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案6篇

教案在制訂的時候,我們肯定要強調文字表述規範,教案說白了就是我們在明確了教學目標後寫出的書面文體,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閱。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案6篇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案篇1

  一、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1、引入物質的量的必要性

  2、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3、阿伏伽德羅常數及其應用。

  4、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粒子數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兩個基本公式的應用。

  課時安排:約15~20分鐘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認識到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之間的關係;掌握摩爾質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爾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

  3、掌握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係。能用於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

  過程與方法:

  1.培養邏輯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養計算能力,並通過計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運用、鞏固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概念的透徹理解,培養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在講解今天的內容之前,老師先考考大家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請問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啊?

  學生答:分子、原子、離子等微粒。

  嗯,是這樣的!物質就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等微觀粒子組成的。

  那麼這些粒子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呢?

  學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運動…

  對!它們都很小!

  我們知道,物質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都是分子、原子或離子之間按一定的數目關係進行的。但是這些微粒都太小,顯然我們是不能一個一個將它們取出來進行反應吧!

  那大家告訴我,在實驗室裡我們是怎樣取用物質來進行化學反應的啊?

  學生答:天平稱固體的質量,量筒量液體的體積。

  嗯,雖然我們說物質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都是微利之間按一定比例進行的。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是稱取一定質量(g)或者量取一定體積(ml)的化學物質來進行我們需要的化學反應的。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微觀粒子的數目和物質巨集觀的質量或者體積之間是存在著一定的聯絡的。

  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探討它們之間的這種聯絡!

  板書課題:物質的量

  嗯,老師現在遇到了一個小麻煩,現在老師的粉筆用完了,所以呢,只有再買一些。可是粉筆好小啊,一支支的數好麻煩啊!同學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學生答:買一盒、買一箱、、、、、

  看來同學們都很留心生活啊!如果我們用盒子把粉筆裝起來,那就方便多了。

  我們之前說我們不能取用分子、原子等微粒來進行化學反應是因為它們都太小了!那我們可不可以也用一個“盒子”將它們按一定數目的集合體的形式“裝”起來呢?

  其實早就有人想到這個“盒子”了!國際科學界是用“物質的量”來“裝”這些微粒的。

  物質的量它是一個物理量,就像同為物理量的質量一樣,它也是有符號和單位的。

  回憶所學知識,思考並回答老師的問題,緊跟思路,漸漸進入課題

  緊跟課堂節奏,思考老師的問題,興趣提升

  意識到微觀粒子時需要集團概念的

  通過對物質組成,分子等微觀粒子共性的回顧,讓學生懂的在研究微觀粒子時“集團意識”的重要性。

  通過例項,使學生認識到分組達到了使問題簡化的目的。

  過渡到物質的量的概念

  板書:一、基本概念

  1、物質的量

  (1)是一個物理量;(2)符號:n;(3)單位:摩爾(mol)(4)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

  (5)注意:

  “物質的量”是一個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不能把它理解為“物質的質量”或“物質的數量”。

  摩爾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這一單位只適用於微觀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等),不適用於巨集觀物質。

  [問]能否說1mol小麥約含有6.02×1023個麥粒?

  物質的量描述的物件是粒子的集體,但沒有限定是何種粒子集體,因此,我們在使用摩爾表示物質的量時,要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類。例:1molna+或n(na+)=1mol

  [練習]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a)1摩爾氧

  (b)1.5摩爾o2

  (d)摩爾是7個基本物理量之??

  (e)0.5摩大米

  那這個“盒子”裡到底裝了多少個微觀粒子呢?

  國際上規定,1mol粒子集合體所含的粒子數與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相同,約為6.02×1023個。

  並且也給這個數值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阿伏伽德羅常數

  板書:2、阿伏伽德羅常數

  定義: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符號:na;單位:mol-1。約為6.02×1023mol-1

  跟進老師的節奏,結合預習開始學習物質的量及阿伏伽德羅常數的相關知識;

  正式過渡,讓學生以良好的狀態進入課題;

;

通過上面的學習,相信大家對物質的量及阿伏伽德羅常數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面老師又有問題了,請問1molfe含有多少個鐵原子?那2molfe呢?

