖文結合)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可以倒滿。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還是剛才那道題嗎?

與剛才的題目有什麼不同?

已知的條件和要求的問題各是什麼?

關鍵句是什麼?

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

還可以怎麼說?

小杯的容量比大杯少20毫升

你會解答嗎?

2、自主嘗試

請自己試一試,用我們學習解答例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自主畫圖列式計算

2、交流方法

生c、大杯換小杯

1個大杯換成1個小杯

720-20=700(毫升)

7007=100(毫升)

100+20=120(毫升)

小杯6個 6+1=7 720-20

多20 ml

大杯1個

生d、大杯換小杯

6個小杯換成6個大杯

206=120 (毫升)

720+120=840 (毫升)

8407=120(毫升)

120-20=100 (毫升)

小杯6個 6+1=7 720-20

多20 ml

大杯1個 6+1=7 720+120

4、檢驗結果

互相檢驗結果.

生: 1006=600(毫升)

600+120=720(毫升)

120-100=20 (毫升)

符合已知資訊我們就做對了。

4、小結變式題思路

仔細觀察,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也是把兩種不同的量通過替換變成同一種量,這樣使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

組織學生畫圖、列式解答、研究方法,使學生充分感知替換策略

引導學生利用兩種量之間的關係,想到不同的解決方法,同時發現它們共同的特徵。組織學生討論,再利用多媒體直觀演示,豐富學生的感知。

組織學生自己嘗試根據兩種量之間的關係,繼續運用替換策略解決相差問題。運用多媒體直觀演示,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替換中,總量變化的疑惑點。

引導學生比較發現替換策略能解決的兩種不同情況的問題的特徵。充分體會替換策略的價值。

通過自主研究,彙報交流,使學生的語言、思維得到發展,學生通過畫圖計算感知替換策略。

觀察比較、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通過嘗試演算法,彙報交流,進一步理解替換策略,體驗它的實用性。

通過比較集體研討發現問題的不同型別的特徵。

畫圖彙報交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通過相互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合作學習,共同研究策略。在合作學習中,相互取長補短,增強合作意識。

放手讓學生自主研究替換策略解決相差問題,充分體驗策略的真正的價值。

引導觀察比較,歸納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比較例題與變式題

例題與變式題都是運用替換策略解決的,它們有什麼異同?

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這兩道題目我們都是用替換的策略來解決的。

倍數關係,杯子個數變化,但總量沒有變。

相差關係,杯子的個數沒有變,而總量卻變化了。

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板書。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1、紙盒問題

2個大盒,5個小盒裝滿球,正好100個,一個大盒比一個小盒多裝8個,一個大盒裝多少個?一個小盒裝多少個?

(1)先畫出替換示意圖

(2)再交流自己是怎樣來解答的

2、門票問題

六(3)班43名同學和王老師、楊老師一起去秋遊,買門票一共用去470 元,成人票的價格是學生票的2倍,每張成人票和學生票各多少元?

3、練習十七的第1題

鋼筆和鉛筆的問題

4、機動練習

小明原來有一些郵票,今年又收集了20張。送給小軍30張後,還剩52張。小明原來有多少張郵票?

5、生活例項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獨立分析習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獨立完成,交流反饋。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深化新知,充分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絡。

五、板書設計解決問題的策略 替換

小杯 6個 6+3=9(個)720ml

小杯是大杯的1/3 變了 沒變

大杯 1個 2+1=3 (個)720ml

小杯 6個 6+1=7 (個)720-20

大杯比小杯多20ml 沒變 變了

大杯 1個 6+1=7 (個)720+120

數學國小教案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50~51頁內容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質,並能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初步掌握化簡比的方法。

2.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溝通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絡,培養觀察、比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數學能力。

3.初步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並使學生認識知識之間都是存在內在聯絡的。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教學準備:

課件,答題紙,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師:同學們先來回憶一下,關於比已經學習了什麼知識?

預設:比的意義,比各部分的名稱,比與分數以及除法之間的關係等。

2.你能直接說出700÷25的商嗎?

(1)你是怎麼想的?

(2)依據是什麼?

3.你還記得分數的基本性質嗎?舉例說明。

?設計意圖】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於是此環節意在通過複習、回憶讓學生溝通比、除法和分數之間的關係,重現商不變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為類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質埋下伏筆。同時,還有機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感受知識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聯絡。

二、新知探究

(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質

1.師:我們知道,比與除法、分數之間存在著極其密切的聯絡,而除法具有商不變性質,分數有分數的基本性質,聯想這兩個性質,想一想:在比中又會有怎樣的規律或性質?

