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模板8篇

出色的教案是幫助課堂變得更加活躍的重要工具,為了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教案的制定是很關鍵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模板8篇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模板篇1

學習目標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愛及對父母之愛的回報,注意用具體事例表達真情實感,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2.寫父母對自己的愛要表達真情實感,語句通順。

3.能發現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述。

4.認讀與樹木有關的形聲字,背誦古詩《遊子吟》。

5.展示綜合性學習成果。

課前準備

1.選定凝聚著父母之愛和回報父母之愛的照片、錄影、玩具或小禮品等。

2.準備為回報父母之愛而做的禮品。

口語交際

1.組員輪流說,拿出課前準備的物品,向同學介紹,並介紹物品後面所蘊藏的感人故事。

2.說說自己應該怎樣愛父母。

習作

上完一節洋溢著愛的口語交際課,那些感人的事例我終生也不會忘記。現在我就來寫一寫父母對自己的愛。把自己的作文帶回家,讓父母批一批。

提示:可以寫自己在口語交際課中講過的事,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中瞭解到的其他事,還可以寫自己和父母之間其他感人的事。記住:只要是愛的故事,無論大小,無論遠近,都值得我們用心去寫。只要表達了真情實感,把感人的事情寫清楚、寫具體,爸爸媽媽一定會將我們的習作當做最好的禮品。

我的發現

提示:我國的漢字大多一字多義,瞭解一字義的現象,對閱讀、寫作都大有好處。理解一字多義並不困難,可以聯絡上下文,可以,還可以向人請教。

1.自讀兩組句子。

說說“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2.我發現,還有一些字也有這個特點。

如:花

a.公園裡的花可多了。

b.奶奶眼睛花了。

c.我不亂花錢。

d.林子裡鳥可真多,有白的,有黃褐的,還有花的呢!

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

1.背誦兒歌,看誰背得正確、流利。

2.我發現這些生字都是字,偏旁都是。

讀讀背背:練習背誦。

展示臺

這幾天,無論是課內學習還是課外綜合性學習,同學們都感受到了深深的愛,它是我們生命的養分,也是世界和諧美好的原因。下面我們就把父母批改過的習作以及綜合性學習中為回報父母之愛的各種小製作、記錄等準備向大家展示。

小組合作

1.小組成員共同利用課桌搭建一個展示臺,將每個組員的作品都展示出來。

2.小組成員互相介紹展品的來歷及製作過程,讀一讀父母給自己批改的作文,可以提問,也可邀請老師參加。各組巡迴參觀,在參觀過程中有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問。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模板篇2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本課生字6個“應、樁、斧、廠、音、燃”;能正確填寫量詞。

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女孩等不同的語氣。

3、繼續學習默讀的方法,養成邊默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4、體會鳥兒失去朋友的悲傷心情。懂得大自然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人類不能肆意地破壞自然,懂得保護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6個,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女孩等不同的語氣。

2、體會鳥兒失去朋友的悲傷心情,懂得保護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媒體激趣、匯入新課

1、播放媒體:瞧,一隻美麗的小鳥坐在大樹上,正動情地為它的好朋友——大樹唱歌,大樹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多麼歡樂的時光啊!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鳥兒必須離開大樹,飛到南方去,於是大樹對鳥兒說(出示句子)

2、好朋友就要分離了,同桌演一演鳥兒和大樹的道別。(注意讀好小鳥的話)

3、師:鳥兒和大樹依依惜別,明年他們還會見面嗎?今天我們就要學習11課《去年的樹》

4、出示課題,齊讀

說明

直奔主題,讓學生儘可能快地接觸文字,防止因過多提問消耗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文

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思考: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大樹。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於是鳥兒問了、和,最後見到了的大樹。

2、交流

3、默讀,用直線劃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小女孩的三組對話

4、交流、出示

三、研讀對話,讀中感悟

1、小組分角色朗讀對話

2、指名幾組讀對話,其餘學生點評(感受鳥兒的焦急、擔心和傷心)

3、好朋友不見了,鳥兒是多麼地牽掛啊!這回請你和同桌合作,選擇一組對話,發揮合理的想像給鳥兒說的話加上提示語,練習朗讀。

4、大家讀得都很用心,把鳥兒對大樹的無限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感動。誰願意來演一演這隻深情的鳥兒,在演之前再讀讀它說的話,要努力記住。

說明

一人演鳥兒,其餘同學演配角。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覺中把學生帶入文字的情境。

5、鳥兒對大樹的這種焦急、牽掛、擔心就是奉獻給大樹的最珍貴的友情。讓我們再一次回味這個動人的故事,師生配合讀3-12節。

四、加深感悟、昇華情感

1、師引讀最後一節

2、讀到這裡你有什麼問題嗎?