請問你們是怎樣得到2molfe中鐵原子的個數的呢?

很好!這樣我們就得到了物質的量n、阿伏伽德羅常數na與粒子數(n)之間的關係了:

n=n×na即:n=n/na

板書:二、基本公式

n=n×nan=n/n

強化練習:

1、1molh2所含氫氣分子的個數6.02×1023;

2、2molo2含1.204×1024個氧分子;

好,來給大家簡單說說na≈6.02×1023mol-1的這個數字究竟有多大?

將1分硬幣排列成1mol,可來回地球與太陽之間400億次。

科學研究是永無止境的!在我們有了物質的量這個物理量以後,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和規律。

思考並回答:1molfe含有6.02×1023個鐵原子;2molfe含1.204×1024個鐵原子。

回答:2×6.02×1023就得到2molfe中鐵原子的個數

跟進思路,思考問題,強化記憶

通過實際練習得出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數與粒子數之間的關係,使學生易於接受、記憶深刻;

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通過例項使學生印象深刻,對阿伏伽德羅常數有一定的認識

請同學們看教材12頁,

1molh2o的質量是18g,約含有6.02×1023個水分子;

0.5molh2o的質量是9g,約含有3.01×1023個水分子;

1molal的質量是27g,約含有6.02×1023個鋁原子;

2molal的質量是54g,約含有1.204×1024個鋁原子;

數學是很奇妙的,資料中常常會體現出一些規律!那麼在這些資料中你們發現了什麼呢?

提示:當它們的物質的量都為1mol時它們的粒子數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呢?當它們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1mol的粒子的質量與他們的相對原子質量或者相對分子質量在數值上又有什麼關係呢?

總結:

1、1mol任何粒子集合體都含有6.02×1023個粒子;

2、1mol任何粒子或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其數值都與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者相對分子質量相等。

在這裡科學界又達成了共識!將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摩爾質量在數值上等於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或者是相對分子質量。

板書:3、摩爾質量

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符號:m;單位:g/mol(-1)

練習:

mg的摩爾質量是24g/mol;

co2的摩爾質量是44g/mol;

h2so4的摩爾質量是98g/mol;

那麼:我們接著探討上面資料中的規律,表中顯示1mol的al質量為27g,2molal的質量是54g,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al的摩爾質量是27g/mol。我們從這裡就得到了物質的量(n)、質量(m)和摩爾質量(m)之間的關係:

m=n×m也即:n=m/m

板書:n=m/mn=m/m

我們說:學以致用!

那麼我們能用今天所學習的知識來解決怎樣的問題呢?現在老師這裡剛好有一瓶“380ml的農夫山泉”我們怎樣才能通過計算知道里面有多少個水分子呢?

知道了它的體積,我們可以通過密度求得它的質量為300g,那麼物質的質量和它所含的微粒個數之間是通過什麼紐帶來聯絡的呢?(通過公式,提示學生運用物質的量)

解:m=ρ×v=1g/ml×380ml=380g

m=18g/mol

n=m/m=380g÷18g/mol=21.1mol

n=n×na=21.1mol×6.02×1023mol-1=1.27×1025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可以算出一瓶水裡面含有多少水分子,假如現在老師手裡的是一瓶純淨的氣體呢?我們有怎樣求算其中的微粒數目呢?下次課我們就一起學習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希望大家課後積極地預習和思考。

緊跟課堂節奏,認真分析,教材12頁的材料,得出結論;緊跟老師的提問得到摩爾質量的概念;

認真聽講,分析題目,得出答案;

認真分析,得出答案;分析規律;

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回憶課堂知識,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通過教材例項,讓學生理解摩爾質量的概念;

通過題目使學生對摩爾質量的概念有一定的掌握;

通過學生親自參與得出結論,加深記憶;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聯絡生活,通過生活中的例項,引起學生的興趣。回顧課堂,達到加深學生記憶的效果

六、板書設計

一、基本概念二、基本公式

含義

符號

1、n=n×na

單位(符號)

  1、物質的量

含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

n

2、n=m/m

摩爾(mol)

2、阿伏加德羅常數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

na

mol-1

3、摩爾質量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m

g/mol(-1)

