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大象教案8篇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寫教案要求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詳細規劃,提高教學的系統性和連貫性,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大象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象教案8篇

大象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態,並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編出不同的情節。

2、能用恰當的詞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動與語言。

3、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願意與同伴分享。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教師用大圖片三幅、對話方塊三個。

2、兩個幼兒一份講述圖片。

3、提前錄好"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聲音。

4、提前認識、理解"對話方塊"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逐一出示圖片1、3、2請幼兒觀察、講述。

1、出示第一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這是在什麼地方?"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詞彙形容看到的背景圖。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大老虎是怎樣的?從哪裡看出來的?它見到小兔子會怎麼說?小兔子是怎樣做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裡看出來的?會怎麼說?

2、出示第三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 最後怎樣了?老虎吃掉小兔子了嗎?

※ 誰幫助的它?怎樣幫助的?

※ 大象的表情是怎樣的?會怎麼說?老虎的表情是怎樣的?又會怎麼說?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樣的?它會怎麼說?大象是怎樣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小兔子是怎樣到河對岸的?

◎ 引導幼兒想象並說出兔子請大象幫忙時會怎麼說?

◎ 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種可能。

3、出示第二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 大象像什麼?小兔子是怎樣過大象橋的?老虎是怎樣想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從哪裡看出來的?會怎麼說?小兔子會怎麼說?

二、以對話方塊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圖片中各角色的心理變化。

1、出示對話方塊,知道對話方塊放在誰那裡,就是誰在講話。

2、請幼兒分別 聽"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聲音,請幼兒說一說是第幾幅的、誰講的?為什麼?是怎麼說的?

三、請幼兒根據自己對圖片的理解,完整講故事。

1、教師提出講述要求: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一件什麼樣的事?是怎麼說的?是誰、怎樣救的它們?最後怎樣了?給故事起名字。

2、請幼兒兩人一組用小圖片互相講故事。

3、請一至兩名幼兒講故事。

4、老師完整講故事。

四、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一、為幼兒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生動活潑的氛圍是前提。根據活動材料的特點,要允許幼兒有不同創編故事的思路,調動和激發幼兒的創造慾望。如,在合理排圖上,熱情采納幼兒的不同思路;在內容創編上,鼓勵幼兒的大膽想象;在故事講述上,努力捕捉和肯定幼兒語言的閃光點。

二、教師恰到好處的引導是關鍵。要實現排圖講述的教學目標,教師積極而有分寸的引導極為重要。首先,教師要引導幼兒看懂每一幅圖的內容。其次,教師要進一步啟發幼兒理解圖和圖之間的關係,為解決圖片排序這一難點作好準備。然後,教師要幫助幼兒凝鍊故事主題,確定故事發展線索,編排故事情節。

三、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是根本。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貫串於幼兒教育的全過程,體現在各項教學活動之中。因此,在排圖講述活動中,我們以排圖為主要目標,緊緊圍繞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設計活動環節和展開活動內容,啟迪和鼓勵幼兒尋求故事的不同發展線索與情節。

同時,我們也應注意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既引導幼兒有條理地講述故事,又啟發幼兒用新鮮的詞語生動地表現情節。

大象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畫,並理解掌握故事內容。

2、能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學會尊重、欣賞別人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直接匯入

1、帶領幼兒入場跟老師打招呼“老師好”。打完招呼直接出示

花格子圖片,請幼兒觀看。

2、出示花格子圖片,請幼兒觀看後提問:“圖片中有什麼?你

覺得這會是什麼?”(幼兒回答:毛巾、桌布、衣服、地板、帳篷)

3、點選鼠標出現大象的圖案,帶領幼兒觀看,“原來這是一隻

大象,剛才你們為什麼沒猜到啊,來看看這隻大象是什麼樣子的啊?”(五顏六色的、花格子的)

二、分段欣賞故事

1、出示圖片2(艾瑪跟其他大象在一起)教師提問:你覺得會

怎樣?幼兒回答:艾瑪會跟別的大象不一樣,很不相同,很特別。(主要理解“與眾不同”的意思)

2、出示圖片3(艾瑪跟大家在一起很開心,是大家的“開心果”)

教師提問:你覺得“與眾不同”是好還是不好?(好)什麼是“開心果”?(讓大家感到開心)你們中間誰是大家的開心果?