(1)鳥兒為什麼要對燈火唱歌?

(2)鳥兒為什麼盯著燈火看?而且是看了又看?

說明

這裡要鼓勵學生多角度發表自己的想法,如:它用自己的歌手寄託對好朋友的思念;它非常想念大樹,捨不得離開它;鳥兒去年答應大樹要來看它的,它很守信……

3、說話訓練

示: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好像在說:“。”接著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好像在說:“。”

4、迴歸課題

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說——(讀題)

去年的樹,為什麼不復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題)

五、課外拓展

鳥兒依舊忘不了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年春天,它又飛回來了,看見了怎樣的景象?會怎麼想?怎麼說?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模板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感受文中我和女兒對小松鼠的憐愛和他們善良的性格。

2.初步認識課文倒敘的敘述方式。感受課文語言的生動、準確。

3.認識10各生字,會寫12各生字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流露的對小動物的憐愛之情,有感情第讀文。

教學準備:準備多媒體課件或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 讀書指導

1. 解題。讓學生看題,從問題中可以判斷,這篇課文內容與松樹有關。《那隻松鼠》會寫些什麼呢?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慾來讀書。

2. 自讀課文。讓學生御用多種方式來充分讀書。通過獨立讀書,基本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並對全文內容有一個初步瞭解。“我”捉了那隻松鼠但又給放了。

3. 理解課文。這篇課文敘述的順序是倒敘。在學習時,課時先學第四---七自然段。最後歸納出這部分記敘的順序:發現松鼠---捉松鼠---放鬆鼠。並按這樣的順序,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 簡單講解倒敘方式。

二、 情感深化

讀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讓學生思考:我為什麼要發誓回家後隻字不提那隻松鼠?聽了女兒的話我為什麼心裡的 一塊石頭落了地?從而去體會女兒本性的純真、善良。

三、本課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1.積累內化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用此的準確,生動。獨立完成自選詞語。

2.識字寫字

佈置學生字學文前對本課的生字進行預習,初步認識這些生字。然後進行檢查。檢查的形式可以讀卡片,也可以設計遊戲來進行。

3.指導書寫 要求會寫的字。

4.遷移練習

結合課文結尾處的省略號,讓學生去擴充套件想象。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模板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仔細觀察、虛心求教的習慣,培養熱愛自然、觀察動物的興趣,具有熱愛生命的情操。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別”;理解16個新詞的意思,能在句子中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近義詞。

3、能仿照例句,根據規定的內容,用“原來……怪不得……”寫一句話。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能有條例地寫出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的不同。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懂“不合群”,並能瞭解合群何不合群的蝌蚪的區別。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調、覺、難、別”的讀音,掌握16個詞語。

二、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質疑。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請他們把比較有價值的寫在黑板上。如:小蝌蚪為什麼不合群?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的?作者為什麼要寫不合群的小蝌蚪?

(二)帶著問題讀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

2、指名讀感興趣的小節,並糾正讀音。(調、別、仍、難、覺)

(三)默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題問題。

1、默讀

2、同學間交流

3、集體交流

(四)抓主要問題。

1、請學生選擇哪些問題是比較重要的。

2、再請學生選擇一個次要的問題,帶著兩個問題到書中尋找答案。

(五)討論

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的?

從形體上看,獨遊的小蝌蚪比群遊的小蝌蚪略微大一點;從顏色上看,獨遊的蝌蚪是青灰色的,而群遊的卻是黑色的。(指導朗讀時,注意讀出不同點)請學生講一講兩類蝌蚪的不同。

課文中哪些地方是寫小蝌蚪不合群的?