七、教學反思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案篇2

化學鍵與晶體結構

一.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涵義,瞭解化學鍵、金屬鍵和鍵的極性。

1.相鄰的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在稀有氣體的單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學鍵。

2.陰、陽離子間通過靜電作用所形成的化學鍵叫做離子鍵。活潑金屬跟活潑非金屬化合時,都形成離子鍵。通過離子鍵形成的化合物均是離子化合物,包括強鹼、多數鹽和典型的金屬氧化物。離子化合物在熔融狀態時都易導電。

3.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電子雲重疊)所形成的化學鍵叫做共價鍵。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化學鍵都是共價鍵。其中:同種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是非極性共價鍵;不同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是極性鍵。原子間通過共價鍵形成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包括酸(無水)、氣態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多數有機物和少數鹽(如alcl3)。共價化合物在熔融狀態時都不(或很難)導電。

4.在銨鹽、強鹼、多數含氧酸鹽和金屬過氧化物中既存在離子鍵,又存在共價鍵。

5.金屬晶體中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較強作用叫做金屬鍵。

二.理解電子式與結構式的表達方法。

1.可用電子式來表示:① 原子,如:na;② 離子,如:[:o:]2;③ 原子團,如:[:o:h];④ 分子或化合物的結構;⑤ 分子或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2.結構式是用一根短線表示一對共用電子對的化學式。

三.瞭解分子構型,理解分子的極性和穩定性。

1.常見分子構型:雙原子分子、co2、c2h2(鍵角180)都是直線形分子;h2o(鍵角104.5)是角形分子;nh3(鍵角10718')是三角錐形分子;ch4(鍵角10928')是正四面體分子;苯分子(鍵角120)是平面正六邊形分子。

2.非極性分子:電荷分佈對稱的分子。包括:a型單原子分子(如he、ne);a2型雙原子分子,(如h2、n2);axby型多原子分子中鍵的極性相互抵消的分子(如co2、cs2、bf3、ch4、ccl4、c2h4、c2h2、c6h6)。對於abn型多原子分子中a原子最外層電子都已成鍵的分子(如so3、pcl5、sf6、if7)。

3.極性分子:電荷分佈不對稱的分子。包括:ab型雙原子分子(如hcl、co);axby型多原子分子中鍵的極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如h2o、nh3、so2、ch3f)。

4.分子的穩定性:與鍵長、鍵能有關,一般鍵長越長、鍵能越大,鍵越牢固,含有該鍵的分子越穩定。

四.瞭解分子間作用力,理解氫鍵。

1.分子間作用力隨分子極性、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增大。

2.對於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物質的熔點、沸點也越高;但分子間形成氫鍵時,分子間作用力增大,熔、沸點反常偏高。水分子間、乙醇分子間、乙醇與水分子間都存在氫鍵。

3.非極性分子的溶質一般能溶於非極性溶劑;極性溶質一般能溶於極性溶劑(即“相似相溶”規律)。若溶質分子與溶劑分子間能形成氫鍵,則會增大溶質的溶解度。

五.理解四種晶體型別的結構特點及物理性質特點。

1.離子晶體是陰、陽離子間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的晶體(即所有的離子化合物)。硬度較大,熔、沸點較高,固態時不導電,受熱熔化或溶於水時易導電。注意:在離子晶體中不存在單個的小分子。nacl晶體是簡單立方結構;cscl晶體是體心立方結構。

2.分子晶體是分子間以分子間作用力結合而成的晶體〔即非金屬的單質(除原子晶體外)、氧化物(除原子晶體外)、氫化物、含氧酸、多數有機物〕。硬度較小,熔、沸點較低,固態和熔融狀態時都不導電。注意:乾冰是面心立方結構。

3.原子晶體是原子間以共價鍵結合而成的空間網狀結構晶體〔即金剛石、晶體矽、石英或水晶(sio2)、金剛砂(sic)〕。硬度很大,熔、沸點高,一般不導電,難溶於常見的溶劑。注意:金剛石和sio2晶體都是正四面體結構。

4.金屬晶體是通過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較強作用(即金屬鍵)形成的晶體(即金屬單質和合金)。硬度一般較大,熔、沸點一般較高,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注意:在金屬晶體中不存在陰離子。