3、出示圖片4(艾瑪睡不著覺,想心事)教師提問:艾瑪在想

什麼?幼兒回答:我為什麼會跟大家不一樣呢?

4、出示圖片5(艾瑪在森林裡行走)教師提問:艾瑪跟動物們

打招呼時說“早上好”,可為什麼天卻灰濛濛的?幼兒回答:因為艾瑪心情不好。

5、出示圖片6(結果子的樹)教師提問:看到這棵樹後,艾瑪

心裡是怎麼想的?

6、出示圖片7(改變之後的艾瑪)教師提問:此時的艾瑪心情

是怎麼樣的?幼兒回答:很高興

7、出示圖片8(艾瑪往回走,經過森林)教師提問:同樣是這

個森林,為什麼艾瑪回來時就變得絢麗多彩了呢?幼兒回答:因為艾瑪高興了。(主要讓孩子知道艾瑪的心情變化。)

8、出示圖片9(跟大家一樣的艾瑪)教師提問:變得跟大家??

樣後,艾瑪的心情怎麼樣?幼兒回答:很無聊。

9、出示圖片10(下雨了)艾瑪身上的顏色被雨水沖走了,大家最喜歡花格子的艾瑪。

10、提問:其他大象怎麼變的跟艾瑪一樣?

三、艾瑪化妝節

出示艾瑪化妝節的圖片,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哪隻大象?它身上的花紋是什麼樣子的?你們喜歡什麼樣的艾瑪?(原來的艾瑪,因為這就是它原來的特點)”

四、與眾不同的人

1、分別出示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大耳朵圖圖、孟非、姚明的圖片,請幼兒說說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2、教師提問:你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幼兒回答:我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我的頭髮又黑又長,我長得很漂亮。

3、教師小結: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自己最特別的地方,我們大家都有自己最特別的地方,因為世界上只有一個特別的、與眾不同的自己。

大象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音樂節奏的快慢做遊戲。

2、大膽表演大象、小老鼠的動作,表現小老鼠的機靈淘氣和大象笨重詼諧的形象。

3、樂意與同伴共同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製作教學ppt。

(2)小鼓一隻、音樂3段

活動過程: 1、欣賞《小老鼠與大象》故事。

師:“小老鼠和大象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它們一起出去散步。(播放ppt)它們走到了哪裡?(小橋)我們來聽聽大象是怎麼走的呢(鼓聲‘咚咚咚’),小老鼠呢?(鼓聲‘篤篤篤篤篤’),(繼續播放ppt)它們又走到了哪裡?(小山)大象怎麼走的呢?小老鼠呢?(繼續播放ppt),大象和小老鼠走累了,來到了哪裡休息呀?(草地),大象‘咚咚咚’,小老鼠‘篤篤篤篤篤’來到草地上休息”(大象走過敲鼓中間節奏慢,小老鼠走過敲鼓邊節奏快。)

2、引導幼兒回顧故事的情節,學習和創編小老鼠和大象的動作。

⑴師:“請小朋友們想想看,剛才的故事裡有誰呀?”(大象、小老鼠)師:“它們去了哪些地方玩呢?”(小橋、小山、草地)

⑵讓幼兒學大象(跺腳)和小老鼠(輕快踮腳走)的腳步聲以及走路的樣子師:“大象在走過小橋(小山、草地)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呀?誰來學學看呀?小老鼠又是什麼樣的呢”(敲鼓,兩種方式多次輪流反覆。)幼兒模仿。

師:“為什麼大象是這樣(做跺腳動作)走路的?小老鼠是這樣(做輕快踮腳走動作)走路的`呀?”(請小朋友形容:大象重腳步重,老鼠輕腳步輕)

⑶聽鼓聲,與幼兒一起學動物走路的樣子,將故事重複一遍。

師:“下面請小朋友聽好咯,是誰來了呀?(敲鼓)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大象‘咚咚咚!’走過小橋,小老鼠‘篤篤篤篤篤’走過小橋。

大象‘咚咚咚!’翻過小山,小老鼠‘篤篤篤篤篤’翻過小山。

大象‘咚咚咚!’來到草地上休息,小老鼠‘篤篤篤篤篤’來到草地上休息。”

教師:大象身體大而笨重,所以走路慢。小老鼠身體輕,所以走路快。

3、跟隨音樂,大膽表演。

師:“我們小朋友啊,表演大象和小老鼠的時候都表演的很棒,接下來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再表演一次好嗎?請你聽清楚,什麼時候是大象出來了,什麼時候是小老鼠哦。”

播放音樂,配班敲鼓。

4.謝幕!