1、我發現有隻小蝌蚪孤零零地在遊,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結隊的小蝌蚪鬧彆扭似的。

理解:鬧彆扭換個詞

指導朗讀,讀出小蝌蚪那種可憐的樣子。

2、不料,那隻小蝌蚪又從隊伍中鑽出來,單獨游到一旁去了。

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詞語是什麼?(朗讀時,強調“又”和“單獨”)

3、可是,過了一會兒,他仍舊從隊伍中鑽了出來,自個兒悠閒地游來游去。

朗讀時強調“自個兒”。說說“悠閒”的意思或做做樣子。

4、我們在課文中找到了那麼多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詞,你想怎麼評價小作者?(體會漢語的豐富性,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

5、作者寫得那麼好,我們怎樣把它讀好呢?(齊讀1、2兩段)

這就是不合群的小蝌蚪,它跟成群結隊的小蝌蚪是不一樣的。

(六)教師小結

同學們真能幹,在讀一篇文章的時候,不僅能提出自己的疑惑,還能自己解決問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仔細分析原因,知道小蝌蚪不合群的原因。

2、能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人啟示。

3、能用“原來……怪不得……”說寫一句話。

4、明白生活中有許多科學知識,懂得要學會生活中的科學知識,需要做到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並虛心求教。

二、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讀詞語

合群孤零零成群結隊鬧彆扭孤獨不料隊伍單獨調皮仍舊悠閒略微難道疑問蛤蟆怪不得

2、你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嗎?

(二)討論,解決上節課中的另外兩個問題。

1、上節課我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知道了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的?

但是,課文中的兩位同學和我們都一樣,雖然有了這樣的發現,卻不知道原因。1、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我和永明的疑問嗎?這個問句還可以怎麼問?

2、如果我們平時碰到不懂的問題,有哪些辦法可以解決呢?(如:查百科全書,上網查詢,問老師)

3、書上的小朋友採用了問老師的辦法。他們是怎麼問的呢?怎樣才能讓老師很快地聽明白?那麼,我們在問的時候,就要求講清楚,用一句話說明白,不羅嗦。誰會問?(先請學生說,在不能說清的情況下,出示兩個句式。)

句式:老師,我發現有些小蝌蚪……,這是怎麼回事?

老師,我發現有兩種不同的小蝌蚪,一種……一種……,您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4、小朋友,你們能解釋這個原因嗎?

用書上的話說說原因,自由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5、小朋友們明白了嗎?

書上那個句子說明他們明白了?你能用“原來……怪不得……”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你明白了什麼嗎?(指導朗讀)

6、討論到這裡,小朋友們有沒有找到另一個問題的答案呢?在3月25 日,這麼一個晴朗的日子裡,我們去春遊。作者為什麼在日記中不寫寫小朋友們是怎麼玩的,而寫這麼幾隻小蝌蚪?

(三)綜合提高

我們的問題解決了,可青蛙媽媽還在煩惱呢!你看,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就這樣離開家,在外面玩,青蛙媽媽可著急了。你能幫幫它,為它寫一則尋人啟示嗎?討論:啟示中應該寫些什麼?(外形特徵,性格脾氣)

板書:

外形特徵 性格脾氣

灰色略大 獨遊 變成青蛙

黑色稍小 群遊 變成癩蛤蟆

善於觀察 虛心求教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模板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薩、薔、薇、囉、滂、沱、纖”。

2.積累描寫野薔薇花和形容大雨的詞語,嘗試運用。

3.瞭解課文內容,在教師指導下,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瞭解主要內容。

4.閱讀過程中,感受故事中人們互相關懷、互相關愛的真摯感情,體會“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的思想。

一、指導審題、初步瞭解人物關係

1.今天我們來學一篇課文,名字叫《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來,讀一下)

2.你們讀讀這個課題,想一想從課題中你可以知道些什麼?

a這是人物所說的一句話(人物的語言)

b“不是最.弱小”=還有比她更弱小的

c○ 1這個符號,課後有對它的註釋。把書開啟,自己讀一讀。

3.還沒有看課文內容,就能從一個課題中獲得了這麼多的資訊,收穫可這不小。

4.預習過課文的同學一定知道,課題中的這個“我”,指的就是——“薩沙”,對呀,她只有——四歲(板書:薩沙)(四歲)

5.除了薩沙,這一家人還有誰?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說說(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父親母親託利亞)(國小生)