5.晶體熔、沸點高低規律是:① 不同型別的晶體:多數是原子晶體 > 多數離子晶體(或多數金屬晶體)> 分子晶體。② 原子晶體:成鍵原子半徑之和小的鍵長短,鍵能大,熔、沸點高。③ 離子晶體:一般來說,離子電荷數越多、半徑越小,離子鍵越強,熔、沸點越高。④ 金屬晶體:金屬離子電荷數越多、半徑越小,金屬鍵越強,熔、沸點越高;但合金的熔、沸點低於其組成的金屬。⑤ 分子晶體: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式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熔、沸點越高;但分子間形成氫鍵時,分子間作用力增大,熔、沸點反常偏高;在烷烴的同分異構體中,一般來說,支鏈數越少,熔、沸點越高;在含苯環的同分異構體中,沸點“鄰位 > 間位 > 對位”。此外,還可由常溫下的狀態進行比較。

六.注意培養對原子、分子、化學鍵、晶體結構的三維空間想像及資訊處理能力。

七.典型試題

1.關於化學鍵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離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價鍵 b.共價化合物可能含有離子鍵

c.離子化合物中只含有離子鍵 d.共價化合物中不含離子鍵

2.下列電子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h

a.:n:::n: b.h+[:o:]2h+ +[:cl:] d.h:n:h

3.下列分子的結構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不能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的是

2 3 4 2

4.已知so3、bf3、ccl4、pcl5、sf6都是非極性分子,而h2s、nh3、no2、sf4、brf5都是極性分子,由此可推出abn型分子屬於非極性分子的經驗規律是

型分子中a、b均不含氫原子

b.a的相對原子質量必小於b的相對原子質量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分子中a原子最外層電子都已成鍵

5.下列各組物質的晶體中,化學鍵型別相同、晶體型別也相同的是

2和sio2 2和h2s 和hcl 4和ki

6.下列各組物質中,按熔點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2、kcl、sio2 b.o2、i2、hg

、k、rb 、nacl、so2

八.拓展練習。

1.下列各組物質中,都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的是

、naclo 3h2o、nh4cl 、k2o2 d.h2so4、khso4

2.下列各組指定原子序數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共價化合物的是

a.6、8 b.16、8 c.12,9 d.7,8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共價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離子鍵

b.只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c.雙原子單質分子中的共價鍵一定是非極性鍵

d.非金屬原子間不可能形成離子化合物

4.下列各組分子中,都屬於含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的是

2、h2s b.c2h2、ch4 3、c2h4 3、hcl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主族金屬的原子半徑越大熔點越高 b.稀有氣體原子序數越大沸點越高

c.分子間作用力越弱的物質熔點越低 d.同週期元素的原子半徑越小越易失電子

6.下列有關晶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在金剛石中,有共價鍵形成的最小的碳原子環上有6個碳原子

b.在氯化鈉晶體中,每個na+周圍距離最近且相等的na+共有6個

c.在乾冰晶體中,每個co2分子與12個co2分子緊鄰

d.在石墨晶體中,每一層內碳原子數與碳碳鍵數之比為2:3

7.下列電子式中錯誤的是 h h

+ b.[:o:h] c.h:n:h d.h:c::o:

2和mgc2都是能跟水反應的離子化合物,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的電子式是 [:cc:]2

2和mgc2中各元素都達到稀有氣體的穩定結構

2在水中以ca2+和 形式存在

2的熔點很低,可能在100℃以下

9.根據“相似相溶”的溶解規律,nh4cl可溶解在下列哪一種溶劑中

a.苯 b.乙醚 c.液氨 d.四氯化碳

10.下列分子結構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能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的是

4 5 3 2

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8電子結構的是

2 6 2 3

12.能說明bf3分子中4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的理由是

3是非極性分子 b.b-f鍵是非極性鍵

c.3個b-f鍵長度相等 d.3個b-f鍵的夾角為120

13.下列每組物質發生狀態變化所克服微粒間的相互作用屬同種型別的是

a.實驗和蔗糖熔化 b.鈉和硫的熔化

c.碘和乾冰的昇華 d.二氧化矽和氯化鈉熔化

14.有關晶體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晶體中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穩定 b.原子晶體中共價鍵越強,熔點越高

c.冰熔化時水分子中共價鍵發生斷裂 d.氯化鈉熔化時離子鍵未被破壞

15.據報道,近來發現了一種新的星際分子氰基辛炔,其結構式為:

h-c≡c-c≡c-c≡c-c≡c-c≡n。對該物質判斷正確的是

a.晶體的硬度與金剛石相當 b.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不能發生加成反應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得到