預設:比的基本性質。

2.學生紛紛猜想比的基本性質。

預設: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3.根據學生的猜想教師板書: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設計意圖】比的基本性質這一內容的學習非常適合培養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學生在掌握商不變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很自然地就能聯想到比的基本性質,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驗證比的基本性質

師:正如大家想的,比和除法、分數一樣,也具有屬於它自己的規律性質,那麼是否和大家猜想的“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一樣呢?這需要我們通過研究證明。接下來,請大家分成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研究並驗證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確。

1.教師說明合作要求。

(1)獨立完成:寫出一個比,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證。

(2)小組討論學習。

①每個同學分別向組內同學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並依次交流(其他同學表明是否贊同此同學的結論)。

②如果有不同的觀點,則舉例說明,然後由組內同學再次進行討論研究。

③選派一個同學代表小組進行發言。

2.集體交流(要求小組發言代表結合具體的例子在展臺上進行講解)。

預設:根據比與除法、分數的關係進行驗證;根據比值驗證。

3.全班驗證。

16:20=(16○□):(20○□)。

4.完善歸納,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質。

上題中○內可以怎樣填?□內可以填任意數嗎?為什麼?

(1)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並說明理由,教師完善板書。

(2)學生開啟書本讀一讀比的基本性質,教師板書課題。(比的基本性質)

5.質疑辨析,深化認識。

?設計意圖】基於猜想的學習必定需要來自學生的自主探究進行驗證,而合作探究又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但合作學習不能流於形式。合作學習首先要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然後再進行合作交流,這樣可以促使每個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交流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同時也真正內化了來自猜想的“比的基本性質”,從而大大提高了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三、比的基本性質的應用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用途嗎?什麼是最簡分數?

今天我們發現的比的基本性質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用途──可以化簡比,進而得到一個最簡整數比。

(一)理解最簡整數比的含義。

1.引導學生自學最簡整數比的相關知識。

預設:前項、後項互質的整數比稱為最簡整數比。

2.從下列各比中找出最簡整數比,並簡述理由。

3:4; 18:12; 19:10; ; 0.75:2。

(二)初步應用。

1.化簡前項、後項都是整數的比。(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例1)

學生獨立嘗試,化簡後交流。

(1)15:10=(15÷5):(10÷5)=3:2;

(2)180:120=(180÷□):(120÷□)=( ):( )。

預設:除以公因數和逐步除以公因數兩種方法,但重點強調除以公因數的方法。

2.化簡前項、後項出現分數、小數的比。(課件出示)

師:對於前項、後項是整數的比,我們只要除以它們的公因數就可以了,但是像:和0.75:2,

這兩個比不是最簡整數比,你們能自己找到化簡的方法嗎?四人小組討論研究,找到化簡的方法。

學生研究寫出具體過程,總結方法,並選代表展示彙報。教師對不同方法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掌握一般方法。

預設:含有分數和小數的比都要先化成整數比,再進行化簡。有分數的先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有小數的先把小數化成整數之後,再進行化簡。

3.歸納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總結出了將各類比化為最簡整數比的方法。化簡時,如果比的前項和後項都是整數,可以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遇到小數時先轉化成整數,再進行化簡;遇到分數時,可以同時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4.方法補充,區分化簡比和求比值。

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化簡比?(求比值)

化簡比和求比值有什麼不同?

預設:化簡比的最後結果是一個比,求比值的最後結果是一個數。

5.嘗試練習。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出示教材第51頁“做一做”)。

32:16; 48:40; 0.15:0.3;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學中應該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運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學、獨立探究、小組合作等方式,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的數學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找到化簡比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一)基礎練習

1.教材第53頁第4題。

把下列各比化成後項是100的比。

(1)學校種植樹苗,成活的棵數與種植總棵數的比是49:50。

(2)要配製一種藥水,藥劑的質量與藥水總質量的比是0.12:1。

(3)某企業去年實際產值與計劃產值的比是275萬:250萬。

2.教材第53頁第6題。

(二)拓展練習(ppt課件出示)

學生口答完成。

1.2:3這個比中,前項增加12,要使比值不變,後項應該增加( )。

2.六(1)班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1.2倍,男生、女生人數的比是( ),男生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女生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同時練習的編排應體現從易到難的層次性。第1題是針對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練習,同時也為後續百分數的學習埋下伏筆。第2題訓練單位不同的兩個數量的比的化簡方法,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拓展練習不僅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而且很好地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同時這類題型也是分數應用題、比例應用題的基礎訓練,也為以後分數應用題和比例應用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數學國小教案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第81頁及練習十五第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已認識整時的基礎上掌握認識幾時幾分(整五整十分);