6.我們一看就知道,薩沙是這一家人中最——(小),明明最小,為什麼會說“我不是最弱小的”?薩沙認為比她更弱小的是誰?——學生答“薔薇”(板書:薔薇)(指導書寫)

二、學習二、三節

1. 本文的作者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非常的教育家,他寫的許多小故事都會向我們說明一個道理。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2.我們先看看這件事發生的原因,也叫作“起因”。(板書:起因)

3.我們來讀讀課文的1、2、3小節,想一想,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候?預設:假日。假日,這個時間太籠統,而且許多國家的放假的時間都不一樣的。點撥:雷聲大作——“夏日裡”會有雷陣雨第一朵野薔薇開放——開放的時間約在初夏(從這一點上看,事情發生在初夏。)——從這些語句中,我們可以知道故事發生的更確切的時間。

4.這時,薔薇花開放了(出示圖片),說一說你所看到的薔薇花?野薔薇開放了,——看看課文第9小節,也有兩個描寫描寫薔薇花的詞語(嬌嫩、纖弱)

5.纖弱什麼意思啊?你是用什麼方法理解這個詞語的?就是纖細而柔弱。那粉紅粉紅的的薔薇花,那麼嬌嫩,纖細,讓人們都不忍心去——觸碰它。

6.你們喜歡這樣的薔薇花嘛,把描寫薔薇花的句子讀好。

7.一家人正在享受這美好的時光,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

8.出示: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接著大雨如注。

(1)讀一讀

(2)你感覺這是一場怎樣的雨?(突如其來、非常大)從哪裡看出來的?(突然,雷聲大作、大雨如注)(板書:大雨如注)

(3)“大雨如注”是什麼意思啊?我們先來看看“注”是什麼意思?老師這裡有幾個解釋,你們來選擇一下。(注:①集中;②灌入;③記載,登記。) “灌”――多且速度快。“大雨如注”就是雨大得彷彿是從天上灌下來的。形容雨下得很大。)

(4)文中還有哪個詞也說明雨大的呢?(板書:滂沱大雨)

(5)你還知道哪些表示雨大的詞語?(傾盆大雨、瓢潑大雨??)

9.這突如其來的大雨(點著板書中的起因)就是這個故事的起因,這下,一家人就忙開了。出示:父親趕緊收拾東西,母親忙著照料孩子。(師讀一讀)

三、學習第二部分

1.在這“大雨如注”的時刻,多希望有遮風擋雨的地方啊!他們身邊除了一把勉強可以遮擋的傘和一件雨衣。我們開看看,事情又是怎麼樣發展下去的。(請6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的4-8小節)這一部分就是事情的經過(板書:經過)

2.看看,第4小節有幾句話?(共有2句話)第一句中有一個分號,把這句長句分成了兩個並列的分句。我們讀讀這句話。

3.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兩句分句,都只有“雖然”,那“但是”呢?但是的內容在哪裡,你能不能用上“雖然、但是”來說說句子的意思呢?不急於回答,我們先把它寫下來。寫第一句。 (生寫在書上,師把問題句子寫在黑板上)、指導分析,第二分句口頭回答。

4.這麼長的一句句子,你能不能用一句話簡單地說一說——託利亞和媽媽互讓雨衣(板書:互讓)

5.這一小節講的就是——託利亞和媽媽互讓雨衣——最後——雨衣給了薩沙。

6.看到這一切,四歲的薩沙不明白,於是問媽媽(出示5-8小節[連著4],然後句子畫線。)“你們為什麼都這樣做呢?”這樣做,指的是怎樣做?(表揚能聯絡上下文尋找到答案的同學)。

7.聽了薩沙的問話,媽媽是怎麼回答的?我們來看看她們的對話(出示5-8節)

8.先同桌分角色來讀讀這兩組對話。再指名幾組讀。

9.媽媽說的這兩句話其實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

10.這“每個人”對薩沙一家來說是誰?對我們坐在這個教室裡的人來說呢?