16.下列過程中,共價鍵被破壞的是

a.碘昇華 b.溴蒸氣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於水 氣體溶於水

17.下列物質的沸點高低順序正確的是

a.金剛石 > 晶體矽 > 水晶 > 金剛砂 4 > cbr4 > ccl4 > ch4

c.正丙苯 > 鄰二甲苯 > 間二甲苯 > 對二甲苯 d.金剛石 > 生鐵 > 純鐵 > 鈉

18.關於晶體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晶體中只要有陰離子就一定有陽離子 b.晶體中只要有陽離子就一定有陰離子

c.原子晶體的熔點一定比金屬晶體的高 d.分子晶體的熔點一定比金屬晶體的低

19.已知食鹽的密度為2.2 g/cm3。在食鹽晶體中,兩個距離最近的鈉離子中心間的距離最接近下面4個數值中的

a.3.0×108 cm b.3.5×108 cm c.4.0×108 cm d.4.5×108 cm

20.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氣水合物,可滿足人類1000年的能源需要。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晶體,晶體中平均每46個水分子構建成8個籠,每個籠可容納1個ch4分子或1個遊離h2o分子。根據上述資訊,回答:

(1)下列關於天然氣水合物中兩種分子極性的描述正確的是

a.兩種都是極性分子 4是極性分子,h2o是非極性分子

c.兩種都是非極性分子 d.h2o是極性分子,ch4是非極性分子

(2)若晶體中每8個籠只有6個容納了ch4分子,另外2個籠被遊離的h2o分子填充,則天然氣水合物的平均組成可表示為

414h2o 48h2o 4(23/3)h2o 46h2o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案篇3

水分子的運動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一章接觸到了微觀的原子、分子的基礎上,教材以學生熟悉的物質——水為載體,通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認識分子的特徵,並學會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設定本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儘早建立起微粒觀,以便讓學生能更深入的認識身邊的物質,初步認識物質變化的本質。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與技能

①讓學生通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之間的關係,認識分子的特徵。

②學生能通過對分子的性質的理解,能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的構成,並會用分子的觀點解釋生活中的常見現象。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探索水沸騰後體積變大的過程,讓學生初步體驗巨集觀現象與微觀世界的聯絡;

②通過對不同狀態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認識,以及從"雨後初晴的道路"和"水燒開後的鍋蓋"等問題的探究,讓學生學會從紛繁的巨集觀現象中把握問題的本質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節水觀念,愛護水資源。

4、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知道物理變化只是分子之間的間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發生了變化。理解分子的特徵,學會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一些常見的生活現象。

三、教法與學法

本部分知識牽扯到微觀粒子較為抽象,因此多媒體演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充分體現了學科與資訊科技整合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多次採用學生討論、交流、講故事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交流意識與協作精神;通過實驗、觀察等形式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法及學生髮散性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新奇適當的匯入是保證學生良好學習氣氛形成的重要方法。我在這個環節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放映地球"水球"圖片,暗示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並通過複習水的組成引入。

2、分子特徵的探究

這是這一節課的重點內容,我是按照課本的體系,以常見的巨集觀物質——水的三態變化引起思考,討論在這一過程中水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然後再從分子的角度解釋一些常見的巨集觀現象。

微觀——巨集觀——微觀,這也是化學這一學科特點的體現。

首先通過一滴水、一塊糖、一口氣中所含的分子數與等同個數的小米所佔的體積作對比,從巨集觀到微觀的角度讓學生自我總結引出分子的特徵之一:分子很小。

九年級的學生知道水能發生三態變化和發生這些變化的條件,相當一部分學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但是卻不瞭解分子的特徵,不能自發的從微觀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質的變化,對於水的凝結、蒸發等司空見慣的現象不易產生探究衝動。教學的起點定位於對水的三態變化的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在總結了幾個可能的變化原因後,讓學生通過日常生活經驗探究是什麼原因發生了變化。觀察不同狀態下水分子的排列情況讓學生總結不同狀態水分子的特徵。然後我引入水三態變化動畫模擬,得出水在三態變化中改變的是分子間距離和分子的排列方式。並討論其變化屬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從而複習回顧了第一章知識。再讓學生通過兩個實驗進一步深化總結分子的特徵:分子間有間隔。