2、能正確書寫時間

3、學會節約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能準確數分(整五整十分);

2、能認識幾時幾分;

教具、學具

鍾,教學用鐘面模型,紙製的鐘面模型(2至3個),課件,學生用鐘面模型。

教學方法

遊戲法、操作法

教學理念

從生活出發,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

在遊戲中學,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由易入難,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遊戲一:報數接力。以開火車形式讓學生5個5個報數到60,如5、10……60,再全班同學齊數5、10、15……60,;

2、認整時:用教學用鐘面模型讓學生複習整時的認識;

3、引入新課:課件演示一位國小生睡眼蒙朧,因不認識鐘面的幾時幾分繼續睡導致遲到的小故事。引發討論:他為什麼會遲到?他做的對嗎?教育學生要按時作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還要會認識鐘面上的幾時幾分,從而匯入新課。板書課題:時間的認識。

二、新授

1、幾時多一些的認識教學

利用課件做隱藏分針的鐘面,比如3時15分,提問:“是3時整還是3時多一些,為什麼?”讓學生學會根據時針距離3的位置判斷是3時整還是3時多一些,學生判斷完後顯示完整的鐘面。繼續練習用“幾時多一些”來回答鐘面上的時間。(也可以用教學用模型讓學生練習認出“幾時多一些” );

用鐘面模型出示“5時20分”,問“幾時多一些?”“多多少?”“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怎樣數分。”引出下一步的教學。

2、“多少分”的教學

出示沒有時針和分針的鐘面,讓學生觀察鐘面,鐘面上都有些什麼?引導學生觀察並發現:有數字1至12;每兩個數字間有5個小格(用課件放大一部分讓學生數出);有12大格。

教師指出,時針走一大格是一時,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五分。接著出示教材例1第一個鐘面,讓學生練習數分,並完成課本鐘面上的空白。

利用課件出示只有分針的鐘面,進行“過了多少分”的練習。

出示剛才的“5時20分”,教師:“我們已經能認出這是5時多一些,那請同學們數數分針走了多少分?

小結:認識不是整時的時間時要先看時針是“幾時多一些”,再數數過了多少分。

3、認一認,用課件出示9時5分、9時25分、9時40分……讓學生熟練認出9時過了多少分,再變化時針的位置讓學生認出幾時幾分。

遊戲二:猜分針的位置。

利用課件出示可以隱藏分的針的鐘面。如4:15,分針隱藏了,問:“4時多少分”學生根據時針距離4的位置判斷是4時多一些還是多很多,繼而猜出多多少分。猜完後現出正確答案,對猜對的學生給予獎勵。繼續猜5:40、6:20等。

4、時間的書寫教學

出示紙做成的鐘面,依次讓學生認出,教師板書:10時5分、6時25分; 10:05、6:25。學生動筆寫一寫,教師要強調第二種寫法表示分的部分是兩位數,所以5分時要寫成“05”,另外,第二種寫法中不用文字,如“10:05”不能寫成“10:05分”

教師用教學模具操作出幾個時間,讓學生認一認並寫出,如5時30分、4時35分……

5、實踐操作

“剛才同學們認出了老師撥出的時間,現在請你們也來撥一撥?”學生拿出學具鐘面模型後,教師提出要求:“撥出螢幕上的時間。”如課件依次出示“2:10、 2:30、2:40、2:50”過一會兒後再顯示鐘面,讓學生同學間互相比一比,看誰撥的對。

演示2:50後繼續撥過10分問“現在是什麼時間?”

糾正部分學生“2:60”的錯識認識。分針走完一圈剛好是60分,時針走了一大格,讓學生知道1時=60分,教師在黑板上板書:1時=60分

同學時互相撥出某一時間給同桌認。

三、鞏固

1、遊戲三:貼分針

教師在黑板上貼出沒有時針和分針的紙製鐘面模型,再拿出一根時針和一根分針,根椐提供的時間先由教師貼出時針的位置(因為學生一時還難以根據過了多少分來把握時針偏離數字的大概位置),再讓學生到黑板前來貼出分針的位置。根據課堂剩餘時間的多少可以多貼幾個時間。其他學生則作出判斷。

2、用投影儀出示課本練習十五第1題,學生填出鐘面時間,結合作業講評,再次教育學生要學會認識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生活習慣。