四、學習第三部分

1、媽媽說的話,薩沙從半信半疑——到最後都聽明白了嗎?明白了――看看後面她是怎麼做的。不明白――看看後面她怎麼表現的。

2、讀讀課文的結果部分(9-11節)(板書:結果)。說說:薩沙看到( ),心想( ),於是( )。 (板書:掀蓋)

3、薩沙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她聽懂了媽媽的話。我們一起讀讀最後兩小節。

五、總結,指導簡單複述

1.剛才通過學習,讓我們瞭解這個故事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

2.你們能不能借助板書,把故事講給大家聽呢?注意,要說清一件事,就必須介紹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一天,薩沙一家人到森林裡去玩。突然,天空中下起了滂沱大雨。託利亞和媽媽互讓雨衣,最後雨衣給薩沙。薩沙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媽媽告訴她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薩沙看見暴風雨中的薔薇花,掀起雨衣的下部,蓋在薔薇花上。)

?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

?媽媽,我不是最弱小的》這篇課文的課題是主人公薩沙說的一句話,同時也是作者激勵我們每個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想說出的一句話。這句話是文章的題眼,課所要敘述的故事就落腳在這句話上:我不是最弱小的,因為我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和物。課題中“弱小”一詞的理解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不應僅拘泥在課文內容的分析上、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上,還應注重孩子良好情感的培養,同時也要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體驗。每個孩子的內心感受因生活環境的不同造成對“弱小”的理解也不同,如果一味地要求統一答案,那就抑制了孩子發展想像的空間。我們應當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正確的引導,使他們都能在學得開心快樂的同時,得到知識並深化情感體驗。

(一)想象體驗,發展個性

想象是創造的翅膀,學生在讀書時的聯想、對生活的回想、轉換角色時的暢想中,不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了對人物內心的體驗,更重要的是將課堂與生活“連結”,感受到了今後怎樣做人,從而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雖然,我有很好的設計,但是在激發學生進行這種角色體驗的興趣上,有所欠缺,因為這需要教師富有感染力的導語,語言要有親和力,才能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這一點上,我做的還不夠。還有學生想象說話的範圍也比較侷限,大家說的內容差不多,這時候,我就應該及時引導學生從其他方面來組織話語。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教學完5-11節後,讓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的讀,來消化課文內容。“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語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範讀及學生自由讀、默讀、對比著讀等形式,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與文字的對話中、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在由讀至寫的傾吐中發展語言、陶冶情操。

(三)課內到課外的延伸

本課文要讓學生懂得“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這個道理,因此設計交流你是如何保護弱小的例子,這一點能使學生更深刻地加深印象,將好的道德習慣延伸下去。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模板篇6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的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文中關鍵詞句,揣摩人物情感變化,體會父女熱愛自然、關愛動物的美好心靈。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句段,感受人物的心靈美。

教學難點

揣摩小松鼠和父親的心理,聯絡上下文,談自己的看法。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1、猜謎語。 師:聽說咱們班孩子可聰明瞭,今天老師這兒有一條謎語:請大家幫忙猜一猜。(課件出示謎語:形狀像耗子, 生活像猴子, 爬在樹枝上, 忙著摘果子。 ———打一動物 ) 師:孩子們果然名不虛傳,一猜就中,這個謎底就是———松鼠。(板書)孩子們,伸出你的小手和我一起書寫,注意“鼠”的寫法。

2、欣賞動畫。 師: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位這樣的新朋友。(播放動畫)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一隻怎樣的松鼠?

師:同學們的詞彙可真豐富!可作家劉保法既沒有用美麗,也沒用可愛,而是用了這兩個字“那隻”松鼠(完善課題板書,學生齊讀課題)。

二、質疑

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嗎?

預設:

1、那隻松鼠什麼樣?

2、那隻松鼠怎麼了?……

三、檢查預習

師:課前,老師佈置過一項預習任務(課件出示學習目標1):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主解決文中的生字新詞。

2.思考:課文圍繞那隻小松鼠寫了一件什麼事?用一兩句話概括出來。

師:現在,來檢查一下我們的預習情況吧!(課件出示以下詞語:躡手躡腳 逃之夭夭 伶俐 攜帶 俘虜 抗拒 乞求 縮回 漏掉)

(1)讀準字音。

(2)理解“躡手躡腳”的意思,並造句。

(3)讓學生說說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生字,師指導左窄右寬的字(如“攜”、“拒”)的寫法。

師:孩子們字詞掌握得很不錯!那麼課文圍繞小松鼠寫了一件什麼事呢?(生回答,師板書:逮、放)