3、水的天然迴圈

至於自然界中水的迴圈較為簡單,我安排學生自己講小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參與互動,加深理解。我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這一部分,知道水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節水觀念,愛護水資源。

4、作業

課後作業重點突出了東營市號稱油城,讓學生積極參與瞭解石油開採過程愛家愛國;及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的一個家庭小實驗。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案篇4

一、說教材

1、本課的地位、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學習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及混合物、純淨物的基礎上,由巨集觀世界轉向微觀世界的開端,也是今後學習化學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礎。對本課題內容的學習不僅可以把前面的教學內容從微觀的角度上認識得更加深刻,而且還是後面繼續學習化學方程式、質量守恆定律、物質結構等內容所必備的基本知識。並且對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抽象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我將教學目標確立為:

●  知識與技能:認識物質的微粒性,能說出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

會用分子、原子觀點解釋一些生活中的現象;瞭解分子、原子在化學變化中的特點;認識分子與保持物質化學性質之間的關係。

●  過程與方法:學習通過觀察身邊物質、實驗現象等方法獲取資訊,從而運用想象類比、分析歸納等方法處理資訊;能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對有疑惑或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實驗中注意觀察與思考結合,對實驗的結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圖形及化學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認識科學研究的方法-假說與模型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與快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保持和增強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3、教學重點和難點:

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我將教學重、難點確立為:

教學重點:分子的基本特徵;從分子、原子角度認識物質的構成和物質的變化;對自然、實驗現象的猜測、觀察、分析、交流、表達、總結等能力。

教學難點:從分子、原子角度認識物質的構成和物質的變化。

二、說學情

1、學生已經學習了物質的變化、物質的性質、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在國小科學和國中物理也學習了分子、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及聯絡,以及物質的三態變化、熱脹冷縮等相關知識,這為學習新知識做了知識的鋪墊。

2、學生己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探索物質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3、學生學習的困難主要在於:已有的巨集觀表象,可能對微觀想象的發展有阻礙。在學生眼裡,微觀世界彷彿只是縮小了的巨集觀世界,難以理解微觀粒子的一些特殊性質。比如:通過課前與學生的交流,瞭解到學生頭腦中有關物質粒子性方面的問題主要有:粒子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受熱粒子會變大;粒子的數量是可以變化的,受熱後會增加;把氣體從1l的容器轉移到2l的容器內,氣體所佔體積仍是1l等。

三、說學法、教法

1、說學法

指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既要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又提倡合作與創新來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習過程,在快樂的學習中,實現學習目標。主要採用的學習方法為:

(1)實驗探究法:

(2)合作學習法

(3)對比歸納法

2、說教法

在教學中,努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和勤於動手,在身心愉悅的環境下獲得新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此主要採用分組合作,師生互動,動手演示,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採用了創設問題情景法、演示實驗法、講授法、啟發教學法、活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

四、說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我曾設計了加熱水、聞香水或氨水的氣味、四組生活情景等匯入方式,但最終我選擇了用水和酒精、陳醋和醬油的鑑別匯入。讓學生利用它們的物理性質進行最簡便的鑑別。學生會不約而同的選擇聞氣味。

師:提出問題-為什麼我們只能聞到氣味,卻看不見,也摸不到它呢?

生:引發思考,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這種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不僅能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體現化學的學科特點和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絡。

(二)演示實驗、認識分子的存在

 師:演示品紅在水中擴散。

實驗改進:用溫水代替冷水,會加快品紅的擴散,縮短實驗時間。品紅用量要少。

(三)科學手段、證實存在

[投影]苯分子、矽原子的照片。

  設計意圖:以上環節的設定由為什麼能聞到氣味自然過渡到物質的構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實存在的探究驗證。經典實驗《品紅在水中的擴散》,因為它有顏色變化,對學生有視覺真實感。而且有一個逐漸變小的過程, 反應了物質的可分性,讓學生建立物質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構成的觀念。再讓學生觀察苯分子、矽原子圖,這樣由淺入深,由巨集觀到微觀證明了分子的真實存在,為學生呈現探究的一般規律。

(四)思考交流、引出特徵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構成的為什麼水能看得見而水分子看不見呢?