師:“我們的大象和小老鼠都表演的好棒呀,今天我們玩的可真開心,大象和小老鼠也要回家了,我們一起和大家再見吧!”

大象教案篇4

設計意圖

看圖講述《大象救兔子》是一個老教材,它講述了兔子遇險、大象相救、老虎受罰的驚險動人的故事,動物形象栩栩如生,情節生動有趣,堪稱兒童故事的經典之作。這樣一個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老教材,在新《綱要》的指導和引領下如何新上呢?我在組織幼兒進行看圖講述的實踐中發現,大班幼兒的初步自我講述,往往更像一個個畫面內容簡介,缺乏生動性、豐富性和立體性。從畫面簡介到精彩講述之間需要一座橋樑,我為幼兒搭起的.橋樑就是標記圖。我採用了對話方塊、雲朵和放大鏡這三種標記來提示幼兒進行細節觀察,有了細緻的觀察,故事的講述才能更加生動、豐富。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作,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

2.在符號標記的提示下嘗試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3.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愉快地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1.三張大圖,第一張:老虎躲在大樹後,露出凶惡的腦袋和鋒利的爪子,三隻奔跑的兔子;第二張:大象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橋,三隻兔子分別在大象的鼻尖上、背上和尾巴上;第三張:大象用鼻子噴老虎,三隻兔子拍手笑。

2.對話方塊、雲朵和放大鏡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引發幼兒對故事情節進行合理的推測

教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要請你們和我一起講,聽聽誰講得完整、講得生動、講得有趣。這是故事的開頭,這是故事的結尾。(出示第一和第三張圖)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三隻兔子在幹什麼?猜猜看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

教師(揭去遮擋老虎的小圖):原來有一隻凶惡的老虎在追小兔子,結果怎樣?猜猜看,兔子是怎樣逃離虎口的?到底是誰救了小兔子?怎樣救的?(出示第二幅圖)請幼兒講述大象救小兔的事情。 教師:老虎追到河邊,大象會怎樣對付老虎?(幼兒猜測後,教師揭去遮擋“大象用水噴老虎”畫面的小圖,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二、嘗試完整講述故事

教師:現在請你們把大象救小兔的事情講清楚,每幅圖都要講到,看誰講得完整。(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你們覺得他把大象救小兔子的事情說清楚了嗎? 教師總結:三幅圖都講到了,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講清楚了,這個故事就講完整了。

三、出示對話方塊的符號,引導幼兒再次講述 教師(在第一幅圖小兔子旁邊放一個對話方塊):老虎在追趕兔子的時候,兔子會喊什麼?都要被老虎吃掉了,慢慢地說行不行?應該怎樣說?(著急、有力、快快地說)我們來試一試、學一學,大象在聽到小兔子的求救聲後會說什麼。(幼兒分角色練習幾次)

教師(在第三幅圖上的小動物旁邊分別放對話方塊):這時候,老虎會說什麼?大象會說什麼?小兔子又會說什麼? 教師:現在你們再來講講這個故事,這一次要把小動物說的話全部講到故事裡去,試一試吧。(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故事講得好不好?好在哪裡? 教師總結:原來講故事時加入角色之間的對話,故事就會變得更加生動。

四、出示放大鏡和心裡想的符號,引導幼兒再次講述 教師(在第一幅圖老虎旁邊出示放大鏡標記):你們剛才都講到了這隻老虎,讓我們仔細看看這隻凶惡的老虎,它的眼睛怎麼樣?嘴巴和牙齒是怎樣的?老虎看到兔子,心裡會怎麼想呢?(出示雲朵符號標記)(啊!這三隻兔子真肥呀,正好讓我填填肚子!)