四、直奔重點,品讀課文

1、初步感知父親“放鬆鼠”時的心情。

師:最後,父親是怎麼把那隻松鼠放掉的呢?書上用了一個什麼詞?(咬咬牙)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最後,我咬咬牙,把它放了。)從“咬咬牙”這個動作中,你體會了什麼?(父親的矛盾、猶豫、不捨)

2、感受松鼠的活潑伶俐和父親逮松鼠的不易。師:到底是一隻怎樣的松鼠,讓父親如此不捨?咱們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課件出示學習目標2):自由讀課文第三段,邊讀邊想:

(1)、用“——”勾出描寫松鼠的句子,想像畫面,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樣的松鼠?在你認為最能表現松鼠特點的詞語下面標上“△”。

(2)、用“~~”勾出描寫父親逮松鼠的句子,並用“.”標出父親逮松鼠時的動詞。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並把你的感受簡單批註在書旁。

第二關:選詞填空。 乞求 要求 懇求

1、小松鼠用絕望的目光( )我放了它。

2、媽媽對我的( )很高。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模板篇7

一、教學目標:

1、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健壯”、“漫山遍野”等詞義。

2、懂課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出山裡孩子的特點的。

3、感情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對山裡孩子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找出總起句,瞭解本文的主要內容和行文脈絡。

三、教學準備:課文朗讀錄音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揭題

你們到山村裡去過嗎?瞭解山裡的孩子們嗎?說說你們瞭解的山村,瞭解的山裡的孩子。

(二)課文錄音

(三)學課文,

1、自讀要求:

(1)把課文讀通順。

(2)說山裡孩子是怎麼樣的?

2、反饋。

3、生字新詞的學習

(1)正音:甸盈歇躍充

(2)形:形近字組詞

鍵()蹬()歇()盈()

健()登()渴()盆()

(四)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自由讀:你發現這一段是用什麼方法寫的?

2、回顧怎樣讀懂總分段式。

3、按步驟自學總理解中心詞“健壯”

4、細讀這一段:山裡的孩子怎麼會長得這麼結實、健壯呢?

讀中體會,讀中交流。

5、理解“滿山遍野”:讀課文,從課文中句子來理解。

想象說話:他們在山岡(),他們在竹林()……

他們到過這麼多地方,趕過這麼多事情,怪不得長得這麼結實、健壯。用歡快的語調讀好第4句。

6、感情朗讀、

7、試背誦。

(五)作業

1、擴詞

登()()()

印()()()

盈()()()

躍()()()

2、在括號裡填上合適的量詞和表示怎麼樣的詞

一()野花()一()涼茶()

一()鳥叫()一()客人()

一()動物園()一()翠竹林()

五、教後記

今天這堂課,我覺得上得很有味道。特別是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是,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體會“滿山遍野”,在讀中來悟“結實、健壯”,覺得特別好,很大氣。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讀懂課文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山裡孩子的特點寫具體的。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山鄉、熱愛山裡孩子的思想感情。

3、鞏固複習字詞,理解“嚮導、熱情好課、充滿”等詞的詞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1.複習引入:

(1)趣味引背:

(2)回顧學習方法

2.學習課文第2段

(1)用這樣的方法,自學課文第二段

課文第二段是按()寫的。總起句是(),中心詞是(),分述部分是第()句,從()、()、()三方面具體來寫。

(2)讀後反饋校正。

(3)讀中感悟,句子比較,體會山裡孩子的熱情。

他們迎接進山的客人。

他們笑眯眯地歡迎進山地每一位客人,為客人當嚮導。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茶。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清涼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心窩裡。

比一比,哪句話更能體現山裡孩子的熱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第3段。

(1)出示填空先自學,然後小組討論理解“幻想”

(2)哪些地方讓你體會到他們充滿幻想。找到有關句子進行充分朗讀。

小組內先讀在推薦同學讀。

重點評價朗讀:表現山裡孩子滿懷希望、蠻有信心的樣子。

(3)連起來讀分述部分

(4)山裡孩子幻想真多呀!課文哪個詞說明這一點?

(5)啟發想象:他們還會有哪些幻想?