[投影]1個水分子的質量約是3×10-26kg, 一滴水中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來數1滴水裡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需要3萬多年才能數完)

總結出分子的第一個特徵: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五)演示實驗、引導探究

[投影] 課本第49頁探究內容,《分子運動現象》

方案一知識鋪墊:觀察酚酞溶液在蒸餾水中的顏色;觀察酚酞溶液遇濃氨水變色的實驗。

演示探究實驗:提出問題-為什麼兩種試劑分開放置時,酚酞溶液仍然變紅呢?

方案二 演示實驗-學生觀察現象-提出酚酞溶液變紅的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方案二教學效果較好,但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較高要求,所需課時多。)

總結出分子的第二個特徵: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投影]議一議為什麼溼衣服在陽光下和通風處比在陰涼、背風處易於晾乾?

總結: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六)實驗探究、合作學習

[投影]活動與探究

a組實驗 50 ml水與50 ml酒精混合,觀察液體體積變化情況。

b組實驗一定體積水中加入糖塊,觀察糖塊溶解前後液體體積變化情況。

c組實驗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氣,用手指頂住針筒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觀察現象。 d組實驗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頂住針筒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觀察現象。 學生分組相互合作進行探究、認真觀察、記錄討論。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探究結果、討論、交流。

總結出分子的[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 ]第三點特徵:分子間是有間隔的。

[投影]固體、液體、氣體物質分子間隔微觀示意圖

總結:一般情況下,氣體分子間間隔>液體分子間間隔>固體分子間間隔。

(七)學以致用、聯絡實際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

1、物質的三態變化。

2、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

3、糖塊放在水中,會逐漸消失,水有了甜味。

(八)應用模型,認識微觀世界

活動準備:每組下發分子結構模型,由組長負責組織小組成員根據內附說明書認識不同顏色小球代表的原子種類。

活動一組間競賽:比一比哪個小組最先用原子構成老師指定的分子模型,如:o2、n2、co2等。

問題:1、分子和原子的聯絡是什麼?

2、從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氧氣和氮氣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認識到分子由原子構成;不同物質由不同的分子構成。

活動二 從分子、原子角度認識化學變化

用分子模型表示出簡單的化學變化:木炭燃燒、硫燃燒、水電解,小組成果展示。

活動三 演示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微觀過程。思考:反應中分子和原子的變化情況。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認識到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化學變化,中分子會變成其他分子,在分子構成的物質中,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學變化的最小粒子。

(九)總結評價、形成體系

[投影]說一說學完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

(十)練習鞏固、提高能力

[投影]做一做

課後作業:

五、板書設計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案篇5

第二節 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1. 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1)藥品:氯酸鉀(另加二氧化錳)或高錳 酸鉀。

(2)反應原理:

[

(3)發生裝置:給固體加熱裝置。

[來

(4) 收集方法:

排水法:因為氧氣不易溶於水 。

瓶口向上排氣法: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收集氧氣時 應注意: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收集完畢時,應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撤去酒精燈,目的是防止試管內溫度驟然降低,壓強減小,水槽中的水迴流到熱的 試管內使試管炸裂。

用瓶口向上排氣取氣法收集氧氣:導管在集氣瓶內應接近瓶底。

(5)驗滿:

用排氣取氣法收集氧氣,要檢驗氧氣 是否收集滿,其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若復 燃,證明氧氣已收集滿。

(6)實驗室製氧氣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檢: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導管末端先入水,手握容器看氣泡)。

裝:把藥品裝入試管內(如以kmno4製氧氣時,試管口應塞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kmno4粉末進入導管)

固: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鐵夾要夾在試管中上部)

點:點燃酒精燈加熱(先給試管均勻預熱,然後集中在試管有藥品的部分加熱)