3、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四、課堂小結

教師利用板書結合鐘面模型小結如下:時針走一大格是一時,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認識時間時先看時針是幾時或幾時過一些,過了多少則要數分針走了多少格,分針走完一圈是60分,這時時針走完了一大格,1時=60分。

數學國小教案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3頁例1。

【教學目標】

1.會進行時、分、秒之間的簡單換算。

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德育教育。

【教學重點】

時、分、秒之間的換算。

【教學準備】

課件,答題卡。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過哪些時間單位?(時、分、秒)關於時、分、秒的知識你都知道些什麼?(學生自由說,針對性地板書1時=60分,1分=60秒)

對於時、分、秒,同學們積累了這麼多的知識,真能幹!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一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教學新課教學例1

(1)瞭解跑得快慢與時間長短的關係

教師:同學們,喜歡看比賽嗎?烏龜、兔子和小狗它們三個要進行一場跑步比賽。瞧,比賽開始了。

課件播放:第一次比賽情景,並出示比賽成績表。烏龜小兔小狗2400秒80秒85秒

教師:誰得了第一?為什麼?

小結:誰跑得快,誰用的時間就少。當時間的單位統一時,我們很容易看出誰用的時間少,誰跑得快。

(2)時、分、秒之間的換算

教師: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氣,要求再比一次,於是它們三個又進行了一次比賽。

課件播放:第二次比賽的情景:小兔中途睡著了。

教師:同學們,猜一猜,它們誰跑得快,可能最先到達終點呢?(學生自由說,教師結合情景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到底誰跑得快?聽聽它們自己是怎麼說的。

烏龜:我跑了1時。小兔:我跑了3分。小狗:我跑了120秒。

教師:聽了它們的話,到底誰跑得快呢?好比較嗎?你能想出辦法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誰跑得快嗎?

(3)組織交流彙報

教師:誰來說給大家聽?

學生:1時=60分,120秒裡面有兩個60秒,是2分,小狗用了2分,小兔用了3分,烏龜用了60分,小狗跑得最快。

教師:還有其他的演算法嗎?

小結:當時間的單位不統一時,我們不容易直接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如果把單位換算一致了,就很容易比較出它們的大小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112頁課堂活動第2題。

(2)判斷對錯。

①2分7秒=27秒

②1時25分=125分

③90分=1時30分

(3)比一比。

①誰跳得快?在( )裡畫?。小紅跳100下繩用了40秒。( )小蘭跳100下繩用了1分5秒。( )

②誰拍得快?在( )裡畫?。小明拍100下球用了1分10秒。( )小剛拍100下球用了65秒。( )

③誰踢得快?在( )裡畫?。小麗踢100個毽用了120秒。( )小江踢100個毽用了1分25秒。( )

(4)下面是60米跑的成績,請給他們排名次。姓名小剛小紅小麗小明小勇時間1分35秒90秒1分40秒2分1分20秒名次

四、課堂總結

教師:今天你學到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問題?

數學國小教案篇5

本課題教時數:本教時為第7教時備課日期8月31日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乘法應用題的基本數量關係,掌握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分數乘法應用題的基本數量關係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註

一、複習

二、教學新課

二、 鞏固練習

三、小結

四、作業

1、解答應用題。

學校舞蹈隊有32人,合唱隊的人數是舞蹈隊的,合唱隊有多少人?

一人板演。這道題你是怎樣想的?

2、引入新課

1、教學例3

(1)讀題,說明條件和問題。

問:題裡哪個月份的產量與呢個月份的比?要先畫哪個月份產量的線段?(畫線段圖)表示五月份產量的線段要怎樣畫?(畫線段圖)增加的臺數是哪個數量的1/5?要求什麼問題?指的線段上那一部分?(線上段上表示)

(1)討論:這道題例哪個數量是單位1?為什麼?哪個臺數是四月份臺數的1/5?

要求五月份比四月份增產多少臺可以怎樣想?

(學生看著線段圖,自己先試著說一說。)

指名學生口述。

(2)按照這樣想的過程,列式計算。

(3)小結。

2、教學試一試

問:告訴我們什麼條件?現在的價錢比原來降低了是指降低的價錢是哪個數量的?要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哪個數量是單位1的?

解答這道題可以怎樣想?

學生練習。

問:數量關係式什麼?為什麼用原價乘就是降低的價錢?