(6)要是山裡孩子這些幻想都能實現的話,山村肯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4、分組齊讀課文這三個小結。

5、討論:山裡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性格呢?

教師充滿激情小結:是大山養育了他們,他們呼吸大山裡新鮮空氣,喝大山裡的水長大,是大山培養了他們那樣的胸懷,那樣的氣魄。

齊讀最後一句話。

6、總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什麼收穫?

7.作業

1.完成作業冊

教後記:

第三課時

目標:

1、鞏固生字新詞

2、進一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

3、能仿照第三段,圍繞總起句寫一段話。

一、聽寫詞語

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通過朗讀比賽的形式進行:

(1)先四人小組合作進行然後組內推薦一名

(2)各組推薦比賽

(3)評出優勝

2、背誦課文

三、讀寫遷移

教師啟發:山裡的孩子結實健壯、熱情好客、充滿幻想。他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從小就有把自己的家鄉裝扮地更美的打算。我們城裡的孩子也充滿幻想,也希望把自己的家鄉建設地更加美麗。圍繞“城裡的孩子,心裡充滿著幻想”這一總起句說話、寫話。

六、教後記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模板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正確朗讀生字片語成的詞語,並會寫“注活”兩個生字。

3、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學生從小苦練基本功。

教學重難點:

立足文字,讓學生體會梅蘭芳的“勤學苦練”。

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同學們,我們先來玩一個遊戲,名字叫“超級聯想”怎麼玩呢?先看一個例子:軍長扁擔同甘共苦

2、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誰嗎?(朱德)你怎麼能猜到是朱德呢?

3、這個遊戲有趣嗎?讓我們再來玩一個。

出示題目:

主席“要好好寫字”

(毛澤東)

勤學苦練世界聞名京劇大師(梅蘭芳)

4、(出示圖片)看,這就是梅蘭芳,讓我們一起來喊出他的名字。(指導學生把名字讀準)

5、梅蘭芳是我們江蘇人,是我們的老鄉,讓我們親切的喊一喊他的名字。

6、梅蘭芳是我國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他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京劇藝術事業,留下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銀幕形象(相機出示梅蘭芳的洛神、白蛇、貴妃扮相,教師簡單介紹),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他不僅是我們江蘇人的驕傲,也是我們祖國的驕傲。讓我們再自豪地喊一喊他的名字。

7、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第14課梅蘭芳學藝,讀。藝是才能、技藝、本領的意思,在這兒指的是什麼呀?

8、這篇課文寫得就是梅蘭芳小時候學習京劇的故事。他是怎樣學習京劇的呢?讓我們趕快來讀讀課文吧。注意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評析:讀是有層次的,第一遍讀“梅蘭芳”教師要求學生讀準,第二遍讀是要求學生親切的喊一喊他的名字,第三遍則是通過教師簡單的介紹激發學生的自豪敬佩之情,要求學生自豪地讀一讀梅蘭芳大師的名字。在讀中,學生的情感不斷昇華。)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檢查生字詞

1、出示課文出生字詞指導學生朗讀。

2、利用詞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出示四字詞語:拜師學藝沒有動搖勤學苦練京劇大師。指導學生讀準。

(2)同學們,這四個詞語在課文中哪一個句子裡呢?請小朋友開啟書,在書上找一找,劃一劃。

(3)指導學生把找到的三句話讀一讀。

(4)這段話啊說的就是這篇課文的大致的內容。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段話。

(評析:通過重點詞語找到文中重點句子連起來就是課文大致的內容。這是一種簡單的歸納課文內容的方法,這一設計既可以讓學生把握課文的脈絡,培養概括能力,也是一種學習方法的有機滲透。)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渡:梅蘭芳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是他天生就是唱戲的料子嗎?讓我們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1)師傅說梅蘭芳不是唱戲的料子,是因為?

(2)“眼睛沒有神兒”是什麼意思呢?

(3)(出示小時候照片)看,這是梅蘭芳小時候的照片,大家看他的眼睛,有神兒嗎?

(4)對,京劇對演員的眼神要求很高,人物的高興啊,傷心啊,生氣啊都要能通過眼睛來表現。而梅蘭芳的眼睛沒有神兒,所以師傅說他——意思是說——(梅蘭芳不適合唱戲。)

(5)師傅是怎麼說梅蘭芳的?