教師(在第三幅圖老虎旁邊出示放大鏡標記):剛才還很得意的老虎,現在是怎樣的?(嚇得用爪子擋住了臉)心裡又會怎麼想呢?(出示雲朵標記)(今天真倒黴,兔子沒吃到反而被大象噴得滿臉是水。) 教師:現在你們再來講講這個故事,這一次要把放大鏡看到的地方和老虎心裡想的都要講到故事裡去,看誰講得生動,你們試試看。(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他講得好嗎?哪裡好? 教師總結:原來講故事時,把小動物的樣子、對話和心裡想的都編到故事裡去,故事就會講得很精彩。

五、給故事取名字 教師:這麼精彩的故事還沒有名字呢,誰來取個名字?

附故事: 大象救兔子 一天傍晚,小白、小灰和小黑三隻兔子在樹林裡高高興興地玩著。突然,從樹林裡竄出一隻凶猛的老虎,張著大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齒,伸出鋒利的爪子,向小兔子猛撲過來。三隻小兔子嚇得轉身就逃,它們撒開四條腿,飛快地向前跑去,穿過密密的樹林,跑到河邊,看見大象正在河裡洗澡,連忙高聲叫喊:“大象伯伯,快救救我們,老虎要吃我們啦!”大象連忙伸出長鼻子,翹起尾巴,好像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橋,說:“快,快從我身上過河去!”老虎追到河邊,看見小兔子都過了河,氣得直吼。大象用長鼻子吸住了水,用力朝老虎噴去,老虎被噴得睜不開眼睛,只好夾著尾巴逃跑了。

活動反思 第一、第二環節:我採用的是分解觀察和預期結果的方法,幫助幼兒理清故事的主要情節。製造懸念是激發幼兒好奇心的策略之一,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三幅圖沒有同時出示,目的是給幼兒製造懸念,為幼兒大膽猜測小兔子是怎樣脫離虎口的提供推理和表達的機會。而且,在出示第一幅和第三幅圖時,採用了遮擋圖片部分內容的手段來引導幼兒猜測故事情節。這個環節講述的重點就是:把大象怎樣救兔子這件事講清楚。

第三環節:我出示了對話方塊符號,採用了角色移位、師幼互動等方法幫助幼兒掌握角色之間的對話,理解著急、高興、害怕的語氣語調,為幼兒生動講述提供支援。這個環節的講述重點是:豐富角色之間的對話,使故事更加豐滿、生動。 第四環節:我出示放大鏡和心裡想的符號,通過教師提問和放大鏡的暗示,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的內容,分析角色的表情,運用描述性語言描述角色的外形,從而推斷角色內心的想法,讀懂畫面所要表達的資訊。這樣由表及裡、由粗到細的觀察引導,為幼兒生動講述提供了有效支撐,化解了講述的難點。

第五環節:給故事取名字,其目的不僅僅是讓講述活動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讓幼兒能抓住講述重點,培養幼兒的提煉和概括能力。 縱觀整個活動,在講述要求上採用逐次新增要求的方法。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習任務的性質和難度將影響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學習的效果。第一次只要講清楚大象救兔子這件事情,第二次增加角色之間的對話,第三次增加角色的外貌和心理活動的描述,這種逐步新增的講述,幼兒一般能夠較為輕鬆地完成講述任務,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從而增強講述的興趣。

大象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看圖講述活動,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情緒。

2、學習有序的觀察圖片的方法,嘗試簡單地描述任務間的對話。

3、能大膽地講述故事情節,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連貫地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講一講。

二、觀察圖片,瞭解故事大概。

1)出示圖一,遮去老虎。

師:請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圖上有誰?三隻小兔在幹嘛?大象又在幹嘛呢?