從上面解題的過程可以看出,解題學習的應用題也和前一節課一樣,關鍵式先確定單位1的數量,接著要弄清與題裡幾分之幾對應的式什麼數量。這些數量之間的關係就是單位1的量乘幾分之幾就等於與它對應的數量。

1、練一練1

2、練習三7說出單位1的量

把數量關係填寫完整

3、練一練2

口述思考過程。提問有怎樣的數量關係。

4、練習三10

口答算式和結果。

為什麼用求棗子比栗子多的噸數?

5、練習三12

練習三8、9、10

板書:單位1的量幾分之幾=對應數量

課後感受

充分藉助線段圖使學生理解此類應用題也是在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個別同學要加小灶.

數學國小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能在實際情境中正確找出等量關係。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並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會列方程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3、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為方程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

教學重、難點:

找出數量間的等量關係,並根據數量關係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看花卉展覽嗎?

生:喜歡!

(課件出示20xx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的現場?)

師:這是20xx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的現場。從1995年開始舉辦的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濃縮

了雲南花卉產業發展史。正如雲南省花卉產業聯合會會長施天駿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通過花展可以看出雲花正在加快走向國際市場的步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一個和花卉展覽有關的數學問題,好嗎?

板書:解決問題(二)

二、走進新課

1、圖示資訊,尋找等量關係

(課件出示例2主題圖和文字部分)。

師:你看到了哪些數學資訊?要解決什麼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上用紅色閃動條件和問題:草本花卉1 400 000盆,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20倍還多20萬盆呢!木本花卉有多少盆呢?

問:題目中是怎樣說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之間的關係的?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嗎?

學生獨立畫線段圖。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畫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畫出線段圖:

師:仔細觀察線段圖,你能發現哪些等量關係?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根據學生的交流板書:

木本花卉的盆數×20+20=草本花卉的盆數;

草本花卉的盆數-木本花卉的盆數×20=20;

木本花卉的盆數×20=草本花卉的盆數-20。

2、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等量關係式,看看哪個數量是已知的,哪個數量是未知的?

生:草本花卉的盆數是已知的,木本花卉的盆數是未知的。

問:能根據上面的第一個等量關係列出方程求出木本花卉的盆數嗎?請同學們試一試。

學生試著設未知數,並根據第一個等量關係列出方程解答。

學生試做後,指名板演。

解:設木本花卉有x萬盆。列方程得:

20x+20=140

20x=120

x=6

師:這道題做正確了嗎?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

20×6+20=120+20=140

師:通過檢驗,我們發現木本花卉的20倍+20和草本花卉的盆數相等,符合題意,說明我們的

解答正確,可以寫上答語了。

(板書答語)

師:剛才我們根據草本花卉的盆數第一個等量關係列出了方程,你還能根據另外的兩個等量關

系列出方程求出草本花卉的盆數嗎?請試一試。

學生試做後,指名彙報,板書:

解:設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140-20x=20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萬盆。

解:設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萬盆。

師:我們用不同的方程解決了“木本花卉有多少盆?”的問題,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哪個方程

好一些?

生:第一個方程好一些,因為這個方程的等量關係容易找。

三、完成練習,鞏固深化

1、教科書第108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的第(1)小題。

先讓學生讀題,並想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再獨立解答。交流時讓學生說自己是怎樣

找等量關係的,又是怎樣列出方程的,解方程的步驟是怎樣的,是怎樣檢驗的。

2、做練習二十一的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突出要根據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來列方程。

四、課堂作業

做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的第(2)小題和第3題。

五、總結學法,談談收穫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是怎樣得到這些收穫的?

數學國小教案篇7

教學內容:教科書72頁主題圖,認一認,說一說,73頁練一練和數學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大面額人民幣及換算關係。

2、體會人民幣的用處。

教學重點:正確認識大面額人民幣,

教學難點:能正確清點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鞏固複習

1、看人民幣認讀。

2、聽幣值,找出或組成相應的人民幣。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看主題圖,理解圖意。

2、提問

想買一件衣服和一條裙子需要多少錢?

你能用剛才學過的人民幣支付嗎?

你有別的辦法讓付錢更簡單嗎?

(用大額人民幣)

三、認識大額人民幣

1、說說自己認識的大額人民幣

2、師舉生認

四、開展購物活動

1、交流,大額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下面老師要看看誰會用這些大額人民幣購買主題圖中的衣服。

3、抽生購物

4、同桌互相進行購物活動。

五、練一練

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

六、講故事

感受銀行和儲蓄功能。

七、本課

今天你們學到了什麼?

標籤:教案 國小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