(6)假如你是師傅,梅蘭芳站在你面前,你會對他說什麼呢?

(7)我們把它改一改

(課件出示)原文:梅蘭芳小時候去拜師學藝,師傅說他的眼睛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

換成:梅蘭芳小時候去拜師學藝,師傅說:“你的眼睛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

(8)誰來當師傅對梅蘭芳說說這句話。想想師傅會用什麼語氣?(語氣肯定,有點遺憾,有點失望)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師傅說他不是唱戲的料子,而梅蘭芳呢?

(一)學習第一句

(1)(出示沒有動搖一句)梅蘭芳的什麼決心沒有動搖?(學唱京劇)

(2)此時,梅蘭芳心中是怎麼想的?(學情預設:1、會暗下決心……2、我要向師傅問問有什麼辦法讓眼睛有神兒3、相信只要勤學苦練,一定能獲得成功)

(3)對,梅蘭芳相信只要他勤學苦練,堅持不懈,一定能唱好京劇。讓我們來堅定地讀一讀。他是怎樣勤學苦練的呢?我們再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句

(1)(出示“他常常”一句)這句話中有兩個表示看的詞語,你能找到嗎?同學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同學們,這兩個詞都是表示看的意思,老師把“緊盯注視”換成看行不行?緊盯、注視是什麼樣的看?(眼光要集中一點看,目不轉睛看,眼睛一眨都不眨的看)

(2)說得真好,同學們,黑板上有一個紅點,你能緊盯著他,注視著它嗎?

(3)(小紅點不斷地移動)師:你們有什麼感受?

(4)(看圖)圖上梅蘭芳看的是什麼?剛才同學們看小紅點覺得眼睛很累,脖子很酸,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是看黑板上的小紅點辛苦還是看空中飛翔的鴿子更辛苦?為什麼?(學情預設:鴿子很多而且越飛越高,空中強光刺眼。)

(5)除了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他還怎麼練?

(6)注視水底遊動的魚兒,累不累?為什麼?(眼睛珠子要不停的轉動)

(7)梅蘭芳有時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有時注視水底遊動的魚兒:他要麼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要麼就注視水底遊動的魚兒。他或者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流動的魚兒。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注視水底遊動的魚兒,所以課文中說梅蘭芳“勤學苦練”

(評析:或者的意思是“有時…有時…”“要麼…要麼…”但是把字典上的意思直接告訴學生,學生反而難以理解。教師把靈活地採用“有時…有時…”“要麼…要麼…”的句式,讓學生潛移默化地體會到“或者”的意思,同時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梅蘭芳訓練的刻苦。)

(8)脖子酸了累了,可梅蘭芳繼續緊盯著,注視著,他在(學生接:勤學苦練)

眼睛酸了脹了,可梅蘭芳仍然緊盯著,注視著,他在(學生接:勤學苦練)

餓了冷了渴了,可梅蘭芳仍然不肯歇一歇,他在(學生接:勤學苦練)

老師小結:梅蘭芳練的真苦啊。

(9)梅蘭芳練得不僅僅苦,他還練得非常勤。勤是什麼意思呢?字典上有兩個義項,你選哪個?

(10)請同學們仔細讀第二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梅蘭芳練得非常勤?

學情預設:a“常常”是指?我們只緊盯、注視了這麼一會,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蘭芳是常常這樣去做,他這樣勤學苦練,為的是什麼呢?

b“日子一長”(教師補充:梅蘭芳學藝的資料。) 讀著“日子一長”這個詞語,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呢?

每天清晨,天剛矇矇亮,梅蘭芳(

)

每個夜晚,星星掛在天邊,梅蘭芳(

)

炎熱的夏天,驕陽似火,梅蘭芳(

)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梅蘭芳(

)

請同學們選擇其中一個場景說一說。

(11)師:不管颳風下雨,不管寒冬酷暑,梅蘭芳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勤學苦練,經他這麼一練啊,他的眼睛漸漸靈活起來,人們都說他的眼睛會說話了。學到這兒,你有什麼想對梅蘭芳說的嗎?

(12)讓我們帶著敬佩之情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六、欣賞梅蘭芳先生主演的京劇片斷《貴妃醉酒》,在梅蘭芳精彩的表演中結束本課。