師:一天晚上,三隻小兔正在樹林裡玩,大象在不遠處的小河裡洗澡,看,突然,誰來了?(出示圖一中的老虎)這隻老虎的表情怎麼樣?老虎看見了在樹林玩的小兔,它會幹什麼呢?現在,我們一起來學學這隻凶猛的老虎。看到這麼凶猛的老虎來了,小兔會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兔害怕、撒腿就跑的樣子。

過渡:小兔跑呀跑,它們會在路上碰到誰呢?它又會怎麼來幫助小兔呢?我們接下來來看一看。

2)出示圖二

師:三隻小兔來到了哪裡?看見了誰?大象又是怎麼幫助小兔的?老虎追到河邊看見大象救了兔子心情又是怎麼樣的呢?

3)出示圖三

過渡:在大象的幫助下,小兔獲救了,那大象又會用什麼辦法來對付老虎呢?最後,老虎又會怎麼樣呢?請小朋友和旁邊的夥伴來猜一猜。

過渡:結果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圖三)小兔看見大象打倒了老虎,心裡又是怎麼樣的呢?

三、學習對話,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

師:原來,這個故事講了這麼一件事情,那我們再來看看,小兔、老虎它們會說什麼話,讓這個故事變的更好聽些。

1)老虎看見在樹林裡玩的三隻小兔,它會說什麼?三隻小兔看見老虎來吃它們,又會說什麼呢?(集體學一學對話)

2)小兔跑呀跑,來到了河邊,看見了大象,大象看見老虎正在追小兔又會怎麼說呢?老虎看見小兔得救了,它很生氣,它會怎麼說呢?(女小朋友學大象的話,男小朋友學老虎的話)

3)最後,大象用水狠狠地將水噴在老虎的身上,老虎會怎麼說呢?小兔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它們又會怎麼說呢?(請一名幼兒學老虎的話,另三名幼兒學小兔的.話)

4)這些圖片講了大象救兔子的故事,我們給這個故事取一個名字吧!

四、教師範講。

1)我已經把這些圖片連成了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

2)教師範講故事。

五、幼兒自由講述故事。

六、請1—2名幼兒講故事。

【活動延伸】

師:在這個故事中,大象是用水對付老虎的,我們小朋友回去再想想,大象還會用什麼辦法來對付老虎,把它編成一個更好聽的故事,好嗎?

大象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觀賞樂曲,感受其中的詼諧趣味。

2、通過聯絡故事線索、角色表演、動作仿照等形式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3、體驗與同伴相互嬉戲所帶來的歡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與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願意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歡樂。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能用身體動作體驗和表現故事情節。

活動難點:幼兒能隨圖譜,按故事情節記憶動作挨次,玩音樂嬉戲。

活動預備:

完整音樂、圖譜、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頭部分

1、播放課件,老師講解並描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幼兒依據故事創編動作。

二、基本部分

2、聽音樂用動作把這個故事表演一遍。

(1)、老師帶幼兒聽音樂完整做一遍身體動作。

(2)、聽音樂

用動作把這個故事表演一遍。

3、出示圖譜,老師指圖,幼兒看圖譜表演完整的身體動作。

(1)、出示圖譜,明確圖譜上的角色。

(2)、老師指圖,幼兒嘗試說一說,做一做。

(3)、老師指圖,幼兒跟著音樂看圖譜做動作。

4、分角表演。

(1)、老師與幼兒分角色表演。

(2)、幼兒分角色表演。

(3)、我們玩得真快樂!請客人老師跟小伴侶一起玩嬉戲。

三、結束部分

請小伴侶聽著音樂,做動作表演故事走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在次活動中,幼兒愛好很高,擅長表現自己,也很投入音樂嬉戲,使幼兒充分體驗了嬉戲中小蚊子叮與大象趕的逗樂情趣。作為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我在有些環節的語言組織上不夠精煉,還需要加強。在活動的設計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後也需要更進一步的提高。

大象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圍繞重點講述出大象搭橋救小兔的過程,豐富詞彙“尖尖的”、“鋒利的”、“高高興興”、“慌慌張張”等。

2、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從“大象喊小兔”到“大象搭救小兔”這幾個重點環節中進行傾聽。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大象救兔子”。

2、兔子“慌張”、“高興”及老虎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感知,理解圖片並講述。

(1)出示表現兔子“慌張”、“高興”及老虎圖片,排列如下:

圖一小兔慌張的樣子。圖二老虎撲過來的樣子。圖三小兔

高興的樣子。

①出示圖一,提問:這隻兔子怎麼了?