收:收集氣體 (滿水無泡倒立水中,排水充氣,取 出 水中)

移:把導氣管 移出水面(防止 先熄滅酒精 燈,引起試管內 溫度降低,壓強減小,水槽中的水倒 吸入熱 的試 管,使試管炸裂)

熄:熄滅酒精燈。

(7)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 反應。特點:“一”變“多”。可表示為a=b+ c,與化合反應一樣都是化學反應的基本型別之一。

(8)催化劑、催化作用

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 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 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沒有改變的物質叫催化劑,又叫 觸媒,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要理解“改變”的含義,它包括加快 和減慢兩層含義。

催化劑具有選擇性,既不是“萬能”的,又不是“惟一”的。如二氧化錳在氯酸鉀的分解中是催化劑,但不是任何反應的催化劑。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案篇6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過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種有廣泛用途的氣體,實驗室中如何製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為止,你知道多少種能夠製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學生討論,並列舉學過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師在黑板上逐一記錄)

1.鹼式碳酸銅熱分解

2.蠟燭燃燒

3.木炭燃燒

4.石墨等碳單質在氧氣中燃燒

5.木炭還原氧化銅

6.碳在高溫下還原氧化鐵

7.碳酸受熱分解

8.人或動物的呼吸

9.高溫煅燒石灰石……

引導學生討論作為實驗室製法的條件是:

1.製取應簡便迅速;

2.所製得的氣體純度高,符合演示實驗的需要;

3.操作簡單、安全,易於實現。

學生評價每一種製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為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板書】第四節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小結】以上方法都不能作為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講解】經過不斷研究改進,實驗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鹽酸反應來製備二氧化碳。

?板書】一 反應原理

1.試劑 石灰石或大理石 鹽酸

?講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碳酸,碳酸不穩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終產物為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板書】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問】可不可以用稀硫酸與石灰石或大理石來製取二氧化碳?

?演示】在兩個表面皿中分別放有大小一樣的石灰石各一塊,一支試管中加入稀鹽酸、一支試管中加入稀硫酸。(讓學生觀察到開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隨後加入硫酸的試管,反應速率越來越慢,最後停止。)

?結論】不能用硫酸與石灰石或大理石來製取二氧化碳。

?講解】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麼樣的裝置來製備二氧化碳呢?反應條件反應物的狀態等對實驗裝置有較大的影響。碳酸鈣是塊狀固體,鹽酸是液體,且反應進行時不需要加熱,根據這些特點,我們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反應裝置呢?(必要時教師可以講解制氧氣、氫氣的裝置特點)

?板書】二、反應裝置: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講解】因為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和實驗室製取氫氣的反應藥品狀態,反應條件類似,故可以採用相似的裝置來製取。用投影顯示制氫氣和制二氧化碳的裝置圖

?討論】

1.長頸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錐形瓶可否用其他儀器來代替?

3.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可以採用什麼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

(學生討論、回答,然後教師實驗演示、講解)

?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長頸漏斗,結果沒有在集氣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講解】

1.因為普通漏斗頸太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會從漏斗處逸出。長頸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麵下被液體封住,氣體不會從長頸漏斗處逸出。

2.錐形瓶可以用廣口瓶、大試管等玻璃儀器代替。

3.氣體收集方法主要取決於氣體的密度和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於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所以常採用集氣瓶口向上排氣法收集。

4.可以根據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援燃燒的性質,可以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火焰熄滅,則說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板書】三 收集方法:向上排氣法

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火焰熄滅,已經收集滿。

?板書】四、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

?演示】製取並驗證二氧化碳氣體。

?提問】怎樣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變渾濁)

?講解】上一節學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援燃燒,可以用來滅火,如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還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滅火器。

?錄影】各種二氧化碳型滅火器介紹

?演示】滅火器原理實驗。

常用二氧化碳滅火器主要有:

(1)泡沫滅火器(2)乾粉滅火器(3)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小結】通過已學習過的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歸納出氣體實驗室製取的設計思路及方法,必須明確製取氣體的順序是:

1.瞭解實驗室製取氣體所需藥品及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根據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反應裝置。

3.根據氣體的物理性質(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選擇合適的收集方法及驗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