②出示圖三,提問:這隻兔子又怎麼了?為什麼兔子先是慌慌張張的,後來又是高高興興的,猜猜看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③翻開圖二,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問。

小兔子到底遇到了誰?它是什麼樣子的?嘴巴怎樣,牙齒怎樣,爪子怎樣?

2、分別出示掛圖

(1)引導幼兒圍繞“誰救兔子,怎樣救?”進行感知理解。

提問:一天傍晚,小兔到哪裡去玩?玩得怎樣?突然,從樹林裡竄出一隻什麼樣的老虎?誰會救它們?

(2)幼兒自由結伴講述大象如何救兔子。

(3)大象看見老虎在追兔子,會對小兔子說些什麼呢?

(4)大象是怎樣救小兔子的?

3、請個別幼兒講述掛圖中的內容。

4、請幼兒與教師一同講述掛圖中的內容。

5、請幼兒給故事起個名字。

活動反思:

一為幼兒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生動活潑的氛圍是前提。根據活動材料的特點,要允許幼兒有不同創編故事的思路,調動和激發幼兒的創造慾望。如,在合理排圖上,熱情采納幼兒的不同思路;在內容創編上,鼓勵幼兒的大膽想象;在故事講述上,努力捕捉和肯定幼兒語言的閃光點。

二教師恰到好處的引導是關鍵。要實現排圖講述的教學目標,教師積極而有分寸的引導極為重要。首先,教師要引導幼兒看懂每一幅圖的內容。其次,教師要進一步啟發幼兒理解圖和圖之間的關係,為解決圖片排序這一難點作好準備。然後,教師要幫助幼兒凝鍊故事主題,確定故事發展線索,編排故事情節。

三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是根本。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貫串於幼兒教育的全過程,體現在各項教學活動之中。因此,在排圖講述活動中,我們以排圖為主要目標,緊緊圍繞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設計活動環節和展開活動內容,啟迪和鼓勵幼兒尋求故事的不同發展線索與情節。

同時,我們也應注意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既引導幼兒有條理地講述故事,又啟發幼兒用新鮮的詞語生動地表現情節。

大象教案篇8

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兒童喜歡的童話故事,它採用生動有趣的動物形象,向幼兒講述兔子遇險、大象相救、老虎得到懲罰這一驚險動人的`故事情節。並讓幼兒按故事角色表演,從中體會出同伴之間是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欺負弱小的人最終一定會受到懲罰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片,講述故事中角色對話。

2、懂得同伴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道理。

3、初步培養幼兒講故事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準備:

背景圖一幅,小兔、大象、老虎(插入教具),頭飾若干。。

過程:

一、進入主題。(音樂響起),帶小朋友到樹林裡去玩玩。出示背景圖。

二、演示教具,啟發提問,引導幼兒講述。

1、問:誰在小樹林裡?幹什麼?討論後: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在樹林裡高高興興地玩著。(學習詞“高高興興”)。

2、插入老虎。哎呀!誰來了?它來幹什麼?小兔子們怎麼辦?:突然,從樹林裡竄出一隻大老虎,它張著大大的嘴,露著尖尖的牙,要來抓小兔子,小兔子嚇得轉身就逃。(學習詞“竄”)。

3、它們逃到了河邊,怎麼辦?誰會來救它們呢?(練習喊聲“救命呀!救命呀!”)

4、出示大象。大象怎樣才能救它們?它會怎麼說?怎麼做?

:大象聽到兔子的叫聲連忙跑過來說:“快!快從我身上跑過去。”它伸長鼻子,翹起尾巴,就像一座橋,小兔子就從這座橋上跑了過去。三隻小兔得救了。

5、擴散性談話。老虎追到河邊,看見小兔們都過了河,它會怎麼做?老虎專門欺負小動物,真是個壞東西,你想大象會怎麼懲罰它呢?(結果可以有多個)

三、教師演示教具,幼兒完整講述一遍。編故事題目。

四、教師示範講述一遍。

五、:今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朋友之間、同伴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我們可不能學老虎,專門欺負別人,不然,總有一天會和老虎一樣受到懲罰的。

標籤:大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